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6700000043

第43章 罗钦顺的族论与谱论(2)

其三,泰和王氏祠堂的事例。据《泰和山东王氏祠堂记》可知,宋淳祐中益斋路经泰和山东里,喜欢此地风土,命小儿子季可居里之下洲。季可四子,长次又分居上洲,相距仅里许。“下洲旧有祠堂,历年滋久,亲尽服穷,而祠益废。”明中叶族之有才学、德行之人履文等聚族商议:“木有本,水有源,惟益斋府君吾阖族数千百指所从出也,其(当是“岂”字)可忽忘!必祠而事之。保本之义,庶乎其少尽耳。”众皆响应。该祠建于嘉靖七年(1528年),“即遗址作前堂四楹,后堂二楹,外为大门,表以绰楔,深广悉仍其旧。后堂以藏主,前堂以陈俎豆。岁以清明日有事于益斋府君,季子及四孙配焉,礼也。其四代之祭日皆更卜,去祠堂远者则于正寝。礼制既协,而情义亦周。”值得注意的是,王氏不仅祭祀远祖,也祭祀近四代祖先,与罗钦顺的主张一致,所以罗氏“嘉其所举合义”。事实上罗钦顺还有感而发,在记文的开头说了一大段话:“礼之行于家者,惟祭为重,所以报本而追远也。此人道之大端,孝子慈孙之至情也。去古虽远,遗经尚存,制度仪文犹有可考。而因陋就简,其来已非一日,虽贵极卿相,有家庙者亦云鲜矣。知礼之君子,盖深病之,于是乎祠堂之制起焉。其为制也,盖参酌古今之宜而通乎上下者也。是故家有祠堂,则神主有所藏,人心有所系,昭穆有序,尊亲并隆,仁让之兴未必不由乎此,其有裨于风化岂小哉。”罗氏基于家庙制度难行,祭祖可兴仁让,有裨于风化,肯定了参酌古今之宜而通乎上下的祠堂之制。

此外,《整庵存稿》卷一还有两篇记文有关祠堂问题。一是《上模曾氏续置祭田记》,记载了曾氏祠堂:“上模曾氏所居有上下村,下村故有祠堂,有祭田,岁以中元日行事,凡在陪位与燕,列者颇有,义例为之损益,然常不下千数百指,可谓盛哉。成化间堂宇颓敝,租入或不登,先世坟茔着散在他方者,亦旷不时省。其族之杰曰士举翁,力倡族人修辑经理,且于堂右作祭扫亭,以视牲杀,左作宴会亭,以展旅酬,而祠之规制亦备。”正德初元,曾氏三十一人鉴于祭祖简略,商议各出己资购田,事成请罗氏赐记。可知泰和上模曾氏故有祠堂,成化年间扩展,正德初又增加祭田,祠堂祭祖制度在明代不断发展。

二是《沅州守素庵曾公祠记》,记载泰和文水曾氏祠堂。该祠系专祠,祭祀由云亭乡迁于文水的曾瑀,瑀字儒玉,号素庵,官至沅州守,有七子。素庵死后,其子桂阳县令曾宪与诸兄弟商议:“先公官至大夫,基开文水,所以覆载我后人者,功德甚盛。子子孙孙讵能一日而忘报耶。夫情之所不能忘,则礼固有当讲者矣。”于是达成协议,“乃刻木肖公像,奉为文水开基祖,祠于正寝之东,创置祭田若干亩,以次收其租入,具品物,岁以中秋后一日公之生旦,迎神像出莅中堂,致特祭焉。”并配以原配和继配夫人。罗钦顺对此评论道:“予观桂阳兄弟之意,盖以文水之迁,实自公始,子孙将百世赖之,异时虽服穷亲尽,报本之祭,断不容已。然必自今有举,则以嗣以续,庶乎可至于无穷,而公得常食其报。虽考之于古,未必尽合,要其心之笃于孝,则贤于流俗远矣。宁不为君子所取乎!”由上可知,该祠是以名人专祠的形式作为家族祠堂的,所祭个人是作为始迁祖存在的,这样的祠堂必然会发展成服穷亲尽族人仍然祭祖的宗祠。这是一所特殊的祠堂,从建于正寝之东来看,建祠者似乎参考了朱熹《家礼》,但牌位设置与祭仪不同于《家礼》。罗钦顺也深知于此,指出与古礼未必尽合,然而却以出于孝道加以鼓励。罗氏说,因与桂阳兄弟有文字交,故从其请作是记。

最值得注意的,是罗钦顺不仅仅主张折中程朱同时祭祀远祖和近祖,还付诸实践,修建了本家族的大小宗祠。《整庵存稿》卷十五收有祭文两篇,一篇是《祭告始迁西冈祖大观府君请神主入新祠文》:“顷年改作祠堂,幸底完美,乃涓吉日,用妥明灵,位正厥中,礼从其旧。质堂府君位下子孙神主序列于左,章山府君位下子孙神主序列于右。谨以牲醴,用伸虔告,灵其降鉴,是止是绥,佑我后人,永永无斁。”该文无写作年代,因本卷按年编排,前一篇《谒族高祖乐志府君墓告文》作于嘉靖六年,而是年为罗钦顺致仕之年,故新祠当是改作于致仕不久。该祠所祭始迁西冈村祖先大观府君系阙城罗氏六世祖、罗钦顺高祖之曾祖,大观府君与罗钦顺已出五服,新祠主祭大观府君神主,是一座大宗祠。另一篇是《祭告三代考妣请神主入小宗祠文》,其文曰:“顷作小宗祠堂,幸底完美,式遵国典,以妥明灵,兹奉显曾祖考妣神主入居右第一室,显祖考妣神主入居左第二室,显考妣神主入居右第二室,亡叔凯风秀才神主袝于左序,故嫔赠淑人曾氏神主袝于右序。”该文也无写作年代,列于前文之后,当是大宗祠建成不久所作。该文为曾、祖、考三代神主入祠而作,祠中左第一室当是已有高祖神主,确如祭文所说,是遵照国典祭祀四代祖先的小宗祠堂。依据罗钦顺的官位,实际上就是家庙。由上可知,罗钦顺在致仕不久重视宗族制度建设,完善了本族的大小宗祠。罗氏大宗祠的设立,是对传统宗族制度的违礼逾制,或许反映了嘉靖初年士大夫宗族建设的动向。

小结

罗钦顺关于宗祠祭祖的观念,他的族论和谱论,均与泰和的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分不开。从本文第一部分我们对谱序的分析可以看出,泰和多唐宋以来的世家大族,出了不少因科举成功而仕宦者,有重视儒学和文化的传统。罗钦顺谈到泰和的士人时说:“泰和自国初以来,号称多士,其尤显者,文学勋业往往追配古人。或乃颠踬于时,负其才终不获展,而深培厚积,以大放厥辞者,亦多卓然有可称述。”泰和士人的文化修养深厚。不仅如此,泰和普通百姓文化素质也较高,且形成了比较安定的社会秩序。罗钦顺指出:“吾泰和旧称忠义邦,其民多士。虽不为士业,亦往往通章句,能操笔记姓名。其治生甚勤,野无寸土之旷,老长旦暮相与教,诏其子弟率在于孝弟忠信,敦礼义,尚廉耻,先公家之奉而后其私图,故其民至为易使。”似乎泰和民间是一个耕读传家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重视宗族的观念也有深厚的基础。本文第二部分指出了罗钦顺关于世族的形成和维持、人才与族盛的关系、族谱的功能、修谱维持社会秩序等方面的观点,如果我们将其与明初内阁大学士、泰和人杨士奇有关宗族的论述相比较的话,就会发现杨士奇均已有所论述。由于杨士奇的显赫地位以及其文集早在正统年间就已刊出;罗钦顺也曾为士奇宗族写过谱序,称赞杨氏世德之盛,可知他的宗族观念受到了杨士奇的影响。特别是罗氏关于“文行”和谱牒与世家关系的论述,与士奇有关看法如出一辙。可以说,宗族的故家观念形成传统,一脉相传,反映出泰和世家大族为中心的社会特点。罗钦顺宗族观念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宗祠祭祖的观点,他把祠堂祭祖作为礼制讨论,认为程颐主张祭远祖、朱熹主张祀近祖均值得重视,并提出折中程朱的主张,既是保存二者精微之深意,也是从人情出发制定礼仪,而主张礼以义起,可以从权处理。罗氏基于家庙制度难行,祭祖可兴仁让,有裨于风化,肯定了参酌古今之宜而通乎上下的祠堂之制。罗氏不仅鼓励他人建祠祭祀始祖,还在本族设立大宗祠,身为著名学者而不惧对传统宗族制度的违礼逾制,或许反映了嘉靖初年士大夫宗族建设和维护社区社会秩序的动向。

结论

首先,明代祭祖礼俗在传承中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宗祠的普及是其特点。

明代祠庙祭祖是在宋元社会甚至更早时代社祭、墓祭、寺祭祖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祭祖依附或与寺观结合,可以追溯到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福建兴化,这一时期的宗族祠庙祭祖带有鲜明的佛教色彩。祭祖依附或与社祭结合,在徽州比较明显,其事例有发生在南朝和唐代的。墓祠祭祖是宋元时期祠祭祖先的主要形式。就宋元祭祖总体特征的变化趋势而言,是祭祖从依附或与地缘性社祭、宗教性寺观、纪念性名人祠庙结合而逐渐分离以及独立性祠堂祭祖的渐兴。唐五代十国以降上述宗族祠庙祭祖的演变,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迁,即佛教社会文化由强变弱、儒家社会文化由弱变强,而儒家社会文化由弱变强是在吸收佛教文化的基础上发生的,这两种变化消长的关键点是宋代程朱理学的形成。从祭祖的角度来看,宋明宗族制度是程朱理学文化形态的一部分。宋以后宗族形态的形成,也是士大夫沟通儒家经典、程朱理学、国家礼制与社会民俗、大众心理的实践结果。在根本上不损害专制等级制度的前提下,士大夫从民情出发,对祭祖制度斟酌损益,从权处理,形成了民间认同、政府认可的宗族祠堂祭祖特色。朱子学首先是福建的地域性学派,福建是受《家礼》最早影响的地区,《家礼》复出或刊刻不久,仙游就有仿造《家礼》中祠堂之制而建合族祠堂、置祭田供祀的,这大约是宋以后新宗族形态的最早一批宗族祠堂。也就是说,仙游实际上包括兴化地区在南宋时代已受到《家礼》的深刻影响,宗族组织化。元代婺源汪氏的建祠祭祖,也带有宗族组织化的制度性建设性质。特别是婺源大畈汪氏祠堂,大小宗祠堂俱备,大宗祠知本堂是始祖祠和汪华特祠结合的大建筑,建祠的目的是合族。吉安宗族设立,祠堂祭祖大致是从元代开始的,元代吉安宗族建祠祭祖已经比较成熟。

有明一代的祭祖礼制基于《大明集礼》,而《大明集礼》仿自朱熹《家礼》,从而使《家礼》第一次进入国家典制,明代的祭祖礼制实际上是《家礼》的官方化。所以明代是以官方传播朱熹《家礼》的时代,《家礼》在明代的极大传播,官方的礼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明朝政府以及士大夫对朱熹《家礼》特别是祭礼的提倡,贯穿有明一代,明中后期进一步深入民间。明代宗祠的建设与发展,是以《家礼》的普及和士大夫的推动为背景的。实际上这也反映了明代宗祠发展的动力。“议大礼”的推恩令导致的嘉靖十五年家庙及祭祖制度的改革,特别是允许庶民祭祀始祖,更在客观上为宗祠的普及提供了契机,强化了宗祠的普及,宗族势力凸显并且制度化与组织化。

同类推荐
  • 阎锡山“绥西屯垦”研究

    阎锡山“绥西屯垦”研究

    本书对“绥西屯垦”的历史渊源、组织管理、成效、作用、影响等内容作了研究,分析了正反两方面的意义,做出了客观评价。具有史料价值及研究的创新性。
  •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

    民办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

    20世纪的后二三十年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转型期,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在西方国家,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经历了“高校管理革命”后,走上了市场化和商业化的道路。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大学获取公共资金额度的逐渐减少,寻求更有效的管理方式和经营方法以促进大学的发展成为了改进大学管理模式的重要手段。
  • 新闻发言人与媒体:沟通策略与技巧

    新闻发言人与媒体:沟通策略与技巧

    本书在广泛搜集资料、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的基础上,作者做了以下尝试:第一,研究定位上的突破。根据所能搜集到的资料,本书是目前为止第一本专门针对高等院校特别是新闻院校学生的教材,而其他学者所著多为培训教材。第二,研究视角和体系上的创新。本书以媒体与新闻发言人的互动为基本立足点,为此确立自己的研究视角和教材体系。第三,教材形式上的突破。本书充分考虑了现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阅读特点,注重文字流畅、形式新颖、图文并茂、体例生动,尽量引用最新的资料。本书设置了“知识导航”小板块,使读者对内容预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 节目主持人语言传播艺术

    节目主持人语言传播艺术

    本书试图从传播学和系统论的角度,结合诸如信息论、控制论、传媒生态学、新闻学、美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知识理论来探索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的传播现象、技巧和规律。
  • 什么样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

    什么样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

    本书收录了《什么样的城市是最好的城市》、《改革开放30年与城市发展的战略转型》、《中国城市正进入品牌价值时代》、《五大趋势预示中国城市新价值》、《生活质量是检验城市价值的唯一标准》等文章。
热门推荐
  • 龙啸玄黄

    龙啸玄黄

    一条上古龙子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被封禁在一块黄龙玉中长达两亿年之久,直到2011年的某天在古玩店中被一个名叫龙鸣的奇石爱好者给买了回家。经过抛光打磨后,原本封印龙子的黄龙玉产生了肉眼不可见的裂纹,机缘巧合之下龙鸣的精血通过裂隙进入了龙子所在的空腔内,接触到龙鸣精血的龙子终于苏醒并且破开玉石降临了人间。而龙鸣自从龙子临世的那一刻起,命运就发生了巨大的转折,是祸是福?请追看《龙啸玄黄》
  • 一个人得天荒地老

    一个人得天荒地老

    当爱情还未降临,对你的眷恋已然而至;当爱情已然降临,对你的深情无处投递;在夏夜璀璨的群星下,许给了你一生值得纪念的承诺,我的承诺不曾瓦解,你的感情却支离破碎,昨日的伤痕依然清晰,今日的快乐可是真的虚无,对于幸福的定义,我们存在太大的偏差,但是我始终相信,生死相依,不离不弃。整个世界都背弃了你的时候,你依然还是我手心里的宝。
  • 原点的星

    原点的星

    你是我最闪耀的星,可是最后,我们却回到了原点
  • 荒蛮至尊

    荒蛮至尊

    昔日天才经受打击,沉寂五年。一场机遇化身成龙,搅乱这片天地风云。
  • 网游之黑暗剑神

    网游之黑暗剑神

    圣战大陆三万年,百族圣战爆发,血流成河,以人族为首之百族惨胜龙神大陆异族入侵,百族签订万年停战协议,圣战大陆百废待兴,天启时代降临!天启大陆五千年,以龙族为首百族率先撕毁协议,发动百族内战,对人族疆域进行掠夺,仅仅百年,人族疆域十不存一,人族转攻为守。
  • 绝世武极

    绝世武极

    一名穿越者,偶然来到异界,意外的成为青叶镇叶家的子弟,他是如何凭借着自己的天赋与勤奋从青叶镇崛起,让叶家和他的敌人一次次的震惊!这是一个弱智成为强者的故事!(敬请观看。)风嫩新人,新书上传,求各种支持!求推荐票、求点击、求收藏、
  • 少爷的奋斗

    少爷的奋斗

    人类愚蠢的发动了第四次世界大战,导致地球已经完全不适合居住。而SHE第五代智能工厂管理员的主人在离开银河系的那一刻,将SHE第五代智能工厂传送进黑洞穿越时空寻找旧时空的主人。但是,SHE第五代智能工厂由于长时间的时光旅行,程序受到了干扰而偏离了目标——导致程序失误捕捉到了马熙铭,而让二十一世纪的钢琴家马熙铭,意外重生到了1908年的包头。从此,马熙铭凭借系统的帮助,逐渐在包头壮大,让西北成为世界列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在辛亥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瞩目的焦点。
  • 穿越火线之异界冒险

    穿越火线之异界冒险

    千里独行,形影单,耐饥寒,历磨难,啸苍天,终将上天揽月,霸云天。意外的意外,我穿越到异界,经历了太多太多,有喜有悲,有辛酸有泪水,有面对困难的无助,有大难不死后的欣喜;从有到无,从无到有,从天真胆小到严肃坚毅,从恐惧到从容面对,从回家强烈的欲望到热爱冒险的征程。。。。。恍如隔世却又记忆犹新;好像从未发生却又难以忘记。。。。。
  • 无极四方

    无极四方

    “不服?来战!”是年少轻狂,还是确有嚣张的资本?“你,是我的!”是懵懂无知,还是霸气侧漏?谜一样的少年,谜一样的经历,谜一样的故事……
  • 漠北荒

    漠北荒

    逃出沙漠里的农场,那是个漩涡似得谜团之地,很多人都被囚禁于此,但是这边守卫却很松懈,看守人也对大家很好,只要劳作就可以获得愈加丰富的美食,但是待久了很多人却知道大家都会变成守卫人那种面无表情的行尸走肉一般,在一起巨大的丰收之后,大家伺机逃出来了。沿着漫长的沙漠之路逃窜到一个新的城市后却发现兜兜转转又似乎回到了起点。但是女主发现了端倪,她找到了破绽,逃出来了,但是似乎又没有逃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