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6600000019

第19章 台湾女性文学的发展(3)

康芸薇60年代初开始崭露头角,她给文坛带来了艺术的新质。康芸薇的人生,带着中国近代社会特有的历史风尘,生命的成长季节里刻满战乱、离愁、孤独的的记忆,同时也得到祖母的亲情滋养,以及民间文化的熏陶。1936年出生于南京的康芸薇,在兵慌马乱中被送回河南老家陪伴祖母,与在重庆的父母分隔两地。愁黯童年中最美好的记忆,就是到戏0看戏,接受最初的艺术启蒙,同时也让忠孝节义、是非曲直造就的英雄祟拜,成为康芸薇终身守的信念:“歌颂美善光明,仍在追求,从不放弃。”1949年,陪叔叔、祖母飘落到台湾的康芸薇,再度与亲人生离。童年往事在心中存藏不住了,有话想说,特别是那种有故事要讲给姊姊妹妹所听的心情,促使康芸薇走上写作之路。1960年,进入职业女性生涯的康芸薇开始在《中央日报》副刊发表文章,此时作品皆为人生光明面的歌颂,且风格趋向当时文坛流行的空灵、唯美、浪漫色彩。1963年结婚,因为生活有了改变,特别是对婚姻中的女性人生况味与两性关系相处的深切体验,康芸薇笔下的小说世界也另上层楼,女性视角观照下的生活经验,开始得以独特的呈现,平实的叙述中带有了一种冷色调。

康芸薇并非高产作家,60年代出版短篇小说集《这样好的星期天》、《两记耳光》之后,写作基本中断,20年后才有新的小说集问世。康芸薇的创作紧紧围绕妇女生活取材,并将其纳入女性观点目测的视野之内,在官方话语的文学还被继续强调的年代里,康芸薇这样的取材范围或许会被人认为“格局狭小”、“6离时代”;在当时男性当道的评论市场,她的作品也很难引起广泛的重视。她既挤不进反共文学的主流位置,也没有加入怀乡文学的行列,同时又与市场诉求的女性言情脱钩,所处的是一种夹缝中的尴尬位置。但文学追求的独异和特质终究会凸显于文坛,康芸薇凭借她独到的生活体验与发现,以及行云流水、纯净自然的文笔,还是得到了作家和读者的喜爱。1966年,经作家隐地引荐,康芸薇的《这样好的星期天》由全盛时期的文星书店出版,宣传海报称同一批出书的青年新锐是“一派耀眼的新绿”。资深作家朱西宁曾有这样的评价:“尽管她的作品取材狭隘,处理细琐,却在这狭隘细琐里,展现出一派大家风范。那该是她底子里蕴藏的广博的爱心,和对人生无比单纯的信任所使然。”作为颇有特色的女性小说家,康芸薇不以题材的广阔、作品的丰富而取胜,其创作特质也未得到当时评论界足够的发掘,但这并不能抹煞其文学价值。事实上,康芸薇对女性题材的关心与专注,使她最擅长处理的“便是现代男女(其中以女性为主)所遭遇的种种纠葛和挫折。”精确地捕捉男女之间那种稍纵即逝的感情错综纠缠,深刻地传达大时代音响覆盖下不被人重视的“小女声”,这使康芸薇的小说于细微处见出了女性人生的大世界。

康芸薇的女性故事多发生在家庭内部。家对于女性的成长而言,有着太多难以言说的人生况味。从为人女到为人妻为人母,她们不可避免地遭遇了家庭与事业、女性与天职的矛盾,强烈地意识到传统道德、男权文化对于女性人生的约束力量,也更沉重地承受了两性之战的冲突和压力。结婚的女人就必须习惯于呆在家里,你不能再象做女孩子那样自由;当家庭主妇必须相夫教子,你不需要到社会上谋一份事业;居家的角色就是恪守妇德,你没必要显示自我的兴趣、意向与力量。透过《养鸡记》这样一种平凡、琐碎的生活素材,康芸薇道出了“女人在家”的悲哀与不平。及至《凡人》、《这样好的星期天》等篇什,康芸薇更是把性别战斗移人家庭,对两性关系做了深刻的剖析。《凡人》描写两位女性由相识、相知到绝交的过程,呈现出女性人生的苦涩沧桑。小说中的两名女子,一位保守怯弱,婚姻生活没有幸福可言,面对不平等的夫妻关系,只能压抑自我,苟且生存;另一位性格激进叛逆,不想在夫权统治面前放弃自我,她忠实于自己的感受并勇于承受生命中的抉择,婚姻路上几番进出,虽然一身疲累,满心伤痕,却仍然保持了孤高绝决、愤世嫉俗的倔强姿态。这两位性格各异的女性,在妻职与母职的身份上都不快乐,她们体验的不是美好的温情与爱心,而是被孩子拖累的烦扰,被世俗生活重压的9愤。男女不平等背景下的“家”,对于她们的青春理想和人生成长,无异于一个陷阱。所不同的是,前者在委曲求全中任柔软的家庭锁链把自己囚禁,后者则在性别战斗中独自上阵,为争取女性的权利与人格理想左冲右杀。这叛逆女子“荷戟独彷徨”的形象,蕴含了几多女性的隐痛与愤懑,又传达出作者多少期待与渴望!

结婚对于女性而言,往往是其人生的一道分水岭。走进家庭围城,面对平淡琐屑的日常生活磨砺,经历着自我身份的改换与人生格局的重新调适,检视着从前的少女梦想与婚姻现实的落差,特别是必须直面夫妻之间两性关系的微妙相处,再加上“婚姻里只见人的寂寞,而不见当年海誓山盟的恋人,这一切足以令婚姻中的女人两肩沉重,复杂难言。康芸薇的小说揭开了婚姻的内幕,触及到男女不谐调的婚姻生活的特质。《不成熟的女人》表现女性在两性关系相处中的适应困难,女主人公的再三努力,仍然不能达到男子的认同。《凡人》中的第二女主角对婚姻生活的感慨,可见女性理想在现实中的失落:“婚后,我遭到了真正的打击。我尽了很大的努力,仍然制造不出爱情。”《新婚之夜》藉一位少妇陪丈夫参加同事婚礼,看到丈夫在酒席上和别的女人的轻佻举动,由此引发关于婚姻生活实质的质疑,许多痛苦的女性生命体验重新浮上心头。形形色色的婚姻现状,一是道出了婚姻生活的冷峻真相,二是批判锋芒直指男权中心话语。

《这样好的星期天》,对性别政治的批判更加尖锐。故事中的家庭主妇与丈夫一直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妻子只能生活在被丈夫统治的“家”中。某个星期日里,妻子想与丈夫聊聊天,谈谈心,但她所期望的情感关怀与沟通却遭到丈夫斥责,不是嫌她啰嗦,就是视她无理取闹。伤心的妻子回想起婚姻生活的历程,破碎的片断和婚姻的幻灭感一再涌上心头。记得在医院痛苦待产的时候,她原本希望丈夫紧紧握住她的手,在爱情体贴中给她鼓励和力量;但实际的情形是,丈夫漠然地看着她,想不起自己应尽的责任,过后还不以为然地嘲讽妻子:“每天有那么多女人要生孩,如果像你说的有那么危险,大家就用不着再担心人口膨胀。”但最可悲的是,男人用自己的标准规范了女人,女人又用这种标准规范了自己。小说中的妻子尽管有悲伤,有愤怒,但她不敢越出家的牢笼,她已经习惯了亦步亦趋地跟随丈夫,“我无理的自我虐待,回到阴冷的房里,在那个阴冷的男人面前捕捉自己的价值。”而嫌她碍眼聒噪的丈大,假借鼓励她调剂生活为名,给她两百元,打发她去西门町看电影。依赖成性的妻子希望一同出行,却被丈夫一语道破她的处境:“你知道林肯解放黑奴以后,那些黑奴怎么样了吗?黑奴不肯离开主人家里,因为他们不知道离开了主人应该怎么样去谋生。”受到刺激的妻子独自来到西门町,但她悲哀地发现,自己连独立逛街的能力都已经丧失。对流行文化的陌生,对车辆行驶方式的无知,对穿越马路的恐惧,使她混入人流,漫无目的游走。但即使如此,她也要尝试着用这种方式反抗一下丈夫和维护可怜的自尊,至少,她不必半路返家接受再一次的羞辱——“我不8意像黑奴,林肯也不会来解放我。”

《这样好的星期天》把反父权文化传统中的古老命题再度提到了人们面前。男尊女卑,男主女仆,男外女内,“女子无才便是德”

,这些封建道德的幽灵,依然游荡在现实生活中的家庭角落,继续着男权强势话语对女性生存空间的主宰,和对女性自我身份的剥夺。在家庭内部的性别战斗中,丈夫背靠强大的男权传统有恃无恐,女性却只能依赖丈夫体现生存的意义。更令人悲哀的是,长期生活在幽闭的场景中,被奴役的女性尽管有了走出的可能,偶然得到了“被解放”的机遇,也因为被豢养太久而丧失了生存的能力,这种被弱化的生命力量与女性身份,使得出走的“娜拉”仍旧茫然无措,举步维艰。这篇小说充分暴露了家庭主妇的现实症结,触及到诸多层面的女性问题,写尽了丧失性别身份的女性的心酸、愤懑与悲哀。颇具颠覆意义的是,一向怯懦压抑的家庭主妇居然说出:“林肯也不会来解放我”之类的话,这使她在对丈夫深深失望、不相信男权能够拯救女性的基础上,再度否定了领袖人物与救世主的谎言,这“不啻揭穿了反共领袖自居妇女解放领袖的骗局,暗示著反共与性别战斗的不同质性,女性解放只有靠女性自觉自救——即使只能消极地在公领域中游荡,也胜过被家庭制度收编。”王令娴作为60年代另一位女性小说家,她和许多女作家早有预兆式的崛起不一样,在少女时代和青春季节从未动过创作念头,也未崭露过文学天分;但她在成家生子后的女性日常生活境遇中起意提笔,虽然是迟开的桂花,竟也带来文坛的馨香一片。王令娴早年毕业于重庆淑德女中,考入国防医学院护理系后,于40年代末随学校渡海来台。少小离家读书,养成独立开朗性格的王令娴,在南港台肥六厂做文秘,恋爱、结婚、生子,日子过得匆忙而平静,压根不知道自己还有创作的潜力。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也许是为了排遣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寂寞,她每天很用心地读报纸副刊,不由得跃跃欲试,以她身边女友遭遇的故事,写下第一篇小说《丧》,并发表于1963年《征信新闻报》副刊。其时,她的爱女正与病魔纠缠,家中经济十分拮据。王令娴的好友、作家隐地曾这样剖析她:“王令娴当初渴望抓的,就是写作。只有在写作时,她可以暂时忘记穷困、帐单、孩子的病以及要买的药。何况,稿子刊出后,还有一笔稿费可领,而这钱正是她所需要的。王令娴最初就是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迈着步子,被动亦复主动地撞开了写作的门。”那段日子,王令娴每月都投寄两篇稿子,即使在心情最沉重的时候也未间断。但她的女儿最后回天乏术,还是夭折了,写作遂又成为王令娴疗治失女之痛的良方。当然,作为一个身兼主妇责任的职业女性,所有的爬格子只能是在夜深人静之际。1965年,王令娴的短篇小说《好一个秋》入选联合副刊精选小说,而接着发表的《他不在家,真好》,更引起文坛瞩目。她的作品虽然不多,但《单车上的时光》、《脱了壳的蜗牛》、《抓不住的云》、《哭在冷冷的月色里》等等,却篇篇引起好评。到1969年,她已出版了四本小说集。王令娴的小说创作,多从日常生活中撷取素材,以写实的技巧,呈现出周遭生活的形形色色。其作品,皆出自心灵真实的感受。平日里喜欢仔仔细细“看人”,并在心中编故事,品出人生一些不平淡的味道,发掘人性的深层底蕴。“所以即使她的生活圈不广,所写的人物、场景,都因描绘细致,刻划深刻,而能引人入胜。”作品布局简洁,擅长心理刻划,内容重质而不空谈,风格朴素委婉而不华丽。

王令娴的小说文本,大都以女性为观照对象,集中探讨都市男女的两性关系。一如前述的女作家作品,王令娴虽然没有在妇女解放的旗帜下,公开宣扬女性主义的议题,但她从太多沉重的现实出发,对粗暴自私、不负责任、唯我独尊的“男性特质”给予毫不留情的揭穿,对爱情婚姻带给女性的“幸福承诺”进行了大胆的质疑。《球》这篇小说极言职业女性的角色紧张和生命磨损,女主人公在工作与家庭中滚球一般的忙碌,原本渴望变成轻飞6扬的高尔夫球,谁知最终却只能变成为柴米油盐而燃烧的廉价煤球。琐屑的日常生活消磨了女性人生的诗意和梦想,家并未成为她一生的幸福堡垒。《好一个秋》则将养女制度和男性强权的双重压迫诉诸笔端,道尽养女阿美在家受养母欺凌,出外被男性强暴的可悲事实,对她不幸的沉沦和艰难的救赎给予了深深的同情。

创作《他不在家,真好》,王令娴的动机是要“以最平淡、简洁的文字,表达出一个内向型的女人由向型的女人最深刻最痛苦的情感。”这篇小说的素材来4,是作者从一位内向型的女友闲谈到自己的丈夫时,有所感受得来的。女友的境遇深深触动了王令娴,她说:“等这一席话谈完,我满心负荷着她的痛苦回家。女人,最深切地体会到女人的痛苦。好几天,我都不快乐,真到有一天,我独自在家,突然想到写吧,提笔写吧,”这篇小说写丈夫外出赴不明“约会”,妻子独自在家的心情与活动,但它与刘枋的《以牙还牙》、艾雯的《安排》有所不同,丈夫虽然不在家,妻子却不再是独守空房的幽9,被人冷落的寂寞。妻子发自内心地欢呼:“他不在家,真好!”她可以不必在丈夫的“家”中受制于人,从而暂时拥有了“自己的房间”,重获了女性的自由。“这时,才觉得自己属于自己,爱怎样,就怎样。”她可以不必全力伺候丈夫吃饭,终日奔波于拥挤龌龊的市场买莱——“真遣憾,那属于女人常去的地方,有点像朵朵鲜花插在堆堆牛屎上。”她甚至点上了烟,喝了高粱酒,想通过对丈夫行为的学习和模仿,看看能否学到他的心思,却不料触动了自己平日的辛酸而醉倒。丈夫归来后看到醉得“不像话”的妻子,并没有联想到自己“衣冠不整,左抱一个,右搂一个,贪婪的亲着野花”的丑态,而昏睡中的妻子,却在喃喃自语:“他不在家,真好。”

这样一个文本传达了女性主义的多重命题,它所提供的镜像,不仅映射了男性的面目,也反观了女性自身的形象。女主角对自我空间如此强烈的渴望背后,是女性长期丧失生命空间的可悲事实,它把拥有一间像伍尔芙所说的妇女“自己的房间”,提到了女性的日常生活中。妻子以对丈夫行为的学习模仿来报复男性,这是女性最初的反叛形式;而妻子在吸烟喝酒中并未喜欢这些行为,更谈不上认同这些行为背后的男性价值标准,这使得女性的反抗越出了男性能够容忍的范围,而不致于成为男性建构主体的镜像。女性既没有象男性希望的那样,通过对男性价值标准的认可而驻足于男权统治的世界,也未能通过女性价值标准的确立,来建构女性的生存空间,她们寻找女性身份的努力,不是在偶然遭逢的生活场景中昙花一现,就是在女性的梦境中潜藏隐现。王令娴对女性生存的困境与尴尬,女性反抗的曲折与艰难,写下了富有深意的一笔。

同类推荐
  • 诗集

    诗集

    作为一本诗歌读物,本书选稿的基本原则是不论门派,但求好诗,鼓励勇于承担,直面现实,体现汉语诗性魅力的写作;无条件地向那些将汉诗带入成熟、开阔、高贵、大气之境界的诗人致敬,向那些给汉诗的未来投注新活力、体现新难度、创造新格局的诗人致敬。写诗在今天比起任何时代都更是一项寂寞的事业,新世纪诗歌版图的拓展,有赖澡雪精神,日益精进的一代人的共同戮力,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隐忍自处,孤怀独往,引领风骚的巨匠与杰作的出现。我们也将不遗余力地发现新手,向有借鉴价值的实验之作开放。
  • 十八岁,我有勇气独自旅行

    十八岁,我有勇气独自旅行

    《18岁,我有勇气独自去旅行》是一本主打“成人礼”概念的游记、小说、图文集。精选适合18岁学生独自旅行的国内景点或城市,并配以当地为背景的小说,搭配景点介绍的形式,让读者们可以够鼓起勇气,行走领略我国的好山好水。本书整体定位为积极向上,充满青春朝气及正能量。旅行是一种病,当你把身边的人都传染了,而你自己根本不想从中跑出来。人生,是一次充满未知的旅行。去了不同的地方,看了不同的风景,知道了不同的事,感悟了不同的人生。
  • 大地上的事情

    大地上的事情

    散文作家苇岸全部关于自然主题的作品结集,包括其代表作《大地上的事情》、《一九九八廿四节气》、《放蜂人》等。全书文字优美,思想深邃,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与万物的浩瀚之间,建立了深刻的联系。这些散文内容涉及蚂蚁、蜣螂、胡蜂等昆虫;麻雀、苇莺、杜鹃等鸟雀;麦子、白桦等植物;日出、大雪等物候……以最美的汉语描画出最壮丽的万物,并由此提出,人类以大地为居所,应当对此怀有谦卑的感激之情,而不要成为一个妄为的物种。
  • 震撼世界的十天

    震撼世界的十天

    本书以时间为序,综述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十夭中发生的主要事件,尤其是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事件。震级为里氏8.0级的汶川大地震是近一个世纪来中国发生的最大地震,其破坏程度及造成的灾难震惊了世界;而中国军民和中国政府在巨大灾难面前英勇顽强、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也震撼了世界;同时赢得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无私援助,期间,以大地震发生后十天中的事件最为惊心动魄,也最为感天动地。这十天中发生的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足以载入史册,留芳千古。
  • 走向南亚

    走向南亚

    腾冲是云南最为神秘和美丽的极地之一。作为热播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故事原点,这里还有更多的精彩故事。为了抗击外来侵略,腾冲人在战火纷飞的年月,用血肉之躯修筑抗战生命线。如今,为了发展经济,他们抓住机遇,奋力拼搏,成功地打通了通向南亚的交通要道,为未来的腾飞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热门推荐
  • 舍利弗阿毗昙论

    舍利弗阿毗昙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俊凯原谅我好不好

    王俊凯原谅我好不好

    她,霖雨沁,一直是一个快乐的高中生,但是,面对爷爷的突然离世,妈妈的重病,爸爸的漠不关心,狠狠的打击这她脆弱的心灵,使她过早的承担了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成熟。街头的雨来的如此突兀,噼里啪啦的下着,她却没有带伞,只能狼狈的躲在一个公司楼底下躲着,时不时伸出头,到处看看,“王俊凯出来了!““啊!真帅,哎呀干嘛啊,躲雨也不看地方!”十几个女人叽叽喳喳的说霖雨沁,对于霖雨沁这种没心没肺的人当然不在乎,只是焦急的看着丝毫没有减弱的雨,遭了,图书馆要关门了。霖雨沁皱着眉头,这时候,三个帅小伙从他身边擦过,王源对大哥说“那个女孩挺可怜的,老王,要不送她一把伞吧?”王俊凯也不说什么,直接把自己的伞递给霖雨沁……
  • 王俊凯,你知道我爱你吗

    王俊凯,你知道我爱你吗

    先说明一下大大是个学生党,更的会慢些。顾初夏和晴梦在逛街。(顾初夏,女主,16。晴梦女主闺蜜,不对骨灰级闺蜜,16)顾初夏和晴梦来到一个他们常去的咖啡厅,见有张桌子很吵,便走了过去。“帅哥,留给电话呗~”“帅哥,晚上有时间吗?”“帅哥我请你吃饭呗~”“……”许多女的围着一个帅帅的男生说。爱管闲事的顾初夏看不下去了,冲进去拉着那个男生的手,对那些女的说:“他是我男朋友,你们要干嘛?!”说完便拉着男生跑了……自己看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泽田纪

    泽田纪

    猪脚扮猪。带着绝色美女扮猪,拿着绝世宝物扮猪,因此引来了一大批猪来劫财劫色,于是猪脚吃猪。猪被吃了,猪的爸爸当然要来报仇,猪的爸爸对于猪脚来说,是虎,真正的虎!猪脚别说吃虎了,打都打不过,只好亡命天涯换地图,得奇遇,获机缘,然后在新地图继续扮猪,带着新结识的绝色美女扮猪,拿着新获得的宝物扮猪,易容也不行,易容也要被认出,于是新地图的猪又被引来了,猪脚再度吃新猪,然后是新猪的爸爸新虎来复仇,猪脚再跑,回到原来的地图,此时原来地图里面的虎已经变成了猪,于是猪脚吃猪,猪脚最喜欢扮猪,这本书就是猪脚扮猪吃猪的一部传奇。
  • 总裁的小萌宝

    总裁的小萌宝

    兮兮是新人,不喜勿喷,小虐小感人霸道总裁,各位亲们可以尽情提意见哦!
  • 镇世传说

    镇世传说

    天衰地枯,诸生求存;圣者治世,谁执弈棋?当灾难劫苦席卷天地,内忧外患,古今争锋,谁人的手段能胜一筹?侵袭的号角吹奏,诸生奋战为求存,宇宙亡续战矛间,谁人可稳坐无上的宝座?灭世救世,自古纷乱多战血,恩怨情仇难理清,寻策问计图太平,怎奈层阻叠险无人定。少年心坚怀梦修武道,正值天骄并起,诸雄霸世,古今争锋的时刻,这里道统宗族林立,遗脉百族横行,宇宙强者混战…看战争盛宴由谁执掌,盛世的悲歌谁去演奏,枯竭的世界如何拯救,功与罪的预言谁可应验…
  • 渔家小夫郎

    渔家小夫郎

    一向喜欢温顺之物的曲隐却因为意外从人牙子那里以十两银子买回来了一只对她极度警惕,还带着利爪的“小野猫”,尤其是一言不合张嘴就咬,并且随时准备逃跑的那种……曲隐:我怎么仿佛看见了我那十两银子打水漂了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六道洛神

    六道洛神

    为了母亲而战,目标只有一个‘报仇’为了父亲而战,目标只有一个‘洛水轮回斗士’为了朋友而战,目标只有一个‘守护’天下没有绝对的正义邪恶,在我的眼里我喜欢的就是正义,而我讨厌的就是邪恶。——洛清云
  • 三国之东吴大帝

    三国之东吴大帝

    乱世三国笑谈间,灰飞烟灭几千年?古今皆比孔明智,熟人不知仲谋材。金戈铁蹄马鞍后,宫闱座上燃赤壁。不动指风斩木案,文臣武将制衡中。遗憾曹贼不称帝,匡汉之师葬新野。江东百姓无战祸,能人志士不穷尽。九岁染血领父遗,十九榻前承兄志。紫髯碧眼黄龙相,千锤百炼终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