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5300000008

第8章 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信念(4)

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反映,但它又不等于现实,而是现实的升华。理想的材料来源于现实,理想的可能性来自于现实,理想的动机来源于现实,一句话,理想只能是现实的某种反映。现实既包含着事物的本质,也包含着事物的实存,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提出某种理想,表明他们对眼前的某种现象不满足,亦即眼前的现实不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以,理想对现实的反映,并不是对现实的简单摹写或机械观照,也不仅仅是反映当前的现实,而是基于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事物发展趋势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对现存实在的一种扬弃的反映,对某种未来实在的一种超前性的反映。理想正是通过人脑主观加工过的现实中有价值、有前途的东西,因而是高于现实、优于现实的。社会政治理想是这样,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也是这样,它们都是现实的升华。特别是科学的社会政治理想,达到了对客观世界内部矛盾的规律性认识,能在事物发展的总体上、在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上把握事物的发展,就更是引导现实的旗帜,征服现实的力量。因此,不能把理想当成现实,如果理想就是现实,理想与现存的实在直接合而为一,理想也就失去存在的意义了。反之,现实也不等于理想,要是现实就是理想,人们就没有奋斗目标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水平还不很高,人民的生活还不很富裕,这正是理想所要改变的状况;当前还存在着某些以权谋私、损公肥私、官僚主义、腐败堕落、丧失国格人格等丑恶现象,这正是理想所要克服的东西。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生命力不在于现实中是否存在某些弊端和缺陷,而在于它在不断克服弊端前进。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正是这种矛盾推动人们去改造现实,实现理想。

理想高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但它并不脱离现实,与现实是相互统一、必然联系的。理想根植于现实,理想自身的矛盾运动根源于现实过程的客观矛盾运动。一个合乎实际的、积极可靠的、能够实现的理想,总是必须以事物发展的实际客观趋势,以确实存在的实际可能性为依据。脱离现实的理想必然陷入空想,不仅没有立足的根基,而且也没有实现的可能性。有些人的理想超过客观事物发展的一定阶段,把幻想当作真实的理想,或者把将来才有现实可能性的理想,勉强作为现实的理想,离开现实的条件和人生的实践,因而不能实现。理想不但是现实的反映,而且在现实中也包含有理想的因素。理想对现实的扬弃,是以概括现实中一切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的东西为基础的,是现实中真、善、美的集中体现。更重要的是,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今天的现实之所以成为现实,由于它是过去的现实发展的结果,今天的现实之所以终会变成不现实,是由于它包含扬弃自己并使自己转化为将来的“现实”的原因。旧的理想实现了,又会有新的理想鼓舞和激励着人们。理想化为现实,现实产生理想的过程是不会终结的,每个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都是在这种循环往复、逐步上升进步的过程中发展的。那种将理想和现实绝对对立起来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当然,理想转化为现实是有条件的,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在实践中,由于人们对实践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不可能百分之百的认识,也由于主观条件可能因不同的情境而有不同程度的发挥,因此,任何理想的实践,都带有一定的预测性和探索性,理想在某些情况下不能立即或完全实现。对此,我们应既不天真幻想,也不悲观失望,而只是全身心地去开拓、去奋斗。

四、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综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任何一种社会政治理想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波折。人生的历程就是在顺境和逆境的矛盾转换中不断前进的。在顺利的环境下,人们可以充分利用环境所提供的条件,做出成绩。但是,在实现理想的奋斗过程中,不仅有成功相伴随,也有失败挫折的考验,甚至会遇到不幸。当身处逆境之时,一个真正懂得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的人,能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不幸,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做出通常情况下所不能做出的奇迹。所以,要实现理想、创造未来,就要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在人生道路上,执著追求的人总会经历顺境与逆境等不同人生境遇,并感受着顺逆境中的甘苦、福祸与荣辱。在顺境中前进,如同顺水行舟,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使人们更容易接近和实现目标。但是顺境中的宽松气氛、优越条件,又容易使人滋生骄娇二气,自满自足,意志衰退。在逆境中奋斗,犹如逆水行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更多的艰辛才可能成功。但是,逆境只是增大了人们向理想目标前进的难度,而不是消解了实现理想目标的可能性。事物常常具有两面性,在逆境中向理想目标奋斗,可能会有顺境中难以得到的收获。逆境的恶劣环境,对于挑战者而言,可以磨练意志、陶冶品格、积累战胜困难的经验、丰富人生阅历。只要树立必胜的信念,坚持科学的态度,逆境不但不会把人打倒和压垮,反而能使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进发出来,创造出乎意料的奇迹。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惨遭宫刑之祸,蒙受莫大的不幸,但他苦而不悲,孤而不堕,以历代身处逆境而有作为的圣贤为师。他说:“文王拘而演《倜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他以此激励自己,终于在逆境中以顽强的毅力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历史巨著——(史记》。

迎高潮而快上,乘顺风而勇进,这是身处顺境的学问,是善于抓住机遇不断丰富与完善自己的方式;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这是身处逆境的学问,是将压力变成动力之所为。在追求理想的旅途中没有永远的顺境,也没有永远的逆境。因此,当身处顺境时,切莫得意忘形,因为顺境可能只是一时的,必须做好遇到逆境的准备;当身处逆境时,也勿悲观失望,只要勇于战胜逆境,顺境就在前面。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怎样去认识和对待它们,只要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远大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五、在艰苦奋斗的实践中实现理想信念

理想作为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人的最高精神需要的一种反映,归根到底是要追求一种客观的现实。理想只是在观念上高于现实,却不能在实际上超越现实。要实现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所提出和规定的理想,就必须通过艰苦奋斗的实践活动来实现。艰苦奋斗是实现崇高理想的重要途径。在历史上,凡有成就者,其渊博的知识、卓越的才能、闪光的智慧、不朽的业绩,都是从艰苦奋斗中得来的。讲艰苦奋斗,并不是要无谓地自讨苦吃,而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理想,不怕吃大苦、耐大劳,不惜献出自己的一切。在通向理想的道路上,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理想是不会自动转化为现实的。

中华民族历来以勇于实践、艰苦奋斗著称于世,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在我们党和人民中得到发扬光大,成为革命的优良传统,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上甘岭精神、大庆精神、好八连精神等,就是共产党人创业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历史表现形态。革命者讲艰苦奋斗,意味着为了实现崇高理想而付出的必要代价。正如毛泽东所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既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事业,又是人类历史上空前艰巨的事业,没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不会自动转化为现实的。

艰苦奋斗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很具体的。对青年学生来说,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品质表现在日常生活上,就是要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抵制和反对剥削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作风的侵蚀;表现在学习上。就是要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孜孜不倦地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政治理论和科学文化水平;表现在工作上,就是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不避艰险地去完成各项任务。应该看到。由于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的影响,也由于放松艰苦奋斗教育,青年学生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如学习上不刻苦,生活上不够俭朴,思想上劳动观念淡薄,毕业时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等等,这些现象值得重视。艰苦奋斗,其主旨在于奋斗,其价值在于事业和奉献。艰苦奋斗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过去,我们党和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巨大胜利。现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样需要艰苦奋斗。艰苦奋斗精神作为代表人类文明状态的先进思想,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高尚道德风尚,永远不会过时。当然,艰苦奋斗要不断赋之以新的意义和时代内容。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社会观念的变化,只是赋予了艰苦奋斗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但艰苦奋斗的精神始终是激励我们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践行艰苦奋斗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在学习上,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孜孜不倦地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在生活上,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抵制和反对铺张奢华的思想和生活作风;在工作上,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不避艰险,努力完成各项任务。只有矢志不渝地把艰苦奋斗的精神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才能在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实现崇高的人生理想。

同类推荐
  • 休闲与生活质量

    休闲与生活质量

    休闲、休闲活动和休闲生活,从来就与人类本身的生存发展相生相依。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存在于闲暇之中,我们是为了闲暇而忙碌。”马克思指出休闲和劳动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双重社会生活基础,将休闲看作人的基本生存状态之一。休闲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在国外已有百年,在我国大约也就十年光景。时间虽短,从原来一般视“休闲”为游手好闲、享乐主义,到当下重视休闲、研究休闲,发展休闲业,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象征,是人向自身本来意义和价值的一种回归。
  • 大师的国民理想

    大师的国民理想

    近百年来,数十位学术和思想大师围绕中国的民族精神、社会改良、乡村建设、文化和教育改革等多个领域进行了艰苦追寻和不懈探索,希望本书能引发读者对国家、民族、个体命运发展和社会改革前景做更深层次的思考。
  • 双重生活:从乌鲁木齐到东莞的迁徙之旅

    双重生活:从乌鲁木齐到东莞的迁徙之旅

    以文学的视角观察中国南北文化之差异,用思想的方式探触当下人群内心之秘境。一个新疆人向南方的生活转变及再扎根的现实遭际,一个诗人离别空旷边疆进入喧嚣沿海的精神疼痛史。本书系作家丁燕汇聚两年南方生活经历,倾情写作而成的一部真实鲜活的非虚构佳作。
  •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本书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重点探讨了实现课堂教学公平的方法与策略,从机会均等、提供选择、和谐互动、分层教学、多元评价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市黄浦区各中小学围绕“教育公平”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的理性思考、教改经验和典型案例。本书理论扎实,例证丰富,对于现今进行的教学改革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下)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下)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热门推荐
  • 笑品千界

    笑品千界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你又了解多少?带你进入大千世界,希望能找到属于你心目中的世界。笑品千界或许有的是一带而过,或许有的会细致的描写。或许根本不会出现,一切慢慢顺下来。大千世界之中有多少强者谁也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永远都是适者生存。家族林立的世界,为家族而战。国家纵横的世界,金戈铁马为国家而战。杀人如麻罪恶滔天的魔头,为喜怒而战。太多太多的不一样。
  • 源动能

    源动能

    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享受着科技带给我们的方便与快捷,我们理所应当的认为人类是利用科技的佼佼者。当你走在大街上,你可能根本无法察觉到一只蚂蚁的存在,如果人类能够借鉴他们的优势,一定会让你惊愕万分。当有人将这一计划付诸实施之后,雌雄体应运而生。他们就是都市之神。
  • 那一场地久天长的围城故事

    那一场地久天长的围城故事

    相遇在美好的年华。她爱他书香气息的家世,他爱她娇美如花的容颜。就这样,他们带着无限的憧憬牵手进了围城。但当激情淡化成流水,他和她,又会面临怎样的冲击和无奈?究竟是谁成全了谁的流年,谁成为谁的殇?再入围城,他们,各自又会面临怎样的地久天长?
  • 吾乱三国

    吾乱三国

    感无常,遥望诸天辰星,叹造化,脚踏寰宇罡斗,执牛耳,肩负历史闸门,我要让那五胡来朝,直呼天朝国威!我要让那蛮夷归服,徒喊不附中华!我要让那诸神膜拜,高唤大道归宗!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紫霄龙帝

    紫霄龙帝

    当年的天才,如今的废物,轩尘,一个龙的传人,看他如何踏足天道,站在人生的巅峰。
  • 星极域之地球

    星极域之地球

    既武林平息三百余年后,再一次掀起腥风血雨。少年氏达,正是这次风暴中心。而当年施强曾横空出世,打败武林,无人为敌手,独孤求败。其徒是否也能称霸一方呢?且看少年氏达成就一段传奇!
  • 守护者之情归何处

    守护者之情归何处

    在勾心斗角,虚与委蛇的古代,在桃花泛滥的现代,魂魄碎片集取完毕,她怎会变得迷茫。
  • 穿越古言:岸芷汀兰

    穿越古言:岸芷汀兰

    她,现代顶尖服装设计师,遭遇海难,沉入海底,却因此穿越到了古代。别人都是魂穿,有着强大的家族背景;而她却是身穿,无权无势无依附。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她是如何做到的?屡遭陷害,她淡定回应:“你的江湖尔虞我诈,我的世界阳光明媚,两者不可比。”霸道冷漠的太子独宠她,俩人从开始无休止的斗嘴,到最后无止境的爱情,羡煞旁人。她毫无背景?他就是她最强大的靠山。
  • 招牌明星的专属安丫头

    招牌明星的专属安丫头

    他是红遍半边天的“夜”的队长,她是寄人篱下的学霸。当他遇上她,互看互不顺眼。一场欢喜冤家的战斗正式开始。却一不小心遗失了自己的心,是守护,还是离开?!“喂,今天哪也不许去,帮我补习”某男。“可是今天我约了朋友”某女。“我都没约过你更不许”“。。”
  • 没事儿逗郎玩之痞公子,站住!

    没事儿逗郎玩之痞公子,站住!

    穿越了,请淡定,在现代做不了有钱人的孩子,那就去做有钱人的祖宗!玩转古代,最潮流的圈财计划。打架、跑路,现代绝学,古代通用,管你公子还是少爷,惹了,一砖撂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