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8900000027

第27章 清官廉吏(1)

清官廉吏是指那些能够廉洁自律、秉公办事、勤政为民的好官。清官廉吏既是传统社会的一种政治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历史上的清官廉吏,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客观地看,为官者所以清廉,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为了普通百姓,二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其统治。因此,在封建社会,无论是最高统治者还普通老百姓,都喜欢清官,呼唤清官,赞美清官。那些贤君明主,总是千方百计地培养清官,普通百姓则是热情地拥戴清官。

清官是人治社会的独特产物,靠少数清官不可能推动历史的进步。但是,清官毕竟为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对历史上的清官进行肯定和褒扬,是完全应该的。

疾恶如仇气如虹:东汉京兆尹盖勋

在《后汉书》中,有4个人被作者评为东汉年间的仁人志士,其中有一个是名震天下的河西人士。他就是疾恶如仇的盖勋。

盖勋,字元固,生于公元140年,卒于公元190年,敦煌郡广至县(今甘肃瓜州县西)人。盖勋出身于名门望族。曾祖父盖进曾任汉阳太守。祖父盖彪,官列九卿,曾任大司农。父亲盖思齐,曾任安定属国都尉,为东汉安定郡多民族聚居区的军政长官。盖勋生在这样的官宦人家,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青年时被举为孝廉。

盖勋生活于东汉晚期。这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黑暗的时期之一,连续几朝,皇帝昏聩,朝政腐败,外戚和宦官势力膨胀。朝廷中,外戚与宦官争权夺利,互不相让。特别是东汉的最后几个皇帝,几乎都是小孩即位。皇帝年幼,太后听政,结果造成外戚掌权。随着皇帝长大懂事,就想摆脱外戚的控制。他们无人可求,只好求助身边的宦官。于是,宦官们一个个得势,借着皇威,诛杀外戚,为害天下。数十年间,宦官与外戚的争斗无休无止,搅得朝廷乌烟瘴气,导致中央权力日渐衰弱。中央集权的衰弱,又给地方军阀可乘之机,地方割据势力开始崛起,最终导致天下大大乱。盖勋的青年时期,就是在这种混乱中度过的。他被举为孝廉,到出任汉阳(郡治冀城,今甘肃甘谷县境内)长史时,已是40多岁的人了。东汉的长史,为边地郡守副职,统领一郡兵马。因此,盖勋的仕途,是从统领军队开始的。

朝廷宦官专权,地方政治更加黑暗。一个清廉的官员,要在这种黑暗的社会环境中独善其身,非常困难。盖勋却做到了这一点。

当时的武威太守,依仗朝中有人,横行乡里,干了很多坏事,百姓对他恨之入骨。这样的人,只要凉州刺史梁鹄一声令下,就可将他查办。可是,梁鹄胆小怕事,对作恶多端的武威太守敢怒而不敢言。梁鹄有个部下名叫苏正和,具体负责巡视地方、监督地方官员。苏正和不畏强霸,敢于碰硬。他很快掌握了武威太守的罪行,将其依法从严查办。梁鹄害怕杀了武威太守,因而得罪朝中权贵,他担心自己吃不了兜着走。梁鹄想来想去,就想杀掉苏正和,讨好朝中权贵,可又吃不准,于是想起了自己的好朋友盖勋。

恰巧,盖勋与苏正和有私仇。这时,有人给盖勋出主意,要盖勋借梁鹄之手,乘机杀了苏正和,以报私仇。盖勋听后,断然拒绝,说:“为个人的私利杀害良臣,是不忠的表现;趁别人危难时害人,是不仁的行为。”这也是成语“乘人之危”的来源。不久,梁鹄找盖勋商议处置苏正和的事。盖勋劝梁鹄:“猎人养鹰,为的是抓猎获物。如今鹰凶猛了,你却要把它杀掉。你杀了鹰,靠什么来抓猎物呢?”梁鸽觉得盖勋说得很有道理,就打消了处置苏正和的想法。苏正和得救后,从内心感激盖勋,几次登门致谢,都被盖勋谢绝。盖勋放出话来:“我是从国家的立场出发考虑这事的,不是从苏正和的立场出发考虑这事的。”

东汉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朝廷急忙征调各地兵马,镇压黄巾起义。武威太守黄隽接到诏令,迟迟不启程。梁鹄非常愤怒,他下令逮捕黄隽,以贻误军机之罪处死,以正军纪。盖勋认为,乱世之秋,正是用人之际,再说,黄隽虽有过错,罪不当诛;军队尚未出征,先斩将领十分不妥。在盖勋的苦苦劝说下,梁鹄赦免了黄隽的死罪。黄隽捡了一条命,非常感激盖勋,给盖勋送去黄金20斤。盖勋对黄隽说:“我为你说情,是认为你的罪轻,够不上杀头,不是为了你的钱。”黄隽送来的黄金,盖勋如数退回,分文不受。

东汉王朝政治腐败,对少数民族实行高压政策。各级官吏借着朝廷的威力,乘势盘剥少数民族。东汉中平元年十月,金城郡(今甘肃兰州市)所辖的湟中羌人首领北宫伯玉,与金城将领边章、韩遂等人发动叛乱,反抗东汉王朝。当时的凉州刺史左昌,因盗用军粮数万,遭到盖勋多次劝谏。左昌因此怀恨在心,想借羌人叛乱之机,除掉盖勋。他命令盖勋带少量官兵驻扎阿阳(今甘肃静宁县),对抗羌军。当时,边章的反叛大军正在攻打金城郡。盖勋想率军驰援金城,左昌却百般阻挠。结果,边章反叛大军攻破金城,杀了太守陈璐和护羌校尉冷征,然后挥师东进,经陇西直取汉阳郡,把刺史左昌围困于冀城。

左昌被围,惊恐万分,请求盖勋率军救他。左昌平时为人奸诈,盖勋的部下都憎恨他,反对出兵去救。危难之际,盖勋以大局为重,不计前嫌,带着仅有的一点兵力去救冀城。面对边章反叛大军,盖勋耐心劝导,让他们以国家为重,归顺朝廷。边章拒绝归顺朝廷,却给了盖勋一个面子,愿意撤军,饶了左昌。盖勋智退叛军,救了左昌一命。

盖勋解了冀城之围,没想到刚送走了狼,又来了虎,羌军杀来,包围了盖勋率领的汉阳兵。盖勋兵少将寡,很快全军覆没。盖勋身受3处重伤,无力再战,只好坐在地上。羌兵冲上来,围住了盖勋,所有的刀枪都指着盖勋。

此时的盖勋,心平如镜,脸上带着视死如归的表情。他对羌兵说:“你们杀了我吧!”羌兵哗啦一声一起举起大刀,就要向盖勋砍去,就在这时,羌人酋长滇吾冲了过来。他跳下马,喝住了羌兵,说:“盖长史是贤人,你们杀他,就是对不起上天啊!”原来,盖勋及其父亲盖思齐,一向对羌人不薄,特别是盖勋,自出任长史以来,处处尊重羌人,深受羌人首领敬重。羌兵一听受伤的人是盖长史,立即收起兵器。他们给盖勋疗伤,还把盖勋送回冀城。

东汉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十一月,韩遂叛军10万人马挥师东进,围住了关中重镇陈仓(今陕西宝鸡市),全国为之震动。东汉朝廷惊慌失措,急派皇甫嵩率4万大军征讨,同时命令西北各路兵马驰援皇甫嵩。盖勋接到命令,率领本郡5000兵马,又表请朝廷同意,自募5000兵马,共计1万人,增援陈仓。一路上,盖勋率军英勇作战,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汉灵帝从各类战报中发现,盖勋忠勇异常,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将盖勋提拔为讨虞校尉,并将盖勋调回朝廷,协助管理宫廷禁军。

东汉后期,天下纷争,动乱不止。为了保卫宫廷,汉灵帝于中平五年新建了一支禁军,由上军校尉赛硕统帅,下设8个校尉。同时,汉灵帝命12个宦官充当中常侍,史称“十常侍”。常侍是离皇帝最近的官员。汉灵帝整天被十常侍包围,对其信任有加,言听计从。十常侍依仗权势,独揽朝政,为非作歹。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盖勋奉诏进京,受制于宦官赛硕,参与禁军管理。面对复杂的形势,盖勋洁身自好,不仅不与赛硕、十常侍等宦官同流合污,而且还与一些将领秘密策划,准备诛杀为非作歹的宦官。一天,汉灵帝召见盖勋,问天下大乱的根源。盖勋说:“是陛下的宠臣们搞乱了天下。”站在灵帝身旁的宦官赛硕听了,一脸怒气。灵帝问赛硕:“盖勋说得对吗?”赛硕一脸尴尬,哆哆嗦嗦,说不出一句话来。从此,赛硕开始憎恨盖勋,一心想赶走盖勋。不久,赛硕得到一个机会,急忙给汉灵帝进言,提出派盖勋出任京兆尹。灵帝同意了赛硕的意见。就这样,盖勋离开了京师洛阳,去长安任职。

盖勋在长安任职期间,又干了一件轰动朝野的事,那就是惩办长安令杨党。杨党的父亲是皇帝身边的中常侍。杨党依仗父亲的权势,在长安胡作非为,激起民愤。盖勋一到长安,就下令抓捕杨党,并从杨党家中搜出赃物1000多万。一些朝中大臣,出面替杨党说情,要盖勋放过杨党。盖勋不仅一概不理,而且穷追猛打,查找杨党后台的罪行。这个案件轰动了朝野,也给普天下的善良人出了一口恶气。

此后不久,朝廷又举孝廉。选拔孝廉,是当时朝廷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皇太子身边的药官高望,很想将自己的儿子举为孝廉,于是通过皇太子给赛硕打招呼,要赛硕给盖勋发话,将他的儿子举为孝廉。一些人听到这个消息,跑来劝盖勋:“皇太子是未来的皇帝,高望是皇太子的宠臣,赛硕又是当今皇帝的宠臣。这事你如果不办,可就把未来的皇帝和两个宠臣都得罪了,你吃罪不起啊!”盖勋却说:“举孝廉是为国家选拔贤才,怎么能把一个没有才能的人选为孝廉呢?我即使为此丢了性命,也在所不惜!”宦官恨盖勋,汉灵帝却特别欣赏盖勋对朝廷的忠诚,多次嘉奖盖勋。

东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汉灵帝驾崩,少帝刘辩继位。刘辩年幼无知,由何太后临朝主政。在此关键时刻,少帝刘辩的舅舅、大将军何进,密令董卓进京,要他帮助稳定政局。八月,董卓带兵进京。董卓既是野心家,又是阴谋家。他一到京城,就变了脸,废掉了少帝,毒死了何太后,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

董卓立了献帝,又自立为相国,同时纵兵抢劫,奸淫妇女,横行无忌,引起朝野一片惊慌。身在长安的盖勋,得知董卓在洛阳无恶不作,残害百姓,非常愤怒。就在董卓得意忘形的时候,盖勋给董卓写了一封信,痛斥董卓在洛阳的所作所为,骂董卓是个“小丑”,揭露了董卓篡汉的野心。这封信,如晴天霹雳,震惊了朝野,也打击了董卓的嚣张气焰。

董卓独霸朝政,不可一世。满朝文武大臣,面对董卓,无不胆战心惊。只有盖勋,见了董卓,面无惧色,坦荡自然。在朝堂上,一些人见了董卓,要行跪拜之礼。盖勋见了董卓,只作长揖,不跪拜,百官见盖勋如此对待董卓,吓得心惊肉跳,为盖勋捏一把冷汗,可盖勋还像没事人似的,面不改色地站在那里。

董卓野心膨胀,恣意玩弄权术,滥杀无辜,引起朝野的强烈愤慨。终于,各地纷纷起兵,开始讨伐董卓。董卓见势不妙,下令迁都长安。为了防止官吏和百姓再回洛阳,董卓将洛阳城及附近200里内的宫殿、宗庙、府库等建筑物全部焚毁。昔日繁华的洛阳城,变成了一片废墟。

盖勋目睹董卓暴行,义愤填膺,很想杀掉董卓,可又无能为力。盖勋急火攻心,背部毒疮发作,最后不治而亡,终年51岁。

盖勋憎恨董卓,临死时留下遗言:“勿受卓赙赠。”是说不能接受董卓赏赐的财物,办理自己的丧事。

盖勋是东汉王朝的忠臣。对一个忠于腐朽王朝的官吏,似乎不值得肯定。但是,盖勋清正廉洁,疾恶如仇,不畏权贵,在他身上,较好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罄心为国慈母心:隋代黜陟大使辛公义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涌现的清官廉吏不少,被百姓奉为“慈母”的人却不多。辛公义是其中之一。

辛公义,大约生于公元550年,卒于公元612年,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西南)人。辛公义出生于官宦人家,爷爷辛徽曾任北魏徐州刺史,父亲辛季庆曾任北魏青州(今山东淄博市东北)刺史。辛公义幼年丧父,家道衰落,靠母亲抚养成人。北周天和(公元566—公元572年)年间,武帝宇文邕为了笼络人才,扩大势力,搜罗原来的官宦子弟入太学学习。辛公义的祖父、父亲曾是朝廷命官,辛公义自然是宇文邕笼络的对象,顺利进入太学。在太学读书期间,辛公义生活清苦,学习勤奋,言谈举止循规蹈矩,受到宇文邕的赏识。为了把辛公义培养成国家栋梁,宇文邕将辛公义召入露门学,派专人给他讲授道义,并让他在每月的御前会议上与大儒们进行辩论。辛公义的聪明才智和渊博学识,常令大儒们叹赏,也让同辈们羡慕。

北周建德(公元572—公元578年)初年,宇文邕任命辛公义为宣纳中士,后又升任掌治上士、扫寇将军。时任北周宰相的杨坚,对辛公义也很赏识。不久,辛公义出任内中上士,参掌朝廷机要。公元581年,北周静帝下诏,宣布将帝位禅让给德高望重的杨坚。杨坚即位,即隋文帝。他定国号为大隋,改元开皇,并大赦天下。在杨坚执掌皇权的过程中,辛公义做了大量的工作,深深地打动了杨坚。

隋朝开皇元年,杨坚任命辛公义为主客侍郎,兼理内史舍人事,赐爵安阳县男,食邑二百户。辛公义成了杨坚的得力大臣。当时,天下尚未统一,北方是隋朝的天下,江南还有一个陈朝。隋朝初建,杨坚尚无力统一全国,只好与陈朝保持友好关系。每逢江南陈朝的使者到来,杨坚都让辛公义代他出面接待。可见,辛公义在朝中地位十分重要。后来,辛公义又转为驾部侍郎,被隋文帝派往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安抚边境。当时,江陵一带处于隋朝与江南陈朝的交界处,战乱不断,百姓疾苦。辛公义来到江陵,慰问官吏,安抚百姓,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无论是地方官员,还是黎民百姓,都夸奖他。

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隋文帝开始为消灭陈朝、统一全国做准备。到这时,杨坚才发现军马严重不足,难以发起对陈决战。杨坚考虑再三,决定派辛公义去各地检查军马。

辛公义肩受皇命,深入军队,调查军马的使用情况,这才发现各地军马管理混乱,不少人乘战乱大发横财,有的人藏匿军马不报,有的人据军马为私有,有的人盗卖军马换钱,甚至有人将军马偷运敌国。负责管理军马的官吏,贪污受贿,大发不义之财。一些官吏,得知辛公义前来查检军马,向辛公义行贿,企图蒙混过关,均被辛公义严词拒绝,痛加斥责。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辛公义查出军马10多万匹。杨坚得到报告,兴奋不已,对辛公义大加赞赏,说:“唯我公义,奉国罄心!”

隋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十二月,隋文帝杨坚发起灭陈之战,亲率水陆大军50余万渡江作战,至次年二月,灭掉了南陈王朝,结束了东晋十六国以来270余年南北分裂的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在隋军灭陈的战役中,辛公义立有战功。灭陈战役之后,辛公义被隋文帝任命为岷州(今甘肃岷县)刺史。

岷州山大沟深,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是典型的穷乡僻壤。由于连年战乱,岷州一带更为萧条。辛公义赴任时,一路走去,看到百姓流离失所,面黄肌瘦,衣衫褴褛,心中阵阵发酸。

到了岷州,辛公义发现这里还有一种可怕的恶俗。这种恶俗,可以概括为“一人生病,全家躲避”。一个人生了病,不管是父母、夫妻还是儿女,都被推出门去,无人理睬。其理由是害怕疾病传染。辛公义清楚,很多病是不传染的。大家躲避传染病,情有可原,但是,把所有的病人,不分青红皂白都推出门去,无人照料,不予治疗,让其自生自灭,就不合情理了。辛公义决心改变这种恶俗。

同类推荐
  • 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

    未带地图的旅人:萧乾回忆录

    本书是萧乾先生对于自己大半生的回忆录,通过他的文字,读者可以了解到他不平凡的一生以及在大时代对于个人命运的影响和改变。
  • 百位世界杰出的艺术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艺术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中国古代名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一切历史剧都是现代剧,一切历史人物都折射着当代人的影子。我们现代人应从古人的成败得失中学到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总结其失败的教训,让人生少一段弯路,让弱者强、强者勇;从成功中吸收有益的经验,让生命多一分精彩,让勇者智、智者成,做到明史达变,鉴往知来。要达到以上目的,阅读、学习和研究古代名人传记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好的人物传记,能够系统全面再现传主的人生历程,是写的很细的历史,能给我们丰富的人生启迪。
  •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3)

    文坛泰斗的文学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明清风云人物大观

    明清风云人物大观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些风云人物的身上凝聚了人类的智慧和许多优良的品德,他们的奋斗历程和人生经验给了后人无穷的力量和有益的启示。历史是一面镜子,唐太宗李世民说过,“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司马迁著史,是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翻开历史,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上演了一幕幕王朝兴衰的悲喜剧。
热门推荐
  • 锦汉

    锦汉

    后世最强特种兵政委上官锦穿越来到古时三国乱世,成为继张角后,南华老仙的第二名关门弟子,他重生后就立志征服天下,一统天下,于是他东征西战,讨黄巾、诛董卓、战河北、定中原、御外寇、征西域……踏上一条充满危险的争霸之路,克服重重难关,次次死里逃生,绝地反击……且看他在这混乱世界,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如何争霸天下,如何一统江山。
  • 华尔街骗局

    华尔街骗局

    在华尔街,过去永远都只是开场白而已,新骗局将接踵而至。本书旨在揭开华尔街金融骗局的真相,戳穿其操纵金融市场、掠夺美国民众财富的阴谋,并为广大民众找到一条逃出债务泥潭、过上幸福生活的出路——公共银行。
  • 沉醉风华之东华

    沉醉风华之东华

    看那并蒂花开,沉醉一生,风华一世,也不过是曾经的旧忆斑驳......大部分,得到或许是种自私的选择,可人生来就是自私的。我予你,至死不渝;你予我,生死相依。*******************沉华迷聚集群,欢戳门牌号:141588503。
  • 往生镜之想容

    往生镜之想容

    本是简单与好友们出游却误入它境回来后大梦一场时空交错。往生镜前古后今。
  • 不朽玄神

    不朽玄神

    十五年前,风雨大帝寒风雨意外陨落,北域墨家少主、霸家公主重伤陷入沉睡,天痕大陆乱世自此开启。十五年后,西剑州落风国少年墨天寒睥睨苍生,指点江山,踏入天下争锋。
  • 恋生塔

    恋生塔

    08年汶川地震,葬送了她的爱情。而今七年过去了,但她的人生仿佛依旧停留在七年前。她说回忆就像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斩断了她的人生,把她困在痛苦的监牢里,但她却舍不得忘记。她害怕,如果忘记了过去,她还剩下什么?我告诉她,我是心理医生,我能帮她,可是,在我帮她治病的同时,我却发现,我揭开的是……每晚21:00准时更新,有加更的话,00:00。
  • 洪城犯罪协奏曲

    洪城犯罪协奏曲

    提问者的马陆,二十八年来,没有任何意义地存活在世界上。抱着被上天诅咒的头衔,他的身旁永远伴随着死亡和悲剧的阴影。召集者的AFF,六年来耗尽心血,用仇恨心编织成一张复仇的罗网。把复仇成功与否作为体现人生价值的终极目标。战斗者的邱义,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好,可是一旦认定为同伙,就绝对不愿放弃。“我”只想干好眼前的这件事情!相信只要把真心话说出来,就可以相互了解的“傻瓜”。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代理城隍的日记

    代理城隍的日记

    当我拿起笔之前脑子里还是一团乱麻,最近发生的事情太多了,多到我半夜惊醒都怀疑这是不是另外一个噩梦。我想找个人分担我的恐惧,但是开口却不知道怎么说出来。我不知道我写这个日记是为了什么。期待着有天会有人看到?呵,看到了怎样,不过是一个精神病的癔语。会有人信么?你、会相信么?
  • 孽情:情是何物

    孽情:情是何物

    她,被骗嫁入豪门,只因仇人痛恨她死去的母亲,想要变着方儿折磨她;她,为了拆散分开多年、陷入不伦恋的双胞胎弟妹,却被误解,最终与他们反目;她,生孩子后惨被整容遗弃,却被夫家宣布死亡,办了隆重的葬礼;失去身份,她再入夫家,甘心为保姆,只为能守在儿子身边;丈夫终于玩火自焚,死于非命;婆婆继而发疯。夫家衰落,公公苦苦支撑,因为被整容,她和母亲的容貌一模一样,一直钟情于自己母亲的公公将她当作母亲。母爱和善心两难抉择,如何面对儿子,如何面对公公,她左右为难。一切烟消云散,弟妹相认,一家团聚,她带着儿子坚强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