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9000000013

第13章 中成药部分(12)

【用法用量】红糖水冲服,4~6岁一次3g,1~3岁一次1.5g,1周岁以内酌减,一日2次。

【包装规格】3g/袋。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62020752

【执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册WS3—B—0189—90。

【药品分类】OTC甲类。

【医保】非医保。

4.婴儿健脾散

【药物组成】白扁豆(炒)、山药、白术(炒)、鸡内金(炒)、川贝母、木香(炒)、碳酸氢钠、牛黄。

【处方来源】经验方。

【药理作用】主要有促进生长、调节肠胃机能等作用。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止泻。用于婴儿腹泻属脾虚挟滞证候者,证见: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气臭含有未化之物、面色不华、乳食少进、腹胀腹痛、睡眠不宁。

【临床应用】用于婴儿腹泻、消化不良等属脾胃虚弱者。忌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食物。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5g,一日2次。

【包装规格】0.5g/袋。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62020760

【执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

【药品分类】处方药。

【医保】非医保。

§§§第四节 小儿惊风用药

1.万氏牛黄清心丸(大蜜丸、浓缩丸)

【药物组成】牛黄、黄连、黄芩、郁金、栀子、朱砂。

【处方来源】[元]《痘疹世医心法》。

【药理作用】本方各单味药分别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降压、解热、镇惊、镇静等作用。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惊安神。用于邪热内闭,烦躁不安,神昏谵语,小儿高热惊厥。

【临床应用】万氏牛黄清心丸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中成药,也用于治疗流行性乙型脑、麻疹病毒性脑炎、麻疹后并发支气管性肺炎、百日咳并发脑膜脑炎等。

【用法用量】浓缩丸:口服。一次4丸,一日2~3次。小儿酌减。

大蜜丸:口服。一次2丸,一日2~3次。

【禁忌】孕妇慎用。

【包装规格】浓缩丸:200丸/瓶。

大蜜丸:3g×10丸/盒。

【批准文号】浓缩丸:国药准字Z62020803

大蜜丸:国药准字Z62021169

【执行标准】浓缩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八册WS3—B—1484—93。

大蜜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

【药品分类】处方药。

【医保】国家乙类。

【特别提醒】小儿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以抽搐伴神昏为特征的证候,又称惊风,俗名抽风。古代医家认为惊风是一种恶候,将其列为古代儿科四大证之首。小儿惊厥是产生小儿智力发育下降和死亡的主要杀手之一,经常发作惊厥会使孩子智力障碍,造成孩子的成长与家庭不可挽回的伤害。

2.小儿百寿丸(大蜜丸)

【药物组成】钩藤、僵蚕(麸炒)、胆南星(酒炙)、天竺黄、桔梗、木香、砂仁、陈皮、苍术(制)、茯苓、山楂(炒)、六神曲(麸炒)、麦芽(炒)、薄荷、滑石、甘草、朱砂、牛黄。

【处方来源】[清]《幼幼近编》抱龙丸方加减。

【药理作用】主要有镇静、抗惊厥、舒张胃肠和支气管平滑肌、祛痰、镇咳、解热、抗炎、抗菌等作用。

【功能主治】清热散风,消食化滞,镇惊熄风,化痰止咳。用于小儿外感风热,发热头痛,消化不良,停食停乳,厌食暖气,咳嗽痰多,内热惊风。

【临床应用】用于小儿感冒、消化不良、支气管肺炎、高热惊厥等病症。忌食辛辣油腻之物。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1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包装规格】3g×10丸/盒。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62020791

【执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

【药品分类】处方药。

【医保】非医保。

3.小儿回春丸(大蜜丸)

【药物组成】全蝎、朱砂、蛇含石(醋煅)、天竺黄、川贝母、胆南星、牛黄、白附子(制)、天麻、僵蚕(麸炒)、雄黄、防风、羌活、麝香、冰片、甘草、钩藤。

【处方来源】经验方。

【药理作用】主要有抗惊厥、镇静、化痰、抗炎、解热等作用。

【功能主治】熄风镇惊,化痰开窍。用于小儿急惊抽搐,痰涎壅盛,神昏气喘,烦躁发热等症。

【临床应用】用于小儿感冒、时疫瘟毒、发热咳喘、痰热惊风、烦躁神昏等病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1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包装规格】1.5g×10丸/盒。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62020874

【执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一册WS3—B—2088—96。

【药品分类】处方药。

【医保】非医保。

4.惊风丸(水丸)

【药物组成】僵蚕(麸炒)、天麻、苍术(米泔水制)、大黄、白芷、雄黄、胆南星、天竺黄、蟾酥、细辛、全蝎、朱砂。

【处方来源】经验方。

【药理作用】主要有抗惊厥、镇静、化痰、解热等作用。

【功能主治】清热,镇惊,祛风,化痰。用于小儿惊风,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痰盛气促。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急惊风。

【用法用量】口服。初生儿一次5粒;2~3个月小儿一次10粒;4~5个月小儿一次15粒;1周岁小儿一次20粒,一日1~2次。

【包装规格】30丸×5支/盒。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62021131

【执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四册WS3—B—0834—91。

【药品分类】处方药。

【医保】非医保。

5.七珍丸(水丸)

【药物组成】僵蚕(炒)、全蝎、麝香、朱砂、雄黄、胆南星、天竺黄、巴豆霜、寒食曲。

【处方来源】[明]《景岳全书》抱龙丸加味。

【药理作用】主要有镇静、催眠、抗惊厥、导泻、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功能主治】定惊豁痰,消积通便。用于小儿急惊风,身热、昏睡、气粗、烦躁,痰涎壅盛,停乳停食,大便秘结。

【临床应用】用于小儿发热惊厥、伤食伤乳有内热症状患儿,也可用于小儿大便秘结。巴豆霜有剧毒,应注意控制剂量,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用法用量】口服。小儿3~4个月,一次3丸;5~6个月,一次4~5丸;1周岁,一次6~7丸;一日1~2次;1周岁以上及体实者酌加用量,或遵医嘱。

【包装规格】20粒×5支/盒。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62021157

【执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

【药品分类】处方药。

【医保】非医保。

6.小儿惊风散

【药物组成】全蝎、僵蚕(炒)、雄黄、朱砂、甘草。

【处方来源】经验方。

【药理作用】主要有抗惊厥、镇静等作用。

【功能主治】镇惊熄风。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神昏。

【临床应用】本品为治疗内风剂,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神昏。对于小儿痰涎壅盛、气促不安具有豁痰清热、镇静安神的作用。

【用法用量】口服。1周岁小儿一次1.5g,一日2次;1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包装规格】1.5g/袋。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62021081

【执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

【药品分类】处方药。

【医保】非医保。

7.千金散

【药物组成】全蝎、僵蚕、牛黄、朱砂、冰片、黄连、胆南星、天麻、甘草。

【处方来源】[明]《万病回春》。

【药理作用】主要有抗惊厥、镇静、解热等作用。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痉定惊。用于小儿惊风高热,手足抽搐,痰涎壅盛,神昏谵语。

【临床应用】用于小儿高热惊厥。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6~0.9g,一日2~3次,3岁以内小儿酌减。

【包装规格】0.6g/袋。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62020836

【执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九册WS3—B—1688—94。

【药品分类】处方药。

【医保】非医保。

8.娃娃宁(散剂)

【药物组成】白术、天竺黄、茯苓、僵蚕(炒)、钩藤、甘草、薄荷、朱砂、党参、琥珀。

【处方来源】经验方。

【药理作用】主要有抗惊厥、镇静、解热等作用。

【功能主治】解热镇惊,祛风止搐。用于感冒发热,惊风痉挛,呕吐绿便,脾胃虚弱等。

【临床应用】用于小儿感冒挟食滞、慢惊风、疳症等疾病。

【用法用量】6个月至1周岁,一次1包,6个月以下小儿酌减,一日2~3次。

【包装规格】0.5g/袋。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62020785

【执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册WS3—B—0366—90。

【药品分类】处方药。

【医保】非医保。

§§§第五节 腮腺炎用药

1.清瘟解毒丸(大蜜丸)

【药物组成】大青叶、连翘、玄参、天花粉、桔梗、牛蒡子(炒)、羌活、防风、葛根、柴胡、黄芩、白芷、川芎、赤芍、甘草、淡竹叶。

【处方来源】[明]《伤寒六书》柴葛解肌汤化裁。

【药理作用】主要有解热、镇痛、抗病毒、抗菌、抗炎、增加脑血流、改善微循环障碍等。

【功能主治】清瘟解毒。用于外感时疫,憎寒壮热,头痛无汗,口渴咽干,痄腮,大头瘟。

【临床应用】用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等。忌生气恼怒。忌食辛辣腥味、饮酒。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小儿酌减。

【包装规格】9g×10丸/盒。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62021159

【执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

【药品分类】处方药。

【医保】国家乙类。

2.腮腺炎片

【药物组成】蓼大青叶、板蓝根、连翘、蒲公英、夏枯草、牛黄。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腮腺炎。

§§§第五章 骨伤科用药

§§§第一节 腰腿痛用药

1.小活络丸(浓缩丸、大蜜丸、片剂)

【药物组成】制川乌、地龙、制草乌、乳香(炒)、胆南星(制)、没药(炒)。

【处方来源】[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药理作用】主要有祛痰、平喘、抗炎、镇痛、镇静、局麻作用。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络通痹。用于风寒湿痹,肢体疼痛,麻木拘挛。

【临床应用】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肩关节周围炎、坐骨神经痛等。

【用法用量】浓缩丸:用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6丸,一日1~2次,或遵医嘱。

大蜜丸: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次。

片剂:口服。一次4片,一日2次。

【禁忌】孕妇禁用。

【包装规格】浓缩丸:200丸/瓶。

大蜜丸:3g×10丸/盒。

片剂:40片/瓶。

【批准文号】浓缩丸:国药准字Z62020877

大蜜丸:国药准字Z62021085

片剂:国药准字Z62021083

【执行标准】浓缩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六册WS3—B—1096—92。

大蜜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

片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五册WS3—B—2837—98。

【药品分类】处方药。

【医保】国家乙类。

2.天麻片(片剂、大蜜丸)

【药物组成】天麻、羌活、独活、杜仲(盐炒)、牛膝、粉萆薜、附子(制)、当归、地黄、玄参。

【处方来源】[明]《景岳全书》。

【药理作用】主要有抗炎、镇痛、镇静等作用。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用于肢体拘挛,手足麻木,腰腿酸痛。

【临床应用】临床主要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痛风等。

【用法用量】片剂:口服。一次6片,一日2~3次。

大蜜丸: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禁忌】儿童、孕妇禁用。

【包装规格】片剂:100片/瓶。

大蜜丸:9g×10丸/盒。

【批准文号】片剂:国药准字Z62020799

大蜜丸:国药准字Z62021165

【执行标准】片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4册WS3—B—0694—92。

大蜜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

【药品分类】片剂:OTC甲类。

大蜜丸:处方药。

【医保】非医保。

3.抗骨增生丸(浓缩丸)

【药物组成】熟地黄、肉苁蓉(蒸)、女贞子(盐制)、骨碎补、淫羊藿、鸡血藤、莱菔子(炒)、狗脊(盐制)、牛膝。

【处方来源】研制方。

【药理作用】主要有抗炎、镇痛、降低血液黏度作用。

【功能主治】补腰肾,强筋骨,活血,利气,止痛。用于增生性脊椎炎(肥大性胸椎、腰椎炎),颈椎综合征,骨刺等骨质增生症。

【临床应用】用于骨伤科增生性脊椎炎(肥大性胸椎、腰椎炎)、颈椎综合征、骨刺等骨质增生症。对老年人或负重过久引起的骨及关节病如骨质增生、骨刺、关节变形等属于肝肾亏虚者有较好疗效。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2g,一日3次。

【包装规格】200丸/瓶。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62020830

【执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470页。

【药品分类】处方药。

【医保】非医保。

4.独活寄生丸(大蜜丸)

【药物组成】独活、桑寄生、熟地黄、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防风、川芎、党参、甘草、当归(酒制)、白芍、杜仲(盐水制);辅料为蜂蜜。

【处方来源】[唐]《备急千金要方》。

【药理作用】主要有抗炎、镇痛、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调节免疫平衡、扩张血管、改善循环等作用。

【功能主治】养血舒筋,祛风除湿。用于风寒湿痹,腰膝冷痛,屈伸不利。

【临床应用】用于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和慢性腰腿痛、肩周炎、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小儿麻痹等。孕妇慎用。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包装规格】9g×10丸/盒。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62021184

【执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册WS3—B—0349—90。

【药品分类】处方药。

【医保】非医保。

5.妙济丸(大蜜丸)

【药物组成】黑木耳(醋制)、当归、白芍(酒炒)、川芎、木瓜、杜仲(盐炒)、续断、川牛膝(酒蒸)、苍术、小茴香(盐炒)、木香、丁香、母丁香、乳香(制)、茯苓、土茯苓、龟甲(制)。

【处方来源】经验方。

【药理作用】主要有抗菌、抗炎、镇痛等作用。

【功能主治】强筋壮骨,祛湿通络,活血止痛。用于四肢麻木拘挛,骨节疼痛,腰腿酸软。

【临床应用】用于风湿性腰肌炎、风湿性肌纤维炎、肌筋膜综合征、慢性腰肌劳损等。应用于因肝肾不足、痰湿留滞经络所致的腰痛、四肢麻木拘挛、骨节疼痛等症。服药期间忌恼怒,忌食生冷酸味食物。

【用法用量】用黄酒送服,一次1~2丸,一日2次。

【包装规格】6g×10丸/盒。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62021146

【执行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

【药品分类】OTC甲类。

【医保】非医保。

§§§第二节 跌打损伤用药

1.三七片

国家基本药物

【药物组成】三七。

【处方来源】经验方。

【药理作用】主要有止血、提高血小板内cAMP含量、扩张冠脉、抗心律失常、抗炎、镇痛等作用。

【功能主治】散淤止血,消肿止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

同类推荐
  • 养老护理日常照护技术

    养老护理日常照护技术

    本系列教材是上海和佑养老集团经过多年研究、实践与探索,参考并结合国际上先进的养老护理知识与项目管理理念,为提高养老行业从业者的知识及技术水平而编写的,另外该套教材也可用于养老护理员的教育和培训。
  • 中国医疗何处去

    中国医疗何处去

    新医改将会面临更大的考验,医生们高喊“改革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提高医生待遇”,为什么还没能从根本上改变高药价,为什么不能制止穿梭在医院中的医药代表们,“以药养医”养肥了谁,真、假专家身后的庞大利益群体还想做什么?
  • 黄帝内经通释

    黄帝内经通释

    本书共收载中医学经典名著《黄帝内经》原文162篇,对每篇原文均有通俗译文,直译与意译并用。
  • 糖尿病防治教育手册

    糖尿病防治教育手册

    本书共12章,内容涉及糖尿病流行病学与相关基础知识、糖尿病治疗总则与糖尿病教育、糖尿病心理障碍与日常生活等。
  • 神奇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

    神奇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

    《神奇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主要内容分为绝代医宗、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章节。《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被后世尊为“医家之宗”。
热门推荐
  • 时空隐士

    时空隐士

    在美丽清净的如月山国,吉蒂西瑞拉一直担忧思念迷失的弟弟塔拉洪达,希望解救流转至秽世界莫奈度星球的弟弟。离开净世界进入秽世界需要极大的勇气、忍耐和坚定的信念,不仅自己需要能够不受秽世界染污,还要能够救回迷失心念的人,否则她也将迷失而再也不能回到如月山国。从来没有人胆敢尝试进入秽世界。吉蒂西瑞拉经过长时熏修,在如月山国国师和其他净世界国师阿雅瓦罗的帮助下,她终于勇敢地出发了。
  • 超级系统之养成小富婆

    超级系统之养成小富婆

    (快穿类)张熙觉得自己最近很倒霉。实习了三个月好不容易要转正的职位被一个空降而来的白富美顶替。大学期间勤勤恳恳省吃俭用好不容易存下来的存款因为一次不大不小的车祸全部清零。莫名冒出来的小富婆养成系统给出的攒钱任务第一步竟然是——玩游戏?
  • 收秘密的人

    收秘密的人

    封闭山村,突染奇怪病毒。一个神秘的“仙人”告知,唯一解救之法,竟是祭出每个人的秘密……当村中人一个个死去,那些尘封的秘密逐渐露出水面,而隐隐约约,似乎所有秘密都可以串联在一起……而这收秘密的人,背后又是否有更多隐秘?如果没有一个人可以坦然走在阳光下,那所谓“秘密”,是无奈的枷锁,还是刻意的面具?
  • 末日之最强主宰

    末日之最强主宰

    来自修仙界的陆铭一朝穿越来到地球,却恰好赶上末世降临。食物即将匮乏?不行,那我得赶紧把空间戒装满……什么?陪睡一次一包饼干?不行,太贵了,我给你两包,包夜!(新书求收藏!求评论!求推荐!)
  • 十里红殇泪

    十里红殇泪

    在这世上我已活了千年,为了羽化登仙,我入红尘历情劫。十滴情伤泪,十段红殇劫。我将要羽化登仙,不想这最后的红殇泪竟是我的而你就是我的劫。我要如何取这红殇泪。
  • 天望

    天望

    人所望,为天。天所望,为何?渭水河旁,长松树下。三名少年,相对望。扶衣相跪,拱手共拜。一拜天所证,二拜地所承,三拜心所称。结为兄弟,散去,再聚首。敢笑天不够!争于天下,谁堪否?
  • 幻世之狼

    幻世之狼

    美貌至极高维度智慧星叶,机缘巧合,通过智能体改造男主常凯轩身体机能,令他和好友朱浪等穿梭于时空和历史,四处征战天下。帝国风情画2。
  • 凶楼笔记

    凶楼笔记

    神秘室友离奇失踪,冷艳包租婆午夜敲门,猥琐邻居竟然会捉鬼。烂尾楼内凶杀案一件接着一件,而我成了警察锁定的第一位嫌疑人。
  • 神剑侠世界

    神剑侠世界

    根据自己的内心独白写出属于自己的世界。我们追求自由自在。
  • 风在海底哭

    风在海底哭

    “妈妈,为什么会有海啸呢?”“因为风在海底哭啊。”“那为什么风要在海底哭呀?”“因为风也有很难过的时候,它只想偷偷地表达出来。”“可是它明明会伤害那么多的人。”“它只是一个任性的孩子而已,并不知道自己会伤害他人。就像你难过的时候一样。所以,茶茶一定要做一个快乐的人好吗?”“好。”她说,但也要很久很久以后,久到她伤害了别人,久到别人伤害了她,才会明白,风在海底哭,海不懂风的难过,却伤害了无辜。--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