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6000000034

第34章 专题报告篇(3)

从上可以看出,和谐社会所蕴含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最为民众所关注。社会发展对知识有较高的要求,大多数的进城农民工都认为自己最为痛心的是没有文化知识。权力和地位、个人物质享受并不最为民众所看重。值得注意的是,民众对身体健康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关注。无论在农村还是城镇,普遍反映环境状况不如从前,人们较以前更易得病,再加上现代社会人们工作压力大,看病难等因素,因此,身体健康备受关注。

(五)对道德现状表现出了某种担忧

有人说道德在滑坡,有人说道德在爬坡。本次问卷设计的问题要求民众对当前道德现状做出主观评价。34.10%的人对道德滑坡论持否定态度,认为多数人的道德还是好的;27.69%的人认为道德在滑坡,但同时认为这是社会多元性发展的表现,我们不必为此担忧;值得注意的是有37.18%的人认为目前道德在严重滑坡,而且认为这种趋势还会更加严重。在访谈对象中,多数人对当前道德现状表示出了严重不满和担忧。这也意味着广大民众对当前道德现状已非常担忧。主要原因是,目前社会正处于变革之际,许多惯常为人们所遵循的道德规范被淡漠和颠覆时,或当旧的道德规范解体,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形成、落实之际,人们对道德往往有较高的期望,整体感受往往有可能是偏激的,这属于可以理解的范围。但如果不引起重视,容易导致道德虚无主义,值得警惕。同时,民众的忧患也是一种道德建设的资源,应充分利用好这种资源。

二、甘肃民众在物质和精神追求方面所体现的价值取向

(一)民众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表示认可或基本认可

物质利益主要是指工资、奖金、福利、待遇、房屋、土地等等,当然金钱最能代表物质利益。在访谈对象中,城镇居民普遍反映目前的待遇不高,渴望高工资、高奖金、高福利待遇;农村人口普遍渴望农产品能卖个好价格。城乡居民都期盼能分享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当被问及“您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持什么态度”时,6.67%的人表示赞成,35.38%的人基本认可,25.13%的人不大认可,16.41%的人反对,18.46%的人表示不好说。这组数字表明,甘肃民众对过分追求物质利益比较认可或基本认可,但不大认可和反对的占41.54%,而且还有18.46%的人没有表态,这说明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虽然使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有所突出,也带来了思想意识多元化,最终可能会造成价值多元和价值混乱,但还没有导致甘肃民众在整体价值观上的物化倾向和价值取向上的混乱。民众对金钱、物质、商品的看重是可以理解的,需要注意的是,市场经济是以利益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利益最大化是现实目标。人们往往会倾向于对物质的无节制追逐,这很可能导致人们的价值选择倾向重利轻义、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使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大行其道。

(二)民众对金钱的看法比较实际

当问及对金钱的看法时,14.87%的人认为这个社会钱比什么都重要;48.72%的人认为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47.69%的人认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6.15%的人认为当官有权才有钱;4.62%的人认为人无外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总起来看,在甘肃民众心目中,首先,在这个社会金钱是很重要的;其次,钱财的取得要有道德约束才有合法性;再次,一部分人渴望取得意外之财,如彩票中奖。甘肃经济社会相对落后,这样的看法也比较切合实际。

(三)民众认为甘肃社会贫富差距比较严重

对贫富差距的态度隐含着民众对市场规律、机会均等、竞争(起点、过程、结果、收入)公平、劳动价值公平、公共资源享用公平等所持态度的总体倾向。当问及对甘肃经济社会贫富差距的看法时,有高达73.33%的人认为贫富差距很严重,仅仅5.64%的人认为不严重,13.33%的人认为不好说,没有表明态度,9.23%的人认为处于一般状态。

贫富差距影响人们对社会、人、自然的看法,严重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导致人们心理失衡,对社会产生不满,并进一步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甚至直接影响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有高达73.33%的人认为贫富差距很严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甘肃的现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目前为4.11:1),对这种实际状况和民众的感受、判断均不可等闲视之。民众重视自身利益,问题在于如果把物质利益作为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并在过大的贫富差距面前导致心态失衡,那么,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就会急速膨胀,整个社会就会被物欲所充斥,最终会使经济的发展付出高昂的代价。

(四)民众的精神价值取向比较温和

对这个主题我们采取问卷和访谈方式,访谈对象主要为高校、中学和小学教师。

1.宗教取向——甘肃是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的省份,民众对宗教的态度倾向于各宗教之间相互了解,互相包容,共同发展。

2.伦理取向——当被问及“您平时所遵从的伦理道德主要是什么”时,49.23%的人选国家倡导的道德(如八荣八耻),66.67%的人选传统道德,25.13%的人选不违法就行了,17.95%的人选自己认为好的就是道德的,3.08%的人选不好说。这说明甘肃民众对传统伦理和新道德观的态度是:比较认同传统道德,对国家倡导的道德规范能自觉遵循。

3.政治取向——民众对公平正义的总体态度是,渴望社会公平,制度公平;希望缩小贫富差距,遏制两极分化。

4.文化取向——对大众文化的态度(见下述)。

5.和谐取向——甘肃民众在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方面还或多或少存有障碍,但他们相信和谐社会的构建一定能解决这些问题,认为幸福生活可以期待。

(五)大众文化占有相当大的市场

当被问及“您喜欢的文化是什么”时,51.35%的人选择大众文化,38.29%的人选择主流文化,10.35%的人选择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具有世俗性、商业性、娱乐性的特点;主流文化政治色彩较浓,侧重于文化的教育功能;精英文化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民众期许大众文化,这也是思想多元化的体现。但大众文化的消极面不可忽视,大众文化的特点决定了取悦大众、功利主义、媚俗煽情、消解价值等成了其重要的价值追求。大众文化往往对青少年具有明显的价值引导功能。这次访谈时有四位高校教师,无一例外地对大众文化持严重的批判态度,他们认为大众文化的泛滥,一是某些媒体不负责任的炒作,如兰州的“杨丽娟追星事件”报道;二是一些知识分子对文化的庸俗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甘肃民众的闲暇时间大量增加,民众对于大众文化的需求将会有更大的增长,这也将直接影响民众的价值取向,所以,这三种文化如何发展,值得关注。

(六)民众文化生活方式比较单一

当被问及“您的文化生活的主要方式是什么”时,81.03%的人选择看电视,21.54%的人选择上网,42.31%的人选择读书学习,10.26%的人选择下棋打扑克,27.69%的人选择闲聊,5.13%的人选择“其他”。在对农民阶层发放填写问卷过程中,我们随机问到他们平时喜欢选看什么电视节目时,大多数人回答平时主要看电视剧。这说明甘肃民众文化生活方式比较单一,看电视成了民众的首选。文化生活方式对民众的精神价值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文化生活方式单一,娱乐活动匮乏,民众的精神价值势必片面单一。

(七)省内媒体在民众精神价值方面发挥了主要导向作用

当被问及“您看电视节目时,看甘肃新闻吗”时,有42.05%的人经常看,46.67%的人偶尔看,10.26%的人从不看。在访谈中,访谈对象对《甘肃日报》、《兰州晨报》、《甘肃农民报》、《每日甘肃》网以及各市县报纸、网站等省内媒体,在宣传甘肃、报道先进人物和事迹、宣传政府政策、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多数持有肯定态度。认为这些媒体是他们了解、接受政策的主要途径。如果媒体能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主导价值观念,必然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

当被问及“甘肃媒体对人们价值取向有何影响”时,35.38%的人认为对弘扬主旋律、宣传核心价值观有积极作用,34.36%的人认为对传播大众文化有帮助,20.51%的人认为对兼顾多元文化有帮助,14.36%的人认为说不清楚。这说明甘肃媒体在精神价值导向方面的作用得到了民众认可。

三、甘肃民众对政府所倡导的价值取向的认同情况

(一)甘肃精神的提出和陇人品格的概括得到民众的普遍认同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在甘肃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甘肃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将甘肃精神概括为“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具体表现为“艰苦奋斗、不甘落后、执著坚韧、锲而不舍、简朴友善”的精神和“诚实守信、执著坚韧、包容创新、团结奋进”的品格。甘肃精神与陇人品格是对陇人骄子的优秀道德品质的概括和提升,是个体美德和社会伦理的共同体现。

调查显示:51.03%的人认为甘肃精神与陇人品格的提出,为甘肃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精神支撑;38.46%的人认为这符合甘肃追赶型的发展现状,应长期坚持;47.18%的人认为这样概括甘肃精神与陇人品格,符合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传统美德;14.62%的人对此表示说不清楚。这一结果说明,甘肃精神和陇人品格得到了民众高度认同,已经初步成为甘肃民众精神价值新的标杆。

(二)甘肃精神、陇人品格将成为甘肃民众共同的价值取向

当被问及“您认为建设和谐甘肃需要以什么为指导”时,64.62%的人选择科学发展观作指导,29.74%的人选择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支撑,43.59%的人选择弘扬民族精神,41.54%的人选择时代精神的倡导,39.49%的人选择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当被问及“您对甘肃开展十大陇人骄子评选活动的见解”时,40.51%的人认为有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51.79%的人认为有助于弘扬甘肃精神,29.23%的人认为这只是一种政府行为,9.74%的人认为说不清楚。当被问及“您认为甘肃精神、陇人品格能否作为目前甘肃民众的价值取向”时,77.18%的人认为可以,4.24%的人认为不可以,11.35%的人不清楚。

以上可以看出,首先,建设和谐甘肃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指导;其次,首届“感动甘肃十大陇人骄子”评选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其所体现的价值取向——尤其是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伦理取向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第三,目前全省正面临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任务,这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更多的典型激励全省各族人民。甘肃精神和陇人品格所体现的价值取向,可以成为加快甘肃现代化建设步伐的精神动力和构建和谐甘肃的道德支撑,可以作为甘肃民众现阶段的价值取向、目标、导向。

(三)继承和发扬甘肃精神的核心价值

当被问及“在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中,您认为铁人精神、庄浪精神、会宁精神、定西精神、老区精神等是否应该继续提倡”时,82.82%的人认为这是激励甘肃人民前进的精神财富;5.28%的人认为过时了,无需提倡;10.77%的人认为不清楚。这说明民众看重甘肃精神的核心价值,在甘肃追赶型的经济发展中,这是激励甘肃人民前进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永不过时。

四、对甘肃民众的价值取向的引导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政府对民众价值取向的引导地位不可动摇

价值取向需要引导,价值引导本质上是社会对个人和集体价值趋向的指引、制约。调查显示,民众的价值选择的确呈现多元化,如果社会缺乏正确而又及时的价值导向,就会使社会在一定时期表现出被错误观念和价值取向所左右,从而产生价值误导现象。有了明确的价值取向,民众就有了可依赖、可参照、可实行的价值旨归,政府对民众价值取向的引导地位必须加强。

(二)加大对甘肃精神、陇人品格所体现的价值取向的宣传、教育、落实工作

甘肃精神就群体而言,是蕴涵艰苦奋斗、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就个人而言,是蕴涵于集体主义之中的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精神。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统一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应当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的精神动力,它在新时期表现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在甘肃,表现为甘肃精神和陇人品格所体现的价值取向。

甘肃精神的宣传、教育、落实工作应常抓不懈,采取多种形式,比如目前已显示出良好效果的关于甘肃精神大型图片展,在高校中关于甘肃精神的动漫设计等。应该根据甘肃实际情况加大对某一地方的优秀陇人事迹的宣传教育工作,像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中播出的“永远的丰碑”、“红色记忆”等形式都可借鉴。十大“陇人骄子”评选活动要坚持进行下去,优秀道德人物的评选活动、见义勇为先进人物评选活动、“好儿媳”评选活动等要适时进行,使甘肃精神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民众所了解,使甘肃精神深入人心。

(三)又好又快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对人们物质价值追求的引导

甘肃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和全国相比还相对落后,正确引导人们的物质价值观,有利于减缩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本代价。要注意到个体的价值倾向往往是无序的,在错误价值观指导下对利益无限追逐时,很可能形成不正常的整体价值追求,从而使人们的价值选择、价值目标集聚到金钱、权力上,最终形成金钱、权力至上的价值取向。调查已经表明,甘肃民众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持基本认可态度,这是值得深思的。一方面要持续发展市场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要提高人们对市场经济规则的认知和遵守,倡导诚实守信的价值取向,坚决反对唯利是图、尔虞我诈、诚信缺失、不遵循市场规则的价值取向。

同类推荐
  • 青春期的思考

    青春期的思考

    这本书应当是一个意外吧。从来不擅长写作的我,初中时曾被语文老师称为“难产”的我,怎么会写出这些文章?我的文章有的用中文书写,有的用英文书写,无论是采取哪一门语言,我都从来没有热爱过写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愿意用心去生活,去体验,去思考,并写下我对发生在周围事物的看法。
  • 我们在一线:甘肃新闻工作者抗震救灾亲历

    我们在一线:甘肃新闻工作者抗震救灾亲历

    “5?12”汶川大地震虽然已经过去,但在抗震救灾的艰辛过程中,我在省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和陇南、甘南地震灾区采访时所经历的、听到的、看到的感人情景,仍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感动着我、激励着我、鞭策着我。
  • 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探索与实践:浙江工业大学干部理论学习文选

    一个政党要走在时代的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指导。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明白,现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丰富多彩,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要做合格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大力加强学习,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丰富知识来充实自己。”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部署。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落实这一战略任务的基础工程,深化理论武装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
  • 心印复旦园

    心印复旦园

    本书主要由复旦大学退离休教授撰写的纪实文集。全书分“风范篇”、“创业篇”、“师泽篇”、“缤纷篇”,共收文章111篇。风范篇是对资深专家学者和管理干部的素描;创业篇是创业者艰辛创业的诗篇;师泽篇谱写的是师生情浓、薪火传承的乐章;缤纷篇是复旦人多姿多彩生活的扫描。
  • 中国都市卫生风险与社会治理

    中国都市卫生风险与社会治理

    现代化、全球化的迅速推进加快了“高风险社会”的来临,市场失灵、社会道德缺失等则令形势更加严峻。作为后发展国家,中国都市所遭遇的治理危机的挑战更为复杂和严峻。构建高效型城市和维护城市生态文明必须强化卫生风险的监测预警,推进卫生危机的事中处置和善后修复,需要各级政府从国家安全的高度共同重视卫生风险的防范和危机的治理,强化危机治理过程中的国家、市场和社会的良性互动,从而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热门推荐
  • 古来国

    古来国

    时间悠悠刹那间来到公元二零二零年夏末,地点位于黄炎大陆南端的古来半岛。古来半岛东、南、西三面环海,得名缘由于一个神秘的传说——古来国。古来半岛上住着一群充满智慧和奇颖创造力且又辛勤劳作的土著居民叫黎人,黎人过着朴素的园田生活,祖祖辈辈安居乐业不愿外出到大都市寻活,亦不热心城市里的繁华与热闹,一直遵循先人的遗训守护着这片神秘的土地,这是黎人喜爱亲近田园山水,尊重信仰大自然的明显文明特征。
  • 一世如刀

    一世如刀

    一把刀欺霜赛雪,一把刀挽破天穹。砍下山河万朵,划开日月两片。信手斩遍千重山,惟愿一世命如刀。
  • 重归书斋

    重归书斋

    本书收有《乡村学校的记忆》、《在自由和锁链之间》、《我的春节在童年》、《囚禁自己》、《怀疑手中的钞票、《回归书斋》、《大碗吃饭》等散文随笔作品。
  • 我老婆是人类

    我老婆是人类

    王大宝,一个算得上是高富帅,受尽万千女生喜欢的男生。王大宝,偏偏爱上了一个很难追求的女生。王大宝,苦尽甘来,终于赢得我爱的女生的欢心。王大宝,求婚当天,被雷就这样活生生的一个人击死。王大宝,在地狱里面,死得不明不白,地狱,人间,天堂都不收。王大宝,地狱好友帮忙找出自己为何被天神这样击死。最后,王大宝与心爱的女人,一个是人,一个是鬼,结果又是如何呢?
  • 木讷女帝有点狂

    木讷女帝有点狂

    她是世人认为已死的二皇女,不过七岁隐于世,性情变得深沉木讷。登上皇位后,且看她如何让朝臣臣服,让自己的国家成为大陆独霸?然,本无意的她,竟引得江山美男尽折腰。那么她是就这么无意下去还是为他们融半世冰霜呢?
  • EXO:盛夏阑珊

    EXO:盛夏阑珊

    这个初秋,我遇见了你。如此完美无瑕的你,如天使般纯洁,如阳光般美好,如星辰一般的耀眼。经历了那么多的相遇和分离,我终于明白了你对于我来说的意义,你在我心中的重要。所以,我不再迟疑,也不会犹豫——“我爱你,张艺兴。”我眸光闪烁,凝视着你。这一刻,阳光温暖如昔。“我也爱你啊”声音温柔熟悉,你酒窝浮现,暖阳一样纯粹灿烂的笑照入我心,眉眼耀目。阳光映在你身上,仿佛镀上一层薄薄的金边,高贵得如同纯洁的天使。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与你一起在屋檐下躲雨的时光,艺兴,即使你的世界倾盆大雨,也有我帮你撑起雨伞,赶走乌云。
  • 美人有孕:粉嫩娘亲

    美人有孕:粉嫩娘亲

    一颗爱儿心,撼动三界神!一双凤凰眸,魂勾天下男!一柄玄天剑,横扫黑白道!一把金算盘,聚敛四方财!看一个现代商界巨女,一朝变成古代小小代孕妇后。她是如何运用现代商业理念和智慧。在一无所有,举目无亲的异世他乡。重整旗鼓,建立起属于她的商业帝国!
  • 嫁给爱情

    嫁给爱情

    “先生,你介意跟我领个结婚证吗?”将未婚夫和继妹捉奸在床的当天,楚乔转身就拐了一个神秘男人做老公。被生父赶出家门,继妹抢她未婚夫,没关系,渣渣们,等她慢慢来虐。楚乔:“我只喜欢财大器粗的!”奕轻宸:“那么巧,我就是。“传言楚家大小姐乖张暴戾,毫无德行!某宸冷冷抛下一句:”我惯的,你有意见?”
  • 废材救世主

    废材救世主

    且看废材屌丝如何救世。哦,或许还能泡妞,如果废材屌丝能够泡得到吧。。。。。。
  • 丑丫头变身校花

    丑丫头变身校花

    天空有些暗了,一位内心极其自卑的女生走在雨中,仿佛不知道下一步该往哪走。她,就是一位大一的学生,名叫邓君琳,因为不漂亮,所以她的男友和她分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