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78200000026

第26章 知足常乐——低调对待名与利(2)

知足常乐是一种看待事物发展的心情,不是安于现状的骄傲自满的追求态度。《大学》曰“止于至善”,是说人应该懂得如何努力而达到最理想的境地和懂得自己该处于什么位置是最好的。知足常乐,知前乐后,也是剖析自我、定位自我、放松自我。才不至于好高骛远,迷失方向,碌碌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到最后弄得心力交瘁。知足是一种处事态度,常乐是一种幽幽释然的情怀。知足常乐,贵在调节。

有一个铁匠打了两把宝剑,刚刚出炉时它们一模一样,又笨又钝。铁匠想把它们磨快一些。其中一把宝剑想:这些钢铁都来之不易,还是不磨为妙。于是,它把这一想法告诉了铁匠。铁匠答应了它。

铁匠去磨另一把宝剑,这把宝剑没有拒绝。经过长时间的磨砺,一把寒光闪闪的宝剑磨成了。铁匠把那两把剑挂在店铺里,不一会儿就有顾客上门,顾客一眼就看上了磨好的那一把,因为它轻巧、锋利、合用。而钝的那一把,虽然分量重一些,钢铁多一些,但是无法把它当宝剑用,它充其量只是一块剑形的钢铁而已。

同样出自一个铁匠之手,两把宝剑的命运却是天壤之别:锋利的那把又薄又轻,而另一把则又厚又重;前者是削铁如泥的利器,后者则只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摆设、一个包袱。

人生的很多道理,也大抵如此。人生的目的、志向以及欲望都是多多益善,不应该是面面俱到,而是把已经掌握的东西得心应手地去运用,它跟宝剑一样,剑刃越薄越好,重量越轻越好。无论过多的物质追求、过多的财富,还是过多的享乐,都像剑刃上多余的钢铁,应该毫不吝惜地磨掉它,因为我们的生命有限,所以必须要舍弃一些必要的欲望。

欲望就像一条锁链,一环套着一环,永远都难以满足。贪欲太多就会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我们的身上,使自己身心崩溃、不能翻身,人生也就会疲惫不堪。有一则故事:

一个后生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拿此事去考考禅院里的老禅者。来到禅院,他与老禅者一边品茗,一边闲扯,他冷不防地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转?”

“皆因绳未断。”老禅者随口答道。

后生听到老禅者的回答,顿时目瞪口呆。

老禅者见状,问道:“为何如此惊讶?”

“老师父,我惊讶的是,你怎么能知道呢?”后生解释说,“我今天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通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谁知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师父没看见,肯定是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

老禅者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

老禅者说:“其实,众生就像那头牛一样,被许多烦恼痛苦的绳子缠缚着,生生死死都不得解脱。”

一只风筝,怎么飞也飞不上高空,是因为被绳牵住;一匹矫健的马,个性刚烈,但套上马鞍后而任由人鞭抽,是因为被绳牵住。那么,我们的人生,又常常被什么牵住了呢?一个分房指标,常常让我们坐立不安;一个职称,常常让我们辗转反侧;一次比赛,常常让我们殚精竭虑;一次成功,常常让我们忘乎所以;一次失败,常常让我们痛心突首;一段情缘,常常让我们愁肠百结,皆因绳未断啊。名是绳,利是绳,欲是绳,尘世的诱惑与牵挂都是绳,它们捆绑了我们每个人的手脚,它们让我们人生的快乐消失殆尽。试问,人生三千烦恼丝,我们都斩断了多少根?放弃一些不必要的欲望,可以消除很多无名的烦恼,添加一份生命的原味。

其实,生活比我们预设的要简单得多,在现代文明之前,人类的欲望还是有限的。庄子曾经提倡那种虚静寡欲、退守不争、清静自然、质朴温馨、逍遥自在的生活,陶渊明曾经提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情闲适、悠然隐逸的雅致生活。远离了尘世的纷扰,但求心理上的安宁与清静,是一种最本真的生活状态。

社会发展到今天,再提倡那种清静无为的生活,毕竟不太现实,也违背历史的进步,因为精神的追求与物质的发展并不是背道而驰的。肯定正常的生活需要,但原则是不要“心为形役”,不要让内心受到不必要欲望的束缚和牵绊。我们追求物质上的富裕,更要追求精神上的充实。

如果为了追求身外之物的名誉、权力、地位而影响、损害甚至送掉性命,这是舍本逐末。社会上许多的风云人物,他们常常在“糖衣炮弹”攻击下,放纵自己诸多的欲望,最后,失去了常人生活的乐趣,失去了生活的自由,也失去了生活的本真。

剑桥大学一名教授说过:“快乐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重要是在你的心里给快乐留一块空间。”人人都在追求快乐,但要真正找到快乐,就必须学会舍掉一些不必要的欲望。快乐并不完全关乎外界的情况,而主要是内心的感受。

安德鲁·克罗斯比说:“真正的快乐是内心充满喜悦,是一种发自心对生命的热爱。不管外界的环境和遭遇如何变化,都能保持快乐的心情,这就是一种知足的心态。”

“知足常乐”,这是人们通常说服别人或说服自己,求得平衡的道理,也是修身的原则之一。人生的快乐与否,有时完全在自己,而不在物质的丰厚。自己快乐,生活就快乐。追求太多不必要的欲望,不仅仅消耗着我们的时间与精力,还时刻剥夺着我们享受生活的快乐,因此我们要以知足的心境对待一切,将那些不必要的欲望拒之门外,才能拥有内心永远的宁静和淡泊。

智慧真悟

要以知足的心境对待一切,将那些不必要的欲望拒之门外,才能拥有内心永远的宁静和淡泊。

5不为名利所累

人生在世,可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每一个人都不想默默无闻、庸庸碌碌地活一辈子,追名逐利是人之常情。然而,有得必有失,为名利所付出的代价到底值不值呢?为了国家的和睦兴旺、为了公众事业、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不过,一个人对名利过分的追求——不择手段地去争取,那必将受到名利的束缚,弄不好还会导致很多人不愿意看到的下场。比如,父子不和、君臣猜疑、兄弟反反目成仇等等。朱熹就曾经说过:“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稳,只管向前便危险。”

古时候,国外有一个王国,国王刚刚登基,外族都不来臣服,还经常犯边滋扰。于是国王召开会议,决定用武力使四夷臣服,进而安定边疆。国王做好了决定就颁布诏书,民间若有肯为国出力者,皆有重赏。不出十天,有三个年轻人应召而来。高个子的叫蓝龙,善骑术;矮个子的叫卧虎,善射术;中等个的叫蝶舞,善于谋略。国王择日让他们三个带领大军开赴边疆了。日子不多,边疆的喜讯不断传来,三个年轻人屡建奇功。一个月以后边疆得到了安宁,四夷全都臣服。得胜之师回到都城,国王要给他们论功行赏。

国王对三个年轻人说:“有什么要求尽管说!”

蓝龙说:“我要做大将军,为陛下镇守边关!”

卧虎说:“我要做尚书,替陛下分担国事!”

蝶舞却说:“我一不当官,二不领兵,三不要钱。我只希望陛下能赐我一群牛羊和一块牧场!”

国王很惊诧,不过还是一一满足了三个年轻人的要求。过了若干年,蝶舞正在牧场上吹着笛子,欢快地牧羊的时候,消息传来,蓝龙和卧虎因为权势熏天,遭到了皇帝的猜忌,全都被陷害入狱了。

真正的美德如河流,越深越无声。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以平常心来看待一个令人人都羡慕的光环。不为名利所累,成人之美是一种境界。有些人为聚财、争名而过分费心劳神,一旦名利到手,就把它当做资本处处炫耀,甚至招摇撞骗。这种人可能永远也享受不到人生的幸福。

汉朝文帝时,天下初定,百废待兴,君臣为此同心协力。一次早朝上,汉文帝发现丞相陈平没上朝,便问:“丞相陈平为何没有来?”站在下面的太尉周勃站出来说:“丞相陈平正在生病,体力不支,不能叩见皇上,请皇上谅解。”

汉文帝心里纳闷,昨天还见他好好的,怎么今日就病了?不过他不动声色,只是说:“好,知道了,退下吧。”

退朝后,汉文帝换上日常便服,亲自到陈平家去探视。见到陈平,汉文帝说:“今天听太尉说你病了,特地前来探望,不知是否请过御医诊视?你年岁大了,有病可不能耽误啊!”

汉文帝如此关怀,使陈平非常感动。他觉得不能再隐瞒下去了,便对汉文帝说了心里话:“皇上太仁慈了,可我对不起皇上的一片爱臣之心,我犯了欺君大罪啊!”并借此机会说出了欲把相位让给周勃的想法。汉文帝问:“为什么?”

陈平说吕后死后,诸吕结党,欲谋叛乱,自己与太尉周勃共商大计,终于灭掉诸吕夺取政权。陈平认为新帝继位,应记功晋爵。周勃消灭吕氏集团,功劳比自己大,自己应该把丞相的位子让给周勃。陈平把这一切都对文帝说清之后,又诚恳地说:“高祖在时,周勃的功劳不如我;除诸吕时,我的功劳不如太尉。所以愿意把相位让给他,请皇上恩准。”

汉文帝本来不知道消灭诸吕的细节,他是在诸吕倒台后才被陈平和周勃接到长安的。听了陈平的解释,才知周勃立下了大功,便同意了陈平的请求,任命周勃为右丞相,位居第一,任陈平为左丞相,立居第二。

一天上朝时,汉文帝问右丞相周勃:“现在一天的时间里,全国被判刑的有多少人?”周勃说不知道。文帝又问:“全国一年的钱粮有多少,收入有多少?支出有多少?”周勃还是回答不出来,感到惭愧至极,无地自容。汉文帝看周勃答不出来,就问左丞相陈平:“陈丞相,那你说呢?”陈平不慌不忙地说:“您要想了解这些情况,我可以给您找来掌管这些事的人。”

汉文帝有些不高兴,脸色沉下来说:“既然什么事都各有主管,那么丞相应该管什么呢?”

陈平回答:“每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能事无巨细,每事躬亲。丞相的职责,上能辅佐皇帝,下能调理万事,对外能镇抚四夷、诸侯,对内能安定百姓。丞相还要管理大臣,使每个大臣能尽到自己的责任。”陈平回答得有条不紊,汉文帝听了觉得有道理,连连点头,露出满意的笑容。

站在一旁的周勃如释重负,十分佩服陈平的能言善辩,辅政有方,心想:自己是个武夫,在辅佐皇帝和处理国政方面的才能比起陈平差远了,为了国家百姓,还是自己辞去丞相让陈平做吧。几天后,周勃称病,向汉文帝提出辞呈。汉文帝批准了周勃的辞呈,任命陈平为丞相,并不再设左丞相。在陈平的尽心辅佐下,文帝终于促成了汉朝中兴。

大多数朝代的开国元勋们都喜欢争名夺利,这也往往致使很多名臣不白而死。陈平和周勃是两位汉朝功臣,只为国家社稷着想,不但不计私利功名,反而相互谦让,他们是我们做人的楷模。

一个人如果能淡泊名利,就能保持心灵的纯真。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做到持久坚韧和淡泊,不贪图世间虚名,坚持不懈地追求生命本质的意义,就能眼界开阔,意志坚定,在事业上无往不胜。人生得失,不在于同他人争名利、地位上的得失、高下,而在于求得自己智慧与能力上的提升。

如果能够真正体味生活中的艰难险阻与沉浮,就能在痛苦辛酸中得到磨砺,在一次次沉浮与磨砺中,使我们的生命光彩照人。

邹韬奋说:“一个人光溜溜地到这个世界来,最后光溜溜地离这个世界而去,彻底想起来,名利都是身外之物,只有尽一人的心力,使社会上的人多得到你工作的裨益,才是人生最愉快的事情。”低调的人懂得在辉煌中淡泊,将耀眼的荣耀视如过眼云烟。他们不为事业的如日中天而醉迷,不为台下的掌声而得意忘形,更不会和任何人去争那所谓的名利。这样,他们就会使自己永远地立于不败之地。

同类推荐
  • 为人的学问·处世的技巧

    为人的学问·处世的技巧

    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炼的要点,从赢得朋友,让同事愿意和你交往与合作,和上司搞好关系,做一个称职的领导,自如地与陌生人相处,成功恋爱,促进夫妻关系和谐,做一个合格家长,注重品德、修养,充满自信,认真工作和学会幽默等方面,生动展示了得体为人、轻松处世的方法。
  • 阳光心态

    阳光心态

    本书内容包括:相信自己一定能行;把缺憾变为前进的动力;宽容是人生的一种至高境界;让自己快乐起来。
  • 当世界无法改变时,你再不变就晚了

    当世界无法改变时,你再不变就晚了

    人生就是一条数轴,我们只知道它的原点和正方向,当我们站在一个点上,总是容易向后望。殊不知,人生有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点,我们站在“现在”这个点上,才能看清楚过去和未来的界限。
  • 帕斯卡尔思想录赏析

    帕斯卡尔思想录赏析

    帕斯卡尔的《思想录》,这一超越时空的经典哲理散文,它不但属于历史,而且超越历史,仿佛有一颗不死的灵魂在其中永存。正因为此,我们在阅读时能感受到一种灵魂觉醒的惊喜。《思想录》就像一叶智慧的扁舟,带你驶向远离浮华虚空的彼岸。读《思想录》,更是一次走近大师的心灵之旅,能帮助我们从精神的噩梦中苏醒。
  • 思路决定出路(第二册)

    思路决定出路(第二册)

    留意一下我们平时的工作和生活,总会有碰壁的时候。我们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你是否可以全身心地投入,有条不紊、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任务,还是整天发牢骚,埋怨事情多了,思维乱了,没头绪做事?以上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清晰的思路,有没有按照思路去做。“成功不是不可能,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决定出路》这本书让大家知道了任何一件成功的事情背后都有一个正确的过程或方法,更要有一个正确的思路。无论是对于公司内部员工培训还是个人的成长,本书都是最佳的范本与参考书。
热门推荐
  • 非狐

    非狐

    现在,你可以看着我了吧。。。乔楚藜拥着介远扉,语不成言。相伴过万年光阴,他,却好似从来读不懂这人。远远地守着。。。远远地看着。。。远远地盼着。。。情狐妖娆地斜挑眼梢,端的是万般风姿。“乔楚藜,”语腔含笑。
  • 王俊凯之鸠酒

    王俊凯之鸠酒

    爱到最后才知所谓的爱是复仇的工具,却又无法自拔。
  • 僵尸王旱魃

    僵尸王旱魃

    老旱魃被杀留有尸气寄存于新旱魃,复活后血洗龙虎山,不料被封印于剑中,新旱魃拉拢旧部,炼成魔尸,重创魔界,打开通天塔……
  • 盅蛊秘术Ⅰ:斗邪蛊师

    盅蛊秘术Ⅰ:斗邪蛊师

    道义有道,是非曲直。当正道与邪道在一起争斗,究竟鹿死谁手?一切听天由命!茅山游道:张天易及师徒三人巡游天下,行善积德,广施福利。可当他们亲临湘西蜀陵时,却发现这里“蛊”祸于世,害人不浅。经查处核实,他才得知此“蛊”是一个叫:玄冥道长的邪道所制。为了不让邪道为祸于世,拯救苍生,张天易便挺身而出与邪道相斗,最终与他展开了一场正邪之间的殊死较量。
  • 极炼师

    极炼师

    “让我看看,你真正的力量吧。“......“命运给予我们轮回,无论过程如何,最终,由命运左右。除非,你有改变命运的力量......”七件神器,十八位看起来不邪的邪魔,八大灵仪战师,男主许麟轩寻找父亲的历程。这些,在文章中会全部展现。极炼师,炼化他人,也炼化自己。本书诙谐幽默,偶尔蕴含人生哲理。不求什么,只求读者在看文章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学习人生经验。我是浮轻韵白,我为自己代言,耶!
  • 鬼妃驭灵

    鬼妃驭灵

    自小被天眷顾的娴玥,一出生便是神界上神之女,爹疼娘爱,还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上神聂政王宠爱,从小时的调皮捣蛋变成现在的娇蛮无理,让众神仙整日提心吊胆唯恐惹上了这个小煞星。偷吃了太上君的仙丹,拔了财神的胡子,剪短了月老的红线…然次次闯祸都有聂政王兜着,自然越发有恃无恐,终于有一天,天帝动怒贬其神格赶下凡。娇蛮公主下凡为人两世受尽人间甘苦,命运使然,一世与魔族之人纠缠不分、天雷族的深仇大恨,神界的秘密揭开,一切再不受任何人控制,慢慢都与之连上丝丝缕缕。最终站在她身后的究竟是,聂政王?神界太子?或魔族太子?
  • 重复不重复

    重复不重复

    如果生活一切可以重来,我希望重复但不重复。主角重生,选择把过往再来一次,但是中间又希望有小小变化,未来如何被影响,请关注新人小说。。。
  • 来自山洞的女人

    来自山洞的女人

    “实话告诉你,我也是很有钱的!不过,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她压低声音说:“我买彩票中了600万!”“阿叔,那个女人是不是,脑子~有点问题?”“我失恋了。没有人听我唱我这么好听的歌。要不,我唱给你听吧?”“你是故意的吧?想勾引我。”“这是谁教你的?泥浆解毒?”“呃,记得好像有一部古装韩剧里提到这样的法子啊。”“韩剧你也当真!果然脑抽!”来自山洞的自称很有钱的乡下“阿兹妈”与来自大城市的“欧巴”的爱情故事。搞笑的情节,当然不会太悲伤。但是,还是有点点悲伤啦!因为要解毒,要疗伤啊!
  • 武极仙破

    武极仙破

    彼岸花开彼岸天,奈河桥下无奈何。他破碎虚空,他死而复生,他战仙破魔,他踏破九重天,他历千劫万险,他由武通仙,他由仙入武,他别红尘,他离生死,所求的无非是相见。
  • 战魂之我的世界

    战魂之我的世界

    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古往今来多少千古英雄,沙场名将,倾国美人他(她)们死后又魂归何处,是真的如传说中堕入轮回,重新为人还是滞留人间,只为寻找到心中的那点执念?这世间又是否真的有那所谓的阎罗殿,轮回路,孟婆汤,忘川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