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54200000010

第10章

钟会听从了姜维之言,先是向司马昭密告邓艾有不轨之心和种种悖逆之状。十余日后,他又率领着大军离开了涪城,向成都靠拢。不过,为了避免引起邓艾的怀疑,他把大部分兵马暂屯在绵竹,只带着姜维和三万精兵进驻雒城,一面监视邓艾的动静,一面等待着司马昭的回复。同时,他还致书邓艾,借口涪城狭小,驻扎不下十几万兵马,只好暂将一部分兵马屯在绵竹与雒城,以御风寒,待到开春以后,即班师回朝。

不知是邓艾在功成名就之后过于麻痹大意,还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钟会竟然会生出如此歹毒之心,或许他以为钟会书信中所说的话颇有道理。所以,他居然没能识破钟会的阴谋诡计,不仅没有对钟会的异常举动产生疑心,反而主动地遣人给钟会送去了一批御寒之物。

钟会在雒城苦苦地等待了十来日,终于如愿以偿地接到了司马昭的手谕。司马昭密令钟会与卫瓘到成都去收取邓艾父子,并用槛车送回洛阳。

钟会心中大喜,连忙把姜维请来,共商如何收取邓艾。因姜维的智谋确实高于羊琇和胡烈,且其所献之计策不仅甚合钟会的心意,而且皆收到了实效。为此,钟会对姜维越来越信赖,甚至是言必听,计必从;对羊琇和胡烈却反而产生了一些疑虑,并对他俩逐渐有所疏远。这次钟会率军来到雒城,就只让姜维与他同行,而把羊琇和胡烈留在了绵竹。可见姜维在钟会心目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羊琇和胡烈。

钟会把姜维请进密室,退去左右,极为兴奋地说:“伯约兄真是料事如神,计高一筹!”

姜维偷觑了一下喜上眉梢的钟会,微笑着说:“莫非相国已有钧谕至此。”

“正是。”钟会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说,“相国令我与卫瓘去成都收取邓艾父子,槛车送往洛阳。故而,我特把伯约兄请来商议此事。”

钟会接连两次称呼姜维为“兄”,这引起了姜维的重视,心中不禁暗暗欣喜,知道自己这些日子在钟会身上所下的功夫已经收到了成效。于是,他向钟会拱拱手,高兴地说:“愚兄向司徒道喜!”

“相国只是令我与卫瓘收取邓艾父子,并未对我另加封赐,何喜之有?”钟会颇为得意,明知故问。

“一山不容二虎。若是除掉了邓艾这只老虎,司徒岂不成了此山之王、此地之主!”姜维面露喜庆之色,兴致勃勃地说,“以愚兄之见,收取了邓艾父子以后,司徒必将因新功而高就更为显要之职,故而特先向司徒道喜!只是邓艾乃老奸巨猾之人,又占据着成都,兵强马壮,粮草充足,若其不肯从命,只恐收取时要大费周折。”

“伯约兄所言极是!”钟会收敛起笑容,认真地问,“不知伯约兄有何妙计良策,可使邓艾俯首就范?”

“这……”姜维欲言又止,面露为难之色,躲躲闪闪地不肯直言相告。

钟会想尽快地收取邓艾父子,以消除他的心腹大患,就恳切地说:“我待伯约兄情同手足,伯约兄何故如此疑虑重重,不肯助我一臂之力!”

“士为知己者死。愚兄岂敢有所隐瞒。”姜维沉下脸来,神色庄重地说,“敢问司徒:在收取邓艾之事上,司徒是欲应付公事,还是欲一劳永逸?”

钟会略作思忖,若有所思地问:“何谓应付公事?何谓一劳永逸?”

姜维直视着钟会,严肃地答道:“以愚兄一孔之见,相国目前对邓艾只是有所猜疑,而并没有断定其必然要反叛。故而只是密令司徒与卫军司收取邓艾父子,送回洛阳,意在待查明真相后再作处置。司徒只要把邓艾父子收取并送回洛阳,便是完成了相国之托。至于如何处置邓艾父子,司徒则不必再操心与过问。此为应付公事。愚兄以为,在当今满朝文武之中,能与司徒比功劳、相抗衡者,惟有邓艾一人耳!目前邓艾纵有叛逆之心,然其至今尚未另立旗号,仅据种种蛛丝马迹,难定其罪。若是相国念其灭蜀有功且又未公开反叛,或有众多朝臣极力为其担保而苦苦相劝,结果则是无法预料。邓艾乃三朝元老,功勋卓著,在朝野之上口碑颇佳,若不除之,日后必会东山再起,危及司徒之前程。故而,司徒应趁此天赐良机,逼迫邓艾公开进行反叛。只要邓艾一公开反叛,司徒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对其进行讨伐。此为一劳永逸。”

钟会听着姜维之言,不由得瞪圆了双眼,呼吸也变得急促了起来,紧追不舍地问:“若为应付公事,我该如何去做?若欲一劳永逸,我又该如何是好?”

“司徒若只为应付公事,收取邓艾则易如反掌。司徒只要致书于邓艾,谎称已接到相国手谕,不日将班师回朝。邓艾接到司徒之书信,必定亲来为司徒送行。届时,司徒便将其拿下,打入槛车,押往洛阳,就万事大吉矣!司徒若欲一劳永逸,斩草除根,这恐怕就要……”姜维说到关键之处,却突然停了下来,垂下头去,沉默了一会,才接着说,“司徒可先采用打草惊蛇之计,让卫军司去收取邓艾。卫军司兵微将寡。邓艾必然不肯从命,定会因此而公开反叛。到那时,司徒再率大军前去征讨邓艾,将其擒获,送往洛阳。相国见邓艾已经公开反叛,必杀之无疑。”

“伯约兄此计甚妙!只是……”钟会沉吟有顷,犹犹豫豫地说,“邓艾占据着成都,兵精粮足,城池坚固,若其公开反叛以后坚守不出,我军虽众,但一时也难以破城,只怕时间稍长,相国要怪我弄巧成拙。”

“司徒不必担忧。”姜维当机立断,自告奋勇地说,“愚兄对成都了如指掌,成都之军民对愚兄亦深为了解与信赖。邓艾若要固守成都,愚兄便率军前去攻城;城中军民见是愚兄率军攻城,必群起而响应,夹攻邓艾。如此一来,一日之内,愚兄定让司徒在蜀国之朝堂上大宴诸将!”

“有伯约兄此言,我复有何忧!”钟会转忧为喜,眉飞色舞地说,“就依伯约兄之计,我要来个一劳永逸!”

卫瓘把自己的信使装扮成胡烈的亲兵,秘密地离开了绵竹,前往洛阳去送密报。而他则像个没事人一样,与邓艾一起返回了成都。回到成都以后,他就每天躲在蜀郡太守府中,很少出门,静候着司马昭的回音。

邓艾在绵竹的庆功宴上酒醉后失态,大发了一通牢骚。酒醒以后,他不仅深为懊悔,而且惧怕卫瓘把他的言行密报于司马昭,于是就派出心腹将士对卫瓘严加监视。然而,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在绵竹期间,卫瓘并没有任何动静,也未派遣信使出城。回到了成都以后,他还是有些不放心,依旧派遣亲信之人暗中监视着卫瓘的举动。但是,好多天过去了,卫瓘还是若无其事,没有丝毫的异常活动。这样一来,他才彻底消除了疑虑,放弃了对卫瓘的监视。

卫瓘回到成都已经有半个多月了,可仍没有得到任何来自洛阳的回音。为此,他心中不由得有些暗暗着急。他已经两次向司马昭密告邓艾,而司马昭至今却无动于衷。是深谋远虑的司马昭另有打算,欲放长线钓大鱼,故作不动声色?还是不可捉摸的司马昭对邓艾并无猜疑。把他的密报当成了耳旁风,根本不予理睬?若是属于前者,对他倒无太大的影响,他可以耐心等待。若是属于后者,则对他就极为不利了:此事如果泄漏出去,他将因此而变得里外都不是人,既没有得到司马昭的赏识,又会惹起朝臣的非议,而且还得罪了声名显赫的邓艾,为自己日后的升迁埋下了重大的隐患……

前些日子,当卫瓘觉察到邓艾派人暗中监视着他时,心中并没有紧张,反而为自己有先见之明、巧妙地瞒过邓艾的耳目得意。这几天,当他发现邓艾已不再对他进行暗中监视后,心里却反倒不安了起来,为自己那两份告发邓艾的密报而担忧。同时,一种对司马昭不满的情绪也逐渐滋生了出来:此次伐蜀胜利,邓艾和钟会两军主将皆被重加封赐,但他这个持节的军司不仅一无所获,而且还留下了隐患,这岂不是作茧自缚!

卫瓘思前想后,心情逐日变得焦躁起来。为了平静自己的情绪,他取出笔墨纸砚,练起了书法。大概是由于多日不曾练过字了,或许是因为他心绪不宁,连着写了好几幅,竟无一字令他满意。他气恼地扔下毛笔,在大堂上踱起步来。

就在这时,亲兵进来禀报:“邓太尉前来拜访。”

邓艾的突然来访,使卫瓘大吃一惊。从绵竹回到成都以后,邓艾每日公务缠身,从没有登门拜访过他。今日不期而至,是为何故?莫非他向司马昭密告邓艾的事已经泄漏了出来,惹恼了邓艾,特来兴师问罪?若果真如此,他该如何应付?现在的邓艾可是成都之主,重兵在手,大权在握,要想除掉他,不费吹灰之力……

卫瓘正心惊胆战地想着对付邓艾的办法,邓艾已大步流星地来到大堂之上,扫了一眼满地乱扔着的废纸,微笑着说:“卫军司真是好兴致,竟然在此练起了字。”

“近日闲暇无事,借此以解闷耳。”卫瓘苦笑了一下,有些尴尬地说,“邓太尉大驾光临,有何见教?”

邓艾向卫瓘拱拱手,歉疚地说:“我在城中巡视,偶尔路过此处,一时心血来潮,特来拜访,有扰卫军司之雅兴。抱歉,抱歉!”

“我亦是心血来潮,胡乱涂抹几笔,借以消磨时光。”卫瓘心虚胆怯,赔着笑脸说,“望邓太尉切莫见笑。”

“卫军司过谦矣!”邓艾淡淡一笑,真诚地说,“艾虽多年在外征战,孤陋寡闻,但犹知卫军司之草书精妙绝伦,乃当今之一绝,多少人为求一幅卫军司之墨宝而不可得!艾亦早有求索之意,只因未逢时机,没能如愿以偿。今日有幸遇此良机,岂能错过!不知卫军司可为艾书写一联,以完艾之夙愿否?”

“邓太尉过奖矣!”卫瓘有些难为情地说,“瓘虽临摹过几帖‘草圣’张芝之墨迹,但终因生性愚钝,不可造就,只是学得些皮毛,始终难得其真谛,岂敢有污邓太尉之尊目!”

“哈哈哈——”邓艾放声大笑,爽朗地说:“艾久闻卫军司之墨宝一字千金,十分难求。今日一试,果真如此。看来,艾也只好空手而归,抱憾终生矣!”

“既蒙邓太尉如此错爱,瓘只好出丑献拙矣。”卫瓘尴尬地笑了笑,抱歉地说,“瓘自随军出征以来,戎马倥偬,再未练过笔,手已变得十分生硬,所书之字恐会让邓太尉大失所望。请邓太尉莫要怪罪!”

“哈哈哈——”邓艾又一次放声大笑,爽快地说:“人常言:请将不如激将。看来,此言果然不差。”

卫瓘很不自然地笑了笑,提起毛笔,饱蘸墨汁,轻声地问:“不知邓太尉欲书写何语?”

邓艾手捻银须,沉思良久,低声地说:“就书写‘进不求名为报国,退不避罪以尽忠’吧。”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卫瓘不禁一怔,喃喃自语了一阵,才稳住心神,运足臂腕之力,挥毫泼墨,笔走龙蛇,一气呵成了这十四个碗口大小的草字。

“妙哉,妙哉!”邓艾反复观赏着这幅墨迹未干的书法,赞叹地说,“好字,好字!其形若悬猿饮涧,其状如钩锁连环,笔力纵横,奇形离合,神化自若,变态无穷!卫军司果然功力非凡,名不虚传。艾睹此墨宝,大饱眼福。佩服,佩服!”

“出丑,出丑!献拙,献拙!”卫瓘放下毛笔,谦恭地说,“此幅字实在不堪入目,难登大雅之堂,让邓太尉见笑!惭愧,惭愧!待回到洛阳以后,瓘再尽己之所能,为邓太尉书写一幅奉上。”

“有此一幅墨宝,艾已足矣,岂敢得寸进尺,再去有劳卫军司!”邓艾款款一笑,颇为轻松地说,“待到艾解甲归田、返回故里以后,便将此幅墨宝悬挂于中堂,借以告诫子孙,传之后世。”

卫瓘闻听此言,又是一惊,不由得又想起了自己写给司马昭的那两份密报,心中顿时紧张了起来,心跳也骤然加剧了。他强装镇定,故做若无其事地说:“练字如同习武,一日不练自己知,二日不练他人知……”

邓艾一边慢慢地卷着那幅墨迹刚干的书法,一边漫不经心地说:“艾闻那些蜀国旧臣言:自从秦时李冰壅土作堋,筑成了湔堰之后,蜀地之上便又增添了一大胜景。数百年来,不少文人墨客,纷纷前去观看,留下了诸多墨迹与碑刻。卫军司若有闲暇与兴致,何不趁机前往湔堰观赏一番,或许可有所裨益。”

“邓太尉言之有理。瓘若有暇,定要到湔堰去观摹那里之墨迹与碑刻。”卫瓘心中有鬼,只有唯唯诺诺地说。

“多谢卫军司惠赐墨宝,艾不胜感激!”邓艾向卫瓘拱拱手,告辞而去。

邓艾携带着卫瓘书写的一幅墨迹,含笑离开了蜀郡太守府,看那副模样,他似乎已达到了来此的目的,满意而归。但是,卫瓘的心中却仍是无法平静,邓艾的突然来访,给他留下了一个难解之谜!他心里明白,邓艾一向对书法不感兴趣,绝不会为求一幅墨迹到此;邓艾平白无故前来拜访,必定有其不可告人的动机;今日之事,邓艾只不过是逢场作戏,以掩盖其真实的目的而已!尤其是邓艾所要书写的那两句话,更是令他深感蹊跷:是邓艾已经预感到了什么,欲借此话为自己辩解?还是邓艾已经听到了什么风声,欲以此话来警告他?莫非邓艾仍然对他心怀疑虑,借故前来进行试探?还是他给司马昭的密报已经泄漏了出去,邓艾要来个先下手为强,特来察看他的虚实?

邓艾留下的这个有多种答案的谜,像条无形的蟒蛇,紧紧地缠绕着卫瓘,勒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但又挣脱不出去。他心烦意乱,食欲毫无,连晚饭也没有吃,一直焦躁不安地在大堂上转着圈子。

大约到了初更时分,卫瓘仍为猜不出这个复杂的谜而烦恼着,一个亲兵慌里慌张地跑进大堂,气喘吁吁地说:“有名刺客跳墙而入,被我等生擒活捉。”

“有人前来行刺?”卫瓘大惊失色,心中不禁一阵狂跳,脑海里立即涌出一连串的疑问:他自入成都以来,一直是深居简出,极少与外人接触,更没有同别的人结下什么冤仇,为何却有人要前来行刺?难道是邓艾对他怀恨在心,而又不便于公开下手,故而派遣刺客前来暗杀他?白日里邓艾无故前来拜访,大概正是为刺客踏路……

卫瓘正猜疑着,亲兵气愤地说:“以小人之见,干脆把那刺客砍了!”

“不!”卫瓘鼓起了金鱼眼,恼恨地说,“将那刺客带来,我要查个水落石出,看此事究竟是何人所为!”

亲兵转身出了大堂,把一名五花大绑的彪形大汉推了进来,踢倒在地。

卫瓘用愤怒的目光盯着那个蜀地平民装束的汉子,用力一拍几案,怒冲冲地说:“大胆刺客,尔受何人指使,前来行刺本军司?快快从实招来!如若不然,我就令人将尔千刀万剐,扒皮抽筋!”

卫瓘虽然声色均十分严厉,但那个被擒的汉子却毫不畏惧,反而嘿嘿一笑,轻松地说:“卫军司真是贵人多忘事,为何竟然连小人都认不出来了?”

卫瓘听那汉子的口音非常熟悉,不由一怔,诧异地问:“尔是何人?为何要来刺杀本军司?”

“小人乃钟司徒之亲兵张铜锤也。”那汉子抬起头来,面对着卫瓘,让他辨认。

“张铜锤?”卫瓘睁大眼睛,仔细辨认了一番,惊奇地问,“汝今日为何这般装束?为何来到此处?”

“唉——”张铜锤叹了口气,满腹委屈地说:“小人奉钟司徒之命,秘密潜入成都,前来见卫军司,没想到竞被当成刺客捉拿了起来。”

“此乃误会也。”卫瓘亲自为张铜锤解开了绑绳,半致歉半解释地说,“这也怪不得我之亲兵。瞧汝这身打扮,又在深更半夜跳墙而入……”

“并非小人愿意如此,而是钟司徒吩咐小人这么行事。”张铜锤搓着已被捆得麻木发紫的双手,低声地说。

“噢——”卫瓘心中咯噔一响,惊讶地问:“钟司徒有何急密之事,让汝如此前来见我?”

“小人不知。”张铜锤摇着头说。

“钟司徒可有书信给我?”卫瓘又问。

张铜锤再次摇着头回答:“钟司徒并无书信给卫军司。”

“那……”卫瓘打量着张铜锤,迷惑地说,“钟司徒遣汝来此,究竟何为?”

张铜锤靠近卫瓘身边,神秘地说:“小人临行之前,钟司徒再三吩咐小人,见了卫军司只说:‘请速去雒城相见。’究竟为了何事,小人着实不知。”

钟会这种诡谲的行为,引起了卫瓘的深思。他沉默了一会,小心谨慎地问张铜锤:“军中这几日可有异常之状?”

张铜锤答道:“军中一切照旧。并无异常之状。”

卫瓘沉默了一会,又小心翼翼地问:“这两日,洛阳可有信使来到了雒城?”

张铜锤回答:“昨日上午,相国之信使来到了雒城。”

“相国有信使到来……”卫瓘自语了一句,微凸的眼珠滴溜溜地转了几圈,压低了声音问,“钟司徒可曾说让邓太尉与我同去雒城?”

张铜锤认真地答道:“钟司徒只说请卫军司速去雒城相见,并未提及邓太尉。钟司徒还让小人告诉卫军司:去雒城时,要秘密而行,切勿惊动他人。”

“原来如此!”卫瓘如释重负地舒了口气,脸上流露出喜悦之色……

同类推荐
  • 惊魂三星堆7:金面皇朝
  • 丝绸之路(下册)

    丝绸之路(下册)

    丝绸之路,对每个中国人而言,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所写的《中国》一书中,首次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为主的交通路线,称做“丝绸之路”。于是,历史上第一次,这条横亘于欧亚之间,绵延数千里,历时2000年的贸易通道有了一个充满浪漫与梦幻的名称: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全书共有190万字,分上、中、下三册。全书紧紧围绕大唐、吐蕃、大食三大军事强国在丝绸之路展开的画卷,全面展示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故事。
  • 市井奇话

    市井奇话

    本书摘选了《吴保安弃家赎友》、《吕大郎还金完骨肉》、《钝秀才一朝交泰》、《桂员外穷途忏悔》、《刘小官雌雄兄弟》、《施润泽滩阙遇友》、《张廷秀逃生救父》、《徐老仆义愤成家》、《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刘东山夸技顺城门,十八兄奇踪村酒肆》、《陶家翁大雨留宾,蒋震卿片言得妇》、《张溜儿熟布迷魂局,陆蕙娘立决到头缘》、《钱多处白丁横带,运退时刺史当艄》、《进香客莽看金刚经,出狱僧巧完法会分》、《百和坊将无作有》、《缘投波浪里,恩向小窗亲》(《幻影》)。
  • 白手帕 红手帕:我体验生命的故事

    白手帕 红手帕:我体验生命的故事

    《白手帕 红手帕》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中学教师章从初恋到结婚的漫漫情路历程。故事中,四个女人带着各自的宿命摇曳而来,与主人公铺排各具特色的床笫欢爱。
  • 绝对亢奋

    绝对亢奋

    邓刚的作品,一向以特殊的幽默语言、特殊的生活层面和特殊的观察眼光,引起评论家的称道和广大读者的喜爱。这部《绝对亢奋》,同样是让人充分享受到阅读的快感和思考的快乐。作品跨越六十、七十、八十年代,描写了包括工人、苦力、煤黑子、木匠、知青、盲流、海碰子等众多奇特的人物形象,通过从都市底层的蛮野世界求生挣扎爬出来的陈立世、刘剑飞、母老虎、邵凡、姐夫和林晓洁等人的命运,展开了读者似乎熟悉又陌生的广大生存面,写出了他们在为起码生存的艰辛拼搏中,灵与肉、同情与嫉妒、仁慈与冷酷、真诚与狡诈、爱悦与情欲的交战扭殴,揭示了今天社会中的某一部分人的来源以及他们 戾变和成熟的历史,写出了社会普通人的善良美好的内心。
热门推荐
  • THE CYCLOPS

    THE CYCLOP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Pillars of Society

    Pillars of Societ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梦之孤影

    梦之孤影

    这个故事结构架空,我称之为现时界,其中会出现异能使用者。宋氏小姐,生长环境决定她虽然有能力但也自负好强,一直瞧不起软弱无能的人,及其厌恶没钱瞎得瑟的人。其父亲年轻时手段不干净,留下了把柄和仇家,他们趁机想借此推到宋氏势力。宋琦,她将何去何从。
  • 新编中老年常见病防治与配餐宜忌

    新编中老年常见病防治与配餐宜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营养、健康问题。药补不如食补,一日三餐不仅仅只是为了充饥果腹,“怎样才能吃得可口?怎样才能吃出健康?”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 若天非聆

    若天非聆

    世上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在某一个地点,某一个时间,,,或许会有奇迹发生,而茹若林却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到了错的人......
  • 穿越创世者

    穿越创世者

    充满魔幻的星辰大陆,死去的仙灵都不可再轮回转生,四个穿越而来的少年,带着自己家乡的奇异文化,玩转整个异界大陆,是上天注定,还是命运的安排。如何才能修得最强之道,如何才能创造世界,一切都掌握在创世者的手中。
  • 重塑河山

    重塑河山

    五百年前,圣武帝平定天下,一统八荒,建立朝地大陆第一王朝。圣武帝为酬功臣之功,聚九州精铁铸造十剑,分赏七侯,将天下兵法典籍、惊天财宝、绝世武功秘籍等分藏七处,七侯各自掌管一个线索,而历代天子则掌握密语,是为天下八部。近五百年后,江湖流传“八部在手,天下重塑”,天下群豪纷纷而起,明争暗斗。先帝崩逝,新帝即位,一代雄主有心再造河山,而国内纷争迭起,塞外大军压境,天启帝处变不惊,立志开创盛世。一个是村野小子,一个是名门之后,两个少年在月下结为兄弟,一个随波逐流,毫无志向;一个立志保家卫国,辅助明君。天启帝能否开创一代盛世?“八部在手,天下重塑”到底是怎样的惊天之谜?在乱世中,两人又会经历怎样的命运?
  • 末日之魇

    末日之魇

    2060年,那个曾经预言这一年是世界末日的科学家叫牛顿,是的,世界已经不复存在了,至少曾经拥有的法律、道德、人性、甚至我们所说的生活,都已经随着世界之间的战争离去了,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活下去!在那一次的战争之前,谁也不会想到核战争的威力是如此巨大,谁也不曾预料生化武器的后果是如此严重,战争过后,世界被炮火攻击得满目疮痍,植物、动物、人类,都已经变了,变得暴力且无情,不再有高科技的武器,却有着原始杀戮的悲惨;生化武器留给世界的是嗜血的怪物、寸草不生的土地以及有剧毒的食物和水。你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活下去!你是否有勇气去接受这一事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天一定会来的,它离我们并不遥远。
  • 神级武神

    神级武神

    方辰,原本是地球上的一名普通大学生,一次无意中照镜子穿越到了一个同名的废材身上,后来得一枚能把任何生物炼化为灵珠、能把任何植物炼化为药珠的神奇光团。从此,方辰一步步踏上了逆袭的道路,仗剑高歌。修武巅峰,是为神!
  • 仙王之心

    仙王之心

    我欲成仙快乐齐天留下故事在世间流传心将卧在天地之间总有故事给后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