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88600000019

第19章 个性别那么强(2)

“善战者,不怒。”这是《道德经》中的名句。表面看来,这是在谈战争,实质上老子是通过军事的角度告诫世人,无论是行军打仗,还是处世为人,都要学会制怒,也即不生气。因为人一愤怒,就会短路,学识、修养、经验、见识、智慧、理性,统统都会在一瞬间荡然无存,多么粗暴、多么无耻的事儿都干得出来。只有制住怒气,理性、人性和幸福,才会回归。

容易发怒的人,个性一般都比较强。但个性强的人未必发怒。有时候,他们是敢怒不敢言,但归根结底,心里还是怒了。这种愤怒,相当于现代人常说的冷暴力,更不好制,又因当事人往往处于极端弱势,因此对当事人的危害也就更大。比如清代的光绪帝,表面看来,他是个懦弱随和的傀儡,但细细想来,他应该也是个强势的人,至少他不是个乖巧的人,如果不是因为在前期给了慈禧老太婆太多的冷暴力,他也不至在慈禧临死前还被毒死。

中国历史上善于制怒的人不在少数,比如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他有一个座右铭,就是“制怒”,每当心情不好时,他就会看看这两个字,有多大的气,也能忍下。

有人会说,你讲的林则徐,不是制怒,他不生气,那是性格使然,如果同样的事情遇到一个脾气暴躁的人,他能不生气吗?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其实不然,中国古代就有很多本身脾气暴躁但却非常能克制自己的人,比如魏晋名士王述。

史料记载,有一次王述吃煮鸡蛋时突发奇想,试图用筷子扎住鸡蛋,但鸡蛋光溜溜的,他怎么也刺不中。王述因而大怒,抓起鸡蛋掷于地下,但鸡蛋竟无巧不巧地没被摔烂,而是继续在地上滳溜乱转。这下王述更加恼怒,便伸脚去踩鸡蛋,踩来踩去仍踩不中。王述怒不可遏,竟弯腰捡起鸡蛋,直接放进口里,狠狠地咀嚼一番,然后“呸”地一声吐在地上,这才算解气。然而这样一个性情中人,忍功却非常了得。有一次,他因为一件小事得罪了谢安的哥哥谢奕,谢奕也是个性情粗暴的主,他直接找上门去,对着王述破口大骂,王述却始终一言不发,最后他还转过身去,面对着墙壁。直到谢奕骂够了,离去很久了,他才问左右的小官说:“安西将军(谢奕的官职)走了没?”答曰:“走了好一会儿了。”王述这才坐回座位。

古人说,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就在于忍人之所不能忍,容人之所不能容,处人之所不能处。王述是不是标准的君子,尚待商榷,但他无疑是个明智的人。首先,当时王家不如谢家势大,官大一品压死人,势大更甚;其次,王家与谢家是姻亲,谢安之弟谢万正是王述的女婿;再次,王家与谢家还是政治上的盟友,王述在之后谢安对抗桓温集团的过程中帮助很大。所以从哪一方面来说,他都不应该跟谢奕闹翻。

灾祸大多都是鸡毛蒜皮的矛盾激化而成的。个性别那么强,制怒也没那么难,关键看你是不是发自内心地想改变自己。

4.懂得收敛锋芒

“大智若愚”,也称“大智如愚”,据说出自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之手。这个成语简单来说,就是有些人看起来挺愚笨,实际上却才智出众,他们只是不露锋芒而已。很显然,苏东坡并不属于“有些人”中的一位。

历史文献中关于苏东坡的趣事很多,这里只谈他与王安石的两次交锋。

用现在的话说,王安石即是苏东坡的领导,也是文坛前辈。看在苏东坡才华过人的份上,王安石一开始也对他非常器重。而年少轻狂的苏东坡却自恃聪明,不知收敛,最终祸从口出。

王安石业余时间很喜欢搞训诂学,有时甚至搞得有点无厘头。比如他曾经解释说,“笃”字之所以从“竹”从“马”,是因为人拿竹子去鞭打马时,会发出“笃笃”的声响,所以古人就把“笃”字造成了上“竹”下“马”。

有一天,王安石看到苏东坡,突然来了灵感:“你这个‘坡’字,从‘土’从‘皮’,所以‘坡’乃土之皮也。”

换作一般人,即使不顺便拍一领导的马屁,赞一声“领导就是有水平,以后多向您学习”之类的话,也会把它当成一句玩笑,一笑而过。事实上这也的确是个高级玩笑。但苏东坡却认为王安石是在取笑自己,因此他当场回敬道:“按照您老的说法,这‘滑’字难道是水之骨吗?”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要不是王安石的“石”字不好拆,苏东坡肯定会拿“石”字说道说道。

王安石并没听出他话中有话,还在那儿接着说:“‘鲵’字从‘鱼’从‘儿’,合为鱼子。‘四’‘马’为‘驷’,‘天’‘虫’为‘蚕’,古人制字,并非没有道理。”

苏东坡笑笑道:“鸠字九鸟,您老可知其中典故?”

王安石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就虚心地请苏东坡解释。这下苏东坡卖弄起来,他得意洋洋地说:“《毛诗》云:鸣鸠在桑,其子七兮。加上两个老鸟,不是九个吗?”王安石听了,十分讨厌他的轻薄,第二天就把他贬为湖洲刺史。

后来,苏东坡又因其猖狂的性格和过人的才气引起了朝中大臣普遍的嫉妒,这些人罗织了苏东坡的几首小诗,硬生生地给他搞出个“乌台诗案”,如果不是赵匡胤立国时曾立誓不杀士大夫,加之王安石等人从中营救,苏东坡没准就得做了冤死鬼。

但即使如此,苏东坡从不知收敛。苏东坡出狱后,第一个便是去拜访王安石。当时王安石正在午休,他便坐在堂上等待,无意中发现书桌上有王安石刚题的半首《咏菊》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吟诵一遍,当即大摇其头,心说菊花最能与秋霜争斗,即使死了也不会掉瓣,怎么能说“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是大错特错?想到这儿,他极其鲁莽地往王安石的诗后面续上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然后便嘱咐童子等太师醒来请告知我苏东坡来过云云,回了客栈。结果王安石醒来后立即发现了苏东坡的大作,当即把他贬去黄州任团练副使。苏东坡知道是王安石嫉妒自己,公报私仇,但等到了黄州之后,当年秋天竟然发现当地就有一种“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菊花,这才意识到自己着实是既轻薄又浅薄。

其实,对于看惯了历史闹剧的人来说,苏东坡即使续对了诗又能如何?王安石再差那也是个宰相,你这不是打宰相的老脸吗?——这是人性丛林中的大忌,也是幸福路上的最大暗礁。不管你出于何种目的,触犯人性的禁忌,必遭人性的反扑。

苏东坡曾有诗云:“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这句诗源于一个典故:秦末,项羽随叔父项梁读书,不几日便弃文学武,因为“读书不过记记姓名而已”,但改学剑术没几天,项羽再次表示“学剑不过一人敌”,用处不大,遂改学“万人敌”,也就是兵法。

项羽是个粗人、匹夫加杀人狂——这是学术界的定论。但他有没有忧患过呢?当他被围垓下,听着四面楚歌,看着虞姬伏剑当场时,想必是忧患的。可见,不识字、不读书,照样免不了忧患。而苏东坡的忧患,主要与他那狷狂不羁的性格有关。所谓性格决定命运,道德高尚却缺乏灵活性的苏东坡,即使是个普通百姓,恐怕也不免得罪人。当他把这种性格带到官场时,忧患自然随之而来。可见,在为人处世过程中,即使你很优秀,也必须放下骄狂之气。否则,你可能就是下一个倒霉的苏东坡。

当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不懂得收敛的人,在别人眼中就好比一只锋芒毕露的刺猬,只会激起别人的嫉妒或敌意,招致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老子告诉我们,做人要像水学习。他在《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意思是说,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像水那样。水是生命之源,不仅造化生命,还滋养生命,没有水,一切皆无可能。我们要像水一样,努力挖掘自身价值,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还要做一个有境界的人,像水一样“处众人之所恶”,即向人们不喜欢的地方流动——水往低处流,而人则是想尽一切办法向上走,并且一再地叫嚣“挡我者死”!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此类人氏往往死在别人前头。这倒不是因为他们的能力太低、功夫太差,而是不具备相应的德行,甚至连起码的低调都不懂。

何谓高处?何谓低处?“水往低处流”,那只是表面现象,水流千遭归大海,但大海的水最终还是要化为茫茫水气,回归大山之巅。

水低为海,人低为王。唯有低头,才能出头。

5.低调,千万低调

低调可以说是时下最老生常谈的话题。有这样一副对联,上联:做杂事兼杂学当杂家杂七杂八尤有趣;下联:先爬行后爬坡再爬山爬来爬去终登顶;横批:低调做人。诙谐幽默中,道出了低调做人的真谛。

然而低调不是所有人都能玩得转的风格。谁都知道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但一有机会,很多人还是往往会忍不住高调一把。即使伟大如美国国父富兰克林这样的人物,也曾经非常高调。

年轻时的富兰克林,为了显示他超人般的能力,经常用尖刻的语言挖苦那些持不同意见者。久而久之,对他敬而远之者有之,嫉妒者有之,嫉恨者亦有之。有一天,富兰克林又对一个老朋友挖苦起来,朋友听完后,以牙还牙地说道:“富兰克林,你简直无药可救了!你到处挑别人的毛病,自以为是,除了我这个老朋友,有谁受得了你?很多朋友都开始讨厌你了!就因为你知道得太多了,没有人愿意跟一个什么都知道的人在一起。难道你没听说过学无止境吗?在我看来,你现在懂得极其有限!如果你不想失去你的朋友们,我劝你赶紧改变吧!”

然而这并没有令富兰克林彻底改掉自己傲慢不羁、狂妄自大的坏习惯。直到有一天,他去拜访一位长者,年轻气盛的他,抬头挺胸,直奔屋门,不料一下子撞到了门框上,长者见了,笑笑说:“很疼吧?可这是你今天来我这儿最大的收获了——一个人只要还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得低头。”

人就是这样,好话说上一千遍,他未必会听;只有让他吃一次亏,碰了壁,撞了头,他才有可能“吃一堑、长一智”。

如今是个崇尚张扬的时代,从工作到生活,每个人都在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更拉风点,让自己更有个性、更与众不同些。应该承认,这至少比自我束缚要好。然而,谁又能否认,低调做人也是一种风度呢?

低调的人未必高尚,甚至非常阴险。张扬的人也未必恶劣。历史上的很多贤士都个性张扬,有些是天性如此,有些则是出于对现实的愤怒,关于此类张扬,我们不仅不能贬损,还应该顶礼膜拜。不过历史也一再地提醒我们,不管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张扬绝不是好事。张扬的人招人烦、招人嫌、招人妒、甚至招来无妄之灾。所以先哲告诫我们:“峣峣者易折,佼佼者易污。”

不仅人如此,动物也一样。《庄子》中有一个寓言:某年夏天,吴王渡过长江,率众臣登上猕猴聚居的山岭打猎。猴子们见有人来了,转眼间吓得四处奔逃,躲进了树林深处。唯有一只猴子例外,它从容不迫地跃上树枝,跳来跳去,像是免费表演,又像是在挑衅吴王。吴王见它不怕自己,非常生气,当即张弓搭箭,想把它射死。谁知这只猴子居然是个“武林高手”,它一把接住了飞速射来的利箭。这下吴王更恼怒了,他命左右随从一起射它,猴子躲避不及,被人们射成了个大刺猬。吴王回身对大家说:“这只猴子夸耀它的灵巧,仗恃它的便捷而蔑视于我,以至受到这样的惩罚而死去!要以此为戒啊!”

寓言中的猴子称得上很有能力,但因为它太不知收敛,因此它的能力给它带来的只有害处。尽管它堪比武侠小说中的大侠,能够接住射来的飞箭,但它挡不住乱箭齐发。然而它又不是死于自己的功夫不到家,而是像吴王所说的那样——这只猴子夸耀它的灵巧,仗恃它的便捷而蔑视于我。

我们有理由相信,吴王这句话是有深意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训猴之意不在猴,是在以巧妙的方式警示那些随行的大臣,或者其中的某一位:别在我面前充老大,我才是老大!

吴王算不上是一个好领导,然而这样的领导在生活中又比比皆是,我们也不可能活在一个没有领导的世界里,因此,不管你愿不愿意,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会低调。

著名作家王小波曾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文中的“猪兄”与众不同,它像山羊一样敏捷,不仅能跳过猪栏,还能跳上猪圈顶。这样的猪自然是关不住的,它吃饱喝足之后总是到处闲逛,闲来无事就模仿各种声音,会学汽车声、拖拉机声,后来还学会了汽笛声。这项技能给它招来了杀身之祸,因为附近有座糖厂,厂里设有汽笛,用以号令职工们中午下班,但这只猪总是十点左右就大声模仿汽笛声,干活的人们自然乐意提前下班,这就影响了厂领导的管理和厂里的效益,于是厂领导专门为此召开了会议,最后决定将这只猪杀掉。由于以往在对付这只猪时屡次失利,所以这次厂领导发动了几十个人,调来了手枪和火枪,还牵来了十几条狗。然而这头猪实在聪明,它居然懂得利用人们不敢随便开枪以免伤及战友的空子,巧妙地兜圈子,最后还潇洒之极地跑出了包围圈!

王小波写这个故事的深意究竟是什么,我们不便妄议。但我们至少知道两点:一,这样的猪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别说它是猪,就算它是金刚,人类想让它死,它也只有死路一条;二,这头猪犯了与三国名士杨修一样的错误,它的才华不是用在给领导减轻负担上面,而是一再地给领导找麻烦。这只猪虽然逃了,但若它不知悔改的话,哪里都找不到它的安乐窝。这就好比一个很有才华的员工,尽管他通过自己的智慧成功化解了四面八方的“子弹”,但他离开那个伤心之地也往往是必然的。而正常情况下,谁愿意如此呢?更何况很多人并不是真的有多大才华,而是拿着无知当个性,并不知道自己是在暴露自己的浅薄。

同类推荐
  • 你的种子能发芽

    你的种子能发芽

    任何人都可以成功。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失败者之所以失败,都取决于能否超越自我。找到自己长处的人,就能够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找不到自己特长的人,就成为碌碌无为的庸人。
  • 勤学求索

    勤学求索

    中华民族勤劳勇敢,重文化讲道德、重家庭倡美德,在五千年的历史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美德故事,这些故事多少世纪以来一直为人们传颂,《勤学求索》用简单朴实的文字让我们纯洁的心灵再一次得道洗礼,每当你看完一篇文章,它总有一种力量让你泪流满面!让我们打开窗户,让心灵去感受生活。
  • 动物生存智慧

    动物生存智慧

    每一种动物,都是自然界中靓丽的风景;每一种动物,都是我们人类的亲密朋友。每一种动物的生存智慧,都为我们带来人生的启迪。本书让我们感悟动物的成功品质,学以致用。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每一种动物都掌握了高超的生存技能。在处理某些问题时,动物的智慧更加简单、有效。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动物比人类更加聪明。了解动物生活习性,增长知识;感悟动物生存智慧,学以致用。
  • 工作的抉择(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

    工作的抉择(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

    工作是生活需要。即便你拥有财富,仍需要工作。好好工作才能好好生活。不要虚废年华,天才源于勤奋。不要浪费你的精力和体力,热情能创造奇迹。不能停止挑战,不找任何借口,以积极地心态做好本职工作,在复杂的工作中保持清醒!也许您还在迷茫,本书为您人生导航!
  • 淑女课堂(现代女性100分)

    淑女课堂(现代女性100分)

    现代生活节奏快得让人们不敢稍作停留,惟恐一懈怠,便会被社会所淘汰,同样,处于新世纪,女性也要有新女性的魅力。
热门推荐
  • 许世安然

    许世安然

    他说他叫莫世安,是希望世界可以安宁。她说她叫许然,是希望能许一人安然。他说遇见她,他的世界就不再安宁。她说遇见他,她便希望能许他一生安然。那年,她遇见他,他遇见她。遇见彼此,便是最好的青春。
  • 魏晋风流十讲

    魏晋风流十讲

    本书以十讲之篇章,通过上百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对《世说新语》这部奇书所再现的魏晋时期的奇风异俗、奇人异事,进行了生动的现代解读,视角新颖,见解独到。一卷在手,王谢旧事,尽收眼底;古风今韵,如月入怀。
  • 魔眼传

    魔眼传

    魔由心生,无恶无念无心无本,一切皆可虚幻,一切皆乃枉然。大千万象,真虚之间,空灭一念间,善恶无真无实,万法无喜无悲。一切空寂,佛魔成空。-无难法师《魔眼传》
  • 造星之人

    造星之人

    为什么一定要说一句话?杜晓不理解,采访完不就可以走人了吗?好吧,那就说一句算了!杜晓想了想,忽然对着镜头笑了:“来吧,我让你当大明星!”
  • 酒醉乾坤

    酒醉乾坤

    何为神,三界之主宰。何为狂,天地之骄子。何为魔,九天之叛乱。我愿这长江水从此向西奔腾。我愿这黄河水从此不再流淌。我发誓我要踏碎南天门,闯进凌霄殿。我发誓十年后的枫叶落地之际即为我再次翻天覆地之时。我要用我剩余的力量与天地同归于尽。我甘愿承受千年孤寂也不愿承受一秒凌辱。待我东山再起之时即为尔等灰飞烟灭之际。待我成神之日即为汝等魂飞魄散之时。我发誓天若灭我,我定灭天!——————————————————
  • 热血不枉青春过

    热血不枉青春过

    青春,我们只是路过,青春,总还是一本仓促的书,我们曾低吟浅唱,但却无法改变那旋转的年轮。原来,在这段路程里,我们只是一个过客,虽然曾经在这里经过,却依旧未留下任何足迹,那矿泉水般的生活,犹如那枝丫间细碎的阳光,犹如那夏天湛蓝的天空,我们来不及珍惜,它却这样不留痕迹的在我们眼前逝去。
  • 欠抽的陀螺

    欠抽的陀螺

    国考不中,职场无望,处于人生低谷中的梦坷该何去何从?不慎误入传销迷途,面对爱情、亲情、事业中的交错纠结,梦坷又该如何把握?雄心的破灭,爱情的背叛,亲人的工亡,梦坷又该如何面对?凤凰涅磐,绝地重生,爱情与事业两者只能选一,梦坷又该作何选择?
  • 我和警花师姐抓鬼的那些年

    我和警花师姐抓鬼的那些年

    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开始。我的故事便是从死亡开始说起................
  • 生死轮回错

    生死轮回错

    大抵情伤到深处的时候,皆叹宁愿从不认识,从不相遇,从不相知。一场生死之赌,她赌的是不再爱他。一碗孟婆汤,洗尽的是与他的恩怨情仇。又一次的时间,又一次的地点,陌生的身份,她仍旧笑对往日的他。
  • 花千骨之三世轮回

    花千骨之三世轮回

    蜀国公主轩辕陌念性子天生高冷,可是谁又知道在高冷的外表下是怎样一颗温热的心?当轩辕陌念再一次进入长留时,白子画是否会认出来?当韶白门的掌门‘千雪’死在轩辕陌念的面前时,白子画是否会相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