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0800000012

第12章 “整风”运动

当然我在内心也在筹划着,我要找到一个突破点,看来就要从整顿班上的手机和MP3开始,并且决定一定要达到当初没有烧的三把火,所取得的效果一定要胜利。首先要给自己鼓励鼓励,助助威,树立信心。上任的第三天,我进教室之后,就一反常态,我不上课,也不说话,就先在教室走了一圈。之后,回到讲台上,我依然保持的是沉默,除了沉默之外还是沉默。这下学生也觉得老师今天很奇怪了,呆了好一会儿。我就问:“同学们,你们望着我干什么,难道今天有什么不同吗?”

春节刚刚一过,学校就决定要我担任高一(16)班的班主任。16班的大致情况我还是比较了解的,文科,女生居多,将近60员大将,班级比较庞大,已经超过80人。坦率而言,在这个时候担任这个班主任,还的确不是时候。主要的原因是,我虽然在这个班级担任语文学科的教师,可是,一直以来,我对学生比较友好、和善;学生们对我的了解是,总是觉得我是“阿弥陀佛”的教师。那么出任这个班级的统帅,学生是不是认为我很好对付,这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这是其一,另外,在我出任班主任之前,班级有个空档,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几乎没有人管理,再加上春节刚过就要求学生来补课,学生既不怎么适应,同时还有抵制的情绪。对文科班级放任一个星期,学生就如同“放虎归山”之感,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他们如同“群魔乱舞”,大胆,放肆,不受约束。我接班两天就探察清楚了所有的情况,学生一向比较喜欢信任我,当他们得知我出任他们的班主任之后,更多的是欢喜,其他的一切也没有怎么考虑,欢呼雀跃。我的面孔依然,没有怎么变,有人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所有的经验一再告诉我,要是一开始就不烧这三把火的话,看你今后怎么收场,当然,这我同样明白。我们班现在是接班之时,MP3和手机有多少?n部。到底是多少,初步预测人手一部,虽然上课听音乐的不怎么多,但是绝对也不怎么的少,下课那就如同手机市场,呱呱叫。这一切表明我真的应该在我上任的第一天,就要采取行动了,要不我真的要自食其果,为今后的工作制造障碍,也无法收场了。

可是,我的个性又决定,我是一个不但不会烧三把火的人,同样我也烧不了,看样子,我还真的要想办法。只有自己为自己出点子,不然不但同事会看我的笑话,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我怎么当差,怎么管理班级,怎样对学生负责。既然是这样的话,我一切依然按兵不动,不露声色,学生当然也在试探我,试探我的水到底有多深。几天的试探,印证了他们当初的预感,我什么样的动作都没有采取,我只是给他们初步的提了一些要求。我明白,我现在所要做的就是静观其变,首要的任务是做到心境平和冷静,要做到少安毋躁。冷静再冷静,把班上的一切情况探得一清二楚之后,再采取行动。

我当然在内心筹划着,我要找到一个突破点,看来就从整顿班上的手机和MP3开始,并且决定一定要达到当初没有烧的三把火,但是所取得的效果一定要的,首先要给自己鼓励鼓励,助助威。上任的第三天,我进教室之后,就一反常态,我不上课,也不说话,就先在教室走了一圈之后,回到讲台上。我依然保留的是沉默,除了沉默之外还是沉默。这下学生也觉得老师今天很奇怪了,呆了好一会儿。我就问:“同学们,你们望着我干什么,难道今天有什么不同吗?”

同学们都回答:“老师,您今天有什么事吗?”

呵呵,真有意思,鱼总算上钩了,我要的就是这句话。我:“要说事也没有什么事的,只不过呢?”

“不过什么?”你看多好,循循善诱在这里总算发挥作用了,可我还是有难言之隐的模样。

学生慌神了。你看,怎么样?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着急,要沉住气,要知道,你可是苦苦地等待了好几天,就是为了这个机会。

我说:“还是不说了吧!省得大家为我担心。”

这句话,恰到好处,学生一致要求我说,在他们再三要求之下。

我就发话了,我问:“同学们,大家愿意我当你们的班主任吗?”

“愿意,这是我们苦苦等待的结果啊1

“那愿意听我的话吗?要是得罪你们了怎么办呢?”

“哪里话,老师你说吧,我们都听您的。”

“既然这样,那好吧1你看,我们各自都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角色,开始行动吧。

我就用自己的眼睛盯着黑板旁边的插座,因为天天都有人用插座为手机、MP3充电,几乎次次爆满。

“同学们,今天领导找我谈话,对我说,我们班充电的事要我好好管一下,怎么办呢?”

“那就好好管一下。”

“没有意见?”

“肯定没有意见,我们还以为是多大的事呢?”我要的就是这句话,可是我就是不说,要学生亲自从口中说出来。

“谢谢各位同学的理解支持。”我顿了顿,接着说,“从明天开始,班上就不允许充电了,看到了,我就要拿走了。至于手机和MP3的事呢?我也不怎么反对大家带到教室来(这句话很重要,人道,学生带这些是他们的自由)。可是要是在上课和下课之间有人在听,那我就要……”

下面,我不说,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老师收起来。”说完后,他们马上觉得有什么不妥当的,可是已经说出来了。

我要抓住这个契机,乘胜追击了,我说:“也一样,从明天开始,我就来收,然后替大家保管。”

第二天,我进了教室之后,看到还有充电的,什么也没有说,就取下充电器,放在袋子了,拿到办公室去了。我压根就不问是谁的手机和MP3.

在下课的时候,我总是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教室,看到正在使用手机和MP3的同学也不说什么,就把手伸了过去,学生就乖乖地把手机和MP3交给我。就这样,经过连续一个星期的作战,班上大肆使用手机和MP3的现象几乎杜绝了,因为我拿走学生的手机和MP3之后,他们想拿回来。手机是谁的,一般而言,我是不怎么追究的,拿回办公室之后,就这么放着。学生找我要手机的时候,我明明知道,他们是要手机的,我就故意当作不知道。我问学生:“你找我有什么事?”这个时候的学生往往吞吞吐吐,不怎么开口。我呢?也不怎么发话。哦,既然是这样的话,你不好意思,那么就先回去,想好了,再告诉我,怎么样?当学生告诉我是要手机的话,我在这个时候会沉默一会儿,什么话也不说,就这样沉默。我想这个时候的学生就如热锅上的蚂蚁——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走也不是,留下来也不是,反正,我就是不发话。我就是要让他们好好享受这种煎熬,我明明知道他们难受,就是不给他们明确的答复。同样我既不说给他们,也不说不给他们。当时间差不多了的时候,我就对他说:“哦!是手机吗?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只是这很让老师为难的,要是我给了你,那其他的同学怎么办呢?要是我不给你的话,那你又该怎么办呢?这样吧!你帮我想想,看我该怎么办才好呢?”学生肯定是回答不出来的,我就接着说:“要不这样吧!你先回去,好好思考之后回答我,一定要给我答复,我可是等着你的‘金点子’。”第二天,学生依然没有给我答复,我肯定不着急。

第三天学生找到我,对我说:“老师,我实在想不出来。”我说:“没什么的,回去再想想,老师相信你。”学生就这样被我拒之门外了。后来,他们实在想不出办法来,就对我说:“老师,我确实没有办法了,要不我给你写封保证书,以后我不再犯就是了。”呵呵,乖乖,我要的就是这句话。这时候,我就爽快地答应了。“那好吧!行。”

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奔波,几经周折,花费了大力气之后,才要回自己的手机,同学们领教到厉害之后,就开始慢慢自动收了起来。而我呢?做这一切工作的时候都是和风细雨地进行,可是达到的效果却胜过了暴风骤雨,看样子,做什么事也要策略,就是整风运动依旧也不例外,润物细无声。所以整风运动能达到好的效果,“治病救人”,同样也是树立教师地威信的大好机会,千万要好好把握。

同类推荐
  •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勾栏胭脂

    勾栏胭脂

    八大胡同究竟在哪里,到底是哪几条胡同,在那里曾经发生过什么?赛金花、小凤仙是否确有其人其事……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的“胡同游”也涉及了八大胡同,并由此引发媒体的争论,争论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难以启齿的东西?作者用了将近2年的时间走访了前门一带所有的胡同,拍片子,查资料,与老人们聊天,亲手绘制前门一带所有胡同的地图,力图将真实的八大胡同展现在读者面前。
  • 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

    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不仅是我国的著名学者,而且是大翻译家。他精通多种外语,译著丰富,在长期的翻译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很多独到而精辟的翻译理论和观点。《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精选了季羡林先生谈翻译的文章,生动有趣,活泼精炼,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对学习外文和从事翻译工作的读者有所帮助。
  • 国家传播战略

    国家传播战略

    《国家传播战略》在梳理国际传播和国家战略发展史的基础上提出国家传播战略概念,并从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的角度展开思路,探讨传播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传播战略制定和实施的具体问题。为阐释国家传播战略演变的历史逻辑,《国家传播战略》还对大众媒体发展不同时代的国家传播战略模式作出整理;而作为把握全球传播竞争的横向视野,本书根据不同发展水平和意识形态性质国家的宏观特征对国家传播战略进行比较研究,进丽阐明了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新格局这一命题。
  • 传播与文化

    传播与文化

    本书是作者2005年出版的《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一书的延伸。《跨》奠定了从事跨文化传播必须解释清楚的后殖民“文化语境”,本书在此基础上,又引入传播和新媒体(新媒介)语境,以“文明演进”为横轴,以“文化变迁”为纵轴,探讨传播科技和新媒体为世界和中国的文化变迁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书梳理和重新界定文化与文明的含义和关系,建构了一个二者的逻辑函数关系模型,提出了“新媒体成就中国”的理论假设并作了论证。这本书也是为作者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建构一个中国视角下的跨文化传播学科所需要的理论体系一一在解决了研究语境、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概念问题之后。
热门推荐
  • 夫君在上

    夫君在上

    一见钟情不适合她,聪明的她无心留恋风花雪月,然而突来的一切,打破她的计划。家破人亡,没有钱,没有亲人,没有朋友,被‘狼’看中是什么感觉,他一副高高在上,笑脸迎人,转身狠狠的在她肩头上咬了一口,抬起头时,唇上沾染了她的血,恶魔般的笑,让她失去一切。
  • 母亲·在医院中

    母亲·在医院中

    本书是作家丁玲的小说精选本。主要收录了《母亲》、《在医院中》等作品。
  • 御神之界

    御神之界

    一个以学院为实力划分的世界,一场无法分辨善恶的阴谋,一个被老师领养少年的成长史。
  • 枕上狐夫:萌妻从天降

    枕上狐夫:萌妻从天降

    酒不笑花花自笑,沾花点酒千年谣,她喜欢酿酒,因为就可以让她忘了狐狸忘了他。她的酒很奇特,可以让喝的人看到自己的前世今生,唯一看不到以后。千年之前,兵临城下,玉臂一挥,风姿飒爽。千年之后,再次见面,往事尘埃,早已随风飘散。再次记起却早已物是人非。千百年前,她是一只花妖,她爱上了一只奇怪的狐狸,为了他,她死去了,不悲不壮。千百年后,她再世为人,不意愿的穿越让她渐渐接近那只带她来古代的狐狸。十里长街,红装似血,泪流下脸颊:“狐狸你要离开我了?”造化弄人,当她记起前世的一切,怎料只能亲眼看着狐狸死去?他等了她千年这世终于该她等他了么。ps:不要被表面所迷糊,此乃宠文一枚
  • 冰火黎明

    冰火黎明

    诸神黄昏之战已经过去了三千年,芬布尔之冬已经称为中庭大陆的常态。各大种族的血液中都流传着上古神灵与巨人的血脉,每个人都向着英雄的道路大步迈进。一位天赋异禀的少年,在曦光城外的狩猎营地内峥嵘初显……
  • 总裁大叔秘密爱

    总裁大叔秘密爱

    说好配合他演完三个月的夫妻,他却每天霸着她的枕头不放。她只是想努力奋斗,找个好男人,他却把她的好男人全赶去了天涯海角、不得再相见。什么,抗议无效?一日为妻,终生为妻!不服,接着睡!
  • 在珍宝岛的那些岁月

    在珍宝岛的那些岁月

    1969年3月,苏联军队几次对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珍宝岛实施武装入侵,并向中国岸上纵深地区炮击。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战绩。在这次事件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本作品详尽地描述了珍宝岛战争战斗情景和战后边防战士驻守边防的实际。其中通过反映珍宝岛战士对理想、生活和爱情的追求,再现了那一代人的思想情操和人生理念。
  • 书童爱:有情人终成眷属

    书童爱:有情人终成眷属

    入学的那一天,见到了他,从此爱上了他,他从小患有血友病,大学时因为一次意外换上了艾滋病,但是他们一直不离不弃,最终修成正果。
  • 箫破虚空

    箫破虚空

    一声哀叹苍穹变,笑看红尘游世间。一萧震世界,一笑荡乾坤,一曲萧音美人倾心,万敌颤抖。萧音现,牧王出,百兽退,万主臣服。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