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98300000011

第11章 中国文艺价值结构论的基本类型及其解释框架(1)

中国古代人关于文艺“是什么”的问题(即从“事实认知”的角度来理解文艺本质问题)有十分丰富的看法,现当代学者对他们的看法所进行的总结也非常深入,但关于文艺“应该如何”的问题(即从“价值认知”的角度来理解文艺本质问题),古人虽然也有十分丰富的看法,但他们很少进行条理性的总结,今人研究则更为薄弱。宗白华先生曾认为,“艺术本身的价值的评判,艺术意义的探订与发阐,艺术理想的设立,艺术对于人生与文化的地位与影响,这些问题……可以集中于一个主体问题,这就是‘艺术’这个‘价值结构’的分析与研究”。宗白华:《艺境》,77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可惜这种精辟的见解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对于中国古代文艺价值结构的探讨,目前在学界尚未展开。笔者认为,中国古代人关于文艺价值问题实际上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理论探讨倾向,即用各种结构形式来表述他们对文艺基本价值的看法。探讨这些文艺价值结构论,对我们进一步了解或准确把握中国古代文艺价值观非常有帮助。由于这些文艺价值结构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本文只选择其中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即中国文艺价值结构论的基本类型及其解释框架来做一些梳理性的工作,意在抛砖引玉。

一、价值结构类型

中国古代文艺价值结构的基本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并列型价值结构

这种类型的价值结构具有这样的特点,即文艺所显现的各种价值或功能在中国古代人心目中并无等级区分,而是平行并列的。比如,《尚书·尧典》曾指出艺术的陶染可以使人“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这是就艺术的陶染与人格的修养之关系所作的有关艺术价值的较早的一种表述,其中对艺术的价值在各方面的显现并无高下之分。春秋时孔子曾提出“兴、观、群、怨”说。《论语·阳货》中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这其中,孔子论诗涉及诗歌的四种不同价值或功能,分别谈及诗歌感发意志的作用、观察风俗之盛衰的作用、协调人伦与群体的作用以及委婉讽刺不良政治措施的作用。这四种诗歌价值或功能,孔子也并没有作高下之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清侯方域《陈其年诗序》云:“夫诗之为道,格调欲雄放,意思欲含蓄,神韵欲闲远,骨采欲苍坚,波澜欲顿挫,境界欲如深山大泽,章法欲清空一气。”(《壮悔堂文集》卷二)这其中所列“格调”“意思”“神韵”“骨采”“波澜”“境界”“章法”及其相对应的诸种要求,都是诗歌内在审美价值的重要体现,在侯氏所论中也并无高下之分。

(二)等级型价值结构

这种价值结构类型的基本特点是认为组成价值结构的各要素之间往往有高下之分、等级之别,显示出古人对文艺价值结构中的某种因素有所偏重。这种价值判断在古代文艺美学中可以说是不胜枚举。以下简单摘录几例:

夫君子之儒,必有其道;有其道,必有其文。道不及文,则德胜;文不知道,则气衰。文多道寡,斯为艺矣。

——柳冕《答荆南裴尚书论文书》

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文辞,艺也;道德,实也。

——周敦颐《通书·文辞》

夫文者,道之用也。道者,教之本也。

——孙复《答张烱书》

故两仪,文之体也;三纲,文之象也;五常,文之质也;九畴,文之数也;道德,文之本也;礼乐,文之饰也。

——石介《上蔡副枢密书》

人之精气,蕴之为道德,发之为事业,而达之于言语词章,亦若是而已矣。

——戴表元《紫阳方使君文集序》

道与文不相离,妙而不可见之谓道,形而可见者谓之文。道非文,道无自而明;文非道,文不足以行也。是故文与道非二物也。道与天地并,文其有不同于天地乎?载籍以来,六经之文至矣,凡其为文,皆所以载天道也。

——王祎《文原》,《王忠文公集》卷二十

以上主要是就中国古代美学中的“道”与“艺”及“道”与“文”的关系这两对最为基本的美学范畴所作的列举,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代人在分析其内在的价值时往往会有高下之别,即道高于艺,高于文。这种二元对立式结构还表现在中国古代人处理美学中的形神关系、文质关系、言意关系等方面,往往会作出神高于形,质高于文的价值判断。如古代书法理论中就有“重神略形”的说法,如王僧虔《笔意赞》即说:“书之妙道,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书法钩玄》卷一)唐太宗李世民说:“字以神为精魄,若神不和,则字无态度。”(《佩文斋书画谱》卷三)张怀瓘也说:“深识书者,惟见神彩,不见字形。”(《书法要录》卷四)词学中这种等级价值结构也很常见,如清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云:“词中转折宜圆。笔圆,下乘也。意圆,中乘也。神圆,上乘也。”诗学中则更多,如清钱振锽《诗话》云:“味新为上,意新次之,句新次下,字新为下。”此外,像文艺美学中关于言与意的关系有“登岸舍筏”“得鱼忘筌”“得意忘言”等说法,艺术创造的审美效果方面则有“自然为上,精工次之”“隔与不隔”等说法。

这种等级型价值结构论也表现在艺术价值结构的三元构成中,即在艺术价值结构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或元素中,有最高、次之、最低这类的价值判断。如庄子有所谓“天籁、地籁、人籁”的说法,其中“天籁”为最高的美,“地籁”次之,“人籁”更次之。王昌龄《诗格》中所说的“诗有三境”,虽然区别不明显,但细观之下,“物境”与“情境”及“意境”,在昌龄心中,似乎也有高下之别。王振复先生认为,王昌龄的“诗有三境”说主要由熔裁佛学“三识性”而来,所谓“诗有三境”,指诗有三种审美心灵品格与境界。从佛教美学角度分析,所谓“物境”“情境”,仅“物累”“情累”而已,唯有“意境”作为“真”境,才是无悲无喜、无善无恶、无染无净、无死无生之空灵的一种“元美”境界,在本体上,“意境”趋转于空与无之际。王振复:《唐王昌龄“意境”说的佛学解》,《复旦学报》,2006(2)。振复先生这种精辟的分析,笔者认为是深契王昌龄对“三境”价值高下之判别的。这类例子还有很多,如绘画理论中的“师人、师物、师心”、桐城散文美学中的“神气、音节、字句”都是这种价值结构的表现。最为典型的还有两例:

高子曰:画家六法三病六要六长之说,此为初学入门诀也,以之论画而画斯下矣。余所论画以天趣、人趣、物趣取之。天趣者神是也,人趣者生是也,物趣者形似是也。夫神在形似之外,而形在神气之中。形不生动,其失则板;生外形似,其失则疏。故求神似于形似之外,取生意于形似之中。生神取自远望,为天趣也;形似得于近观,人趣也。

——高濂《燕闲清赏笺》

凡状物者,得其形,不若得其势;得其势,不若得其韵;得其韵不若得其性。形者方圆平扁之类,可以笔取者也;势者转折趋向之态,可以笔取,不可以笔尽取;参以意象,必有笔下所不到者焉。韵者,生动之趣,可以神游意会,陡然得之,不可以驻思而得也。

——李日华《六砚斋笔记》

(三)层深型价值结构

所谓层深型价值结构,指的是艺术价值结构中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构成元素具有逐层深入、递进、升华的特点。这种价值结构在中国古代美学言意论和意境论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如王弼说:“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周易略例·明象》)在言、象、意三者,其功能各有不同,又有价值上的高低之别——言是象的基础,得象可忘言,而象又是意的基础,得意可忘象。中国古典审美言意理论中这种价值取向对文艺创造与审美活动影响极大,如刘勰提出的“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文心雕龙·隐秀》),钟嵘提出的“文已尽而意有余”(《诗品序》)等实际上都包含有一种价值上的判断,而这种价值判断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艺术价值结构中各元素之间的这种递进关系。中唐以来,中国古典审美意境逐渐成熟,这种层深型价值结构也非常明显地体现在意境理论的阐述与建构中。如中唐皎然《诗式·重意诗例》中说:“两重意已上,皆文外之旨。若遇高手如康乐公,览而察之,但见性情,不睹文字,盖诣道之极也。”实已初步意识到物象、意象、意境之间逐层递进与升华的关系。晚唐司空图进一步提出“三外”说,他说:“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与极浦书》)又说:“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与李生论诗书》)他所说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等,实际上是一个从实象→虚象→意境不断逐层升华、融合所形成的一种审美境界。这种价值结构观念在后世绘画理论中也得到了继承,如清人方士庶就说:“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天慵庵随笔》)这其中的实境、虚境以及由虚实结合所形成的天地之外的“别一种灵奇”也具有上述价值结构特点。相似的说法在清人布颜图那里也可以看到,其《画学心法问答》中说:“盖笔墨能绘有形,不能绘无形,能绘其实,不能绘其虚。山水间烟光云影,变幻无常,或隐或显,或虚或实,或有或无,冥冥中有气,窈窈中有神,茫无定象,虽有笔墨莫能施其巧。故古人殚思竭虑,开无墨之墨、无笔之笔以取之。”

蒲震元先生曾在《一种东方超象审美理论》一文中论述中国传统艺术意境的深层结构时指出,意境审美包括“象(样态)之审美”“气之审美”“道之认同”三个层次。而“象、气、道融通合一而又逐层升华”,则是“中国古典艺术意境创造(生成)的普遍规律”。蒲震元:《一种东方超象审美理论》,《文艺研究》,1992(1)。这种对意境生成内秘的精辟概括,从艺术价值结构构成看,实际上也是一种层深型结构类型。如果我们要深刻理解与揭示中国文艺的审美本质,艺术价值结构的揭示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中国古典艺术作品的内在结构并非我们过去所理解的那样只是所谓内容和形式、思想和形象的统一,实际上它是一个呈现着多层结构的复杂有机整体。从中国古代人的审美价值取向的角度看,也有一个从形式层(包括声、辞、笔、墨等)→再现层(包括形、神等)与表现层(包括情、志、思、理等)→意蕴层(包括境、韵、味、趣等)的层深性、递进性的选择与判断。一般而言,中国古代人在形式层与再现或表现层二者间,更重后者;在再现与表现层与意蕴层之间,更重意蕴层;就三者并列时,又更重视每一层次向后一层次的提升与拓展的可能性。

(四)有机型价值结构

同类推荐
  • 丁玲散文选集

    丁玲散文选集

    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像珍珠般在熠熠生辉!《百花散文书系》将它们串联起来,以不同年代按不同作者选集分册出版,便于读者阅读与欣赏。《丁玲散文选集》为《百花散文书系·现代部分》之一种。
  • 古典与现代(第二卷)

    古典与现代(第二卷)

    本书是著名学者杨国良教授编辑的人文丛刊,书中汇聚了宋耀如的《1885年7月18日写给安妮的信》、周伟民的《唐玲玲在斯坦福探秘“宋子文档案”》、张江南的《东瀛问学记》、野叟的《夜游岳麓山(外二章)》、韩少功的《空谈比无知更糟(外一章)》等诸多知名学者的文章。辑中文章一改往日学术刊物中“学院式”写作的冰冷面孔,篇篇见情见性,文字背后透露出的人文知识分子情怀可触可摸,同时又不减损文章内在的思想学术深度。
  •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灵魂的真理是——高贵。我们也许不能探知灵魂的神圣来源,但是,由自己心中的道德律和羞耻心,由内心对真善美的向往和对假恶丑的厌弃,我们都可体会到灵魂是人的尊严之所在,是人身上的神性。平庸和卑鄙,是对灵魂的真理的背离。在本书中,周国平与少年朋友们进行了关于灵魂的探讨,收录了《信仰之光》《第一重要的是做人》等经典散文。
  • 毛泽东读《水浒传》

    毛泽东读《水浒传》

    本书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毛泽东对《水浒传》文本的阅读,对小说作者和点评者的评论,以及对《水浒传》版本的关注;第二单元是毛泽东对梁山好汉革命精神、斗争艺术、经验教训的提炼、阐扬和运用;第三单元是毛泽东对小说人物的漫议、分析和引证;第四单元是毛泽东解读和运用《水浒传》在政治生活中受到误解的辩驳以及晚年他发表谈话引起“评《水浒》”运动的评析。总之,本书把一位革命家解读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的整个情况和新鲜见解全部展示在读者面前。
  • 曾经栽下一棵树

    曾经栽下一棵树

    全书收录了作者近10年来在各类报刊发表的散文随笔96篇,共分为红尘了悟、抒情岁月、心动记忆、浮影萍踪四个部分,作品集中展现了作者散文创作的足迹,文笔清新自然,内容深刻隽永。透过平凡小事,参悟人生至理;记录心路历程,激扬火热人生。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捡个僵尸当夫君

    捡个僵尸当夫君

    她莫名唤醒了一个男人,却不成想他竟是她前世承诺要嫁的人。随着一天一天的相处,她发现他身上藏着许多秘密,谜底渐渐浮出水面。在他带她找回记忆的过程中,结识了行行色色的妖魔鬼怪,他们每个都有自己的故事。只愿从今以后,身边有你相伴。
  • 红尘路难行

    红尘路难行

    此坑本是霹雳短篇同人,思来想去总觉得随便更改角色设定和性格是不尊重角色,所以现在改成综穿。有霹雳的,但不多,毕竟霹雳真的不好写QAQ劣者有几斤几两心里还是有数的,会尽量贴近人物,ooc之处还请海涵。如果认为劣者对人物理解有误可以提出,劣者会再考虑的。总之,尽量贴近原人物性格,写不来的会少写,只求少错。终于能改名了QvQ暂定一个,以后想到什么好听的再改吧
  • 远征:大海

    远征:大海

    舰队的船帆已经扬起,远处就是神秘的原大陆,是勇士,就与阿尔戈远征舰队踏上征途吧!
  • 卡耐基:怎样才能打动人

    卡耐基:怎样才能打动人

    《卡耐基:怎样才能打动人》内容简介:如果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善于谈话的人,那就先做一个愿意倾听的人,有一种简单、明显、最重要的获得好感的方法,那就是记住他人的姓名,行为胜于言论,对人微笑就是向人表明:“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我喜欢见到你。”
  • 网游之最强小怪

    网游之最强小怪

    第一次玩游戏,竟然转生在新手村最弱的小怪身上,郝龙非常不服气,他是绝不会删号重来的。凭他曾经世界第一杀手的身份,就算是一只小怪也要是最厉害的一只...
  • 生死阴阳官

    生死阴阳官

    这是一本描述中国茅山旁支的小说,故事主角大白,老牛,踏遍天下,遇到的奇闻怪事和寻龙探秘,千年谜团将一一去解开,奇葩的组合遇奇葩的事。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本人声明,书中所说的事,切忽模仿,如有模仿,招到什么,那就算是你运气好了。
  • 我创造的新世界

    我创造的新世界

    身为宇宙联盟科学院首席大师并且是佛、道、魔三家修真综合秘法〈大道真经〉传人的董道,再一次银河外科学考察时发生事故来到了异世界。在那里的冒险使他把科技、修真、魔法、练金术相结和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世界宇宙。并在多个宇宙位面旅行的传奇。
  • 三国红颜乱弹篇之貂婵

    三国红颜乱弹篇之貂婵

    在这之前,貂婵一直不知自己是穿越而来.在古代,她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美人儿,在现代,她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
  • 羽落凌霄

    羽落凌霄

    大道苍茫,零落下凡尘。岁月蹉跎,只为争一仙。咫尺天涯,化怨乃铸魔。飘飘摇摇,神魔两重天!天之骄子,只为一梦而争仙。命运摆弄,只因一人铸魔念。自我来时,仙魔征战连绵,从我走后,神魔两重天!一代天骄,因得到上古禁修之法,封印大道所赐天赋,修己身,与天对抗,陷入大道阴谋当中。白衣苏寒手持黑剑,最终只能凝望着漫天飘零的雪羽,回首一世沧桑,转眼已过百年。那抹倩影依旧挥散不去。“你说,她还会回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