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04800000030

第30章 在素质教育的动力结构中把握审美教育的独特本质(10)

总之,我们应该辩证地认识直觉与理性之间的关系,把它们统一起来而不是彼此对立、割裂地看待,更不能片面地强调一方面重要性的同时贬低另一方面存在的价值,要潜心研究直觉思维与理性思维之间的内在联系,尽管思维的过程会出现思维者心理状态的千差万别、迥然各异,甚至是随意的、随机的、偶然的、反常的,但就在这“千差万别”和“迥然各异”的偶然性中,蕴藏着必然性规律,是偶然与必然的统一,自觉与非自觉的统一,循常思维与反常思维的统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由此可见,直觉思维与理性思维具有内在的相通性,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审美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这种优秀文化心理素质的形成。可见,美育不仅能够促进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更能使理性思维插上翅膀,因此,这种直觉的理性与理性的直觉相统一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对促进人们的思维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审美教育可以促进这种心理的形成,可见,美育在理工科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美育促进知识向素质转化的基本机制(下)

上面从人脑生理学和思维科学的角度探讨了审美教育促进只是向素质的转化,本节主要阐释人的实践活动中科学把握与审美把握的统一所实现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这正是美育沟通二者之间的桥梁作用),揭示美育的内在机制的另一层面的作用和价值。

一、人与现实的对象性关系的建立与完善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历史,从本质的意义上讲就是人类不断“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的历史。人类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是同时产生、同时进行、相互依存的。没有对客体的改造,就没有对主体改造的物质基础;而如果没有对主体的改造,那么改造客观世界也就无从谈起。马克思认为,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成果如机器、铁路等“是由人类的手所创造的人类头脑的器官;都是物化的智力”,这极好地揭示了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这二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的关系。正是这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汇成了奔腾不息的人类文明史的长河。由此,我们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就表现在被人们不断建立和完善着的人对现实的对象性关系上,它包括主体与客体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一个方面是人们对客体物质世界的改造,这种改造的结果表现为人类的物质文明;另一个方面是人们对自身世界的改造,这种改造的结晶就是人类的精神文明。

人类对自身世界的改造,是以个体的形式所进行的对总体的社会人的改造。马克思说:“如果说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和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那么,同样地他也是总体,观念的总体,可以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之主体的、自为的存在。……特定的个人不过是一个特定的类的存在物。”这就是说,精神文明是社会的文明,是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享受的文明,是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在这个进程中,人类不断建立与完善着他与现实的对象性关系,将自身从自然的人、感性的人、必然的人改造成社会的人、理性的人、自由的人。恩格斯对这个历史运动的过程作了很好的揭示:“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社会的、理性的、自由的人,这可以说是人类达到精神文明境界的标志,是人类自身改造所追求的目标。

所谓自然的、感性的、必然的人,是指人们所处的那种感觉的被动状态,那种单一和片面的不自由状态。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对其作了这样的规定:“在这里,活动就是受动;力量就是虚弱;生殖就是去势;劳动者自己的肉体的和精神的能力,他个人的生活(因为,如果生活不是活动,那又是什么呢?)就是掉转头来反对他自身的,不依赖于他的,不属于他的活动”,“劳动不是需要的满足,而只是满足劳动以外的其他各种需要的手段”。这就指出了处于自然、感性、必然状态中的人,是出于一种粗陋的物质或感官的需要来维持他的现实生活,而不能摆脱盲目的自然力量的统治,实际上仍然同原始的自然界没有脱离。在这里,人的思维和意志的主动性被紧紧束缚在只具有有限意义的感觉之中了。马克思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产生这种状况的根源:“私有财产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并不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并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并不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损伤,精神遭到摧残”。这就明确肯定了人类的精神文明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紧密相联的,只有在进步的、推动历史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基石之上,才能建构起精神文明的大厦。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看,人类精神文明的建设走着一条否定之否定的发展道路,由人文主义、启蒙主义唤醒的人的本质被资本主义的竞争和垄断所否定,而又必将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里得到复归。马克思满怀对共产主义远景的热烈向往,科学地预示了人类高度精神文明的到来:共产主义“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立、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它知道它就是这种解答”,在那时“私有财产的废除,意味着一切属人的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人则自由地与自己的产品相对立”。这就科学地揭示了,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人类高度的精神文明,是感性与理性、人与自然的统一,是感觉的被动状态向思维和意志的主动状态的转化,是必然的人成为自由的人。今天,我们正从事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我们所致力于建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文明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高度的人类文明,最终将在我们的手中得以实现。

二、人与现实的对象性关系体系的中介结构

人的主观世界是一个复杂的意识体系,这个体系的构成是由人对现实的对象性关系体系决定的。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对人和现实间形成的种种对象性关系作了奠基式的论述:“人对世界的各种人性的关系……都是在它们的对对象关系或它们对待对象的关系上去占有或掌管那对象,去占有或掌管人的现实界。它们对待对象的关系就是人的现实界的活动,因此,人的本质定性和活动有多么复杂,它们对待对象的关系也就有多么复杂。”根据“对待对象的关系就是人的现实界的活动”这一基本原则,马克思对如何划分对象世界与主体世界之间所形成的各种对象性关系作了具体的论述。他说:“对象怎样变成人的对象就要取决于对象的性质和与对象性质相适应的(人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为正是根据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的具体(特定)性质才可以作出特殊的具体的肯定方式。一个对象对眼睛不同于耳朵,眼睛的对象不同于耳朵的对象,每种本质力量的特殊性正是它的特殊本质,所以也就是它的特殊方式的对象化,特殊方式的对象性的实在的和有生命的存在。”这里的“对象怎样变成人的对象”指的是对象如何与人结成一种对象性关系,而要达到这一点则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对象的性质”,一个是“与对象性质相适应的(人的)本质力量的性质”,二者缺一不可。就是说,人的本质力量只有当它对象化为自然时,才能确证这种本质力量的现实性,而客观现实也只有成为肯定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存在时,才是被确证了的人的对象。对象对于主体和主体对于对象,都是它们各自特殊性质的互相肯定和印证,人与现实间的各种独特的对象性关系,都是由主客体各自的特殊性质交互决定的。

以此为基础,马克思具体划分了人对现实的三种基本的对象性关系:“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被思维的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世界的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马克思在这里界定了“理论的”和“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这两种掌握世界的方式,也即人对现实的两种基本的对象性关系。这二者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是人们掌握世界的一切方式的基础,同时也是人们掌握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这即是人对现实的伦理实践关系。在它的另一端就是抽象的、理论思维的方式,即人对现实的认识关系。在伦理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之间,就是“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方式,即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宗教虽离艺术较近,却与其有本质的不同,它是对现实的一种颠倒,非自由的关系)。正是由于人对现实形成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三种基本的对象性关系,才使得整个人类社会构成了一个对象方面的真、善、美与主体方面的科学意识、伦理意识和审美意识相对应的关系体系。

审美关系的客体方面,是真与善统一的美。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的人化”或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美产生的基础,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也“产生了美”。马克思指出,人类“懂得按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就深刻揭示了人类的生产劳动是把客观规律性和人的目的性辩证、生动地体现在自己的存在过程中,美的规律也就是客观必然性和人的目的性和谐统一的规律,是人与现实间和谐自由的对象性关系的生成。

真与善统一的美是客观的,它的主观反映形式是理智与意志统一的审美意识、审美情感。理智反映客观真理,意志追求理想的善,审美情感则把握真与善统一的美。作为审美关系的主体方面的审美情感,具有作为其组成部分的理智和意志单一所不具有的属性,是既不同于理智也不同于意志,同时又不同于一般情感的一种综合的全新的心理结构、心理功能。康德曾把审美判断作为沟通因果必然性的纯粹理性和主体自由性的实践理性的桥梁,以此来把握它的本质特性。马克思对审美意识的本质也有过精辟的阐述,“人在对象世界中得到肯定,不仅凭思维,而且要凭切感觉”,“不仅五种感官,而且还有所谓精神的感官,例如意志和爱情之类都是如此”。这里所讲的既不是单纯的理智,也不是单一的意志,而是“一切感觉”,这正是审美意识这种特殊的心理结构所具有的综合整体性。黑格尔对这个问题的见解也很值得思考,他认为美不是知性认识和意志实践的对象,但却离不开知性认识和意志实践,是这二者内容的融会。他说,“从美对主体心灵的关系上来看,美既不是困在有限里的不自由的知解力的对象,也不是有限意志的对象”,“如果把对象作为美的对象来看待,就要把上述两种观点统一起来,就要把主体和对象两方面的片面性取消掉”。上面的论述都说明了正是真与善统一的美所具有的特性,决定了它必然成为与之对应的理智与意志统一的审美情感的对象;也正是理智和意志统一的审美情感这一特殊的人的本质力量,决定了它只能在真与善统一的美这个对象上得到肯定和证实。这就是它们之间所以形成特定的审美关系的必然性。审美关系作为人对现实的对象性关系体系中的中介结构,决定了审美意识在人类主观世界这个意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审美意识是一种既包含科学意识的内容又不是科学意识、既包含伦理意识的内容又不是伦理意识,而是介于这两者之间,渗透着这两者内容的一个具有独特本质的意识领域,这就是审美之所以不能为科学和伦理实践所取代的根本原因,是其在人类社会中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根据。而从另一个方面看,人的主观世界又是一个完整的意识体系,正是科学意识、伦理意识和审美意识相互渗透、缺一不可地统一在一起,才构成了人全面完整的主观世界,形成了人正常有机的心理功能。人的科学意识是客观的,它只是为了掌握客观必然规律,因此它偏重于主体服从客体;人的伦理意识是主观的,它只是为了满足主体的意欲和目的,所以它要求客体为主体服务。这样一来,这二者间必然要形成一种主观和客观的对立关系,这种对立是感性与理性、受动与能动、特殊与普遍的对立,是意识体系的分裂。而审美意识正是作为沟通科学意识和伦理意识的桥梁而存在的,它消除了理智与意志间的对立,并使它们结合在一个新的统一体中。这个统一体不是对立双方的混合,而是双方不留任何分裂痕迹地融会在一起的第三种状态。在这种状态里,片面的感性被引导到理性,单纯的理性为感性所渗透,被动和主动、有限和无限、主体目的性与客观必然性错综交替而浑然一体。人们既获得了不让客观必然性盲目起作用的认识自由,又获得了对必然规律自由驾驭的意志自由,从而实现了自由地运用客观规律去实现社会目的的美的自由。美的自由是认识自由与意志自由的统一,是认识关系、伦理实践关系通过审美关系而形成的相互渗透和交融,是人完整的主观世界形成的标志。

三、受动性与主动性的统一是审美的本质特性

人的活动既是主动的又是受动的,但有的活动偏重于受动性,有的活动偏重于主动性,前者如认识活动,后者如价值活动。审美却把受动性和主动性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形成了受动性和主动性的和谐自由的关系。

(一)受动性和主动性是审美的本质特性

人的活动是一种自由的活动,自由是人的本性,这一般都为人们所承认。但在讲自由是人的本性的时候,人们大都指的是人的主动性,而往往把受动性排除在外,殊不知受动性也是人的自由本性的规定性,它构成了人的自由本性的深层结构和必要环节。审美活动是人的基本活动之一,它是认识活动和价值活动的统一,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更充分地体现了人的活动的自由本性。

同类推荐
  •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本书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重点探讨了实现课堂教学公平的方法与策略,从机会均等、提供选择、和谐互动、分层教学、多元评价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市黄浦区各中小学围绕“教育公平”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的理性思考、教改经验和典型案例。本书理论扎实,例证丰富,对于现今进行的教学改革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信仰追问

    信仰追问

    这本小册子,所说的信仰,不同于日常生活中人们恪守的个别信念或信条,而是关于信念的系统化的理论思考,是作者二十多年来关于信仰问题的不懈探求与追问。在论述信仰这一哲学味很浓的较为玄奥的问题时,作者梳理出101个问题,采用哲学随笔的形式,向读者娓娓道来:何谓信仰、谁在信仰、信仰什么、怎样信仰、信仰何用,极富哲理的语言,给人以思辨的体验和一种精神的愉快。
  • 美国黑人教育发展研究

    美国黑人教育发展研究

    在今天这样一个功利主义盛行、凡事都强调实用的社会里,学术研究也深受其苦、深受其害。有没有直接用途?能否直接为地方和国家经济建设服务,成为许多人判断一项学术研究是否有价值的惟一标准。因此,研究美国黑人教育史给人们带来的疑惑和惊讶可想而知,此书在申请立项资助时几经磨难的经历也证明了这一点。幸亏最终有人慧眼识珠,我们才能读到这本倾注了作者近五年心血的力作。
  • 知识经济与审美教育

    知识经济与审美教育

    从2000年开始,教育部为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决定在全国高校重点建设100多所人文社科重点科研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被确定为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从2001年年初开始启动。从研究基地启动迄今,通过招标等途径基地一共确定了五个教育部重大项目,有关美育研究的就有两项。继2001年年初确定的“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之后,2002年又确定了“美育当代性问题研究”。“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这一项目在课题组有关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三年的艰辛劳动,产生了这一由五个分册组成的系列丛书,包括基本理论、中外美育、美育实践等多个方面。
  • 近代卷(中国传播思想史)

    近代卷(中国传播思想史)

    晚清时期乾嘉学派把中国的“小学”传播推向空前的繁荣,但这只是钻在故纸堆里封闭式的诠释传播。也曾产生直面社会的讽刺小说和谴责小说的通俗文学传播,但是在末日王朝的封建统治下,真正意义上的文艺传播和民主思想传播始终受到严格的控制。在这時代,西方的学术和文学艺术急速袭击而來。新的传播形式和内容,使早先只埋头于古典书籍的文人头脑清醒。
热门推荐
  • 女配没福利

    女配没福利

    不会医术和武术,记不得诗词歌赋,没心机的宅女莫筱筱穿越到了一个历史上没有的朝代,这妥妥的是女配的命啊,还好嫁了个貌似是男配的王爷,可王爷却中毒昏迷了,人生艰难,只能迎难而上了。
  • 重生之蜀山传奇

    重生之蜀山传奇

    如果让你突然回到3年前,你能做什么?“好像游戏的第一天是你坑了我一把,现在还想进我的帮?”“你妹的,你一个法仙,要不要这么能躲避?我们盗贼都没法混了。”如果一个网游突然变成真实,这个世界会怎么样?腹黑的人会如何玩转?
  • 麻姑

    麻姑

    首部根据昆嵛山区民间故事而创作的长篇神话小说!以散文的笔触,完整地描绘了昆嵛山麻姑的仙女形象。一身正气的麻姑为了保证昆嵛山的安全,和山上的妖魔鬼怪斗智斗勇,最终战胜邪恶!
  • 强上抢爱

    强上抢爱

    原本最好的朋友以爱为理由背叛了她。四年后她再度出现,却不是当初只会逃离的冰络言了。“我冰络言爱的男人,谁也抢不走!这四年不过是我托你照顾而已!即便是我不要的!”为什么,所有人都会抛弃我。。。你这一辈子都会是我的
  • 大唐花天子

    大唐花天子

    王赫来到大唐,种田、养鱼、栽花,还要出将入相?他要保护自己的岭南家园,还得晒盐、采珠,养着长安那群豪门权贵?好嘛,王赫撇撇嘴:跑到古代搞发明有什么了不起,有本事把大自然和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都收拾利索,那不就是个大唐盛世!
  • 不一样和一样

    不一样和一样

    不一样的偶像,一样的偶像,是什么呢?你看到底是什么!
  • 撩妻成瘾:总裁,轻点爱

    撩妻成瘾:总裁,轻点爱

    强掳成婚,他夜夜不休。“大哥,我姨妈真的来了。”某宝宝真诚脸。“宝贝儿,你姨妈上月刚走。”顺势推倒,某宝宝泪奔,“你不造姨妈特么上个月来了这个月还来啊!”“宝宝,只要你乖乖的,我让你轻松十月。”陶然然:“……不要拦我!本宝宝现在就要走!”神觐宸:“宝宝,难道你不想看看像你这么漂亮的小仙女能生出什么样的小孩吗?”“抱歉,本宝宝不想。”陶然然冷漠脸jpg。“可是……你已经有一月的身孕了,莫非你想让你刚出生的孩子没有爸爸……”“神先生,我已经预约了医院!本宝宝还小,暂时不想生娃!”第二日,她就被扔上了无人岛。
  • TFBOYS女配逆袭啦!

    TFBOYS女配逆袭啦!

    这是首本TFBOYS女配逆袭的小说,不会不要骂我,可能小说里tf的性格有变化哦!
  • 天逆之神战

    天逆之神战

    在这弱肉强食的异界大陆上,两个凭空出现的孩子究竟有着怎样的秘密!他们身上那令人们莫名恐惧的王者霸气究竟从何而来?他们那深邃的眼眸里又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男孩手上那个神秘的手镯又从何而来?
  • 亦雅传

    亦雅传

    他,姜凡是姜国第二任皇帝,能文能武,16岁他遇见她,吴将军之女---吴亦雅,他对她一见钟情,她对他亦是念念不忘。17岁他随先帝出征打仗,18岁先帝战死,他便带领将士们历经两年的千辛万苦终于打退了匈奴夺回了江山......胜利回归他与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