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9400000015

第15章 西汉长安城的管理与保卫工作(3)

卫尉的职责是率领卫士屯卫皇宫大门,白天在皇宫宫门严查出入,以戒非常,夜晚则分部巡夜于宫中。从宫门至殿门外地区,大约都是卫士守备巡警的范围。《文献通考》卷一五○《兵考二》记载:“殿外门舍属卫尉,殿内门舍属光禄勋,职之相关,特有内外之别耳。”这句话对卫尉和郎中令(光禄勋)职权划分描述的非常清楚,就是郎中令负责殿内的警卫任务;由卫尉负责殿外,重点把守皇帝所居和朝议的宫阙外门。卫尉不负责殿内之事,郎中令则不负责殿外之事。

近些年经过考古勘探,在西汉都城长安未央宫西宫门和北宫门遗址都曾出土过铁矛、铁甲片,尤其是在北宫门遗址还出土了“卫”字瓦当,据考证“卫”应为“卫尉”省称。未央宫宫城四角都曾修有角楼,现在只有西南角角楼遗址保存尚好,曾出土有剑、矛、盔甲片等,也发现有“卫”字瓦当,说明这里原来驻守有卫兵。另外,在未央宫前殿宫殿台基东西两侧均有宽敞的廊道,廊道之外又有檐廊,廊道和檐廊地面均以条形砖铺置,在前殿东北角遗址同样出土过“卫”字瓦当,推测这里应是前殿卫士的活动场所。

三、皇宫门卫之管理

皇宫之守卫措施非常严密,无故是不得进入的。宫内之侍御宿卫人员数千,其人或出外办事,或洗沐归家,出入宫殿,以何为通行之凭据?若非皇宫之人员,以临时之需要调派入宫,其出入之办法如何?又皇帝居住、办公皆在宫内,百官朝请议事,皆须入宫,其入宫之手续为何?

《汉官解诂》曰:“居宫中者皆施籍于门,案其姓名,若有医、巫、僦人当入者,本官长吏为封启传,审其印信,然后内之。人未定又有籍,皆复有符,符用木长二寸,以当所属两字为铁印,亦太卿炙符,当出入者案籍毕,复齿符乃引内之也。其有官位得出入者,令执御者官传呼前后以相通。”《后汉书》《续志》卷25《续百官志》也指出:“凡居宫中者,皆有口籍于门。之所属宫名两字为铁印文符,按省符乃内之。(胡广曰:‘符用木长尺二寸,铁印以符之。’)若外人以事当入,本宫长史为封启传。其有官位出入,令御者言其官。”

两条资料所述为同一事:三种身份不同者出入皇宫之办法各异。唯两条资料各有详略谬误混淆之处。仅综合其所述,佐以史书所载之事例,以作考释。三种不同身份者,一为所谓“居宫中者”,主要是服务于宫中之宫官。二为有身份之官员,即所谓“有官位得出入者”。三为不属于上两类之其他人等,即上引所谓“外人以事当入者”,或“医、巫、僦人当入者”。

先言“居宫中者”,居宫中者皆有名籍于宫殿门,又各有符(相当于通行证、宫廷出入证)。出入先查其籍,然后齿符,符合乃得出入。

宫内当差之人员在宫殿门有名籍,无名籍者不得入宫。《汉书·元帝纪》补注引周寿昌曰:“《周礼》‘宫正’,郑注:‘若今时无引籍不得入宫司马、殿门。’”在宫殿门有名籍乃得入宫,其例甚多:《史记·梁孝王世家》曰:“梁孝王入朝……梁之侍中、郎、谒者著籍引出入天字殿门,与汉宦官无异。”《史记正义》曰:“籍谓名簿也,若今通引出入门也。”《汉书·梁孝王武传》补注王先谦曰:“著籍犹言通籍,言以梁王侍臣姓名著于门籍,引之出入殿门,无门籍不得擅出入。”《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曰:景帝于燕饮时言传位梁王,窦婴谏上。“太后由此憎窦婴,窦婴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窦婴门籍,不得入朝请。”《史记·外戚世家》也云:武帝寻得异父同母姊。“诏副车载之,迥车驰还,而直入长乐宫,行诏门著引籍,通到谒太后。”《史记正义》曰:“武帝道上为诏令,通名状于门,使引入至太后所。”《汉书·董贤传》曰:哀帝宠幸董贤,贤侍宫中,“每赐洗沐,不肯出。尝留中试医药,上以贤难归,诏令贤妻得通引籍殿中,止贤庐,若吏妻子居官寺舍。”

上面诸例谓在宫殿门有籍之人员,是宫内之侍从服务人员、皇室之亲属及皇帝特诏的引籍入宫者,《汉书·元帝纪》:初元五年诏曰:“令从官给事司马中者得为大父母、父母、兄弟通籍。”各家注解皆谓此“通籍”是入宫之门籍。然宫廷禁地,若谓在司马门以内给事者之祖父母、父母、兄弟皆得入,当无是理。在司马门内给事者甚多,单是光禄勋及少府之属官就有数千上万;各人之祖父母、父母、兄弟皆得在宫门有籍得出入,则宫门有籍者当不下数十万,皇宫岂非门庭若市。

其次,据《汉书·董贤传》记载,董贤于哀帝时宠幸,外戚丁、傅之属皆不能及,长居宫内侍上,难得洗沐归,哀帝乃特诏使贤妻得通引籍殿中,居贤庐。妻子比祖父母、兄弟为亲近,贤之宠幸千百倍于普通之侍从。贤妻引籍殿中,尚需皇帝特诏。以贤妻例之,数千上万之宫内给事者之祖父母、父母、兄弟皆得在宫门通籍出入,绝无是理。此条“通籍”当别有所指,绝非宫门之通籍。如武帝之异父同母姊及董贤妻之类。又《汉书·京房传》曰:房奏试用考功课吏法,请“得通籍殿中为奏事,以防壅塞。”京房前得罪宦官石显。及试用新法,恐为中伤,故请得通籍殿中,以便入宫殿奏事。盖宫殿门有籍乃可出入也。

至于籍之质地形状与内容,《汉书·元帝纪》注应劭曰:“籍者,为二尺竹牒,记其年龄、名字、物色,县之宫门,案省相应,乃得入也。”“物色”是指体质之特征,如身高、肤色、肥瘦、脸形、等,概言之,谓人之形貌。

按籍之外,又要齿符。符是长两寸之木板,上有铁印烙出两字,说明所属之官署。符分成两半,一半个人保留,一半置于宫司马门,出入宫时,齿符,符合乃得通行。《汉书》中不见入宫齿符之例,唯《成帝纪》谓有女童名陈持弓者“阑入尚方掖门”,应劭注曰:“无符籍妄入宫曰阑”。应劭东汉末人,所言当是事实。

汉代出入关用符传,《汉书·文帝纪》曰:孝文十二年,“三月,除关,无用传。”“四年春,复置诸关,用传出入。”《汉书》卷5《景帝纪》。注引应劭曰:“文帝十二年除关,无用传,至此复用传,以七国新反,备非常。”《王莽传》曰:始建国二年十二月,“(颁布钱,)吏民出入者持布钱以副符传,不持者厨传勿舍,关津苛留。”师古注曰:“旧法行者持符传即不籍留,今更令持布钱与传相副,乃得过也。”是自汉初至西汉亡,用符传出入关大概为常法。宫门之卫禁,远严于关,西汉过关尚用符传,则宫官出入宫须齿符案验,似非牵强之论。两汉入宫之办法当相同,上引《汉官解诂》及《后汉书·续百官志》既言入宫得齿符,则宫官入宫齿符当为两汉之通例。

皇宫周垣之公车司马门既须案籍齿符乃得入,而周垣内诸宫殿之门户,亦有当入者之名籍,出入亦须案验。《汉书·魏相传》记载,相为御史大夫,上封事言霍“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据《三辅黄图》长乐宫内有长信宫,是霍光夫人及其诸女于长乐宫周垣之门户有名籍外,于长信宫门亦有名籍。《汉书·王嘉传》:嘉“为郎,坐户殿门失阑,免。”师古注曰:“户,止也。嘉掌守殿门,止不当入者而失阑入之,故坐免也。”郎为光禄勋之属官,所守为周垣内诸宫殿之门户,嘉以殿门失阑免,盖皇宫周垣之内宫殿众多,内侍官各服务于某一宫殿,非其服务之宫殿,不得妄入,从上引谓霍光夫人及其诸女通籍长信宫例之,皇宫周垣内各宫殿各有当入者之名籍,出入案验,乃得通行。

其次,非在宫内当差而有事当入,其人非有一定身份之官位,又非皇帝特诏得出入者,入宫之办法又有不同。上引《汉官解诂》之“医、巫、僦人当入者”,即属此类。《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太常掌宗庙礼仪,属官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六令丞”。则所谓医、巫为太常之属官。太常府不在宫内,医、巫可称为宫“外人”。至于僦人,《史记·平准书》桑弘羊以为:“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史记索引》服虔曰:“雇载云僦,言所输物不足偿其雇载之费也。”是所谓僦人,乃所雇之搬运工人。皇室所需物品,由官府雇人搬运入宫;搬运工人当然亦是宫“外人”。这些宫外人入宫之办法,《续汉志》谓“本宫长史为封启传”,《汉官解诂》则曰“本官长史为封启传,审其印信,然后内之。”一作“本宫长史”,一作“本官长史”。孙星衍校集《汉官解诂》以为“本宫长史”是。然这些有事当入者既非宫内服务之人员,而是宫外人;而且皇室诸宫殿亦无所谓长史。这些宫外人受派遣进宫,由其上司主管长官开具通行证件,至所雇搬运工人,亦由雇用之官署长官给予通行证。所以,当以“本宫长史”为是。

其通行证件为“启传”。所谓启传,《汉书·文帝纪》注:“张晏曰:传,信也。若今过所也。如淳曰:两行书缯帛,分持其一,出入关合之,乃得过,谓之传也。李奇曰:传,启也。师古曰:张说是也。古者或用启,或用缯帛;启者,刻木为合符也。”按汉代通关之证件名目甚多,有符、传、过所、、启等,然资料甚少,其形制、内容及其之间之区别,皆不能详。可以看出,大概传分为两种:一种以缯帛为之,一种以木为之。木制者称为启传,传分写两份,一移寄当出入之门关,一交当事人保存。出入门关时,核对无误,乃得通过。上引《续汉志》及《汉官解诂》俱作“封启传”,封当是封闭之意;即以绳索泥封启传,再在泥上盖以官印,故上引《汉官解诂》作“审其印信,然后内之”。

综上所述,宫外人进宫,若非皇帝特诏,亦非一定身份以上之官员,则需派遣其入宫之官府发给封好的启传,至宫门核验其启传无误,方可进入。进入皇宫周垣之司马门后,直接到指定之处所,不得在宫内乱闯乱看。《汉书·外戚传》曰:太医监充国“阑入殿中,下狱当死。”太医监为太常之属官,乃宫外人,进宫之后,妄入非指定之殿中,故下狱,罪至死。

同类推荐
  • 最后一百天:希特勒第三帝国覆亡记

    最后一百天:希特勒第三帝国覆亡记

    本书以电影场景式笔法,向人们展示了二战后期欧洲战场的场面:雷马根的突破、对德累斯顿地狱般的轰炸、德国东部一百万平民的死亡、苏联俘虏对布拉格的保卫、希特勒在暗堡中的最后日子等等。
  • 经验与教训:中国历史人物的成败

    经验与教训:中国历史人物的成败

    读史使人明智。因为,知己者明,知人者智,知世者通。中国历史人物的是非和成败虽然都已经成为过去,但是我们依然在谈论着他们,是他们人生的方法和经验,为我们的人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开放的视野。
  • 三国之雄风再起

    三国之雄风再起

    唐飞本是一个中科院的一个平凡的院士但是一件神奇的石头把他卷进了一个人才辈出风起云涌的造势时代且看他如何在三国从无到有发展自己的势力继而统一三国而后又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让隋唐盛世提前到来
  • 明末大贼

    明末大贼

    1644年三月初二大明皇朝的中极殿上,狂风吹来了一个大贼子;从这一天开始历史开始改变。大贼只有一个理想,我的目光到哪里,哪里的土地海洋和天空,都是我汉族的。
  • 大秦盛衰四十年:破译大秦帝国密码

    大秦盛衰四十年:破译大秦帝国密码

    大秦帝国,一个神秘的王朝:它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真正统一的建封王朝;它有着亘古未有的辽阔疆士;它奠定了延续十五个封建王朝或时代的统治基础;然而就在短短四十年间,大秦帝国经历了从崛起到灭亡的历史变迁,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这一辉煌而又短命的王朝?它的主人、一代大帝秦始皇又为何给后世留下了种种难解的谜团……
热门推荐
  • 幻武神尊

    幻武神尊

    太古之初,神魔为祸,人族先贤和妖族圣者创幻武之道,终将神魔两族驱逐至无边虚无中;千万年的演化,神魔残存的气息致使天荒大陆诞生出凶兽,嗜血嗜杀,凶残无比,幻武学院因此诞生;张放因一颗天幻珠来到了天荒大陆,成为一名即将被逐出学院的普通学员,但也因为天幻珠的存在,一颗变的皆有可能;我叫张放,张狂的张,狂放的放……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古生物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古生物

    本书逐一讲述了极具代表性的古生物物种,诸如恐龙、翼龙、海龙,还有鱼石螈、猛犸象、拉蒂迈鱼等。让你更全面地了解古生物。
  • 神医都市行

    神医都市行

    精灵校花乔乔。制服警花韩雪。冷傲医生叶轻眉。还有善解人意、温婉可人的人民教师童圆圆。跟这几个气质不同,但同样绝色的美女一起会发生什么?刘芒说,我的理想只是发扬华夏中医。
  • 甲乙日历

    甲乙日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 人生的资本全集

    人生的资本全集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实用性和可读性。它挖掘了不同背景、不同条件下客观存在于人们身上的每一种资本,以我们身边和大家熟知的成功人士的真实故事来说明这些资本对人生的重要性以及运用这些资本走向成功的可能性和必然性。通过这些实例,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借鉴一些经验,为每位渴望成功的人士指出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
  • 掌控鸿蒙世界

    掌控鸿蒙世界

    莫名得罪富家纨绔子弟,被迫离开公司昆仑山旅游,在玉峰山顶却被人从背后猛推了一下,坠落悬崖。古风扬本以为自己根本无生还,但世事难料鸿蒙至宝认主,拜师鸿蒙。踏上与天争斗,长生不死的道路。且看古风扬如何与人仙魔佛妖争以铁血手段斩杀来犯之人于脚下与天对抗,成就鸿蒙掌控。
  • 霸世魔帝

    霸世魔帝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在神墓之中诞生,身兼六系魔法的魔法天才,别人最多就具备三种魔法天赋,而主人公却拥有六系魔法天赋这是为何,主人公的身世到底是什么;神墓之中又蕴含着什么秘密……Q群;78254890希望支持霸世的人都能进来
  • 时空交错之三公子

    时空交错之三公子

    他们是当代大学生,平凡而无名;他们是唐王朝侠士,神秘而闻名;他们是生死之交,他们是手足兄弟……看一幕江湖现代友情的演出
  • 擎苍战记

    擎苍战记

    五百多年前的人族、血族和狼人的三族大决战,让擎苍大陆沦为废墟,成为遗弃之地!擎苍大陆,血腥仍在继续,死亡就在眼前,生存是所有人的目的。三种族命运之子接连在擎苍大陆出现,平静了许久的星球再度阴云密布。一个从天而降,身份成谜的婴儿在争斗中不断崛起,不知不觉中搅合进了三族的恩怨仇恨,但他的追求其实简单的不能再简单,就是想吃顿饱饭,可是他却逐渐明白,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目标!QQ书友群:178155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