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16200000023

第23章 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陆游道文章的起源,说文章的本真。原来,这好的佳作酝酿,都皆于"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自然顺应中,萌芽起第一时间的醒悟和兴起。"春江水暖"、"北国飘雪",河山万里的光景因时因地因人看待体会不一,感同身受不一。

想起一句有名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种枝头绽放的繁花似锦,如果直接切入句子的本意,俨然一派江南初春的美景生发。春风不知不觉地潜入了夜色中,并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催开了漫山遍野梨花枝头放,好一幅自然偶得的春意浪漫中。其实,真正将全诗吟诵透彻,却别有洞天,全然两回事了,于是更加凸显诗人的诡奇笔法。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杜甫在《渼陂行》诗中道:"岑参兄弟皆好奇。"何谓好奇,如何体会岑参的好奇呢?

这一首著名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或可了解几分原委,看看诗人到底好奇在何处。

诗中道,一场北风卷起了"百折草"(其草性坚韧),可想而知这北风呼啸来势多么的凶猛,且突兀、毫无预兆。北风来,又带来了什么?这是八月天的北方啊,"即"字传情、传神,诗人惊诧之余,疑惑中一晚便见到了八月飞雪的场景,此时在南方,还是蛙鸣稻香的丰收时节,天气炎热酷暑难耐,一丝丝焦烤的滋味。诗人为这样的"不合常理"似有合不拢嘴的惊叹,从来没想到过还有如此变化莫测的天气。说诗人用词用得"奇",这其实还不能叫绝,一句刚体会到的南方春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陡然间却是境遇两番。此处的春风不是春风,却是一阵阵的北风萧萧,此时的千树万树一簇簇绽放的梨花,却不是一种初春的萌动,而是雪染的风采一层层、一树树在林间飞舞,盈盈而立,一枝枝在压低中负重,好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纷飞,锦簇盎然的白皑皑一片片宛若南国的"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用江南景来表达北方风情,绮丽,鬼魅,说他笔法兴奇,却是妙哉,妙在反串成功。

随即的北国风光一道道地随意摆弄开去,诗人兴手而起,不作半分刻意的装饰伪说。他道,这漫漫的雪花随风飘飘地散入室内的珠帘上,打湿了珠帘上的罗帏幕布,着一身狐裘的衣服不暖和,盖一床"锦衾"被子也很冷,单薄得似寒气在穿透,从帐外写到帐内,从远近写得切肤的感受,诗人用笔可谓细腻详尽。将军的手冻得已经拉不开弓箭了,铁衣护甲冰冷在身上,难以御寒,越发冷冽。边关的将领,一般情况下夜晚也不能脱下金甲,所以,将军全身笼罩着一层寒气,逼得抬手提足都放不开了。边疆清冷凄苦的生活,虽在此处尤显,但是,经过诗人转折奇峰,倒有一丝鲜活的情趣,这也道"奇"了。诗人视野不局限,从外到内,又将眼光撤出帐内,及至帐外的辽阔无垠中。广袤的空旷原野里,浩渺的雪花飞舞中,已经凝结成了冰雪覆盖的一片浩瀚白皑皑延绵一色,一派宏伟壮观,而长天中却是冰凌凌扑下、惨淡淡弥漫的恶劣景象,营造了一种酷寒难敌的冷冽。一个"愁",一个"惨",怎一个不惨淡愁苦的画面,自然犹生艰苦和凄寒的意境。但是,这冷、寒,却驱赶不了该送的人得送归,该设置的离别宴席还得如期进行。在中军里一场分离告别的宴会开始了,丝丝绕绕的胡琴,轻拨弦弹的琵琶,悠扬婉转的羌笛撒落在大帐的各个角落中,丝竹管乐,到底是难分难舍的别情韵律,有人回家,有人依旧坚守,怎么样的一种心情在分别中尽在不言。离去的终归会离去。送客到军门,已然黄昏,大雪又飘飘然地降落,风刮得猛烈,那辕门上的红色旌旗却早已一动也不动了,凝结成冰"旗",或有若隐若现的一展大红旗面在大雪纷飞中,该是不是奇景呢?全然的冷色调中凸显一抹少许的暖,却胜似一片片招摇的漫红。诗人笔法另辟蹊径,难以效仿的奇特心思和构思,诗文行来诡道也。送君一别,终须回返,依依不舍中,大雪依旧漫漫,回去的路很是艰难。想着这一去,人事如这一路转,人隔天涯,路随人茫茫,只有雪地下一串串的马蹄空印昭示着曾经有人来过,有人又离开了。这样的收尾留白符合情理,自然,富有许多想象在其中。诗人追随背影下去,他在想什么呢?

白雪洁净,大雪寒冷。一场洋洋洒洒雪的意境,在岑参的笔下,另生魅惑,别开生面的物象写意,与江南江北纤软细密柔美的景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又用江南的春景描摹北方的冬意,着实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奇妙手笔。

物象一直是诗人们挥笔融情的最佳载体,物象来自于大自然,大自然的物种美丽且新奇,特别是被中国人赋予了更多内涵后,就有了更多的写意组合。一词多解,一词反用,一词重叠,诗人们笔下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在众多的物象暗喻中,抽丝剥茧几个,就足可以看到中国文字的丰富多样,传情传言的巧接暗布,其手法绮丽、多姿、有意趣和和谐之美:"折柳"一枝依依惜别,传递难舍难留情;月亮代言着一种涌动着的长久思念、怀想和挂记;梧桐多伤悲,凄苦;鸿雁传递乡情乡音,一封家书难求,鸿雁递送之;长亭外,古道边,离别青草碧连天;绿竹虚怀若谷,情操高洁,不畏艰难的节节攀升;寒蝉几悲同,凄凉唯自知;梅子怀春,雨露缠绵而悱恻。形形色色的物象,构成了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学风景线,也成就了诗文丰富的一种迷彩珍贵。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幽草独自开放在清涧边,自怜自顾自伤怀,树上深处黄鹂一阵阵鸣啼。这春潮来了,带着雨霏霏的一阵急,一次晚到,它来了。视野里,涧水边的渡口上有一艘船在凄冷冷中独自守候,没有一个人登上这客船,却雨大风急,似飘荡摇浆着。全景呈现一种无依无助的飘摇、寂寥,无人懂。"幽草"、"黄鹂"、"深树"、"春潮"、"雨"、"野渡"、"舟",诗人通过一连串的物象,达到了一番物景与心境的共鸣。凄寒中嗖嗖有冷在降落。

一些写景咏物的诗歌文笔清新,似幽兰淡淡地在开放,情绪含而不露,故有种天然韵成的丰姿,笔触和心境同时呈现出和谐、美趣。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代诗人孟浩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乡鹿门山过着隐居的生活,熏染于山野相邻间,他的文风清淡,笔墨飘逸,辞藻娟丽,有隐士般的通透和明朗。《宿建德江》就算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全诗兴起于一个"移舟","客"为中心,"烟渚"、"日暮"、"野旷"、"低树"、"江"、"月"这些物象都是围绕而灵动,高低不同,远近不一,影影绰绰中但见分明,有些许离愁一直引线其间,浅浅地散发迷离之光。影月同行同舟。

夏日里的物象景象,在诗人的眼里,写意也颇多。陆游《初夏绝句》中说:"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一句"纷纷红紫"便是世间花红柳绿的高度概括,不用翔实写夏花的灿烂,不用细细描摹树荫的葱茏,也不用去细数山间田野里一切的盛开,诗人巧用四个字就完成了夏日景象的抒发。从颜色到声音,诗人将"布谷"掐入诗中,诗篇音像俱全,让夏日更加灵动。这样的感觉,繁华犹在行不尽,但此时在诗人眼底,万物和谐,一切太平,独自享受这一刻夏日的丰富,也不失人生之乐。

同类推荐
  • 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论稿

    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论稿

    《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论稿》是作者近二十年来所撰写的有关中国古典文艺学与美学方面的研究文章的汇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生要是关于中国古典文艺思想的研究文章,第二部分则是关于中国古典美学的。全书以现代阐释与历史还原相结合的原则,对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中的一些重要范畴、命题或理论形态的内涵及其现代价值作了深入剖析,并对20世纪以来有关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一些重要研究作了学术史清理。批判性地把握中国古典文艺美学问题的起源语境和演变历史的谱系学,注重其理论精髓、文化基质和精神原型的敞现及其现代意义的发掘,是作者的重要学术追求,也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论稿》所汇集的研究义章的一大特色。
  • 李叔同的凡世禅心

    李叔同的凡世禅心

    李叔同是一位艺术修养全面的艺术家、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颇有造诣的才子。在俗39年,在佛24年,谜一样的李叔同留给世人的是无尽的感慨和话题。本书内容包括: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度量如海涵春肓,气概如乔岳泰山;宁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等。
  • 借你一双慧眼:大师眼里的世界

    借你一双慧眼:大师眼里的世界

    本书收录了近代文学大家的作品和一些国外名作,内容涉及到很多方面,生活、情感、信仰和梦想,等等。旨在通过文学大家笔下的世界,来揭示人性的美好和人世的纯善温柔,给我们当下浮躁的社会以精神和心灵的洗涤,借他们的慧眼来发现诗意的生活也不是多么难以抵达的,它们往往就隐匿在平凡的烟火人生里。智慧处世,诗意生活,其实我们一直都栖居在前人为我们耕耘好的沃土中,我们只需要擦亮那双被浮躁和欲望蒙蔽的眼睛,那时,我们就会发现,世界原是清明的,人生原是美好的,而我们的生活,也可以如他们一样活色生香,源远流长。
  • 诗心:从《诗经》到《红楼梦》

    诗心:从《诗经》到《红楼梦》

    本书收录了从《诗经》到《红楼梦》的30篇传统诗词,虽是一鳞半爪,却可以见出中华文明线性文化绵延不绝的特性。本书稿梳理了古代文人、英雄知音难逢、怀才不遇共有的千古之痛,分析了“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体现的中庸文化的张力结构,总结了中国诗词独有、凿通上天阶梯的“兴”的创作手法。凭借“兴”的翅膀,引领读者窥见永是春天的诗词的彼岸。造化多情,造化无情。此情长远,情由心生,心生寂寞,寂寞花开。通过本书可以瞥见,上帝之影就在一现之灵光里。
  • 自己之歌·惠特曼诗精编(中外名家经典诗歌)

    自己之歌·惠特曼诗精编(中外名家经典诗歌)

    《自己之歌:惠特曼卷》是中外名家经典诗歌·惠特曼卷。作者惠特曼,收录了他的多篇抒情诗,主要内容包括:题诗、铭言集、我歌唱一个人的自身、在海上带有房舱的船里、幻象、开始我的研究、我听见美洲在歌唱、从巴门诺克开始、自己之歌、亚当的子孙、从被抑制的疼痛的河流德等作品。
热门推荐
  • 我真不是丧尸控

    我真不是丧尸控

    为何美女丧尸频频消失?一觉醒来为何总是躺在隔壁单身美女丧尸家?我到底怎么了?听我说,我真不是丧尸控!
  • 夜阑孤山寂

    夜阑孤山寂

    “我当然是你的好朋友啊!”叶阑珊,你知不知道对叶禾说的这句朋友代价有多大。“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依然是她的笑脸一张”叶阑珊,遇见顾莫尘后,你可会一直那么开心的笑下去?“对不起,我们的距离很远。”叶阑珊,只有他在世界遗弃你时,默默陪你。。。。。。。叶阑珊,你现在可还想唤回那遥远的记忆?
  • 魔斗之王

    魔斗之王

    魔斗大界,但凡婴儿降生,天便祈下一道魔源,附于婴儿之身,使之感应天地之魔力,修行天魔之力,感悟天道,成就无上道则。但天下无不漏之网,木小岳降生时,天却没有祈下魔源,没有魔源的他,却成就了魔斗巅峰!
  • 在最好的年纪遇见你

    在最好的年纪遇见你

    后来我才明白:所有人来到你生命里都有他的意义。人最难的就是平静地面对离别,而这个世界最磨人之处就是当你学会如何平静的面对离别的时候已经不需要离别了。就如苏雪莹离开韩俊熙的时候,他还没有学会怎么去面对离别。而当他学会怎么面对离别的时候,也已经不会再有离别了。
  • 桃花若可不相忘

    桃花若可不相忘

    整个上清郡的人都知道,城外有一片桃林,春日里的桃花初放,花瓣娇嫩微涩,粉白可人,千千万万的花枝连成海,与苍云碧天相映成趣。然而却没人知晓,这桃花林生长了多久,也没人知道,那林中的白衣盛雪究竟是在等谁。
  • 未初

    未初

    听说鲛人之语到并肩不离不弃再多风雨何所畏惧愿此间山有木兮君有意昨夜星辰恰似你身无双翼却心有一点灵犀
  • 那些年混过的日子

    那些年混过的日子

    我混迹在学校的最底层,每天靠调戏美女同桌同桌取乐;直到有一天,我救了同桌,得罪了学校的混混,从此我的人生开始了改变;我开始了混,开始有了一群兄弟,开始有了女人,开始有了一段辉煌的岁月;谁的热血不迸溅,谁的青春不张扬?那些年,我就混过了这样一段年少轻狂的日子!
  • 天龙岁月情

    天龙岁月情

    追忆自己9年天龙路。那些年的爱恨情仇。一款游戏,一个时代的回忆。笔者自己的游戏经历,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天龙世界。是兄弟,战今生!
  • 嚣张娃娃倾城妃

    嚣张娃娃倾城妃

    据说某公主倾国倾城,据说某公主心狠手辣,据说某公主神通广大,据说。。。。。。如果书好看就推荐给你身边的人吧!或是收藏,砸些票票吧!
  • 我做了路易斯的女儿

    我做了路易斯的女儿

    生活在14世纪末的艾吉·拉奎奇有一些永远都不会明白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会有贵族或奴隶,为什么会有吸血鬼或人类。曾失去一切的她获得了永生,但永生未必好,那不过是一件又一件痛苦的重叠。年幼的艾吉失去了儿时的玩伴,紧接着失去母亲,在她好不容易获得爱情的时候,那个霸占黑夜的魔鬼的到来改变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