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82800000004

第4章 中国经济“三期叠加”:换挡期、阵痛期、消化期

“拐点”“换挡”“经济增长阶段转换”……近两年,关于中国经济的新的表述和判断层出不穷。特别是进入“十二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以来,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近年来少有的错综复杂局面,前所未有的呈现出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这种阶段性特征,避免对经济形势出现误判,宏观调控才能有的放矢、准确到位。

目前,各级各部门“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正在进行之中,以此为基础,2014年将是“十三五”规划制定的全面启动之年。在这两个规划相交的历史节点上,201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会进行了全面推进改革的战略部署,以此为标志,一个全面改革的新周期已经开启。

冲破迷局:准确把握当前中国经济“三期叠加”的阶段性特征

中国经济正面临着近年来少有的错综复杂的局面。这从经济运行中的一些重要指标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可见一斑。

从传统的统计数据和分析方法来看,当前经济运行的有些指标是相互不匹配、不同步的。比如经济增速虽逐步放缓,但城镇新增就业总体平稳;工业用电量增速较低、铁路货运量略有下滑,但工业增速仍然相对较高;财政收入增幅回落大于经济增幅回落。再比如,货币信贷增速相对较高,社会融资规模增长也比较快,但经济增速却逐步回落。这些数据的不匹配看似不好理解,但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这正是由于中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所决定的。

那么,什么是当前中国经济的阶段性特征?有分析认为,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阶段,加上世界经济还处于深度调整之中,使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更趋复杂。准确把握这种阶段性特征,避免对经济形势出现误判,宏观调控才能有的放矢、准确到位。

增长速度换挡期:能容忍降速,但不能过度失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年均近10%的持续高增长,把中国经济推上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随着国民经济总量等基数增大,支撑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制度安排和经济政策等要素正在发生变化,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逐渐下降。继2007年经济增速达到11.9%的相对高点后,2008年至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分别为9.6%、9.2%、10.3%、9.3%、7.8%,再到2013年增长7.7%。由此,中国经济从10%以上的超高速增长模式转型为中速增长模式,开始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经济增速放缓,一些人士惊呼中国经济“遇到了大麻烦”,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撰文直言,中国经济“撞上了长城”。毫无疑问,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在放缓,但仍然会保持一个较长期的中速增长。事实上,中国“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年均经济增速预期目标为7%,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全年经济增速预期目标为7.5%,中国经济已经主动放弃了高速增长的模式,贯穿和体现了一种中速增长的思维,这既符合经济发展的宏观规律,也符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内在逻辑。而在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仍显不足、国内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七上八下”的经济增速对世界经济的复苏仍然是好消息,仍然是正能量。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期,社会预期的信心支撑就变得尤为重要。前不久,国务院有关宏观调控要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等讲话表明,中国政府不会坐视短期经济大幅下滑。从目前看,中国经济仍具有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潜力和条件,除了政府钱袋子仍相对充足、CPI企稳、PPI同比跌幅收窄外,利好长远发展的政策组合拳也正密集出台,制度改革的红利将持续释放。在这个背景下,2013年7月的工业、投资、出口和PPI数据都出现了止跌的态势。因此,包括发改委人士、投行学者乃至海外媒体的各界声音显示,中国经济有望在三季度触底企稳,四季度回升,而2013年的最终数据也证实了这一分析,充分体现了中国经济的抗跌能力。

2013年9月10日,李克强在大连同出席第七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中外企业家代表举行对话交流时,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前景的担忧。他表示,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出现了放缓的情况,特别是2013年一季度和二季度,下行压力较大。但是,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在稳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同时,把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统筹起来。可以说,最近一段时间,尤其是8月主要经济指标包括一些先行指标,像PMI、PPI、工业增加值、用电量、货运量等,都出现了回升向好的势头。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时候,有一种选择是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增加赤字,放松货币,这可能会起到短期效果,但是对长期未必有利。我们的选择是另外一种,就是保持定力,沉着应对,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特别是突出释放改革的红利,激发市场的活力,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使它们和稳增长有机地结合起来。应该说这些举措目前已经见到成效。未来我们在经济发展中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风险与挑战,但是,我们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解决问题的智慧,更有13亿人民的勤劳。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克服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挑战,实现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专栏

2013年8月,中国农业银行向上海市政府提供2500亿元的信用贷款,引来业界“新一轮财政刺激”的解读。有消息称,这些贷款将用于迪士尼乐园项目以及支持实施上海自由贸易区所涉城市改造和升级工作。据媒体报道,上述支持只是农行对上海六大领域金融扶持的一部分,双方在2013年8月6日签订了协议。有外媒引述消息人士称,农行向上海市发放的这笔巨额贷款相当于上海2012年GDP的12.5%,即大约人民币2478.7亿元。

与此同时,国开行也动作频频,在十几天里,先后与江苏、河北、青海等多省政府签署合作备忘录,加大对这些省份的支持力度。作为以发债为筹资主渠道的债券银行,国开行是仅次于财政部的第二大发债体,又有“第二财政部”之称。近期,除了密集与各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诸多地级市与国开行省分行也步入了“热恋期”。

相关专家表示,如果说农业银行与上海的合作是商业行为,那么以国开行为主的政策性银行向地方发放贷款,则更体现了财政刺激经济属性。银行对地方大规模的支持,或与中央政策的导向有关。2013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要求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持续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支持力度。

如果说,我们当前用的是“站稳脚跟”的力量,我们的思想和精力、眼光更是朝着前方,向着未来5年、10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要实现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有三个基本的条件:第一,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远未完成,内需尚有巨大的潜力,将会持续地释放,发展由东向西循序推进,中国有着巨大的回旋余地。第二,中国在发展中的确还存在着不少体制机制上的障碍,改革依然是我们未来发展最大的红利。潜力在一定意义上是由差距形成的,也可以说,差距就是潜力。我们通过释放改革红利会激发市场巨大的活力和长期发展的内生动力。第三,中国的经济结构还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经济结构优化是我们的重大课题,也是发展的潜力所在。通过优化结构,我们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从而有利于增加人民的收入,刺激消费,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巨大的需求与动力。李克强特别强调,正因为有这样的信心,所以我们面对严峻的挑战,权衡利弊,沉着冷静地采取既利当前更利长远的措施。

结构调整阵痛期:要扶持一批,也要淘汰一批

中国经济降速换挡,是主动调控、重塑中国经济的“必要成本”。正如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所说,中国经济增速回落主要是因为进入结构转型阶段后潜在生产率下降的客观反映,受到国际环境仍然复杂严峻的影响,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主动调控的结果。2013年8月8日,阿根廷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豪尔赫·卡斯特罗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中国当前经济增速放缓,并非周期性因素所致,而是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必然现象。长期来看,这种放慢增速、提高质量的政策有利于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给中国带来了重大机遇,并最终将转化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形成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2013年以来,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如“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财税体制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促进信息消费、扶持光伏产业、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等,并初见成效。

当然,经济结构调整必然面临阵痛。在传统产业日渐衰落、落后企业不断淘汰的同时,新兴产业和创新企业的发育充满艰辛。特别是为了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一些行业难免受到较大冲击,有些企业甚至会退出市场,这些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就是结构调整中的“阵痛”。对于处在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中国经济来说,结构调整是大势所趋,必须痛下决心。2013年8月14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接受《经济日报》专访时提出,在稳增长方面,将积极地鼓励、促进信息消费,更多地用消费来拉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国务院马上要出台一个新的方案来鼓励信息消费。第二天,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扶持政策。在调结构方面,正在制定关于调整过剩产能的实施意见,下半年将陆续公布后两批淘汰落后产能名单。下一步,将加大企业兼并重组的力度,加大自主创新支持调整结构的力度。

结构调整是一场攻坚战和持久战,会引发种种“阵痛”,但调整也是机遇,早调早受益。调整得越及时,就越能为经济转型发展赢得时间。产能过剩是个老问题,但放到当前“三期相叠加”的大背景下观察,又有一些新表现。这一轮产能过剩既有结构性特点也有全面性特点,既有传统产业也有新兴产业,既有落后产能也有先进产能,同时部分行业产能由相对性、阶段性过剩转向绝对性、长期性过剩。因此,着力化解产能过剩,是当前经济工作中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目前,调整中的机遇正在变成现实,一些地方和企业主动调整的意识明显增强。例如,广东省近两年加快“双转移”步伐,加快结构调整,形成了新型显示、软件、新材料和新一代通信等几个年产值超千亿元的新的经济增长极。而作为经济体量第二的江苏省,2013年8月7日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提出,下一阶段将坚持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正抓紧制订实施具体方案,对产能过剩行业“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而福建省财政支持的重点也放在了结构调整上,鼓励新兴产业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等方式进行融资,推动优势企业实施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

专栏

李克强谈金融改革

2013年9月10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大连国际会议中心与出席第七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的中外企业家代表举行对话交流。以下是他的讲话:中国30多年的改革一直是渐进式、探索式的前进,我们也因此使中国经济,包括中国的金融业能够稳健而又具有相当速度地向前发展。中国经济改革必然要包含金融改革。我们推进金融改革的决心是坚定的。首先,我们将继续推进利率的市场化。我们取消了贷款利率的下限,这只是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一步,还会继续往前走。其次,我们还将推进资本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因为就中国整体来讲间接融资比重较高,融资的渠道还不够丰富。所以,我们还要继续推进这方面改革。如前不久我们推出了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措施。最后,我们还要继续推进金融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比如我们正在进行村镇银行的试点。同时,我们也会继续推进人民币资本项下的可兑换。目前,我们已经发展了人民币的离岸业务,还会有更多的选择。当然,改革的进程要与中国经济的实力、金融体系的成熟程度和我们的监管能力相匹配。

前不久我访问了瑞士,瑞士的金融界向我发出了一个比较动听的声音,就是希望在瑞士发展人民币的离岸业务,乃至成为人民币离岸业务的中心。这个建议我们会认真考虑。当然,这也要一步一步地进行。最后,我还想强调一点,改革当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防范金融风险。我们在不断推进监管体系的完善,使它更加科学、规范和有效。而且,我们也正在研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把防范风险的工作做到位了,金融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就会进一步加快。谢谢!

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要清理地方债务,更要防范新的金融风险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及时采取拉动内需和产业振兴等一揽子刺激政策,4万亿投资推动了经济增长迅速企稳回升,也对世界经济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从2008年年底到整个2009年和2011年年初,刺激政策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但从2011年二季度开始,一直到现在,是刺激政策成本的消化期。英国《金融时报》刊发题为《中国仍难消化“四万亿”效应》的文章称,尽管中国可能不会面临“雷曼”时刻那样的戏剧性局面,但它还是需要花数年时间来解决2008年4万亿元人民币刺激计划导致的过度放贷和过度投资问题。

当务之急是消化地方债务。2013年6月,审计署公布的36个地区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这些地方政府性债务已高达近4万亿元,比2010年增加4千多亿元。2013年7月18日,美国“汽车城”底特律突然宣布破产引发一片哗然。2013年7月28日,审计署紧急部署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两件事结合在一起,让社会各界对中国地方债风险增添了些许担忧。2013年8月8日,江苏省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的通知》,推出了8项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举措,并专门成立了省级政府性债务管理领导小组,实行债务扎口管理。从2013年8月1日起,江苏各地、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举借债务,须报同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并经同级政府审批后方可实施,并全面实行政府举债审批和余额控制制度。

为此,有关专家根据中央已出台及酝酿出台的政策,提出了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综合性化解地方债务方案,主要有八条:一、信贷资产证券化;二、成立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三、贷款展期;四、发行长期限城投债;五、设立民营银行;六、出售地方国有资产;七、发行地方政府债或者市政债;八、中央发行特别国债兜底。

总之,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是由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选择;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是化解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必经阶段。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这正是由于中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所决定的。

准确判断:“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中的改革数据

2013年是“十二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开展了认真细致的中期评估工作。由于中国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错综复杂局面,因此“十二五”中期评估面临着更为复杂的背景,评估本身既是对当前新的形势变化进行准确判断,也是对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换挡的中速增长期做出及时评价和反映,同时对一些重要规划目标进行适度调整和补充,并着眼于“十三五”规划做好硬碰硬、实打实的有说服力的数据准备。

突出指导性,拿出有说服力的改革数据

“十二五”时期,中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具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但同时中国又进入了经济增速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前期经济刺激政策的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时期。换句话说,中国经济正从长达30年的高速增长进入中速增长阶段,增长动力转换之间,原有竞争优势逐渐削弱、新竞争优势逐渐形成,原有平衡被打破,亟须重新寻找并建立新平衡,进而实现经济增长与潜在增长率相协调,与生产要素的供给能力和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并有效增强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鉴于此,各级各部门的“十二五”中期评估普遍将这些问题列为评估的重点,对“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诸如“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改善产业结构”等结构效益指标完成进度情况进行了评议。很多地方的“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各项指标均朝着预期目标方向发展,多数指标进展较为顺利,但由于发展环境与“十二五”初期相比发生较大变化,有部分涉及经济增长的指标实现预期目标难度较大。因此,在规划进入中期评估之际,适度调整了经济增长预期,并充分考虑到换挡转型和长期中速增长已经到来的宏观背景,实事求是地进行宏观经济指标的研判,从而制定更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预留足够空间。

更为重要的是,“十二五”中期评估还着眼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围绕一系列重点改革领域做好评估,拿出了有说服力的改革数据(而非一般经济数据)。2013年7月下旬,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调研全面深化改革问题时提出,要处理好“五大关系”,解决好“六个问题”,正式为新一轮改革“开题”。五大关系、六大问题明确了改革总体方案的基本框架,“十二五”中期评估围绕这个主题全面召开。比如重点评估“十二五”规划提出的GDP和居民收入增长目标,为跳出中等收入陷阱、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提供新数据。适当调整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要求和得分权重,更加注重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为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新数据支持;更加注重对涉及民生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规划的评估,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方针,适度提高其在评估中的权重;更加注重人的城镇化的质量的评估,重点测算了真实的城镇化成本的数据,并对人口均衡增长及户籍制度改革拿出有说服力的监测数据,为三中全会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提供科学支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评估,将其作为约束性目标,加大其权重,为争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提供依据。

突出针对性,围绕“五个结合”完善科学评估机制

目前,中国五年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尚在探索阶段。“一五”到“九五”时期,中国还缺乏系统的规划评估。“十五”时期开始,中国首次尝试规划中期评估。从“十一五”时期开始,中国首次依法进行中期评估,2008年下半年首次聘请了第三方独立评估。但是,第三方评估机构受聘于规划的制定者,这在独立性和客观性上会有所欠缺。为此,在2013年启动的“十二五”中期评估工作中,各级各部门十分重视在工作方法上进行了创新,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全面评估和重点评估相结合。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监测各项约束性指标、预期性指标的完成情况。同时,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重点监测规划设立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重点任务、重点项目中期节点的执行情况,尤其是对国家确立的16项主要约束性指标以及各领域主要预期性指标的执行情况,对应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刚性目标实施评估。

二是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相结合。对有明确指标的目标,在定量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对无明确指标的目标,采取定性描述与分析,客观分析评估各项目标,其每一年的变化情况等是否均已达到预期目标,找出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及原因。

三是静态评估与动态评估相结合。既根据“十二五”规划各项任务指标和时间节点要求,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地评价,又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立足当前形势和发展要求的变化,顺时应势,着眼发展,科学研判各项规划施行绩效,明确提出进一步规划、破解难题的对策建议。

四是总体规划评估与专项规划评估相结合。国家各部委、各行业在对国家“十二五”总体规划进行中期评估的同时,也对同步实施的、重点支撑和分解落实该总体规划的国家各类专项“十二五”规划、行业“十二五”规划等进行评估。各省区市在对各地“十二五”总体规划进行中期评估的同时,结合评估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等部署的各省区市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意见、各区域(国家级经济区、新区、特区、经济带、开发区、先导区、试验区、实验区、示范区、革命老区等)发展规划、各主体功能区(包括海洋功能区)规划以及本地区各专项规划的执行情况等。

专栏

欧盟经济发展规划“三期评估”经验值得借鉴

国际上利用社会科学方法进行评估研究已经有超过半个世纪的历史。从发展历程上看,以评估方法进行研究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社会学家史蒂芬用实验设计方法对美国罗斯福总统的“新社会计划”进行评估,从而使得政策评估开始步入较大规模的系统科学范畴。评估是一个系统过程,通过收集和分析信息来评估国家或组织实现目标的效率或影响力。中期评估可通过反馈,帮助国家或组织了解规划的实用性、效果和可持续性。中期评估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比较全面地对规划的阶段性实施结果和影响有一个清楚的评价,一方面可以用来总结成功的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对规划的下一步调整有更加清楚的认识。

欧盟自从成立以来,就非常重视强化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的评估评价工作。欧盟形成了较为体系化的评估机制,主要针对与凝聚政策相关的规划进行评估。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欧盟的评估工作走过了从欧盟对其规划进行评估,到成员国承担对各自规划评估的责任,从前期和后期评估,到前期、中期、后期都进行评估(三期评估)的发展过程。强化成员国的评估责任,提高了其规划管理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中期评估工作,则可以发现规划执行中的问题,以便根据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对于规划目标等进行调整。后期评估,则能够“数量化”地反映规划或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确切的影响,从而为今后编制更加科学的规划提供基础。

五是自我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相结合。在自我评估的基础上,一些地方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有资质、有信誉、守法律、讲原则的第三方专业审计评估机构、调查统计研究机构、数据处理机构等,分别独立开展专业性监测评估,并独立形成评估报告,为政府部门提供专业决策咨询。

从国家发改委对“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的情况看,评估的重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围绕主题主线进行深入评估,重点分析科学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的实施进展,提出改进相关工作的政策建议。二是对24个主要规划指标特别是12个约束性指标的实现情况进行了监测评估,包括指标实现的进度、完成五年目标的趋势判断等。其中,对各方面普遍关注的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等目标实现进度进行重点监测。三是对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等重大政策要求的落实情况进行重点分析。四是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对“十二五”中后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何种影响等进行了分析。

突出前瞻性,为编制“十三五”规划提供新坐标

“十五”时期,中国开始了五年计划的中期评估尝试工作,为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与党中央部署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五个统筹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十一五”时期,中国首次依法对五年规划进行了中期评估,在百年难遇的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及时提出了“扩内需、稳增长”宏观调控的重要思想,这标志着中国五年规划的中期评估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当前,观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最新也是最重要的依据是十八大报告。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是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提纲挈领的描绘,也是为研究编制“十三五”规划提供新要求和新依据。同时,党的十八大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不少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其中,民富国强理念更加深入,“两个翻番”成为核心目标;经济发展的质量更加重要,科技进步对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扩大;民生和公共服务领域要实现更快、更深入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美丽中国将成为中国新的形象品牌。因此,进入2014年后,各级各部门要针对这些重点做好“十二五”规划的进一步评估,为下一步编制“十三五”规划提供建设性意见。

未雨绸缪:“十三五”规划将开启中国改革红利全面释放新周期

随着各级各部门“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的完成,以此为基础,2014年是“十三五”规划制定的全面启动之年。在这两个规划相交的历史节点上,以2013年11月份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会为起点,一个全面改革新的周期已经开启。

“十三五”规划是第一个百年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收官”性规划,也是全面释放以改革为核心对第二个百年目标全面布局的规划。届时,在全面小康的基础上,领先地区将率先开启实现现代化的新篇章,后发地区的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赶超战略也将相继启动,“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全面落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初显轮廓。

重大形势预测:重估我们的发展理念与价值导向

“十三五”是中国经济进入中速发展的时期,应清醒认识并应对可能出现的复杂环境和严峻挑战,对可能发生的困难和障碍提前做好预案,力争做到未雨绸缪,以进一步强化各种危机、风险、挑战的应对措施。必须看到,“十三五”与以往的五年规划面临着明显不同的形势与政策背景。过去的五年规划虽然在发展思路上也有调整,但基本上是延续经济高增长的发展思路,推动经济增长的路径没有变,差别只是投资资源的多少。但是,“十三五”时期,我们必须首先进行理念与价值的重估。

首先,“十三五”将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期,传统的发展理念面临重估。GDP低速增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曾公开发表演说称,未来中长期增长速度是趋势性的放缓,经济下滑的拐点很可能是在“十三五”的开局。根据卢中原所在团队的测算,“十三五”年均增长速度大概在7%。而7%的平均增速对很多地区的“十三五”规划来说是个新挑战,很多发展中的问题的解决必须要有新的思路和办法,靠GDP的增长一俊遮百丑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其次,要素红利逐渐消退,如何持续释放改革红利需要进行仔细评估。传统的拼能源、资源和资本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走向末路,中国经济增长将因人口红利趋于消失而减速。同时,在土地、资本等投入要素红利逐渐减弱,旧的经济增长模式无法延续的情况下,新的最大红利就是改革红利。正如2013年8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改革研究课题组在为三中全会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就提出:“要旗帜鲜明地亮出以建立‘规范、高效、公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根本目标,把理顺政府与市场以及政府、企业、社会的关系为核心,强化市场基础制度、完善市场监管制度、健全经济调控制度、建立成果公平分享制度。”

最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问题的迫切性必须重估,生态文明的价值必须在更高层面给予确立。结构调整的问题从“十五”提出,经过“十一五”“十二五”,到了“十三五”,已经是必须全面解决的时候了。2013年9月,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第十三次会议前夕接受外媒联合采访时指出,如果我们继续以往的发展方式,我们会有更高的增长率。但是,在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上,我们坚定不移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宁可主动将增长速度降下来一些,也要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长远发展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强调,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良性调整的结果。而这种调整,也将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中国经济发展指明方向。同时,“十三五”将是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期。但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现有成果仅仅是初步的,经验还很不成熟,因此“十三五”时期将适时推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重点包括通过优化开发格局,完善生态功能;推进转型升级,发展生态经济;加强环境保护,优化生态环境;树立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化;强化顶层设计,健全生态制度等途径,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重大问题攻坚: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最后冲刺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地必须瞄准“靶心”,与小康进程监测指标体系“对表”,关键是找到“短板”,拿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制定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线图。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报告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达到80.1%,其中东部、中部、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分别为88.0%、77.7%、71.4%,近两年实现程度又有较大的进展,而中西部地区实现进程比较滞后。因此,各地区根据各自实际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十三五”规划的核心任务。

对于东部地区来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度不大,重点是研究“升级版”的全面小康建设,着重研究人均GDP1万美元至2万美元面临的机遇、挑战及战略选择,并要研究如何率先在全国实现现代化建设。在这方面,2013年5月江苏省正式发布修订后的“新版”《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试行)》和《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试行)》。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由原来的4大类18项25个指标扩展到5大类22项36个指标,而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由原来的4大类30项44个指标扩展到5大类30项53个指标,并从2013年开始首先对苏南五市进行监测评估,也标志着苏南地区在“十三五”期间就开始进入现代化建设进程。

专栏

环保部“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部分)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展及环境规划评估方法研究

◎“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指标研究

◎“十三五”土壤环境保护目标指标研究

◎中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PM2.5指标达标的分析与路径研究

◎东部省份产业升级路径与环境政策研究

◎环保投融资模式与政策创新案例研究

◎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思路与重点案例研究

◎以环境质量为核心的政府环境责任考核研究

◎基于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的绿色发展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

◎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制度研究

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很艰巨,关键是认清经济欠发达的特殊省情,清楚追赶型发展是不二选择,要跳起来摘桃子,实现超常规发展,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后来居上。从整体上看,在53个监测指标中,中西部地区比较落后的指标集中在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比、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和单位GDP能耗等方面。由此看出,中西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经济总量仍然比较小,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村小康比较落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生态环境治理欠账比较多,扶贫攻坚任务仍很艰巨。为此,中西部地区在“十三五”期间的重点任务仍然是着力做大经济总量,实现新跨越,大力推进转型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城镇化发展。要紧紧扭住城乡居民增收这个核心问题进行攻坚,通过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不断优化居民收入结构。同时,要破解难点,加快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要补齐短板,在贫困地区大力实施以产业开发为核心的扶贫板块推进战略,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强化举措、完善机制。最后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把健康安全小康建设列入重要战略。

专栏

“十三五”中国经济升级版的五大特征

2013年9月,胡鞍钢、鄢一龙、杨竺松在《行政管理改革》上联合撰文指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就是立足扩大内需和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创新动力,促进绿色发展,持续改善民生,共享发展成果,到“十三五”规划结束时,建立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环境友好、分配公平、民生幸福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体系。从内容要素看,中国经济升级版应具备如下特征。

一是协调发展。产业发展更加协调,服务业比重进一步上升;经济需求拉动因素更加协调,消费需求比重进一步上升;区域发展更加协调,中西部与东部经济发展进一步趋同;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城乡一体化基本实现;国际国内发展更加协调,有效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国际收支更加平衡。

二是创新驱动。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度增强,基本建成创新型国家,成为世界创新强国;创新机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创新的经济活力和潜能进一步激发,创新成为经济增长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最大动力;创新型人才培养取得重大进展,创新型人才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三是绿色发展。低消耗、低排放和低污染将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环境特征,经济活动创造的生态盈余大幅增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特点突出。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全面建成,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下降,与经济增长脱钩,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国土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人与自然共处更加和谐,逐步建成美丽中国。

四是共同富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明显提高,收入分配机制更加公平、更加完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不同行业及领域劳动者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基尼系数持续下降,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达到较高水平,基本社会保障全体人口全覆盖。

五是人民幸福。城乡劳动力就业充分,服务业吸纳就业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当前民生相关突出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人民群众呼吸洁净空气、喝干净水、吃安全食品”有可靠保障,人民生活品质明显提高,人民发展需求得到更大满足,社会管理水平和成效明显提高,因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冲突性、群体性事件数量明显减少,社会凝聚力、向心力明显增强。

总之,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就是要平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各类矛盾凸显期,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三大系统从恶性循环向良性循环的转变,实现系统间关系更加协调,全面提升国民净福利水平。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先后需要经过三个五年规划:“十一五”时期是“初步转型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初步纳入”科学发展轨道;“十二五”时期是“攻坚转型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纳入”科学发展轨道;“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升级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纳入”科学发展轨道。

重大课题研究:前瞻性突破性研究是重中之重

各级各部门要及早部署“十三五”规划前期工作,尽快开展理论性、前瞻性、突破性重大课题研究。

第一,关于经济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的重大课题研究。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经济结构调整难点解决的对策和建议,主要针对区域平衡、产能过剩等问题的研究,如加快促进民间投资的思路和对策研究;在统筹城乡发展要求下提升城镇化建设速度与质量相关问题研究;实体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等。

第二,关于社会建设特别是社会体制改革方面的重大课题研究。要结合政府结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加大社会管理创新等问题的推进力度,重点研究课题主要包括: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及相关政策研究;加快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机制问题研究等。

第三,关于科技创新、教育现代化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重大课题研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驱动,如将颠覆性创新列入“十三五”科技规划。在教育方面,要抓紧基础教育和教育资源均衡等问题研究。基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研究,主要课题研究方向是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与方法等。

第四,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课题研究。首先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的研究,其次要分项目进行研究。环保部率先启动21项“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覆盖面十分广泛。

第五,关于全面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及职能转变的重大课题研究。“十三五”时期改革的重点应是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研究的方向包括建立高效、稳健、安全的现代金融监管,有效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等。

同类推荐
  • 中国大数据(2013-2014)

    中国大数据(2013-2014)

    本书运用大量的数字图表和专题地图,来分析展示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政府运行与投资环境、人口与城市化、资源与环境、社会事业与消除贫困等方面已经取得的成绩与尚待解决的问题。在国际和历史视角下,对中国发展数据进行多方位解读。
  • 黑客间谍

    黑客间谍

    斯诺登不过揭开了美国情报战略的冰山一角,世界便因此而起巨大骚动。本书全面剖析斯诺登背后的故事,特别是围绕“棱镜”主谋——美国国安局展开对美国网络战、情报战布局与战略的分析和追索,揭秘美国众多情报特务机构的不为人知的运作方式,敲响未来必将爆发信息网络大战的警钟。
  • 伟大的精神

    伟大的精神

    本书列举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激发人民革命斗志和建设热情的伟大精神。
  • 话说小康

    话说小康

    随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了国内外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成了老百姓最津津乐道的一个关键词或者叫热门词汇。2003年元旦前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报道,江西一家生产灯笼的工厂在灯笼上写上“幸福小康”四个字,因为反映了大家的心声,生意特别好。元旦戏剧晚会上有一幅春联的横批也是“全面小康”。一位离休老干部写诗赞道:“小康企盼数千年,华夏今朝初梦圆;更把蓝图全面绘,人民一步一重天。”“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们中国人的共同心愿。它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凝聚起亿万人民火热的心,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强大生机!
  • 工会小组长工作手册

    工会小组长工作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热门推荐
  • 天书崛起

    天书崛起

    这是一个书的世界。诗可修身,词可养气,文可通神。无文种者,不可为士!万千文士,挟文气,晋文位,纵横捭阖,傲视君王,睥睨天下。这是一个士的时代。王孙满,一个只有半颗文种的寒门子弟,却背负着异世无数的经典诗词文章,面对着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是一生就此默默无闻,还是骤然崛起?
  • 旋风少女梦始终

    旋风少女梦始终

    恩恩怨怨缠缠绵绵,梦中雨花,百草破土而出却一路不顺,命运该去向何处白兔夫妇最终如何……本文为明晓溪的旋风少女的续写,旋风少女5梦始终,作者大大梦中雨花简称名字为梦雨花,在写的过程中如有什么不对的可以告诉我,或者你有什么剧情想要让我写下去可以加我QQ。另外,作者大大是个学生党,可能更新次数不会很多没办法每周都更,所以请大家见谅,放假可能会更的多一点
  • 女配NO.1:无良妖孽欠调教

    女配NO.1:无良妖孽欠调教

    一朝穿越,从一代神偷变成一本小说里的女配?女生太牛掰?没关系,她一逆袭、二反攻、三智取、四强抢便是!命运悲催?没关系,知道剧情是王道!天赋太渣?没关系,抢了女主的奇遇一级一级升上去便是!只是……这厚脸皮的美男从哪里蹦出来的的?“娘子,为夫要个熊抱!”某男厚颜无耻的张开双臂。“你找错人了。”某女一副事不关己。“没有啊。”某男很纯良的眨了眨眼。想了想,还是不废话了,直接扑倒吧!“卧槽,说好的节操呢?”
  • tfboys之你还记得我吗

    tfboys之你还记得我吗

    她为了寻找那个梦中的少年,来到陌生的地方,遇见了他“你认识我?”“。。。就是有点眼熟”王俊凯
  • 死祭

    死祭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于我而言,倘若无你,佛又怎样?魔又怎样?
  •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要解上经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要解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萌宠当道:这不科学

    萌宠当道:这不科学

    她,一个普通的高中生。他,来自异世的皇子。一场阴谋诡计使他魂穿异世变成它。阴差阳错,他们的命运绑在了一起。从此打斗不止,欢笑不断。
  • 震后疫

    震后疫

    我是一名设计师,在2049年地震后,长途跋涉,回家寻找亲人,邂逅爱情,遭遇了震后的疫情,经历了重重磨难……
  • 天烬沙

    天烬沙

    难得多休息了一天,纠结怎么跟老妈解释突然回来,开门想先给她一个惊喜,却不料一跃千年。老天待我不薄,让我遇到了如冰似冷的将军,跟如火如阳的将军成为了欢喜冤家,结识了如风无形的王爷。老天待我不厚,过不上几天安稳日子,在他们的面前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果这一次可以顺利回去,我就去报名当演员!
  • 梦三大陆

    梦三大陆

    一个简单的开始,不一样的人也就有不一样的结局,留下的便留下,离开的也就离开。这块大陆是游戏?是人生?还是仅仅如梦三般海市蜃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