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4200000006

第6章

寒冬像是一位步履蹒跚的老翁,摇摇晃晃地来到了中原大地。顺着黄河滚滚东下的西风,裹挟着西部高原的寒气,接连不断地进入伊洛盆地,一股又一股地灌入洛阳城中,使城内的气温迅速下降。忙碌了大半年的平民百姓,已经开始冬闲,仿佛进行冬眠的蛇,钻进家中轻易不出门。洛阳的大街之上,行人稀少,一片空寂,偶尔有几匹往返于洛阳与巴蜀之间的追风快马,驮着送信的使者,在大街上飞驰而过,打破了这种空寂,扬起一缕烟尘,引起那些出征将士家人们的不安和恐慌……

与大街上空寂的景象恰恰相反,自从入冬以来,司马昭的府邸内外,却显得异常繁忙,文武大臣进进出出,传递书信的使者来来往往,急促的马蹄声和高昂的马鸣声不时响起,甚至连夜间也不例外。而这座府邸的主人司马昭,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召见群臣,接见信使,批复公文,往往半夜三更还无法睡觉。司马昭不去睡觉,府中所有的人谁敢先他而睡!因此,府中的无数盏明亮的灯笼常常亮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

自从伐蜀之战开始以来,司马昭就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之中,很少睡过一个安稳觉。为了此次伐蜀。他处心积虑,精心策划了一两年,最后在钟会、卫瓘等人的支持之下,他才痛下了决心,于三个月前兵发洛阳,擂响了伐蜀的战鼓。他心中十分明白:此次出兵远征的胜负成败,无论是对于魏国还是对于司马家族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此战如能大获全胜,一举灭掉蜀国,魏国就可得到大片的疆土、大量的财富和大批的兵马,不仅在兵力和国力上远远超过吴国,而且还形成了对吴国的战略包围,为三国一统奠定了基础;尤为重要的是。司马家族也将因此而大获其利,在权势与声望上均大大压倒曹氏家族,他也将因此而成为可与魏武帝曹操相提并论的人物,使司马家族取代曹氏家族成为不可逆转之势……此战若以失败告终,魏国就要耗费大量的财力,损折大批的兵将,使兵力和国力大为下降,近些年内便再也无力去伐蜀征吴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将长期存在下去;更为可怕的是,司马家族两代人苦心经营了十余载而捞到的权势,就会因此而受到严重的削弱,他的声誉和威望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曹氏家族的权势会趁机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那些忠于曹氏家族的文武大臣会借机兴风作浪,司马家族取代曹氏的时间将要往后推迟好多年,甚至还可能化为泡影……

正因为如此,几个月来,司马昭是在提心吊胆中度过的。他曾为钟会率军顺利地越过秦岭、占据汉中和夺取了阳安关而大为兴奋,也曾为姜维率领着驻扎在沓中的蜀军主力破网而出、退守剑门关而大为恼火;他曾为钟会之军被阻挡在大剑山下无法入蜀而焦躁万分,也曾为陇右之军冒险翻越摩天岭去奇袭江油关而捏着把汗;他曾多次从美梦中笑醒,也曾多次从噩梦中惊醒……

现在,司马昭担惊受怕的日子已经过去,在忐忑不安中迎来了伐蜀之战的巨大胜利,他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事终于变成了现实。为此,魏帝曹奂不得不再次下诏,封他为相国、晋公,并加九锡。而在此之前,尽管魏帝曹奂迫于他的权势,曾数次下诏封他这些头衔,但他怕树大招风,一再加以拒绝,不肯受命。此时,他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再无顾忌,便当仁不让地接受了下来。然而,这些令一般朝臣仰慕不已而又连想都不敢想的官爵,如今在他的心目中已变得不甚重要了。在他看来,这只不过是他登上权势顶峰的一级台阶,是司马氏取代曹氏的一个步骤。他要依样画葫芦,从“公”到“王”,由“王”而“帝”,最后完成以晋代魏的过程。

司马昭接受了相国、晋公和九锡之后,满朝的文臣武将,或出于真心,或出于假意,或屈服于他熏天的权势,或抱着不可告人的目的,纷纷尽其所能,倾其所有,携带着重金厚礼,前往相国府贺喜。可是,司马昭对此却不以为然,开始还对前来贺喜的人礼节性地敷衍一番,轻描淡写地应酬几句;后来,他干脆推说身体不适,让长子司马炎代他在前厅应付,而他却躲在书房中思考着如何去封赏邓艾与钟会。

伐蜀之战虽然以胜利告终,实现了司马昭多年的夙愿,但邓艾和钟会的作为却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甚至完全相反。这不能不使他在惊奇之余又觉得有些棘手:若论功劳,邓艾远高于钟会;若论私情,钟会又远近于邓艾。对此二人应如何封赏才合情古代权臣图谋篡位,辄先邀九锡。合理,才可既令邓艾与钟会心满意足,又令满朝文武心服口服,同时亦使他在心理上得以平衡……这令他颇费心思,迟迟无法作出决定。

司马昭闭门不出,在书房中面对着邓艾和钟会送来的两份军报而苦苦思索。尽管这两份军报他已经读过多遍,可以一字不漏地背诵出来,尽管他已经从那两份军报中揣摸出邓艾与钟会的不同心态和意图;可是,他还是要一遍一遍地读,一次一次地,想,好似一位老僧在反复地念着已经烂熟于心的经卷,再三地咀嚼着其中的滋味和要旨……

就在司马昭为如何封赏邓艾与钟会而犹豫不决之时,王元姬在两名贴身婢女的搀扶下,来到了司马昭的书房,笑吟吟地说:“相国应善自珍重,切莫操劳过度,有伤体神。”

司马昭一见王元姬,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恍然大悟地说:“夫人来得正是时候,快快请坐,我有要事与汝相商!”

当书房中只有司马昭与王元姬二人时,王元姬瞧了瞧略显憔悴的司马昭,关心地问:“子上昨晚未回内宅安歇,不知又在为何事而烦恼?”

司马昭轻轻地叹了口气,把邓艾和钟会送来的两份军报交给了王元姬,沉闷地说:“元姬看罢,自会明白。”

王元姬先是展开了邓艾送来的军报,只见上面写道:

……用兵之道,有先加之以声威,后继之以武力者。今刘禅归命,蜀国已亡,本应凭借灭蜀之声势与军威,趁吴人震惊恐慌之良机,顺流而下,席卷江东,完成统一之大业。然而,此次挥师远征之后,军资消耗过大,将士均十分疲劳,故不宜立即顺流而下,讨伐吴国,而应从长计议,缓而图之。以艾之见,可留陇右之兵与蜀军降兵各二万人于巴蜀,煮盐冶铁,治水屯田,积蓄粮草,制作舟船,为灭吴预作准备。然后遣使赴吴,告之以利害,喻之以出路。吴人畏惧,或可归顺,江东之地,或许可不经征战而平定……为统一之大计,今宜厚待亡国之君刘禅,以招致吴国之主孙休;应优抚巴蜀之民,以消除吴人归顺之顾虑。若立即把刘禅送至京师,吴人必以为是流放,从而心怀疑惧,欲降而不敢也!艾以为,可暂让刘禅居在成都之旧宫中,待到来年秋冬之时,吴国平定之后,再将其移往他处。为显示对降者之优待,可封刘禅为扶风王,多赏其赀财,以供其使用;扶风郡内有董卓所筑之郿坞,可赐与其为官舍。刘禅诸子,可为公侯,以郡内之县为其食邑。如另辟广陵郡、城阳郡,以待吴人归降后进行封赐,则吴人必畏威怀德,望风而降也……故而,艾已承制拜刘禅为行骠骑将军,让其仍居住后宫……

王元姬细阅罢邓艾的军报,沉思良久,没有说话。随后,她又展开钟会的军报,只见上面写道:

……贼将姜维、张翼、廖化与董厥等人乘夜撤出剑门关,逃死遁走,回救成都。会辄遣兵一万,经梓潼绕其后,以绝其逃往巴东之路;遣兵一万,出绵竹邀其前,以断其回兵成都之道;遣护军胡烈、司马夏侯成领兵五万从涪城南出,直冲其腹;会与参军羊绣率兵两万,屯驻涪城,以为各路兵马之后援……贼兵人多势众,塞川填谷,首尾相继,方轨而西。我军则分兵据势,广张罗网,四面云集,断蹊绝路。群寇见走投无路,知命穷数尽,乃释甲投戈,自缚而降,印绶无数,资器山积。蜀军将士尽皆归顺,巴蜀之地隐患已除……有征无战,兵不血刃,帝王之盛业也;全军为上,破军次之,用兵之令典也。宰辅英明,齐轨周公,安邦治国,仁育群生。会奉命广布恩泽,导扬王化,训之德礼以移其风,示之轨仪以易其俗,巴蜀百姓欢欣,蜀军将士诚服……

王元姬读罢两份军报,思忖了片刻,若有所思地问:“子上莫非在为如何封赐邓艾与钟会而烦恼乎?”

“正是。”司马昭毫不隐瞒地说,“邓艾功勋卓著,理应重加封赐。然其军报言词不恭,且未经允准,自专辄行,令我深为不安。若对其封赐过重,只怕助长其骄横之气,尾大难调,后患无穷;若对其封赐稍轻,一怕其心中不满而暗怀怨恨,二怕群臣不服而产生非议……钟会之功虽难比邓艾,但其乃伐蜀之主将,如今又手握重兵,雄踞巴蜀,其势力远大于邓艾,对其封赐若低于邓艾,只恐其心怀疑虑,生出事端;对其封赐若高于邓艾,又怕其自高自大,拥兵自重……我左思右想,难以作出决断,故而心中烦恼。”

“子上不必烦恼。我有一法,可解子上之忧。”王元姬微颦着柳眉说,“子上何不让其二人平分秋色,使其既难分高下,又互为牵制?”

“若能够如此,自然是两全其美。”司马昭眼巴巴地瞅着王元姬,急迫地说,“元姬有何妙法,请速道来。”

王元姬沉静地说:“邓艾虽有灭蜀之功,然其未能把姜维绊于沓中,乃其过也;钟会没能灭蜀是其过,然其收降了姜维及蜀军主力,乃其功也。邓艾占据了成都乃其利,兵将不多乃其弊;钟会手握重兵是其利,未能占据成都是其弊。既然他们二人各有其功过,又各有其利弊,子上只宜让他们二人平起平坐,而不可有所偏重。以我之见,子上可封邓艾为太尉,封钟会为司徒。待巴蜀安定以后,子上再分别把邓艾与钟会召回洛阳,削去其兵权,而令卫瓘暂时留守成都。”

“元姬言之有理!”司马昭点头称是,依然愁眉不展地说,“只是邓艾居功自傲,在成都独断专行,擅自进行封赏,仍令我放心不下。”

“邓艾一向耿直,不善逢迎,子上不必在意。”王元姬劝解着司马昭,“以我之见,邓艾军报之中言词虽有些不太恭敬,然其所言之事倒是颇有道理。子上不妨一试,或许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司马昭沉默了片刻,有点无可奈何地说:“好罢,就依元姬之言行事。”

司马昭按照王元姬的建议,以魏帝曹奂的名义,分别封邓艾为太尉、钟会为司徒。诏书虽然是发出去了,但司马昭心里仍还觉得有些不太踏实,依然惴惴不安。他再次取过邓艾和钟会的军报,一字一句地分析着,仔细地寻找着令他生疑的蛛丝马迹。

就在司马昭紧皱着双眉,在邓艾和钟会的军报中苦苦搜寻之时,一名家丁进来禀报:“雍州刺史诸葛绪已被押解至京,现正在府门外等候相国处置。”

司马昭心中正烦着,不愿有人前来打扰他,就不悦地白了家丁一眼,瓮声瓮气地说:“先把诸葛绪押进监牢,待我有空闲时再去处置。”

“但是……”家丁偷觑了司马昭一眼,胆怯地说,“诸葛绪再三哀求,非要见上相国一面,说是有紧要之事,必须面禀相国。”

司马昭有些奇怪地打量着家丁,疑惑地说:“卫瓘来书言:雍州之军覆没后,诸葛绪连惊带吓,已经变为疯癫之人……”

“据小人观察,诸葛绪神志清醒,口齿清晰,根本不像是个疯癫之人。”家丁向前走了两步,压低声音说,“诸葛绪会不会是故意装疯?”

“故意装疯?”司马昭不由一怔,沉吟有顷,改变了主意,“那就把他带来吧,看他有何话要说。”

“是!”家丁转身走出司马昭的书房。

司马昭望着家丁的背影,若有所思地自语着:“诸葛绪为何要装疯……”

工夫不大,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诸葛绪被家丁带进了司马昭的书房。一进门,诸葛绪就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以额叩地,泣不成声地说:“相国大人,卑职实在是冤枉啊!”

司马昭把诸葛绪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遍,心不禁猛然往下一沉:看样子,诸葛绪确实是没有疯,可他为何要故意装疯?大概这后面是大有文章!想到此,司马昭就换上了一副和颜悦色的模样,颇为惋惜地问:“诸葛刺史,汝为何会落到这步田地?”

“相国大人,卑职迫于无奈,只好不疯装疯,为了是能够见上相国大人一面。”诸葛绪向前跪爬了几步,来到司马昭的几案前,抽泣着说,“相国大人可要为卑职做主啊!”

这时,司马昭似乎明白了点什么。他先是挥手退去侍奉在一旁的家丁,然后又亲手把诸葛绪从地上扶起来,和蔼地说:“诸葛刺史有何冤屈,可详细道来。”

“相国大人啊!由于卑职无能,先是中了邓艾驱虎入邻之计,后又中了姜维调虎离山之计,最后中了钟会欲擒故纵之计,致使三万雍州兵马丧失殆尽,成为孤魂野鬼……”诸葛绪声泪俱下,边说边哭,泪水伴着话语源源不断地涌流了出来。他从阴平桥头说到大剑山下,从邓艾邀他进军白水关说到钟会在黑夜向他面授诡计,把他领兵出征以来所经历过的一切,向司马昭和盘托出。

司马昭听着诸葛绪那悔恨交加的话语,瞧着诸葛绪滚滚而下的热泪,脸色变得越来越阴沉,呼吸变得越来越粗重;有几次,他忍不住把巴掌高举了起来,欲狠狠地拍打一下几案,但每次巴掌落到一半时,就又慢慢地缩了回去。

诸葛绪说一阵,哭一阵;哭一阵,说一阵。后来,他止住了哭声,用污秽的衣袖擦去满脸的涕泪,悲哀地说:“卑职在全军覆没以后,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独自在大剑山上呆坐了半夜。面对着那一具具血肉模糊之尸体,卑职又悔又恨,又愤又愧,几次欲自刎而死,与那些阵亡将士共赴黄泉,以谢国人。然而转念一想:卑职虽死并不足惜,可那两万多阵亡将士岂不糊里糊涂白死也;卑职必须在向相国大人说明雍州之军覆没之真相后,方可去死,才能补卑职罪孽之万一。但卑职又担心阴险狠毒之钟会为防诡计败露,要来个杀人灭口、死无对证,不会放我来见相国大人。思来想去,万般无奈,卑职只好佯装疯癫,以求能最后见上相国大人一面,禀报全军覆没之实情。卑职无能,不仅有负相国大人之重托,没能把姜维阻截在阴平桥头;而且又连中姜维、钟会之奸计,白白葬送了三万将士之性命。卑职愧对相国大人,愧对那三万阵亡将士,愧对国人,罪不容赦,请相国大人治罪,卑职死而无怨。不过,临死之前,卑职有一句肺腑之言,不能不向相国大人倾吐。钟会险恶狡诈,居心叵测,绝非忠义可信之人。相国大人切不可被其花言巧语所迷惑,以免养虎成患,反伤其主!”

诸葛绪说到这里,闭上了口,似乎把积在心里的话全都倒了出来。他无力地耷拉下脑袋,等候着司马昭治他连遭惨败、丧师辱国之罪。

司马昭听罢诸葛绪的话,并没有立即作出回应,而是默默无语地打量着诸葛绪,好久以后,才长长地叹了口气,闷闷不乐地问:“汝方才所讲皆为实情乎?”

诸葛绪再次跪伏在地,沉痛地说:“卑职自知罪孽深重,只求速死,以谢天下。古语云: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卑职岂敢欺骗相国大人,罪上加罪!”

“如此就好。”司马昭思索了好大一阵子,冷静地说,“汝身为一军之主,治军无方,贻误战机,致使姜维率领蜀军主力退守剑门关,险些坏了我灭蜀之大业,其罪非小;然究其根源,乃事出有因,邓艾、钟会亦难辞其咎。故而,我先把汝之罪记下,待日后查明事情真相后,再作处置。汝可以先回家养病,听候处罚。”

诸葛绪闻听此言,又惊又喜,连连叩头谢恩,感激涕零地说:“谢相国大人不杀之恩!此天高地厚之恩,卑职定铭记在心,没齿不忘,虽肝脑涂地,难报其万一!”

司马昭朝诸葛绪摆了摆手,又严厉地说:“汝回到家后,一要继续佯装疯癫,勿要露出任何破绽,以迷惑他人;二要多加戒备,以防有人暗中行刺,杀人灭口。切记,切记!”

“多谢相国大人对卑职之关怀!”诸葛绪心领神会,涕泪交流地说,“卑职定牢记相国大人之钧谕,继续佯装疯癫,严防有人暗中行刺,杀人灭口!”

“来人!”司马昭朝书房外大声喊道。

一名家丁应声走进书房,恭卑地问:“相国有何驱使?”

司马昭沉着脸说:“诸葛绪确已疯癫,神志不清,语无伦次,暂时不好治罪。先把他押回家中养病,待其病情好转之后,再加以处罚。再者,汝告知羊祜、张华,为诸葛绪加派五十名护院兵士,对其严加看管,以防不测。”

家丁领命,拖着诸葛绪走出了书房。诸葛绪再次佯装疯癫,声嘶力竭地喊着:“苍天哪苍天……”

诸葛绪的喊叫声,惊动了相国府的大小官员和前来求见的文武大臣。他们一个个惊诧地打量着疯疯癫癫、胡言乱语的诸葛绪,小声地议论着。

司马昭在书房中听着诸葛绪那已经变了腔调的喊叫声,心情越来越沉重,脸色越来越难看,最后终于像电闪雷鸣似的爆发了。他猛地拍了下几案,怒不可遏地说:“好个钟会,竟然如此歹毒!我岂能容汝!”

同类推荐
  • 豪气歇

    豪气歇

    一个一无所有的乞儿,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剑客,一个邪魅狷狂的痴情反派,一个绝美冷傲的明月圣女,一个潇洒快意的热血江湖……两代人恩怨情仇的柔骨纠缠,人性本质与欲望的激烈碰撞!
  • 亲爱的,不如裸婚吧

    亲爱的,不如裸婚吧

    从网上查找“裸婚”这个词语,可以得到这样的解释:无车无房无钻戒,不办婚礼不蜜月,花九块钱去登记处办理一张结婚证,其他都可以不要。它是当下流行在80后的情侣中,为了证明爱情高于物质的一种结婚方式。远在他乡打拼的施小絮和易改成便是以这样的状态开始他们的婚姻生活的,更甚的是,他们之间,甚至就连这种婚姻必备的爱情也似乎不怎么完美。他们渴望安逸,却不得不四处奔波;他们渴望忠贞和信任,却不得不面对诱惑和取舍;他们需要白头偕老的婚姻,却比任何一代人更难得到。可他们风雨同舟、坚强乐观、真诚热血,再大的苦难也不愿低头,于是生活回报给他们的,不仅仅是甜蜜的婚姻,还有充满希望的未来。
  • 心灵胶囊

    心灵胶囊

    本套书是一套文学丛书,共15册。本书是作者近些年来创作的中短篇小说集,作者对生命、对自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本册为丛书之一。
  • 别低估了梁红玉

    别低估了梁红玉

    婚纱影楼化妆师梁红玉原本有着幸福的生活,没想到,女儿两周岁时患上了自闭症。梁红玉的生活跌进深渊,她选择辞职在家,做了全职妈妈。而丈夫钱平安则渐渐厌倦于围绕着孩子看不见希望的生活……梁红玉的弟弟为向心爱的女孩章小早求婚,借钱买了个钻戒,为退戒指,他制造了戒指随汽球飞走的闹剧。梁红玉坐进丈夫好友马良的车去收拾弟弟。马良在回去的路上遭遇车祸身亡。钱平安在处理马良后事时,与马良妻子产生感情。疾病、背叛、爱与责任……当命运像巨浪一样不怀好意地席卷而来,她却总是笑笑说:别低估了梁红玉!然后,迎头向前。
  • 天下兄弟

    天下兄弟

    小说讲述的是上个世纪60年代三个兄弟成长的故事。一对孪生兄弟刘栋和田村呱呱坠地,出生在一个艰难的年代艰难的家庭,为了两个小生命的生存和成长,亲生母亲忍着母子分离的痛苦和养母分别抱养,从此天各一方,两位母亲、两个家庭,从此开始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两个孪生兄弟的哥哥刘树为了弟弟刘栋的前途和幸福放弃了学业,放弃了自己的前途和幸福;姐姐刘草为了弟弟刘栋的前途
热门推荐
  • 赌神诀

    赌神诀

    修炼一途,逆阴阳窃造化。脚踏修仙路,血染天地间。你要战,我便战,纵然身死,也要赌上一把。且看凡人李明偶得逆天造化尽在《赌神诀》
  • 蝶魂幻舞系列(二)

    蝶魂幻舞系列(二)

    杀手问流氓:“杀人有罪吗?”天使插嘴道:“废话,杀人当然有罪。”死神站起来寒声应道:“不,好多的时候不杀人才有罪!”
  • 重生绝恋

    重生绝恋

    生无可恋,却遇重生。人生自古有渣男,此情不关风雨月。所谓爱情,所谓情爱,致死不休。这是一部,机关算尽,只为有你的绝恋篇章。至此,她人再不入眼眸。生生世世,一双人。
  • 金锁流珠引

    金锁流珠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全真道师叔祖

    全真道师叔祖

    吾本逍遥一散仙,笑傲天地心无牵。滚滚红尘留不住,不敬圣人不拜天。海外蓬莱仙岛、全真道派师叔祖、人仙青云子轮回转世,真灵印记意外觉醒,恢复了上一世的记忆。……
  • 超神魔尊

    超神魔尊

    一个强者共尊的玄幻世界,一个硝烟四起的纷乱年代,一个自强不息的卑微穿越者,一段可歌可泣的成长血泪史……
  • 南北为赋

    南北为赋

    一场场机关算尽,算尽天下……奈何最后不过一场烟花易冷,红颜薄命。回首百年?终葬于西泠之坞,西泠桥畔。从此一南一北,中间隔了多少重山水?连风沙都飞不过去。又有谁敢问一句,经年之后,谁还留有当年一马平川,踏尽山海的信念?身负国仇家恨的苏清声是当年艳冠京华、才惊天下北朝长公主北惊梦的遗孤,更是当年北朝覆灭之后北朝皇族幸存在世的唯一血脉。南北两国战争平定的第十六个年头,临安虚无山缥缈阁从不问俗世至现身秣陵,这南朝,终于开始风起云涌了……【历史同人文】
  • 军中龙凤

    军中龙凤

    守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被他虐等了10年,也被他虐找了10年;像是遵守着什么约定,又像是彻底的逃离;10年过后,他彻底的爆发;他放狠话:挖地三尺我也要找到没心没肺的你!死要见人活要见尸!你这辈子生是我......
  • 传承之剑

    传承之剑

    当昔日的英雄陨落之后,问谁能继承执剑走天下,平夷乱世纪元。拥有自己信赖的伙伴,成就自己最强的佣兵战团,击败一个又一个强大的敌人。在混乱的战争世纪中,守护自己所钟爱的一切。
  • 丫头你疯什么

    丫头你疯什么

    受够了当一个乖乖女的严依馨,一心要变成一个让老师头痛的问题学生,她中考后放弃了就读重点高中的机会去了恶名招著的巴蜡高中,好歹也混到了巴蜡高中那所学校高一段轰动一时,震惊全校老大级的风云人物,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她光顾政教处的次数就已经远远超过100次.奇迹般的幸福降临在她被开除后跟她一直暗恋的顾龄走到了一起,她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最最幸福的人的时候却得知了一个她怎么想也想不到的身世之迷,她怎么也想不到之前的车祸失忆只是个谎言,而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