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86800000037

第37章 影像美学:回溯与展望(9)

这部影片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的产物。1978年,主持中央统战工作的廖承志在香港电影界座谈会上说:“凡是有利于爱国统一战线的,什么都可以拍。内地支持你们,你们可以到内地拍外景,拍祖国的名胜古迹、名山大川”;1979年,他建议拍摄有关少林寺的电影:“香港及海外观众都喜欢看武侠片,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拍出少林寺或太极拳呢?”王俊彦:《廖承志与日本少林拳法联盟》,《人民政协报》,2010年7月29日。廖承志从剧本的创作修改、服装道具,到借用最好的武术演员,提出许多可行性建议,并为打开市场出主意想办法。如果不是中共中央为电影拍摄大开绿灯,张鑫炎不可能到河南拍出真正的少林电影。

中原文化孕育了少林武术,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农耕文化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由于传统武术的门派之见、交通闭塞等因素,加之武术心传口授的承袭方式,在相当程度上消解了少林武术的跨地域性传播。影片中奔腾不息的黄河,雄浑秀丽的嵩山,少室山下的古刹,石窟中千姿百态的佛像,寺中塔林、碑刻、壁画等,表现出对中原文化的认同,从而使影片叙事与少林武术浑然一体。虽然某些镜头在南方拍摄,如众僧山涧取水的场景拍摄于浙江,但很好地隐藏了南方山水的特点,使观众有理由相信海报所言,“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实地拍摄”。

这部《少林寺》第一次在大银幕上展示了真正的少林武术与少林文化,张鑫炎以一种先锋式的反传统反秩序决绝,打破了香港功夫片设武术指导的成规,由担任主演的武术人士淋漓尽致地自由发挥;并继李小龙表现真功夫之后,再次颠覆功夫片拍摄模式,不用弹床、不用替身、不用镜头技巧和特技,一镜到底采用“长镜头”。演员计春华(饰秃鹰)曾回忆:“当时根本没有动作指导,拍谁的镜头谁自己设计动作。”专题统筹:《从〈少林寺〉到〈新少林寺〉功夫片的变革之路》,《新京报》,2011年2月21日。真情、真景、真故事,让观众欣赏到少林真功夫,这是张鑫炎对演员的唯一要求。

影片还拂去了笼罩在少林武术上的玄学色彩。少林弟子的高超武功不是靠神传秘籍——千佛殿青砖地面上练功踏出的脚坑,证明了世代僧人寒暑不辍的千锤百炼;同时将练功融入日常生活,如用锥形底水桶穿山越岭打水练臂力。

其实张鑫炎当时对影片的成功并无清醒认知,也缺乏对少林文化的深刻体察与洞见,其特立独行的风格未能走远。《少林寺》拍摄完成后,他踌躇满志地率原班人马移师广西漓江再拍《少林小子》(1983);后来又有香港功夫片导演刘家良以同一班底再拍《南北少林》(1986),但均出现博尔赫斯式大逆转。“功夫喜剧片”是最具香港特色的类型电影,李小龙做了初步尝试,成龙的《蛇形刁手》(1978)开创先河。张鑫炎在《少林寺》中加入了喜剧元素,如虎子无意害死大黄狗和吃狗肉一场戏,以表现其调皮可爱,在相当程度上纾解了观众的紧张情绪,也增强了影片的观赏性及趣味性,重要的是分寸把握得当——当时的虎子还不是和尚觉远。

《少林小子》原名《龙凤村》,遭遇少林电影“火”便被易名,理由是龙家儿子练的是少林武术。张鑫炎意欲将影片打造为港式“功夫喜剧片”,虽有夸张滑稽的表演和搞笑桥段贯穿始终,却很难与少林武术和谐相处。少林武术出自佛门,娱乐片的形式很难表现其文化背景和涅槃寂静的佛学内涵,插科打诨有悖“戒妄语”、“戒打狂禅”的佛门戒律。随后有很多香港导演以港式“喜剧功夫片”讲述少林故事,如《少林俗家弟子》(1985),但都没能实现预期效果。一些香港导演改革开放之初才到内地,尚对大陆风土人情缺乏深刻了解与洞悉,没有意识到大陆幅员辽阔且区域特性鲜明。《少林小子》将故事发生地移置桂林,从而使少林的地域性成为“空洞能指”,中原少林文化完全被架空与放逐。一个并不述之文本中的社会语境,使少林的文化特色被淹没之虞变为现实。

《南北少林》与《少林寺》有许多雷同之处,片中智明与司马燕的关系是觉远与白无瑕关系的翻版,结局也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悲剧;练武场面也如出一辙,重蹈了《少林小子》的覆辙,没有完成对经典的复制与重现,少林文化的影像表达再次成为虚无。这反映了香港导演对地域概念的忽略与地域差异认知的缺失。如北京城外的江南田园风光,智明与官兵从王爷府门口打到八达岭长城。影片完全按照港式功夫片模式拍摄,其荒诞不经的痼疾毕露无遗。如念经修行的寺院如同武校终日舞刀弄棒,出家人举止粗鲁吃饭狼吞虎咽,智明魔术般的掌中变雀儿,腾云驾雾地从寺院高墙一掠而过,颇有旧武侠片玄学的神秘踪迹,从而导致电影艺术性与社会性的双重失语。

第三次“少林电影热”仍未走出“为父报仇”的叙事窠臼。如《少林寺》中,觉远的父亲“神腿张”亡于王仁则的剑下;《南北少林》中,智明、司马燕的父亲被赫索杀害;《少林寺弟子》(1983)中,转洪的父亲被侯八赖踢死;《少林童子功》(1986)中,童灯的父亲张铁头亡于小福王之手下。同时,没有摆脱旧武侠片渲染玄门秘术绝技的流风遗韵。如《少林寺弟子》中,洪家戏班班主洪远的女儿遭恶人欺侮,在少林出家的洪家儿子转洪和尚,凭借少林寺大师妙月所赠的“燕子铛”,在与恶人决斗时一招定胜负。而且延续了前两次热潮中的模仿、抄袭与胡编乱造。如《木棉袈裟》(1985)中,少林寺方丈为保卫少林在大火中圆寂,与《少林寺》的场景如出一辙。电影海报称:“影片以内蒙古草原为拍摄地,场面阔大气势雄浑,马群在大草原驰骋……”镜头从少林寺瞬间切换到内蒙古草原,被追杀的少林和尚转眼就躲进蒙古包,不由让人唏嘘少林寺与内蒙古是近在咫尺还是神性语境的穿越。

第三次“少林电影热”中拍摄的电影都实行武术指导制,即便内地独资也请来香港武术指导。同样的武术符号再三出现,自我繁殖般一味堆积,且表现出高度的排他性,使少林电影失去了本应具有的生气和活力。有的武术指导根据自己的偏好或为使打斗更为刺激,改变了少林武术的原有风貌。

也就是说,第三次“少林电影热”以香港为龙头,左派“中原”领风气之先,邵氏公司不甘落后。与前两次的不同在于,这次出现了真实少林寺的山门、塔林、佛殿等画面。然而《少林寺》是一个无法复现的经典,其后的少林电影票房趋冷。1985年邵氏公司停止拍摄此类影片,并成为第一张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强弩之末凭借内地市场苦撑两年后,最终在喧沸中归于沉寂。从《少林寺》的成功到《少林小子》逆转形成的巨大反差,再到功夫片大师刘家良启用《少林寺》原班人马也无力回天,构成了第三次“少林电影热”从成功到成为“空洞能指”的轨迹。

三少林电影产业的构建与发展:回归少林文化的本真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降,少林电影(主要集中在港台地区)多如过江之鲫有两百多部,同时“涉及少林的电影更达到七百多部”。谢轶群:《流光如梦:大众文化热潮三十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页45。“少林电影”成为一个滑动的内涵与极不稳定的概念,囊括一堆边缘模糊又杂乱的题材,“少林”标签与符号被肆意使用和编排。当“少林”成为电影的情节介质或观念道具时,就滑向一个类型化的并可以持续复制的能指,其具体性及深度感就不复存在。

同类推荐
  •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之路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之路

    中国电影中的现实主义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它的身上体现出了极其明显的意识形态性.从1930年代到1970年代,政治意识形态对电影的强势介入和强力干预,将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逐渐引向“一元化”的封闭发展道路。在新时期电影中,对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偏离和迷失,也让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遭遇了新的尴尬与困惑。
  • 陶器、陶俑鉴赏与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陶器、陶俑鉴赏与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包括古代陶器概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先秦时期的陶器、秦汉时期的陶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陶器、陶俑之谜等内容。
  •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从歌仔戏音乐的历史与审美引领我们进入“十年动乱”之后,大陆传统艺术复苏,歌仔戏音乐传统得到恢复和渐变的1980~1990年。紧接着李晖以学术的眼光分析了1990~2000年,随着大陆经济步伐的加快,娱乐方式的丰富多彩,戏曲在日渐式微的时候,歌仔戏音乐人无法回避地把流行音乐的思维引入歌仔戏的创作之中,在传统与流行乐的碰撞中产生出了创新的潮流。
  •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所收的文论基本上均与所谓“学理”有关,但行文的方式不是学术性的“论述”,而是随笔式的“漫议”——如杨燕迪教授对音乐审美、音乐理解、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价值判断等问题的议论,以及对相关艺术问题甚至音乐学学科问题的思考。本来,这都是些相当“古板”甚至“深奥”的话题,但杨燕迪教授想试试能否用相对轻松的笔调来触及——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这些文字的读者是普通爱乐人。思考,以及与思考紧密相关的读书,其实是带有快感的,但在很多时候思考和读书被搞得很无趣。《何谓懂音乐》所收录的文章及相关书评和书序可被看作是杨燕迪教授的某种个人努力——希望在思考和读书过程中保持乐趣。
  • 瓷之源:上虞越窑

    瓷之源:上虞越窑

    本书介绍瓷器最早的发祥地上虞越窑的起源,发展,窑址的分布,瓷器器物种类,器形特征,花纹装饰,瓷器业兴衰原因,专业运输销售等。还附有各种陶瓷小知识以及大量精美的图片。
热门推荐
  • 星球大战的共和国英雄

    星球大战的共和国英雄

    让我们来到先共和国时代,一起见证银河共和国的诞生!
  • 北冥曾有鱼

    北冥曾有鱼

    人这一生,到底图个什么?为了名、利、权、财、性?还是……只是快乐罢了?亦或者说,是奋斗?疯癫一世,归于尘土。老来,不如闲摆一局棋。静等来人侯。
  • 异界龙族召唤师

    异界龙族召唤师

    可自行修改,修改后一个工作日内可审核完毕
  • 末世大小姐:男神,约吗!

    末世大小姐:男神,约吗!

    屡次被渣男贱女陷害,最爱之人惨死自己之手,到死终于看清渣渣的真面目。最后一次重生,陈曦势必要那些欺她、贱她者付出代价!保护自己的爱人!收集物资,制炼药水,提前激发异能!这一世,定要潇潇洒洒。【1vs1,伪双胞胎,金手指各种粗】
  • 综漫之后宫美男团

    综漫之后宫美男团

    她原本是神界之主,却被好姐妹时空之神,骗到了综漫的世界游历。因为性格善良,所以很容易在感情方面受伤,总是为别人着想,被动漫里许多人可怜的人所触动了心弦,本来只是想帮助他们,但却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在不知不觉中他们爱上了她。面对这么多的爱,她会怎么做呢?是拒绝还是接受呢?琉璃:“幽月祝你在综漫世界玩得愉快哦!”幽月:“琉璃!你竟敢耍我!看我什么时候会去不好好收拾收拾你!”琉璃:“呵呵,别妄下定论啊!我只是给你这个拥有无限创造力却从来没有谈过恋爱的神,一次爱的旅行而已,说不定到时候找到了自己中意的还不止一个呢!那时你感谢我还来不及呢!”幽月:“信不信我回去撤你的职!”琉璃:“哎呀!那也只能等你回来的时候再说喽!谁叫你已经选了我当时空之神,而现在你却在我的管辖空间里呢?总之祝你旅途愉快哦!不要太谢谢我哟!”幽月:“琉璃,你给我等着,回来我一定撤你的职!”本文包括吸血鬼骑士、魔鬼恋人、网球王子、黑子的篮球、歌之王子殿下、无法逃离的背叛等后面会根据大家的提议再加的,请多多关照哦!!(>^ω^<)
  • 猎魔年代

    猎魔年代

    遗忘了历史的崇魔者们再次将阴影笼罩了整片大地,用一场场血祭和灵魂的哀嚎向着地狱君主们渴求知识和力量的恩赐。而在他们看不到的角落中,一群少年们怀着使命披上了象征着黑暗和堕落的披风,提起闪烁着希望之火的雪白银灯,开启了一个崭新的猎魔年代!
  • 勤奋好学(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勤奋好学(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生命在不断汲取新的养料,从而更加精彩,生命在于不停拼搏向上,从而彰显它的力量。那些为人类历史的前进作出贡献的人们的故事被后世传说时,总少不了勤奋好学这个关键词。本书选取了各界的勤奋好学的故事,引人深思,能给奋斗中的你以正能量。
  • 重生嫡女:太子别来无恙

    重生嫡女:太子别来无恙

    他曾说“帝王最怕的还是臣子的拥兵自重。”她也说“难道权力就比我重要吗?”一朝重生将军府,将军之女身怀绝世武功。可是赶来的太子抱住自己的大腿?半夜爬进床把自己吃干抹净了?变成了太子说“为夫上得了厨房进的来闺房,夫人要不要试一试大小合不合适?保夫人满意。”夏婉柔道“无福消受。”夏婉柔诠释有颜值任性,看个性鲜明女神与女神经。她在府中步步惊心,打击容氏的假好心,撕开白莲花妹妹假面具,一群人被她虐成渣渣。新婚之夜中,门外面太监听到积极报太后:“太后娘娘您马上可以抱曾孙了。”
  • 傻七的小日子

    傻七的小日子

    傻七不是真的傻,只是有时候会较为小白一点,会较为真诚一点,不会掩饰自己的真是情绪一点......傻七的小日子,不是傻里傻气的生活,而是傻七面对生活的态度,或许并不积极向上但却处处流淌着温情......
  • 激励一生的名人名言

    激励一生的名人名言

    关于人生、理想、事业、家庭、教育、爱情、人际交往、道德修养、伦理、个性、命运、科学、艺术、健康等人类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经典名言、名句,“句句价值连城”。 翻开《激励你一生的名人名言》,你将与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对话,你的人生将因此而改变、升华、圆满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