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17900000004

第4章 《史记》历校辨疑

司马迁《史记》一书中,汉高帝元年至武帝太初元年之间的纪日干支,共有二百九十三项(同日干支出现多次的,仍以一项计)。

按照《颛顼历表新编》一文所附表二(以下简称《历表》)逐项检核,结果是:有二百五十三项与《历表》符合,有四十项与《历表》不符。

如果《历表》确定无误,那么《史记》中和《历表》不符的这四十项纪日干支就必然是错误的。这就是说,用《历表》可以校出史书记载上的错误。同时也可以看到,凡是不符合《历表》的纪日干支,在《史记》和《汉书》中往往记载互有歧疑,或在一书的前后各篇中不相一致。经过分析辨别,也往往能找到致错的原因,并加以订正。

以下对这四十项纪日干支资料,按《史记》一书的次序,逐项加以具体说明。《史记》、《汉书》以中华书局出版的校点本为准,引用时注明页数,以便翻检。

1、《史记·高祖本纪》(379页):“(高帝五年)正月……甲午,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

[历校]《历表》高帝五年正月朔日癸亥,本月无甲午。

[辨疑]《史记·秦楚之际月表》(797页):“(高帝五年)二月甲午,王更号,即皇帝位于定陶。”《汉书·高帝纪》(52页):“(高帝五年)二月甲午,上尊号,汉王即皇帝位于氾水之阳。”《历表》高帝五年二月朔日壬辰,甲午为三日。

[订正]正月误,当为二月。

2.3、《史记·高祖本纪》(392页):“(高帝十二年)四月甲辰,高祖崩长乐宫……丙寅葬,己巳,立太子,至太上皇庙。”

[历校]《历表》高帝十二年四月朔日庚辰,本月无丙寅,己巳。

[辨疑]《汉书·高帝纪》(79页):“(高帝十二年)夏四月甲辰,帝崩于长乐宫……五月丙寅,葬长陵。已下,皇太子群臣皆反至太上皇庙。”《汉书·惠帝纪》(85页):“(高帝)十二年四月,高祖崩。五月丙寅,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后曰皇太后。”《历表》高帝十二年五月朔日庚戌,丙寅为十七日,己巳为二十日。

[订正]丙寅上脱五月。又,己巳为已下之误。

4、5、6、7、《史记·吕太后本纪》(409页):“(吕后八年)八月庚申旦,平阳侯窋行御史大夫事,见相国产计事……辛酉,捕斩吕禄,而笞杀吕嬃……壬戌,以帝太傅食其复为左丞相。戊辰,徙济川王王梁,立赵幽王子遂为赵王。”

[历校]《历表》吕后八年八月朔日壬午,本月无庚申、辛酉、壬戌、戊辰。

[辨疑]《汉书·高后纪》(102页):“(吕后八年)八月庚申,平阳侯窋行御史大夫事,见相国产计事……辛酉,斩吕禄,笞杀吕嬃。”同误。《史记·孝文本纪》(413页):“(吕后八年)九月,诸吕吕产等欲为乱,以危刘氏,大臣共诛之。”《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980页):“(吕后)八年九月产以吕王为汉相,谋为不善。大臣诛产,遂灭诸吕。”《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1125页):“(吕后八年)七月,高后崩,九月诛诸吕……九月壬戌,(審食其)复为丞相。”《历表》高后八年九月朔日辛亥,庚申为十日,辛酉为十一日,壬戌为十二日,戊辰为十八日。

[订正]八月误,当为九月。

8、《史记·孝景本纪》(447页):“(景帝后元年)八月壬辰,以御史大夫(卫)绾为丞相。”

[历校]《历表》景帝后元年八月朔日丁未,本月无壬辰。

[辨疑]《汉书·百官公卿表》(765页):“(景帝后元年)八月壬辰,御史大夫卫绾为丞相。”同误。《汉书·五行志》(1502页):“(景帝)后元年七月乙巳,先晦一日,日有食之”。可证八月朔日确为丁未,八月壬辰必误。

[订正]待考。

9、《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808页):“(高帝六年)正月甲子,初王悼惠王肥元年。”

[历校]《历表》高帝六年正月朔日丙戌,本月无甲子。

[辨疑]《汉书·诸侯王表》(398页):“齐悼惠王肥,高帝子,(高帝六年)正月壬子立”。高帝六年正月朔日丙戌,壬子为二十七日。

[订正]甲子误,当为壬子。

10、《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811页):“(高帝十一年)十二月庚午,厉王长元年。”

[历校]《历表》高帝十一年十二月朔日戊子,本月无庚午。

[辨疑]《汉书·诸侯王表》(403页):“淮南厉王长,高帝子,(高帝)十一年十月庚午立。”《历表》高帝十一年十月朔日己丑,本月无庚午,亦误。《史记·淮南衡山列传》(3075页):“高祖十一年七月,淮南王黥布反,立子长为淮南王。”《历表》高帝十一年七月朔日乙卯,庚午为十六日。

[订正]十二月误,当为七月。

11、《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817页):“(吕后二年)十一月癸亥,王吕嘉元年。

[历校]《历表》吕后二年十一月朔日辛卯,本月无癸亥。

[辨疑]《汉书·异姓诸侯王表》(381页):“(吕后二年)台薨,谥曰肃,子嘉嗣为王。”未书月日。

[订正]待考。

12、《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821页):“(吕后六年)七月丙辰,吕产元年。”

[历校]《历表》吕后六年七月朔日癸亥,本月无丙辰。

[辨疑]《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980页):“(吕后)六年七月壬辰,产为吕王。”吕后六年七月朔日癸亥,壬辰为三十日。

[订正]丙辰误,当为壬辰。

13、《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842页):“(景帝四年)初置江都。六月乙亥,汝南王非为江都王元年。”

[历校]《历表》景帝四年六月朔日丙午,本月无乙亥。

[辨疑]《史记·孝景本纪》(440页):“(景帝三年)六月乙亥……汝南王非为江都王。”《历表》景帝三年六月朔日壬子,乙亥为二十四日。

[订正]四年误,当为三年。

14、《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847页):“(景帝中三年)三月丁巳,哀王乘元年。”

[历校]《历表》景帝中三年三月朔日壬申,本月无丁巳。

[辨疑]《汉书·诸侯王表》(417页):“清河哀王乘,景帝子,(景帝)中三年三月丁酉立。”景帝中三年三月朔日壬申,丁酉为二十六日。

[订正]丁巳误,当为丁酉。

15、《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889页):“(吕后)元年,五月丙寅,封则弟大中大夫吕禄元年。”

[历校]《历表》吕后元年五月朔日癸巳,本月无丙寅。

[辨疑]《汉书·外戚恩泽侯表》(681页):“汉阳侯禄,种弟,高后元年九月丙寅封。”《历表》吕后元年九月朔日壬辰,本月无丙寅,亦误。《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981页):“(吕后)元年四月丙寅,侯张买元年。”四月有丙寅,五月丙寅必误。

[订正]待考。

16、《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905页):“东武……(高帝)六年正月戊午,贞侯郭蒙元年。”

[历校]《历表》高帝六年正月朔日丙戌,本月无戊午。

[辨疑]《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555页):“东武贞侯郭蒙……(高帝六年)正月戊午封。”同误。《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888页)有高帝六年正月丙戌、丙午、丁未、戊申、壬子等顺沿的纪日干支,则戊午当在二月。

[订正]正月误,当为二月。

17、《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915页):“柳丘……(高帝)六年六月丁亥,齐侯戎赐元年。”(六月丁亥以下共四见。)

[历校]《历表》高帝六年六月朔日甲寅,本月无丁亥。

[辨疑]《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563页):“柳丘齐侯戎赐……(高帝六年)六月丁亥封。”同误。

[订正]待考。

18、《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950页):“义陵……(高帝)九年九月丙子,侯吴程元年。”

[历校]《历表》高帝九年九月朔日乙未,本月无丙子。

[辨疑]《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596页):“义陵侯吴郢……(高帝九年)九月丙子封。”同误。《史记》前此为离侯邓弱九年四月封,后此为宣平侯张敖九年四月封,此九月夹于两四月之间,当为四月之误。《历表》高帝九年四月朔日戊辰,丙子为九日。

[订正]九月误,当为四月。

19.《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956页):“长修……(高帝)十一年正月丙辰,平侯杜恬元年。”

[历校]《历表》高帝十一年正月朔日丁巳,本月无丙辰。

[辨疑]《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601页):“长修平侯杜恬……(高帝十一年)三月丙戌封。”《历表》高帝十一年三月朔日丙辰,本月无丙戌,亦误。《史记》此条前后皆为正月,故正月不误,而丙辰当为丙戌之误。高帝十一年正月朔日丁巳,丙戌为三十日。

[订正]丙辰误,当为丙戌。

20.《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959页):“临辕……(高帝)十一年二月乙酉,坚侯戚鳃元年。”

[历校]《历表》高帝十一年二月朔日丁亥,本月无乙酉。

[辨疑]《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604页):“临辕坚侯戚鳃……(高帝十一年)二月乙酉封。”同误。

[订正]待考。

21.《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960页):“汲……(高帝)十一年二月己巳,终侯公上不害元年。”

[历校]《历表》高帝十一年二月朔日丁亥,本月无己巳。

[辨疑]《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605页):“汲绍侯公上不害……(高帝)十一年二月乙酉封。”高帝十一年二月朔日丁亥,本月无乙酉,亦误。

[订正]待考。

22、《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963页):“衍……(高帝)十一年七月乙巳,简侯翟盱元年。”

[历校]《历表》高帝十一年七月朔日乙卯,本月无乙巳。

[辨疑]《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607页):“衍简侯翟盱……(高帝十一年)七月己丑封。”《历表》高帝十一年七月朔日乙卯,本月无己丑,亦误。

[订正]待考。

23.《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970页):“成阳……(高帝十二年)正月乙酉,定侯意元年。”

[历校]《历表》高帝十二年正月朔日壬子,本月无乙酉。

[辨疑]《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613页):“成阳定侯奚意……(高帝十二年)正月乙酉封。”同误。

[订正]待考。

24、《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985页):“沅陵……(吕后)元年十一月壬申,顷侯吴阳元年。”

[历校]《历表》吕后元年十一月朔日癸巳,本月无壬申。

[辨疑]《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621页):“沅陵顷侯吴阳……(吕后元年)七月丙申封。”《历表》吕后元年七月朔日癸巳,丙申为五日。

[订正]十一月壬申误,当为七月丙申。

25、《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994页):“轵……(文帝)元年四月乙巳,侯薄昭元年。”

[历校]《历表》文帝元年四月朔日丁未,本月无乙巳。

[辨疑]《汉书·外戚恩泽侯表》(683页):“轵侯薄昭……(文帝)元年正月乙巳封。”《历表》文帝元年正月朔日己卯,乙巳为二十七日。

[订正]四月误,当为正月。

26、《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1010页):“红……(景帝)三年四月乙巳,庄侯富元年。”

[历校]《历表》景帝三年四月朔日壬子,本月无乙巳。

[辨疑]《汉书·王子侯表》(433)页:“休侯富……(景帝元年)四月乙巳封,三年以兄子楚王戊反,免。三年,侯富更封红侯。”按《汉书》刘富初封在景帝元年,三年为更封。《历表》景帝元年四月朔日甲午,乙巳为十二日。

[订正]三年误,当为元年。

27.《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1012页):“魏其……(景帝)三年六月乙巳,侯窦婴元年。”

[历校]《历表》景帝三年六月朔日壬子,本月无乙巳。

[辨疑]《汉书·外戚恩泽侯表》(685页):“魏其侯窦婴……(景帝)三年六月乙巳封。”同误。《史记·孝景本纪》(440页):“(景帝三年)六月乙亥,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艺等与谋反者。封大将军窦婴为魏其侯。”《历表》景帝三年六月朔日壬子,乙亥为二十四日。

[订正]乙巳误,当为乙亥。

28、《史记·惠景间侯者年表》(1019页):“垣……(景帝)中三年十二月丁丑,侯赐元年。”(十二月丁丑以下共六见。)

[历校]《历表》景帝中三年十二月朔日甲辰,本月无丁丑。

[辨疑]《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639页):“桓侯赐……(景帝中三年)十二月丁丑封。”同误。

[订正]待考。

29、《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1027页):“翕……(武帝元光)四年七月壬午,侯赵信无年。”

[历校]《历表》武帝元光四年七月朔日丁酉,本月无壬午。

[辨疑]《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642页):“翕侯赵信……(武帝)元光四年十月壬午封。”《历表》武帝元光四年十月朔日壬申,壬午为十一日。

[订正]七月误,当为十月。

30、《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1041页):“下麾……(武帝元狩)二年六月乙亥,侯呼毒尼元年。”

[历校]《历表》武帝元狩二年六月朔日庚子,本月无乙亥。

[辨疑]《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649页):“下摩侯謼毒尼……(元狩二年)六月乙亥封。”同误。

[订正]待考。

31、《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1041页):“辉渠(武帝元狩)三年七月壬午,悼侯扁訾元年。”(七月壬午以下共三见。)

[历校]《历表》武帝元狩三年七月朔日甲午,本月无壬午。

[辨疑]《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649页):“煇渠慎侯应疕……(元狩三年)七月壬午封。”同误。

[订正]待考。

32、《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1048页):“成安……(武帝元鼎)五年三月壬子,侯延年元年。”

[历校]《历表》武帝元鼎五年三月朔日己卯,本月无壬子。

[辨疑]《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653页):“成安侯韩延年……(武帝元鼎五年)三月壬午封。”《历表》武帝元鼎五年三月朔日己卯,壬午为四日。

[订正]壬子误,当为壬午。

33、《史记·建元以来侯者年表》(1055页):“騠兹……(武帝元封)四年十一月丁卯,侯稽谷姑元年。”

[历校]《历表》武帝元封四年十一月朔日壬午,本月无丁卯。

[辨疑]《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660页):“騠兹侯稽谷姑……(武帝元封)四年十一月丁未封。”《历表》武帝元封四年十一月朔日壬午,丁未为二十六日。

[订正]丁卯误,当为丁未。

34、《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1094页):“陉城……(武帝元朔)三年三月癸酉,侯刘义元年。”。

[历校]《历表》武帝元朔三年三月朔日辛丑,本月无癸酉。

[辨疑]《汉书·王子侯表》(457页):“陆地侯义……(武帝元朔三年)三月乙卯封。”《历表》武帝元朔三年三月朔日辛丑,乙卯为十五日。

[订正]癸酉误,当为乙卯。

35、《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1096页):“建成……(武帝元朔)四年二月乙丑,侯刘拾元年。”

[历校]《历表》武帝元朔四年二月朔日乙未,本月无乙丑。

[辨疑]《汉书·王子侯表》(458页):“建成侯拾……(武帝元朔四年)三月乙丑封。”《历表》武帝元朔四年三月朔日乙丑,乙丑为一日。

[订正]二月误,当为三月。

36、(甲)《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1108页):“麦……(武帝元狩)元年四月戊寅,侯刘昌元年。”(四月戊寅以下共十九见)。

[历校]《历表》武帝元狩元年四月朔日丁未,本月无戊寅。

[辨疑]《汉书·王子侯表》(470页):“麦侯昌……(武帝)元鼎元年四月戊寅封。”《历表》武帝元鼎元年四月朔日壬申,戊寅为七日。

[订正]元狩元年误,当为元鼎元年。

(乙)《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1114页):“陆……(武帝元狩)元年四月戊寅,侯刘何元年。”

[历校]《历表》武帝元狩元年四月朔日丁未,本月无戊寅。

[辨疑]《汉书·王子侯表》(474页):“陆元侯何……(武帝元鼎元年)七月辛卯封。”《历表》武帝元鼎元年七月朔日辛丑,是月无辛卯,亦误。但此七月为十月之误。参下条[辨疑]。《历表》武帝元鼎元年十月朔日乙亥,辛卯为十七日。

[订正]元狩元年四月戊寅误,当为元鼎元年十月辛卯。

37、《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1114页):“广饶……(武帝元狩)元年十月辛卯,康侯刘国元年。”(十月辛卯以下共三见。)

[历校]《历表》武帝元狩元年十月朔日庚戌,本月无辛卯。

[辨疑]《汉书·王子侯表》(474页):“广饶康侯国……(武帝元鼎元年)七月辛卯封。”《历表》元鼎元年七月朔日辛丑,本月无辛卯,亦误。《史记》年次误而月份不误,《汉书》年次不误而月份误,所以当为元鼎元年十月辛卯。《历表》元鼎元年十月朔日乙亥,辛卯为十七日。

[订正]元狩元年误,当为元鼎元年。

38、《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1115页):“甘井……(武帝元狩)元年十月乙酉,侯刘元元年。”(十月乙酉以下共二见)

[历校]《历表》武帝元狩元年十月朔日庚戌,本月无乙酉。

[辨疑]《汉书·王子侯表》(475页):“甘井侯光……(武帝元鼎元年)七月乙酉封。”《历表》元鼎元年七月朔日辛丑,本月无乙酉,亦误。《史记》此条在十月后,所以十月乙酉不误,年次误。当为元鼎元年十月乙酉。《历表》元鼎 元年十月朔日乙亥,乙酉为十一日。

[订正]元狩元年误,当为元鼎元年。

39、《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1123页):“(惠帝)崩……立少帝。(惠帝七年)九月辛巳,葬安陵。”

[历校]《历表》惠帝七年九月朔日丁酉,本月无辛巳。

[辨疑]《史记·吕太后本纪》(399页):“(惠帝七年)九月辛丑,葬。”《汉书·惠帝纪》(92页):“(惠帝七年)九月辛丑,葬安陵。”惠帝七年九月朔日丁酉,辛丑为五日。

[订正]辛巳误,当为辛丑。

40、《史记·吴王濞列传》(2828页):“孝景帝三年正月甲子,(吴王濞)初起兵于广陵。”

[历校]《历表》景帝三年正月朔日甲申,本月无甲子。

[辨疑]《汉书·荆燕吴传》(1909页):“孝景前三年正月甲子,(吴王濞)初起兵于广陵。”同误。《汉书·五行志》(1501页):“景帝三年二月壬午晦,日有食之。”二月壬午晦,甲子必在二月。正月不当有甲子。

[订正]待考。

历表涉及《史记》纪日干支的校勘考证之作,是很多的。和汉初关系较大的有宋司马光《通鉴考异》、清梁玉绳《史记志疑》、日本瀧川政次郎《史记会注考证》等书。但前人没有系统地用过历校的方法,并且也没有一个精确的《历表》,所以纠正的条目甚少。

本文对《史记》中四十项不符合《历表》的纪日干支,分别做了考证。可以证明,凡和《历表》相矛盾的记载,必然有错误。其中部分条目虽然能检核出问题,但如何订正,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以上是对《史记》记日干支的分析探讨,部分干支还应结合出土简牍资料,进一步考订,以寻求准确结果。

(此文末刊)

同类推荐
  • 郑成功

    郑成功

    《郑成功》全书共五部一百五十回,每部三十回。郑成功一生曲折,亦官亦商亦侠:在政治上,他是明朝的延平郡王,享受驸马待遇,割据东南数省,与清廷对抗数十年,成就帝王霸业。在经济上,他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商人,垄断了东亚和东南亚商品贸易。在文化上,他一手创立的秘密组织天地会,奠定了中国近现代帮会文化的基础。他重视商业文化,极力倡导海洋文明,引领了下南洋的时代潮流,成为海外华人华侨共同敬仰的圣祖。《郑成功》全书涉及数十个重大历史事件和数百个重要历史人物,时间跨度近半个世纪,内容涵盖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学等方方面面。
  • 大王爷

    大王爷

    我宁愿做一个无拘无束,快乐的王,也不愿做一个政务缠身,忧愁的皇!一个意外回到汉朝的现代人,刚一开始仗着自己熟悉未来历史,便阴谋造反,但是却被自己身边的贴身侍女所出卖,原本他能够君临天下成就九五至尊之位,但是却为何到最后失败后只有他自己一人,正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不可重演亦不可改变。本故事纯属虚构,里面的历史也并非真正的历史,以及一些人物,民族都是按照作者自己的意愿而来的,请切勿与真正的历史相互比较!
  • 谋划世界的100次会议(上)

    谋划世界的100次会议(上)

    本书对世界历史的真实过程做了纵深的透视,对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做了全面的阐述,它从浩瀚的历史文库中,撷取精华、汇聚经典、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介绍,向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一扇历史的窗口,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在历史的天空中遨游、于探幽寻秘中启迪智慧,启发思考,启示未来。
  • 重生于万历年间

    重生于万历年间

    重生在万历年间,且看主角的叱咤风云
  • 极品小厨子

    极品小厨子

    贞观十年,十八岁五星级大厨带着鬼斧神工般的厨艺落户京城赛家,神秘的空间厨房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于是一夜之间,各式各样的新奇菜品被大唐的才子佳人津津乐道,超越时空的作物被大臣当做治国安邦的神物。无论是土豆、洋葱、番茄、木瓜、生姜、绿豆、辣椒……还是葡萄、草莓、西瓜、菠萝、橄榄、石榴……又或是调味盐、味精、鸡精、老抽、生抽、花生油、芝麻油……空间厨房都有。任何时代都挡不住小厨子大展厨艺。小厨子的菜可让李世民长居宫外,还可让武媚娘不入宫为妃。为此群臣激愤:“这才是真正的太白妖星!恐为祸大唐江山。必除之而后快!”夏商:“各位爷,有话好说,能不能商量。”“可以!给我等再来一次大唐全席。”
热门推荐
  • 试婚

    试婚

    莫名被豪门祖母相中,平凡女孩叶以沫为医治母亲的病,带价入豪门,与冷酷总裁秦晗奕进行试婚。哪知新婚夜,他就逼她签下离婚协议书,怀抱情人耀武扬威,将她的尊严狠狠地踩在脚下。离婚不许离家,就连蜜月都是三人行。有名无实的痛苦婚姻中,她只想守住自己的心,他却步步紧逼。后来,她才知,囚了她,不过是为了成全另一个女人的幸福。一年缠绵,她失了心,他的床上却不知换了多少女人……
  • 永生战仙

    永生战仙

    平凡少年的不平凡之路“我的路自己走不平那就来战吧!”战士战将战王战灵战道战天战圣战神战仙!
  • 武道锁魂

    武道锁魂

    洪荒之战泪漫漫,持枪挥撒血长空!奈何无心杀亲手,唯有道消化星空!重回现世入红尘,还望救于苍生问!心为红颜头到老,事实难料何为妙?只因万事不如意,舍弃知己独自迷!问天为何无情道,问天为何妒才生?发下宏图段无情,漫游星际寻往生!斩天换道舍以己,武道锁魂化平衡!
  • 血灵梦

    血灵梦

    这个世界塞给我们太多廉价的眼泪和不真实的戏剧感
  • 国妖传

    国妖传

    国家将亡,必有妖孽。帝国倾覆之后,生灵涂炭,群魔乱舞。小道人身有隐疾,本为寻医问药证大道,却卷入红尘世间一怒拔剑,从此成就灭妖传说。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星如痕

    星如痕

    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在校大学生,只因遇上一个喜欢他的女同学、被人打晕后丢进了大海。当他再次醒来的时候,身边的一切都不一样了,有人在天上飞··············
  • 逆天老公的契约十六岁新娘

    逆天老公的契约十六岁新娘

    一夜间,她从一个初中即将毕业的妙龄少女变成了有妇之夫的妇女!!!!此耻辱谁能忍?唐潇冷眼看着自己深爱的家人和所谓的婆家人对着自己尴尬的笑容。嘴角勾起一道冷意。想她不过16,17岁的女生,一个即将离开中学踏入高中的妙龄少女,一夜间就变成了有妇之夫,叔可忍,婶不能忍!!!那所谓的老公连一面都没有见过,自己青春都还没开始好好享受呢,好嘛,直接踏入那坟墓了。还能愉快的交朋友吗?!!!!唐潇心里吐槽,面上却是毫无表情。对于这个老公,唐潇只想说"他脑子有洞,必须要离他10米远,否则会传染!!!”对于唐潇,某老公说“宝宝,快过来让我亲亲~~~”各有狗血各种虐,当然,还有甜。
  • 听说爱情的那些年

    听说爱情的那些年

    我得文采并不好,可我还是想把这段感情分享出来。
  • 超能加速

    超能加速

    异能者与人类的心意相通,共荣了幻想世界。虽然是游戏类的题材,却也是城市异能类的一个边缘。改编《加速世界》希望众多好友前来支持,同好在游戏幻想世界里厮杀,你会支持哪个战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