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7300000013

第13章 林下张良

——司马光评点张良(臣光曰14、15)

汉高帝五年(前202),素来多病的张良自言说,尽管祖上曾阔过(家世相韩),他自己也够猛,散尽万千家资购刺客为韩国报仇。但追随高帝以来,只是动动嘴皮子,参谋参谋,高帝却倚为帝者之师,封万户侯,这是一介布衣的大荣耀,我感到知足了。于是杜门不出,不过问世事,在家自修辟谷不食,学仙人赤松子的逍遥自在。

司马光在“臣光曰”第14篇中说:人之死生如昼夜更替,属于自然规律。自古至今,就没有能够超越自然而不死的人,以张良的识见,当知神仙不过是虚幻奇诡的东西而矣。可他却要学道赤松子,于此可见张良的处世智慧了。所谓功名,正是为人臣子最难处理的问题。既如高帝刘邦所称道的,也只不过萧何、张良、韩信三个人,但是淮阴侯韩信被诛除,相国萧何晚年身陷牢狱,这难道不是因为处名位之极却不懂退让的缘故吗?所以张良借口与神仙交游,从世事中脱身出来,视功名如身外之物,置荣利于脑后,所谓“明哲保身”者,张良确是做到了。

在往后的多篇评论里,司马光都要对人臣的谦让不伐,致礼有加。儒家讲“有道则仕,无道则隐”。而仕的最高增界则是“功成身退”,并不以有功而沾沾自喜,亦不自恃能耐而目空一切,所以有益于国家,也有益于自身。萧何晚年的吃劳饭,是遭黑手了。而韩信丢命,则是自齐王迁淮阴侯,居常鞅鞅,羞与綘侯周勃、将军灌婴等同列,认为他们都不如自己,典型的目无余子故尔。

上引张良的原话,《史记·留候世家》是这样说的:“即引道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汉书》本此。而《通鉴》作了笔削,删去“岁余”二个字。此一改动,虽只二个字,却非常高明。也就是说,张良之“不食谷”,不在于时间之长短,也并不意味着他真要躲在家里永不出门,而在于他不争功的心态,无有时间限制,伴他终生。司马光敏锐的捕抓到了这一点。

那么张良的功劳到底有多大呢?一句话,他的天下大势观,让司马迁也吃惊。主要表现在如下五点:

一,刘邦打进咸阳城,萧何忙着去抢丞相府里的户籍,刘邦忙着搬进皇宫去住。樊哙与张良先后劝阻,这些风物可都是秦王朝所以亡天下的所在。其实樊哙和张良的话,不过是给刘邦留了面子,他俩非常清楚,包括刘邦,凭当时的实力,能打得过项羽?刘邦尽管很不情愿地还军霸上,但这个举动为后来的鸿门宴留足了余地。

二,张良统战项伯,功劳真是太大了,除了鸿门宴一事外,项伯还帮刘邦搞到汉中之地。公元前206年,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刘邦赏了很多钱财给张良,计有“金百镒,珠二斗”。张良轻财,全部送给项伯。而刘邦也暗中拨出不菲活动经费,假张良之手送给项伯,以游说项羽取汉中之地。而项羽竟然同意将如此重要的经济命脉交给刘邦。要知道,秦国之所以能够一统中国,倚仗的便是汉中的富庶。后来的萧何即是坐镇汉中,源源不断地向前线供应补给,刘邦据此而取得天下。

其三,公元前204年,刘邦正考虑如何钳制削落项羽的势力,郦食其献了一计,不如再行分封,立六国之后。这是项羽搞过的手段,结果是楚汉相争。没想到刘邦也认为可行,立即派人去刻印。恰张良请见,刘邦满脸得意地问他此计如何?张良一口回绝不如何,不但不如何,汉王大势且要去矣。张良列了八大理由,归纳起来主要有二点:一是目下形势,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势力来控制住诸侯,灭一楚而生一楚,怎么办?这不自己添麻烦么。二,立了六国之后,大家都各归旧主,比如我回到韩国去,谁替汉王效力?刘邦正在吃饭,听到这里,差点没被噎死,大骂郦食其“腐儒”。

其四,便是韩信伸手要齐王事,张良对刘邦的一席话也见形势之要。张良对刘邦耳语说,我军方战事失利,汉王能钳制得了韩信吗,他如果想自立为王你又能如何?不如因而立之,免生反侧之变。和批郦食其的话,如出一辙。

其五,支持娄敬定都长安说,促使刘邦下最后的决心。诸将中意洛阳,无非贪图生活便利一点,离老家近一点。而张良却是从王朝未来的发展形势,来考虑选择国都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如果要给汉初三杰排座次的话,张良当居第一。这不是我乱说的,刘邦本人也这样认为,有史实为证。

韩信封齐王,是他伸手向组织要官的结果,淮阴侯才是刘邦的真本意。萧何当年总管后勤军需,源源不断地向前线供给军需,使前方将士粮草、装备不缺,功劳很大,刘邦封他酇侯,食邑八千户,比那些出生入死的战将封赏还高。诸将因此很有意见。刘邦打了一个比喻,打猎的时候,猎狗跑在最前面,最先叼到猎物,但发指示让猎狗出击的却是人,你们成就的是“狗功”,而萧何成就的是“人功”。刘邦不读书,话糙理却不糙,讲道理很有一套,诸将也就没话说。

而刘邦给张良的封赏是多少知道吗?三万户。且让张良在富庶的山东境内自己挑地盘,想挑哪里就挑哪里,可见张良在刘邦心目中的地位。汉高帝五年(前202),张良随刘邦来关中,此时他自言是“万户侯”。至次年,刘邦始剖符分封,给张良三万户。由此可见,张良先是“万户侯”,后益封三万户。只是张良为人谦让,对刘邦的厚遇,自谦不敢当,“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于是封张良为留侯。封地在今徐州沛县东南五十里的留城,是刘邦、张良初次相遇的地方。公元前208年,张良带着几百随从,欲投奔时在留城的楚王景驹,道遇刘邦,与他闲话。刘邦很赏识张良,而张良与别人往往话不投机,由是铁心追随刘邦。张良选留城作为自己的封邑,是大有深意的。既是有意提醒刘邦,也是希望功成名就之后的君臣之间,能交好如初,善终如始。后来吕后设计韩信,鬼主意是陈平出的,萧何参与其谋,便没张良什么事,他的请封“留”之本意便显现出来了。

前面说过,张良的“欲从赤松子游”,重在心志,并不是真要废了人事。他也参和事,只是参和的依然是天下大势。

汉高帝六年(前201),刘邦论功行封了二十多位大臣,其余文官武将则日夜争功不止,搞得刘邦也很头疼。一天,刘邦在洛阳南宫,从复道看见诸将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很是奇怪。张良说,陛下不知道吗,这是在谋反啊。刘邦信以为真,问怎么办。张良劝刘邦先封平素自己最讨厌的人为侯,这样人心就安定了。果然,群臣皆欢喜地说:“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司马光从另一方面解读了张良的意思(臣光曰15)。也就是说,诸将哪是真要谋反啊,张良之所以要危方耸听,是鉴于刘邦“数用爱憎行诛赏”的做法有失公允:对平素自己喜欢的人、亲近人,就给予高官厚禄;对不喜欢的人、有得罪过他的人,甚至把人家给杀了。因此,提出劝谏。司马光称赞张良懂得抓住进言的时机,效用巨大:上使皇帝无偏袒私情之过失,下使群臣无猜疑恐惧之念头,确保了国家的长治久安。“若良者,可谓善谏矣。”

附:臣光曰14:夫生之有死,譬犹夜旦之必然;自古及今,固未有超然而独存者也,以子房之明辨达理,足以知神仙之为虚诡矣,然其欲从赤松子游者,其智可知也。夫功名之际,人臣之所难处。如高帝所称者,三杰而已,淮阴诛夷,萧何系狱,非以履盛满而不止耶。故子房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

臣光曰15:张良为高帝谋臣,委以心腹,宜其知无不言,安有闻诸将谋反,必待高帝目见偶语,然后乃言之邪。盖以高帝初得天下,数用爱憎行诛赏,或时所害至公,群臣往往有觖望自危之心,故良因事纳忠以变移帝意,使上无阿私之失,下无猜惧之谋,国家无虞,利及后世。若良者,可谓善谏矣。(《通鉴》卷11)

同类推荐
  • 主宰全球

    主宰全球

    “在西元1207年,世界上毁誉参半的暴君,全地球的首个征服者,手上沾满了鲜血的屠夫,霸占了全世界无数美人的色魔,全世界各国君王头顶上的‘太上皇’,国际联盟首任秘书长高鹏,在中国的临安亮出了獠牙。从此我们西方各国开始受到了东方人的残酷压迫。”反对以华夏文明为绝对主导国际联盟的叛贼乌里扬诺夫在寒冷潮湿的洞窟当中,颤抖而悲愤的书写着这一段文字。
  • 乱世权谋

    乱世权谋

    死后投胎,阴差阳错到乱世。乱世对大多数人来说,是苦难;对有些人来说,却是乐园。生在乱世,无法选择。活在乱世,却可以选择,只有让自己更有智谋,更加强大,才能游刃有余行走四方,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 三国之铁骑帝国

    三国之铁骑帝国

    这是一部英雄史,传闻中的西凉铁骑,重骑兵、突骑兵、武骑兵、弓骑兵、弩骑兵、且看他们如何纵横天下。一个英雄的成长史,一个重生的不屈灵魂,一代帝王的辉煌之旅。三国时代是一个争霸的时代,各路英雄齐上阵,上演了乱世英雄的好戏,里面有太多的人值得我们喜爱,但是很多人的结局却都很难让我满意,所以想要写一部自己的三国小说,就是不能收服那些谋臣猛将,但是却最少能够给他们一个好的结局。真心喜爱三国的朋友支持一下,点击收藏都可以,谢谢支持。
  • 清东陵拾遗(清东陵研究丛书)

    清东陵拾遗(清东陵研究丛书)

    孝陵位于清东陵中心,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也就是顺治皇帝与他两位皇后的陵寝。本书将为你揭示清东陵。
  • 锦绣大明

    锦绣大明

    锦者,锦衣卫;绣者,绣春刀;且看穿越五百年来到大明万历初年的杨震如何走上巅峰,重振河山!
热门推荐
  • 剑冥遮天

    剑冥遮天

    一个普通的山村童子,一次偶然的机会被一个修仙者发现具有不弱的灵根,拜入了那名修仙者的门下,从此踏上了属于他的修仙之路....本书讨论群号:324051158有意见的可以到这里来提,最好能来给夏情一点支持!验证名:起点(剑冥遮天)
  • 举案相齐眉

    举案相齐眉

    穿越到忠烈名门,一门三侯爵,牛吧?满门都是寡妇,惨吧?舒然和她的小伙伴们,就在寡妇们的照料下,靠着祖父、伯伯和老爹用命换来的功勋平安长大了。眼看要嫁人了,本想找个老实相公,安安稳稳过一生,却没想到“未来夫婿候选名单”却没有派上用场,一道圣旨,赐婚肃王。七岁离开京城,扎根塞北的肃王。冷酷无情也好,杀人如麻也罢,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她不信付出没有回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排毒养生

    排毒养生

    这书教我们用最轻松、最简单、最省钱的方法获得健康,我们可以从各种天然资源中找到我们和家人的健康。书中搜集各种排毒疗法。有了它我们可以更快、更容易找到健康的秘诀。 体内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毒素,这些毒素如果不能及时排除,就会危害我们的健康。所以,排毒便成了我们每天必须进行的“工作”。这书从饮食、运动、药物、生活及精神排毒六个方面,讲述了生活中有效的排毒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的排毒建议和实施方案,并在每章设有排毒疑难问题解答,使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同时在书中还及时提醒我们每天坚持写排毒日记,让我们能够真真切切地看到自己排毒养生的成果。。
  • 第一夫人给女人的24堂成功课

    第一夫人给女人的24堂成功课

    本书结合24位第一夫人的经历,从事业、爱情、家庭、心态、人脉、魅力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剖析,将她们的成功奥秘全方位地展示出来,让女人在汲取力量的同时,也能冷静也剖析自己,重新规划自己的未来,让自己的人生更完美。
  • 刃天行

    刃天行

    身世之谜,梦境缠身。一把奇异的钥匙究竟能打开怎样的世界?各族林立,群雄争霸,谁主沉浮?刀山火海,千难万险,也阻挡不了心中的执拗!世界斑斓,群英荟萃,敢问谁称主宰!且看林锐如何称霸至尊,手刃天下!....柒彩特此创建一个QQ群,供朋友们研究剧情,望大家都来捧场;群号:418797765欢迎大家的加入!
  • 追夫有计:王爷是断袖

    追夫有计:王爷是断袖

    苏氿玥性别女爱好男,专攻断袖王爷。三岁自取小名为苏虾子;五岁偷得一神偷师父;七岁勇抓杀猪犯,偶遇高冷美男子;十三岁带二十男宠和一条求亲队伍过街走市,大摇大摆上断袖王爷家门提亲。苏虾子在求婚路上,顶着一张美人脸,提着一颗江湖心。遇神杀神,遇佛杀佛!霸道告白不理,换!温柔贴心不爱,换!月下色诱不乱,换!皇帝赐婚不从,换!换换换!再换!却换得一个临国花美男,苏虾子猛扑上,却被五花大绑在闺房。“王妃,你想去哪?”断袖王爷一身黑袍静坐,邪魅地勾唇。苏虾子冷汗连连,讨好地媚笑:“我只是想静静。”“静静是谁?!”断袖王爷内心再也坚持不住,怒吼。苏虾子在心底默默地悱恻:此静静非彼静静!!
  • 混沌葫芦藤

    混沌葫芦藤

    重生到了混沌,胡芦这才发现原来命运不是一成不变的,自己这只小蝴蝶就是命运中最大的变数。既然这样,那胡芦也只能挥动自己那孱弱的翅膀,在混沌中掀起一场震惊宇宙的滔天大浪。
  • 血祭苍天

    血祭苍天

    悠看着浑身颤抖的流云流着泪,微笑着捧着他的脸,可自己却止不住泪水的流下。“没关系的,流云,明天,你还是可以看到我的笑容的!对吧!所以说………”――悠说着把沾有血迹的剑缓缓地拿起来塞给流云。当然…………不对!我可是很自私的人,我就要你今天只属于我的笑容,哪怕只有一天的笑容!也不愿意让你的笑容留到明天献给别人看”――流云聚力把剑捏的粉碎,随后把悠拥入怀抱。“笨蛋流云!!!”――悠把头埋入流云的怀中。“啊~我就是个笨蛋!这个世界……不是我想要的……………”――流云看着正在崩坏的世界。
  • 仙道双君

    仙道双君

    他们是仙君血脉,他们魔由天生。他们其中之一,入主星空,炼血成河,问星空,谁不知无极;另一个被命运选中,天资卓绝,当花期不在,何处风凋零?
  • 血戈

    血戈

    血与火弥漫天际整片天地仿佛置身于熔炉之中躁动的空气、抛洒的热血战争永不停息金戈铁马划破长空生命沉浮间、恍惚间,有得只是不变的战念,战争仍在继续看,少年凌霄如何缔造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