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06600000020

第20章 台湾女性文学的发展(4)

总之,从大陆去台女作家60年代的小说创作来看,在国族意识“大我”精神的论述之外,性别意识早已悄然开战,女性性别小说仿佛不经意之间登上文坛,在琐碎而常生活场景中,透过人们司空见惯的夫妻相处模式,碰撞着最尖锐的性别议题;并以最女性的叙述方式,传达出相当前卫的“不打旗帜”的女性主义观点。当然,我们也应看到,这类创作还不能完全脱离传统的轨道,但它难能可贵地揭示了女作家对女性身份、“小我”意识的勘探与定位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正是在此意义上,它无庸置疑地构成了女性小说创作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岁月如歌:新移民女作家的成长见证(下)对于这一代新移民女作家而言,她们所经历的抗战时代的逃难,渡海来台的飘泊,异乡生存的打拼,让岁月磨砺人生,也让岁月馈赠人生。当她们步入文坛的时候,以手中的笔,记录自己所走过的时代,检视自己所曾拥有的生命岁月,就成为一种创作追求。所以新移民女作家笔下的岁月,不仅记载了近代中国动荡变迁的历史,也成为她们人成长与文学出发的双重见证。罗兰小说世界所回荡的,正是这样一曲岁月怀想和生命之歌。

60年代崭露头角的罗兰,在台湾文坛属于“秋天的作家”。她44岁那年出版了目、致开幕词的角色。另一方面,故乡家中繁茂的藤萝架,幽静的箭道和美丽的后花0,是她流连忘返的童年乐趣所在,也是她一生热爱大自然的生命意向最初的萌发之地。

罗兰说:“在我一生中,音乐、写作和广播是我最热爱的,但比较起来,我还是最喜欢音乐、也许是它最早进入我的生活中的。”小学六年级以前,罗兰已经读了家中的许多古典名著、新旧武侠。后来她开始接触《简爱》、《茶花女》这类世界文学名著,继而兴趣转向的国内30年代的作品。老舍、徐志摩、丁玲都是她喜爱的作家;特别是对巴金作品的阅读,曾让她如痴如醉,并深为巴金那种自由精神和简洁风格所影响。这种对文学的热爱,成为她日后写作生涯的奠基。音乐对于罗兰,则是她一生的梦想,是她心灵的圣殿所在。罗兰的父亲颇有音乐才能,古筝、琵琶、月琴、三弦、胡琴及笙管笛箫,样样精通。受到家庭氛围和学校音乐教材中的戏曲音乐熏陶,罗兰小学时代开始接触钢琴,在河北女师读书时常常沉醉于学校的钢琴前,遂得到毕业于上海音专的丁善德老师的器重和培植,并准备报考学院部的音乐系。然而,“七七”事变的炮火,使罗兰的音乐梦轰然破碎。几经辗转,她来到天津女师附小教音乐。到这里的第一件事,罗兰即组织了儿童合唱团,把自己未能实现的音乐理想寄托学生身上。女师附小合唱团在两次全市或全华北的寒中的名列前茅,引起了天津广播电台的重视,他们的“天津广播儿童合唱团”的名义,将孩子们的歌声播向全华北。虽然是在抗战时期,沦陷岁月,但是罗兰所选的是充满爱国精神的歌曲,如《旗正飘飘》、《国旗歌》、《我爱中华》、《出发》等等。由于这样一段经历,罗兰后来介入天津广播电台的工作,并与播音生涯结下了不解之5。音乐影响了罗兰的生命志趣和文学创作,她的散文皆以艺术感觉为基础,有时还插入歌词、音符,字里行间流淌着一种音乐般的抒情旋律。《罗兰散文》第二辑中的“青春组曲”六篇,每篇都是用一首歌来代表某些时间的感情,这构成了她一种特殊的风格。1980年她出版的有声散文集《歌与春及花》,回忆当年河北女师的生命花季和校0歌曲,以歌为经,以校0生活为纬,每篇散文用一首歌作主题,可谓音乐与散文诗的结合。音乐曾是罗兰钟情的理想,从事文学写作则是对这理想的补偿。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恰是音乐造就了罗兰的文学。

在动荡的世事和无可左右的命运面前,罗兰坚持了8年的重叩大学之门的梦,还是在现实中破灭。抗战胜利后,她虽以目时,根据选播音乐插播的短句或短文。它以“特殊的形式、自由的结构、广泛的题材、深入浅出的主题和的畅晓的语言,形成一种独特的‘罗氏文体’。”这种文体融汇了多种文学样式,散文、诗、论说文、语体、人生感言、哲理小品,皆在其中,有人说它是现代《论语》,有人称它在岛内具有《圣经》般效果,它让人在纷繁的人际交往和商业大潮涌动中,体味到一种喧嚣和炎热中的清凉,领悟到一种真善美的精神滋养。

然而,罗兰并不希望读者只记得她的《罗兰小语》,而忽略了她更重要的著作——小说。《花晨集》、《罗兰小说》,以及长篇小说《绿色小屋》、《飘雪的春天》、《西风·古道·斜阳》、《岁月沉沙》等,带来了罗兰更为广阔的人生世界。罗兰的小说多取材于知识分子的普通生活,而女性又是其中的主角。无论是描摹平凡岁月中的人生画面,还是探讨两性之间的情感生活命题,或是瞩目大时代变迁中的女性生命成长,都彰显出作者浓厚的人生意识和知识女性的关怀视角。其小说没有多少惊心动魄的重大题材,也不以情节曲折奇巧取胜;虽然不刻意追求对大时代本身的叙述,却在大时代的背景下,演绎了普通人的悲欢离合和命运波折,从中发掘了有关爱情、命运、世事、人生的诸多真谛。在一幅幅轻柔的生活画面中,又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人生意趣,热烈浓郁的情感体验,让人在那看似水波不惊的地方,却感知到生命力量的暗潮涌动,岁月人生的跌宕起伏。

罗兰的小说,主要从两个向度展开自己的人生探讨和社会思考。其一,有关爱情婚姻题材的描写,着重发掘两性相处的情感命题,并从中体现出罗兰的“爱情哲学”。

《花晨集》作为罗兰的第一部小说集,呈现的是凡人故事,男女爱情。从《春晓》般初萌的爱意,到《夜间人静》独自品味的错过的感情;从邂逅相遇的一段浪漫梦幻的《陌生的爱情》,到女性在婚姻过程中发生现实性、世俗化人生改变的《恋爱的结果》;从《我和叶沄》所赞美的那种穿越时空、爱到永恒的美丽感情,到在金钱、地位、名利、世俗生活消蚀中发生的爱情之《变》,罗兰的笔触涉及到爱情百态,人性多面。特别是在爱情变异的问题上,透过婚姻中的爱情变奏曲,世俗生活中的爱情庸俗化,以及时光流逝面前的爱情遗忘与褪色,可以看出罗兰对爱情生活质量的深度思考和独到发现。

出版于1969年的《绿色小屋》,是罗兰第一部面世的长篇小说。如同大自然中生生不息、肆意挥洒的绿色,作品充溢着强烈的生命力量和自由不羁的爱情精神。《绿色小屋》描写的是发生在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中离经叛道的爱情,作品的主人公是一对富有叛逆性格的青年男女——自称是“坏人”的纪宪纲和被人侮骂为“妖精”的陈绿芬。外交官出身的纪父,一心想让儿子宪纲通过读书,子承父业谋取功名,进入外交界,并按照父母旨意安排了儿子的婚事。而在儿子宪纲那里,他鄙薄世俗功名,讨厌人生羁绊,向往自由自在的人生状态和爱情境界,完全无视于封建礼教法规和世人的冷眼笑骂,于是便越出世俗轨道,在偏僻而空旷的营造厂场地上,与活泼开朗、崇尚自然的姑娘陈绿芬共建了一个绿色的小木屋,并为实现自己的“建筑梦”——盖一座风格优雅、充满绿意的“青舍”,而日复一日时忙碌着。作为大自然之子,纪宪纲和陈绿芬追求的是一种洋溢于绿色小屋的真善美境界,无论是对理想的钟情,还是对爱情的执着,都以新鲜活泼的生命本真状态和个性色彩而呈现,主人公所演出的人生,无异于一个绿色的梦。而在现实生活中,纪宪纲和陈绿芬的爱情追求和人生方式,又是大逆不道的婚外恋,不务正业的“浪子生涯”,所以家人、世人都无法容忍他们,从刚愎专横的新式官僚父亲,到白眼相向的周围亲戚,再至流言蜚语的世俗舆论,封建世俗力量形成的合围,最终摧毁了纪宪纲和陈绿芬的“绿色之梦”,真挚的爱情不得不屈从于纲常礼教淫威,他们共同设计建造的取自“客舍青青柳色新”

的“青舍”,注定成为一幢挥手道别的房子。对于这幕浪漫而真挚的婚外情,作者没有让主人公背上“有罪爱情”的十字架,也没有让爱情随时光流逝而成为过眼烟云;尽管是在多年以后变迁的人生境遇中,那深蕴在纪宪纲灵魂中的“未灭的爱情,依然在他表面平静的心海里强烈的震颤”;而陈绿芬,虽然漂流天涯,也以这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为蓝本写了一本书,作为“绿色小屋”生涯的永恒忆念。

同类推荐
  •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悲剧集

    《莎士比亚悲剧集》收录了莎士比亚四部悲剧代表作,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哈姆莱特》(1601)、《奥瑟罗》(1604)、《麦克白》(1606)等。在这四部作品中,《罗密欧与朱丽叶》虽然以悲剧告终,却因其喜剧气氛使得剧本里“处处是青春和春天”;《哈姆莱特》中体现的浪漫主义色彩越来越少,现实主义描写越来越突出;《奥瑟罗》则对现实社会中的邪恶势力做了深刻有力的批判;《麦克白》等作品中,理想光辉的正面人物形象不再出现,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理想也日趋破灭。这些作品无不深刻地揭露了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与人性的悲剧,代表了莎士比亚最杰出的成就。
  • 十八岁,我有勇气独自旅行

    十八岁,我有勇气独自旅行

    《18岁,我有勇气独自去旅行》是一本主打“成人礼”概念的游记、小说、图文集。精选适合18岁学生独自旅行的国内景点或城市,并配以当地为背景的小说,搭配景点介绍的形式,让读者们可以够鼓起勇气,行走领略我国的好山好水。本书整体定位为积极向上,充满青春朝气及正能量。旅行是一种病,当你把身边的人都传染了,而你自己根本不想从中跑出来。人生,是一次充满未知的旅行。去了不同的地方,看了不同的风景,知道了不同的事,感悟了不同的人生。
  • 刘船词典

    刘船词典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在《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十月》、《北京文学》等报刊上发表的散文、随笔、报告文学,共48篇。在书中,作者以自然、朴素、简洁的语言,描写了在生活、工作、交际的点点滴滴。
  • 牛撇捺文集·历史碎片(卷五)

    牛撇捺文集·历史碎片(卷五)

    20世纪80年代至今,牛撇捺在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之余致力于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专业研究和杂文创作,主编了《中国西部经济》《中国回族文学史》《宁夏新闻出版史存》《二十一世纪宁夏杂文丛书》等专著或丛书,并相继出版了《中国人的宰一刀》《中国人生气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非理性中的理性》《拟谏官文化》等十三部作品集。这些作品体现着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创作旨趣和思维状况,但数十年里从未改变的是,贯穿这些文章始终的视野开阔、秉笔直言、针砭时弊的创作风格以及作者作为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和杂文家的社会批判精神。
  • 如戏人生

    如戏人生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如何生活?活着的意义是在阐释什么?本书将为你解读如戏人生。
热门推荐
  • 水浒之特种兵王

    水浒之特种兵王

    特种兵王陈枭穿越到了水浒世界,利用现代知识忽悠梁山好汉,拐骗水泊英雄,打造出一支属于他的精锐水浒军!他说,既然老天不长眼,那就让水浒军替天行道吧!
  • 鬼古

    鬼古

    在徐南之前,这个世界没有鬼……重生之后的徐南发现自己生长在一本漆黑的书册之上,大术,秘法,应有尽有,而自己要做的就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掠夺!没有生机如何?夺来一些便是!没有肉身如何?夺来一具便是!任你修为通天,傲视诸雄,也不过,是我的一道补品而已!任你天资纵横,绝顶天下,也不过,是我的一件衣服而已!吾将执鬼书,为鬼祖,立鬼古一族!ps.每天三更,新人求支持,推荐收藏什么的一起来吧↖( ̄▽ ̄")
  • 大圣都市游

    大圣都市游

    你看到它舞动铁棒战群佛的雄壮,又何知它被压在山下的凄凉?你只看到它灭尽万魔修得真佛,又何知在它带上紧箍的那一刻起,它便再不是那个不可一世万夫莫敌的齐天大圣了,它只是一只猴子,一只小猴子……仙身被占、仙命被夺、仙运被断他又该何去何从?“我本天润地养,生无爹娘,没有人教过我什么,但我知道,是我的东西就一定要拿回来!”看孙降天天降都市,收点小弟,挽手众美,登上鸿蒙宝座!
  • 狂奔七日

    狂奔七日

    《狂奔七日》配有400余张作者亲自拍摄的精美照片。夏奈尔七天与一位西班牙女友没有钱没有身份证,就连手机都不能带的情况下身无分文的穿行了整个法国直达西班牙,而后从瑞士边境绕回巴黎,行程3600公里。她遇过火灾,被不良男士纠缠,被警察抓过,与女友失散两次,也被抢劫,甚至在奔牛节上差点被牛蹄踏成肉泥。但也遇到天神一样的总救她于水火的NATHAN。夏奈尔与NATHAN一再相遇,但总是对坐无语,她并不喜欢单方面的一见钟情,认为只有她祈祷再见一面,而对方对自己却毫无牵挂,这种感情不公平,她决定完全放弃。可是七年后的一天,她收听到电台的一个广播,才知道事情完全不是如她所想象。
  • 说书人倒反隋唐

    说书人倒反隋唐

    少年说书人,在现代坚守着早已没落的评书,拜师“净街王”,长袍马褂,醒木纸扇,讲古批今,不意间南柯一梦,倒反隋唐,掌中九转盘龙亮银枪,胯下千里银河一点红,英雄义气,美人柔情
  • 水小亏青年旅社

    水小亏青年旅社

    水家独子,三代单传。其父、其祖父是传统温和的中国人,那爷俩都认为吃亏是福,但是也不能吃大亏。所以给孙子起名水小亏。水小亏天性热爱自由,喜欢吃亏。开了家青年旅社就是水小亏青年旅社。故事就从他经营不善,打算转手买卖开始说起。
  • 穿越之被诅咒的女孩

    穿越之被诅咒的女孩

    她,从小便受到了爱情的诅咒,注定终身为情所伤。不料一次意外导致她魂返历史上不存在的荆国,显赫的家世,绝美的容颜,婀娜的身姿,却天生痴傻。臣相千金的康复,无疑使京城中传得沸沸扬扬,上门提亲的公子哥更是把臣相府的门槛都踏破了。当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谁都无法阻挡!身为宰相千金的她,注定将成为权利,利益的牺牲品。做为21世纪的新新人类,她向往平凡,无拘无束的生活。当遇到命定的他时,一段凄凉而美丽的爱情故事拉开帷幕,经历过痛彻心扉又刻骨铭心的爱情时,她选择默默离去。俗话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然而,老天似乎并没将她遗忘,虽未给她开启一道门,却为她留下一道窗。她能摆脱诅咒的纠缠吗?她能和心爱的人常相厮守吗?
  • 通天战圣

    通天战圣

    少年为揪出凶手,找寻失散多年的神秘母亲,从而披荆棘,斩妖魔,夺天地之造化,成就一个万世传颂的战圣!而人们,都叫他通天战圣……
  • 凤女降临废材王妃

    凤女降临废材王妃

    “干什么,臭流氓!”傅欣悦双手紧紧的护在胸前。***邪魅一笑,“你以为你还能跑得了吗。”哦天哪,快让我走吧。女主万般崩溃,这古代原来全是帅比啊!
  • 圣君独宠逆天萌狐妃

    圣君独宠逆天萌狐妃

    他是万妖之上的妖王,她是尊贵的九尾白狐,她为救他宁愿放弃成仙,放弃苦练千年的灵力被砭去凡间。诛仙柱上脸色苍白嘴角,血液溢满了一身白衣却掩盖不住天生貌美,望着那红衣男子微微一笑“依然,等我回来”无数个生死轮回,他们再次相遇续写千年的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