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4900000046

第46章 鲁昭公(6)

叔向还想发作两句,看对方口头上已经服软了,这才从齐景公的宿营地出来。转身就回到晋昭公那儿——这些事按理说都应该执政官韩起办,结果韩起懦弱,都是负责外交的叔向跑来跑去。叔向对晋昭公汇报说:“齐侯已经答应了,算是被我压服了。不过,我看诸侯还是跟咱们有了嫌隙,嘴上答应,心里不真。我看,还是得示威于他们才行。”

于是到了下个月八月四日,晋国就搞了一下大阅兵,为了显示一下晋国的威力,把四千辆战车和乘卒都拉出来了,排好阵列,旌旗招展,但是旌旗上端都没加那细长的飘带,只是一面布旗。三军踏着正步,搞了许多分列式,战车来回纵横兜圈子,诸侯(十二家含齐)都伸着脑袋在旁边看。次日五日,晋国四千乘又出来了,再次大阅兵,这回不同,把旌旗顶子加上飘带,这表示将要用兵。这回是动真格的,要打打谁了。齐国等十二国诸侯分外恐惧。

于是都说好,明日六日中午在平丘已经修好的土坛上诸侯一起盟会歃血同时朝拜晋国。莒国和邾国领导人这时看了晋军大阅兵,生怕晋国突然发动来抓自己,于是都跑去向晋昭公解释和告状:“我们本来好好的,很想向大国每年上贡,可都是鲁国朝夕不停地来欺负我们,抢了我们的郓城、郠城等邑,我们几乎都要亡了,哪得去上贡。我们没上贡,都赖鲁国啊。”

晋昭公说:“我本来早就想讨鲁国,你们认识到错误就可以了,以后每年上贡。明天会盟,不许鲁侯参加。”

叔向于是跑去,通知鲁昭公,说道:“明天诸侯就要会盟歃血了,寡君知道无法与您共事,所以明天不麻烦你来了。”

鲁昭公长着个大胡子,这几年打莒国、邾国,并非他的主意,而是执政卿季平子带兵出去打的。大夫子服椒于是替鲁昭公回答:“您听那俩蛮夷的话,去绝了咱同姓兄弟之国,弃了我们这周公之后人,那也就听凭你们罢了。寡君知道了。”

叔向一瞪眼:“寡君有战车四千乘摆在这里,就是我们不讲道了,以无道行之,谁能不怕我们!何况我们是以有道行之,谁能抵挡的了!牛就是瘦得皮包骨,一脑袋撞在猪身上,你们这猪受得了吗!我们如果真的动武,带着诸侯之兵,乘着莒、邾、杞、鄫对你们的愤怒,以讨伐鲁国之罪,想怎么要求你们,你们不得答应。”

鲁国人一看叔向这么文雅的人,居然发怒了,子服椒和鲁昭公吓坏了,赶紧道歉,说明天不让去就不去吧,不敢抱怨了,我们回去好好反省。

次日,晋与十二国诸侯在盟坛会盟,其主题是齐国宣布服气于晋国。

盟会从中午开始,除了朗诵誓词,顺带把纳贡的标准也念一便。郑国的子产目前已经做了执政卿,就跟晋国人争起来了,强烈要求降低本国每年向霸主晋聘问时缴纳的贡赋标准(保护费)。

这种贡赋都是币帛什么的,送去的时候要装好多辆大车。

子产说:“从前给天子纳贡,都是按照班次来定贡品额度的,班次越高,交得越多。我们郑国,是在男服。结果却让我们按照公和侯的标准来纳贡,我们根本给不起那个数啊。还有,现在诸侯不打仗了,搞友好邦交,盟主派人来我们这儿催要贡赋的,没有哪个月不来。要得没个头儿(可能任意搞了乱摊派),我们小国一时有凑不上了,所以得了罪。诸侯如今来修盟,是为了保存小国,贡赋没个够,我们亡国,指日可待,跟大会精神也不符啊。能活能亡,就在今天了。得给我们减啊,非减不可。”

子产跟晋国人争论着纳贡的标准,从中午一直争论到黄昏。最后晋国人累得受不了了,答应了子产。

因为子产给磨蹭了太久,盟会歃血只能拖到了晚上搞。

完了以后,回去已是半夜。郑国大夫游吉对子产说:“老大,你也太过分了吧。你这么闹,晋国真要是生气了,讨伐咱们,我们就是说加贡赋来赎罪,也赎不了了啊。你这不是拿着国家冒险吗!”

子产说:“不怕。晋国现在政在多门(六个卿说了算,于是变成谁说了也不算),他们互相携贰,或者苟且混事儿,尚且忙不过来,哪有空讨伐咱们。我们不争,国家也要完蛋,被人欺凌得国不成国了。所以争就是对的!”

子产是看出六卿互相矛盾,政见不一,对外事务只是苟且,只关心着内部各家族哄抢利益,所以敢于提出要求。

今天的这次会盟歃血,因为鲁昭公犯了一再侵犯同盟小国的罪,被罚不许参与。他的执政卿季平子更要对侵略负主要责任,于是今天,晋国人还把季平子还给囚禁起来了。晋国人用布把季平子蒙起来,派狄人看着他。因为军中没有监狱,所以就这种简陋的方式。

季平子被布蒙着,正值夏天,热的要死。下面一个鲁国大夫,就怀揣了块锦,抱着一壶冰水,爬着要钻到布里去。执戈的狄人当即把他抓住,说:“不许动,站起来。”这大夫站起来,说明来意,把怀里的锦掏出来,给了狄人。狄人乐了,这才叫他钻到布里,把冰水给季平子喝。

从平丘回来的时候,晋国人依旧押着季平子,带回了晋国,软禁起来,以为惩罚(侵略罪)。鲁大夫子服椒也主动当随从跟来了。

到了年底冬天,晋国人还不放季平子回去呢。子服椒就对晋执政官范鞅说:“鲁国侍奉晋国,怎么还弄得不如东夷小国了。鲁国跟晋国是兄弟(都是姬姓),土地也大,你们要的贡赋我们都能具办。如果为了那俩东夷小国而抛弃了鲁,鲁去侍奉齐国和楚国,对晋有什么好处呢?莒、邾那俩,连贡赋都一直没交,交也交不了多少。”

韩起于是下令把季平子放了。

士服椒是个爱面子的人,又说:“寡君也不知是犯了什么罪,卿都被你们抓来了,放是可以,需要开个会,给说明一下,叫诸侯都来听听。否则他走,属于私逃,也没有被免罪啊。”

韩起为难了,如果召集诸侯盟会,等于承认前面抓他就是不对的了,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韩起于是去找叔向,说:“这事儿很难办,我想放了季孙,可是他死活不肯走。你有办法吗?”

叔向说:“我也没这本事。不过我弟弟叔鱼行。”

叔鱼不是好人,或者说不是君子,但是有些事偏是小人做的好。

于是,韩起派叔鱼去找鲁国人。叔鱼径直去找季平子,说:“从前栾盈闹事的时候,我们家的叔虎都被杀了,我也受牵连逃去了鲁国,是你爷爷季武子收留了我,否则我哪有今天。你现在麻烦了,我能不尽力帮个忙吗?现在情况是,叫你回去,你不肯回去,非要搞会盟说明一下什么的。我听晋国大夫们说了,要给你在西河弄个宫室,叫你住在那儿。既然不回去,就叫你住那儿。我听说了,所以来告诉你啊。这可怎么办啊?唉呀!”

说完,叔鱼就哭了。意思是,你不走,晋国人就叫你“移民”在这儿,永远别回去了,我真替你着急上火啊。

季平子被叔鱼编的瞎话给吓坏了,当即收拾东西,匆匆告辞跑回鲁国了。那士服椒还牛气,偏不走,等着晋国人给他们的卿“平反昭雪”,于是呆在晋国,拖到下一年开春,见晋国人还是不搭理他,才不得已也走了。

郑国的执政官子产,参加完这次平丘之会,回国路上,没等到家,听说子皮死了。子产哭道:“我完了,没人能帮我为善了,只有夫子是知我的。”

他的政治上的无私支持者,死去了。

去年,楚灵王是带着大兵,到了州来(安徽凤台)驻扎,派出先遣部队去攻击吴国的与国徐国。由于今年楚灵王死掉了,军队也全部溃散。于是,吴军出动。在冬天十月,吴军西攻,吞占了州来。

楚平王因为内乱刚平,一时不能报复吴军。

鲁昭公十四年(公元前528年)

楚平王当上楚国大王,靠的是下面的人帮忙,比如斗成然当时就嚷嚷着跑进楚王宫,吓死了楚灵王的三弟、四弟。于是,楚平王就以斗成然做了自己新的令尹。但是这个斗成然贪心很大,还不断向楚平王索要好处。楚平王一生气,干脆就杀了他,

不过,楚平王又把斗成然的儿子斗辛派到了北方郧县当县长,以表示不忘斗成然的功劳,同时不忘从前楚国斗氏(尤其是其中的令尹子文斗谷于菟)的旧勋。

冬天十二月,晋国有一桩拖延多年的土地纠纷案要处理。因为法官士景伯出差去楚国了,就叫叔鱼(叔向的庶弟)来做代理法官,为之裁决。诉讼甲、乙两方,其中一个是巫臣的儿子刑侯,另一个叫雍子。雍子有点理亏,就以“礼”换“理”,把一个女儿,孝敬给了叔鱼,于是赢了官司。刑侯急了,在朝廷上动武,杀了儿子甲,又杀了叔鱼。

执政官韩起就问叔向,这事该在那么处理。叔向并不护短,他说:“叔鱼枉法卖狱,接受刑侯的贿赂,雍子靠贿赂,给自己买直,刑侯悍然在朝堂杀人。他们仨都是死罪。”

于是就把刑侯抓住杀了,又把在朝堂上已经被杀死的叔鱼、雍子的尸体,陈尸在农贸市场,供群众围观。

这是史料记载的第一桩贪污案。受贿者就是叔鱼。孔子听到这事,于是称赞叔向,说,叔向在平丘之会数落了叔鱼索贿的事,在处理季平子的事情时则看重叔鱼能诈,叫叔鱼去办,最后叔鱼受贿,叔向不因是亲戚就袒护他,叔向是正直的人啊。

鲁昭公十五年(公元前527年)

秋天,晋国的卿中行吴(中行偃是儿子)带兵讨伐鲜虞人,鲜虞是白狄的一支。晋国人围攻鲜虞的鼓城。鼓城人里边,就有暗中打算里应外合,投降晋军的。中行吴却不肯接受这些人的做法。下面的人就劝他:“这样咱们不用恶战,就能取得鼓城,干吗不接受啊。”

中行吴说:“我听叔向说过:’好恶要恒定不变,老百姓才知道朝着哪方向学,这样国家的事情才能做好。‘如果有人要拿着我们的城,叛离送给别人,这是我们厌恶的。现在别人要这么干,我们为什么却要喜欢它呢?如果我们接受,并且赏赐了那些人,那就是赏赐了我们所厌恶的事情。这样,对我们所鼓励和喜好的东西,不是个削弱吗。如此,怎么能教导我们的民众呢?我们还是打吧,量力而行,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撤。我们不能因为要得到个城就把奸邪的东西给树立起来,那样我们的损失才大呢。”——把老百姓都教坏了。

于是偏把鼓城内准备叛降的人的名字告诉了鼓城守将,后者当即把这些人杀了。

随即围攻鼓城,连打三个月。鼓城人派民众出来,请求投降。

中行吴看了这些民众,说:“你们的脸色看上去,还不是饿肚子的那种,说明情况还不错。你们回去修好你的城,接着打。”

下面的军吏受不了了,说:“人家都来投降了,还不接受,浪费我们的大兵,有这么事奉国君的吗?”

中行吴说:“我这才是事奉国君呢。我是鼓舞我们坚持的东西,喜欢的东西,就是要竭尽全力做事。如果我们接受他们投降,得到一个小城,但却教的我们民众学会了怠惰,那得到这么个城有什么用呢?我们尊义而行,所鼓励和喜欢的东西,所厌恶的东西,一直都不变,这样,城能够得到,老百姓也知道了义在哪里(我们鼓励什么,厌恶什么),老百姓学会了效出死命而没有二心,这不很好吗?”

当时,打仗都是征发民众来做的,在前敌的这些表现,同时等于教化民众。而中行吴所鼓励和要教化的,就是人做事不能怠惰,要死命效忠国家没有二心。如果接受了鼓人投降,等于是让民众学着未来也不尽力而学习投降。

随后,鼓城人就继续守战,最后粮食没有了,力气也没有了,又来向城外人告知,要求投降。中行吴这才接受——等于向晋国民众教导了不要怠惰,要坚持到最后一息。

把打仗当作给自己的民众上思想教育课的机会,中行吴算是很突出的一个人吧。

我的朋友熊逸在他自己的书里,说中行吴在别的地方打仗时,也曾经用诈,并不像这次攻鼓城这样讲究信和义什么的。为什么这次这么讲究呢?他说,因为这次的晋军占绝对优势,于是攻城采取了这么迂腐的作法,像猫玩耗子那样弄鼓城人,把这当作给自己的国人上教育课的机会。如果是跟楚国人旗鼓相当地对打,根本不敢玩这些了。

我想熊逸说的是很有道理的。但中行吴能找机会教育民众,也是令人惊佩的。

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告诉民众,什么是信用,什么是义,那没有用,通过一些事情,比如类似中行吴这样的事情,叫民众潜移默化地按信和义做事,才能达到效果。中行吴这事,也可以作为孔子这话的注脚吧。

从前,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诸樊、馀祭、夷眛、季札。寿梦死后,诸樊继位,随后传给馀祭、夷眛,意图依次传到季札这里,因为寿梦属意于季札。

今年,吴王夷眛死去了(在位17年),临终,终于高高兴兴可以传位给四弟季札了。

但是季札死活还是不肯接王位。

于是,老大诸樊的儿子僚就继位为王,是为吴王僚。

而夷眛的儿子公子光,当即心中含怒,心说,四叔不肯接王位,就应该我接我爸爸的位子。凭什么是大伯的儿子继位。

当然,吴王僚也有自己的公理,我是长房长孙啊。

总之,王位到这里就乱了。当然这不能全怪季札。实际上,如果季札继位,季札的儿子将来就要和季札的三位哥哥的儿子们竞争,乃至火拼——到时候季札一死,到底该谁继位,势必大闹一场。

兄终弟及制度,本来就是一种落后的继承制度,吴国还在搞。

不管怎么样,公子光非常不满。他爸爸夷眛在岗年限又长,在国内积累的“德”(人望)不少,公子光觉得自己有机会拉吴王僚下来。一时无话。

鲁昭公十六年(公元前526年)

三月,晋国执政官韩起到郑国出访。郑国国君郑定公招待他。

韩起有一对玉环,准确地说只有一只,另一只在一个郑国商人手里。韩起跟郑定公讲,希望帮自己弄来。执政官子产回答说:“这不是我们公家的东西,我们不知道。”意思是不想给。

其他的卿就对子产说:“韩起跟咱要的东西也不多,晋国又不可违背,假如咱惹了他,别人趁机调拨,郑国不就要遭殃了吗?何必舍不得一个小玉环,还是给他吧。”

子产说:“大国给小国下命令,如果大国的一切想法都如其所愿,那接下来小国还怎么继续。一旦什么时候不再给了,给不了了,在大国眼中,它的罪可就大了。对于大国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不能依靠礼来斥绝掉它,大国就会越发无厌,我们郑国就该沦落成它的边邑了。”意思是不能惯着晋国。

子产接着说:“韩起奉命出使外国,而趁机要什么玉环,这是贪淫啊,这也是罪啊。如果给了他,韩起获了罪,我也落得使国家沦落为晋国边邑的执政不力的罪。给一块玉,而获两个罪,也划算吗?”

韩起看郑国官方不肯给他弄玉,就私下去找郑国商人,议定了价格,从他手里买。商人又说:“这东西卖给外国人,我必须得跟执政官说一下,否则不许出口。”

韩起于是去找子产,说:“前日我请求那块玉,贵执政觉得不合义,没有给。我就不敢再说了。现在商人打算卖给我了,但要给你说一声,特来告诉你。”

子产说:“从前我们先君曾经跟商人们互相盟誓过,说:’你们不要背叛我,我也不强买你的东西。你有什么好买卖,我不去抢。‘靠着保守这个誓言,所以能够相安到了今天。如今您来到我国,叫我们强夺这商人的东西,这是教我们背叛从前的誓言,非得这样才好吗?您得到了玉,却失去了诸侯(郑国),您肯定不这么干。如果大国下命令,使我们贡献东西没个标准(乱多要),使我们郑国沦落为晋的边邑(不再成国了),我们也不愿意。我如果献了玉,不知有什么好处,所以告诉您。”

韩起忙道歉:“我这人不敏,岂敢要玉而落得你我两个罪。我还是不要了。”

同类推荐
  • 葬海

    葬海

    墨痕在断章处终止,一切一切的起始似乎便是这终止的时刻……当我们发现了这隐藏在黑暗中的真相时,才意识到自己早已陷入了巨大的骗局当中……
  • 宋时春

    宋时春

    江山作酒,美人当诗,人生就画。宋时春来,勾阑深里,风流那堪数。试问前路,终南分明难遇。凡心遍问,若教太平,还须闻鸡舞。【简介难写,仍以新词《庆春时》一首作面目,诸位莫说矫情】
  • 辉煌的年代

    辉煌的年代

    一个小叫花子,饿得不行了,跑到庙里做和尚!主持问:“你可以戒色么?”“我想想,好吧。”我妥协,主持又问:“你可以戒酒么?”“我想想,好吧。”我妥协。然后猪脚在庙里过起了没有酒肉没有妹子的苦逼日子,然而天降横祸,庙被烧,老和尚惨死,你以为撕逼是女,人的权利么,NO!NO!NO!男人一样也可以,且看四个和尚是怎么撕逼到天亮的。
  • 卧枕江山

    卧枕江山

    出身平凡,却不甘平凡。是人见人嫌的孤儿如何?是人见人厌的乞丐如何?金戈铁马为我演奏传奇曲殇,美人成群为我碾墨红袖添香。喜欢卧枕青石赏尽万里江山,喜欢酒剑相伴横卧沙场笑傲。气吞山河独挡千军万马雄浑,侠骨丹心书写万里江河浩瀚。悬壶济世,一气荡尽天下群魔,匹夫一怒,一剑赋尽九千里沧桑!
  • 陷阵无双

    陷阵无双

    携带着骑马与砍杀系统,魂穿到了三国高顺身上,从此,陷阵营的名号开始在整个三国时代回响。
热门推荐
  • 你就是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你就是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我行走在黑暗与光明的交接线,我望向黑暗,所有“人”的手上都沾满血腥,他们嘶吼着、咆哮着,他们无时无刻想拖拽光明的人到这黑暗炼狱,他们穷尽其手段不惜毁灭自己,可是他们是因为什么?我又望向光明,满眼都是光亮,似乎没有一处不被光明照耀,他们每一个人都喊着“和平”“关爱”“仁慈”……每一个词汇都是那么的美好,可是光明的世界里又有多少披着人皮的怪物,非黑即白的世界里,最可怕的是躲在黑暗里那双满目疮痍的双手,还是站在光明里的那些面具的背后?你逃的过他们,又能承受最后的审判吗?
  • 娘子请叫我相公

    娘子请叫我相公

    书逸:娘子,我固执的爱着你云宁:书逸,我固执的希望你不爱我书逸:娘子,请叫我相公云宁:台上吧书逸:就现在
  • 生而为傀

    生而为傀

    神魔大战后,白夜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神明失踪,魔眼潜伏,妖兽暴动,各方势力暗涌不断。正魔两道两大天才横空出世,但竟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一个只会打游戏的十七岁少年一朝穿越成为命运之子,他该如何在这个和自己看过的小说剧情一模一样的世界中运用大纲去改变所有人的命运?
  • 管理操控术

    管理操控术

    《管理操控术》是由陈墨编著。内容提要如下:自我管理,掌控自我才能掌控他人;团队管理,操控他人才能引领成功;企业管理,辨明方向才能走向卓越!管理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多元化的技术。若想带领好一个团队以及运营好一个企业,都需要正确把握人性,正确运用人性,了解并掌握关于管理与操控的艺术,实现人力资源的最大价值。
  • 民国娥皇

    民国娥皇

    小说背景须上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叶碧菡,商界巨子的遗孤,为舅父收养,成人后,立志要做家庭主宰。下嫁沧州一个镇上的地主家庭后,用她的智慧和津门人脉,不但改变了重男轻女的家风,还改造了世代以土地盘剥的地主家庭生存方式,还把家业移往津门。中间,又经历了两段感情纠葛。叶碧菡思想进步开放,持家凌厉细致;在民族大义面前,毅然决然是非,最终走到抗日烽火里来。《民国娥皇》是长篇《大家族》的第一部。
  • exo之女主大逆转

    exo之女主大逆转

    一天早上,我从梦中醒来,迎接我的却是:一个奇怪的地方。后来我才发现我变成另一个人,我这个女主可要逆转了,一起期待吧
  • 重生之人生洗牌

    重生之人生洗牌

    她,一代国际一级特工,无所不能,腹黑,强大,杀伐果断却又那么的重情重义,她,八十年代一普通懦弱的少女,跟随奶奶生活,受欺负不吭声,小白,自卑,丑八怪一直是她的代言名。当她变成了她,又会发生怎么样的惊天动地的故事,我们一起期待。。。。
  • 红孩子

    红孩子

    本套丛书在早期培养孩子方面提出了具有新意的“三类天才”观点。即白孩子、红孩子、黑孩子。以助父母及教育工作者及时准确地发现与培养孩子早日成才。
  • 总裁追妻,临时新娘计划

    总裁追妻,临时新娘计划

    “为什么找上我?”“因为你缺钱,我缺一个漂亮听话的女人。”一纸《临时新娘》的合约,她嫁给了利旧市名声极臭,还左手残疾的男人,据说,名声极臭的萧少爷,突然改邪归正,独宠尹氏落魄千金。据说,商界神话萧筠庭为了一个女人毁了整个珠宝行业,更把自己的妹夫送进监狱。尹黎落一脸天真:“电视上说的那个女人真的是我?”他邪魅的逼近她:“给我生个猴子,就告诉你。”
  • 后宫浅辰传

    后宫浅辰传

    墨朝历史上的昭成太后,深得昭成帝的欢心,百姓的爱戴,臣子的拥护......墨朝历史上的昭成太后,做事果断,聪慧更是远超常人,堪称是铁杆太后.....很少人知道,也很少人提到,昭成太后还未成为太后时,在赤墙之下的那段宫闺之事.....唉,倾国倾城总是挡不住滚滚年轮,一代红颜的心洒落在了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