登陆注册
6407400000007

第7章 香自苦寒来(2)

李清照还经常和丈夫赵明诚在晚饭后做读书游戏,各自说一件书上记载的事,然后由另一个人说出这个故事记载在什么书上,第几卷第几页第几行。通过这种读书游戏,进一步巩固学过的知识。

爱读书的人一般也都爱买书、藏书,李清照也是如此。她和赵明诚虽然都出身于做官的人家,但经济并不很宽裕,要买书也是有不少困难的。当时,开封相国寺有许多书摊,出售古书和金石碑帖。李清照夫妻俩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钱,用来买书画和金石碑帖。有时手头没有钱,他们就把衣服拿到当铺里去当押,换了钱,就到相国寺买回古书、碑帖进行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收集了5万卷古书和2000卷金石碑帖。他们还把收集到的古书重新校正装订,标上书签,系上绸带,成为很有价值的资料。

李清照不但读书很勤奋,写作也十分认真。一首诗词的初稿写出来后,她总要反复推敲,一而再、再而三地修改。她写诗的心情就像夜里投宿的鸟,绕着树飞来飞去,刚刚落下,感到不安定,于是又飞起;再落下,还不安定,于是重又飞起,这样多次反复,也还是不能安定。写出了她那刻苦创作的精神。

身处衰败社会里的人,志向愈高尚纯洁,地位愈低下;而那些阿谀逢迎愈是巧妙,官做得愈大。

书巢苦读

陆游是南宋着名的爱国诗人。他不仅喜欢写诗,还注意总结历史经验。

陆游非常尊敬他的祖父陆佃。陆佃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常常映着月光读书。这件事给了陆游很大的教育。他以祖父为榜样,不分白天黑夜地学习,掌握了十分丰富的知识。他买了许多书,加上祖父留下的,他的房间里到处放的都是书了。他给这间屋子起了个名字叫“书巢”,天天在“书巢”中刻苦地读书学习。

有一次,他的一位朋友来看望他,陆游请他去看看“书巢”。听到“书巢”这个名称,朋友很惊奇地问:“你为什么给书房起这样一个名字呢?”陆游笑了笑说:“您到我房间里看看就明白了。我的房间里,柜子内、桌子上、枕头下都摆满了书。四下环顾,看到的都是书。我这个人,饮食起居、生病忧愤时都离不开书。有时我想走动走动,但是那些多的书把我包围起来,就像巢里许多干枯的树枝绊住了手脚一样,使我行动不得。”

说完,陆游就让客人进屋看看。一进门,就被一堆书挡住了去路,客人不知从哪里进入。

好不容易进去了,东转西转,又不知道从哪里出去了。客人哈哈大笑地说:“这真像个巢,真像个巢啊!”

身处安逸欢乐之中也决不放纵欲望,在贫穷困苦之时志向也不松懈。

千里学医

朱震亨是今浙江省义乌人,因为他医术高明,为人看病又认真负责,大家都很尊敬他,称他为“丹溪翁”。但是,朱震亨原来却不是学医的。他也像当时许多读书人一样,读的是经书,为的是应考做官。他的老师是有名的学者许文懿。

许文懿身患慢性病,经过多年治疗都没能治好。一天,许文懿对朱震亨说:“我的病如果没有精于医术的人治疗,恐怕难以治好。你是很聪明的,愿不愿意去学医呢?”

朱震亨过去因为母亲经常生病,曾自学过一些医学常识,对医学也有一定兴趣。现在听了老师的建议,便毅然决定不去做官而改学医。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他把过去为准备赶考而写下的文章统统烧掉了。

朱震亨虚心地向本地一些医生学习,不分昼夜地钻研当时流传的一些处方。可是,实践使他认识到,不求甚解地死搬过去的处方来治今天的病,效果是不好的,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医学原理,只有掌握了医学原理,才能得心应手地为病人治病。为此,他离开家乡到外地去求访名师。他跑了很多地方都没有访到名师。在回义乌途经武林时,有人告诉他有一个罗知悌先生医术很高,不过罗先生性情非常怪癖,自以为有本事而不愿意传授给别人。

朱震亨好不容易寻找到一位名医,心里非常高兴,他马上去拜见罗知悌。可是,去了好几次,罗知悌都不愿见他。朱震亨不但不灰心,反而更加恳切地去求见罗知悌。他的一片诚心终于感动了罗知悌,他收下了朱震亨,并把自己的医学知识全部传给了朱震亨。

朱震亨从罗知悌那里回到家乡,把老师许文懿的老毛病治好了。几年后,他已是一个很有名气的医生了。但他并不自满,而是进一步研究各家医学经验,创造了一套新的医学理论。

有自信心的人,不因他人的诽谤或赞誉而改变追求;知足的人,不因权势财富的诱惑而动摇心志。

放牛听书

王冕是元朝着名的画家,同时还是着名的爱国诗人。

王冕是浙江诸暨人,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他不能上学读书,七、八岁时就帮助父亲干活。不论刮风下雨,他都要起早摸黑地牵着牛到地边沟旁放牧。

可是,王冕是多么希望读书,又是多么羡慕那些能上学的小孩子啊。每当他放牛经过学堂门口时,常常被那琅琅的读书声吸引住。可是,想想还要放牛,他又失望地走开了。

后来,王冕想出了一个放牛听书的办法。每次放牛时,他就把牛绳子接得长长的拴在木桩上,让牛自己吃草,自己则悄悄地扒在学堂的窗台上,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他既用功,记忆力又好,往往听说就可以背诵下来。

有天下午,王冕听课入迷了,完全忘记放在野地里的牛。等到老师讲完课,学生哄的一声冲出书屋时,他才知道天已不早,慌忙跑到草地上去找牛,可是,牛不见了。王冕十分不安地回到家里,父亲怒容满面地在门口等着他。原来牛已经自己跑回家,王冕才松了一口气。

还有一次,王冕正在听课,牛又跑了,还踩坏了人家田里的禾苗。那块地的主人牵着牛找到王冕的父亲。当然,王冕又少不了挨父亲的一顿揍。可是,过后王冕又仍然去听书。慈祥的母亲心疼孩子,就对父亲说:“算了吧,孩子这样痴心着迷地想读书,就由他去听书吧!”

父亲虽然也希望孩子能上学读书,可是生活怎么办呢?想来想去,最后只得把王冕送到一个寺庙里去帮工。王冕白天帮和尚干活,晚上等和尚们睡着了,他就偷偷地跑到佛殿上,坐在泥菩萨的膝盖上,借着长明灯的亮光读书,经常一读就读到天亮。佛殿里有许多泥菩萨,面目形状十分凶恶可怕,年幼的王冕一点也不害怕,就好像根本没有看到那些泥菩萨一样。

王冕勤奋好学的事,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地传开了。有一个叫韩明善的着名学者听到后很惊异,就把王冕收为学生。

行为相合,志向相同,相距千里也会彼此联系;行为不合,志向不同,就是对门居住也不相往来。

牛棚上学

吴昂,明朝浙江海盐人,他从小聪慧好学。他听说海宁县有一位祝先生很有学问,便决定到海宁县去,拜祝先生为师。

一天,吴昂身穿粗布衣,脚踏草鞋,背着书箱,步行来到了海宁县。见到祝先生以后,他很恭敬地说:“我才疏学浅,听说先生很有学问,特地来拜见你,请你收我做一名学生。”

祝先生回答说:“哎呀,你来晚了。房间都被学生住满,没有合适的地方安排给你住了。

如真的要留下,那还有一间牛棚是空着的,你愿意在那儿住吗?”

吴昂本来就是一个穷孩子,吃苦他是不怕的。听说祝先生肯收他为学生,便高兴地连声答道:“行,行,我住在什么地方都可以。”

祝先生听到吴昂的回答非常高兴,觉得这是一个好学的学生。他马上叫家里的佣人去把牛棚打扫一下。吴昂也脱下自己的外衣,和佣人一起打扫起来。从此,吴昂就住在牛棚里读书。

转眼,冬天到了。有钱人家的学生,穿的是绸缎面子的丝绵袍,吴昂的棉袄却破得絮都露了出来。在那寒风凛冽的严冬,吴昂衣着单薄地坐在牛棚里读书,浑身冻得直哆嗦。可是,吴昂并没有被寒冷吓住,为着暖和身体,他常在棚内活动活动,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坚持学习。

春节到了,学生们都放假回家过年。吴昂回到家里,喝完了除夕酒,放完了辞岁鞭炮,便又步行回到祝先生家的牛棚里读书。年初一早上,祝先生看到吴昂来向他拜年,不禁大吃一惊,忙问:“你怎么今天就来了?”

吴昂回答说:“您对我关怀备至,我非常感动,我应该抓紧时间,加倍努力学习。”

自此以后,吴昂更加努力发愤,日日夜夜地刻苦读书。

人没有美好的志向,虽然勇敢也必然会遭到挫伤。

檐下听书

明朝中期,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有一个名叫周安的人,他刻苦自学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周安出身很穷,他原来并不姓周,因从小卖给周家当仆人,就改姓周。周安这个名字,就是主人给他起的。

周安每天要从早到晚地伺候周家的少爷穿衣、打水、端饭、送茶……少爷读书的时候,周安还要陪候在旁。这位周少爷是一个好吃懒做、贪玩厌学的花花公子,他虽然身在书房,心却在想着吃喝玩乐,老师讲什么他根本听不进去。而在旁边陪候的周安,却很爱学习。老师给少爷讲课的时候,他站在书房外面,精心地听老师讲课。为了学到知识,周安不顾腰酸腿痛,他以惊人的毅力,天天坚持站在那里旁听,学习进步很快。

几年以后,周少爷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蠢材,而周安却成了一个有知识的人。

一个人的欲望应该小些,志向应该远大。

映月夜读

南北朝时期,在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县)出了一个有名的孝子。他母亲去世的时候,他悲恸欲绝,竟趴在坟上连哭了三天三夜,差点昏死过去。当他的家人扶他起来时,才发现他的眼睛都哭出血了。为了表示自己对死去的母亲的尊重,他不吃荤腥,吃菜不吃菜心,只吃老叶。他不仅只对自己的母亲表现出“孝”,而且几乎是对所有的长者都如此。在他给皇太子当老师的时候,偶尔乘车外出,只要路上一碰到长者,他都要亲自下车,让长者上车,自己则跟在车后步行。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李泌”。这个“李泌”就是江泌。

江泌,字士清。他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父母又多病,几乎无力维持这个家。小江泌很懂事,很小就开始帮助父母干家务活。等长大了一些,到了上学的年龄,邻居的孩子都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而他却只能站在自家的窗前看着人家欢笑,偷偷地抹着眼泪。他的父母看见他这样,心里非常难受,心想让他也去读书,可是又没有钱。他们为此而经常叹息。小江泌看出了父母的心思,就故意装出高兴的样子,对父母说:“爹、娘,你们不要为我担心什么,我自己会想办法读书的。”可是话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不那么简单。“我该怎么办呢?”他想。

有一天,他和往常一样,依旧背着那个破旧的箱子出门上街,一边吆喝着“补鞋喽!补鞋喽”,一边往前走。当他来到学堂门口时,恰好里面有个老师在讲课。那抑扬顿挫的悦耳的读书声立刻吸引住了他。他屏住呼吸,立在门外,一直听到老师把这堂课讲完才走开。从此以后,每到上课时间,他必在门外偷听;到后来,他干脆就把修鞋箱摆在学堂门外,一边补鞋,一边听课,这样既不妨碍赚钱,又可以保证学习,真是两全其美。可是光听不行呀,自己不亲自读读书怎么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呢?白天补鞋听课,没有时间,只能利用晚上。但是家里又没有钱买灯油。怎么办呢?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又到了中秋佳节。这天夜里,月亮大如圆盘,月光清澈如水。江泌陪着父母在院中赏月。闲谈之中,他忽然发现院中一棵大树的影子非常清晰地印在地上,甚至连枝丫树叶都看得很清楚。他看着树影渐渐地就出了神,连坐在一旁的父母叫他也没有听见。看着看着,他突然灵机一动,就连忙跑进屋子里,拿了本书出来,往眼前一放。嘿,真清楚!他高兴极了,也顾不得理会旁边的父母,自个儿就坐在板凳上读起来。一页,又是一页……

以后,江泌就天天盼着出月亮,因为有了月亮他就可以读书了。每当明月当空的时候,总可以在江家小院中看到他捧书夜读的情景。有时候,读着读着,月亮就悄悄地爬到屋子那边去了。屋子挡住了月光,又看不清字迹了。没办法,他只好搬来梯子,爬上房,坐在屋顶上,继续读书。偶尔白天干活实在太累了,晚上在屋顶上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一不注意就从屋顶上摔下来。他到好,也不生气。因为一跤虽然摔痛了屁股,可也把他的瞌睡给摔跑了。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土,又爬上屋顶,继续看起来,直到月儿完全躲进了云层里,不再出来……

靠着这样的苦学,江泌后来终于成了一个博才多识的学者。

在宋朝,也有一个“映月”读书的人,他就是着名诗人陆游的祖父陆佃。

陆佃,字农师,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和江泌一样,他小时候家里也很穷,没有钱读书,就只好借人家的书来读。他白天出外干活赚钱,抽不出时间来读书,只剩下晚上有些空。

可他又没有钱去买油来点灯,只好学着江泌的办法来“映月”夜读。通过夜读,他学到了许多东西,扩大了知识范围。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他决定去拜访名师。有一次,他为了拜访远在金陵的王安石,他从自己的家乡绍兴出发,脚穿草鞋,长途跋涉,走了上千里的路程,才到了目的地。

由于陆佃勤学苦练,博览群书,所以他的知识非常丰富。他上京师考试时,考官将考试题目一道紧接着一道地发给考生,别的考生都吓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可他却从容不迫,稳如泰山,在考卷上对答如流,结果被取为进士。他精通三礼、名数之说,曾受到宋神宗的称赞,被提拔为中书舍人、给事中。到徽宗即位,陆佃先被召为礼部侍郎,后又升为吏部尚书。

陆佃一生虽然大多数时间在官场中度过,但仍坚持写作,着书242卷,如《埤雅》、《礼泉》、《春秋后传》等,皆传于世。

有志之人不会因为有利可图就转移自己的追求,不因为灾祸临头就改变自己的志向。

揭幕改画

唐朝时候,有一天,都城长安的章敬寺前,人群熙攘,热闹非凡。大伙儿围着一幅壁画的草图,评头品足,议论纷纷,有的赞扬它的妙处,有的指摘它的缺陷。

人们都只顾看画,谁也没有注意到人群中有一个人举止与众不同,他不看画,却在侧耳细心倾听各种议论。这个人就是壁画的作者,名叫周,字景玄,是唐代着名的画家。

当时,唐德宗命他画章敬寺的壁画,他接受任务后,苦苦琢磨,精心构思,有时甚至睡梦中都还在念叨着如何作画。画好草图后,本可一气呵成,但周没有这样做。他想,轻率从事,草草求成,是决不能取得突出成就的,于是,就想了个巧妙的办法:揭去遮在画上的帐幕,让众人批评。因章敬寺与长安的东门紧紧相接,是各界人士的出入要道,所以周的画就广泛征求了群众的意见。他按照这些意见,认真修改,画稿越改越好,一个月之后,谁也挑不出毛病了,他才最后定稿。画成之后,观众赞不绝口,评为第一流的佳作。

由于周勤奋刻苦,又善于吸取群众的智慧,他的艺术造诣越来越深,终于超过了当时闻名遐迩的绘画大师韩干。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郭子仪的女婿赵纵请韩干为他画像,大伙儿都说画得不错;后来又请周画了一张。因为两位作者都是名画师,郭子仪就把这两幅画都挂在房间里,反复比较,分不出高下。正好赵纵的妻子回娘家省亲来了,郭子仪便指着画问道:“这上面画的是谁?”

同类推荐
  • 老板的九项修炼

    老板的九项修炼

    本书立足于真实的职场,结合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通过对管理、营销、用人、财务等9个方面知识的讲述,告诉读者成为一个有所成就的老板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用真切的笔触去描写和阐述,旨在指导读者通过自己的努力,拥有成功的事业,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 青年不可不知的心理奥秘

    青年不可不知的心理奥秘

    本书分为十章,内容包括:战胜自己要懂得心理学、洞察人心要懂得心理学、成功人生2010-3-1、心理健康影响身体健康、甜美爱情要懂得心理学、幸福生活要懂得心理学、快乐工作要懂得心理学等。
  • 毕福剑的说话之道

    毕福剑的说话之道

    本书分为十章,介绍了毕福剑语言艺术的随性、朴实、善意、委婉、有趣、修辞、调侃、即兴、新颖、激灵的特性。
  •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

    本书记载了100多个爱情、亲情和哲理故事,并附点石成金的人生感悟,让人感动,给人激励。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平实、平和的文字,揭示了爱情、婚姻、生活、人生的真谛,以及夫妻之间、情侣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它告诉我们,无论男女,做人一定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要学会放下、活在当下。守住属于自己的一份平淡的生活,保持淡定,就能收获幸福。 当一个人把寂寞当作人生预约的美丽,怀着淡定从容的心态去面对,也就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寂寞了。
  • 善待自己,宽容他人

    善待自己,宽容他人

    一部改变几代人,生活观念的心灵读物。刘墉、席幕容首次联袂推荐。也许自私是每个人的天性,也许忌妒是每个人的本能,可是,当我们选择放下心灵的包袱时,自私就会转化成奉献的基石,忌妒也会转化为向上超越的动力。打开心窗,与世界相拥,与快乐同行。我们的人生会因为忘掉不愉快而变得春光灿烂。
热门推荐
  • 十三伏魔录

    十三伏魔录

    魔难遗孤,淘金人间聚宝成巨富。凡人修道,只为了有朝一日,报大仇,抱大腿!
  • 千烟殁

    千烟殁

    她是流落民间,长于乐土的公主,却注定要死在两国夹缝之中,且看爱她之人能否逆天改命,护她周全······
  • 神之穿越动漫

    神之穿越动漫

    没有外挂只有传家宝宝石名字神之宝石只有一个女主角
  • Massacres of the South

    Massacres of the Sout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女相师

    女相师

    她的专业是看风水、渡亡魂,初来乍到,在这坑爹的行业里,没有名气,你就屁都不是~!如何能一战成名呢?她纠结了。傍上天下四美,有权有势、有财有色相、有房有票子......怎么才能追到这清清冷冷的第一美呢?她又纠结了。终于有一天,大名远扬,一美在侧,她是圆满了,老天嫉妒了。竟然敢拿天雷劈她?殃及她的一美!她就逆了天又如何!动她的朋友,扣押她的真灵?她就搅了地又怎样?敢逼她的一美轮回?她就堵了黄泉,舀干忘川,让地府天翻地覆,颠倒阴阳!肯谈条件了?行!就一条,让一美跟她回家!
  • 烛下夜谈

    烛下夜谈

    点上一根蜡烛,听我讲一讲我的故事吧。或许似曾相识,因为这些都是真实的。我姓封,叫封古。这是我的故事,是封家的传说。PS:无节操求推荐、收藏‘点击。。。。
  • 大胆丑八戒

    大胆丑八戒

    丑八戒巧灭恶鬼,偶得逆天机缘,从民间道术到正统道法,一路学习成长,并在机缘巧合之下,逐步揭开西天取经背后的阴谋,并在此过程中傻人有傻福的,获得了隐世天师一脉的九种绝世传承,在经历闻道,求道,问道,修道,悟道,得道,成道...等诸多的修炼过程之后,最终以凌天绝地的修为道行,和神通妙法,终结人族浩劫,揭开僵尸一族的起源之谜...一个傻大胆解析诡异秘辛,无知无畏的在机缘巧合下,踏出了一条通天大道!奇诡惊现的捉鬼之路!痴怨纠缠的探秘之旅!超凡脱俗!登峰造极!黯燃魂殇!回首成空!
  • 水仙恋物语

    水仙恋物语

    一段炫目的回忆一个冬季的物语《水仙Narcissus》同人小说,有兴趣可以去玩下。
  • 源与流:西方文化中经济观念的演进

    源与流:西方文化中经济观念的演进

    本书是一项有关西方经济学前史的研究成果,从西方文化的角度来研究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从古希伯来、古希腊、古罗马、基督教这些文化基因中去寻找“劳动”、“价值”、“看不见的手”、“交换”这些观念的历史根据,从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哲学变革中去寻找经济科学兴起的前提与方法。从古希伯来人的宗教典籍到近代早期的重农学派,比较完整地勾勒出亚当·斯密以前西方文化和经济观念交织生成的思想风貌。
  • 佛说时非时经之二

    佛说时非时经之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