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5000000053

第53章 西部大开发——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报道主题(4)

再看看党和政府的正式文件。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把计划工作建立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1993年党的十四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实现“信息商品化、产业化”。199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障工作的决定指出:“使知识产权工作贯穿于……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全过程。”近年的经济学论文和着作,多有提到信息(应当包括新闻信息)商品化问题的。例如1993年的《精神生产力经济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文辉璧等着),就专设“精神产品商品化”一节,谈到精神产品的转让形式、所有权、价格、市场等四个纯经济学问题。

既然正式文件都在使用“商品化”这个概念,不知为什么我们的新闻学术界这样讳言它。我无意非叫新闻学者们使用这个词不可,使用“商品性”也无妨,但希望能够正确理解“商品化”

的内涵。

五、关于经济学知识的几个问题

从《综述》中我看到一些新闻学者对经济学似乎有些陌生,所以这里解释几个相关的问题。

(1)新闻产品包含不包含劳动价值。有一篇署名“何光先”的文章《新闻、载体、商品及其他》(《新闻与写作》1993年第7期)写道:“载体是一种商品,但新闻不是商品。”“报纸的货币价值只包括纸张、印刷所需的劳动价值,而不包括新闻本身的价值。新闻的价值是无法用货币价值来衡量的”。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精神劳动也是一种劳动,要付出相当的精力,并且应当得到相应的报偿。恩格斯说:“合理制度下,精神要素当然就会列入生产要素中,并且会在政治经济学的生产费用项目中找到自己的地位。”报纸并不是一张加点油墨的白纸,油墨的分布是由字形决定的,字形的组合是由记者和编辑付出劳动后形成的,怎么能说报纸的货币价值里不包括写作、编辑新闻的劳动价值呢?我想何同志的这篇文章发表后,《北京日报》肯定付给了稿费。何同志拿到的稿费不就是报社认定的这篇文章的货币价值吗?在这里,何同志无意中偷换了“新闻价值”的内涵,前面讲的新闻价值是编写新闻的劳动价值,后面讲的无法用货币衡量的新闻价值,是指新闻的社会意义。

(2)新闻的劳动价值可不可以计量。有的文章认为:“新闻不应具有商品属性。因为新闻的价值无法确定和计量,其交换价值无法量化。”精神产品的交换价值是可以量化的,这对经济学来说不是一个大问题,只是量化的计算方法复杂一些。现在连社会科学成果都可以做到量化评估,计算新闻产品的价值相比之下倒是容易得多。其基本方法依然是劳动的付出量(复杂劳动的价值通常比较高),另外加上对供求状况、带来的经济效益、出售的次数(例如通讯社的新闻稿)等诸因素的考虑。

即使追溯到马克思,这个问题也是很明确的。马克思在谈到用劳动时间计算精神产品的价值时写道:“如果想合理地行动,难道在确定精神作品的规模、结构和布局时就不需要考虑生产该作品所必需的时间吗?”恩格斯准备为一家报纸撰写军事通讯时专门谈到这类新闻稿的“生产费用”。他说:“我将为我的劳动和开支保证有一个公正的报酬。您自然很了解,要撰写军事活动的文章,必须拥有许多昂贵的地图和书籍,这都应该计算在内,因为这些都包括在生产费用里面。”

这里认为新闻没有商品属性的论证逻辑也是很奇怪的。因为一种东西的价值无法量化,它就不能是商品,这缺乏对唯一条件性的说明,因而是不成立的。许多精神产品具有垄断性,如不可再生的工艺品,它的价值(严格说应是价格)几乎无法估量,但它们仍可以作为商品。

(3)新闻是商品,是不是意味着买主叫登什么就登什么。

何同志的文章还写道:“新闻如果是商品,就只有以钱为轴,新闻买主叫你登什么你就登什么,就像广告一样,只要广告户按规定付了费用,他撒谎说假话吹牛皮你也得照此办理。”显然,作者对商品交换、市场经济有很大的误解。前面讲到,商品交换是有前提的,凡是违背这些前提的行为不仅不是正当的商品交换,而且破坏了正常的商品交换秩序。市场经济不是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它有相应的法律和行政条例的规范。一般物质商品都有国际的、全国的和地方的生产标准,有的商品还限定了销售对象。我们已有了不少对广告内容进行检查和管理的行政条例,怎么可以说只要付了费用就可以胡说八道呢?新闻作为商品也有自己的生产标准,已经制定的全国新闻工作者道德准则,就是一种行业自律,还有许多法律条文规定新闻不能诽谤、侵权等。党报还有党章的约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新闻生产,其法律的、自律的制约也是很多的,不是像何同志想象的那样。

这里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将新闻和广告看作一回事。新闻是一种精神产品,而广告是对产品的宣传,即使在经济学上也是不能等同看待的。

(4)新闻的社会属性是不是与新闻作为商品相矛盾。有的文章举出各种西方的记者道德公约之类的文件,说明新闻不是商品,因为那里面强调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公众利益使命”。然而我们讨论的是新闻的商品性,这是一个经济学的问题,我们不能把商品的社会属性扯进来,否则无法进行讨论。

例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列举了一个人用麻布换成两镑钱,再去买一本家庭用的《圣经》,说明商品形态的变化。这时若出来一个牧师反驳说,《圣经》是教化人的圣物,所以绝不可以是商品,这种道德式的说教显然是脱离实际的。这就像我们的许多商店里都挂着“为人民服务”的标语一样,不能因为提倡为人民服务,就可以让顾客不付钱而拿走东西。许多商品有公益性的属性,但这与它们作为商品是两回事,前者不是否定后者的依据。

附带讲一句,在论证问题时,所用概念的内涵前后要一致。

“新闻”在这里是指一般情况下记者、编辑付出劳动而写成的文章。如果举出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发布的新闻、少数对外宣传机构发布的新闻,来说明新闻不是商品,就违反了逻辑的同一律。

这类新闻形式各国都有,只占新闻传播的很小的一部分,它们是政府政治行为或公关工作的一部分,不属于我们所讨论的社会化新闻生产的运作范围。

六、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读了《综述》,其中介绍的大多数文章在面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似乎都处于守势,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生产出现的问题,习惯性地用过去的眼光看待,尽管用词强硬,但总使人感到作者们对新闻是商品的看法有一种无可名状的恐惧。例如,谈到新闻的党性原则与新闻作为商品不相容,用的是60年前的事例:“红色中华社发布的第一条新闻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这能说是商品吗,能说是为交换而生产吗?”这个反问讲的事实是真实的,邓拓同志40年代总结《晋察冀日报》的工作时也讲过:我们的报纸“无代价的赠送”,“无代价的分发,没有营业方针,只服务于宣传”(《(晋察冀日报)五年来发行工作的回顾》)。但是,我们现在实行的是市场经济,我们就不能再用革命战争时代的观念看待新闻生产。一条《江泽民主席谈中俄中法关系》的新闻,它的目的是宣传我国外交政策;但同时这条新闻也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它会引起各国的注意,许多媒介将买去发表,以满足它们那里的受众对中国问题的关注。要是以前,我们会白送,现在我们完全可以不客气地收费,人家反而看得起你。

对商品交换的认识也是这样。仿佛新闻一旦成为商品(其实相当程度上已经成为商品),色情、暴力的新闻就一定会泛滥得不可收拾,以至于把不属于新闻交换行为的“有偿新闻”,也奇怪地归罪于“新闻是商品”的说法。

还有一点我也感到奇怪。为什么大部分文章都是一种观点,不同的意见表达显得吞吞吐吐?是没有不同意见吗?从一些文章的用词中,我找到了答案。例如何光先同志的文章这样写道:“如果我们的某些‘专家’硬要把新闻说成商品,那新闻将被脏水淹没。”既然人家的专家身份被加上了引号,这种气氛下谁再愿意再与之讨论呢?即使写了不同意见的文章,能够在同一刊物上发表吗?

读了《综述》,我感觉到一些思想深处的东西,在字面上没有讲出来。我想根本的问题在于,误把商品交换、市场经济看作基本制度范畴的东西了,所以一讲到新闻是商品,第一个反应便是党性原则会受到冲击。其实,邓小平同志讲得很清楚:“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方法上基本上和资本主义相似。”市场经济只是一种经济手段,它属于运行机制的范畴,与坚持党性原则、社会主义制度不存在根本矛盾。

我们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氛围中,已经有了一种思维定势。

目前我国的新闻市场发育还相当不成熟。人们对市场经济的内涵若明若暗,知识不够,思想准备不足。出现种种不理解是正常的。我们许多机关都发了一本《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洪主编)的小册子,我建议读读。特别是江泽民同志为此书写的序言,也许对我们重新认识问题有所帮助。

革命战争对我们共产党人是一次考验,市场经济对我们共产党人是另一次考验。在我翻看的文章中,有一篇《新闻界》

1986年发表的讨论新闻商品性的文章(当时提的还是“商品经济”这个词),它的最后一段我觉得讲得有些预见性,这里不妨再抄录下来:“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经历一次商品经济和全方位开放对社会生活、人的心理、传统文化的洗礼,必须造成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适应政治民主化的一代人。新闻界的同志,不论是老前辈还是年轻人,都应当属于这一代人,他们的观念改革要走在变革的前面。”

同类推荐
  •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本书奉献给读者的是作者对于当今广播电视艺术的审美创造、文化传播、艺术功能、产业理念及实践等诸多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本书是一本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基本理论著作,书中对广播电视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进行了准确界定,研究分析广播电视艺术的构成要素、功能及其属性,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建构起关于广播电视艺术学的概念范畴及知识体系。
  • 人性的“新大陆”

    人性的“新大陆”

    人性问题在中国的战国时期,就有很多先哲展开争论。在西方,公元前三百多年,古希腊哲学家波,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论述过有关人性问题。
  • 好课是这样炼成的

    好课是这样炼成的

    本书关注有效课堂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从教学设计、课堂资源、学习方式、教学模式、课堂互动、课堂伦理、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管理等十个专题讲解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
  • 传媒管理学

    传媒管理学

    当前及未来,加强管理是中国传媒组织的首要任务。进入21世纪,中国传媒业的发展遇到了新的瓶颈,跑马圈地、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已经没有了初期制度解放所提供的市场空间,传媒组织的运作重心必须转型。本书一是深入结合传媒组织管理实践,二是努力用专业的管理学视角进行解析,三是论述了传媒组织运作流程中的生产、销售、广告、人力资源、财务、战略等所有环节,它既是传媒管理理论的系统梳理,也是传媒综合评判;既为研究者提供认识论,也可为业界提供决策依据。
  • 解码电视湘军

    解码电视湘军

    书是透过魏文彬的视角来解码电视湘军的,但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读者不仅仅可以基本完整地看见魏文彬从出身贫寒的农家少年到叱咤风云的传媒领袖的传奇人生,也可以见到电视湘军的一系列“大佬”,书中有大量电视湘军中高层重量级人物的深度访谈和近距离拍摄的图片以及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他们的话语、表情和眼神里捕捉到“芒果台”的某些气质。从书的后记可以知道,作者与湖南广电渊源甚深,对电视湘军“大佬”们的历史背景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因而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他们的个性特征并且做出相当准确的描述以及恰当的评价。
热门推荐
  • 孤寂的灵魂

    孤寂的灵魂

    孤寂女孩林默薇是一个自闭自卑的女孩由于她的胆小害怕,每次去学校时,都会偷偷跟着邻居家的哥哥,这一偷偷跟着走就走了9年,但,随着他们心智的成熟,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和模糊…………
  • 逆者之道

    逆者之道

    命运给科纳的起点,甚至有几分不负责。失踪的父亲,去世的母亲,幼小的妹妹。走上了连自己都不愿意承认的道路,偷盗为生。这天,他又有了一个目标可以给他一笔“收入”。但是这个目标却抓住了他。
  • 题曾氏园林

    题曾氏园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管理学》学习辅导与习题集

    《管理学》学习辅导与习题集

    本书内容包括:管理学基础、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管理与环境、战略管理、组织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沟通、控制等。
  • TFBOYS之穿越奇事

    TFBOYS之穿越奇事

    就是TFBOYS三人穿越啦!然后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梧桐雨落

    梧桐雨落

    乾盛王朝财阀景家少夫人与小叔私通生下的女儿,流云寨寨主——元湛之妻。少夫人当年在景家势力大,只得把女儿放在民间寄养,不敢联系。寄养的人家在洪灾之下死去,景歆然被山贼所救,山贼头子是绝顶高手,把景歆然也养成了决顶高手。后来少夫人势大,掌控了整个景家,接回景歆然。景歆然从小养在山寨之中,性子火辣,英气逼人,不拘小节,武功高强,想事情不自觉的握紧左手用指甲戳手心。在江湖时爱说,本姑娘高兴怎样就怎样!很是鄙视书生的软弱,后来渐渐变得能够沉心静气,城府逐步提高,能把所有事情处理妥当,却再也没有当年的欢乐……
  • 唯美爱情:玫瑰童话

    唯美爱情:玫瑰童话

    美丽的姑娘左岚在一次偶然中收到神秘的玫瑰花,并如约到达“温馨港湾”咖啡厅,却与真正的如俊擦肩而过,左岚误以为范沉便是那个神秘的送花人,并且有些喜欢上了他。后来在人群中左岚看见了韩如俊,并且他就是左岚所在公司的美国总经理,如俊对左岚爱护有加,渐渐的,左岚发现自己其实爱的是如俊。后来两个人在一起,如俊告诉了她关于“玫瑰童话”的爱情和梦中女孩,两个人相爱不久,又一场袭击而来,美国的Mery来到公司,以家族利益为要挟,让如俊和她结婚,为了爱情,也为了千年的爱情神话能够重现,如俊毅然选择了左岚。直到后来,Mery被玫瑰童话和他们之间的爱感动,便放弃了如俊,她和如俊一起回到中国,并且告诉左岚她要和如俊结婚,正当左岚伤心流泪的时候,如俊出现了,当他们互相拥抱在玫瑰花面前的时候,玫瑰花开。幸福的爱情成真。一千年的神话,今生的“玫瑰童话”,唯美的爱情,震撼世俗的爱情观!
  • 疯狂大侦探

    疯狂大侦探

    我会600多种杀人方法,精通200多种密室杀人法,认识上百种毒物,制造各种不在场证明,巧妙利用鱼线,录音机,匕首,毒针等多种做案工具,哪怕是世界上最厉害的警察也看不出玄机,我就是传说当中的终极杀人王——犯人!
  • 经典成神传

    经典成神传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平凡的普通少年方一笑是如何通过修仙,学艺,成神的传奇
  • 死神的宽恕之复仇

    死神的宽恕之复仇

    末世人间道,无情人之多……父母被害,家族被毁,小小少年与死界黑白无常签订契约:"你们助我完成复仇,我…助你们召唤主人魂魄,同时,也将我的身体与灵魂——交给你们!!"复仇之路,会发生什么?少年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