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5000000028

第28章 新闻自由·社会责任·传媒操守(1)

黑格尔说过,一件事情总会出现两次。美国在经历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党派新闻的黑暗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黄色新闻时期”之后,几经传媒与社会间的磨合,人们终于开始重新审视多年来保障传媒运作的传统自由主义,对其作了重要的补充,于是在自由主义基础上产生了新闻的“社会责任论”。

写于2001年6月,发表于香港《紫荆》杂志2001年9期。

在香港,这个过程明显地再现着:19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报章的主事人攻击港府高官贪污和滥用职权,而政府官员则指责报人公器私用,违背职业道德。20世纪50年代,报章色情泛滥,香港政府提出警告,要求传媒自律,否则将招至政府的他律。

80年代,港府旧事重提,倡议成立报业评议会,因为传媒的强烈反对而作罢。1998年秋冬,以“陈健康报道事件”作为导火索,香港社会对部分传媒渲染色情、暴力、夸大失实的报道提出质疑和抗议。1999年8月,法律改革委员会隐私问题小组向行政长官建议成立报业评议会,监管传媒。鉴于这种形势,本来观点相左的香港四个传媒业社团,即香港记者协会、香港新闻行政人员协会、香港摄影记者协会、香港新闻工作者协会,于9月19日少有地联合起来召开“新闻界操守论坛”,准备以自律的方式避免政府监管传媒。2000年6月18日,由“四会”经过多次协商形成的《新闻从业员专业操守守则》公布,多数香港传媒对这个《守则》表示支持,考虑将《守则》列为员工的参考文件。

事情发展到极端,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终于出现转机。无论如何,这个《守则》的出现对于香港的传媒行为,较为明确地增添了一种理念,这就是与新闻自由相对应的“社会责任”。《守则》前言的五条理念中,第三条原文是:“我们确信新闻从业员应竭力维护新闻自由,承担社会责任,以公众利益为依归。”由于四社团中的两个,可能出于某种担心,反对列入“承担社会责任”这句话,现在的正式行文是:“我们确信新闻从业员应竭力维护新闻自由,以公众利益为依归。”即使如此,后一句话本身即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在含义。香港新闻界能有这种共识,实属不易。“陈健康事件”遭到香港社会的强烈抗议后,又曝光了几件传媒有悖职业操守的事情,但总的趋势是,传媒在职业操守方面已经有所意识,渲染色情和暴力、夸大失实的情形有所收敛,这是令人欣慰的。

其实,现在香港新闻界发生的事情,很像20世纪40年代美国诞生“社会责任论”的情景。当时美国的传媒大亨卢斯(《时代》周刊老板)对新闻自由的发展前景抱有兴趣,顺手给他的朋友、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哈钦斯写了个便条,询问进行一次美国传媒业调查需要多少钱。哈氏答复,需要约6万美元。卢斯欣然同意,首先拨给他2万美元,又从“大英百科全书”那里给他弄来1.5万美元。这位传媒大亨原想进一步扩展新闻自由,没想到哈钦斯建立的由权威学者组成的“新闻自由委员会”,经过认真的、学术性的调查,写出了一份《自由与负责的新闻业》的着名报告,得出的结论是:那些掌管传媒的人,时常参与为社会所谴责的活动。如果这种状况继续下去,社会将不可避免地要采取限制或控制措施。卢斯愤怒了,认为这个报告“甚至缺少高中生的思维逻辑,简直令人吃惊”,断然停止提供研究经费。但是哈钦斯毫不退让,从其他地方得到资助,完成了报告。尽管当时多数传媒的老板对报告表现出恐惧或蔑视,不予理会,但是社会责任论还是逐渐为社会所重视,并最终得到多数传媒道义上的承认。

传媒老板们与社会人士在理念上的矛盾在于,前者认为他们的企业与其他企业没有什么差别,都是在做生意。新闻自由意味着传媒业主可以不受限制地采集新闻,经过专业加工而变成消息报道,然后自负盈亏地出售自己的新闻产品。后者则认为,传媒的产品不像其他商品那样只是涉及具体的购买者,而是影响社会的,因而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如果传媒运用新闻自由去煽动仇恨、诽谤、说谎,那么它就没有要求新闻自由的权利。

追溯新闻自由的发展历史,尽管在理解上存在不少分歧,“新闻自由”概念中,权利与责任对应的理解源远流长。18世纪着名的法国《人权宣言》第11条,几经辩论,最后的一致意见便是如下流芳百世的名言:

“无拘束地交流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每个公民都有言论、着述、出版的自由,只要他对滥用法律规定情况下的这种自由负责。”

就在法国国民议会辩论新闻自由条款的前一年(1788年),美国的两位立国者托马斯·杰弗逊和托马斯·麦迪逊之间有过一次通信。前者对后者写道:“联邦政府将永远不限制新闻业乐于出版一切东西,但是这个宣言并不放弃追究印刷虚假事实者的责任。”“如果新闻业不能履行它的职责,那么,人民将迫使新闻业变得负责。”后者也提出一个口号:“自由不是终极的责任。”意思是,自由本身就体现着责任。体现同类理念的历史文献太多了,没有必要再一一列举。

自从19世纪中叶传媒大众化和商业化以来,尽管新闻产品是作为商品流通的,但由于这类商品的特殊性,它的流通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自20世纪初起,美国出现了多种新闻行业的自律性文件;“二战”后这类新闻行业的自律性文件开始在各国普遍出现。香港的各个具体传媒内部,也有的制定了这类性质的文件。换句话说,新闻自由同时意味着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实在是老掉牙的话题,只是由于香港的部分传媒对此过于忽略,才成为现在的一个似乎时髦的话题。

其实很难说各位传媒的老板不懂得自由与责任相对应的道理,然而几何公理违背了人的利益,也会被拒绝接受的。近年香港传媒的过度商业化竞争,使得传媒一方面表现出更加贴近读者和观众,强化对新闻的捕捉,强化服务功能,改进包装等等;而另一方面,在新的竞争环境中,争夺市场已经不惜以新闻的真实性为代价,煽情腥色,弄虚作假。香港的传媒本来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如果遵循一定的职业道德,自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然而,极端的市场导向则可能造成滥用新闻自由和道德沦落,传媒生态趋向畸形发展。

香港四新闻业社团1998年11月17日的联合声明,表明了香港新闻界心底的良知:“我们也不满——由报道陈健康的手法问题,引发我们关注传媒以金钱编导新闻的现象。作为新闻从业员,我们感到痛心,这样的做法,已经损害我们的专业形象及公信力。谨此,我们声明,对于有损新闻从业员专业操守的做法,我们不满,我们不愿意做。”2000届“香港新闻行政人员协会”执委的多数已达成共识:既要扞卫新闻自由,又要承担社会责任。新闻界如果能够通过行业自律(传媒操守)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自觉承担起实践新闻自由时的社会责任,是一种较为妥善的改进传媒生态的办法,比由政府出面似乎更符合香港百年来的新闻自由传统。尽管竞争环境发生了急遽变化,如果传媒着意“固本培元”,还是能够做得到的,这个“本”,就是基本的职业操守。

香港新闻业界常说,新闻自由是香港繁荣稳定的基石。为了新闻自由,我想,可做三方面的事情。首先,各传媒的主持者提升传媒的竞争层次,防止公器私用、附庸权贵和内部压制下层等各种问题。当然,这也需要社会监督,诸如现在新闻传播学界对传媒做“污染指数”的打分,便是一例。

第二个解决的方面,即新闻教育,从培养最初的新闻从业员开始。这可能会使人有一种无力感,不过就是讲讲道理吧。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院长朱立博士对此显得有信心,他说,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出去后对各种不符合传媒操守的事情感到难过,这就说明教育是成功的。

第三个解决的方面似乎更为艰巨,需要时间,这就是对公众进行传媒教育,提高他们使用传媒的理性水准和参与度。传媒的新闻取向和道德标准的最大制约力来自公众,如果政府有远见的话,加强对公众的传媒教育,能够使他们对新闻有一种正确的认知,这样做比通过直接管制传媒(可能会出现另一类传媒生态问题)解决现在的传媒生态问题,要有效得多。

香港广播处朱培庆先生在2000年11月的一次关于传媒操守的学术会议上说:“应该由谁来监督传媒呢?我相信,量度传媒表现的,就是公众利益。传媒现在往往把公众利益(publicinterest)

和公众兴趣(public’sinterest)混为一谈,这样做是绝对不利于公众利益的。”就多数具体的传媒非道德的事件而言,他揭示了指导传媒行为的观念差异,即迎合的不是公众最重要的需求。在这些具体的问题上,我们的话题可能会有更多。

淡化典型报道观念

“典型报道”作为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光荣传统,在我们日常新闻工作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尽管人们对典型报道带来的问题日益增多感到烦恼,并且一次又一次地采取措施消灭这些问题,但总是收效甚微。原因何在?这些问题仅靠完善记者的新闻道德能够解决吗?让我们对“典型报道”及“典型报道”的观念进行一番历史的考察,重新估价“典型报道”的作用。

写于1986年底,发表于《新闻学刊》1987年1期。发表时标题被改为《典型报道之我见》,现恢复原标题。

一、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典型报道

典型报道的观念起源于19世纪初各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创始人。他们认为,只要人们理解了他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美好设想,就会追求共产主义的理想。为此,圣西门主义者办起了合作社,傅立叶主义者开辟了名为“法伦斯泰尔”的共产主义移民区,欧文创办新型工厂“新拉纳克”和世界上第一家幼儿园,他和他的两个儿子还跑到美国,建立了十几个“协和”共产主义移民区,卡贝在美国建立了名为“伊加利亚”的共产主义移民区,等等。在创办各类共产主义试验点的同时,各派社会主义的报刊大量地、连续地报道这些试验点的经验和做法。树立典型和由报刊宣传典型的“典型报道”观念,在19世纪20至40年代风行一时,典型报道成为社会主义报刊的主要内容之一。当时比较着名的这类报刊有圣西门派的《生产者》杂志,傅立叶派的《法朗吉》和《法伦斯泰尔》杂志、《和平民主日报》,欧文本人创办的《危机》杂志和《新道德世界》报,卡贝本人创办的《1841年人民报》等。美国的《纽约每日论坛报》,其创办人霍·格里利最初也是傅立叶社会主义者,他的这家报纸在19世纪40年代设有专版,报道美国共产主义移民区的典型经验。

这些报刊的典型报道,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少人真的以为,只要大家都去仿效,共产主义就会实现。1844年时的恩格斯,就曾是这类典型报道的热心读者,他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以赞美的笔调介绍了许多关于共产主义移民区的典型报道。当时他也认为:“共产主义,即以财产公有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和活动,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在美国的许多公社中以及在英国的一个地方已经真正实现。我们将在下面看到,它们还颇有成效。”

同类推荐
  •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党报品牌建设研究

    党报品牌建设研究

    本书旗帜鲜明地提出党报品牌这一中心概念,从党报品牌定义、内涵,当前党报品牌的现状,存在问题,党报品牌建设指导思想和道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在党报品牌建设这一课题的特殊性、深刻性、系统性、实用性四个方面系统展开论述,力求有所突破。本书材料丰富,论述充分,言之成理,颇有创意。总体来看,刻篇论文立论正确,结构严谨,论证周密,表述清晰,文献综述丰实,引用资料规范,显示了作者较强的独立科研水平。
  •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研究

    怎样才能用好、管好高校的资产,使其发挥最大效益?我们选择了占高校资产比重较大的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高校固定资产的基本内涵和性质探源为始,首先,分析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实意义及管理内容;其次,从作为国有资产或股东资产的角度、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角度和高校自身发展的角度,对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定位进行探讨;最后,结合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实践,着重对高校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产权管理和资产评估等工作的实施,以及绩效考评体系和法律体系的构建等问题展开研究,在如何扎实做好基础工作,科学建立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组织体系、监督体系、考核评价体系、法律体系。
  • 中国人的人格

    中国人的人格

    本书写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有人格的人。他们之中有帝王将相,有贩夫走卒,有义侠之士,有文人优伶,有山林隐者,更有弱质女流,上至尧舜,而下迄清末,历千百代而不绝不衰。
  • 中华歇后语鉴赏

    中华歇后语鉴赏

    本书搜集整理了近1200条歇后语,从出处、注释、语义、故事等方面加以介绍。
热门推荐
  • 武揽佳丽

    武揽佳丽

    现代书友穿越异界历险,这有你最想吐槽的情节,最无节操的恶搞,确定不陪萧薰儿聊聊人生?雅妃、小舞、雨馨、上官冰儿啊,来来来,这有位客人不愿进来坐坐,你们手法重点啊,我还欠他钱呢!节操已落地,嫩菊何聊生!
  • 无良校草:蜜宠小白大明星

    无良校草:蜜宠小白大明星

    【罚你!吻我!】他是所有人眼中温文尔雅的绅士,只有她一个人知道他的真面目!他其实就是一个大!恶!魔!他说,阿依,你今天惹我生气,你说怎么办啊?天知道她什么也没有做啊……就是对其他男生笑了一下啊……那要怎么办?她低头,小心翼翼的问。俊美的男生露出戏谑的眼神,在她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轻搂住了她的腰,抬起她的下巴,咬住了她的嘴唇,“丫头,我罚你,吻我。”【且看不良校草如何收服小白明星!】
  • 世人排挤的爱情

    世人排挤的爱情

    莫言因:我爱你梁凉,不管别人怎么反对我们我一样爱你
  • 等爱的槐花

    等爱的槐花

    《等爱的槐花》是散文集。我对好诗人一直怀着敬意,以能诗能文的家乡人黎杰为傲。他踏实生活,怀着热忱写作,其作品优秀而真实。同时,他又是自然万物的笔录者,人情冷暖的旁观者。眼下,文学的旗帜上猎猎作响的不再是信仰与崇高,而是消遣性、娱乐性、审美性或艺术性,快餐文化冲击着世人的视听,而黎杰的文字却如濯濯清泉,把世俗人眼擦得忒亮。
  • 三个火枪手(上)

    三个火枪手(上)

    小说主要描述了法国红衣大主教黎塞留,从1624年出任首相到1628年攻打并占领胡格诺教派的主要根据地拉罗谢尔城期间所发生的事。黎塞留为了要帮助国王路易十三,千方百计要抓住王后与英国首相白金汉公爵暧昧关系的把柄。而作品主人公达达尼昂出于正义,与他的好友三个火枪手为解救王后冲破大主教所设下的重重罗网,最终保全了王后的名誉。达达尼昂和三个火枪手的冒险经历,在仲马的笔下栩栩如生,生动曲折,引人入胜。
  • 一页钟情

    一页钟情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 九天女帝

    九天女帝

    大泽罪将之女闵旭在毁容后假扮侄儿闵炀建立军功,后被姐姐陷害怀孕,与心上人顾源分离。在辅助人质皇子陆承恩登基后,她渐渐察觉自己一路被大泽谋士顾长安和大茂间谍安达翀利用,卷入博大陆诸多纷战尔虞我诈之境,成为亡国太后,最终黑化逆袭成为统一博大陆的女帝。
  • 嘘,你是我的

    嘘,你是我的

    吸血鬼王子来到人间,寻找一个拥有能够毁灭吸血鬼全族但力量尚未被唤醒的女孩。他偶然间遇到了她,一点点接近她,一颗只为除掉她的心却在不知不觉中变化着……
  • 魍魉之球

    魍魉之球

    出版社工作的景辰突然接到舅舅死去的电话,景辰前去吊唁,却因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 原始方程

    原始方程

    吴昊是那种整天沉迷于微分方程和数学矩阵中技术宅,他的大学导师——米歇尔-盖伦对这个学生寄予厚望,希望他可以跳出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等等这些人所建立起的理论框架,从而给地球文明带来一场全新的科学革命。与此同时,51区一个不知名的组织展开了一个名为“ST”的计划,米歇尔告诉他,这是一场针对全人类所展开阴谋,一旦得逞,将会导致一场世界级的大灾难。然而“ST”计划的实施离不开米歇尔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他所建立数学模型几乎揭示了宇宙中最为神秘的奥义。为了避免那个恐怖组织得到它,米歇尔选择了死亡。临死之前,他将自己的毕生心血交给了吴昊,然而这一切对吴昊而言却是一场噩梦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