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8400000040

第40章 清末“新政”时期传播思想的论争(3)

自从鸦片战争打开清廷国门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华享有“治外法权”,可以不受中国法律的制约。列强还在上海、汉口等地以租用土地为名,建立租界,攫取租界地区的行政司法大权,形成一个个“国中之国”。由于清廷的封建文化专制,中国报业基础只能设在清廷新闻法规无法发生作用的租界内。在清廷统治区内,洋人主办的报刊也因有“治外法权”作为护身符而可以不受清廷法规管束。八国联军入侵以后,中国已沦为列强共管的半殖民地。1911年10月8日,两广总督张鸣岐就打着外国人旗号的革命报刊“究应若何办理”,以及是否适用本国报律等问题打电报向民政部请示。民政部将电报咨送外务部商议办法。外务部做出的答复:“报馆既挂洋旗,则吾国报律不能适用。因吾国领事裁判权尚未收回故也。现在只好电商该外国驻粤领事,请其秉公干涉”

革命派与保皇派的报刊大论战

1905年底,中国同盟会成立不久,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资产阶级改良派之间,展开了一场关于中国命运的大论战。救亡图存:改良还是革命?这场论战,是在对方的报刊间进行的。同盟会在东京出版的《民报》,和改良派在横滨出版的《新民丛报》,是论战双方的主要阵地,投入这场论战的双方国内外报刊先后有20多种。这是辛亥革命前夕,一场关系中国前途的政治大论战,一次引导广大革命群众从保皇迷雾中醒悟过来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促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蓬勃发展。

一、两种思想的新闻战

20世纪的第一年,清王朝的王侯卿相是在恐慌中度过的。先是义和团的勇士们进入北京,接着八国联军以守护使馆为由,进犯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慈禧太后不得不恬着老脸,寡廉鲜耻地承诺“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甘当列强在华的代理人,才得以用一部《辛丑条约》,继续做中华帝国的统治者。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寄之无望,爱国的仁人志士,毅然选择了推翻封建统治的革命道路。

因维新变法而逃亡日本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此刻虽怀革新之志,但仍认为中国国民愚昧无知,只能以明君实行立宪,不可行民治。他们仍然幻想在根本不动摇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来发展资本主义。

1898年政变后,康有为逃亡日本,拒绝与孙中山合作;1899年在温哥华创立保皇会,奔走呼号,以救光绪皇帝。他们攻击革命不但不能挽救中国危亡,反而将招致天下大乱、亡国灭种的后果。1902年,康有为公开发表《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与同学诸子梁启超等论印度亡国由于各省自立书》。康梁一伙,已由维新派堕落为保皇派,成为阻碍革命的羁绊。

1901年8月,革命与保皇之争,已初露端倪。章太炎在秦力山主编的《国民报》第4期上发表《正仇满说》,批驳梁启超发表于《清议报》上《积弱溯源论》一文中提出的所谓革命就是“仇视满人”的谬论,向保皇派放出了第一枪。

1902年保皇派在广州出版的《岭南报》攻击革命派策划的广州起义,革命派在香港出版的《中国日报》严词痛斥,双方笔战逾月,这是两派报刊之间的第一次直接交锋。

1903年6月,章太炎在上海出版的《苏报》上发表《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黄世仲在香港出版的《中国日报》上发表《驳康有为政见书》,对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所散布的“满汉不分,君民同治”等谬论加以驳斥。

1903年12月和1904年1月,孙中山在美国《檀山新报》上发表《敬告同乡书》和《驳保皇报》两文,对保皇派《新中国报》散布的“保皇即革命”,予以揭露:指出革命与保皇,理不相容,势不两立;指出强权世界,讲势力不讲仁义,若人心日醒,大举革命,起而倒此残腐清政府,则列国方欲敬我之不暇,尚何有窥伺瓜分之事哉?

以上这些论战,是零星的、分散的,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全面的辩驳。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保皇派的报刊宣传声势虽减,但并不甘心失败,继续在他们的机关报上大放厥词,散布抵制革命的言论,欺罔世人,蛊惑读者。种种迹象表明:保皇派的舆论宣传已成为革命形势发展的严重阻碍。一场摧毁保皇派的思想囹圄,扩大革命阵地的论战,势在必行。

二、大论战的代表作

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从创刊的第一天起,就主动向保皇派报刊发起进攻。孙中山的《民报·发刊词》,为大论战制定了总纲。创刊号上发表了朱执信写的《论满洲虽欲立宪而不能》、汪精卫的《民族的国民》、陈天华的《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对康有为、梁启超的“盛诵夫君主立宪之美”的种种谬说,进行点名批判。康梁方面,立即在《新民丛报》做出回应,并把在该报发表过的、阐明他们观点的一些文章,辑成一部题为《中国存亡一大问题》的小册子,加印1万份,在社会上广为散发。这是《民报》与《新民丛报》展开大论战前的一次前哨战。

《民报》与《新民丛报》的大论战,从1906年4月开始的。代表性的《民报》重点文章有:

《希望满洲立宪者曷听诸》,(汪精卫,刊《民报》1906年4月第3期、6月第5期)。

《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汪精卫,刊《民报》1906年5月第4期)。

《斥新民丛报之谬妄》,(胡汉民,刊《民报》1906年第5期)。

《就伦理学驳新民丛报之论革命》(县解,刊《民报》1906年7月第6期)。

《驳革命可以召瓜分说》,(汪精卫,刊《民报》1906年7月第6期)。

《再驳新民丛报之政治革命论》,(汪精卫,刊《民报》1906年7月第6期、9月第7期)。

《新民丛报之怪状》,(枝头抱香者,刊《民报》1906年7月第6期)。

《驳革命可以生内乱说》,(汪精卫,刊《民报》1906年11月第9期)。

《答新民难》,(汪旭初,刊《民报》1906年11月第9期)。

《杂驳新民丛报第十二号》,(汪精卫,刊《民报》1906年12月第10期)。

《新民丛报杂说辨》,(汪旭初,刊《民报》1907年1月第11期)。

《杂驳新民丛报》,(汪精卫,刊《民报》1907年1月第11期、3月第12期)。

《告非难民生主义者——驳新民丛报十三号社会主义论》,(胡汉民,刊《民报》1907年3月第12期)。

《土地国有与财政——再驳新民丛报之非难土地国有政策》,(县解,刊《民报》1907年7月第15期,9月第16期)。

《斥新民丛报土地国有之谬》,(太邱,刊《民报》1907年10月第17期)。

《排满平议》(章太炎,刊《民报》1908年6月第21期)。

《新民丛报》刊发的论战文章,均为梁启超一人所写。代表性文章有:

《开明专制论》,见《新民丛报》总第75、77期。

《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见《新民丛报》总第76期(1906年3月9日出版)。

《答某报第四号对于本报之驳论》,见《新民丛报》总第79期(1906年4月出版)。

《暴动与外国干涉》,见《新民丛报》总第82期。

《杂答某报》,见《新民丛报》总第86期(1906年9月3日)。

《社会革命果为今日中国所必要乎?》,见《新民丛报》总第86期(1906年9月3日)。

《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见《新民丛报》总第89期。

《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见《新民丛报》总第90期。

三、《民报》与《新民丛报》论战的课题

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些什么问题呢?

1906年4月《民报》第3期还以“号外”形式,公布了《民报与新民丛报辩驳之纲领》,列举了对方在12个问题上的根本分歧:

(1)《民报》主共和,《新民丛报》主专制。

(2)《民报》望国民以民权立宪,《新民丛报》望政府以开明专制。

(3)《民报》以政府恶劣,故望国民之革命;《新民丛报》以国民恶劣,故望政府以专制。

(4)《民报》望国民以民权立宪,故鼓吹教育与革命,以求达其目的;《新民丛报》望政府以开明专制,不知如何方副其希望。

(5)《民报》主张政治革命,同时主张种族革命;《新民丛报》主张开明专制,同时主张政治革命。

(6)《民报》以为国民革命,自颠覆专制而观,则为政治革命,自驱除异族而观,则为种族革命;《新民丛报》以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不能相容。

(7)《民报》以为政治革命必须实力;《新民丛报》以为政治革命只须要求。

(8)《民报》以为革命事业专主实力,不取要求;《新民丛报》以为要求不遂,继为惩警。

(9)《新民丛报》以为惩警之法,在不纳租税与暗杀;《民报》以为不纳租税与暗杀,不过革命实力之一端,革命须有全副事业。

(10)《新民丛报》诋毁革命,而鼓吹虚无党;《民报》以为凡虚无党皆以革命为宗旨,非仅以刺客为事。

(11)《民报》以为革命可以求共和;《新民丛报》以为革命反而得专制。

(12)《民报》鉴于世界前途,知社会问题必须解决,故提倡社会主义;《新民丛报》以为社会主义不过“煽动乞丐流民工具”。

1906~1907年间,《民报》与《新民丛报》,主要是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大论战的:

第一,要不要推翻晚清政府,实行民族革命?第二,要不要实行民主革命,建立共和政体?第三,要不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民生主义与土地国有?第四,革命是否会引起内乱和帝国主义的干涉?

四、《民报》和《新民丛报》的论战焦点

(一)要不要推翻晚清政府,实行民族革命

《新民丛报》反对反满的民族革命,认为满人入关已200多年,早已同化于汉人,谁当皇帝都可以。排满,必然会引起民族仇杀,要把满人杀光。为“爱国”计,不应该搞什么反满的民族主义革命。诚然,当时革命派中确有不少人排满情绪比较强烈。但从革命的主流看,情况并不完全这样。孙中山说:“兄弟曾经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即使“革命排满”色彩很浓的章太炎也说:“排满洲者,排其皇室也,排其官吏也,排其士卒也。若夫列为编氓,相从耕收,是满人者,则岂欲剚刃其腹哉?……所欲排者,为满人在汉之政府。”要不要推翻晚清政府,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家,这在实质上涉及所谓“国体”和“政体”的问题。毛泽东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写道:“这个国体问题,从前清末年起,闹了几十年还没有闹清楚。其实,它只是指的一个问题,就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至于还有所谓‘政体’问题,那是指的政权构成的形式问题,指的一定的社会阶级取何种形式去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当年的革命派虽不能像马克思主义者那样明确地解释国体与政体的意义,但他们所争的确不仅是政体,而且是国体。

保皇派反对民族革命,不企望国体的改变;热衷于“政治革命”,只企求政体有所变化。梁启超从戊戌开始,先是提出变法,后鼓吹“立宪”,现又主张要“政治革命”,其核心是要保救光绪皇帝,然后通过他,“革君主专制而为君主立宪”。在梁的心目中,“立宪之原因,则君主之肯与不肯,固占一部分,然其肯与不肯,仍在人民之求不求,故人民之求立宪,实能立宪之最高原因也”。他认为“君主之所以不肯立宪者,大率由误解焉,以为立宪大不利于己也”,倘若有人“为之凄婉陈说,使知立宪于彼不惟无害,而且有大利,则彼必将欣然焉,以积极的观念而欲立宪,于是立宪之几动”。《民报》批驳了这些观点,指出:满洲贵族统治者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所实行的残酷的民族压迫,是谁也否认不了的事实;由一小撮满洲贵族掌权的封建专制政府,不仅是摧残人民的暴虐的政府,而且还是投靠洋人的卖国政府;要想救国,必须彻底推翻以光绪皇帝为首的晚清王朝,进行民族革命,这是问题所在,这也是革命派所以反对保皇派“政治革命”的关键所在。

(二)要不要实行民主革命,建立共和政体

《新民丛报》认为,中国民众素质低下,还不具备共和国公民的资格;因此,只能“拾级而升”地搞一点改良,实行“开明专制”和“君主立宪”,绝不能“躐等”,“越级”地闹革命和建立什么共和政体。梁启超的理由是:

第一,为什么中国不能行共和政体?因为“今日中国国民,非有可以为共和国民之资格者也。”什么是“共和国民之资格”?他认为“共和国民之资格不一端”,而最重要者,“有能行议院政治之能力者,斯有可以为共和国民之资格”。凡议院政治,恒以议院之多助寡助,黜陟政府,故议院大多数人应具有批判政治得失之常识。但当时中国的现状是:“苟老辈者多数焉,则复八股之议案,可以通过也;苟新进多数焉,则尽坑满洲人之议案,可以通过也。而政府若否认其议案,则顷刻不能安其位,而彼之首领且将代之而实行之也”。在这里,反映他对封建顽固派与革命党人一并加以抨击和贬斥,认为如此素质,绝不能行使议院政治。梁还指出,议院政治还需有“发达完备之政党”,而“今之中国,无三人以上之团体,无能支一年之党派”。所以,“今日中国国民,未有可以行议院政治之能力也”,因而“今日中国政治,非可采用共和立宪制者也”。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十一卷)

    悦读MOOK(第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

    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之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秉承一贯的理性、思辨、前瞻的学术期许,遵循全面、新颖、敏锐的年集宗旨,凝聚学界、业界人士的最新探索和思考,《新闻传播学前沿2007—2008即将付梓。2007年和2008年我国发生了很多大事,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汶川大地震、第29届奥运会成功举办。新闻传播学研究紧紧跟随这些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事件,不断地从新的视角进行理性思考和总结。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同志考察人民日报时,就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引导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这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为领导干部以及各类办公室工作人员从事文书写作与文书处理工作提供了方便,让读者能轻松应付工作中的文书写作诸多难题,为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方便。这是一部既有严格规范标准,又有较强实用价值的工具书,一本在手,书写公文无忧!
  • 警察素质与警察意识

    警察素质与警察意识

    本书把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与公安人才培养研究结合起来,探索了公安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为人民警察意识的培养和人民警察素质的提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 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

    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

    幸福与优秀兼得,品位与财富共存,这样的梦想在怎样的城市可以实现?能否以版权为枢纽,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推动“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铸就宜居宜业之城,让人们文化地诗意地栖居?敢为天下先,成都人,在探索!《版权兴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路径探索》首次将版权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要素来加以研究,是对世界城市发展理论与版权理论的双重创新。(版权兴市),站在时代前沿的城市领导人不能不读,奋斗在版权工作一线的实践者不能不读,追求理想生活的现代人不能不读!
热门推荐
  • 王道守护

    王道守护

    我不是大恶之人,也不是大善之人。我只想得到我该得到的,守护我想守护的。我不想交太多朋友,不想有太多牵挂。但如果是我心中之人我便会倾力守护。犯我心中之人者,即使是神,也必诛之。断肠人心若罔尘叹空城欲归无门怨无能残剑无棱拭泪痕勿再心疼为伊人献祭吾魂碎星辰斩魔杀神守护,即吾之王道!
  • 创世豪杰

    创世豪杰

    一个传奇,一个怪胎兼奇葩,开始于天武大陆这个中等面位,但是天武大陆只是开始,未来会如何?神之秘境,不过只是开始。
  • 重生之极黑权少

    重生之极黑权少

    被渣爹和两个姐姐联手侮辱陷害,深夜重生了,睁开双眼,获得变态异能,重活一世她定不做弱者。渣爹重男轻女,那就如他所愿。渣姐羡慕嫉妒,别客气,就再猛烈些吧。渣男黏上来了,怎么,想试试看搞基的滋味?……关于她—听说深家的小少爷,其实是情妇所生呢?可是深家没有男丁,是不是情妇生的也无所谓吧…也对,不过长的……怎么说呢,酷炫中带着性感!关于他—听说君二少又拿到影帝的桂冠了,这已经是第七个了!他母亲就是风靡全球的影后,会生出个影帝儿子也不稀奇…也对,不过长的……怎么说呢,简直是妖孽!……疑似初见:某男玩味用食指挑起她的下巴,“深夜…深夜…一个男人怎么叫这个名字,真是引人遐想。”甩开他的手,“二少,这样不雅观。”“听说你上厕所的时候从来不用便池,这是为什么?”某女从容道,“个人习惯而已。”“哦…那陪我上个厕所去?”“……”她是女的!疑似弟控:“我们同校,而且比你大几届,是不是应该叫我声学长?”某男唇角扬起笑意。“学长。”“叫声师兄。”“师兄。”“叫声哥哥。”“……你是弟控吗?”这画风不对!身怀异能,深夜这一世只想手握权势,不被人欺负,可是身边总有个男人围绕,这个男人重口又变态,偏偏她能看透任何人,却独独看透不了他。“我会……魔法,别靠近我。”“魔法?这样的吗?”一物什突然飞到某男手里,他妖妖的笑了起来。“……”该死,他也有异能!【简单来说,这是一个酷炫的女人和一个祸水的男人之间相互变态的故事。】——————————————本文现代架空异能,元素颇多。女扮男装,酸爽虐渣,男强女强,1V1双C宠文,欢迎跳坑。
  • 你若盛开,清香自来

    你若盛开,清香自来

    本书精选了余显斌的数十篇作品,这些文章情感真挚、语言精美、想象奇特,精彩纷呈。中小学学生阅读这样一本文质俱佳的文学作品,对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会大有帮助。本书收录的作品,不是名著,但是属于好作品;没写重大题材,但大都真实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迁,人们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没有高深莫测的技巧,但或平实、或奇巧、或清新可人、或浓郁奔放,更适合青少年读者学习、借鉴。
  • 周赏集(郑欣淼散文)

    周赏集(郑欣淼散文)

    原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故宫学”的首倡者郑欣淼先生的散文精选集!书中所记多是怀德含芳的文化名人,有纪念怀想、回忆风云人物的生平事迹,与故友知己的深情厚谊,文中所记颇有许多造诣深厚的艺术界、收藏界名家。散文感情真挚,言辞恳切,眼界高远,思考深刻。文中涉及种种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思考,文博界相关的名人轶事,有极强的社会教育意义和可读性;文从字顺,间有佳句妙词,值得品味。《周赏集》是原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故宫学”的首倡者郑欣淼先生的散文精选集!本书收录了郑欣淼多年来创作的长短八十多篇文章,约20万字。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魔法少女战记

    魔法少女战记

    本书为《魔法少女育成计划》同人。三次元世界的宅男林子明被魔法王国的吉祥物法布诱拐到了魔法少女育成计划里,而林子明也被迫成为魔法少女的一员。那么,原有的剧情会不会被改写?林子明的加入是否会让那些只活在op里的魔法少女们避免那悲惨的命运呢?
  • 我的家和我的书缘

    我的家和我的书缘

    无论如何这一生只有这一次,而这一次奇异的旅程我要承载我的文学我的小书屋遨游起来。
  • 遥望星河,请君莫念

    遥望星河,请君莫念

    我是墨卿寒,收到上级指令去往2012年的地球寻找命定之人,并要与之合作,穿梭古今中外,收集灵石碎片。第一次遇到她的时候,她已经跳楼自杀了,但为了完成任务,我费劲力气救活了她。但她那一副看外星人的表情是怎么回事?咳……虽然我的确是外星人。使出浑身解数,终于说明白了,我和她成功的踏上收集灵石之旅,但是……状况不断啊!神啊!我堂堂墨长官竟然要屈尊去偷东西、拉马车?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在这段旅途中,遇到了彼此,是最幸运的事,君瑶,我不会放弃,为了嗣音,我一定会让我们一家三口团聚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 囚龙升天

    囚龙升天

    囚龙谷,龙头关,北临黄沙,南壤沃土。多少神仙事迹,多少将帅枯骨,回头看——唯有能出这鬼谷的人,方能囚龙升天,藐视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