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85300000042

第42章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修养(5)

一、躬行与笃行

一躬行与笃行意思相近,“躬行”是亲身实践之意,“笃行”是一心一意实行之意。儒家基本经典《中庸》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谓君子应广博地学习,审慎地问辨、思考,最后是笃实地践行。“学问思辨行”与(伏学》的“三纲领八条目”同为修身的重要项目,历代思想家对此都有论述,但知与行作为哲学范畴在宋明理学中讨论最多。所以躬行、笃行各方面的含义,理学家所说最为深切著名,知行先后、知行轻重、知行合一等问题的考察,都得到超越前人的成果。中国古代思想家对躬行实践的强调,集中代表了中华民族思维方式重实践、重道德修养、重实用技术等特点,这些特点对实践高于理论、实用高于玄想、务实不尚空言等民族性格的养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应结合民族思维的这些特点和道德修养的具体项目,辨析其深切含义,是大有益处的。

二、慎言与慎动

慎言与慎动是指言语和行为要谨慎,勿放纵之意。中国最早的经典《诗经》、《佐传》中就有对慎言的记载。《诗经》以白玉之暇易磨,而言语中的错误难改来说明言语应该谨慎,应该深思熟虑而后提出。《左传》更有“君子之言,信而有征”的话,强调说话要有凭据,认为信口开河是结怨招祸的根由。孔子以“讷于言而谨于行”作为仁人的重要标志,反对言过其实,更反对巧言令色取悦于人。就连极少言道德修养的老子,也有“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这样的隽语名言。《易传》把能否“谨言行”作为事之成败的重要因素,嵇康的《家诫》、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都把谨言慎行引为训诫后代的重要内容。宋明理学更把言语行为作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教导弟子多在言行上省察克制,不敢有丝毫放逸,并强调“慎独”,在人不知而己独知时检点行为。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慎言慎动的论述,对于我们是有益的。我们应该时时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待人接物,谦虚谨慎,从日常行为上培养严谨的作风。当然,谨慎不至于拘泥,洒脱不至于放逸。

三、事上磨炼

事上磨炼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有价值的修养方法。孔子教人在具体事务上锻炼才干,磨炼意志。孟子认为实际事务甚至痛苦境地的磨炼是人担当大任的先决条件。宋明理学提倡“极高明而道中庸”,更把事上磨炼作为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中国古代思想家普遍认为,事上磨炼比书本所得更真实、更深切。事上磨炼既做了实事,又能在其中体验人生,增进修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是一般人的信条。特别是在明清之际,实学思潮兴起,反对空疏讲论,提倡经世致用,更给事上磨炼增加了新内容。如明代王廷相的“习于己而不达于事者谓之腐儒”,“博于外而尤贵精于内,讨诸理而尤贵达于事”,还有胡居仁的“圣贤之学无不在实地上做”等等。

事上磨炼表明儒家注重现实、注重实际事务,把在具体社会生活中培养理想人格作为根本修养方法。这对于现代人培养实际能力,磨炼意志,造就健全人格,丰富生活阅历,树立良好的责任感和人生观,都会起到积极有益的作用。

理想人格与理想境界

理想人格与理想境界是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学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特点,就是以道德统帅知识,强调真和善的统一。至真至善,是中国古代理想人格的极致。至真至善的人,就是圣人。虽然称得上圣人的只是极少数,如儒家所谓圣人不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数人,但历代都有士人把成圣贤作为最高目标。

孔子的理想人格是仁智统一。仁的包蕴很广,涉及道德的各个方面;智,主要的意思是才能。另外,孔子认为“仁者不惧”,所以孔子的理想人格是有道德,有智慧,有勇气,也就是智仁勇“三达德”。孟子的理想人格是“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即奉行正义,始终不渝;《易传》的理想人格是“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就是说,是一个与天地精神为一的人。荀子和以后的儒家,又给圣人增添了新的内容,对理想人格所具有的“气象”和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作了具体描述。道家也有自己的理想人格,如庄子曾用“真人”、“神人”、“至人”表示他的理想人格。道家的理想人格,往往被赋予某些超人的性质,如庄子的所谓“登高不傈、稻火不伤、入水不溺”等等。而老子的思想人格,是与自然原始质朴为一的人,即所谓的“复归于婴儿”。儒道二家的人格理想相统一,便是魏晋的圣人观。它显著的特点是内圣外王。魏晋玄学的理想人格是人世而出世的,即“圣人茂于人者神明也,同于人者五情也。神明茂,故能体冲和以通无;五情同,故不能无哀乐以应物”。宋明理学剔除了道家理想人格中的超人性质,把理想人格放在平实的、现世的基础上。理想人格是人世中的一员,他不是超人的存在,但他又难以企及,理想人格既切近又高远。宋明理学论证了理想人格的根据,认为理想人格代表了天道、诚;理想人格的气象,就是“啐面盎背”、“德润身”、“四时佳兴与人同”;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就是孔颜乐处;理想人格的修养特点,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理想人格的现实道路,就是格物致知、涵养用敬、致良知等。宋明理学对理想人格的各个方面都从天人合一的角度作了充分阐发,可以说,它是名副其实的圣贤之学。宋明理学的圣贤观一直延续下来,直到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才受到根本撼动。

理想人格有不同的层次,有圣人、亚圣、贤人之分。明代思想家王廷相说:“圣人,道德之宗正,仁义礼乐之宰摄,世固不获见之矣。其次莫如亚圣者,契道之真,以命令于一世焉。”圣人,则孔子;亚圣,则颜回、孟子;贤人,则历代大哲。理想人格最重要的是他的精神境界。圣贤气象,是他们精神境界的外在表现;圣贤功业,是他们的精神境界发出的作为。对理想人格的精神境界,历代儒者都有论述,至宋明集其大成。如:圣贤志气如神,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能知几,能审位,能践形,不怨天,不尤人,圣人之辞简,其理浑……圣人的精神境界是纯粹而完美的,是难以企及的,但又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又是可以努力修养达到的。

一、君子与圣贤

君子即有较高道德水准的人。圣贤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指理想的、完美的人格。圣人在层次上高于贤人。儒家所说的圣人,多为上古时代的帝王及贤臣,如尧、舜、禹、周公、孔子等,儒家还构造了一个圣圣相传的“道德”,树立了一群不同时代的人格典范。

中国关于君子和圣贤的论述极多,涉及何为君子、圣贤,圣贤的精神境界及其外在表现,修养成圣贤的途径等等。可以说,中国是个崇拜圣贤的国家,儒家学说从广义上说可以说是成圣成贤的一套理论。许多理学家也称自己讲求的学说为“圣学”。中国古代典籍对君子和圣贤有许多描述。孔子以“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说君子,以“博施济众”而又有崇高道德的人为圣人。这些说法,为以后的君子、圣人定下了标准。君子重在个人品德,圣贤则道德功业并重。

君子、圣贤代表了不同的人格层次,是历代士人的追求目标。历史上圣贤的人格和功业,曾激励过无数人努力奋斗。只要剔除其中不符合新时代精神的成分,古代圣贤的许多方面仍然是我们可以效法的,我们需要新时代的君子和圣贤。

二、孔颜乐处

孔颜乐处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孔子称赞他的弟子颜回粗陋的饮食,偏僻的居处,一般人难以忍受,颜回却不改其乐。此后,孔颜乐处成了安贫乐道的代名词,成了儒家注重精神享受,以道德修养所带来的内心愉悦的代名词。孟子的所谓“大丈夫”,其表现之一就是“贫贱不能移”。西汉杨雄说“圣人乐天知命”,把孔颜之乐放在高于世俗富贵之乐的地位。在宋明理学中,孔颜乐处更成了初学者立志,富贵者自警,穷乏者保持廉操的座右铭。周敦颐教少年二程“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并在其著作《通书》中专辟“颜子”一章。程颐因一篇《颜子所好何学》受到太学祭酒胡瑗的赏识。张载认为颜子好学不倦,具有仁智品德。朱熹把孔颜乐处扩大为与天地为一体的境界,认为孔颜乐处也就是存理去欲所得到的精神享受。明代薛碹指出孔颜乐处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不是靠身体上的自苦,而是靠刻苦励志、道德修养来达到的。

孔颜乐处在物质生活高度发达的今天也还是需要的,因为它代表的是人的思想,人的精神追求。它能够激励人们不畏艰苦的生活,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去追求自己的道德理想、精神享受。当然,追求道德理想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活基础之上,决不能把两者绝对地对立起来。

三、浩然之气

浩然之气最早是孟子提出的。孟子认为,道德修养达到一定高度,就会产生一种至大至刚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鼓舞人为实现道义而勇往直前。浩然之气不同于匹夫之勇,它是由道德修养产生的,并且要用道德修养去保护它、加强它。养浩然之气不能间断,不能急于求成,要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上培养。它积累至极,可以“塞于天地之间”。浩然之气并不神秘,它实际上是由道德修养而产生的一种勇往直前的气概。浩然之气千百年来成了鼓舞志士仁人不畏艰险,不恤死亡,决意行道的精神力量。

浩然之气在宋明理学中得到特别发挥。宋明理学家推崇孟子,把养浩然之气被当作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二程、张载、朱熹、王阳明都有许多论述,他们在论述中提出了各自的道德修养理论。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培养浩然之气,需要为道义勇往直前,需要在各种非正义面前为正义而斗争。这种精神的力量在现代乃至未来的社会中,都是不可缺少的。至于正义、道义,其具体内容则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四、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原则,这反映在伦理学上就是真善合一。中国哲学的许多命题是关于天道的,也是关于人道的。孟子提出“尽心知性知天”的学说,认为人的道德本性和宇宙普遍法则本质上是同一的,修养的极致是与天为一。《易传》认为,圣人应该是“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到汉代,兴起统天地人为一的理论模式,阴阳五行作为理论框架笼罩一切。魏晋玄学亦讨论“天人之际”,认为圣人“体冲和以通无(道)”。宋明理学把天人合一学说推到一个更广阔的阶段。程颐、朱熹认为宇宙根本法则与具体事物上体现的理是一致的,提出格物致知与涵养主敬的修养方法。陆九渊认为心中之理与宇宙之理“至当归一,精义无二”,王阳明提出“心即理”等命题。明清之际,王夫之提出“天地之化与君子之德原无异理”,并认为人可以载成辅相天地。

天人合一可以从许多方面解释和发挥,我们今天除了把天看做人生活的环境、活动的背景因而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求得人与自然的协调平衡之外,也应具有与天地万物为一的胸怀,使自然法则成为增进道德的动力。

同类推荐
  • 法学教育价值研究:兼论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走向

    法学教育价值研究:兼论我国法学教育改革的走向

    在社会法治化的进程中,法学教育的重要性日益为世人所瞩目。这种现象的发生源于法学教育自身的巨大价值的存在。本书以法学教育价值为研究视界,以高素质法律人的培养为线索,集中地探讨了法学教育传授、整合与创新法学知识,训练和提升法律技能,养成和改善法律思维方式,培育法律职业道德,培植法律信仰等方面的价值。
  •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书

    最伟大、最高尚、最科学、最有力量的思想。本书是对经典的浓缩,是对大师的一种怀念。精心选取了人文类、宗教类、管理类、哲学类等各个领域的思想经典,记录了世界思想史上的每一个脚步,是大师智慧精华的缩影。内容精彩,版块丰富,值得每一个人用心去品读。
  •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本书对《环球时报》的发展历程、报道特点、标题、版式、发行、广告、人才、文化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全景展现了《环球时报》的积极探索和丰硕成果,揭示出其成功的秘笈。本书指出,在国内国际新的传播环境下,《环球时报》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报,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本书观点鲜明、逻辑严谨、材料着实、图文并茂,综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叙事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加以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书可为传媒从业者提供借鉴,也可为传媒及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参考。
  • 为了更好地出发

    为了更好地出发

    本书是一本围绕转型发展这一主题,总结了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典型经验,同时收集了其他一些地区在类似领域转型发展的先进经验。全书分为总论篇、魅力北湖篇、实力北湖篇、生态北湖篇、开放北湖篇、幸福北湖篇六部分,共38篇报告。
热门推荐
  • 帝宠皇夫:温柔皇叔请上榻

    帝宠皇夫:温柔皇叔请上榻

    当你知道我对你的爱变得畸形的时候,你是否还会允许我在你心里生根发芽?“沧澜离兮!我是你皇叔!”沧澜云墨对眼前的男人吼道。“朕知道,不用墨儿提醒。”男人死皮赖脸地搂着沧澜云墨的腰,去往榻上。“皇叔,请上榻吧!”……
  • Hello,神盾局

    Hello,神盾局

    万物皆虚,万事皆允万物皆虚,万事皆允万物皆虚,万事皆允
  • 民国奇案录

    民国奇案录

    民国初年,时局动荡,诡异离奇的案件层出不穷,智慧过人的李探长破解了一个又一个奇案怪案,这些案件大多听上去耸人听闻,而结局更加令人匪夷所思。本系列的第一部《阴宅之谜》已经出版,续篇《蕾丝面纱下的阿修罗》和《阿修罗的诞生》已经完本,会陆续更新给大家,希望读者朋友们多提宝贵意见。
  • 七十年后战场见

    七十年后战场见

    一款游戏,一场穿越。谱写成一曲宿命的挽歌。这是关于人类行走在灭亡的边缘,挣扎求生的故事。这里有欢笑,有泪水,有无奈,也有快乐。因为战场不只有热血,同样也有柔情。
  • 炼体成仙

    炼体成仙

    修仙之路本就坎坷,成神之途英才众多。如何才能在荆棘之路保全自我,怎能在残酷世界获得更多。看一个身无灵根的武林奇才怎样步入修仙之路,他又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踏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仙路………………
  • 别道

    别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名之为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这是一个人与道的故事,事中又谱出怎样的一曲长歌.
  • 冷爱琴女

    冷爱琴女

    她,只是一个青楼琴女,却让他们迷恋。她像是一只狐狸,狡猾,带着致命的诱惑,让他们无法抗拒。但一件一件事之后,他们突然发现,原来,她也只是一个普通女孩......
  • 夜生梦醒

    夜生梦醒

    女主从一个孤城魂穿到一个架空时代,穿越就穿越,还没有地位,让她去喝西北风?有魔法也就罢了,她还是最低级的!够了!真的够了!实在忍不了了!!
  • 璀璨女友:腹黑少爷傲娇主

    璀璨女友:腹黑少爷傲娇主

    萌~逗比~傲娇~wuli女主们&霸道~傲娇~腹黑~wuli男主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嘞?!
  • 思念成伤感

    思念成伤感

    樱家二小姐,樱玖。樱家大小姐,樱甜。樱家三小姐,樱沁。樱玖本来是樱家风风光光的二小姐,却被以前樱家领养的大小姐一步一步的算计,从天堂跌倒地狱真是不好受,从各种的赞扬变成各种的腐败。樱玖:樱沁,原谅姐姐吧,姐姐来生再做你的好姐姐……让那几个贱人生不如死。原来风光正茂的樱家,却沦陷为连生活都会发愁的贫民。樱玖:罗一星,樱甜。你们等着,等着我来报仇,等着你们的日子,等着你们为罪过而后悔!等着……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