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28600000068

第68章 朝闻道夕死可矣

——《道德经》批判之六十七

《道德经》第六十七章云:

天下皆谓我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好了堂主人今译之曰:

人们都说我讲的道理太大,和其他人讲的不一样。他们不知道正因为我所讲的是大道理,所以才会和别人讲的不一样,如果我所讲的和别人讲的一样,我讲的也就是小道理了。我有三件宝物,因为非常珍爱而将它们紧紧地把握在手里。一件是仁慈,一件是俭朴,一件是不敢跑到别人的前面去。因为仁慈,所以能勇敢;因为俭朴,所以能发展;因为不敢跑到别人的前面去,所以最终能成为众人的首长。现在如果抛弃仁慈去追求勇敢,抛弃俭朴去追求发展,抛弃居后去追求领先,那就太危险了!尤其是那仁慈,战无不胜,牢不可破。天如果能救谁,一定会用慈爱来保护他。

人世间的事变化多端,不论怎样也说不清楚,所以如果没有一些充分的自信,是连一个小小的判断也不敢下,更不要说大大的结论了。有些人因为自视甚高又只玩儿大的不玩儿小的,因此也就免不了不仅大得让人看不到边际而且还要空得让人辨不清南北,尤其是当自己也被自己迷失了之后就只好靠弄虚作假来解围了。

但这些人所玩儿的又只是一些大道理而已,一到具体的事情上就会因为有着许许多多的牵挂和顾忌而婆婆妈妈起来。这些牵挂和顾忌会由于社会地位的提高而增加,因此那些封建的王侯们往往会不思进取也就是自然的了,尤其是当前途未卜而满腹狐疑的时候。所以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仁慈或许有着本能的成分,可以使人勇敢。但当人勇敢地去做事时又有可能将这仁慈化为残忍,因为对此的仁慈也就意味着对彼的残忍,所以为了避免对彼的残忍也就只好对此也不仁慈了,这正是“无为”者的逻辑。这逻辑的妙用也就使所谓的仁慈成了伪善者的遮羞布,只维持了他们自己的长久。所谓的天意就更是对责任的推卸了。

人的胆小是因为自私,人之所以自私是因为有了自我。但当人的所有除了自我只剩下一条命的时候也会勇敢起来去做事,所做的事也许残忍但也不乏仁慈,比如陈涉的起义就是。当人因为有了一切而失去了自我的时候也会勇敢地去做事,所做的事也许仁慈但也不乏残忍,比如秦王的暴政就是。但无论如何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前者作为例证已足够,后者似乎还有更好的例子。

人的勇敢来源于自信,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才能“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如果明天一定能比今天更好或至少如今天一样(不用说这些人的今天一定既不是一无所有也不是一应俱全),那恐怕谁都可以适当地潇洒一番了。由周天子所分封的那些大大小小的诸侯们正相当于现在所谓的中产阶级,如果他们都能安分守己地过自己的日子该多好,尤其是还可以时常地夜郎自大一番,那世界就真的要呈现出“小国寡民”的美好景象了。

可惜的是大就是大小就是小,谁大谁小一比就知道,而大的想更大、小的不想再小更是人的本能,尤其弱肉强食与优胜劣汰又是冰冷残酷的现实,不进则退,这不是大道理或小道理可以解决的心理问题。于是就有了春秋的变换和战国的混乱,最终胜利的自然不会是“不敢为天下先”的圣者而只能是那天不怕地不怕的秦王了。所以那“不敢为天下先,故能为器长”就成了空话,而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和“天将救之,以慈卫之”也就成了骗人的鬼话。虽然秦王朝维持得并不长久,但取而代之的大汉王朝又与那六国、十三国的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不是二世遇上了赵高,中国人的自信力或许就不会像后来这样时而膨胀起来又时常萎缩下去,中国的现代也就不会如此地萎靡不振了。但如果抛开统治者不谈,中国的历朝历代也并不缺乏自信力极强的人,虽然最终一个个都走上了死路,但中国也正是靠了他们才支撑到了今天。他们或许正是所谓“中国的脊梁”。

道曰:“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秦始皇死了,但还是比六国的王侯们更长久;而且后来的人们都知道秦始皇是谁,谁又知道六国的王侯们是谁?秦朝灭亡了,但比起六国来还是更长久;而且再起的王朝又因循了秦制近两千年。世间的事真的是很难说清楚的。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如果有什么人要告诉你道是什么,你最好还是离他远一点更好。

同类推荐
  •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素书》是一部关乎人生、人性、人道和谋略的书。全书共六篇虽然字数很少,但句句都是经典,无论是治国、处世,还是修身、待人,读者总能从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为了让读者更轻松地阅读和品味经典,我们结合现在读者新的阅读需求,对《素书》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和编排,精准的解析和注释,配以丰富生动的案例,力求更好地展现国学经典的魅力,让广大读者更加轻松地领略它、读透它、运用它。
  • 国学大讲堂Ⅰ:老子、庄子的做人绝学

    国学大讲堂Ⅰ:老子、庄子的做人绝学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言若讷,大勇若怯。我们看世事。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而成大事、生活得轻松自如的,则常常是那些“笨蛋”、“傻子”。就像老子说的: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老子认为,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因此,老子坚信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这里,老子所说的柔弱。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坚韧无比。所以,对于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张,应该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认为。体道的圣人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国家和人民实行“无为而治”。
  • 思维迷宫

    思维迷宫

    有一句格言说在社会中做事情,“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而在哲学中想事情,情况恰好相反,似乎应该说“正确地做事比做正确的事更重要”.这是一本关于哲学思想方法的书,内容包括基本的哲学思维方法,如诡辩、怀疑、剃刀、还原、分析、辩证、解释、消解、诗化、正名以及作者本人所主张的无立场方法等。
  • 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

    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

    从老子的哲学中,我们可以学习老子看世界的眼光;从庄子的哲学中,我们可以学习庄子浪漫的人生态度。希望张莉、陆杰编写的这本《清醒的老子,浪漫的庄子:达观自如的人生智慧》能够让读者窥到实现这两方面愿望的路径,对道家智慧有更为深刻的了解和体悟,希望它能成为一阵清风,为忙碌、紧张、疲惫的人送去些许清凉。
  • 看破不说破

    看破不说破

    本书收录了胡适研究中国禅宗思想的精华文章。全书对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分析。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但他对禅宗的见解,对于那些从事禅宗文化研究的人士,以及文化爱好者而言,至今仍有着影响力。
热门推荐
  • 心启之锁

    心启之锁

    我大胆妄想一个未来,科技已蒙蔽了人类的双眼,我们还沉浸于自私的争斗,或许有人张开了观察世界的双眼,但山河飘摇,曙光还远远照不到角落的阴暗。秉承内心的钥匙,开启被锁上的光明或黑暗。我找不到合适的标签来描述,权当一笑,请谅解。
  • 我的限时总裁老公

    我的限时总裁老公

    爱对上官甄芯来说是奢侈,对贾庭轩来说就是浪费时间。
  • 廿廿不忘

    廿廿不忘

    我的他,有两面一面是:“廿廿,你若不离,我便不弃。”另一面是:“廿廿,你走吧?我不爱你。”我不知道那一面才是真的他,但经过一系列事之后我发现其实我没有必要去质疑他对我的感情,哪怕他暴躁、强势、不可理喻。因为他始终爱我,情感始终如一,只是我不够信任他罢了。
  • 我是孤独的,也许你也是

    我是孤独的,也许你也是

    她始终遵从自己的内心,即便是孤独,也要找寻出路。
  • 王爷我们一起闯天下

    王爷我们一起闯天下

    穿越成婴儿,成为神女,人人都很是喜爱她,是神童有是神女。同样的一个神童,受人爱戴,俩人的命运是怎样的。是否有一只手在无形地操控着一切?
  • 学生完善人格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

    学生完善人格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

    为了指导班主任搞好班级文化建设,我们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编辑了这套“班主任班级文化建设与主题活动指南丛书” 图书10册。本套书除了论述班级文化建设的各种方法外,还提供了可供参照的各类班级主题活动的案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非常适合各级学校的班主任老师及学校辅导员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神域之勇者无畏

    神域之勇者无畏

    十年前,伯爵之子裴寒柏杀我父母,十年后,格雷王国因我刘帆而毁灭。神域大陆,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看刘帆如何凭借实力,逆转江湖,一统天下
  • 忠犬一生推

    忠犬一生推

    顾依依穿了。庆幸的是她没有穿成炮灰女配,更不用隐忍谋生逆袭算计。因为她生来就是女主。穿越指南:请认准女主手册第一条:拐忠犬!【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末神时代

    末神时代

    一觉醒来,却是千年之后;记忆已经模糊,修为又被封印;是谁将自己冰封?莫名的悲痛又是从何而来?为了找回记忆,为了解开疑惑;萧云走上了一条逆天之路……
  • 噩魔旋律

    噩魔旋律

    “此故事是学院入学我们(心月小奇)是个让世人想要进的魔法学院里的新生,然后我们的身份又是一个神秘后续揭开~此小说是对戏类型的由我和小奇一起完成仅此一份如有雷同那就说明你抄袭的!”对了希望你们看完给我们一些建议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