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8300000046

第46章 和合: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2)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美学深刻领悟了“天人合一”思想所包含的诗性智慧,并创造性地将之发挥到由天至人的审美体认模式和以人合天的审美体验模式的双向运动中(前者重在以心灵去迹近自然之机趣,后者重在以心灵去叩问宇宙之本源与人生之真谛),从而实现了人生境界、哲学境界与审美境界的高度统一。故而宗白华先生盛赞中国人的审美境界和艺术境界,“既使心灵和宇宙净化,又使心灵和宇宙深化,使人在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宇宙的深境”。宗白华:《艺境》,164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二、整体直观思维与中国古典审美体验论

与西方思维重逻辑性、思辨性不同,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整体直观性。这是因为中国古代人强调天地万物之所从出的共同本原——道是不能用普通感官和逻辑分析来感知和获得的,而只能用整个身心去体验、直观或顿悟。周易中的“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流观”方式,庄子的“目击道存”论,佛禅的“顿悟”说等都是这种观念的典型体现。这种整体直观的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人的审美体验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突出表现在:中国诗性智慧特别强调透过对审美客体的整体直观把握,在内心世界浮想运思,通过寓意于物象的“内游”“内视”“神遇”“玄化”“目想”“心虑”“澄怀”等体验方式获得对世界本原的洞见和内心世界的愉悦与至乐。在此,不妨以“神游”这一审美体验活动为例加以说明。“游”是一种无功利目的的自由感性活动。如果说“游”在孔子那里尚是社会政治理想实现后的一种生活态度(《论语·述而》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庄子学说中,则成为一种根本的人生态度,一种与天地同体、与万物合一的彻底解放的自由的精神活动。庄子倡言“游乎天地一气”(《庄子·大宗师》),“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庄子·逍遥游》),“浮游乎万物之祖”(《庄子·山木》),“吾游心于物之初”(《庄子·田子方》),其实质就是强调在悟道式的生命体验中解脱一切外在束缚,进入到纵肆逍遥的自由境界。到南朝,刘勰将其发挥为“神与物游”。作为审美命题,“神与物游”,准确讲,是要与物之神游,而非游离于对象形象之外或游弋于形似之间。对“物”而言,主体要“游”其神,对主体而言,“游”乃是使人的精神获得自由解放,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69页,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神与物游”就是主体之神与物之神间的双向交流与同构。“神与物游”至少包含以下两种由整体直观思维方式所生发的诗性智慧:其一,以心物互渗来实现心与物的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彻底拆解主客二元对立的屏障,从而使对象结构与生命结构具有相似之处或契合点。其二,它表征着表现体(情、意、趣)与载体(景、象、物)相互依赖的关系,主体的意向性与客体的内在风神之间的张力结构因这种依赖关系而处于平衡状态。此平衡状态中,主体对物的外部的体验与对己的内部体验就周旋于情景、心物的协和与亲合之中,呈现出一种往返运动的圆形的动力体验图式,这使得主体的游物与游心得到高度统一。

“神与物游”这种整体直观特征,还可以从中国古代人特有的审美“观气”活动中得到印证。在中国古代人看来,主体要想从形而下的审美感性观照活动(“味象”、象之审美)中获得形而上的审美安顿(“悟道”、道之审美),必须通过形而中的审美“观气”(气之审美)活动来完成。在中国诗性智慧中,审美之象(形象、物象、意象)是主体“观气”活动的基础或载体,而“气”又是“象”的内在机心,无“象”则气之审美无以发生,缺少了气之审美活动,“象”又是无生命之“象”,不能成为主体生命情怀的载体。故而“气”是连接形下之“象”与形上之“道”的中介,“观气”活动则成为“味象”活动与“悟道”活动的桥梁,它引导有限的“味象”层面向更高的“悟道”层面提升,使主体获得最终的形上审美安顿,从而构成审美体验的发生学依据。“神与物游”正是这样一种特殊的“观气”活动,它所强调的物我互感互动中主体的游物与游心的高度统一,正是要去完成主体形下感性观照向形上本体洞悟的飞跃。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虽然讲的是诗歌景物描写的问题,但从更深的层面来看,“随物宛转”“与心徘徊”正是主体入乎物内、游物游心、神与物冥的一种特殊的审美“观气”活动。反观中国古代元气论美学,其推崇气势、标举气韵、崇尚空灵、追求超形迹的“象外之境”等特征,在更宽泛的意义上讲,也都是“观气”活动的结晶。在审美体验的特征和发生内秘上与“神与物游”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因为推崇气势,无非是借文势、书势、笔势、韵律等去展现宇宙本体之元气的生命创造活动;标举气韵,无非是借一言、一笔、一线、一音的韵律变化展现主体的生命活力;崇尚空灵、追求超形迹的“象外之境”亦无非借有限的物象去展现本真世界的无限,在有限的物象描摹中去体会和把握宇宙的真谛。可见,“神与物游”这一审美命题充分继承了由“天人合一”思想所生发的诗性智慧,即主体在与客体互感互动的整体直观活动中去深探宇宙的本源,去倾听宇宙的回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笔者认为“神与物游”是中国古典审美体验论中的核心命题。

围绕“神与物游”这一审美体验核心命题,中国美学还生发出与“神游”相关的一系列关于审美体验和艺术创构体验的命题与范畴。如唐李世民提出“绝虑凝神”的主张:“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论笔法》)他认为书法之始,必先使心胸澄明空寂,方能领味书道中的造化之理。符载提倡“玄化”:“意冥玄化,而物在灵府,不在耳目。”(《观张员外画松序》)所谓“意冥玄化”,实际也就是要求神与物冥。虞世南提倡“神遇”:“书道玄妙,必资神遇。”(《笔髓论》)所谓“神遇”,即是以主体之神悟书道之妙,从笔墨线条中领会自然造化的真谛。苏轼提出“神与万物交”(《书李伯时山庄图后》)的美学理想。元代郝经提出“内游”说,其《陵川文集·内游》云:“持心御气,明正精一,游于内而不滞于内,应于外而不逐于外。”在此,内为心,外为物,“游于内而不滞于内”,应于外而不逐于外,要求的就是主体不为物役,不为己滞,使心物相互攀缘。明代汤显祖提出了戏曲创作中的“游道”说,其《玉茗堂文·如兰一集序》中云:“机与禅言通,趣与游道合。”实际提倡把生命的机趣同游道悟道活动紧密联系起来。清代李渔更主张“梦往神游”,其《闲情偶寄·词曲部》称:“若非梦往神游,何谓设身处地。”

除“神游”论外,受整体直观思维影响的还有晋代陆机的“收视反听”说、南朝钟嵘的“直寻”说、唐代张彦远的“神会”说和“心契”论、宋代严羽的“妙悟”说、明代袁宏道的“畅适”论、清初王夫之的“现量”说和石涛的“神遇迹化”论等。“神与物游”及其相关的系列命题与范畴表明,中国诗性智慧特别重视透过耳目感官的初级体验而深潜到对生命底蕴的体味与把玩中,透过心与物、情与景、意与象、形与神的融合而获得生命终极意义的瞬间感悟。由此不难看出,视审美体验和生命体验为同一的中国诗性智慧得以展开的前提在于:中国古代人审美体验活动中,那物我互动互感的生命运动始终伴随着整体的直观把握。

三、和谐化辩证法与中国古典审美范畴论

与西方思维方式倾向于形式性、分析性、思辨性、冲突性不同的是,中国“和合”文化在思维方式上更倾向于整体性、辩证性、和谐性。中国“和合”文化更倾向于把宇宙与人生经验中的冲突、矛盾、差异、对立视为事物对偶互动过程中的过渡现象,而此种过渡正是未来之和谐与同一之所由,因而世界本为和谐,而主体也可通过全面的自我调整来化解、克服上述对立与冲突。因此,以和谐化的辩证法来处理宇宙与人生的矛盾冲突是中国“和合”文化的主要运思方式。

在中国哲学中,和谐化辩证思维的运用随处可见,并由此形成一系列对偶范畴。如:理与气、心与物、阴与阳、道与器、形与神、虚与实、体与用、性与情、理与欲、义与利、名与实、知与行、动与静、内与外、天与人、法与礼、有与无、未发与已发、格物与致知、道心与人心等。和谐辩证化思维既看到这些范畴的对立性,又强调双方的互摄、互化与互生,更强调差异的和谐化与对偶的统合化,因此,在中国“和合”文化中,类似上述的对立与冲突均无本体上的真实性,而只是和谐的表征。

借此和谐化辩证思维的浸润,中国诗性智慧针对审美活动与艺术创作中种种矛盾对立现象,淋漓尽致地发挥了和谐辩证法。这种创造性的诗意发挥主要体现为以下两方面:

其一,强调审美活动中对立双方的相融相合。例如处理审美创作中的文质关系。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这是强调文与质(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刘勰进一步发挥文质的辩证关系为一方面是“文附质也”;另一方面是“质待文也”,提出“文质相称”的创作主张。明代胡应麟盛赞汉代诗为“质中有文、文中有质,浑然天成,绝无痕迹,所以冠绝古今”(《诗薮·内编》卷二),而批评晋宋诗文是“文盛而质衰”,齐梁诗文是“文胜而质灭”。到清代,刘熙载仍提出“质文不可偏胜”的主张。再如讨论形神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国人在强调神似高于形似的基础上,更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例如五代欧阳炯在《益州名画录》中就说:“有气韵而无形似,则质胜于文;有形似而无气韵,则华而不实。”明代陆时雍论诗,要求“实际内欲其意象玲珑,虚涵中欲其神色毕著”(《诗境总论》),也是主张“形神无间”。此外,情景关系中有“情景交融”论、“景语即情语”论、“情生景、景生情”论;情理关系中有“思无邪”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说;虚实关系中有“虚实相生”论、“化虚为实”论、“化实为虚”论;意境关系中有“意与境浑”论和“思与境偕”论。所有这些,都是强调审美活动中对立双方的相融相合。正因这种和谐辩证思维的广泛运用,中国美学形成了一系列相互对应又相融相合的审美范畴。如:情与采、意与象、言与意、雅与俗、清与浊、浓与淡、隐与显、繁与简、圆与方、拙与巧、疏与密、真与幻、藏与露、动与静、法与才、因与革、文与道、清空与质实、阳刚与阴柔、豪放与婉约、优游不迫与沉着痛快等,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的诗性智慧。

其二,在强调审美活动中对立双方辩证和谐关系的基础上,也重视一方对另一方的主导地位或超越性关系。例如,前述文质关系,古代美学既讲文质彬彬,也讲质主文从。墨子有“先质而后文”之论,南朝沈约有“以情纬文,以文被质”之说,刘勰要求“文质相称”,同时也要求“以情志为神明”,“以辞采为肌肤”(《文心雕龙·附会》)。《文心雕龙·情采》中就说:“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文之本源也。”这是把情理看成经线,把文辞看成纬线,认为情理确定了,文辞才能畅达,并认为这是写作的根本。可见他在主张文质统一的基础上,更重视质对文的支配地位。又如前述形神关系,古代美学既讲形神兼备,更讲“离形得似”。东晋顾恺之有“传神写照”之说,表达了神似重于形似的思想倾向。唐张彦远在绘画中提出“形似之外求其画”的思想,主张以形写神。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形容》谓:“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几斯人。”这也是提倡打破形的拘泥,更加自由地表现精神。宋代苏轼论画说:“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他否弃了那种从表面上描摹刻画的艺术品,提倡以形写神,追求生动传神的艺术境界,与司空图一脉相承。再如言意关系,古人既讲“辞达而理举”(陆机《文赋》),又讲“言外之意”和“以意为主”。庄子有“得意忘言”的高论,王弼则将其发挥为“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佛教中甚至主张“悟理言息”。在文艺中,钟嵘认为“文已尽而意有余”(《诗品序》)是诗味的表现,北宋梅圣俞主张追求“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创作境界,南宋严羽称“言有尽而意无穷”正是唐诗魅力之所在。除上述外,中国美学中还强调得“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强调“境生象外”“意存笔先”等。所有这些不是建立在双方的冲突或一方彻底压倒另一方的基础之上,而是从双方相融相合的关系中生发出新的和谐来,这正是中国美学以优游不迫、汪洋淡泊而不以沉着痛快、怨怼激发为主流的重要原因。

正是由于和谐化辩证法在上述两方面对中国诗性智慧的渗透与浸润,中国美学从本质与形态上看都是一种和谐型(而非崇高型)美学。中国古代美学未能出现典型的崇高形态(西方则在近代已经成熟),极大程度上也与此相关。

同类推荐
  • 月光下的灯影

    月光下的灯影

    梁思成的才华不在徐志摩之下。他是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先驱,直到今天,他40年前的作品,仍被世界建筑界认为是经典之作。走遍中国山川,又曾到西方游学的梁思成,毕竟有不同的心胸。徐志摩飞机失事后,梁思成特地赶去现场,捡回一块飞机残片,交给自己的妻子。据说林徽音把它挂在卧室的墙上,终其一生。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心灵世界,在那心灵的深处,不见得是婚姻的另一半。
  • 中国散文精典·当代卷

    中国散文精典·当代卷

    大自然的神奇,往往出乎人类的想象。一个园林艺术的杰作,却伴了民族的耻辱。
  • 沙漠上飞起风筝

    沙漠上飞起风筝

    本书告诉我们,要学会在纷繁中淡定,在苍茫中从容。心静下来,阳光温暖起来,空气清新起来。面向阳光,沐浴温暖。世事沧桑,风起云涌,坐看一株雅菊,它的鲜艳、它的芳香,是对你的问候。春天的温暖,夏日的热烈,秋天的清爽,冬雪的洁白,是四季对你赐予。花红柳绿,山清水秀,是自然对你的赐予。拥有善美的心,夜里便拥有一轮清月。拥有善美的心,清晨便拥有一轮红日。风动、云动,你的心动。
  • 法兰西诗选

    法兰西诗选

    法国被誉为浪漫的诗之国度,法语也以优雅著称。有趣的是,浪漫与优雅并非一贯如此,法国文学曾因枯燥、呆板而饱受诟病,于是便诞生了著名的“七星诗社宣言”——《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1548)。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嬗变,法国诗歌成为世界文坛的一支奇葩,其间重要流派此起彼伏,天才诗人闪耀如群星。胡品清女士以洋溢的诗情和优美的译笔,让我们得以领略瑰丽神奇的法国诗坛之风采。
  • 优秀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60个途径

    优秀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60个途径

    本书是“中小学教师教学丛书”中的第十八册,一位有品格的优秀教师应该是很有教育教学基本素养的,本书针对当前教师所面临的教育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或策略,找到帮助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途径。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指导,也是教师教育生活的幸福参考。
热门推荐
  • 报告王爷,王妃很萌很倾城

    报告王爷,王妃很萌很倾城

    介绍:她是黑帮老大,去带着小弟们盗墓,没盗到墓,不说反而牺牲了!超狗血的穿越异世大陆,一穿越塞进花轿,一穿越面对傻包王爷,一穿越斗心机婊,一穿越看众人脸色;傻包王爷原来是装傻,为什么我的心会跳的这么厉害,我喜欢这个家伙了?本宝宝的企鹅:3539530566【小剧场】某男:娘子,为夫病了!某女:找美女医生啊!某男:不行,为夫得了奇怪的怪病。某女:我不会治,另请高明。某男:娘子,哎呦,为夫得的是相思病啊!某女:叶千仇你够了!没看见我做东西吗?某男:娘子,咋们玩SM呗!某女:滚粗!老娘没有怎么重的口味!
  • 影猫录

    影猫录

    夏日的某一天里,一只存在于影子里的猫与我相遇了。这是一只有些懒惰的但却异常聪慧的猫妖。在那之后,它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进入到我的普通生活中,对于正在全校营造的冷暴力中沉浮的我来说,它的到来无异于一场风暴。影猫自称为影猫先生,拥有强大妖力的它和我经历起一场又一场的怪异事件,每一次完美的解决难题我都会获得一份温暖。最终,影猫先生带着我从孤独痛苦的单人世界里走了出来,而完成任务的它也拿着记录了这一切的笔记《影猫录》悄然消失在了黑暗之中。但我明白,它和我的离别终究是短暂的,终有一天黑色的猫还会来到我的身旁,低声责备。而那一日,枯萎的世界也将百花绽放!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重生之今生今世

    重生之今生今世

    偶然的机会,林祥穿越到了过去,上天给了他再生的机会,他将做出如何的改变。
  • 高冷皇后翻身记

    高冷皇后翻身记

    她被未婚夫推下了高楼,她的心也在那时死了,再次醒来,已然穿越,成了小说里的一位失宠皇后!收拾好心情的她,杜绝情爱,为了孩子,开始了后宫争霸!
  • 闺绣之彩云追月

    闺绣之彩云追月

    大抵女人之间的争斗,争夺的东西只有一样。所以当昔日的青梅竹马为自己的闺密披上嫁纱,同是姐妹花,她还纯如白莲,她已毒如罂粟。人性本无善恶可言,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每个人的本性都不是旁人眼中的那个样子。表面平静的深宅大院,实则暗流涌动。一宗陈案为何引发十年后的血腥复仇?一幅失传多年的《彩云追月》为何在一夜之间引发轩然大波?
  • 源秘

    源秘

    简介:【这是一部不签约、全免费、不太监、全靠推(guang)荐(gao)存活的小说,想看VIP章节的勿入...】他无根无萍,独身一人,闯入这片暗夜常在的陌生大陆;她与父相依,十三年来,囿于这片月华笼罩的熟悉故土;两人天资极端,本是过客,却意外认主同心源甲,从此共享修为,同生共死!
  • 无双布衣

    无双布衣

    白衣入乱世,相遇一开颜。举朝无旧识,入眼只青山。我在,这江山社稷就在,我亡,这江山社稷就亡了。
  • 倾世邪妃:惑宠腹黑王爷

    倾世邪妃:惑宠腹黑王爷

    第一次和他见面,她被追杀,第二次和他见面,她还是被追杀!长宫月漓心道:这特么就是孽缘啊!某夜,她故意挑衅潜入王府,意图“色诱”,结果差点被吃的骨头都不剩!妈个叽!老娘不玩了!人云:南阳王冷酷、俊美、宛如神祗!她云:他其实就是一个伪君子!心黑还腹黑!从此,长宫月漓过上了“水深火热”的生活,一边和奸臣家贼斗,一边还要应付南阳王滔滔不绝的“爱”,简直惨不忍睹……
  • 墨都不色

    墨都不色

    在甘肃西北有个神秘之城叫墨都,那里生活着无数被称作“非洲裔”的骊靬人,他们其实是古罗马军团的后裔。三个男人和一群女人在这里上演了一场你争我夺的情感大戏!谁能坐拥三千繁华?谁能赢得倾城入怀?谁处心积虑却又一败涂地,谁踏破红尘恋青灯古佛常伴?三千繁华,功名利禄;百丈红尘,恩怨情仇,终一“色”字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2016年度超现实主义良心之作,比欢乐颂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