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58600000003

第3章 《周易》的思想

(一)《周易》与中国哲学

哲学是智慧之学。有人说德国是哲学的故乡,还有人说,中国也是哲学的故乡。西方哲学是关于外在客体世界的智慧,中国哲学是关于内在主体世界的智慧,它们都是对思维的智慧的反思。哲学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世界万物从哪来——这是需要首先回答的。西方人有西方人的回答,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回答。西方说人类是上帝创造的;中国人的回答就不同——中国人的回答是“和实生物”。

关于世界本源问题,在《周易·系辞传》中有一个诠释,叫做“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氤氲是互相作用,构精是个融合、交流、交感的过程。对峙的东西,只有融合才能化生万物。构精、氤氲是不断选择的过程,然后才能生出一个新生儿。这个新生儿就是一个第三者,即和合体。这就是《周易》中讲的“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就是从人类自身最切近的夫妇构精,然后生出数个新生儿。并由己及人、由己及物,由人类自己的生育而推及天地万物的产生,即“远取诸物”的天地氤氲,而生万物。对于人类的起源问题,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是这样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样几点区别:一是西方人认为上帝造万物,上帝是唯一的、绝对的、全知全能的。而中国人认为万物不是由绝对的、唯一的、全知全能的上帝创造的,而是由天地男女,由多样的、多元的甚至是对立的、冲突的事物经过融合所产生。正因为这样,中国文化才主张多样、多元,不排斥带有不同特性的事物。二是唯一的上帝具有排斥其他东西的排他性、独一性。由此出发而讲斗争,讲非此即彼,讲一方消灭另一方,消灭多元为一元。中国哲学从根底上具有包容性、宽容性、多元性和多样性,讲“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道并育并行,互不相害、相悖,这就是阴阳互补、双赢的思维,而不是一方消灭一方,一方打倒一方的冷战思维。这是西方的思维方式与中国思维方式不一样的地方。三是中国有自己的一套概念形式。孔子讲“天何言哉?四时行矣,百物生矣,天何言哉”,天即使能讲话也不讲话,天不去干预创造万物,即没有一个绝对的天来造万物,万物是由不同事物融合而成的,所以讲和实生物。

正因为和实生物,所以“同则不继”。《周易》的革卦,讲了这样一句话“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中国古代人认为两个女的在一起,就不能生孩子,人类就不能延续下去。天不可能生万物,地也不可能生万物,只有天地氤氲,才能化生万物。这就是中国追根究底的回答。这个回答不是像西方人讲的中国没有哲学概念,它提出了很多概念,比如说天地、阴阳、男女、氤氲、构精、万物和化生等。其基本的概念就是冲突、融合,这就是生生不息的思维。

中国后来的哲学思想发展,其基本的理论思维框架,很多都是以《周易》的思维为框架的,如两汉易学、魏晋玄学,特别是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家大都是以《周易》的思维为框架。比如说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从无极而太极,提出了一套概念,基本上就是从《周易》的框架而来,所以周敦颐的《通书》,又叫做《易通》。

《周易》是哲学,这是我国哲学界普遍认同的。《周易》中阐述了一些重要的哲学观点。比如“一阴一阳之谓易”的对立统一观点;“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生生不息”“变动不居”的变化观点等。这些观点为中国哲学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

《周易》的哲学思想不仅在我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世界哲学史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在其《哲学史讲演录》中指出,中国的哲学是“《易经》哲学”,他受《易经》的启发,发明了著名的正反合逻辑定理,后来发展成唯物辩证法。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因为“中国的基本理论是阴阳”。

影响最大的是《周易》的阴阳矛盾观念。古人以一画(—)符号象征阳,以二断(--)符号象征阴,明白无误地构成了阴阳矛盾变化的文化观念。《周易·系辞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周易》理论体系的核心纲领。阴阳之道,无形无迹,但却无所不在,其他如八卦、六十四卦等范畴均围绕阴阳矛盾对立的观念展开。如天地、乾坤、男女、父母、雌雄、昼夜、冷热、春夏与秋冬、升降、出入、生死等,甚至连树叶向背,也有阴阳之别。如果没有阴阳矛盾对立的运动变化,世界就会因失去生命源泉而死亡。

《周易》具有朴素而丰富的辩证法。辩证法的本质就是研究对象本身内在的矛盾运动。而《周易》的思维方法,是一个以感悟为特色,在对事物整体把握的前提下进行辩证思维的方法论体系,它不仅承认矛盾对立的普遍存在,进一步确认矛盾对立的运动变化,同时又更深一层地揭示了在一定条件下,阴阳矛盾的对立与相互转化。比如天地、男女,没有地,岂有天?没有女,岂有男?阴阳二气,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而运动变化。六十四卦中有所谓正对卦、反对卦,如泰卦与否卦,卦爻之象相反,泰象征安吉通泰,否象征多灾多难,彼此矛盾对立,但又相互依存而转化。乐极生悲,由泰化否;否极泰来,脱否转泰。矛盾运动,生生不息,这是生活的辩证法。不仅如此,《周易》更指出运动变化是绝对的,而阶段性的静止是相对的。比如按照卦序,既济与未济是六十四卦中的最后两卦。既济象征已经安全渡河,事业成功;未济象征尚未涉险渡河,事业未成。按常理应是既济在最后一卦。但《周易》作者却置未济为最后一卦。此卦序排列自有辩证法,未济后于既济的卦序显示,象征事业成功的既济卦,只是取得阶段性的暂时胜利,现实生活激励人们,应该再次卷起裤腿,准备重新涉险渡河,开始新的征途。这说明了矛盾运动,辩证发展,旧阶段虽然完成,但新阶段的长征却又开始,人们在高歌猛进而自强不息的矛盾运动中,又继续前进,并上升到一个新的文明阶段。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显示,运动变化永无止息。这就是《周易》重“变”的辩证法,它启迪人们,活到老,学到老,自强不息,永无止境。

(二)《周易》与中国宗教信仰

《周易》中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是讲“和”,正因为讲“和”,而具有包容性、多元性、多样性,所以中国没有像西方那样,发生过宗教战争。在中国,各宗教都可以互相包容。《周易》对道教与佛教,特别是中国的民间宗教很有影响。

中国文化的这种包容性,体现在一些寺庙当中,可以同时供奉儒、释、道三家。在一个寺庙中,有道教的太上老君、佛教的释迦牟尼,也有儒家的孔子或者民间信仰的关公。同时,作为儒家“六经”之首的《周易》,也成为道教很重要的一个思想来源和根据,如魏伯阳撰《周易参同契》,把“大易”“黄老”及“炉火”三家之理契合为一,所以叫“参同契”。该书是道教系统论述炼丹的著作,为“丹经之祖”。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不仅对于道教的炼丹术,而且对中国的化学、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有贡献。

《周易》对佛教也有很大影响。比如说后来藕益大师做《周易禅解》,就是用禅宗的思想来诠释《周易》。有人把“艮”比作文殊菩萨,把“震”比作普贤菩萨,把“兑”比作观音菩萨。所以《周易》的思想对佛教也有影响。

《周易》对中国宗教影响最大的是“保和太和”思想。各个宗教平等相处,互相交流,不要战争,也不要排斥。一个家庭里,祖母、祖父可以信佛教,外国留学回来的儿子、儿媳妇可以信天主教,仅仅在一个家庭当中,就可以三教并存,这就是《周易》有容乃大、海纳百川的思想。

(三)《周易》的人文精神

1.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乾卦的大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坤卦的大象。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的民族,创造了世界文明,是文明古国之一。所以应该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但是不要只讲奋斗,因为单纯的奋斗可能产生“亢龙有悔”(乾卦上九)的情况,所以还应有“厚德载物”来调节、补充。厚德载物是讲博大的情怀,海纳百川的超凡气度。换言之,人要效法大地海洋的雍容大度,虚怀若谷,会通万物,以成其功。这样才能接受大家的意见,才能把事情做好。《周易·乾卦》九三爻辞讲:“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君子终日勤勉不懈,晚上又惭惧不安,反省自身。这就是说,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从“潜龙勿用”到“或跃在渊”。这样人生才能通达“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的境界。这就是说,既要拼搏进取,又要柔顺恬静;既要轰轰烈烈,又要冷冷静静。二者既冲突又和合,才能完善地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色。

2.“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为易”的生生精神

宇宙之间最根本、最伟大的德性,就是讲生,所以生生之为易。“易”的核心思想就是生生,是指新生事物、新生命的不断创生。另一方面也是对于生命的重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尊重。时代风云变幻,新生事物不断出现,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与生生变化相适应,这是时代的要求。如果我们没有生生不息的思想,就不可能持续发展。我们现在研讨的很多问题,比如环境的污染、破坏等等,都与持续发展的思想不相符,也都不是生生不息的思想。

3.“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变通精神

《周易》讲穷则思变。穷要变,变就通,通达才能长久。所以“通”很重要。近代改良主义的激进派谭嗣同,戊戌变法失败后在北京被杀害,他曾经写过一本书,名字叫《仁学》。他在《仁学界说》中说:“通有四义,中外通,上下通,男女内外通,人我通。”“通”很重要,《周易·泰卦彖传》讲“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否卦》讲“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咸卦彖传》则讲“天地感而万物化生”,感指交感、感通。假如人为的障碍不破除,就不能交流,不能相通。不能平等地交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就不能发展。目前世界正由于“不通”出现了一些隔阂和冲突。当然这里有贫富的不通,有发达和欠发达的不通,也有各个民族之间、宗教之间的不通。而中国的各宗教之间能沟通、交流,所以能互相包容。

4.“日新之为盛德”的日新精神

德者,得也。内得于己,外得于人。中国是讲日新日日新,每天都是新的,这样才能盛德,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内得于己,也就是说自己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精神素质、艺术素质等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外得于人,你只有惠泽别人,给予别人,别人才能给予你。孔子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也不要给别人——你不要战争,也不要把战争强加给别人;你要幸福,也希望别人得到幸福。只有这样,才能外得于人,也就是说应该按“和而不同”的原则来处理问题。日新就是不断地创新。人生在于奋进,生命就在于创新。人的生命价值是在日日新中实现的,只有真正做到日日新,才能成就其千秋大业,以促使天地万物日新月异、永恒变通而呈现其超凡的发展状态。

5.“天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的和合精神

“天道变化”,就是说天道是不断变化的,在变化中使万物各得其性命,即使每一个事物都能够按照它本身的性质来发展。每个国家都有其自身的性质和特点,每个国家都想按照其自身的轨道来发展,这就是各得其所。各个国家也只有按照自己的发展道路行进,才能保合太和。

保合太和,不只是“乃利贞”,而且万国咸宁。保合太和的核心,就是阴阳和合。保合太和是最高理想。所以太和殿在故宫建筑群的中央,是最大的一个殿,这不是偶然的。从性质上说,古人把太和解释为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保持阴阳和合状态;从价值理想上看,太和就是最大的和。

同类推荐
  • 生命的菩提

    生命的菩提

    《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生命的菩提》由于仲达编著,《生命的菩提》意在化解世人内心的苦痛,使迷惘者渡过心灵苦海,心生净土,修出佛心禅性,回归自性的灵山。愿人人都能以一颗阳光健康之心,享受禅的超越与洒脱。
  • 毛泽东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兴盛

    毛泽东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兴盛

    本书上篇阐述了在中国精神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毛泽东哲学的孕育、产生和发展过程;下篇探寻了毛泽东哲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哲学意识的关系等。
  • 《淮南子》哲学思想研究

    《淮南子》哲学思想研究

    西汉初期,统治者所采取的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推进了先秦诸子思想的再度活跃。吸取百家之长并各有所宗构成了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特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正是这一时代的主题。《淮南子》就是在这一思想背景下产生的。《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宗,融合各家之长,对当时的社会和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试图形成融贯各科知识为一体的庞大的思想体系,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博大宽容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淮南子》不仅是汉代思想史上也是道家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淮南子》的作者在当时已意识到道家自身理论的...
  •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在中国属于正在建立的一门学科,本书作为一部探索性的学术著作,许多观点与传统美学相左。作者强调:审美的秘密存在于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之中,审美现象即主客互动关系所生成的可感受、可体味的意义、意蕴、意味,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本书从历史的和现实的大量审美现象出发,结合人的本质与价值的本质,论证了审美现象属于价值范畴的历史根据和逻辑根据,指出以往美学的重大误区正是在于价值范畴之外找美。作者以审美价值为核心,从多方面揭示了审美价值的特性,并对审美价值的发生学进行了考察,对审美价值的生产类型和规律、审美价值的消费、审美价值的评价以及审美接受中的共鸣与观赏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 聆听大师胡适

    聆听大师胡适

    胡适一生,涉及了大量的学术文化、思想文化和政治文化的言论,其文字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朴实无华。兼具了可读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聆听大师胡适》系列以独特的视角,从人生、治学、政治、社会等方面入手,在胡适作品中精选出能够代表胡适思想的篇章,收录图书:《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儒教的使命:胡适谈国学》《习惯重于方法:胡适谈读书治学》《禅宗是什么:胡适谈禅说佛》《西洋文明的本质:胡适讲西学》《孤独与大胆:胡适自述》等七册。
热门推荐
  • 晋升王道

    晋升王道

    维纶,一个在贫民窟中摸爬滚打的落魄少年。帝国,曾经无比强大但现在却陷入衰弱的古老国家。多少个王朝逝去,帝国境内群雄并起,敌对国家蠢蠢欲动,商会也作为新兴势力逐渐发展起来,不断起义的农民阶层,让帝国疲于应付,他们的统治已经受到极大的威胁。当维纶发现,在贫民窟苟且偷生已经无法满足自己的时候,他会成长到怎样的程度?他会如何实现自己的晋升之道?这是小人物利用自己的智慧,一步步走上权力巅峰的故事!ps:新人新书,请多多支持!绝不tj,请放心收藏阅读!^_^
  • 航天科技

    航天科技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易烊千玺你是我的挚爱

    易烊千玺你是我的挚爱

    她,是一个千金大小姐。来到北京,喜欢上了易烊千玺,不过他们历经了许多迫折,但他们都爱着对方,从此他们就这样幸福的在一起了(??.??)
  • 王的暴力女

    王的暴力女

    原书名《娃娃的君》一个喜欢用武力解决事情的帝佳娃娃,在第37次伤人事件后,被学校开除,转到第38个学校去……不愿意委身于女子学校而与母亲达成以封武为代价转到了有点‘乌烟瘴气’的私塾学校。第一天就惹上了教导主任点名不能得罪的两大人物王子冷之言跟皇子皇浩诺,从而变成班上第124位被整而且一个礼拜就滚蛋的人选!在被整的同时还不能还手,那样会被妈妈送到女子学校去。可是她也不是吃素长大的,被压迫到一定的极限时也是会发标的!一次的恶整,让她一巴掌就拍坏了皇子的桌子,也让所有的日人看到了她的能力。在被他们整的同时也渐渐的溶进他们的生活,当一切都很好时,他们三人之间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似乎就是从那开始萌芽的!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当大家都爱上这个变化后,班上却发生很大的人事变动……一夜之间似乎走了一半,他们也都散了!帝佳娃娃会变成插班生,而我们会在这样,一切都是早已经安排好的!没想到,在异国的岛屿上他们再次重逢。可是在那么他们的身份却发生了天大的变化,他们不再是同学,不再朋友,不再……他们变成了夫妻,变成了君臣,变成了主仆,变成了……在异国的岛屿上她遇到了最难缠的爷爷与管家,她立誓一定会把这里天翻地覆一翻!在她一次次的‘贪玩’后,她做到了!他们是越来越不能离开她,哪怕就那么几分钟……她是他的暴力女,他是王!从来就只有她帝佳娃娃欺负别人的份,还没有别人欺负她的份了!可是自从她们家第38次搬迁后,她帝佳娃娃就风水轮流转!不但转校后在学校里被欺负的哇哇大叫,无处申冤;而且从来只有她让别人受伤,现在她却大伤小伤全上身!难道是她以前没有受到过伤,所以现在全加倍还给她吗?……就在她可以一雪前耻的时候,却发现她的转校原来是早已经蓄意很久的阴谋!她能得到她所想要的吗?……
  • 真武剑侠传

    真武剑侠传

    万历末年,大明朝开始步入了风雨飘摇!外有后金虎视眈眈,内有奸臣专权当道,百姓更是陷入了水深火热,江湖上也是一片混乱不堪。一个出生在小镖局、平日里只知贪图玩乐的少年,却因其父加入白莲教而一夜之间改变了其人生的轨迹......
  • 驿路梨花

    驿路梨花

    一场车祸,王子成了植物人,五年以后,突然醒来,惊鸿一瞥,梨涡浅笑!天啊,梨涡浅笑的小可爱,竟然是他的儿子!话说他还是个钻石王老五呢,什么怪?西子湖畔,朵朵琼花盛开,他遇见了她,戴着大眼镜,平凡的打工女孩,可是,大眼镜的背后,却藏着倾城,秋水盈盈波动,梨涡浅浅笑!什么鬼?他在迷雾里徘徊,不可救药的爱上了她,她却--------在水一方,可遇而不可求。十八年后,拉斯维加斯夜店,一个年轻的女郎,秋水醉人的波动,梨涡动人的绽开,多少男人为之神魂,为之颠倒!天啊,他竟然是一个男孩,一个梨涡浅笑的男孩!男孩的眼底含着迷茫,含着忧伤,他是谁?他从哪里来?他好想知道,记忆里只有一场火,一场毁灭性的大火……
  • 帝逆六界:三世情缘今生乱

    帝逆六界:三世情缘今生乱

    她,一朝穿越成为了冷国女帝。在冷国这个以女为尊的国家里做着万人之上的女帝。谁料根基未固,众姐妹们心怀鬼胎,纷纷要置她于死地。她本是黑暗的使者,右肩上的蓝色妖姬胎记使她不得不肩负这艰难的任务。遇上妖帝本是她命中注定的一次劫难。不料她却使六界发生浅浅的逆转......你若是天界至尊,我便在地狱为王!乱你的天下,灭你的痴心!前世,今生,来世。三世情缘,三世爱恨。今生,我来乱你的天下!
  • 王俊凯你还要我怎样

    王俊凯你还要我怎样

    这是恩怨情仇,王俊凯一个总裁,无人能敌。却载到在一个女人手里。王俊凯,你还要我怎样?你是我王俊凯这辈子永远的女人。他的霸道,一步步逼近她。直到有一个红色本本到她手里。
  • 大师作品

    大师作品

    十六岁天才少年的首部长篇小说。华语小说的另一种年轻的可能。少年哲思轨迹惊艳谱写青春魔幻王国。故事分为两段在“大师国”里进行。每过十年,“大师国”的领袖“大师”便会创造一位接班人,少年明珠便是新的“大师作品”。在神秘人物“怪兽”的引领下,明珠跟随导师班特伍德进行穿越时空的意识旅行,准备接手大师的事业。同在此时,由神秘“大脑”领导的叛党在大师国内引发了一系列的叛乱,他们的目标是在“大师作品”未就位前杀了大师。命运开启,影响着“大师国”中的每一个角色,过去与现在开始碰撞,而未来,只藏在这一切真相的背面……一个灵感,创造一种悬疑,一个灵魂,带来一场救赎,在镜中,你是一棵身上积满雪的生命之树。
  • 红楼之玉溶潇湘

    红楼之玉溶潇湘

    金玉缘成,黛玉毅然离开荣国府,却因意外为水溶所救!从此,孤傲轻灵的弱女子,与性情倨傲的皇子之间开始了一段缠绵悱恻的情感纠缠。此一回,命运多舛的林妹妹能否博得命运的青睐?不期的邂逅,是前缘早定,还是彼此生命中的匆匆过客?惊觉自己沦陷时,却面临离去的绝决。相遇,是缘,是劫?蓦然回首,原来一切皆有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