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33100000023

第23章 麻城孝感乡考辨—凌礼潮(7)

张朝珍接到《陈情小禀》后,知道于成龙对革职有成见,当即复札:“前浮桥一案,处分太过,但亲翁贤声素著,不佞自即题留,以孚舆论,况重以麻城安抚之功乎?惟勉力竣事,幸勿以此思赋归来也。”不久,于成龙复职武昌知府,留驻麻城。

于成龙留在麻城,抚置起义军,真可谓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他奔走于乡间山寨,审查村堡,考查地形,根据地理因素和人口分布情况,设立区保,选择谨慎敦厚的长者为区长,办理户口登记。凡是跟随过黄金龙、刘君孚的人员,都重新赐给户口,分配给土地,让其安居乐业。凡是有鸟枪兵械的人都造册登记,分成若干股,交给区长指挥,有警则将执其械由区长带领听用,无警则各守其家,务农耕田。凡是来路不明的异地之人,区长立即拿问或驱逐,如果隐匿不报,与其人同罪。这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顺应了战乱时期人民渴求和平安定的良好愿望,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由于有了严格的保甲制度,吴三桂派出的煽风点火者就难于活动,易于落网。

为了在东山建立和健全保甲制度,他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连续发布了《饬行保甲谕》《清理保甲谕》《申饬区保谕》等号令。为了保证就抚人员安居乐业,不受歧视和欺诈,还发布了《禁止吓诈就抚士民谕》(《政书》卷1)。

《禁止吓诈就抚士民谕》说:“照得东山就抚,守宪劝赏给,抚部院告示安插,远近咸知。但其中有邻封愚民,附和入山,既抚之后,愿各归本地安业。恐乡保地棍衙蠹恶捕借口稽查,恐吓索诈,将归业好意,反致失所,殊非院道安抚之意,合行晓谕。为此,示本地士民人等知悉:查本人归家,验明守道给票并告示,即善为安插。如有诸色人等,借端吓诈,除本人禀究外,乡保即刻指名呈报,以凭报道申院拿解正法;倘通同作弊,或纵容肆害,事犯之日,乡保均难姑宥。”

这是一颗“定心丸”,一张“护身符”,在风起云涌的当时,无疑又是一粒“定风珠”。吴三桂占据湖南后,派出大量说客到全国各地煽风点火,怂恿百姓起兵反清,而湖北的说客更多,鼎沸如浪,黄州、武昌一带处于战云边陲,更是岌岌乎殆哉!

如何抵御吴三桂的煽惑呢?于成龙没有罗织针砭吴三桂的败政,歌颂吹捧清廷的丰功伟绩,而是采取了规劝人心的措施:要安守本分,不要胡思乱想,好高骛远,异想天开。一将成名万骨枯,切莫产生乱世出英雄的邪念。人要知足,知足则安,安则常乐。所有晓谕东山士民的文告没有一点空洞的政治说教,字字无伪,句句真诚:

凡有血气,谁无知觉?父母妻子,朝夕欢聚,谁欢聚之也?鸡犬桑麻,优游恬熙,谁恬熙之也?妇子无山栖日暴之苦,壮丁无瞭高守隘之累。无畏乎兵戈,而免负铳带火之艰;无忧乎捕役,而获耨棉锄豆之乐。夫妻安枕而夜半可以不惊,亲友往来而株连可以无虑。此恩此德,今生今世,何以报抚部院之万一也?……回心即早,终身之福……命由天定,祸自人作。(《政书》卷1《招抚后谕东山士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于成龙一意为民,东山士民也与于成龙和睦相处。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谣传七月初二或七月初七,东山就抚之民准备复乱,攻克麻城。百姓怕受谣言所累,又纷纷逃散,而且已经招抚的农民领袖陈恢恢疑畏于成龙“当面一盆火,背后一把刀”,避而不见。于成龙焦急万分,让刘君孚传给陈恢恢一封亲笔信,以此来安定陈恢恢。信中有言:

本府奉抚部院安抚东山费尽苦心,推心置腹,刘君孚信之最真。陈恢恢在沙府庙相见,甚是爽利,恨见之晚……且陈恢恢与众绅士陪本府每夜饮酒,情意洽洽,何物畜生辄布浮言,离间我同心?本府年近六旬,离家一十四载,只带二仆,孤身万里,一片实心,唯欲保全百姓。驻歧四年,一举一动,士民皆知,非为功名起见。兹恢恢见疑,本府心迹未明,殊切愤恨,望君孚作速传谕恢恢。若怀狐疑,将以禽兽待本府也!本府焦劳招抚,精力疲竭,久思回籍,何可久恋官职,为人所疑忌!如本府不以实意待恢恢,天地鬼神加诛殛。(《政书》卷1《宣慰陈恢恢谕》)七月初二的那一天,于成龙在麻城真如坐在火山口上一般,惟恐陈恢恢东山再起,带领百姓破城而入。他整整一天茶饭未进,独自在城外徘徊,但这一天终于平安无事。于成龙虚惊一场。

七月初四,张朝珍发来牌令,要他去武昌就职。于成龙复禀东山乱民虽已安抚,但目下谣言纷出,不敢离开,自己好比一块压纸的石头,石头一走,碎纸必然被风吹乱。

七月初七,于成龙更是提心吊胆:那天浓云翻浪,电闪雷鸣,风雨大作。他躲在麻城执酒酣饮,听天由命。雨下了三天,百姓惜雨如油,纷纷冒雨稼穑。于成龙这才将提到嗓子眼的心放进心窝里,准备回武昌交差。赴武昌之前,他恐士民惊恐,发布了感人肺腑的《再谕东山士民》和催人泪下的《劝谕士民》(《政书》卷1),谆谆告诫士民“应与本府争气……本府驻武昌,相隔不远,凡事可速禀报,其余人民安家乐业,勿再为讹言蛊惑”。

于成龙留守麻城之时,吴三桂的爪牙黄金龙仍然潜伏在黄麻交界的纸棚河(即今芦家河)。黄金龙鼠伏纸棚河,敛声屏息,不敢轻举妄动。当听说于成龙撤防回到武昌,立即掘地而起,伙同邹君升拉起部队,操练人马,准备配合吴三桂进攻湖北。

七月二十二日,于成龙尚在麻城歧亭,接到黄金龙邹君升作乱的禀报,当夜同生员刘广定、李中素等驰至望花山。望花山与纸棚河李家集相去二十余里。二十三日会同黄州同知佟世俊等计议剿抚事项。这一次变乱,于成龙认为是“狂夫倡乱”,所以主张剿灭,佟世俊没有异议。考虑到黄金龙刚刚起事,军饷困难,宜速战速决,所以按户籍征调各乡义勇两千余人。二十四日,各乡义勇云集望花山,分队编伍,根据程镇帮密献的地图,命尹公才、邹世美等贡生把守李家集出入口,命萧士蓁等生员守白杲,刘君孚、刘青黎领乡兵二百名堵塞坡岔,唐殿元、袁兴明等领乡兵三百余名堵截塔儿岗,刘以廷、周伯卜等领乡兵二百名堵截脑中山,乡堡罗甸臣和生员林斗文堵截粮路,惟有马鞍山一路不守,而让夏仲昆、余公俊领乡兵四百名埋伏布袋坳,自己端坐于望花山的马鞍山,等待黄金龙和邹君升授首。

二十五日,生员吴之邹带乡兵进剿李家集,李家集已空无一人。黄金龙和邹君升起初以为于成龙已回武昌,后闻知于成龙已至望花山,料知大事不妙,遂带领一伙乌合之众于二十四日乘夜逃遁。吴之邹在李家集扑空后,驱兵直追,追至项家庙一带,擒拿住两个掉队的,分别押往麻城县城和李家集斩首示众。

当天,黄冈知县到望花山传告于成龙由武昌知府转任黄州知府,要求火速到黄州上任,办理迫在眉睫的军需物资。二十八日吴之邹与黄金龙、邹君升在纸棚河展开激战,黄邹力怯,众兵溃散。二十九日晚黄金龙逃至马鞍山,伏兵擒之,送至于成龙辕门。于成龙执酒捋须笑道:“尔等丑类,乃吾瓮中之鳖耳!”当晚于成龙将他斩首,送往武昌洪山的张朝珍辕门。八月一日,邹君升亦被擒斩首。是日,于成龙草成《布告纸棚河大捷谕》(《政书》卷3),宣布黄金龙和邹君升被擒斩首,“凡属胁从各宜自惜性命,火速投诚,慎勿疑畏,捷音听到,咸使闻知”。

为了不扩大剿灭范围,他在发布大捷告谕的同时,发布《晓谕止杀》(《政书》卷3),示谕纸棚河内外,“自今以后凡属藏匿余党,听其自来投诚,不许入山搜索。是叛仆,归主引见;是盗贼,归营为兵,本府自能安置。已经止杀,初二日以后,擅杀者坐罪,擒来者无赏。本府一言既出,永不反悔。”

同一天发布的还有《劝谕余贼投诚》(《政书》卷3):“本府不忍杀尽,尔等宜务求生。与其逃窜饥饿死于山林,不如父母妻子安其家室。况已杀者罪只其身,则来归者应免其罪……宜体本府万不得已之心。无论是盗是仆,速速来归,能自投见者不杀,被人拿献者必诛,断不失信。若能向化投诚,改恶为善,仍是吾民,切勿藏匿山谷,终为兵民拿获报功请赏,自取杀戮。本府不杀之心,天日可鉴,尔等慎勿疑畏,有负本府眷眷保全尔等至意。”

八月二日,为了不波及无辜,他发布《禁止诈害谕》(《政书》卷3),严令不许地方乡约落井下石,乘机敲诈。并迅速解散乡兵,让乡兵各归其所,务农经商。同时发布《禁止侵占谕》(《政书》卷3),保护被剿人员的家属和田产,命令随征官员“从速查清,如已死何人,有无妇女田地;若有,妇女应该何人收养,田地应该何人耕种。有无破家人口”。至于被抚人员,“既不杀尔身,又何忍破尔家”,所有地方官员都应“各体天理良心,勿得恃强欺压”。

由吴三桂之爪牙黄金龙操纵的纸棚河之乱,在于成龙的剿杀和抚慰下很快就平定了,历时十二天。

至此,第一次东山之乱真正平定。于成龙完成了他的政治使命。

于成龙在平定东山之乱中,多次申明“官激民变”,“赤子弄兵宜抚”,洗刷贪官污吏强加在百姓身上的“应吴”罪名,采取了劝谕式的怀柔政策。他不发一弓一矢,不伤一草一木,平定第一次东山大乱,深得张朝珍等封疆大吏和康熙皇帝的赞誉,亦博受文史各家的叹服。

八月四日,于成龙离开望花山,昼夜兼程,于六日至武昌,向张朝珍交差。张朝珍高举玉杯,布示僚属:“人谓我不应用醉汉,今醉汉平定东山,未伤我一兵一卒,尔等谁可与他伦比?”

平定东山:只身入穴智擒虎,环甲围山勇踏营(下)三定东山

康熙十三年(1674)八月十日,于成龙抱病离开武昌,十一日巳时到达黄州府。

当时的黄州府怪异奇出,惹得人们议论纷纷。

首先是虎患。猛虎白日横行于道,见人就吃,十分猖狂。更有奇者,老虎夜晚行至乡村民宅,好像老年人慢吞吞地走路一般,模仿人的咳嗽声,哄人开门试看,将人一口噙住,从容而去。

其次是盗贼蜂起。有人三五成群,隐藏在森林中,若是见到身单力孤的过路行客,就装成猛虎大喊一声,使其失去反抗能力,然后捆归林中,贩卖远方,以牟取暴利。

也有装扮成讨饭的沿街乞讨,贪得无厌,若是不顺他们的心,不是被杀死,就是被抢劫一空。

更有男扮女装者,公然入室乞讨,若是遇上女人就调戏奸淫,若是遇上男人就暗送秋波,勾引上当。

所有这些,乡保区长往往隐而不报,将于成龙蒙在鼓里。张朝珍知道这种情况后,严词责备于成龙,问他前守歧亭,盗息民安,为什么今日奉行不力,反致盗案累累?于成龙有苦难诉,无言以对。昔在歧亭时,自己管辖范围小,又常在士民基层,有什么风声辄可入耳;而现在居一郡之尊,民间的事要入他的耳朵,须经过几道门坎。再者驻歧之时自己的精力可以集中到安民治盗之事上;而现在最要紧的是完成各种公差,供应前线军需。杂七杂八的事装满于成龙的脑袋,搞得他神思憔悴,心火外溢,起了一身脓疱。初似黄米,后似红豆,最后全身连成一片,干巴巴的瘦身躯顿时肿胀起来,睡在床上一翻身,脓血就挤流出来。极其坚强的于成龙亦支持不住,咬紧的牙关里常常呻吟不断;而更使他无法忍受和难于安枕的是公差完不成,盗风又风起云涌。

有一天闻报巴河镇有失盗之事,于成龙作为一名四品大员,竟亲自扶病微行,由小路进入巴河镇失主家里,细细查看失盗情况。见失主家的前后两门都完好无损,知是有人做内线,但不敢贸然拘拿失主的家人审问,恐造成冤狱。当天密访,拿获一名盗犯,居住在偏僻的山区,素行不端。第二天以点烟甲为名,遍访真盗,又拿得几名,但都不是真盗。直到当晚三更时分才回到黄州。第三天会同文武官员在城隍庙里审案,审出该案系失主家的奶公通盗,但真盗未获,失主家的奶公不服。当晚差役又拿到一盗,当即审问,供出自己是巴河盗者,这才破了巴河盗案。于成龙因此脓疱肿痛益甚,臀不能坐,手不能拿,腿不能站,狼狈不堪。

地方盗贼横行,失主与乡保蒙蔽不报,习污成风,以致鼠狗无忌,若不严法以惩,人人效尤,将何以治民?于成龙一方面严惩盗贼,稳定社会治安;一方面告诫官吏:“一己之功名事小,百姓之残害处、地方之扰乱事大。天理良心心中有数,安可以一己功名竟置百姓地方于不问也?”尽管于成龙治盗有方,但是他无法解决当时的社会矛盾。其实,所谓黄州怪异现象大半是吴三桂爪牙煽惑下的连锁反应。

康熙十三年(1674)十月,叛军犯江西湖口,战火烧到兴宁,蕲州戒严。同时,吴三桂又密布伪札,湖北复大乱。

黄麻东山绵亘数百里,与罗田、蕲水接壤,历来就是藏龙卧虎之地。东山主山脉龟山区鲍家屋有个鲍世荣(亦作鲍世庸,号洪功),少时聪颖,过目成诵。成年后,受族人聘请至黄市鲍家院的观音堂执教。明朝末年,灾荒四起,官府催租逼税,致使民不聊生。在李自成起义军的影响下,鲍世荣与周铁爪、万野予、陈恢恢一起组织龟山、盐田河、张家畈一带农民举行武装起义。义军在什子寨东的龙潭修建炼矛厂,制造武器,操练兵马。由于义军杀贪官,抗官税,打击豪绅,拯济贫民,所以深得百姓的拥护,势力日益壮大,不到一年时间,鲍世荣的起义军就发展到了万余人。崇祯十五年(1643),义军突出明军的重重包围,撤至陕西,投奔李自成,正式受编为闯王的部队。鲍世荣投奔闯王后,参与了西京的练兵活动,为李自成攻克北京助了一臂之力。进京不久,吴三桂与清兵勾结,进攻闯王。闯王退入陕西,鲍世荣也随闯王撤至陕西,后又转移到湖北,最后潜回麻城,伺机而动。

康熙十三年(1674)五月,鲍世荣、陈恢恢、李公茂借吴三桂伪札之风,乘机起义。但时机尚未完全成熟,且于成龙素为东山士民信爱,又亲自招抚,于是他们在刘君孚的劝说下,接受招抚,向于成龙献了一面绣着“安居乐业”的旗帜来麻痹于成龙。本打算七月再度起义,然而风声走漏,且于成龙让刘君孚将一封亲笔信交给陈恢恢,陈恢恢和鲍世荣深识时务,若是七月起义,失败无疑,于是又放弃了七月起义的计划,让陈恢恢常去拜访于成龙,以此来遮挡于成龙耳目。于成龙生性迂直,竟然被蒙在鼓里。

黄州黄冈县永宁乡还有一位叫何士荣的人。何士荣之兄何士胜,在吴三桂叛军中供职。何士荣在第一次东山之乱时也曾组织农民起义,但头角未露,就被于成龙抚平,便逃至湖南,投奔其兄何士胜。何士胜战死后,何士荣携带伪札又一次潜回麻城,秘密组织武装起义。

吴三桂叛军攻陷湖口后,各镇援兵皆随大军进攻湖南,黄州守备空虚。何士荣和鲍世荣一看时机成熟,便紧锣密鼓地组织农民武装起义。十月中旬,阳逻的陈鼎业父子掠夺驿站的马匹起义。十月二十九日,何士荣等反于黄冈县永宁乡。十一月初一,李公茂、陈恢恢、鲍世荣等反于麻城县白水畈,各拥众数千人,遥连湖口、宁州等农民起义军。何士荣被推举为农民起义的总盟主,号称拥兵十万。众起义领袖约定十一月上旬攻取黄州。一时黄州鼎沸如浪,岌岌可危。

同类推荐
  • 世俗的法规

    世俗的法规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甘肃各地民间的各种禁忌风俗,包括漫话禁忌、身体禁忌、生产禁忌、生活禁忌、婚丧禁忌、语言禁忌、礼俗禁忌、自然禁忌、动植物禁忌、鬼魂禁忌十章内容。
  • 中华国学典故知识大全

    中华国学典故知识大全

    典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智慧的浓缩。在日常交往中,我们如能熟练恰当的运用典故,能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精炼、更富感染力;在文字表达上运用寓意深刻的典故能起到言简意赅和画龙点睛的功效。本书编者在编写过程中不仅对典故进行了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阅读典故故事,了解他们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学到很多国学知识,还可以感受到经史子集各自独特的魅力,增加学习的趣味。
  • 今日美国:痛与变革

    今日美国:痛与变革

    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国的随笔集。内容包括近年来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诸多变迁以及华裔移民生活的变迁,对奥巴马就职将要给美国带来的变革也做了描述。
  •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商人也要学点国学

    从修身之道、用人智慧、危机管理、协调沟通、有效激励、创新思维、制度管理、团队建设、竞争策略等方面阐述了经商谋业的经验技巧、策略及素养,全方位多角度培养商人的综合能力。相信您读完这本《商人也要学点国学》后,不仅能学习到更多的经营管理智慧,还能在无形中提高自己的国学修养,受益终生。
  • 烟台饮食文化纵览

    烟台饮食文化纵览

    “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非孕乎文明之种族,则辨味不精;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中国烹调之妙,亦只表明进化之深也。”胶东地处美丽的山东半岛东部,占尽山海之利,人文历史鼎盛,历来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之一,属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为中国饮食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热门推荐
  • 东归喋血

    东归喋血

    《东归喋血》是《张宝瑞武侠小说全集》之一。 长篇武侠小说《东归喋血》,是《宦海侠魂》的续集。
  • 王氏兰谱

    王氏兰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棂汐莲月

    棂汐莲月

    二十一世纪少女秦晓棂因为在路边摊上买了一条手链,第二天莫名穿越,来到了异世大陆,奥斯大陆。『什么?天生废材?本小姐天赋异禀修为层层飞!什么?胆小儒弱?本小姐胆大起来杀人不眨眼!』更让秦晓棂欣喜的是,她在二十一世纪的闺蜜三人,清水汐,何染月,羽欣莲,都先后来到了这个世界!『哼哼,看本小姐怎么与闺蜜一起,把这个世界搅得翻云覆雨,翻天覆地!』——学生党,龟速更新,处女作,不喜勿喷蛤
  • 我的都市成长记

    我的都市成长记

    讲述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到一个成熟稳重的男人的经历和心酸
  • 九洲风雷

    九洲风雷

    依稀恶梦百年前,虎门销烟;西洋红毛鬼子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了闭关自锁清朝国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甲午风云--《马关条约》被迫签。割地赔款,辱国丧权。台湾我宝岛,日倭早垂涎。趁势大侵犯,烧杀掳掠奸。中华自古多壮士,岂容日寇遂贪愿?同仇敌忾,智勇歼敌;共赴国难,何惜身捐?悲夫哉!“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铁蹄之下,此恨绵绵!先烈九泉盼统一,炎黄子孙要团圆。
  • 暖寒花待放and盛夏栀子开

    暖寒花待放and盛夏栀子开

    国庆放假,夏栀回家会会坑女儿的爸妈,却不料闯入大冰山韩梓的家。此后,他们是对门邻居。夏栀被委托照顾小熊猫6个月。于是她就经常以小熊猫去欺负韩梓再后他们是同桌冤家,他是全科学霸,她是杂科学渣。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 护花仙医

    护花仙医

    修炼界丹帝苍郎,力战魔尊同归于尽,意外附身废材高守身上。一双回春妙手,活人无数,美女财富,滚滚而来。同时穿越的魔尊,在异国称王,偶然发现苍郎,一场碰撞,前事会否重演……
  • 假如你是我的就好

    假如你是我的就好

    一年前的离开,陆之辰找了我一年。为的只是报复我,曾经的爱是否存在?
  • 我还是选择你

    我还是选择你

    暗恋就是这样,怕你知道,怕你不知道,怕你知道了装作不知道。PS:猜老公,舒安最后会和谁在一起,是顾莱还是韩语清?不出意外的话每晚九点更新。
  • 龙剑仙风

    龙剑仙风

    憾天长龙镇九天,一剑光寒十九洲。偶得龙剑,逆天改命,败尽英杰,成就不朽,独步天下!如何以这平常的资质、微乎其微的资源,去在那强者为尊、弱者为食的世界中博得亘古未有、震烁古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