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67500000010

第10章 主持人节目受众的特征

作为主持人节目的受众个体,其特征是千差万别的,但作为整体的各种类型的受众,仍具有共性特征。其中包括构成特征、社会特征、需求特征和择信特征等不同层面的特征。

一、受众的构成特征

从主持人节目传播受众在空间分布、存在的态势看,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人数众多、差异性大、分布散乱、成分复杂、居住分散、需求多样、时空分离和各自受传。也就是说,他们大都素昧平生,未曾谋面;他们之间既无接受协议,也无接受准则;他们对同样的主持人、同一节目信息认识各异,反应不一;他们在接受信息时彼此之间都没有直接控制对方的功能。

二、受众的社会特征

节目主持人受众的社会特征主要包括:由文化传统和历史时空所决定的受众的民族特征、地域特征、宗教特征、语言等方面的特征;由社会环境决定的受众处于不同的政治地位、经济条件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群体特征;由群体的教育引导和规范约束所形成的受众的思想观念和言行举止的文化特征;由受众的性别、年龄、个性、智力、经历、兴趣、爱好和预存立场等因素所决定的个性特征。

三、受众的需求特征

节目主持人的受众心理需求一般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自尊心理、崇名心理、时尚心理、从众心理、好奇心理、求知心理、求利心理、惜失心理、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习惯心理、逆反心理等。

2004年一个地方卫视台成功地将《美国偶像》本土化,推出了一场“美眉真人秀”《超级女声》,吸引了3~4亿观众的眼球,2005年又通过“海选”的浪潮和“滚雪球效应”把“平民选秀”类节目演绎为娱乐狂欢盛宴,并使蒙牛乳业集团、湖南卫视、掌上灵通、移动联通、电信和网通等企业都赚了个盆满钵满。原因何在?笔者曾经指导一位大学生从传播学的角度研究关于“超女”与“粉丝”的关系。下面我们就着重以《超级女声》节目为例,分析该节目获得成功与受众心理需求满足的关系。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在“超女”成就“粉丝”的梦想、“粉丝”成就“超女”的辉煌的过程中,充分反映了在主持人节目中,一般受众的多种常见的心理需求特征:

(一)自尊心理

按照马斯洛提出的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说,自我实现的自尊需要是人类的最高级的需要层次。当今社会人们普遍有一种渴望“飞上枝头变凤凰”的自我实现的心态,幻想着某天“一举成名天下知”。而“超女”的“海选”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这些渴望成名的人去展现自我,继而实现自我、超越自我。“超女”的“海选”被称作“大型零门槛音乐选秀活动”,正是这种不设门槛的报名方式,给了所有女性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动员了女性这个收视大军。即使自己实现不了梦想,也可以通过自己青睐的“超女”达到自我实现,正是这种认同感让众“粉丝”对自己的偶像顶礼膜拜。到最后她所关注的“超女”成功了,在心理上、感情上就等于她自己也成功了。“我选择,我喜欢;我的投票成就了我喜欢的超级女生”,这自然会带给“粉丝”们一种成就感和自尊心的满足感。

(二)求乐心理

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青少年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重,人们迫切需要在各种具有娱乐功能的消遣活动中改变一下自己过于拘谨而封闭的生活环境,舒缓一下自己紧张的神经,释放一下自己多余的能量,享受一下狂欢的乐趣。“海选”活动中,无论是十几岁的学生,还是几十岁的中老年妇女,许多人都想上台“秀”一把,“乐”一回。大家都可以在现场或电视机前欣赏到台上“超女”们的千姿百态,从流行的时尚到千奇百怪的造型、从专业水准的美声唱法到信心“爆棚”却严重跑调的歌声、从震耳欲聋的呼喊到评委们尖酸刻薄的评论,观众们所求的就是从猎奇与狂欢中获得精神上的放松。

(三)从众心理

在传播学中,从众就是受众在传播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从而在认识、行为和观点等方面发生变化,使之与群体中大多数人相一致。曾有学者做过从众心理试验,发现有65.4%的人发生过从众行为,可见“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超级女声》中,无论是参赛者的全情投入,还是“粉丝”的近乎疯狂,都与“从众心理”的“催化”分不开。《超级女声》首先是在部分青少年中传播,后来经过媒体的推波助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当参赛者得到社会的肯定和赞赏,并且有人获得确实可观的“回报”之后,更多的人加入进来,这时候“滚雪球”的效应进一步扩大,变成一种集体性的从众行为。这就在客观上形成了有利于《超级女声》的氛围,使其在公共议题中处于越来越强势的地位,继而影响更多的人,吸纳更多的“粉丝”。

(四)宣泄心理

传播学理论中的“排气阀理论”认为,媒介有“排气阀”的功能。当社会产生一定矛盾的时候,通过这个“排气阀”可以把这个矛盾转化,可以把普通群众的怨气发泄出去,这样会使社会更加稳定。如今青少年感受到的各种社会压力越来越大,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发泄的渠道。《超级女声》就充当了“排气阀”,为广大受众提供了一个情感宣泄的渠道,一个颠覆传统的机会。在“超女”这个舞台上,你想怎么唱就怎么唱,想怎么秀就怎么秀,想投谁就投谁。“超女”几乎能让每个关注它的人在自己的某种情绪中找到能够承载的对象,或喜、或悲、或感慨、或不平、或认同、或反对……我们可以发现,基本上在《超级女声》的每一场比拼中都能看到眼泪和欢笑,这是集体情绪宣泄的结果。从勾起你压抑的情绪开始,然后释放,让你马上投入、情绪高涨、积极认同,充满了希望和个性。

(五)好奇心理

好奇心理是指对刺激性事物的一种猎奇、欣赏心理,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里,人们对太多的冗余信息、重复信息、虚假信息已经感到非常厌倦。人们期盼和向往新颖奇异的新鲜事物,推崇别具一格的娱乐方式,喜欢能满足好奇心的比赛模式。而这正是《超级女声》在“海选”时就开始吸引青少年目光而风靡一时的魅力所在。不计其数的女性参赛者提供了看不完的亮点,《超级女声》不加遮掩地直接展现选手的个性风格、人性弱点、情感体验,特别是选手在PK后各种莫名的情绪流露都被一览无遗,胜利的喜悦与痛苦的告别都成了精彩的看点,这给所有的“粉丝”带来强烈的心理刺激。

(六)求实心理

现在社会提倡返璞归真,受众们看腻了那些经过精心策划、包装精美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节目。《超级女声》用镜头和文字不加修饰地反映其各色“超女”原汁原味的原始状态,形式上不需要过多的刻意包装和艺术加工,内容上关注生活本真,着力表现对象的原初状态。画面虽然粗糙,人们却可以与真实场景、真人真貌作“零距离”的接触。这种原生态的节目模糊了生活与电视之间的界限,缩短了双方的心理距离。

(七)求近心理

人类的选择性心理使人们都喜欢选择在地域、民族、文化、年龄、性格、观念等方面与自己相近的东西,因为容易在情绪情感上产生共鸣。这也是一种求近心理。《超级女声》的节目内容是大众化的“唱歌”,而“海选”被称作是“大型零门槛音乐选秀活动”,这就给了每一个女性接近“超女”的机会,即使自己落选了,也可以继续关注“超女”,只要你已经接触了“超女”,就会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在PK场上,出局选手的落泪与感叹牵动着观众们的心,甚至使支持她们的“粉丝”也落泪了,整个场面真挚感人,让人觉得这是一档充满人情味的节目。

(八)求趣心理

趣味性是主持人节目吸引受众的法宝,“超女”在这方面表现出它的创新。如PK赛制非常吸引人,让得票最低的选手与评委选出的当场表现最差的选手PK,这让比赛充满了未知性与趣味性,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海选中选手们的奇异情态、奇异风格,评委们或“麻辣”、或“霸道”的风趣点评,“粉丝”们大悲大喜的真情流露、尽情宣泄,无不让现场乃至荧屏前的受众一次又一次地忍俊不禁,欲罢不能,过足瘾头。

(九)求新心理

与传统的、精心炮制的电视娱乐节目相比,《超级女声》实属一档较为“另类”的电视歌手大赛:没有令人望而生畏的高门槛,没有精美绝伦的包装,没有流光溢彩的舞台,连冠军也是由观众们发短信评选出来的。对电视节目的喜新厌旧是受众的共同心理,凡是内容新鲜、手法新颖的节目都容易得到受众的青睐。《超级女声》独辟蹊径,开创了电视娱乐节目的新天地,霎时间就引起一股收视热潮。

(十)逆反心理

2005年《超级女声》在模仿《美国偶像》的同时加以创新而获得成功后,有人就说,2006年电视人“眼红”“超女”,100个电视台就有100个“超女”。国内以“克隆”见长的传媒接二连三地推出了像《歌Sin9魅影》、《快乐男生》、《我型我秀》、《梦想中国》、《加油!好男儿》、《绝对唱响》、《闪亮新主播》、《全家总动员》、《超级偶像》等一大批非常雷同的选秀节目。由于是使用同样的刺激物,强度过大,时间过长,再加之简单重复,于是就产生了许多超限逆反的现象,“温度”降低了,“粉丝”减少了,抱怨增多了。有人呼吁:“‘超级女生’已经变成了‘超生女生’!应当注意‘计生’了吧!”

四、受众的择信特征

1960年,美国学者克拉伯在《大众传播的效果》一书中将受众的心理选择过程归纳为三个具体环节: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这三个环节相当于受众心理的三道防线。节目主持人如果不合乎受众的心意,便会在最外层被拒绝,得不到注意;如果有些信息无法避开,这时中层防线便可在解释信息符号时予以有选择的理解;如果信息再突破了这一层,受众便会在最里面的一道防线内进行选择,记住那些符合需要的信息而抛弃他们认为无用的信息。可见,受众对信息的心理选择过程既有“防卫”又有吸收,且吸收的成分更大一些。

(一)节目受众的选择性注意

“注意”是调动感觉器官指向和集中于一定事物或活动的心理活动。“选择性注意”又称为选择性暴露。在主持人节目的传播过程中,首先遇到的受众第一重心理防线就是“选择性注意”,也就是受众是否注意到主持人节目及其信息。受众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特点、目的、已有观念、需求与兴趣,集中注意和选择接受相应的媒体和信息,这是受众心理选择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受众更倾向于接触与原有态度较为一致的信息,而尽量回避那些与己见不合的信息。我国传播学者居延安提出,面对受众这样的“心理定势”,对传播者来说,关键是使自己所传递的信息更切中受众的心理需求,如显著性、一致性、易得性、新奇性、获利性等,使之更具吸引力。主持人在节目策划、制作和传播过程中首先就必须在传播内容、形式和风格上尽量符合主体受众的观念、口味和需求心理,并在这样的前提下通过新颖的包装和创新来吸引受众的注意。

(二)节目受众的选择性理解

“理解”是人们对已被注意和感知的事物给予意义的心理活动。“选择性理解”则是指具有不同心理特征、文化倾向和社会背景的受众,对已被注意和感知的大众媒介的信息以不同的已有观念、态度倾向和习惯方式加以理解和解释的心理活动。这是受众心理选择过程的核心,又称为信息传播的译码过程。同样的节目内容的信息对不同的受众来说会有不同的理解,有时甚至完全相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受众的心理、感情、经历、需求以及所处环境等的不同。

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具有选择性,这主要是由当时的需求、兴趣和情绪等决定的。人们的这种选择性理解决定了他们在有选择地接触到某种信息后,总是倾向于从与自己原有意见相一致的方向来了解信息内容。即使在接触到本来与自身观点相悖的信息时,人们也会有意无意地对它们进行选择性的理解,即把它们理解为与自己原有意见相一致的观点。这种从自身需求出发对信息予以选择的心理倾向,使不同的人对同一节目信息的理解各不相同。有的人对信息全盘接受,而有的人只理解自己所需要的那一部分。所以,节目主持人组织节目传播信息时一定要考虑到受传者的这种选择性理解,要努力运用上述关于影响理解的“功能因素”的规律,尽量在节目传播中赋予其对传播对象的积极意义和最大利益来动之以利,或者尽量利用影响传播对象理解的“结构因素”的规律,加强节目的有效刺激,强化受众的印象,防止或减少受传者对信息的曲解,尽可能使信息被多数人所正确理解和接受。

(三)节目受众的选择性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或活动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和认知几个基本过程。“选择性记忆”是指受众对信息的记忆也是有所选择的,人们倾向于记住传播内容中与自己观点一致的那些部分,用以加强而不是改变受传者的已有意见,同时忘掉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部分,这是受众心理过程的最末环节。事实上,出于潜意识,留在人们记忆中的信息量一般会少于他们所接收和理解的信息量,他们有时甚至还竭力使自己忘记他们所不愿选择的某些信息。这就要求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一定要利用选择性心理的规律,顺应传播对象的心理需求,通过自己的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和语言艺术,对已经理解一致的信息尽可能予以强化;对不一致的信息要根据对方的心理需求因势利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宣之以利,从而达到让对方心悦诚服地改变原有观念,重新理解并建立新记忆的效果。

同类推荐
  • 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一个政党要走在时代的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指导。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明白,现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丰富多彩,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要做合格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大力加强学习,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丰富知识来充实自己。”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部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落实这一战略任务的基础工程,深化理论武装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
  • 汉语文化语用学

    汉语文化语用学

    为背景的语用学同中有异。主要内容有:语境干涉、附着于人的符号束的参与、智力干涉、语用原则与策略、语用的体现关系、宽式语用学以及语用学也可以称为“人文网络言语学”。
  • 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

    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

    本书选取受众研究的视角,从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受角度出发,将伯明翰学派各个时期的受众理论归结为被动性解读、倾向性解读、多样性解读和抵抗性解读四种模式,探讨了不同时期受众理论的特征。体现了传播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 好班规成就好班级

    好班规成就好班级

    本书从两方面来介绍成就好班级的秘诀,这两方面分别为在校学生的管理和课外活动的管理。
  • 三教九流智慧谋略全书

    三教九流智慧谋略全书

    巴里翁医生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妻子贤惠,孩于可爱,可他家的女仆奥尔茄不明不白地死了。他为了搀除自身的嫌疑,凭着高明的医术,很快弄清了奥尔茄的死因:她的肠子里有一种像针一样的细芒刺,是肠穿孔而死的。巴里翁向前来破案的梅格雷警长说明了这个问题。梅格雷见多识广,他想到这种细芒刺是产在马来西亚的赫布里底群岛的,当地的土人,常常用它来报复那些奴役他们的殖民者的。他问:“你参加过殖民军吗?”“没有,我家庭中没有一个人到过殖民地。”“那你们家中可曾食用外来的食品?”“我妻子是个烹任能手,一切饮食都可自己制作,从不购买现成食品。”
热门推荐
  • 真仙界大明星

    真仙界大明星

    一心想出名的许诺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出现在了一个奇异的仙侠世界。在这里,居然要靠出名引动灵光才能够修炼。仙缘大会某分区现场。一个声音高声朗诵:“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于是,引动灵光,分外耀眼,评选官们被惊得目瞪口呆!修仙,从这里开始了。
  • 阴阳先生:异闻档案录

    阴阳先生:异闻档案录

    我叫萧寒,是一名大学生,我遇到的一件事情,改变了我的命运...死去的女孩,到底是怎么回事?黑暗的墓穴,揭开这群千古谜题!本书灵感来自梦境...
  • 炮轰修真界

    炮轰修真界

    面对铺天盖地的修真者,张千只说了几句话。信不信我一枪打爆你的头,一个洲际导弹追你到天涯海角,一个蘑菇诛你九族,一个高功率电磁炮射穿你的宗门?
  • 夏尽时亡:梦开始

    夏尽时亡:梦开始

    三年前的毕业之夜,他背叛了她。她伤心欲绝,决定出国。三年后的今天她回来了,带着梦想,重新踏入了他的生命。她在别人面前,可爱娇气,调皮无比;唯独在他面前,冷酷无情。他还爱着她吗?最后的赢家,又是谁?
  • 百鬼莫侵

    百鬼莫侵

    天命神祇,造化四方。地载万物,水泽绵长。人间多舛,广置封疆。魂归蒿里,魄出扶桑。怀仁至善,大庇八荒。温恭朝夕,执事惟常。诸邪不入,有恶皆攘。百鬼莫侵,逢难呈祥……
  • 网游之未来世纪

    网游之未来世纪

    情场失意,职场得意。主角被校花甩了之后,在游戏世界却大放异彩。极品装备,逆天属性,一步步登上网游的巅峰。而现实世界里:各大校花、神秘警花、富家女、乃至外国公主无不与他扯上关系。看游戏宅主角如何逆袭白富美,尽在未来世纪。
  • 我还记得你的微笑。

    我还记得你的微笑。

    穿成这样别人不会认为我是神经吧。我扯着睡衣的衣角、上面大大的KITTY猫看起来好幼稚阿、而且我还穿着拖鞋、正在我绝望的时候……“拿”那个叫闵浩然的递给我一件校服、天呐。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事还发生在我身上“你为什么会有这个?”他不会上学带两件吧“我看见了个女的穿校服问她给我好吗、结果好几个人争着抢着给我”--帅哥就是有魅力阿“可以给你、不过以后你得什么都听我的”“什么意思”“很简单、你踩了我的脚、我还借你校服、你是不是应该报答我”"报答?”“没错。我要你以后当我的跟班”“你当我白痴阿、就一件破校服、”“你忘记你还踩过我吗?”“没校服我也能读、不用你的破校服、踩你又怎么样。你能把我怎么着”他还真当我二百五阿!我抬头挺胸。
  • 邪佞总裁的宝贝

    邪佞总裁的宝贝

    变化无常的平凡女孩儿夕子遇到了性情难定的蓝,平凡的生活便起来了无数风波,当两个彼此相爱的人却因为某种原因而情错思错的时候,留下的黑夜里可否有光明的存在。平凡人的爱情故事染上了不平凡的气息,着实令人耐人寻味。
  • 神秘丫头:杀手来袭

    神秘丫头:杀手来袭

    她和他相遇,他高傲霸气,她冷漠无情,他的地位,和她的地位相差太远,他是贵人,而她是……
  • 风云转

    风云转

    偶然的地震,一名退伍军人因挂在胸口上的古玉缘故降临在异世,从而开始了他纨绔生涯,欲知后事如何请看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