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5300000009

第9章 正确的人生价值和人生选择(1)

人生价值和人生选择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选择什么样的人生目的,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如何处理生命历程中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等一系列矛盾,人们总是有所取舍、有所好恶,对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认同什么抵制什么,总会有一定的标准。只有找到了自己对生活意义的正确答案,才会自觉地朝着选定的目标努力,以全部的情感、意志、信念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人生价值

对人生价值的看法,在整个人生观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在深层次上影响、制约和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为人们的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道路的选择提供依据。要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只有正确地理解人生价值的内涵,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才能在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创造人生的价值,成就人生的辉煌。

一、人生价值的内涵

人生价值是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产生的,是指个人的人生目的和社会实践及其道德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需要所具有的意义,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的统一。一方面,个人依赖社会,社会对个人具有决定意义。社会决定着人的本质属性,使个人得以生存,并为个人的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社会是人的社会,无个人就无社会。个人是构成社会的元素,社会的发展以个人所从事的活动为基础,个人的才能、文化、思想水平对社会有着直接影响。所以,人生价值首先体现在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一般来说,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评价越高,他的价值也就越大,反之越小。同时,个人对社会作出了贡献,社会就应当给予相应的尊重和肯定,给予其物质和精神的满足,使人的价值得到高扬。只有这样才能激励人们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的内容涉及许多方面,可以从不同方面加以理解:从人生价值本质的角度分析,它包含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从人所创造的价值属性角度分析,它包含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从人生价值的表现形式角度分析,它包含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从人生价值的动态过程角度分析,它包含现有价值和应有价值。

第一,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人生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人生对于社会和他人的意义及社会对他的评价,是一个人的思想言行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意义,主要是对社会的贡献,是个人以人类的幸福为指针,为人类谋幸福,为人民造福,为人民服务。劳动、创造和贡献是人生社会价值的主要标志。

自我价值是指个体人生对自己存在的意义及个人对自己的估价,即一个人的思想言行对自身的意义,对自身德智体及个人生活的意义。它既可以通过个人的自我意识得到评价,也能从他人和社会舆论得到评估。对每一个人来说,能否恰当地认识自我价值,是极其重要的。只有对自我价值进行积极、客观、正确的评价,才能树立信心,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做出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得到社会的肯定,从而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说:“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也就是说,只有为人民造福,使同时代人更美好,为社会作出贡献,有较高的社会价值,才能使自己达到完美,才有较高的自我价值。一个人努力为广大人民的共同目标而奋斗,自己也会变得高尚起来;一个人努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这样的人是最幸福的人。也就是说,具有较高社会价值的人,也必然具有较高的自我价值,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基础。同时,社会价值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来自于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否则就会失去动力。所以也不应否定自我价值存在的合理性,也不能反对建立在社会需要基础上对自我价值的追求。但人生真正的自我价值,也必须是有利于实现社会价值,有利于社会发展进步,并有利于促进自我德、智、体继续发展,使自身更加完美幸福。

第二,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人生的物质价值是指个体人生的物质性劳动所具有的能够满足社会和自身物质需要的属性;人生的精神价值是指个体的精神性生产劳动所具有的能够满足社会和自身精神需要的属性。人生的物质价值与人生的精神价值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人生的物质价值是人生精神价值的基础,它制约着人生精神价值的产生和发展,人生的精神价值是在物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物质需要的变化而变化,而且人生精神价值的实现还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但是,人生的精神性生产劳动所创造出的精神财富,不仅能满足社会的精神需要,充实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内容,而且还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来满足社会和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从而促进人生物质价值的实现和提高。

第三,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人生的内在价值,也叫潜在价值,是潜藏于人身上尚未在实践中产生一定成果的人生价值。它包括智能、技能、体能以及精神、思想、素养等因素。人生的外在价值,是已经在实践中产生了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价值。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把潜在的德性、智能、技能、体能等发挥出来,为社会和他人创造了物质的或精神的财富和价值,那么个体的人生价值也就由潜在转化为现实,由人生的内在价值转化为外在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把内在价值转化为外在价值的过程。因而每个人要实现自己的外在价值或让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存在价值予以肯定,就首先必须通过学习、修养和实践,增强自己的潜能,使自己具有较高的素质和健全、成熟的人格,较强的智能与体能,有科学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有较高的创造能力等等。只有使自身具备了上述潜在的内在价值,才有可能在人生实践中使其转化为外在价值,得到社会和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第四,现有价值和应有价值。现有价值是人生现实存在的价值,是已实现了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是已经得到社会认可的人生价值。应有价值是由人生价值理想和目标所要求的应该具有的价值,是人对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一种理想设计,是应该有而还没有变为现实的人生价值。人生的现有价值与应有价值统一在不断追求理想目标、不断实现理想价值、又不断超越现有价值的前进过程中。现有价值是实现了的应有价值,又是新的应有价值的基础和前提,应有价值是实现价值追求的目标和动力。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

人活一辈子,进行各种活动,其价值何在?如何来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及其大小?马克思主义认为,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时,不在于得到什么,占有什么,而在于贡献。因为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应以他的劳动创造来衡量,即他对集体、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对他人、对社会贡献越大,他的价值也越高,越能受到人们的尊敬、肯定和赞誉。只有个人对社会作出贡献,才能获得社会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并得到社会相应的补偿,这时应该说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实现。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一个人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一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越大,他在社会中获得人生价值的评价就越高。把劳动和贡献的尺度作为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是对人生价值评价的一种具体化。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中,衡量人生的价值,标准就在于看一个人是否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对社会贡献的有无、大小,虽然是评价人生价值的首要客观尺度,但不是唯一尺度,因为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愿望和主观努力,还受其他许多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影响。一个人不论他职务高低,能力大小,只要他在劳动和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勤勤恳恳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作出了贡献,那么,他的人生就有价值。所以,在衡量人生价值时,不要把为社会所作贡献的大小作为绝对标准,而应该把一个人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与他对社会应负的责任统一起来。

三、人生价值的评价

人生价值的评价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人生价值标准和基本价值取向,对他人或自己的人生实践活动在满足社会需要上的作用,作出有意义或意义大小的评判及其表明的褒贬态度。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用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引导人生价值取向的重要形式。要正确地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大小,除了要掌握科学的标准外,还需要掌握以下评价方法:

1.必须根据他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时代和社会环境,对他人作出的贡献,对社会、对他人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进行评价。任何人都是生活在一个具体的历史时代,他的人生实践也必须与这一时代社会的实践指向相一致,他的人生价值也只能体现在他为这个时代所作的贡献之中。这就决定了要正确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就必须把他放在这一特定的具体的时代背景中去考察。

2.要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就要看他的人生价值是否和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一致。具体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取向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集体主义,因此,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就要看其在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时,是否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个人利益服从国家、集体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如果是这样,即使个人价值没有实现,但也应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相反,如果为了维护个人利益而损害了国家、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即使实现了个人价值,无论价值有多大,都是无意义的,应给予否定的评价。当然,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也应当承认个人合法的正当的利益。

3.要全面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要注意其物质价值,又要注意其精神价值;既要注意其自我价值,又要注意其社会价值;既要注意其外在价值,又要注意其内在价值;既要看到其单方面、阶段性活动的内容与价值,又要看到其全方位、全过程活动的内容与价值。同时,既要对其现实价值给予及时的评价,又要引导其应有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对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做出客观、全面、公正的评价。从而使人们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调整自己的行为,明确人生实践的指向,明确自己应该怎样去奋斗,怎样去生活,怎样去创造自己有价值的人生。

四、追求人生价值的前提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目标,不同的人对价值的认定和选择不一样,尤其在现代社会中,价值目标的多元化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无论什么人,无论追求的目标是大还是小,都必须解决好以下两个基本的认识前提:

(一)个体人生价值取向必须与社会价值导向相一致

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之中,这个社会的存在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社会的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生产关系和规范等社会关系对个人而言都是不可选择的。任何社会都有其主导的价值导向,只是不同社会其价值导向的内涵不同而已。任何个体都必然在不同层次和程度上以各种形式与社会其他价值主体发生关系。因此,社会基本的价值导向在客观上制约着个体的价值取向。对个体来说,社会的价值目标是一种定向的规定,即个体的价值目标必须符合社会基本的价值目标。个体追求人生价值时,这个定向不可颠倒。个体对此认识越自觉,越深刻,人生价值的追求则越主动,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就必然陷入被动、走弯路,付出较大的代价,甚至迷失真正的价值目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各种利益将更加直接地与个人利益挂钩,社会利益格局的变化也将引起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有些人认为既然计划经济要向市场经济转变,价值观上也应有一个根本变革,应推倒过去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树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价值观;有的人提出应把人本主义树立为新的价值观核心原则,甚至有人干脆提出个人主义价值观就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这些观点都是不正确的。那么,当前我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取向应该是什么呢?当然,仍然是集体主义原则导向。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在所有制结构上仍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在分配制度上仍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这就决定了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决定人民群众道德规范和道德理想的一致性。据此,集体主义不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契合,而且也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反映。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集体主义的贯彻实行提供了更有效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因此,青年学生们的个体价值追求必须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履行好自己应当履行的社会历史使命。当然,在基本取向一致的前提下,个体的价值选择可以是多样的。这种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结合,才能使社会既是有序的,又是充满活力的,也只有在坚持社会基本价值取向的前提下,个体人生价值的追求才有可能是最充分的。

同类推荐
  • 中国的现实与超现实

    中国的现实与超现实

    “中国的现实”即中国成长道路上的种种坎坷和怪现象。“超现实”即中国今后发展方向和如何实现改革。这是一本时政普及读物,核心为点评当今各色社会问题,专注于点评当代中国各色现象与事件,也有对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解读。“把历史作为现实参考”的著名近代史专家雷颐,通过通俗的讲解、评论、分析,使读者了解是什么样的力量使政府改革的努力与期望落空,什么样的力量使某些事件像轮回一般在中国历史上反复演出。
  • 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

    人类一半是外星人,一半是地球人

    50万年前,一支名为“藏象生命体”的外星生物来到地球,它们发现这里是茫茫宇宙中罕有的生命天堂;这个星球的陆地、海洋、天空,充满着美丽、丰富、不可思议的生命。它们决定留下来。时至今日,这些外星生命仍然寄生在我们的身体里,它们是我们的共生体,它们是经络与灵魂的混合体,它们让人类对宇宙深处的秘密有着神秘的感知——为什么星相学中的28星宿,无时不刻影响着我们的命运?为什么当我们静静地仰望星空的时候,可以感到灵魂安静下来?为什么这个星球上,除了人类,没有任何动物,会仰望一无所有的星空?其实,仰望星空的,并不是我们人类自己,而是我们身体里的外星人,它们在仰望自己宇宙深处遥远的故乡。
  • 郁闷的中国人

    郁闷的中国人

    从《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到《郁闷的中国人》,著名作家梁晓声捅破了中国最后一层窗户纸!1949年之前,中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郁闷自不必说;1949年后,人们迎来了新的时代。然而,好景不长,“文革”那个险象环生、危机四伏的10年让人们着实郁闷;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没少折腾,社会转型时期的阵痛折磨着中国人坚强的神经。现如今人们不愁吃喝了,但不知何时起,苏丹红、牛肉膏、瘦肉精、染色馒头、硫磺姜出现了;学校不包分配了,找工作也要权钱交易;入学托关系,住院托关系;豆腐渣工程频繁出现了,矿难接二连三,瞒报也接二连三;物价飞涨了,买房买不起,租房也只能蜗居了……解决了温饱的中国人,又开始郁闷了。
  • 媒介形象

    媒介形象

    事物的形象往往比事物本身还要重要。媒介形象就是一种延续历史、承载当下,更指向未来的力量。全书首次提出了媒介形象系统的设想,分析了媒介形象的内涵和认知规律,探讨了媒介形象的结构和功能,打通了“媒介的形象”和“在媒介上再现的形象”。给读者提供了媒介形象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也可以帮助一些读者深刻理解媒介及媒介再现问题。
  • 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技巧

    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技巧

    任何管理都必须依赖于人去实施,班级规范管理也必须依靠班级的干部、教师去做。因此要强化班级规范管理,就要重视班级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我们的干部、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并且在工作中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用自己良好的言行和优秀的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影响学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启迪和帮助,并且通过这两支队伍贯彻执行规范管理的各项规定、制度。班级的各种活动是老师、学生展示自我的最好舞台,也是师生成长不可缺少的环节。活动是常规管理的一个部分,是规范办学的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为学生创设舞台,张扬个性,陶冶情操。形成生动活泼,充满朝气的校园氛围。
热门推荐
  • 秦时明月之浮殇陌路

    秦时明月之浮殇陌路

    不经意的错过是为未来的相处做序幕还是有缘无分?我们都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粒尘埃,随之飘荡。但是至少存在过,有你陪我存在过。。。。。。
  • 最强名医

    最强名医

    杜若,得到了古文明的中医传承。被分配到了一家外表光鲜,内部却是经营困难的仁济医院。大力弘扬国术,挽救医院在水火之中,成了杜若首要任务……气功诊疗,针灸推拿,新品中药研究室,建立全世界最大的中医实验基地!中华精髓,注定将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 新世纪东方崛起

    新世纪东方崛起

    公元2064年,万千陨石坠落地球,天地剧变。东方国度遭受难以想象的毁灭,自此开始被西方所辱。而东方重新崛起的希望在哪里呢?
  • 邪皇盛宠,蛇蝎妖妃

    邪皇盛宠,蛇蝎妖妃

    她是21世纪杀手组织中令人闻风丧胆的毒医杀手,天生秘术,操纵世间毒物,以毒为利器,杀人于无形。一生命途多舛,为亲人唾弃,性情冰冷,炼就一副蛇蝎心肠,杀人不眨眼,成就她天生杀手。一次任务,一场空难,再睁眼重活一世成了那南泱国大将军府的独女,强大灵魂进入,柔弱小姐成了蛇蝎杀手,可一切都只是阴谋的开始。那个妖孽皇上,说好的只是利用呢?说好的毫无感情呢?说好的彼此的底线呢?怎么一次又一次的缠上她将她吃的干干净净?
  • 蛇灵天神

    蛇灵天神

    :闯入异空间,无奈却碰到了一个绝世美男子,却对她做出了伤天害理的事,吃干抹净就走人这还有一个高傲的凤凰男,高高在上,睥睨天下,可就是爱对她耍无赖。他是蛇族,却敢与天斗,无情冷血。他是凤族,却胸怀山河,觊觎天下。他们能否为她袖手天下,空手折落繁华,淡看万世浮华。她能否携得美男归,成就一段异族恋?
  • 妖界奇遇冒险

    妖界奇遇冒险

    平凡的高中生王雅茹突然别告知自己不是舅妈亲生的,还被送去了妖界的妖精魔法学校,在妖界相遇的朋友和亲人们又会发生怎样的事呢?敬请期待。
  • 神控乾坤

    神控乾坤

    这是一个控力的世界!人类竟是如此的可悲,那些跪地拜神的人,殊不知自己的同类其实就是他们的奴隶而已,世间哪有保佑人的神仙,只有自欺欺人的人类,和那冥冥之中的恶魔!只是冥冥中我既然来到这个世界,那么就请你们记住我--我是人类!一个控制万物的人类!!一本残破的修炼秘籍!一根与生俱来的控制灵根!一个下流无比的人灵奴役!只需这些,就能控制万物,逍遥乾坤!你以为我只是一个人?灵根一闪,各路强者都是我的小弟!!
  • 花千骨之花颖孽神

    花千骨之花颖孽神

    花千骨是世界最后一位神,女娲娘娘因为花千骨而死,花千骨恨透白子画,因为上一世,白子画伤害了花千骨,明明爱着花千骨却不承认。霓漫天是世界最后一位魔,霓漫天和花千骨实力差不多,霓漫天恨花千骨,霓漫天偷练神功,霓漫天的实力比花千骨还好。正当神宴大会时,霓漫天来到……向花千骨致命一击时,白子画出现到花千骨身前为花千骨挡了一击。花千骨最后会原谅白子画吗?
  • 六十种曲四喜记

    六十种曲四喜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终结旅行

    终结旅行

    简介故事讲述的是刘秋寒和女友方子诺以及邱素妍和江涛涛四个人的诡异传奇经历,用属灵的智慧点燃你窥探诸世界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