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28600000067

第67章 人类进化新论

——《道德经》批判之六十六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云: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不以其无争与?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好了堂主人今译之曰:

江和海之所以能成为所有溪流的归处,是因为它们都善于处在所有溪流的下游。所以圣明的人要想做民众的统帅,必须将自己的名誉放在民众的下面;想要做民众的领袖,必须将自己的利益放在民众的后面。因此圣明的人即便站在了民众的上面民众也不会感觉是负担,即便站在了民众的前面民众也不会认为是妨碍。因此所有的人都会乐于拥戴他而不会厌弃他。不正是因为他没有与别人争吗,所以也就没有什么人可以来与他争了。

说人是猴子变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不能令人信服,就是很多人长得并不像猴子,反到更像其他动物,如虎、狗、猪、牛、马等等,有的自然还要超出十二生肖之外去。如果再从性格和心理上来分析的话,问题就更要复杂得多了。

喜欢为王被后来的人叫作领袖欲,或许这种人应该是由虎变成的。这种人不仅有极强的领袖欲,而且有极强的为王的能力,不过这能力并不像江海那样“善下”而是正相反。周天子先后分封了八百多个诸侯国,最后竟然被秦统一起来,这是武力和智力双重的胜利,与道德一点关系也没有;而秦朝的灭亡或许倒是胡亥被赵高灌输了太多道德的缘故。而赵高或许应该是狼变的,不然怎么会有着那样的狼子野心呢?

想为王的当然不只是虎与狼,领袖欲或许早已是人的本能;更别提一旦为了王就可以骑在众人的头上作威作福,就可以站在众人的面前吆五喝六的了。有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因此由猴子变成的那一类人是紧随在虎狼之后的。但猴子有欲望也有智慧却是缺少力量和胆量的一族,所以大多只好在深山老林里隐居着,餐风饮露,不食五谷,做一些参禅悟道、著书立说之类无聊透顶的事。但时间长了,有的便耐不住寂寞了。要么就出去走走,看看有没有地方需要玩杂耍的可以去耍一耍。要么便发了疯,跳到一块大石头上去自封为“齐天大圣”,叫嚷着要去大闹天宫的孙悟空,结果却做了如来佛祖的三孙子。真能耐得住寂寞甚至连书也不写话也不说的几乎是一个也没有。

基督教说世界和人都是上帝造的,但只是造出了亚当和夏娃两个,其余的人就都是这两个人的后代了。但这似乎不能解释上面提出的问题。或许女娲抟土造人的说法更好,因为女娲是可以按照不同的动物形象来造出不同的人的,虽然这只能被解释成是一种超自然的能力了。

在尧舜以前的远古,为王的都是具有超自然能力的神人。现代的魔术时常会令我们眼花缭乱,气功大师们的表演也时常会令我们瞠目结舌。但要说谁能像女娲那样抟土造人和炼石补天却无论如何都只能是胡说。然而无论如何我们都该相信那些远古时代的圣王们是有一些能力的。一个强体力的人遇到一个低体力的人是很容易让其屈居其下的。一个高智力的人遇到一个低智力的人是很容易让其屈居其后的。将二者之间的距离拉开得更大一些,前者对于后者来说就自然而然地仿佛是具有了超自然的能力了。他们的能力最集中地体现在所编造出的那些故事上,虽然随着他们所遇到的人的体力和智力都逐渐地高起来,他们的所谓高也就相对地低了下来,那些神话也就变成了鬼话;但是那些鬼话也正是人类最初的文化。

据说在尧舜时代的为王者都是道德高尚的圣人,或许就是那些精灵一般的猴子吧。那时,王位的继承是采取禅让制的。虽然也有“尧幽囚”和“舜野死”的传说仿佛更真实,说舜为了得到王位而将尧软禁,禹为了获得王位而将舜放逐,最后到了禹的儿子启更是靠发动政变而建立了第一个家天下的国家——夏王朝,但我们还是宁愿相信那前者。就是说直到真的老虎下了山,猴子们才不得不又回到山里去,从此以后的人世间就都是虎的天下了。狼当然也时不时地得手,因此就成了虎与狼的轮流执政,至于哪一个在位的时间更长一些,是并没有多大区别的。

除了虎狼和猴子之外,就是狗和猪以及牛和马等等了,正是被秦始皇统称为黔首的黎民百姓。他们在更多的时候是无法去与虎狼们抗争的,只好有的去帮凶比如狗,有的来待吃比如猪,有的被吃着还要苦干着,正是那所谓不幸的一群。好在他们的繁殖力极强,所以才拥有了可以人人做主的今天。

同类推荐
  • 鬼谷子全书(第六卷)

    鬼谷子全书(第六卷)

    《鬼谷子》作为一部谋略学的巨著,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读,在今天,它的思想精髓仍被广泛应用于内政、外交、军事、商务及公关等领域,为当代政界、商界等领域人士所追捧的智慧法宝。
  • 7天教你读懂哲学

    7天教你读懂哲学

    本书为普及哲学知识的书籍。书中大量介绍了外国许多著名的哲学大师及他们的哲学思想和哲学著作等,并对每一位大师的生平成长之路和求学之路做了深刻的剖析,旨在向人们宣传和阐述他们的哲学观点和理论。本书通俗易懂,知识性强,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 思维迷宫

    思维迷宫

    有一句格言说在社会中做事情,“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而在哲学中想事情,情况恰好相反,似乎应该说“正确地做事比做正确的事更重要”.这是一本关于哲学思想方法的书,内容包括基本的哲学思维方法,如诡辩、怀疑、剃刀、还原、分析、辩证、解释、消解、诗化、正名以及作者本人所主张的无立场方法等。
  • 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话语

    现代中国平民化人格话语

    人格概念是一个多义词。在有的语境里,人人都有人格。连刑事罪犯也有人格,有其人格的尊严。这个人格概念当然不是从道德品质的意义上界定的。而在别的语境里,只有那些品德高尚、事业显赫的英雄人物才是有人格的。中国人讲人格常常与道德品格相联,赋予人格一词浓厚的道德与伦理色彩。
  • 中华家训(第五卷)

    中华家训(第五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热门推荐
  • 案罪而传

    案罪而传

    原《灰黑白》不创造恶魔,不乏味抄袭。或许文笔很差,但是细节考究。难以想象的犯罪,无缘无故的恨
  • 炫天世界

    炫天世界

    他,是一个创造世界的神,他,世界力量的代表
  • 灭世传说之奇门遁甲

    灭世传说之奇门遁甲

    相传四千六百多年前,轩辕黄帝大战蚩尤,蚩尤在战场上制造迷雾,困住黄帝,此时天降一本龙甲神章,指引黄帝制造了指南车,终于击败蚩尤,始创华夏一族。宰相风后将天书加以演绎,又经后人姜太公、诸葛亮、张良等揣摩天机,终演变成华夏神术:奇门遁甲。天武大陆,少年王凌风魂飞至此,他能否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华夏神术碰撞异世武学,是重现神奇还是湮没尘埃?还有自古流传的灭世传说,扑朔迷离的身世之谜,一个个有待去探索、追寻——书友群:281464009
  • 快穿:女王养成计划

    快穿:女王养成计划

    穿梭于各个时空里,看遍了各种玛丽苏脑残剧情的南意表示,作为一名专业女配,她可是要逆袭成为女王的人!只是这个时不时脑抽的系统究竟是个什么鬼啊喂!高冷的系统君,你快回来~
  • 六道魂殇

    六道魂殇

    六道轮回,万古法则,破法而行,独步天下,六道魂殇,逆天而行。
  • EXO之血月当空

    EXO之血月当空

    没有什么好介绍的自己写的自己也看不下去就这样子吧
  • 带着空间追教授

    带着空间追教授

    运气说好吧,恩,得到一个空间算不?!运气说不好吧!额,被雷劈成灰灰o(╯□╰)o穿越成婴儿,好吧,就当重新来一世的!我的名字叫哈利波特?!哦!!梅林的臭袜子!!这是得罪哪路神仙啦?!
  • 完美失控

    完美失控

    一切都是如此美好,让所有人都流连忘返,可是,你可曾怀疑过,这些只是一场梦,谁能意识到呢?“思想才是真实!思想即是真实!”
  • 激励孩子成长的108个好故事(中华少年成长必读书)

    激励孩子成长的108个好故事(中华少年成长必读书)

    经历欢笑,经历泪水,才真正是一个完整的成长,因为有我们身边讲不完的故事,也因为有我们所熟识的人的陪伴,我们的成长才会那么丰富多彩,才会令我们心动着去等待下一站将要带来的转变。成长中的经历,永远是一本写不完的书,它的主语应该是人间的情感和所觉察到的人生之味,即生活所带来的痛苦、忧愁、快乐、思索与感悟。人生拥有成长,拥有智慧和感悟的成长,也将看到梦想的光芒,即在成长中能够触动心弦的那一抹青涩而诱人的颜色。追寻梦想和理想的脚步,其实也是成长。
  • 生死之上

    生死之上

    “如果我活着只是为了死去;“那我为何还要活着;如果我活着不是为了死去,那天地也不能断我生死。若天要亡我,我便破了这天。若地要葬我,我便毁了这地。若这众生要斩我,我便杀尽天下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