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7900000008

第8章 大脚马皇后

历史反光镜

因为一个男人的畸形审美,中国女人的脚被摧残了千年。女子以“三寸金莲”为美,不裹脚的女人简直比丑还可怕。可在历史上,就有一位著名的大脚皇后,她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皇后。

朱元璋称她:“家有贤妻,犹国之良相。”

她惩奸佞毫不手软,扶良善鞠躬尽瘁,保忠臣机智灵活,助皇帝能屈能伸,革陋习坚决果敢,倡新风大刀阔斧。

她对后世影响极大,明、清诸后乃至民妇皆以她为楷模。

她是史家公认的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贤后。

大脚马皇后,芳名秀英,皖北宿州人,生于公元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八月初八,时值壬申,肖猴,幼年失怙。因为一双天足,遭时人嘲笑,被人称为“马大脚”。

十二岁时,马秀英为其父好友红巾军首领郭子兴收养,二十一岁时嫁给朱元璋,与其共同度过十五年患难与共的征战生涯。

据说有这么个故事。

朱元璋在郭子兴帐前听令时,深得郭子兴的信任。军营里无论出了什么事儿,郭子兴都喜欢找朱元璋商量。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朱元璋受到许多人的嫉妒。

最嫉妒他的要数郭子兴的两个公子郭天叙和郭天爵了。这两位自己没多大本事,就会仗着自己的父亲是个大元帅而横行霸道。他们很害怕父亲将来把兵权交给朱元璋,就想方设法地陷害朱元璋。郭子兴很贪财,如果他的部将把得到的战利品送给他,他就非常高兴。如果哪位将军不开眼,把得来的战利品据为己有,那就等着穿小鞋吧!搞不好连小命都没了。朱元璋军纪非常严明,不许手下的官员抢劫财物,他自己当然也没有什么可以拿来孝敬郭大元帅的了。天叙和天爵兄弟俩就在这方面大做文章,经常在父亲面前说朱元璋的坏话,说朱元璋得了如何如何多的珠宝,但却不献给他。时间一长,郭子兴也就信以为真了,对朱元璋渐渐冷淡起来。奸计得逞,兄弟俩非常高兴。

但是,还是斩草除根比较保险。于是,兄弟俩就想了个阴招准备除掉朱元璋。他们把朱元璋骗进帅府后面堆柴草的一间小屋里,把门窗都锁了起来,想活活地饿死他。朱元璋饿了想吃东西却没人给他送来,想出又出不去,就这样在小屋里整整饿了三天,滴水未进。一直到了第四天的早上,一个做饭的老军到后院取柴,才发现了被锁在屋里的朱元璋。朱元璋向老军诉说了缘由,并请他去给马秀英送信儿。马秀英得知了这个消息,急忙来到后院看望丈夫,问他犯了什么罪,竟遭到这样的惩罚。朱元璋虽然明白是那两个公子搞的鬼,但又不知道这是不是郭大元帅的意思,所以夫妻二人仍然不敢声张出去。就这样马秀英每天偷偷地给丈夫送饭。这一天,马秀英又拿着刚刚烙好的大饼去给丈夫送饭,还未走到后院,突然发现义母张夫人带着一群丫鬟在前面游玩。慌得马秀英急忙把热乎乎的大饼塞进了怀里。张夫人看到马秀英神色慌张,怀疑又出了什么事儿,就上前来询问。马秀英垂头不语,只是默默地流泪。这时,张夫人发现马秀英怀里冒出一股热气,急忙上前解开她的衣服。张夫人发现了大饼,惊得目瞪口呆。马秀英见事情暴露,只好对张夫人诉说了真情。张夫人不相信丈夫会干出这种事情来,就立刻到前院找丈夫对质。郭子兴听了也大为惊讶,他怒气冲冲地找来两位公子,当着众人的面大加训斥,又重重地责打了每人二十大板,算是给朱元璋出了一口怨气。但从这以后,马秀英的胸前留下了一块烙饼烫伤的巴掌大小的伤疤,这伤疤也成了他们夫妻之间恩爱的“证据”。

马秀英是个聪明人,他从义父、义母的交谈中,听出了是义父怀疑朱元璋把得来的财物占为己有。马秀英很了解丈夫,她知道自己的丈夫从来不抢百姓的财物,从战场得来的战利品也都分给手下的将士,自己从来不私藏什么珠宝。但她也知道现在过的是寄人篱下的生活,应该委曲求全,于是她便瞒着丈夫,经常把自己的金银首饰送给郭大元帅和张夫人,假说是朱元璋让她孝敬大帅夫妻的。这样,朱元璋才得以平安无事。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立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册立马秀英为皇后。

朱元璋自从当上了皇帝,脾气变得越来越大,动不动就要杀人。马皇后对丈夫很不放心,她经常劝说朱元璋遇事要冷静,不要轻易处罚部下。性情多疑的明太祖,之所以在打下江山后还能任用贤臣,不能不说与马皇后的劝导有关。

宋濂是当时的大儒,还做过太子朱标的教师。后来由于牵连到胡惟庸案中,朱元璋要处死宋濂。朱标一听非常难过,就跑到父亲面前给老师求情。朱元璋很不高兴,脸色一沉说:“等你将来当皇帝再赦免他吧!”朱标见求情不准,又觉得愧对老师,竟去投水自杀。幸亏被一个老太监及时发现,这才保住了一条性命。

晚饭的时候,朱元璋和马皇后同桌进餐。马皇后脸色抑郁,满脸愁容,朱元璋关心地问她是否身体欠安。马皇后轻轻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老百姓家请个教师,还要让儿子一辈子尊敬他,更何况我们帝王之家呀?而你却无缘无故地要杀宋濂!我们没有按照教师的礼节来对待他,我感到心里非常难过,因此,这饭也吃不下去。”朱元璋也放下了筷子,沉思了半天,觉得自己这样做确实对不住那些为自己效力的忠臣们。第二天便赦免了宋濂的死罪。

攻下元都北京后,朱元璋的部下搜罗来元宫中大批的珍宝玩物,运到应天府献给朱元璋。从一个不名一文的穷小子变成了富拥天下的皇帝,朱元璋难免有点膨胀,就喜滋滋地叫来马皇后一同玩赏。谁知马皇后见了,却不屑一顾地说:“元朝就是因为有了这些而不能保住国家,陛下不是自有宝物,要这些做什么呢?”朱元璋闻言一怔,喃喃道:“朕知皇后说的是以贤士为宝物啊!”

马秀英不但劝导丈夫以德治国,自己也以贤德勤治后宫。马秀英喜读古代史书,也常用古训来教导别人,她认为宋朝多贤后,因此命女史官摘录她们的言行家法,用来传示后宫众嫔妃。有人说:“宋朝的皇后也太过于仁厚了!”马秀英正色道:“过于仁厚,不比刻薄好吗?”众人无话可说。

每日早朝议事,若事情较多就常常要延续至晌午,这时奏事官吏按惯例就在殿廷上用午餐。一天,马秀英命宦官取来奏事官吏午餐的菜肴品尝,她觉得味道欠佳,随即向朱元璋建议:“人主奉宜薄,而养贤宜厚,否则怎能笼络贤德之士!”朱元璋也觉得很对,就下令管理膳食的光禄寺卿改善官员们午餐的质量。事虽不大,却使官员们十分感激。

一次,朱元璋巡视太学回宫后,马皇后关切地问:“太学有多少生徒?”明太祖说有数千。马皇后又问道:“人才可谓众多,可他们有朝廷供给食用,而他们的妻子儿女谁来供养呢?”太学生是朝廷培养的一批有才之士,他们在太学中学习期间,一应生活用度均由朝廷供给,但没有另外的俸银,他们的家人由谁供养,这问题过去倒是没有哪个朝廷顾及过。经由马皇后一提起,也引起了朱元璋的重视,于是诏令特设“红板仓”,贮积粮食,赐给太学生家属,太学生从此无后顾之忧,一心治学,成为日后的栋梁之材。

明太祖数次提议赐予马皇后族人以高官厚禄,马皇后总是坚决谢绝,她说:“外戚干政,易乱朝纲,官职恩赐外家,实非遵法!”因此,明朝外戚虽然也享受高爵厚赐,但一般不授以高职,严禁干预政事,这规矩就是马皇后定下来的。鉴于汉、唐两代的祸乱,多由宦官参政而引起,马皇后以史为鉴,在这方面给明太祖出了主意。因此,明朝严格规定,内臣不得兼任外臣文武官职,不得着外臣冠服,不得与外廷诸司有文书往来,并在宫门前竖下铁牌,上写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如此一来,杜绝了宦官乱政之弊。

马皇后不但有贤德,而且有才能。她广读经史,学问渊博。明太祖所有的札记,都由她亲自执笔记下。每当明太祖有所感慨和言论,她都仔细地记录下来,无论事态如何复杂,均能排布得条理分明,毫无疏漏之处。

由于积劳成疾,马皇后病倒了。试治无效后,她坚持不肯再服药,明太祖苦苦劝求,她则说:“生死有命,我病已不治,服药何用!”躺在病榻上,她念念不忘地反复叮嘱明太祖:“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宜贤,臣民得所!”然后,又把诸位王子公主和朱允炆及其王妃叫到身边来,教给他们一道“长鸡蛋”菜肴的制法,并嘱咐说:“你太公公最爱吃这道菜。你们生长富贵之中,当知蚕桑耕作之不易,当为天地惜物,且为生民惜福!”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八月,一代贤后马秀英走完了她传奇而沧桑的一生,享年五十一岁。死后被谥为孝慈高皇后,葬于钟山之阳,即朱元璋死后合葬的明孝陵。

现代启示录

与男人患难与共

从马皇后身上,可以看到非常可贵的几点品质:

1.明事理

不明事理的女人,一定让男人害怕。这种女人表面上看是不明事理,缺少正常的判断能力,有时还表现出偏执的性格。但深层却极有可能存在较强的控制欲。明知事情按道理讲不通,她们却也要坚持。她们感到态度越强硬,所获得的能量越多,她们就显得越强势。这种女人遇到性格相对弱的人,她们强势的态度,往往给自己带来一种控制的满足感,让她们觉得自己才是强者。但她们遇到更强势的人,就会有冲突,于是就会变得更加蛮横、固执,甚至不可理喻。因为,她们渴望在这种心理较量的情况下取胜。否则,她们的脸面上过不去。有时,这种女人不惜采取报复的措施,来维持自我的强势心理。

这点马皇后就做得非常好。暴虐的朱元璋身边站了一个明白道理、分清曲直的女人,直接避免了许多次无辜的杀戮。一个女人要是不懂事,是很麻烦的。工作中、爱情中,都会受到影响。

2.知进退

王安石的《雨过偶书》说,人要知进退,像浮云一样在人们需要雨的时候,便来下雨;下过雨后,就立即归山。趋利而动,进也;避害而行,退也。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审时度势、相机而动。

在马皇后劝谏朱元璋的时候,她采取的方式就说明了这一点。建立在对朱元璋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她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段。在他暴怒的时候,不忤逆;在他平静的时候,有所坚持,以“进”为攻。

我们在工作中,也需要这种技巧。如果时机不利,可以退为进;如果万事俱备,可积极地“祭”一场东风。

3.患难扶持、富贵清醒

朱元璋与马皇后是患难夫妻。在朱元璋还不是皇帝的时候,马皇后尽心辅佐,与丈夫患难与共。在这期间,夫妻二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及至后来,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马皇后夫荣妻贵,摇身一变成了国母。但是,她也没有因此而得意忘形,而是时刻清醒自律,在关键时刻提醒朱元璋。这一点非常难做到。

一般人都有“苦尽甘来”的情结,就是说困苦之后都愿意肆意地享受当下的好时光。没错,话是如此,可在苦尽甘来的那一瞬,却也极容易出问题,放松警惕绝对不是好现象。据说,二战时飞行员失事多发生在凯旋归来的时刻。因为那个时候飞行员精神放松,失去戒心,一时不慎,后果不堪设想。胜利来得太猛烈,不见得是件大好事,还是清醒为妙。现在、将来,都要考虑到。这不是杞人忧天,而是未雨绸缪。

同类推荐
  • 名利丹青:吴冠中说吴冠中

    名利丹青:吴冠中说吴冠中

    《名利丹青:吴冠中说吴冠中》内容包括:换个角度看大师、艺术家的成功与艺术的成功、好的艺术品才会流传吴冠中访谈录、吴冠中采访侧记、十个关键词盖棺论定吴冠中、《吴冠中画作诞生记》札记、吴冠中的成就得失与性格心理——七卷本《吴冠中文丛》阅读随感札记……
  • 关东枭雄张作霖

    关东枭雄张作霖

    张作霖为什么能够崛起?一个穷小子,一无权,二无势,在日俄两大列强以及清庭和革命势力之间趋利避害、闪转腾挪而终于成就了霸业,除了上天眷顾以外,他是如何做到的?本书透过这中间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引领读者去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关东枭雄张作霖。
  • 走进大师齐白石

    走进大师齐白石

    本书通过大量的生活照片介绍了大师齐白石的艺术人生。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在他一生的创作中,曾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画作。目前,正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的北京国际双年展,开设了齐白石特展,给了我们一个领略大师作品魅力的机会。
  •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5)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张岱评传

    张岱评传

    张岱是明清之际学术-文化史上一位在文学、史学和艺术理论等诸多领域都取得卓越成就的杰出人物。本书从大量原始资料入手,对张岱充满神奇色彩的生平做了全面的考述。
热门推荐
  • 杀戮之源

    杀戮之源

    天降陨石,伴随无数武学秘籍从天而降,天色齐变,地球天地灵气开始恢复!美国一处秘密基地私自研制基因药水,活人做实验,没想到药水失效,所有人变为丧尸,G病毒开始扩散!末世危机,全球进入大进化时代!
  • 带着神仙混都市

    带着神仙混都市

    一次意外,吴同当上了凡间仙狱狱长,每天看守着一群犯了错的神仙,负责安慰他们,鼓励他们,敲诈他们……神仙的宝物,法术,仙丹,能骗就骗,能抢则抢。敢不给?那就只有大刑伺候了。
  • 冷眸公主的千年冰山

    冷眸公主的千年冰山

    昨晚竟梦见了你可笑的是即使是梦你也不敢面对我好像从来没有过我没事反正我也不爱你了
  • 最糟糕的BUG之神

    最糟糕的BUG之神

    有的人,死就死了,也没有然后。而有的人死了却能复活,并在重生后,身体中的某个部位还会获得bug能力。第一个觉醒的二弟是位战力无匹的变态佬。第二个觉醒的三屁是位妙手回春的憨厚家。第三个觉醒的四嘴是位嘴炮无敌的贱痞货。第四个觉醒的五手是位出神入化的做死者。......而拥有如此多bug能力甚至可超越神灵的他,却受尽了这些家伙的欺凌。【本文内容尽量不变态不重口不突破下线并竭力保持节操】
  • 匆匆那年续

    匆匆那年续

    之前看了匆匆的网络剧,最后的分离揪心的不行,只能自己脑补一个完美的结局给他们。这个只是本人乱写,文笔有限,请各位看官原谅。。。。。。谢谢
  •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女鬼缠身之千年僵尸老婆

    女鬼缠身之千年僵尸老婆

    刚出生时,被人说成是凶眉尸牙,厉鬼回魂的命,结果配了阴婚,娶了鬼妻。八岁那年的一个夏夜,隔壁小寡妇馒头婶儿要给我洗凉水澡,结果,鬼妻生气了......
  • 我是合伙人

    我是合伙人

    职场就像一场历险记,你不知道下一刻是风光旖旎还是暗礁险滩,如何抵达梦想的那片海,经历过的人才懂得答案的所在。
  • 南明雄主

    南明雄主

    1645年五月,扬州失守,屠戮十日,南京沦陷,弘光皇帝在芜湖被俘,至此南明的第一个政权宣告灭亡。南京改为江宁,寓意江南宁静了。眼看满清骑射马上就要席卷天下,多尔衮下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满清第一次在世人面前露出狰狞可怖的面容,富庶的江南直面残酷的腥风血雨。在剃发易服的民族存亡之际,一个热血青年穿越到一个被撤藩很多年的宁王后裔的公子哥身上,带着一个怕死的管家和一个傻子家丁,究竟能不能改变南明各势力各自为政的局面?能够带领义军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大好河山?
  • 针灸与养生

    针灸与养生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这是苏轼《赤壁赋》里的名句。养生实际是人们长生梦想破灭后的一种现实补偿。看看时下大街小巷各式各样的美容院,令人眼花缭乱的保健品店铺,听听周围日渐平常的减肥健身话题,你就不难发现,追求健康、健美已成为都市人的生活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