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4200000007

第7章

今年冬季,成都的气候极为反常:刚入冬的那一阵子,寒风凛冽,雨雪交加,气温骤降,天寒地冻,好似季节猛地加快了递进的速度,一下子从深秋季节跳到了数九隆冬。但是到了腊月里,成都的气候却反而转好了,变暖了,连续多日,无风无雨,无雪无雾,甚至连阴云也不多见。天空晴朗,阳光普照,地表温度逐渐回升,仿佛时令已经发现了它的错误,又迅速地从隆冬倒回到初冬。

邓艾率军进入了成都之后,以师纂领益州刺史,以王颀、牵弘、杨欣等人分领蜀中诸郡太守,出榜安民,稳定人心。他一面对魏军将士严加检御,不许他们掠夺城中百姓;一面安抚接纳投降依附之人,让他们恢复旧业。

由于邓艾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防患于未然,使成都秩序井然,百姓平静生活。蜀国的京师成都,虽经历了一场改朝换代、翻天覆地的巨变,但却并没有发生骚乱,很快便恢复了正常:店铺相继开业,居民陆续上街,买卖和交易平安进行。如果仅从市面上的情形看,这里似乎并没有发生多少变化,只有那城头之上许多面迎风招展的大旗,昭示着此城已经更换了归属,为魏国所有了!

自从魏军入城以来,尽管没有了血肉横飞的两军厮杀,但邓艾却是更加繁忙了。蜀国新亡,巴蜀未定,各郡县尚没有归附,姜维又统领重兵在外,虎视成都……这一切都迫使他不敢有丝毫的疏忽大意。数不清的公务和麻烦事,一件接一件地拥到他的面前,弄得他有些应接不暇。他虽然强打起精神硬撑着,可毕竟是年事已高,精力减退,且又经过一个多月的艰难跋涉和连续行军,身体损耗太大,一时难以恢复过来,使他深感有些力不从心,苦于应付。此时,他很希望钟会能早些率军来成都,与他共同承担这种沉重的压力。然而,使者从涪城带回的书信,却使他大失所望,同时也给他增添了许多烦恼。

对于钟会,邓艾由于长期驻守在陇右而接触不多,但却从其他来狄道同僚的言谈话语中有所耳闻,知其乃司马昭的心腹之人,深受宠信。而从这次伐蜀之战的部署上,他又进一步看出了钟会在司马昭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这些都使他对钟会不能不有所顾忌。他本不愿去与钟会争夺灭蜀之功,只想奉命行事,甘作偏师。但事与愿违,因军情突变,他两次打乱了司马昭的作战部署,使本应属于钟会的显赫之功,落到了他的头上。对此,钟会岂能无动于衷?尽管钟会的那封书信措辞严谨,写得冠冕堂皇。然而,越是如此,就越表明了其内心之虚。钟会拒绝了他的邀请,宁肯冒险去与姜维进行血战,也不愿来成都与他共事,就足以说明了这其中的一切!

在翻越摩天岭和进军成都的途中,虽然时时处处充满了艰险,但邓艾的心中却充满了希望。如今希望变成了现实,他却又凭空增添了许多的烦恼。这使他又一次体会到了进亦难、退亦难的滋味,感受到宦海泛舟的艰难。同时,他也暗中作好了打算,待到巴蜀完全安定以后,他便解甲归田,安度晚年。

打算总归是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邓艾还是要为军国之事日夜操劳。这一日,他刚处理完手头的紧急军务,便又立即动身前往皇宫去拜访刘禅:按照昨日的约定,他今日要在皇宫与刘禅商谈如何使蜀国的各郡县尽快归附的事宜,让巴蜀之地早些安定下来。

邓艾骑着战马来到皇宫门口,正要下马入宫,邓忠却纵马从后面追赶过来,急匆匆地说:“父亲,卫军司从涪城前来成都,距城还有二十里,请父亲出城前去迎接。”

邓艾瞅了瞅西斜的日头,为难地说:“我昨日已与刘禅约定,今日申时在皇宫相见,有要事相商。现在申时已到,我岂能失约……”

“刘禅乃一降臣,失约又有何妨?”邓忠劝说着邓艾,“卫军司乃持节特使,父亲切不可怠慢了他!”

“卫军司固然不可怠慢,但与刘禅之约更不可失。”邓艾郑重其事地说,“刘禅虽是亡国之君,但他在蜀国臣民心中仍是至高无上之皇帝,他之话仍是金口玉言,只要他下令命各郡县之令长前来归降,他们就不敢违抗。只有如此,巴蜀之地才可尽快安定下来。如若不然,我军就是出兵前去征讨,也只能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故而,我与刘禅约定之事,不可随意改变,以免他以为我言而无信,自失其约,不肯尽力助我,从而有误平定巴蜀之大事。”

“父亲虽言之有理,然而……”邓忠不无忧虑地说,“卫军司此次前来视察,父亲若不亲自出城去迎接,一则有失礼仪,二则恐卫军司心中不悦,产生误会。”

“现在乃非常之时,不可有碍于礼仪而耽误了军国大事!”邓艾略作思忖,毅然地说,“我入宫去见刘禅,汝代为父前去迎接卫军司。”

“这……”邓忠犹豫了一下,忧心忡忡地说,“非孩儿不愿为父亲代劳,只怕是孩儿官职卑微,去迎接卫军司有所不妥。万一卫军司因此生出疑心,以为父亲恃功自傲,自尊自大,又该如何是好?”

“卫军司乃自家人,应知此二者之间孰重孰轻,不会因小失大,无端生出疑心。”邓艾苦笑着说,“汝不必多虑,只管前去迎接卫军司。万一卫军司因此而生出疑心,为父自会向他解释清楚。”

“孩儿遵命。”邓忠无奈,只好代邓艾前去迎接卫瓘……

邓艾从皇宫中出来时,已是傍晚时分。在皇宫逗留的这段时间里,他把所有的心思全用在与刘禅商谈如何使各郡县尽快归降的事情上,竟然把卫瓘来成都的事忘到了脑后。当他辞别了刘禅走出皇宫后,才想起了卫瓘的到来。于是,他连忙跨上战马,奔向了成都县的县衙。

邓艾率军进入成都以后,刘禅请邓艾在皇宫中居住,被他婉言谢绝了;魏军诸将为他选定颇为富丽堂皇的蜀郡太守府,作为他的安身之处,又被他严辞否定了。最后,他亲自选择较为简朴的成都县的县衙,作为他的临时住所;就是这样,他也只是占用了一座大堂,吃饭、睡觉及处理公务全在一处,其余的房舍则全部空锁着。

尽管邓艾紧赶快奔,但当他来到县衙的大堂时,卫瓘已经在此等候他半个时辰了。他一见卫瓘,慌忙拱手施礼,抱歉地说:“艾因有件紧急公务缠绊,实在无法脱身,故而没能亲自前去迎接卫军司,深为抱歉。请卫军司鉴谅!”

卫瓘前两次去狄道,邓艾均出城十里前去迎接。而此番他来成都,邓艾不仅没有亲自出城前去迎接,而且还把他晾在一边,让他干坐了好长时间。为此,他心中甚是不悦,以为邓艾在灭了蜀国、占据了成都以后,居功自傲,目中无人,就连他这位持节军司也瞧不起了,便借口公务繁忙而故意冷落他,以显示自己的威风。而他心中的这种不悦和猜疑,又不好直接表现出来,只好缓慢地站起身来,懒洋洋地也朝邓艾拱拱手,轻淡地说:“征西将军为国操劳,日理千机,时间自然十分珍贵,瓘安敢劳征西将军之大驾?有邓忠将军为瓘引路,就已足矣。”

邓艾从卫瓘的言语举动和脸色神情上,已觉察出其不满的情绪,只好赔着笑脸解释道:“艾确实不知卫军司今日要来成都,昨日已与刘禅约定申时在皇宫中相见,故而不好食言失约,以免失信于人。若是早知卫军司今日到此,艾便不会……”

大概卫瓘也已意识到方才自己的言语神情过于直露,将内心的情绪溢于言表,有些失态。所以,他没等邓艾把话说完,就故作若无其事地笑了笑,掩饰地说:“方才邓忠将军已将此事向瓘言明,征西将军对此不必耿耿于怀。自家人不必要多礼,一切应以军国大事为重,不可因小失大。”

邓艾虽明知卫瓘并非由衷之言,本想把此事解释清楚,消除误会。然而,他转念一想,又觉得许多误会并不是用话可以解释清楚的,说得太多不仅无助于误会的消除,反而会适得其反,令人更加怀疑。于是,他也若无其事地笑了笑,一面命令亲兵去置办酒席,为卫瓘接风洗尘;一面让邓忠带领着兵士去打扫蜀郡太守府,以供卫瓘居住。

邓艾与卫瓘相对而坐。卫瓘再次向邓艾拱拱手,假恭贺真试探地说:“征西将军智谋高深,用兵如神,出奇制胜,功勋卓著,实令瓘敬佩不已!”

“卫军司过奖矣,艾实在担当不起!”邓艾不好意思地一笑,谨慎地说,“艾为弥补未能把姜维及蜀军主力绊于沓中之过,才铤而走险,孤军深入。艾能侥幸有今日,一托天子之洪福与大都督之神威,行军打仗如有神助,逢凶而化吉,遇难而呈祥;二靠镇西将军与卫军司率军把姜维及蜀军主力吸引在剑门关,使其顾此而失彼,为艾造成可乘之机与可钻之隙;三赖我军将士忠心报国,不畏艰险,同仇敌忾,英勇奋战;四是诸葛瞻少经战阵,不善用兵,几次犯了兵家之大忌,使我军转危为安;五因蜀国后主刘禅懦弱无能,贪生怕死,能守不守,不战而降。此五者乃取胜之本,并非艾智谋高深,用兵如神;若无此五者,艾不仅无法灭蜀,只怕已战死沙场,抛尸荒野也!”

邓艾此言一出,使卫瓘大为惊诧:邓艾出奇制胜,以少胜多,战果辉煌,功高盖世,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而他却闭口不谈自己的丰功伟绩,而将功劳推给别人,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似的。他为何竟如此谦虚?是他怕树大招风,有意回避?还是他另有所谋,故意遮掩?或许是他以退为进,沽名钓誉……

就在卫瓘猜疑不定、久思不语之时,邓艾诚恳地说:“刘禅初降,蜀国新灭,巴蜀之地动荡不安,蜀军将士心中不服,旧时官吏思念旧主,平民百姓惶恐不宁。值此新旧交替之非常时期,公务繁忙,千头万绪,若稍有不谨,处置不妥,便要生出事端,轻则加重动荡,重则有误军国大事。而艾因年事已高,精力已大不如前,心有余而力不足,整日提心吊胆,惟恐误了大事。今卫军司来到成都,艾有依托矣!请卫军司能够鼎力相助,帮艾渡过难关。”

邓艾越是谦虚,卫瓘的心中就越是怀疑。他怀疑老谋深算的邓艾是在进行试探,甚至怀疑邓艾正在设置圈套引诱着他往里钻。出于这种心态,他既不敢多言,怕言多有失,让邓艾探明了他的底细;又不敢轻易地应允邓艾所请,以免上当受骗,误入邓艾设下的圈套。然而,他又不能总是闭口不言,以沉默相对,以致引起邓艾的疑心和不满。他左右为难,思之再三,只好来了个金蝉脱壳,假恭维真躲避地说:“征西将军文韬武略皆远胜于瓘,又是三朝元老,阅历深广,处置此等小事乃是驾轻就熟,游刃有余,何用瓘多言?”

卫瓘的推诿之词,使邓艾大失所望。他暗暗地叹了口气,再次恳切地说:“艾已年近七旬,虽历经三朝,但多年来或在外为官,或东征西战,对朝中之政事颇为生疏。卫军司久在朝中为官,历任要职,耳濡目染,深谙国政。请卫军司能以己之所长,补艾之所短,我二人同心协力,尽快平定巴蜀!”

邓艾的恳切之语,并没有能消除卫瓘的疑虑,以退为进地说:“瓘虽久在朝中为官,然学不渊博,才不出众,文不可治国,武不能安邦。此次承蒙大都督错爱。忝为军司,只不过是奉命行事,岂敢有违使命,超越职权,妄出下策,有扰征西将军之谋略。请征西将军莫要强人所难,让瓘出丑露拙,贻笑大方!”

卫瓘的话说到这种地步,邓艾也不好再说什么了。他偷偷地瞟了卫瓘一眼,大声地吩咐着亲兵:“传令各部将领,速到此处,为卫军司接风洗尘!”

卫瓘也偷觑了邓艾一眼,面有尴尬之色……

卫瓘对邓艾心怀不满和疑虑,不肯助邓艾一臂之力,共同分担纷乱而繁重的公务,而是像个局外人似的袖手旁观,暗中监视着邓艾的一举一动。

邓艾无可奈何,只好日以继夜地操劳着,忙碌着。然而,令邓艾感到欣慰的是:他最为头疼的姜维,已经遵照刘禅的诏书敕令,率领着蜀军主力归降。尽管姜维没有遵照刘禅的诏书敕令之意,率军前来成都投降,而是舍近求远归降了钟会;但无论如何,总算是消除了一个平定巴蜀的最大障碍和隐患!姜维率军归降后,那些还在犹豫观望而不肯轻易投降的郡县,失去了希望和主心骨,在接到刘禅的诏书敕令以后,纷纷上书归附。数日之间,除了南中郡等少数郡县以外,巴蜀大地便基本上安定了下来。因此,邓艾紧绷着的心弦也略微放松了一些。

在一个暖融融的午后,邓艾处理完手头的紧急公务,换上了一身便装,悄悄地走出县衙,好似一位闲逛的老人,在大街上慢悠悠地溜达着,饶有兴致地观看着成都的街景和风土人情。他率军入城已经近二十天了,但因终日忙得不可开交,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去逛街,即使偶尔因事外出,也是匆匆地去匆匆地回,没有工夫细细地观赏街上的情景。今日,他忙里偷闲,像个平民百姓似的置身于川流不息的人群中,观赏着那些具有巴蜀风格的建筑物,打量着那些巴蜀之地独有的土特产,倾听着那些他还不十分熟悉的巴蜀口音,身上顿觉轻松了许多,心中感到开朗了不少。从街上行人的言语和表情中,他发现成都居民已基本上消除了心理上的恐惧,对魏军也并没有多少怨恨和反感。这使他内心安稳了许多,舒畅了许多。那些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平民百姓,引起了他的羡慕和向往,使他想起了故乡的山水林野和父老乡亲,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与回乡之念邓艾在大街上溜达了一个多时辰,才恋恋不舍地回到住处。一进门,他就发现卫瓘不知何时已来到大堂之上。自从那日会面以后,卫瓘就住进了富丽堂皇的蜀郡太守府,一连数日,深居简出,好似一位匆忙的过客,仅仅露了一次面,便迅速地消失了。邓艾无权过问卫瓘的行动,也不愿去打扰他,更无暇去与他进行闲聊。故而,他们二人虽同处一城,相距只有一里,但却好几日未曾谋面。如今卫瓘突然出现在大堂之上,这不能不让邓艾感到吃惊,意识到肯定是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忙问道:“卫军司来此有何指教?”

卫瓘一改前次会面时矜持的模样,笑眯眯地说:“瓘特来向征西将军贺喜!”

“贺喜?”邓艾莫名其妙地打量着卫瓘,疑惑地问,“喜从何来?”

“喜从天降!”卫瓘收起笑容,故作庄严地说,“天子有诏书至此,征西将军受诏!”

邓艾连忙拜伏在地,恭恭敬敬地接受了诏书,跪而阅之。诏书中写道:

征西将军邓艾耀武扬威,涉险深入,所向披靡,攻无不克,风卷残云,摧枯拉朽,斩将夺旗,出奇制胜。僭号之主,闻风丧胆,系颈归命;巴蜀之民,复见天日,重蒙王化……故特封邓艾为太尉,增食邑二万户;赐其子邓忠为亭侯,食邑一千户。其余诸将,皆晋三级……

邓艾拜读罢诏书,叩头谢恩已毕,方才站起身来,向卫瓘拱手施礼,不动声色地说:“不知卫军司还有何指教?”

“天子已拜大都督为相国、晋公,并加九锡;封镇西将军钟会为司徒,增邑万户。”卫瓘再次庄严地说,“瓘奉相国之钧谕,特将此事告知邓太尉。”

“大都督功过伊周,德被天下,早应为相国、晋公,并加九锡。”邓艾严肃地问,“相国可有手谕给艾?”

卫瓘迟疑了一下,故作神秘地说:“相国要瓘告知邓太尉:‘凡重大之事,须报请朝廷允准,方可行事,不能自作主张,未经报请而擅自行动。’”

邓艾一怔,颇为惊诧地说:“卫军司在狄道时曾告于艾,相国有言:‘两军交战,局势多变,临阵之将,要随机应变,只要能克敌制胜,先斩后奏无妨,或斩而不奏亦可。’艾之所作所为,皆是遵照相国此钧谕而行。今日相国为何又……不知相国所指何事?请卫军司明示,以便艾能省而改之。”

“瓘亦不知相国之钧谕所指何事,只能如实转告。”卫瓘骨碌碌地转动着微凸的眼珠,模棱两可地说,“瓘爱莫能助,请邓太尉好自为之。”

“唉——”邓艾轻轻地叹了口气,闷闷不乐地说:“此事非同小可,不容忽视。艾自会上书相国,申明所为之意。”

卫瓘瞥了邓艾一眼,脸上掠过几丝诡谲的笑意,然后把话题岔开,兴致勃勃地说:“邓太尉与军中诸将均已受到封赏,此乃大喜之事。邓太尉何不传令全军,好好庆祝一番,一则感谢朝廷厚恩,二则激励全军将士。”

邓艾微蹙着眉头,沉闷地说:“卫军司所言甚是。艾早欲在绵竹积土封尸,筑成京观,然后犒劳全军,论功行赏。卫军司以为妥否?”

“此事邓太尉自可处之,何需再问瓘。”卫瓘饶有兴趣地说,“届时,瓘定前去为邓太尉与诸将贺喜!”

魏蜀两军在绵竹发生的那一场恶战,使这片肥沃的土地在一日之间完全改变了模样,简直成了一座巨大而杂乱的停尸场,到处布满兵马的尸体,满地皆是殷红的血迹,就连空气之中也充满了刺鼻的血腥味。当时,邓艾因为急着要进军成都,连战场也没有顾得上打扫,就率军匆匆忙忙地离开了这里。许多日过去了,那些阵亡兵马的尸体依旧横躺竖卧地摆放在原处,空气中仍然飘荡着淡淡的血腥味。若不是时值隆冬,这里早已变成一个恶臭熏天、瘟疫肆虐的死亡之地事隔多日以后,功成名就的邓艾又带领着大队兵马和官吏重返绵竹,凭吊阵亡的将士,打扫旧日的战场。他先是神情肃穆地在绵竹城内巡视了一番,然后下令兵士去收拾遍野的尸体,修筑成京观。

在战争中,胜利者为炫耀武力,昭彰战功,在战斗结束以后,收集敌人的尸体,瓘积在一起,再封以厚土,筑成高冢,称之为京观。邓艾此次修筑京观,虽仍仿旧制而行,但却破例地把魏军将士的尸体与蜀军将士的尸体埋于一处,以示两国已经并为一国、两军已经合为一军,从此再不分彼此了。

邓艾一声令下,半日之间,在鹿头山下、绵水之滨,便出现了一座高大的京观,远远望去,好似平地上突然冒出了一座土山,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十分醒目。在这一京观中,究竟瓘积着多少血肉之躯,谁也说不清楚;在这座土山之下,到底掩埋了多少悲惨的故事,谁也弄不明白。这座京观和土山,给一些人带来了功名利禄和荣华富贵,同时又在民间增加了一大批孤儿寡母,给多少家庭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和难以形容的悲痛!

此时,在与那座高大的京观隔着绵水相望的绵竹城内,却是一片喧腾。数千名在多日前的那场恶战中存活下来的魏军将士,此次重返绵竹,不仅从成都带来了大量的酒肉,而且还得到了邓艾的将令:两日之内,可以尽情地吃喝欢闹!故而,他们全都像是脱掉了笼头放归自然的战马,毫无顾忌地撒起了欢来:嘴馋的狼吞虎咽,贪杯的狂喝暴饮,爱玩的吵嚷打闹,思家的又哭又叫……二十多日以前,正是这些魏兵用他们手中的刀枪血洗了绵竹,使这座古城变成了一座空城、死城。如今,还是这些魏兵用大量的酒肉,将此城变成了一个下等的大酒馆,满城弥漫着浓烈的酒气,满街摇晃着喝多了酒的醉汉,喊叫之声此伏彼起,在大街小巷中回荡……

当那些普通的兵士在绵竹城内尽情地吃喝欢闹之时,县衙的大堂之上张灯结彩,大摆酒宴,酒肉的香气四处飘荡,充溢着整座县衙。邓艾和卫瓘并排坐在大堂正中的主位之上,魏军的各部将领和前蜀国的旧臣分坐在两边。本来,邓艾还专门派人前往涪城,邀请钟会前来赴宴。但不知钟会是怕邓艾要给他摆一个鸿门宴,还是因为他作为伐蜀的主将却没有能够灭蜀而觉得有些羞愧,就借口身体不适,没有应邀前来赴宴,只是派遣胡烈代他出席这次庆功宴。

宴会刚刚开始的时候,这些人还怕有失身份和风雅,都显得彬彬有礼。然而,几杯热酒落肚,神奇的酒精就开始兴风作浪,大发威力,向人们的五脏六腑发起了攻击,把这些人搞得面红耳赤,眼热心跳,开始有些不太安分了。那些新近归附的蜀国旧臣还有些自知之明,晓得他们的处境和身份,一个个极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规规矩矩地坐在原处,不敢有所造次。而那些战功累累又受到朝廷封赏的陇右诸将,则逐渐地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开始活跃起来:频频干杯,开怀畅饮……大堂之上一片喧哗,一片混乱!

邓艾本来并不爱饮酒,一是怕酒多伤身,二是怕嗜酒误事。所以,他在平时是滴酒不沾,即使是参加各种宴会,也是少饮辄止,从不过量。可是,今日他竟然对部将们敬给他的酒一概来者不拒,一饮而尽。不知是他因为灭掉了蜀国、平定了巴蜀,已经大功告成,想趁此机会彻底放松一下;还是由于他不明不白地受到了司马昭的责怪,心里郤积着不少闷气和忧愁,欲借酒浇愁,以消除胸中之块垒……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他今天确实是一反常态,不仅对部将们的狂喝滥饮不加制止,反而推波助澜,不断地与部将们碰杯对饮。

在这些魏军将领中,只有军司卫瓘和代钟会前来赴宴的胡烈与众不同。大概是由于他俩不属陇右之军,与邓艾的这些部将较为陌生,不便放肆;也可能是他们在此次伐蜀之战中没有创立大功,无法与功勋卓著的陇右之军的将领们相比,心中有点惭愧和难为情;或许是他们另有什么别的原因与目的……他们就仿佛是两位奉命作陪的外人。只是象征性地饮了几杯,便不动声色地坐在席上,冷静地观察和仔细地倾听着大堂上发生的一切。

邓艾本来就不胜酒力,连饮了十余杯后,便已颇有醉意,话也开始多了起来。这时,正巧有一个蜀国旧臣前来向邓艾敬酒,毕恭毕敬地说:“邓太尉智谋非凡,用兵如神,古之张良、韩信,相形见绌!邓太尉功高盖世,史无先例,必将名垂青史,流芳千古!”

“哈哈哈……”邓艾满嘴喷着酒气,得意地放声大笑。然后,他又把一杯酒一饮而尽,醉眼蒙咙地瞅着那个蜀国旧臣,含混不清地说:“诸君是三生有幸,遇上了老夫,才能有今日。若是遇上了吴汉那等残暴之徒,轻则要流放偏远荒凉之地,重者要抄家灭门,暴尸街头。”

“邓太尉所言极是!”那个敬酒的蜀国旧臣又斟满了一杯酒,双手捧到邓艾的面前,诚惶诚恐地说,“邓太尉以仁德为怀,使我等降臣深荷厚恩。对此,我等皆感恩戴德,没齿难忘!邓太尉之美德必将留之后世,传为佳话!”

邓艾又把那杯敬过来的酒喝了个底朝天,饱含着酒气和醉意地说:“功名利禄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荣华富贵乃过眼烟云,来之汹涌,去后无踪。老夫此次领兵伐蜀,乃为报效国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能得以善终就已知足矣!岂不闻: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自古以来之忠臣良将,多遭人猜疑嫉妒,有几人能够得到善终,又有几人能够识破此道!天理有常,人道无常;宦海沉浮,世事沧桑……”

邓艾酒后吐真言,把郤积在心中的苦恼发泄了出来。邓艾的这番酒后之语,却引起了卫瓘与胡烈的极大兴趣和高度重视,他们聚精会神地倾听着,惟恐漏掉一字一句……

同类推荐
  • 轰天雷

    轰天雷

    戊戌政变后,沈鹏给朝廷上书,强烈要求慈禧太后归政给光绪帝并诛除荣禄、刚毅、李莲英这"三凶",因无人肯替他代奏,他就把这封奏稿送到外国人所办的天津《国闻报》发表,一时轰动全国。这是近代一桩著名政事件。作者以此事件为题材,情节多与事实相符,可视为传记性纪实小说。
  • 山的那一头

    山的那一头

    现实,就是一座座“山”,围困着我,压迫着我,写作的高峰,则是我的“那一头”。对“山的那一头“的希冀和追寻,承载着我全部的欢乐和憧憬,维持我的信心和尊严:在现实中失去的欢笑和幸福,在这里我一一拾取,得到补偿。“山”再大,“那一头”依旧对我充满了诱惑。和写作中的“山”相比,现实生活中的“山”更加沉重和不堪。13岁的那场重病,给我和我贫困的家带来了致命的打击,我不得不从此面对病痛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胁。那场变故,抹去了一个农村少年所有的欢乐和憧憬,也就是那一年,我开始了我的写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的写作是对生活和命运的反抗,是在绝望中挣扎的青春之歌。
  • 眼泪想说话

    眼泪想说话

    本书为故事集。内容丰富,文字流畅,故事生动,情节感人。尤其是前三辑是军旅作品,有诙谐幽默的、有温馨感人的、有战友情深的、有浪漫爱情的。一个个看似平实的故事,从中透露出的都是当代年轻军人敢于承担、乐于奉献、勇于卫国的铁血情怀,以及军人之间的真挚感情。
  • 惟妙惟肖的爱情

    惟妙惟肖的爱情

    本书讲述了时代前进中两代知识分子南辕北辙的命运。这是一场读书人与商人、博士生与高中生的PK,更是这个时代本身的PK。
  • 水穷处

    水穷处

    男女情感的悬疑之作,坊间流传的爱情真相,探询当代婚外情根源。这是一部关于情感问题的悬疑性小说。主人公张望的办公桌上在同样的时间段出现了同样内容的五封匿名信,一个自称他“曾经拥有过的女人”告诉他,她和儿子都很健康,只是偶尔有点想他。这给事业有成、家庭稳定的张望带来了无比的恐慌。当第六封信到来时,他决定沿着他的情感记忆,去寻访这个神秘的女人。他不禁陷入深深的迷茫和反省中。他不知道他爱的女人到底是谁;也不清楚哪个女人真正爱他。爱和恨的边缘又到底在何处?忠诚与背叛又如何能分清?家庭在男女情感中又究竟占多大的份量?对于一个中年男人而言,“行到水穷处”便得返璞归真,“坐看云起时”已是无思无欲……
热门推荐
  • 暮熙

    暮熙

    熙,只因那一眼回眸。吾昌珉誓言自此只为你一人拔剑。----司战。暮晨在这片无边无际的黑暗中,无孤独地等待着。----浅逝熙无论你在哪里,我都会在这里。对你不离不弃。----凌天浩
  • 异世枭雄之万古魔尊

    异世枭雄之万古魔尊

    二十一世纪顶级杀手暗夜,重生于武力为尊的异世大陆一个废柴少年身上。当他在度苏醒,废柴破茧而出,风生水起,撞奇遇,捡珍宝,得无上功法,泡美女!一朝崛起,王者君临!自此以后,万古魔尊,傲世枭雄,驰骋于天地之间!
  • 快穿之宿主多娇

    快穿之宿主多娇

    她,是最高贵的那个人的女儿,却惨遭万世轮回。这一世,她被称为妖女,因为,她祸了三千世界。
  • 带着商城在异界

    带着商城在异界

    这是一个奇迹老司机横穿异界的故事.................................
  • 制度高于一切

    制度高于一切

    制度高于一切。制度决定成败和兴衰,制度决定高度和跨度。一个发达而进步的企业必基于一种发达而进步的制度。一个昌明而伟大的国度必基于一种昌明而伟大的制度。一个和谐而文明的社会必基于一种和谐而文明的制度。
  • 海的君主

    海的君主

    天地初开后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类逐渐步入了文明时代。慢慢的有极小的一部分人误打误撞的拥有了超越鬼怪,甚至神明的力量,他们被称为逆者。逆天道而为,斩鬼怪,斗天神。人,鬼,神与天道,到底什么才是大道,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修仙的起源吧!
  • 死灵帝王

    死灵帝王

    横跨三个能量等级的位面,涉及将近二十个种族。神族和死灵族的万年战争,不为人知的惊天真相。在都市和异界的交织穿越,兄弟之间的纠葛仇杀。不要随便惹我,我的女儿很厉害的哦。(有任何问题可以加群240383790,谢谢各位读者的鼓励和支持)
  • 驸马有毒

    驸马有毒

    陆素问上辈子死得凄惨,归根结底,因为心善过了头。这辈子,她励志要把那些混蛋挫骨扬灰、只不过么……这身份,似乎有点微妙。
  • 快穿之女配当家作主

    快穿之女配当家作主

    她被闺蜜与渣男逼死,却意外夺得傲娇系统青睐,从此以后去往一个个异世界做任务。只是,为什么这些任务一个比一个重口?温柔竹马→黑化总裁→黑道霸主→病娇学霸→狂傲血族!为什么种族都发生了变化?男主一个比一个难搞就算了,她忍。女主一个比一个傻缺也没什么,她也忍!但是为什么,还有穿错位面这种事情发生?不过,别告诉我你不想看病娇和妖精pk!哎呦,完了完了,她觉得她要得精神分裂症了,肿么破?
  • 风流大学生

    风流大学生

    本书这部反映当代大学生生活的长篇小说,通过对燕湖大学一群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家庭、不同社会阶层的大学生性格命运的描写,真实、细腻、生动地再现了他们不平静的校园生活,深刻地揭示了他们的思想与感情历程。他们多彩多姿的人生追求,谱写着严肃与浪漫、欢快与凄凉、激昂与颓唐,迥然不同的青春乐章……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