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45500000003

第3章 旅游知觉

课前导读桂林风景在有的游客眼中是山清水秀,充满了诗情画意,畅游其中,令人流连忘返,真乃“桂林山水甲天下”。但这山、这水、这情、这景在另一些游客看来可能仅仅是随处可见的水和石头而已,不足为奇。为什么同样的风景,在不同游客的眼中差别如此之大呢?这主要跟人的知觉有关。什么是知觉?知觉在旅游过程中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本章主要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教学目标(1)掌握知觉的概念、特性;了解影响知觉的因素及知觉的类型。

(2)掌握旅游条件知觉的内容及其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3)掌握旅游活动中的社会知觉的内容;了解影响社会知觉的心理因素。

(4)了解审美心理学的主要理论;理解旅游审美对象的内容及旅游审美的特点;掌握提高审美效果的服务策略。感觉与知觉是人心理过程的初始阶段,是研究旅游者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基础。旅游者从旅游过程中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活动中获得的满足感,都要通过感觉、知觉来进行。

3.1 旅游知觉概述

人的心理过程始于感觉和知觉。只有在了解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才能对旅游知觉进行深入探讨。

3.1.1 感觉、知觉的概述

所谓感觉是指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人们通常把感觉分为两大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主要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等。内部感觉主要包括运动觉(动觉)、平衡觉(静觉)和机体觉。

感觉类型感觉器官感觉刺激功能外部感觉视觉眼睛光波看东西听觉耳朵声波听声音嗅觉鼻子气味识别气味味觉舌头味道感觉物质味道触觉皮肤物理压力感觉硬度、形状等痛觉肉体疼痛生命安全温度觉皮肤温度生命安全内部感觉机体觉内脏器官与大脑食物、水及体内失衡吃、喝运动觉所有感官与大脑身体运动日常行动平衡觉内耳中的前庭身体重心身体平衡在这些感觉中,视觉对人的认识作用最大,在人接受的外部信息中,80%~90%都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听觉次之。

人们通过感觉可以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如我们用视觉看到花的颜色和形状,用味觉闻到花的香气,用触觉感觉到花的凝润,这些都是感觉到花的个别属性,最后,各种感觉在头脑里进行有机组合,比如得出了这朵花就是花中之魁——牡丹花的结论,就属知觉了。

由此可见,知觉是指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有感觉到的信息加以综合整理,从而形成对事物的完整印象。

现实生活中,感觉和知觉很难截然分开。生活、工作、旅游、休闲、娱乐等活动中,感觉很少单独出现,常融合在知觉之中,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交错、融为一体的。通过感觉只能认识事物的个别属性,还不能把握事物的整体;通过知觉,人们可以对事物的各个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反映,能使人们认识事物的整体,揭示事物的意义。通常感觉越丰富,越细致,则知觉就越完整、越准确。比如,当我们去吃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时,通过视觉看到它的形状,通过嗅觉闻到它的香味,通过味觉品出它的味道,最后把这些感觉有机组合,在我们的头脑中反映出这是“狗不理包子”而不是开封的“灌汤包子”。旅游中,我们知道这是旅游饭店,那是购物商场,这些都是知觉。

感觉剥夺实验

感觉对其他复杂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感觉提供的各种信息,不仅不能保证人的正常的心理活动,而且还会导致心理活动的紊乱,甚至可能产生幻觉。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者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对外界刺激敏感,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精神上感到难以忍受的痛苦,急切要求停止实验,实验后需数日方恢复正常。

上述实验表明,丰富多彩的外界环境是智力和情绪等心理因素发展的必要条件,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应当积极感受丰富多彩的外界环境,从环境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这样才能发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封闭的环境则会限制人的智力和个性的发展。感觉和知觉对于维护人的正常心理、保证人与外界环境的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1.2 旅游知觉的特性

旅游知觉具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等四个基本的特性。

3.1.2.1 旅游知觉的选择性

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人们的视觉容易被船只、海鸟和白云所吸引,在沙漠中人们容易看到绿洲。当这些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事物作用于人脑时,人们总是按照某种需要、目的,主动地、有意识地选择少数事物作为知觉对象,或无意地被某种事物所吸引,以它作为知觉对象,从而对这些事物产生鲜明清晰的知觉印象,而周围的事物则成为知觉的背景,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就是典型的知觉选择性的体现。山水并存,乐山或乐水取决于人的知觉选择。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其旅游需要和目的不同,在旅游过程中选择的知觉对象也就有各种差别。有人着意奇山异水,有人着意人文古迹;有人喜欢安全系数大的大风车,有人喜欢冒险性强的过山车、蹦极等;有的人喜欢雄伟叠嶂的高山,有人喜欢波澜壮阔的大海……

知觉中对象和背景的关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下经常转换。

当我们把黑色作为背景时,就可以看到一个白色的花瓶;如果把白色作为背景,则看到两个黑色侧面人像。除非心神恍惚使知觉选择中心模糊,一般不能够同时既看到一个白色花瓶,又看到两个黑色侧面人像。

与日常生活范畴相比,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知觉选择性不具有自己的特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事物上,但是,在旅游环境中,人们常常背离这种倾向。旅游者常会降低自己的知觉选择性,把更多的客观事物纳入知觉范围,扩大知觉对象,体验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的多姿多彩的生活乐趣。旅游环境中的刺激无限地存在着,人们常借助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收集或记录当时无法感觉的事物,以便事后欣赏。这样就可以足不出户,继续获得更丰富的旅游乐趣和旅游享受,并常回味当时旅游的情景,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3.1.2.2 旅游知觉的整体性

旅游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个人在过去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能够把由多个部分和多种属性构成的客观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征。

知觉的整体性依赖于客观刺激物本身的一些特征。格式塔学派的心理学家指出,对整体的知觉不等于并且大于个别感觉的总和。格式塔学派提出的知觉组织原则被普遍接受,也称格式塔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条规律:

(1)接近性距离上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

(2)相似性凡物理属性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组织在一起。

(3)连续性凡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的刺激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

(4)封闭性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

知觉的整体性还表现为对于已经知觉的对象,以后即使只有对象的个别属性发生作用时,也能产生完整的印象。如对一块曾经知觉过的大理石,只要看一眼就知道它是光亮的、坚硬的、冰凉的。知觉对象中最有代表性的、关键的、较强的部分往往决定着对对象整体的知觉,其弱小部分则常被忽视。虽然是幅不成比例的人像,但我们还是能一下子就认出这是赵本山。

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的知觉具有非常典型的整体性特点,表现为:旅游者总是集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活动所包含的各个方面综合起来进行认识,进而评价某次旅游活动的成败优劣;旅游者总是把景点的好坏和服务质量联系起来,对旅游商品进行认识和评价;旅游者总是把某个景区里的所有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起来,对景区进行认识和评价;旅游者总是把旅游中所接触到的来自交通、饭店、宾馆、旅行社等各个部门的服务综合起来,对旅游服务进行认识和评价;旅游者总是把宾馆饭店的基本设施、卫生条件、服务水平、服务态度等综合起来,对宾馆、饭店进行认识和评价。

正是由于旅游知觉具有整体性,所以无论是旅游景区的规划开发、旅游线路的设计选择,还是旅游服务的各个部门以及各部门服务的各个环节,都要树立整体观念。

3.1.2.3 旅游知觉的理解性

旅游知觉的理解性是人在感知当前的事物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凭借以往的经验才能确认某事物。理解性使人的知觉过程更加迅速,节约感知的时间和工作量,同时使知觉印象准确而完整。如果缺少知识和经验,每一次知觉都是学习过程,那么不仅浪费时间,而且知觉印象和对象实际会相差甚远。例如:当历史学家在欣赏陕西的秦始皇兵马俑时,他会比无历史常识的普通旅游者所领悟到的东西更多更深。因为普通旅游者只看到兵马俑的外观和气势,而历史学家的感知内容就丰富得多,他不仅看到兵马俑的外观,而且能体会到兵马俑与秦始皇之间的关系,以及兵马佣折射出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经验是很重要的,如火车启动前有经验的工人从锤子击打火车的声响中就能辨别出是否有故障,而一个门外汉则除了响声什么也听不出来。在知觉信息不足或复杂的情况下,知觉的理解性需要语言的提示和思维的帮助。如看上去是一些斑条,分辨不出是什么东西,如果有人说出“这是一匹马”,立刻就能将这些斑点看成一匹马的轮廓,而且会越看越像。很多旅游风景也是如此。旅游者在云南石林的奇石秀峰中款款而行,在石峰上缓缓攀援,会被这个神奇的石头艺术海洋所征服,形态各异的怪石令游客眼花缭乱,当游客听到关于美丽的撒尼族姑娘“阿诗玛”的传说后,这些石头在游客的眼中就成了那位头戴包头巾,肩背背篓,身着长裙,深情的目光凝望远方的善良的阿诗玛。

3.1.2.4 旅游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对象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时候,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知觉的这种特性被称为知觉的恒常性。例如,我们熟悉的一位老朋友无论换什么样的衣服走在人群中,我们总能把他认出来。曾经登过泰山的有着丰富经验的旅游者,深切地感受过登上泰山之巅那种“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之感,即使在条件改变的时候,如泰山被云雾遮蔽或离开泰山后,依然能够感知泰山的雄伟和壮丽。因为,即使认知泰山的视觉光线和距离发生了变化,但旅游者的经验已使其旅游知觉有了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是因为客观事物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和特征,而人们对这些事物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无数次的经验校正了来自每个感受器的不完全的甚至歪曲的信息。如果人们知觉的是一个全新的对象,而且周围没有熟悉的事物作参照,那么人们就不会有关于这个事物的知觉恒常性。

知觉的模糊

你看到的是一个老妇人还是一个年轻的少女?她们都存在于插图中,但你不可能同时看见老妇人和少女。一旦你知觉到这两种图形轮廓,你便能够在这两种图形轮廓之间来回转换。这是怎么回事呢?

造成这种“可逆图形”的原因是由于大脑对同一静止图像赋予了不同意义的解释。你对每一种图形的知觉总是保持稳定,直到你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别的区域或轮廓上去。某些区域或轮廓趋向于提供一种知觉线索,另外一些则支持另一种知觉。如果这一图形中的某些轮廓线所表达的意义不是非常暧昧的话,你的知觉就不会产生这一图形与背景的转换。

当图中少女的脸部轮廓变成了老妇人的鼻梁轮廓时,脸部的其他部分也就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例如,当某一轮廓线被知觉系统暂时知觉为鼻梁时,那么这一轮廓线之下的轮廓线就会被知觉为嘴巴,之上的轮廓线就会被知觉为眼睛。这些局部的轮廓线的知觉彼此联系,组成了一个稳定的知觉形象。对整体和局部的知觉将相应地发生联系,最后对图形产生具有一定意义的知觉形象。你的视觉系统总是趋向于将类似的或相关的图形区域知觉为一个整体。在这两种图形(少女和老妇人)之间不会存在任何中间图形。

将注意力集中于不同的区域或轮廓线,就会产生知觉的变化。然而,你有意地转换凝视的对象并不是产生知觉变化的必要条件。这一过程完全可以是自发进行的。即使你用眼睛紧紧盯着这一幅图片,知觉转换现象依然会发生(尽管转换频率可能会低一些)。在一个实验中,研究者利用特定的仪器消除了被试者的眼部运动,然后把这一图像直接呈现于已经消除了眼动影响的视网膜前。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知觉转换现象依然发生了。这一结果表明,在大脑的高级神经中枢产生着这样的机制——对呈现在视网膜上的稳定的影像赋予一定的意义,并且图形的暧昧程度越高,这一意义越不稳定。这再一次说明视觉对感知外界信息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如后来David Marr所说,“知觉是对视觉现象的解释”。

3.1.3 影响知觉的因素

苏州的拙政园,在游客的眼中是人造园林,这是由拙政园的景观决定的,但是,园林专家和普通游客的知觉印象又有着区别。正如苏东坡所言:“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可见,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的知觉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主要是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

3.1.3.1 影响知觉的客观因素

旅游者从背景中选择知觉对象受如下因素的影响:

(1)知觉对象的刺激强度一般来说,强烈的刺激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如巨响、艳色、奇香、强光都易引起人们的注意。白天,在吵闹的教室的背景下,闹钟的声音不易被人听到,但在万籁俱寂的夜晚,钟表的“嘀嗒”声、窗外的风声及小虫的鸣叫就格外响亮。

(2)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1)对象和背景的差别对象和背景之间差别越大,越容易从背景中选出对象。比如颜色对比越鲜明越易被知觉到。如开封的菊花展上,在黄色菊花丛中有一枝白色的菊花,那么游客很容易把白菊花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它周围的黄菊花作为背景。同样的如万绿丛中一点红,鹤立鸡群,以及手拿小黄旗的导游员都易成为人们的知觉对象。

2)对象的运动变化与固定不变的背景相比,活动变化的物体易被感知。如划过夜空的流星更易被人注意到,晚上忽明忽暗的霓虹灯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3)对象的组合刺激物本身的内容和结构是区分对象与背景的重要条件。首先,空间和时间较为接近和相似的,则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例如,苏州和无锡,山海关和北戴河,因为它们的距离接近,旅游者往往把它们知觉为一条旅游线。其次,性质相同或相似的事物也容易被人组合到一起,成为知觉对象。如青岛和大连都被认为是海滨避暑胜地,山西的五台山、浙江的普陀山、四川的峨眉山、安徽的九华山,地理上虽然遥隔千里,但人们习惯于把它们知觉为相似的佛教圣地。

3.1.3.2 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

(1)需要和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人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一般情况下,那些能够满足旅游需要、符合旅游动机的事物,容易引起旅游者的注意,从而被清晰感知。如沙漠中人们容易注意到绿洲,饥饿的人容易注意到食物。有的人外出旅游是为了结交朋友,那么他就会选择去热闹的景区并跟旅游团前往,而不会选择散客之旅。

(2)游客的心情心情好时遇到连绵细雨会感觉到浪漫、缠绵;心情不好时则感到惆怅、心烦,可见心情对旅游知觉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旅游工作者要尽量使游客常处于心情愉悦的状态中,这样可以让游客充分体会到旅游带给他们的快乐,并用心去领会人身的自由感、精神上的解放感和特定需要的满足感。

(3)游客已有的知识经验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旅游过程中,游客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旅游知觉也有一定的影响。如:一个对书法颇有研究的游客到开封的翰园碑林是如鱼得水,会在那一块块的石碑前驻足,用心尽情地欣赏我国的书法艺术;相反一个不懂书法的门外汉到了碑林里,则会快步走过,因为他们看到的只是中国的一个个汉字而已,很难体会到不同的书法艺术风格,无法去领略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

(4)游客的兴趣爱好一般情况下,凡是游客感兴趣的,都会成为他们的知觉对象。如:向往大自然的旅游者,往往对山川、河流、瀑布等感兴趣,就会想方设法去体验它;对文物古迹感兴趣的旅游者,会把古都名城、文物古迹作为选择的对象;喜欢小吃的游客一般是不会错过河南开封这个小吃城的。

3.1.4 知觉的类型

知觉按照不同的标准可进行不同的划分。

3.1.4.1 根据知觉内容是否符合客观现实划分

根据知觉内容是否符合客观现实,可把知觉分为正确的知觉和错觉。正确的知觉是指对人或客观事物正确的知觉,错觉是指对人或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错觉包括对物的错觉和对人的错觉。

对物的错觉主要有以下几种:当人心情急切时就有“一日三秋”的时间错觉,夜晚赏月时产生的“月动云静”的运动错觉,同样重的黑色物体比白色物体感觉重的形重错觉以及视错觉等。在这些错觉中,最常见的是视错觉,视错觉又以图形错觉为多见。中两条竖线哪个长?中间的圆哪个大?人们很容易给出错误的答案。

生活中有着广泛的错觉应用。初升或将落的太阳和月亮,看起来好像总比它们在我们头顶上时要大些;胖人穿纵条纹的衣服会显得苗条一些,瘦人穿横条纹的衣服会显得强壮一些;俗语“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以及成语“爱屋及乌”、“情人眼里出西施”等都属错觉的表现。

3.1.4.2 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划分

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把知觉划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三大类。

(1)空间知觉空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空间属性的反映。如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方位知觉。通过空间知觉,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形状及大小,而且可以认识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

人主要借助于视觉、听觉、触摸觉、动觉、平衡觉等来对物体进行方向定位。其中视觉和听觉是最主要的,辅以其他感觉。在完全失去参照物的情况下,人是无法辨别方向的。但在特殊情况下,仅仅依靠触摸觉和动觉也能进行方向定位。例如,在黑暗的森林里用手触摸树干确定南北方向。空间知觉对人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人的空间知觉不准确,当横穿马路时,把近在10米的汽车误断为远在50米开外,这样就容易出现危险。

(2)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即对事物运动过程的先后和长短的知觉。

人除了在一定空间中活动以外,也总是在一定的时间中活动。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如太阳起落,月的圆缺、四季变化等,成为人们时间知觉的参照物。在此基础上人们又创造了日历、时钟等计时工具,使时间知觉更为精确。人体的生理节律和人们周期性的社会活动也常被用作时间知觉的参照物。

时间知觉的相对主观性

时间知觉最大的特点即是相对主观性。有这样一个例子:甲、乙两人约定某日某时于某博物馆入口处相见,一同参观。甲按时到达,乙在路上遇到一位故友,寒暄了一阵,赶到约定地点时,迟到了半小时。

乙说:“迟到了一会儿。”甲说:“我等了老半天,腿都站酸了。才‘一会儿’?一会儿有多久?”乙说:“最多不到10分钟。”甲说:“起码1小时。”

客观时间是半小时,乙估计“最多不到10分钟”,甲估计“起码1小时”。是甲有意夸大、乙有意缩小吗?不,他们说的都是自己内心体验的实话。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这就是时间知觉的特点:相对主观性。

又如年龄变化的时感变化。一个人在童年时代对时间流逝感觉迟钝,时间显得分外长,年轻人容易在时间上骄傲:“来日方长,时间有的是!”往往不珍惜时间或办事拖沓,蹉跎了自己的青春岁月。到了中年,当你回首往事时,对于年轻时虚度年华会追悔莫及。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越来越感到时光的迅速流逝,惊叹光阴如白驹过隙,“红日西斜,疾似下坡车”,因而更加珍惜时间,抓紧分分秒秒,争取做出更多的成绩。

此外,在一个时间周期里,时间知觉往往表现出前慢后快的心理现象。如“过了星期三,一天快一天,直奔星期天”,“年怕中秋日怕午”等等。在等待的时候,人们常有一种“度日如年”的感觉,而特别想见某个人时,则会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体会。可见时间知觉有着很大的主观性。

(3)运动知觉所谓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的知觉。通过运动知觉,可以分辨物体的静止和运动,以及运动速度的快慢。运动知觉跟人们所选择的参照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坐过火车的游客都有体会,当火车还没有启动的时候,以窗外正在行驶的火车为参照物,就会感觉到自己所坐的火车在行驶,而作为参照物的列车却没有动;如果以站台上的固定物体(如柱子、商店等)为参照物,就会立刻觉察到,是作为参照物的列车在动,而自己坐的列车还没有行驶。再如,坐在奔驰的列车里,窗外的树好像是在向后跑一样。这些都是运动知觉。

3.2 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对旅游条件的知觉包括以下几种:

3.2.1 对旅游时空的知觉

旅游是在三维空间发生的,这里有时间和距离(空间)因素。

3.2.1.1 对时间的知觉及对策

在旅游过程中,了解旅游者对时间的知觉是很重要的,旅游工作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1)旅宜速即旅行要求快速。旅游者一般都对旅游景点充满了美好的幻想,总是迫不及待地想到旅游景点一饱眼福。所以旅途中就会觉得有度日如年的错觉,感觉时间过得太慢,旅途枯燥、乏味,这样易引起疲劳感。旅游组织者最好能在这段时间里组织一些人人都能参与的活动,导游员也应做些令旅游者感兴趣的讲解。

(2)游宜慢即游览活动要放慢速度。旅游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游览自然山水、鉴赏文物古迹、领略风土民情,从中获得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审美情趣,以达到消遣娱乐、积极休息和愉悦身心的效果。游览的内容越丰富就越具有魅力,越能使人融入其中,流连忘返,达到“乐不思蜀”之境界。

(3)提供各种交通工具要准时旅游者乘坐交通工具最担心的就是是否安全和准时这两个问题。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准时也显得很重要。如果交通工具晚点或取消都会影响或打乱旅游者原有的计划,易造成旅游者的不满和抱怨,引起纠纷和投诉。

3.2.1.2 对距离的知觉及其影响

因为旅游休闲时间的限制,人们在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同时,还要考虑从居住地到旅游区的距离。人们对旅游距离的知觉以两种方式影响旅游行为和态度。它可能对旅游起阻止作用,也可能促进旅游。

(1)距离的阻止作用旅游距离知觉的阻止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方面距离越远的旅行无疑花费越多,所以一个国家出境旅游状况是一国财富的象征。

2)时间方面对于认为时间就是金钱的现代人来说,远距离,特别是偏僻的、交通时间长的地方就容易产生阻止作用。

3)身体是否能适应旅游需要耗费体力,旅游时的身体消耗比平时上班时要多得多,而且要适应时差、饮食、水土、气候等多方面因素的变化。

4)生活方便适度上远距离旅游需要携带的物品可能很多,如需更换衣服等。此外,语言和风俗的不同也可能成为不便因素。

5)安全方面比如生活在郑州的人去少林寺游玩和去山东的泰山或去西藏旅游的安全感受是不同的。

总体而言,距离客源地较近的旅游景区,旅游者相对会多一些。

(2)距离的促进作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距离越远的旅游越有吸引力。遥远的异国他乡能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具有神秘感,能满足人的猎奇心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距离之所以产生了美,是因为人们在感知对象时,拉开的距离增加了信息的不确定性,给人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使人把自己的愿望投射到了相对模糊的对象上,从而产生了美的印象。因此,远距离旅游区的吸引力,除了神秘与陌生之外,也包括了人们对美的向往。

综上所述,距离知觉对人的旅游行为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阻止作用,又有促进作用。旅游经营者既要让近距离的游客畅游此景,又要不断地吸引远方的游客,就要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同时摒弃“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落后观念。

3.2.2 对交通条件的知觉

现代旅游条件的便利与快捷,大大改善了人们的旅游条件,加快了旅游速度,尤其是飞机、轮船的出现实现了人们全球漫游的梦想。宇宙飞船的出现激发了人们在21世纪旅游太空的伟大梦想。

我国的旅游交通现状是运行紧张,结构不合理,技术、人才和资金等因素短缺,常使旅游者发出“出去难,回来难,两头受苦中间甜”的感慨。具体来讲,影响旅游者对旅游交通条件知觉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3.2.2.1 安全

人们出门在外,选择交通工具时,安全是首选。至今,20世纪初的泰坦尼克号豪华游轮大海难,还使人们对海上旅游心有余悸。人们在选择飞机前,还会注意搜集有关航空公司的事故记录。总之,人们出行往往选择他们自认为安全系数高的交通工具。

3.2.2.2 速度

旅行中速度快的交通工具节省了时间,减轻了人们旅途中的疲劳。但在一些人心目中速度与安全性成近似反比的关系,如飞机速度快,但心理上的安全性差,而且受场地的限制,旅游区很少建航空港。

3.2.2.3 服务水平

热情、周到、礼貌的服务,会使人产生亲切感,并留下美好的印象,使人乐于接近,乐于选择。相反,冷冰冰的服务会使人产生疏远的心理而拒绝选乘。

交通对旅游的影响

四川和云南两地同处我国的西南部,地形复杂。云南由于建成了以昆明为中心,基本覆盖全省的机场格局,把各旅游点通过民航线路连成一体,形成网络,大大便利了旅游者,从而为云南成为旅游大省创造了优越的交通条件。同时,云南民航也成为全国民航运输企业的赢利大户。而四川,目前已建成的高速公路网还无法把各个旅游点连成一片,特别是许多地区不适宜建设高速公路,也没有相应的民航网络加以补充和辐射,极大地限制了其旅游功能的发挥,四川省内的许多著名景点要连成一片,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因而对大多数人来说,仍有一种“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觉。

一般来说,旅游者的时间都是非常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旅游者都希望能快捷地到达目的地,从而游览到更多的景点,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可以说,交通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目的地和景点的可进入性。旅游目的地的交通企业在发展中应充分考虑到其对本地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尤其要注意旅游者心理需求的满足。通常旅游者对交通工具的知觉有两个特点:直达心理和省时心理。因此,旅游交通服务部门首先要考虑到游客对到达目的地的高度渴望心理,尽量安排快捷直达的交通工具,避免过多地更换交通工具以增加游客的财力、体力和精力的消耗。且直达交通工具可以更好地确保游客的经济花费,也能减少时间消耗。而且在现代旅游中,人们越来越趋向于选择耗时少的交通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说,关注旅游者的交通知觉,尽量缩短旅途耗时,关系到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3.2.3 对旅游目的地的知觉

旅游者在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之所以选择某个景区而舍弃其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旅游目的地的知觉。旅游资源本身具有的美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景观、宜人的气候、便捷的交通、舒适的接待设施、独特的娱乐活动、热情好客的当地居民、有素养的旅游接待队伍、完美的旅游地形象和有效的宣传都会影响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知觉。

3.2.4 对旅游风险的知觉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由于个人特点(如文化层次、智力水平、经济水平等)的影响和购买旅游产品或服务种类的影响,常因目标不明确、缺乏经验、信息不充分、相关群体的影响等因素出现一些旅游投资风险。

3.2.4.1 资金风险

资金风险是指旅游者花在旅游上的金钱,是否买到了物有所值的旅游产品和优质服务。如从郑州到云南去旅游,一位旅游者参加的A旅游团在全程费用上比B团高出许多,这时候如果他不确定花费较高的旅游团提供的一定是一种优质的服务,这就造成了一定的资金风险。

3.2.4.2 心理风险

心理风险即现实与期望值不相符所带来的风险。如郑州的少林寺因其“禅”和“武”而驰名中外,许多外国游客通过电影等方式看到了中国的少林寺,怀着满腔豪情,远渡重洋来学习中国武术,有的游客看到的是有点破破烂烂的少林寺,这和自己想象中的金碧辉煌、气派十足的形象有着很大的距离,由此感觉到失望、失落,觉得眼见不如闻名。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发现少林武术的确是博大精深,于是又有了柳暗花明的感觉,自己的期望值也得到了满足。

3.2.4.3 不可抗拒风险

不可抗拒风险指由于地震、洪水、传染病等自然灾害和社会动荡造成的风险。如旅游王国西班牙发生的马德里爆炸案就表明旅游业在应对不可抗拒风险方面所表现出的脆弱性。

因此,旅游者为了减少旅游活动中的风险,可采用以下方法:广泛地搜集信息,并进行比较、衡量;寻求高价格、高收费、购买名牌旅游产品等。

分析“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合理性

物美价廉确实存在,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价值和价格是相一致的,所以便宜的“好货”存在概率很小,因为长期的价值和价格的背离是无法存在的。所以,要想减少购买风险,寻求高价格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3.3 旅游活动中的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是指在社会环境中对有关个人或群体特性的知觉,主要包括对他人的知觉、对自我的知觉和对人际的知觉。

3.3.1 对他人的知觉

对他人的知觉是指通过对他人的外部特征,即个人的言谈、举止、仪表和相貌等的认知,去判断其心理素质和情感特征的一种知觉。对他人的知觉主要有表情知觉、服饰知觉、语言动作知觉等。

3.3.1.1 表情知觉

表情是个体情绪情感的外化,是向他人传达信息的一种工具。

人的面部表情是十分丰富的,各种表情可以反映人的不同情绪与情感。如人生气时,会拉长脸,面部严肃;人高兴时,会眉开眼笑,面部松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旅游者情绪高涨,眼神神采奕奕、充满热情时就表示他们开心、满意;当旅游者目光平淡,脸色阴沉,就表示他们情绪低落,失望不满。

3.3.1.2 服饰知觉

服饰也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及做事等方面的行为特点。

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对服饰的追求也不一样。喜欢追求时尚款式,衣着鲜艳亮丽,总感觉衣柜中少一件衣服的人多为活泼开朗、勇于尝试新事物、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人。而那些对衣着的选择不随时尚而变,只是以自我喜好为主,且以暗色调为主的人大多沉着稳重,做事也相对稳妥些。

3.3.1.3 语言动作知觉

从说话人的遣词用语可以判断出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如用语准确、注重修饰、引经据典的人多为文化修养高的人;与之相反,满口污言秽语的人则多为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从语速也可以推断出人的性格,如声音响亮、语速很快的多为急性子、性格外向的人;反之,说话慢条斯理,声音轻柔,在公共场合说话常脸红的人多为慢性子、性格内向的人。一个风度优雅、举止端庄、谈吐幽默的旅游从业人员总能给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反之,举止轻浮、傲慢无理、态度冷漠的旅游从业人员难以给人留下好印象。

3.3.2 对自我的知觉

自我知觉是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人不仅在知觉别人时,要通过其外部特征来认识其内在的心理状态,同样也要这样来认识自己的行为动机、意图等。自我知觉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在社会化进程影响下,自我知觉成为一个不断发展和提高的过程。一般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个发展阶段。

生理自我阶段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身体、仪表、家庭等方面的自我认知,追求生理自我的人大多注重自己身材容貌和物质享受,在旅游过程中这类旅游者主要看重的是娱乐项目的多少,更喜欢自然旅游资源和一些热闹的地方。

社会自我主要是指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名誉、财产及与他人相互关系的认知,追求社会自我的人偏重于社会地位、名誉等,对待这类旅游者,相关部门要做好旅游资源的名人效应,同时这类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通常有着很好的人际关系,比较注重自我形象,是旅游小集团中的中心人物,想通过旅游,建立成功、自信、开放、知识广泛、善于交际等积极的形象。

心理的自我也叫精神的自我,指对自己的智慧、能力、道德水准等内在素质的认知,追求心理自我的人注重自身修养和自我价值等,这类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旅游资源的深刻历史烙印和浓郁的旅游文化底蕴,如秦始皇陵、长城等。

3.3.3 对人际的知觉

人并非是一个单独存在的个体,而是社会的人,所以人际知觉是指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知觉。人际知觉是社会知觉中最核心的部分。

和谐、友好、积极、亲密的人际关系属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是有益的;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力越大,互相之间越容易形成人际关系;同样,一个人越是具有吸引力,他也越是容易同人建立起人际关系。相反,不和谐、紧张、消极、敌对的人际关系则是不良的人际关系,对一个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是有害的。大量的研究显示,人们几乎所有的知识、技巧、能力等都来自于人们在与他人进行交往时所进行的社会比较过程。

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有如下几点:

3.3.3.1 空间距离的远近

人们在空间位置上越接近,越容易形成彼此间的亲密关系。空间距离的接近使双方相互交往、相互接触的频率不断增加,彼此间更容易熟悉。然而空间距离并不是人际关系好坏的惟一决定因素,接近性这个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作用将越来越小,尤其是当交往者双方的关系紧张时,空间距离越接近,彼此的反应反而会越消极。

3.3.3.2 交往的频率

交往是人际关系的基础,交往的频率越高越容易形成密切的关系,频繁的交往才能形成共同的语言、共同的态度、共同的兴趣和共同的经验。我国自古以来就注重朋友之间的礼尚往来。

3.3.3.3 态度的相似性

对具体的事物有相同或相似的态度和体验,此即所谓的“英雄所见略同”,有共同语言、共同理想、共同信念和价值观,就容易产生共鸣,这时可能相互的关系会更为密切。

3.3.3.4 需要的互补性

如果没有需要和满足要求的期望,空间距离再小,也有可能导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形。而一旦有了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期望,空间距离即便大些,也可能是“天涯若比邻”。

3.3.3.5 人的个性

人际交往中人所表现出的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品质,也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有些个性品质容易阻碍人际吸引,诸如道德败坏、自私自利、虚伪狡诈等行为倾向,会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融洽。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影响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如个人魅力、年龄的相似性、是否有代沟、职业方面的特点、各自的地位、性别因素、文化背景、社会背景、思想观念等。

人际交往不仅仅是一门学问,而且是一种艺术,只有将科学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才能提高交往的效果,改善人际关系。良好的交往态度和心理准备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学习掌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人与人的交往是通过“人”与“人”和“角色”与“角色”的双重交往来实现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各种“角色”的转变。

人际关系八大距离

对方和你的关系如何,可以通过他与你保持的距离来判断。同时,彼此间的对话,也和双方距离的远近有很大关系。

根据美国人类学家埃特瓦特·霍尔的观察,人际关系可通过八种距离来断定。

1.密切距离——接近型(0.15m)

这是为了爱抚、安慰、保护而保持的距离,是双方关系最接近时所具有的距离。这时语言的作用很小。这是情人间的距离。

2.密切距离——较近型(0.15~0.45m)

这是伸手能够触及对方的距离,是关系比较密切的同伴之间的距离;也是在拥挤的电车中人与人之间不即不离的距离。

3.个体距离——接近型(0.45~0.75m)

这是能够拥抱或抓住对方的距离。对方的表情可一目了然。恋人处于这种位置是自然的,而其他关系的异性处在这个距离内,则易产生误解。

4.个体距离——稍近型(0.75~1.20m)

这是双方同时伸手才能触及的距离,这是对人有所要求时应有的一种距离。这是好朋友间的距离。

5.社会距离——接近型(1.20~2.10m)

这是超越身体能接触的界限,是办事时同事之间所处的一种距离。保持这种距离,使人具有一种高雅、庄严的气质。

6.社会距离——远离型(2.10~3.60m)这是为便于工作而保持的距离,工作时既可以不受他人影响,又不给别人增添麻烦。夫妻在家时,保持这种距离,可以互不干扰。

7.公众距离——接近型(3.60~7.50m)

如果保持4米左右的距离,说明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有许多问题或思想有待解决与交流。

8.公众距离——远离型(7.50m以上)

这是讲演时采用的一种距离,彼此互不相扰。

如能将以上8种距离铭记在心,就能准确、顺利地判断出你与对方所处的关系与密切程度。

3.3.4 影响社会知觉的心理因素

社会知觉依赖于多种因素,如认知主体、认知客体以及环境等,人们对社会知觉常存在一些误区,它们的存在容易给社会认知带来偏差。主要的社会知觉误区有以下几种:

3.3.4.1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与人交往时最初得到的信息对印象的形成作用很大。首次对一个人的印象,往往影响对这个人以后的看法。例如:在第一次见面时,你看到的是一位服饰得体、和颜悦色、性格开朗的人,你一般会愿意与他继续交往;反之,如果这个人一脸凶相,恶声恶气,或衣着邋遢,举止下流,那么,你一般就不愿意再与他交往下去。这种根据人们在初次见面以后形成的“第一印象”来决定是否还愿意继续交往,以及按什么样的“人际距离”进行交往的现象,叫做“第一印象效应”。

有这样一个实验:向两组大学生分别出示同一个人的照片,出示前,对甲组说,这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学者;而对乙组说,这是一个屡教不改的惯犯。然后,让两组大学生分别从这个人的外貌说明其性格特征。结果,出现了截然相反的评价。甲组的评价是:深沉的目光,显示思想的深邃和智慧;高高的额头,表明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无坚不摧的坚强意志。乙组的评价是:深陷的眼窝,藏着邪恶与狡诈;高耸的额头,隐含着死不悔改的顽强抵赖之心。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得到别人的第一印象时,会伴随产生一定的态度,从而影响进一步产生的知觉,间接左右了人的判断。

3.3.4.2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指认知主体对客体获得的某一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这种印象扩大为对象的整体行为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的现象。就像月晕一样,由于光环的虚幻印象,使人看不清对方的真实面目。

晕轮效应与第一印象一样普遍。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第一印象是从时间上来说的,由于前面印象深刻,后面的印象往往成为前面印象的补充;而晕轮效应则是从内容上来说的,由于对对象的部分特征印象深刻,使这部分印象泛化为全部印象。所以,晕轮效应的主要特点是以点带面、以偏概全。

有这样一个事例:导游员小王带领旅游团到西安、桂林旅游,客人没到西安时就说,一定要尝尝“羊肉泡馍”这道风味。到了西安,小王却把这事给忘了。等到了桂林,客人又提起了这件事,把小王吓了一跳,赶紧向客人道歉,并表示要在桂林加歌舞项目,以此作为补偿。没想到,客人不仅没有提什么意见,反而把小王安慰一番。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前不久,小王做了两件让客人非常感动和佩服的事情。第一件事,大家亲眼目睹,在西安的时候小王帮两位游客抓小偷。第二件事,是在苏州寒山寺,有几个“老外”在运河边拍照时,其中一位老先生一不小心掉进了河里,小王正好在场,立刻就跳到河里去救人。

事例中的导游员小王通过抓小偷和救人,突出地表现了他见义勇为的高尚品质。他的高尚人格在游客心目中形成了一个“晕轮”,于是,他在西安漏订羊肉泡馍的失误就被这个“晕轮”的光芒所遮掩了。

3.3.4.3 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人们由于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相似而聚集在一起,所以在进行社会认知的时候,人们也往往将聚集在一起的人们赋予相同的一些特征,对不同职业、地区、性别、年龄、民族等群体的人们形成较为固定的看法。当人们采用这些较为固定的看法去识别一个具体的人,对他进行判断、推测和概括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偏差,这就是刻板效应。

台湾地区学者李本华与杨国枢于1963年以台湾地区大学生为对象,调查对外国人的刻板印象。结果如下:

美国人:民主、天真、乐观、友善、热情。

印度人:迷信、懒惰、落伍、肮脏、骑墙派。

英国人:保守、狡猾、善于外交、有教养、严肃。

德国人:有科学精神、进取、爱国、聪慧、勤劳。

法国人:好艺术、轻浮、热情、潇洒、乐观。

日本人:善于模仿、爱国、尚武、进取、有野心。

俄国人:狡猾、欺诈、有野心、残酷、唯物。

3.3.4.4 心理定势

心理定势是指人在认识特定对象时心理上的准备状态,即它在对人产生认知之前,就先入为主地在脑海中形成了印象。

我国古代“智子疑邻”的故事就是典型的心理定势。故事说,古代一位老汉丢了一把斧头,他怀疑是邻居小伙子偷走了,在以后的几天里他认真观察了邻居小伙子的举动,越看越觉得像是窃贼。一次偶然,老汉找到了斧头,他再看邻居小伙子,却怎么看也不像小偷了。

3.3.4.5 期望效应

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项试验,研究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成绩的影响作用。他来到一所乡村小学,给各年级的学生做语言能力和推理能力的测验。测完之后,他并没有看测验结果,而是随机选出20%的学生,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些孩子很有潜力,将来可能比其他学生更有出息。8个月后,罗森塔尔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奇迹出现了,他随机指定的那20%的学生成绩果然有了显著提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老师的期望起了关键作用。老师们相信专家的结论,相信那些被指定的孩子确有前途,于是对他们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投入了更大的热情,更加信任并经常鼓励他们。这些孩子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信任和期望,自信心增强,因而比其他学生更努力,进步得更快。

罗森塔尔把这种期望产生的效应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雕刻师,他耗尽心血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并倾注了全部的爱给她。上帝被雕刻师的真诚打动了,使雕像获得了生命。

3.4 旅游者的审美心理

旅游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也是一种高级的审美活动。它是集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于一体的综合性审美活动。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从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公司的各类服务到旅游目的地的风土人情,所有这一切,都会纳入旅游者的审美范围之中,可见旅游审美是影响旅游效果的重要因素。

3.4.1 审美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审美心理学有许多理论,主要的理论如下:

3.4.1.1 审美趣味说

18世纪前西方美学的研究中心是探讨造成美的条件,即探讨客观存在的一面。18世纪后期,人们开始转向对审美反应的心理状态的探索,即主观“审”的一面。较为系统的审美心理探索始于英国经验主义,即审美趣味说的建立。

审美趣味说认为,审美是人的本性中天然存在的一种专门欣赏美的器官即“趣味”器官来完成的。后来,有人进一步提出,审美不是专管审美的特殊器官来完成的,它是靠一种特殊的活动方式——“联想”来进行,只要有适度的“联想”,任何事物都可以变成美。此后,英国心理学家休谟提出了审美标准问题,认为审美趣味能力存在可以划分的标准。而德国的哲学家康德则把趣味判断的客观性归结为人们的“先验的共同感”。

3.4.1.2 审美态度说

所谓审美态度是指惟有审美时才出现的一种奇特的心理状态,而且外物美与不美,或能否发现外物的美,都由这种态度所决定。这一学说,在东方可追溯到庄子,在西方最早可追溯到柏拉图。而在现代最具代表性的是瑞士心理学家、美学家布洛的“距离说”。审美“距离说”主要是指一种在结构特征上与时空中的距离有某些相似之处的心理事实。布洛认为,只有心理上有了“距离”,对眼前的对象才能做出审美反应。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观看空间中的某一事物时,会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现象。太近则不识全貌,太远则模糊不清。时间距离中的事也是这样,尘封已久的事易淡漠,难以让人激动;刚刚经历的事又过分真切、功利关系牵涉太多,不能超然物外,也难以唤起美感。只有在适当的时空距离上观看或回忆才能变得美好起来。按照这种关系,布洛提出了人的审美态度也应与现实生活态度拉开一定距离的主张。布洛曾以浓雾之中乘船人的心理状态为例来说明心理距离的作用。他说,如果乘船的人遇上大雾天气,便是最不吉利的事情,不仅耽误航程,而且有撞船和触礁的危险,但如果这时候你被眼前大雾弥漫的雄伟景象所吸引,暂时忘记路途的辛劳和大难临头的担心,仅仅把注意力集中于眼前的美好景象——那轻烟似的雾气,雾气笼罩着平静的海面,天海相连的神秘意味等,你就会得到一种愉快的审美体验。这种审美体验是你与现实功利态度保持了一段距离的结果。

3.4.1.3 格式塔学派

格式塔学派用异质同构论解释审美经验的形成,认为激起审美经验在本质上都是力的作用。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阿恩海姆曾用试验来证明支配“悲哀”感情的力的模式。“一个心情十分悲哀的人,其心理过程也是十分缓慢的……他的一切思想和追求都是软弱无力的,既缺乏能量,又缺乏决心,他的一切活动看上去也都好像是由外力控制着。”既然外部事物所展示的力的式样,可以与人的内在感情达到异质同构,那么它们就可以表现人类的情感。他认为普通感知忽视人的内在本质的外部表现,只以科学的或政治经济的标准去对事物分类;审美感知则是以表现性作为对各种事物分类的标准。按他的观点,审美知觉是一种生物本能。

3.4.2 旅游审美对象的内容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置身于旅游环境之中,观察各种对象,接触各种事物,进行各种人际交往,都会引起他们的审美活动,产生美的感受。在旅游中观赏各种具有审美价值的对象,是各类旅游者的共同意向和心愿。各种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可以给人以美的感受;旅游地区的文化艺术、社会生活现象、民族风情及人的行为,均具有审美的意义。因此,旅游审美的对象具有广泛的内容,根据不同的特征,旅游审美对象可以分为自然景观美、人文景观美、景区色彩美、景区声音美、艺术美、旅游设施美等。

3.4.2.1 自然景观美

各种秀美、险峻、奇异的山水,幽深的峡谷,开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春季充满勃勃生机的郊外,夏季阳光照耀下的海滨,秋季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冬季银装素裹、玉树琼枝的雪原都具有审美价值,成为审美的对象。我国有各种类型的自然旅游资源,如山水风景甲天下的桂林,以雄伟著称的泰山,被誉为“天下秀”的峨眉山,以山景奇特闻名的黄山和山势险峻的华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四川的九寨沟,湖北的神农架自然保护区,贵州的黄果树瀑布,东北冬季的雪原“树挂”景色等,都是具有典型审美价值的自然景观。人们在旅游中通过对各种自然景观的观赏,产生心旷神怡、怡情悦性的美感体验。自然风景区是为多数旅游者选择的旅游对象,因此,是旅游活动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对象。

3.4.2.2 人文景观美

旅游对象的另一主要内容是各种人文景观,人们通过对各种人文景观的观赏,同样会获得美的感受,因而人文景观也是旅游审美对象的重要内容。人文景观包括历史遗址、名人故居、民族风情等内容。比如北京的万里长城之雄伟、故宫之壮阔,承德避暑山庄、苏州园林等各具风格的园林建筑等。为洛阳龙门石窟中的卢舍那大佛,面颊丰满秀丽,端庄贤淑;整尊大佛表现出一种既庄严、大气而又睿智、慈祥的性格;尤其是那种宁静、含蓄而又神秘的微笑,给人一种极强的审美感受。人们通过对各种人文景观的观赏,从中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沧桑,获得社会美与艺术美的审美情趣。

3.4.2.3 景区色彩美

色彩在构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时会超过形象的效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事物的形象,赋予它特有的神韵。人们都喜欢看香山红叶,其实黄栌树的叶子形状算不上多么美,人们所欣赏的是那满山一片火红的整体景象,从中感受到了勃勃生机。又如人们对九寨沟那成串的湖泊印象最深的不是湖水的清澈,而是色彩,故称之为五彩池。新疆火焰山那褐红色的岩石和蒸腾的云气,远望如烈焰熊熊,具有一种动态美,并以此而区别于其他山峰。

我国古典园林建筑历来很注意对色彩的运用,用以产生特殊的意境,最典型的是江苏扬州的个园。进门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许多株翠竹,竹间点缀石笋,这种新绿与石笋,使人联想起雨后春笋,所以取名为春山;再往前走到一处假山,这座假山主要由白色太湖石组成,下洞上台,以天空为背景,形状像夏天的云彩,水池中种满荷花,山旁边有浓阴乔木,所以称之为夏山;再往前走为秋山,以黄石组成;最后为冬山,上白下暗,使人联想到积雪,用腊梅做点缀,呈现一派冬天的景象。这样一番装饰,在小小的个园中,同时兼备四季景象,构思堪称巧妙,这种效果主要是依赖于色彩的变化。

此外,心理学家和医学家指出,各种颜色可以在人们的心理上唤起某种特定的情感,也会引起生理上的变化,按不同颜色对人的感觉和心理、生理的影响,颜色常被划分为冷色、中间色和暖色。蓝色使人感到宁静和满足,血压平稳;绿色使人放松,利于养目;黄色代表时尚和进取心,使人振作;红色则使人兴奋,脉搏加快,血压上升,联想到权力;绿色和红色配合更使人充满力量。

3.4.2.4 景区声音美

泉水叮咚,溪流潺潺,莺鸣婉转,雨打蕉荷,林海松涛,波浪澎湃,空谷足音等,人声天籁,各有其情;清浊徐疾,自有节奏。声音效果有时会成为某些旅游景点的特色。杭州九溪十八涧的美,正如清代学者俞樾在《九溪》诗中所指出的:“重重叠叠山,曲曲环环路,咚咚丁丁泉,高高下下树。”山、路、树主要是形、色之美,泉水之美主要是声音之美。四川峨眉山万年寺旁有一个水池,其中有弹琴蛙,其鸣声奇特,可发出“1、3、5”三个音阶,而且一唱众和,很有秩序,人们常常引以为奇。

声音悦于耳,也是一种美的享受,正如色彩悦于目,声音的节奏很容易为人所接受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柔美的声音,徐缓的节奏,使人沉静、松弛,有助于思维;激越的声音,跳跃的节奏,令人欢快激动,受到鼓舞,有助于运动。这都是声音的不同功用,是旅游审美的一部分。

3.4.2.5 艺术美

各种艺术品本来就是社会的审美对象,旅游者在进行旅游选择时,常把欣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作为旅游审美的对象。旅游所在国及所在地的艺术都具有明显的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是旅游者所希望欣赏到的艺术活动,如中国的京剧表演等。旅游中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形式,主要是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和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等表演艺术。艺术美的审美对象还包括工艺品,工艺品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专供审美观赏的对象,如景泰蓝制品,玉雕、冰雕制品;另一类是既有观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的对象,如江南的丝绸、开封的汴绣等。

3.4.2.6 旅游设施美

旅游设施作为开展旅游活动的物质条件,主要是具有实用的功能。但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人们也开始注意使它具有审美功能,以满足发展变化着的旅游活动的需要。旅游设施的审美主要在于设施的选址、造型及内部结构和陈设设计上。如悉尼歌剧院的外观造型奇特,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北京的香山饭店选择建立在有利于观赏风景的地方,饭店造型的设计讲究建筑艺术风格和民族特色,内部结构注意增加庭院绿化设计,并注意进行艺术性装饰和陈设,使其使用性和审美性融于一体。

总之,旅游审美的对象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旅游中随处可见美的事物,处处有审美的对象,时时有审美活动。

3.4.3 旅游审美的特点

罗丹曾指出:“美是无处不在的。”何况作为重要审美对象的旅游资源呢?但是,旅游资源包罗万象,其时间跨度亦非常之大,这就涉及许多学科的知识,并且经常以综合形式出现,各种因素间又有着密切联系,且相互影响,形成综合效果(这往往也正是旅游经营者所追求的),因而对旅游者的审美能力要求较高。

3.4.3.1 审美对象复杂而综合

旅游资源类型不同,其所提供的美感的基本属性有明显的差别。自然旅游资源本身无所谓意图,因而其美感具有相当大的随意性,或称为欣赏者的主观性。即同一对象,可因观赏主体的个人处境和心境的差异而得到完全不同的效果。如面对同一优美的景色,有人会认为是“良辰美景”、“姹紫嫣红”,因而兴致勃勃;有人却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认为是“奈何天”。甚至同一个旅游者面对同一对象在不同的时期也会产生完全相反的感受。而人文旅游资源则因其创造之初就融入了作者的美学观点,并调动一切手段来体现其倾向性,因而便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了主导性,或称为强制性。越是成功的作品,这种主导性越强烈。

3.4.3.2 旅游审美主体的群众性

现代旅游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由于每个旅游者的各方面状况的差异,即使面对同一对象,其感受和理解也往往大相径庭。而旅游者中相当数量的人受到文化程度、生活阅历、兴趣爱好等限制,其审美能力并不很高。但另一方面,旅游者都有积极主动获取美感的愿望,在旅游过程中最容易直接、生动、形象地接受美学教育,所以旅游过程会很快地提高旅游者的审美能力。

3.4.3.3 旅游审美过程直接而短暂

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可亲临现场,直接面对审美对象,获得切身的感受,信息刺激强烈,这是优点。然而由于旅游时间的限制,旅游者经常只能是走马观花,没有机会反复观察和深入思考,一般重复前往某地旅游的可能性较少,因而其对旅游对象的印象难免是庞杂的、不系统的。这些既是特点,也是困难,甚至比专业美学工作者还困难,因为后者大多有条件反复地、长时间地审视某一审美对象。旅游从业者的职责就包括尽可能解决上述难题,以提高旅游者的审美能力。

3.4.4 提高审美效果的服务策略

根据旅游审美的特点,可采取以下提高审美效果的服务策略:

3.4.4.1 提高文化素质,培养审美能力

审美需要知识,审美过程又是提高文化修养的过程。文化使人形成不同的审美观,从而影响旅游行为。求新求异是人类的基本心理需要之一,因此在人的审美观中有一种“以新奇为美”的意识。凡是自身文化体系中不具备的东西,往往被赋予一定的美感。如大都市人看惯了钢筋水泥和车水马龙,因而繁华的闹市对其不具备旅游吸引力;而偏僻山区的居民则视崎岖山道和古树幽泉为稀松平常。以上两种人都乐意选择对方所在的区域为旅游地,认为那里才对自己充满奇趣和美感。作为旅游经营者要清楚这个道理,并着意营造“新、奇、特”的景区特色。

旅游是增长知识的好机会。作为导游服务人员,更是对游客具有重要的审美引导作用。古人云:“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为此,导游人员平时最好能广泛浏览一些旅游资料,这样在旅游过程中可有重点、有目的地对旅游资源进行讲解,获得最佳效果,而不至于在纷纭的事物面前眼花缭乱,与最有意义的事物失之交臂。所以旅游前的准备工作,除了经济、体力等方面外,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准备。

3.4.4.2 认识审美规律,掌握审美法则

审美活动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要认识美,体验美感,离不开人主观能动的努力,所以需要人们在心理上有所准备。因此,在旅游活动的过程中,人们不应抱漠然的态度,而是要抱着寻求美的愿望去追求美,体

同类推荐
  • 智者的洞察:心理学经典名言的智慧

    智者的洞察:心理学经典名言的智慧

    这世界上,最难的理解,恐怕还不是外向的,而是内向的;也就是说,最困难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而是人对自己的理解——不断地去触摸重重表象下的心理暗流,这个过程是困难的、充满了危险的,但也是引人入胜、饶有趣味而叫人欲罢不能的。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6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6

    面对现实,展望未来。尽管有诸多的压力,尽管有诸多的苦闷,生命的长河都是无止境的,用你的人生阅历,用你对人生的睿智感悟,来正确面对你处的任何一种困境。本书在于让人们认识抑郁和抑郁症的特质,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学会自我诊断,更重要的是掌握消除它的方法。
  •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是弗洛伊德的代表作,被认为是标准的精神分析学的入门教材。精神分析是一种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也是研究心理功能的技术,后来形成一种心理学的理论,成为现代心理学的—个重要学派,对心理学、医学、人类学乃至历史学、文学艺术和哲学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书是弗洛伊德在1915—1917年的两个冬季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理论的三部分讲稿,因而全书也分为过失心理学、梦和精神病症通论三篇。在前两部分,他假定听者对精神分析学的知识毫无所知,所以从入门讲起。第三部分讨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也就是神经病的精神分析和治疗。
  • 让生活更快乐的哈佛实用心理学

    让生活更快乐的哈佛实用心理学

    《让生活更快乐的哈佛实用心理学》从哈佛大学进行的心理课程出发,通过精彩的心理测试、有趣的故事以及科学好玩的实验等,让人们轻松地体验从其他大学或心理学机构学不到的趣味心理课,从而让人们在简单的学习中得以升华,重新审视自身的心理、行为模式及人生走向。
  • 生活中离不开的心理学

    生活中离不开的心理学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指人类探索自己的心理现象,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说它年轻,是指心理学最初包含在哲学中,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直到19世纪70年代末,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学尽管年轻,但科学的心理学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当前,心理学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各个领域。
热门推荐
  • 星空大匠师

    星空大匠师

    匠者,巧夺天工!顺应天地万物之轨迹,了解万物之生死。远古时代,人类初生,天地造就匠者造福人类,为众生奉献······亿万年后匠者最后的传承却落入了一个腹黑的家伙手中。
  • 穿越之影后星光

    穿越之影后星光

    苏媚在娱乐圈摸爬滚打了十年,终于坐上天后宝座。不曾想在她最辉煌的时候被害落海身亡。更不曾想到,她的灵魂居然没灭,而是穿到了一个叫苏素的大四女生身上。成为苏素后,她依然选择了进入娱乐圈。除了重新收获曾经拥有的那一片星光,她还带着两个目的。
  • 生物故事

    生物故事

    本书通过选编丰富多采的生物学故事,开拓青少年的视野,培养其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探索世界的兴趣,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 染指流年情未逝

    染指流年情未逝

    有人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换来今生一次的擦肩而过.或许,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无数次的相遇,无数次的相逢,却又是无数次的错过.我相信这世界上,有些人有些事有些爱,在见到的第一次,就注定要羁绊一生,就注定像一棵树一样,生长在心里,生生世世。
  • 坠天使之复仇爱恋

    坠天使之复仇爱恋

    她,原是天堂最美的天使,她,原是天堂最善良的天使,她原是天堂最活泼的天使,她们却因为美貌遭到其他天使的妒忌,被最要好闺蜜推下凡间,这样她们的闺蜜就成了天堂最美的天使,她们发誓一定要报仇,十年候回归,夺回属于她们的一切,。。。。。。。。。
  • 倾尽天下:傻王鬼妃

    倾尽天下:傻王鬼妃

    她是北冥国宰相的女儿,他是南麓国痴傻的五皇子,本来没有交集的两人,却因为一场学院招生,把两个人的心紧紧的栓在一起。她说“尽管你傻,我也愿陪你度余生”他说“我会为你付出一切。”
  • 五母子经

    五母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浮生一恋

    浮生一恋

    世间最不可理喻的是命,命运素来无常,没有人可以逆命行事。世间最不能解释的事情的缘,缘起缘灭,只在一眼间。活着,求的是逆天改命。死了,但求来世缘不断。
  • 我的女王是财迷

    我的女王是财迷

    虽然她有点坑,不仅各种暴力,还财迷……但是没办法,他就是喜欢被她使唤,就是喜欢她见钱眼开的模样……
  • 作命面具微小说集

    作命面具微小说集

    作命面具原创各种类型的微小说集----------------------------------------------------------不定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