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62900000005

第5章 新石器时代的石雕

到了距今1万年前后,原始先民告别了采集、狩猎经济,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而转入了定居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从事以农耕和畜牧为主的聚落生活。当原始人一告别山林的采集、狩猎环境,移居平野河岸和丘岗,过去那些栩栩如生的狩猎艺术也不复重现。

人们发现,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图案,往往都是简练、概括抽象变形乃至几何形式化了的动物纹饰(如西亚公元前3000年的彩陶),因而在新石器革命蓬勃发展的地区,石刻岩画已退居次要乃至绝迹,人类再现动物的天赋也大不如前。

中国新石器时代先民,大约在距今1万年左右,已会烧制陶器,但在距今七八千年左右,才开始进入彩陶时代。相比而言,中国古人类发明磨制石器的技术,在旧石器晚期就得到了运用,山顶洞人的石质装饰品,是经琢磨穿孔而成,这是中国古代雕刻史上的里程碑,因为,只有研磨技术的发明,石料才会成为人类攻无不克的雕刻质材。

裴李岗、仰韶文化时期,是中华大地冰川期结束,非常适宜于人类生存发展的气候温暖期(距今8000至5000年前)。定居的农耕民,他们乐天知命、相安无事地编织着和平的颂歌。他们制作各种各样的陶器,喜欢采用抽象简练、概括的人面鱼纹以及各式几何纹作装饰,人们对形式美的认识大为扩展,造型艺术也扩大到雕塑的各个领域。

中国新石器时代较早的石雕作品,可以裴李岗文化(约8000至7000年前)的石磨盘、磨棒为代表。它是用砂岩加工而成,外观被设计呈鞋底状的几何形,工整而大方,重心稳定,其加工难度很大,需要敲打、切割、琢磨修整,涉及到各种石雕加工的基本技法。与同时的各种磨制石器相比,它更具有形式感。它不仅是对原始人生产劳动的忠实记录。还体现了较高的审美价值。

这种凝聚着双重性质劳动的石工具,往往被作为随葬品置于死者的身旁,正是宗教般的感召力才能促使艺术家创造出这种罕见的石雕作品。

然而,在新石器时代,由于陶塑易于造型,质材随处可得,因而它始终是雕塑的主流。一直到铁器发明之前,石雕仍然是罕见的艺术品,所以,我们的注意力还得转向石刻岩画。

石刻岩画,在条件适宜的边区,仍是原始艺术家创作的主要形式,而且经久不衰。例如阴山岩画中就有不少新石器时代的作品。

例如,麋鹿和野牛,郜是喜欢生长在温湿的气候环境里。大约在距今8000至5500年间,我国的北方就属这种气候,所以在阴山岩画中出现了大量的这两种野生动物题材。这些凿刻岩画因其造型的形象逼真,为动物考古学家复原其真面目和进行石刻断代,提供了十分有力的依据。

如麋鹿的躯体虽略作夸张,但其头部和犄角分叉则保持了写实性;野牛的剪影,也是其弯曲夸张的犄角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其挺拔的体势和略作顾盼的头部,生动地体现了动物充沛的活力以及倔强好斗的个性。

阴山岩画的表现风格,其影响是十分深远巨大的。事实上,我国北方和西北的古代游牧民创作的岩画,多属凿刻石壁而成,其源头则应溯至阴山岩画。另外,狩猎与动物的描写始终都是永恒的主题。例如,甘肃黑山石刻的创作年代,据认为已进入相当于中原的商周时期,这些早期羌人创作的石雕人物、野牛,无论在技法和表现风格上,都可说是继承了阴山岩画的特点。我们再以公元前3世纪的新疆天山石刻画像为例。其虽然采用了浅浮雕形式,但所刻画的人物面部仍显得鬼谲神秘,肢体抽象而略去细节。这种朴拙的表现风格,与阴山岩画比较,也可以说是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尤其是阴山岩画的黑影抽象表现形象的技法,即便进入文明时代,它也是最常见的艺术形式。商周金文中的图画字,战国铜器的写实纹样,秦画像砖的人物狩猎图,都是这种技法的延伸,只不过是后者日趋精确化、形式化和韵律化而已。由此可见,黑影技法的抽象概括和夸张的特点,实最能体现中国古典艺术不重形似,追求气韵生动传神的审美理想。

此外,中国古石雕技法的另一源头——线雕,也是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发现于江苏连云港将军崖的石刻雕像,据认为就是新石器时代末期的原始先民凿刻的。

将军崖石雕多属于线刻作品,先民以石壁作画面,刻绘了三组图像,包括人面、农作物、鸟兽、星云图及各种原始刻符,据认为它们是集中表现了古先民对天体的认识和天神崇拜观。如有的人面纹下各有一条线纹通向下方的植物,中间都省略了躯体。有的学者认为他们是稷神;也有学者认为它们是太阳神或祖神。就是这种线刻石雕形式,在历代的石雕创作中,被运用得最为广泛。

新石器时代的石雕虽然出土不多,但其风格并不单纯,也是完全不同于石雕岩画的另一番天地。出自辽宁东沟后洼的几件滑石雕刻,皆为圆雕小人头像,刀法显得粗犷奇拙,形象古朴、生动,表明它们是象征性的作品。

出自河北滦平金沟屯的一批石刻圆雕人像,样式要多变一些。如大者作立姿,面部刻画清晰。双手置于胸下,足部相连,足底作圆锥状,以便于戳立于土中。它的造型使我们联想到西伯利亚的石器时代神人偶像,显然这是供原始先民膜拜的神灵。有的小雕像仅有6厘米高,五官与表情依稀可辨,躯体作举手盘腿之状,可能是一种即兴之作。

上述两者的时代皆在6000至5000年前之间,某些形式还反映出它与更早的原始雕像,在形式表现和艺术功能上都有着明显的联系。

巫山大溪文化中的石雕,则为两件浮雕人面像。是用质地细腻的黑色火山岩雕琢刻磨而成。

其平面呈椭圆形,高6厘米,宽3.6厘米,正反两面皆浮雕有脸面丰满、瞠目张口的人面像,顶端有穿孔。这种怪谲的人面显然具有神灵的作用,它是作为护身符系挂在古先民身上的。用神灵的偶像作护符,这是古今原始民族的通例。由于这种神灵是想象的,其神秘性也决定其必然是象征性的艺术。这种不求形似的小石雕像,我们在甘肃马厂类型的遗存中也曾见到。它显得更为抽象,只见脸部轮廓,用绿珠镶嵌表示眼睛,没有鼻梁,略现嘴巴。它也有穿孔可供系挂,原始人佩带它(灵物),便会产生魔法的作用。

《竹书纪年》说:“黄帝仙去,其臣有左彻者,削木作黄帝之像,帅诸侯奉之。”事实上,新石器时代的许多人首雕像,就是后世祖先偶像崇拜的滥觞。

前述的人首石雕,尽管表现手法稚拙抽象,但并不意味着当时雕刻技法低下。如大溪文化的浮雕人面就采用了刻磨的技艺,而且其形象还具有一种无形的宗教力量。显然,当时的雕刻家,是把他们主要的精力放在创作玉石雕刻品之上了。因为我们在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距今6000至4500年左右)中,已看到了许多精湛绝伦的玉雕作品以及小石雕工艺品。

红山文化的玉龙是罕见的杰作,它是用硬度较高的岫岩玉制作的,这是石雕技法应用于玉石雕刻创作的证明。众所周知,古代雕刻品中,玉与石的质料是很难区分的,在专家的鉴藏分类标准中也只有相对的看法。例如有的专家把青金石雕列为玉雕,有的文物鉴定专家则把青金石雕列为石玩雕刻品。再如区分玉石,色泽也是重要的标准,但事实上色泽优美的大理石雕刻,也有人将它列为玉雕,于是就成了人们惯称的“石玩”。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确认,在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古代雕刻家是将玉和石同等对待的,所以我们在红山文化和北阴阳营文化中,见到与玉雕共存的还有鱼形石坠、雨花石装饰品。

另一方面,原始的艺术家还把他们的技艺广泛应用于实用器具加工的领域,制作石杵、石臼、研磨盘以及各种石农具,同时还用于雕琢石室类型的墓冢和石椁。尤其是后者的出现,在中国古代石雕建筑艺术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现于辽宁海城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石棚,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巨石建筑是不加雕琢的天然巨石的简单组合,显得沉稳有力,是使人超脱于尘世的原始巨石崇拜的产物。它一度盛行于欧亚草原,后流传至东亚大陆,我国进入文明时代,在边区仍然可以找到它的遗迹(如四川西昌河西大石墓)。辽宁海城的石棚形式,其石板已被雕琢成规整的几何体,人为的力量得到加强,自然力和宗教精神显然就减弱了,它当为巨石建筑的尾声。这种石棚建筑,据认为是墓葬。在史前人的心目中,巨石通常被认为是灵魂或神的住所,因而它常被用作界石、棺椁或宗教崇拜的对象。如商人的土地神主(社神)就是石头。《淮南子·齐俗训》说:“殷人之礼,其社用石。”据史书载,商人的后裔宋人仍然使用雕琢而成的石椁。《礼记·檀弓上》说:“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成。”《史记·秦始皇本纪》说秦人建骊山陵,“发北山石椁”。秦人与商人皆出自东夷,他们采用石椁的作法,正是源自辽宁海城的新石器时代石棚,以及山东龙山文化的石椁墓。

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石雕作品,可大致划分为几类。第一类为传统石雕,包括传统的典型细石器和小件饰物;第二类为磨制实用器,包括日用品、器皿和生产工具、武器;第三类为具有宗教性质的偶像;第四类为具有生活气息的动物石雕、琢制的石磬。其中以器具和动物石雕最能代表当时石雕造型的最高水平。例如辽宁东沟后洼遗址出土的滑石雕,有虎、猪、狗、鸡、鹅、鹰、蝉、鸟、昆虫、鱼等形象,它们自然生动,单纯而谐趣,体现了艺术家对生活的热爱。其中还有一件龙形石雕,作屈身、阔口、张眼、出角之状,为已知的最早的石雕龙。这种超脱于现实的幻想神性动物的造型,一直是后世雕刻家乐此不疲的创造主题。我们后来能在商代妇好墓中,见到众多的现实动物和幻想神性动物雕刻品的存在,不能不归结于新石器时代这种热衷于讴歌自然生命的石雕传统。

另外,我们还可从新石器时代先民创作的实用器具中,领略到几何造型这种艺术语言的美妙之处。

事实表明,新石器时代的石制品,如生产工具和武器——斧、刀、箭、纺轮、石环、石璧,都具有能够引起人们视觉美感的点、线和轮廓,它们再现在装饰形式上,便构成了前所未见的几何艺术语言的系统。

不以规矩,则不足以成方圆,这是古人对形式美感最本质的观察和体验。所以,中国早期的象形文字,都是一些由方、圆的线条结合点、划构成的精巧图形。这种象形字是把语言文字同美学结合而成的艺术创造,它事实上是与原始石雕的几何造型同一源泉。

古代人类是在创作生活用具的同时,创造了点、线、方、圆等几何形象,我们只要仔细地浏览一下新石器时代晚期典型的石制品,就禁不住会赞叹古代先民怎么会有如此高超的造型技巧。尽管尚未发明铁质的凿刻工具,但他们已能用最概括的点、线反映出对象的客观实际。这些器物的形、线是那样的优美,如纺轮、石环、石璧的圆线与圆孔是如此规矩,斧、箭头上的两边刃,是那样的对称精确。古代先民已完全懂得,最美的形式同时也是最为便利实用的器形。

同类推荐
  • 当代中国译制

    当代中国译制

    有人说如果没有翻译,西方民主思想、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传到中国;如果没有翻译,中国的四大发明也不可能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如果说译制是电影在世界各国沟通交流的桥梁,那么译制工作者就是世界电影的普罗米修斯。在当今数字化信息时代,译制的过程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翻译或者配音,因为诸多的译制生产元素,再加上生产之外的政策要素和市场要素构成了现代中国社会的译制文化。显然,当代的译制文化不仅仅涉及外来作品的引进,而且包括国内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以及国产影视作品的对外输出,由此才能说明译制的全部意义。希望通过此书,把我们对译制工作的热爱、体验和认识奉献给广大读者。
  • 散曲:独特散曲艺术

    散曲:独特散曲艺术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散曲历史、散曲作家与作品的艺术特色。包括元初期散曲[(元初散曲三流:志情文学、花间文学、市井文学),代表人物(元好问、杜仁杰、刘秉忠、杨果、商道、商挺、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王恽、王和卿、庾天锡、姚燧)]、元中期散曲(郑光祖、睢景臣、张可久、冯子振、曾瑞)等内容。
  • 中国折扇

    中国折扇

    扇子起源于我国的远古时代,从考古资料推测,扇子的应用至少不晚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出现之后,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扇子的种类和用途都在不断地演变,扇文化也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折扇》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折扇文化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宝石名鉴

    宝石名鉴

    一本装帧设计高端,同时内容非常基础的宝石书,看完之后,令人赞叹——宝石的芳华,千年累积,经过雕琢,流传百世。关键基础鉴定法、选购秘诀、评选等级、基础知识讲解、如何看宝石鉴定书等,让入门者在选择宝石的时候心中有数。26种宝石,世界分布图,令人目不暇接。
  • 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本书属于赏析性的通俗音乐读物,介绍评析了20世纪一百年间中国作曲家创作的九十多首优秀音乐作品,包括歌曲、小型器乐曲和交响乐作品等,按年代分为五个时段,并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历程、作品结构和音乐风格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评介。本书文字通俗易懂,面向广大的专业和业余音乐爱好者。为了便于读者深入理解作品,书中还配有作曲家珍贵的生活照、手稿等大量图片。本书对了解20世纪中国音乐史大有裨益,亦可作为音乐评论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和范本使用。
热门推荐
  • 老子是条龙

    老子是条龙

    当年我妈在破庙里避雨,却莫名其妙怀了我!我从一出生就是一个怪胎——一个会变身的怪胎!
  • 诸圣世界

    诸圣世界

    蛮荒大陆,百族林立,繁荣昌盛,各族皆以圣者为尊,而百族之中,又以巫族与妖神一族称霸,各有十余圣者坐镇,其他各族亦有圣者不一,而人族式微,苦无圣者一位,因此百万年来一直是众族附属。上古巫族祝融共工两位大巫大战,致使不周山倒塌,天道链接崩断,圣意混乱,天火倾世,一片哀鸿,民不聊生。妖族圣母女娲心怀慈悲,见此不忍,立以无上修为炼制补天仙石修补天道,可天道受损实是颇为严重,补天之行甚是艰难,于各族圣者其出,竭力相助,奈何仍是回天乏术,后女娲在众圣不舍中,以自身镇压融合天道,方保蛮荒数万年安平,自此蛮荒再次恢复平静。
  • 天妒之道魔情

    天妒之道魔情

    道魔一路,终归殊途,爱恨永难交织。只是这世间为何会有道魔,为何要分正邪。是上天注定还是人心不古。谁能知道呢。就如同这世间,仿佛永远都有许多身不由己的无奈决择。但有些事必定要有人去做出选择与承载。即使这是一条无法回头的不归路。也要一个人默默的行走下去。一路上的孤独,寂寞。只有靠着一颗不悔的心来独自消受。无法说出的真情爱意只能用一个个无情的阴谋来将其掩盖。漫漫道魔路,纷纷恩怨仇。拨剑欲血幕,只为红颜故。
  • 海上鏖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海战

    海上鏖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海战

    本书介绍了马塔潘角战役、北极航线战役、马来西亚海战、莱特湾战役、北角大海战、瓜岛海空战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著名战役。
  • 琅琊榜同人之我本女娇娥

    琅琊榜同人之我本女娇娥

    笨蛋作者君很喜欢琅琊榜,看完后脑洞大开,便想写一个同人文。可写的时候才发现,脑洞开过了。主角叫阿七,嗯~,林殊后面才会有交集。如果说林殊从出生到梅岭一役都是上天的宠儿,那么阿七就是那个对照的倒霉蛋。可命运就是那么神奇,让两人有了交集,都因对方而走向命运的另一端,在苦难中长大的阿七是否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 小孩妈咪

    小孩妈咪

    “你怀了我欧阳家的骨肉,我要娶你为妻。”欧阳逸辰盯着面前一张洋娃娃般的面孔,冰冷开口。麦小穗翘首凝望眼前帅死人不偿命的大帅锅,眼冒桃花,口水泛滥;“嘿嘿,我们是不是在哪儿见过啊?麻烦您提个醒儿。”
  • 错爱一生:话说医妃俏

    错爱一生:话说医妃俏

    娇俏的王妃,错位的人生。我只是我,我只做我,管你宫斗权谋,我只是我!
  • 意外是你,甘之如饴

    意外是你,甘之如饴

    我从未想过会再次遇见他那个看了无数次背影的他那个一颦一笑都牵动我心弦的他一次次又让我心如死灰的他我所幻想的百分百美好的他再遇见他时我还是那个我吗
  • 重生之神级魔法师

    重生之神级魔法师

    一名魔武大陆上最强大帝国的魔法研究大师,因为一场爆炸意外,灵魂被卷入时空乱流,重生到万年后一个名为秦烙的青年身上。这个时代,魔法师已经销声匿迹,以武为尊。这对于把魔法看的比生命还要重的秦烙而言,简直比杀了他还要难受。好在这个时候秦烙发现,天地间的魔法能量开始发生了某种变化。且看秦烙如何从成为一名魔法教师开始,重新带起魔法的盛潮,并成为天地唯一的神级魔法师!
  • 末日绝恋篇

    末日绝恋篇

    末日来临、生化危机。如果到了末日中你们觉得还会有“爱情”么?言情、生化末日、幸存、人性、力量、能力、丧尸、进化者、要塞、机器人......然而命运的齿轮早已悄悄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