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迎风蔽日扬,阵列如龙蜿蜒长。卒带长刀挟秦弓,兵持红缨披犀甲。诚既勇兮又以武,身首离兮心不苦。为报君恩士争先,凌敌犯阵威灵怒。
孙权骑在战马上,看着自己的勇士,心中生出无限的豪情,他为自己有这样的勇士而自豪。同时他也生出了无限的失落,他不知道,自己又有什么,值得让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奉献自己的满腔忠诚。
难道说,正如昨日造访自己的于吉师父所斥责的那样,自己只不过是继承兄长的遗泽,而他们亦不过是在报答往日兄长善待他们这些小民的恩情。
而自己呢,却是自以为智,执政以来,只顾着穷兵黩武,满足自己开疆拓土的权势野心。就是有些许恩泽,也都是小恩小惠,只是泽及上层,没有恩及他们这些下层百姓。反倒是因为自己对新旧士族的妥协和纵容,使得他们这些被兄长以律法严格要求自律的人,贪婪本性萌发,恢复他们一直以来的面目,让本该主持公正,为民做主的官衙,成为了士族地主豪强剥削小民的工具。他们通过操纵官府,压低粮价对佃户强买强卖,使得无地之民,虽有口饭吃,不至于饿死,却也身无余财。反而因为人生中不时遭受的意外,以至于在地主手中欠下永远也还不清的高利贷,永远的被人撰在手心,不是奴仆,却比奴仆还惨。这时,司法没有公正,官衙是为士族地主而开的。官衙不是为小民赢得公正对待的地方,官吏只是为虎作伥的帮凶。
或许,在他们看来,这一切本该如此,他们一直以来也都是如此。所谓的仁慈,从来都是上层对下层的施舍。
可是,这一切是他孙权想要的吗?是他孙权一直以来想要守护的吗?或许其中也有真情,但大多数只不过是一群贪婪的人,却以仁义道德在相互间自我标榜。他们的仁义道德从来都是作为对他人的要求,而不是对自身的自律。
这些总总事情,都是孙权从师父于吉口中听来的,孙权相信于吉没有必要骗自己,只是自己一直以来都高高在上,丝毫没有关注过小民的处境而已。
细细思量中,孙权陷入了无限的内疚之中,他没有尽到君主该有的责任,反倒是如暴君一样贪婪自私。
小民的热血与忠诚,或许在君主眼中是微不足道的,但却是他们的全部。人立于世间,就是有再珍贵的东西,也比不上自己的生命来得珍贵。而他们,奉献的却是自己的生命,为的只是曾经的江东之主,自己的兄长孙策那一份恩情,那份让他们有口饭吃,有尊严地活着,能够被公正对待的恩情。
可是自己呢,那个曾经聪慧善良的自己,却在沾染了权势后,为权势所倾倒,渐渐被权势所奴役。为了更大的权势,更多的利益,不惜拿走了他们仅剩的尊严,只留下一口活命的口粮。如此,还扬扬自得,殊不知自己只是在挥霍前人的恩泽。当那一颗颗赤忱之心,渐渐为现实所伤后,就再也不会归来了。
回首过去,孙权才发现,他丢掉了真挚的感情,抛弃了一直以来的快乐源泉,只是在不断的为权势奔波。孙权心中不禁自问,自己快乐吗?自己幸福吗?
这时,孙权才发现:一直以来,自己如同吸食鸦片般,在转瞬即逝的飘飘欲仙后,是无尽痛苦的深渊,和疲于奔命的追求,一切只为那份飘渺的快感。
自己也应该放下了,孙权还犹记得当初,他是带着游戏体验的心思来看待权势的,没想到最终却是在其中迷失了自己,不知不觉成了权势的奴隶。以至于他蒙蔽了心智,只看见眼前的敌人,却忘了危险也来自内部,更大的危险来自于自身。
王座能带来世间大利,也带来世间大害。
有道之人得之,可以驾驭它,将其作为自己的恩泽,化为雨露,滋生万物;也可以作为自己的威严,化为雷霆,惩奸除恶,涤荡世间污秽。
无道之人得之,却是被其放大心中的欲念,被其奴役,而不自知。自以为拥有世间最大的权势,最高的利益,却不知他只是被拥有,走着所有被奴役的人,走过的一样的道路。如同一个人,拿一生的光阴,去拼命的守护一座的金山,和每一个贪图他金山的强盗搏斗,伤横累累,一直到他倒下,方才罢手。他以为自己得到世间一切,因为这座金山可以买下他脚下的地球。其实,他只不过被困在金山周边寸许之地,因为自己执着的守护,终其一生世间,能够得到的也不过寸许之地。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孙权心中一生长叹,自己不也正是那个言利的梁惠王吗?
自己身为君主,百姓之父母,不能慈爱地对待他们,不能公正合理地对待他们,又如何有底气要求士族官员以仁义之理来善待百姓。
因为自己身为君主,为天下之表率,却依仗着智勇追逐权势名利,又如何不让那些本性贪婪的士族效仿。孙权这时才有所领悟,难怪原本历史上,曹操凭智勇辛辛苦苦打下的曹魏,会被司马氏取而代之。难怪一生爱哭的刘备,以仁义博来的蜀汉,虽有刘禅这等阻挠忠臣北伐,甚至几番干出断粮这等混账事的糊涂君王,还能够不被内部推翻。这些都是刘备凭借仁义,为麾下树立了榜样,以至于仁义成了共识,变成了束缚群臣的枷锁,让才智之士不敢肆意妄为,篡权夺位,从而给了刘禅无形的遗泽。是以,人之将死之时,刘备还念念不忘叮嘱刘禅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仁义至此,又有何人敢越雷池一步。
心有所悟的孙权,已经完全意识到,以他目前的处境,最差也只是南宋格局。何况自己不似南宋暗弱,可比金国的曹操也不过和自己半斤八两,相差不远,完全没有宋金两国之间巨大的军力差距。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安全无虞,在这个乱世之中,他如果还执着于权势利益之中,将仁义抛之于脑后,那么将来危及自身的一定是内部的士族,导致自己败亡的一定是因为自己只逞智勇,不论仁义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