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3000000020

第20章 读诗笔记三札(5)

试论禁苑追陪日,何似园林乐事赊。

(明·申时行《娄东荆石公饷菊赋谢》)

意尽林泉之癖,乐余园圃之间。

(明·计成《园冶》)

吾庐宛在画图里,修竹墙头过绿醑。

丁香棚底醉红颜,晚来一笑破天悭。

(明·杨慎《浣溪沙·高晓滞雨》)

2. 城在田中

里巷鸣春鸠,田园引流水。

(唐·崔颢《结定襄郡狱效陶体》

城里无闲处,却寻城外行。

田园经雨水,乡国忆桑耕。

(唐·齐已《野步》)

半郭半村佳处,一竹一花生意,吾亦爱吾庐。

(宋·汪莘《水调歌头》)

成都二月海棠开,锦绣裹城迷巷陌。

(宋·陆游《花时游遍诸家园》)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烟。

(宋·薛田《成都书事百韵》)

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清·查慎行《晓过鸳湖》)

一百里间春似海,孤城掩映万花中。

(清·梁启超《邠州》)

抱城十里绿阴长,半种芙蓉半种桑。

(清·彭懋琪《锦城竹枝词》)

芳郊三十里,花外拥乡场。

(清·李伟生《过西河场》)

3. 园在城中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唐·杜甫《春夜喜雨》)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唐·韩翃《寒食》)

绿外深深柳巷,红间曲曲花楼。

(宋·程垓《乌夜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唐·王维《洛阳女儿行》)

翠浓春槛柳,红满夜庭花。

(唐·张祜《忆云阳院》)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宋·苏轼《东栏梨花》)

锦城浩如海,我亦与无期。

有花即入门,莫问主人谁。

(宋·陆游《花时遍游诸家园》)

客报城西有园卖,老夫白首欲忘归。

(宋·陆游《成都书市》)

锦城幽栖处,悠然远俗嚣。

种菊开三径,横琴咏九皋。

(元·赵善瑛《卜筑》)

后园隙地种胡麻,鹧鸪飞上紫荆花。

(明·何白《成都竹枝词》)

4. 田居清新

里巷鸣春鸠,田园引流水。

(唐·崔颢《结定襄郡狱效陶体》)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唐 ·杜甫《水槛遣心》)

弊庐在郭外,素产唯田园。

左右林野旷,不闻朝市喧。

(唐·孟浩然《涧南园即事贻皎上人》)

村径绕山松叶暗,柴门临水稻花香。

(唐·许浑《晚自朝台至韦隐居郊园》)

溪边山一色,水拥竹千竿。

鸟触翠微湿,人居酷暑寒。

(唐·李洞《题竹溪禅院》)

半郭半村佳处,一竹一花生意。

(宋·汪萃《水调歌头·怀吴中诸友》)

锦帏四面花藏屋,绿云一望稻盈畦。

(元·刘敏中《最高楼》)

竹色溪阴见,梅香岸曲闻。

(元·周权《溪村即事》)

野云多在树,春水不离村。

(清·陈沅《孝感途中》)

5. 乡风淳朴

旁舍颇淳朴,所愿亦易求。

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不。

(唐·杜甫《夏日李公见访》

田父要皆去,邻家问不违。

地偏相识尽,鸡犬也忘归。

(唐·杜甫《寒食》)

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

邻人有美酒,稚子夜能赊。

(唐·杜甫《遣意二首》)

结庐桐竹下,室迩人相深。

接垣分竹径,隔户共桐阴。

(唐·张说《答李伯鱼桐竹》)

村居自潇洒,况有读书声。

(宋·苏轼《山村》)

禾黍秋风,鸡豚晓日,活脱田家趣。客来茶罢,自挑野菜同煮。多少甲第连云,十眉环座,人醉黄金坞。

(宋·黄升《酹江月/戏题玉林》)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

(宋·高翥《秋日》)

乡村乐趣四时多,插罢新秧又刈禾。

月里胡琴声响亮,豆棚围著唱《灯歌》。

(清·陈蕴辉《合阳竹枝词》)

只要我们细细地品味这些诗词,就不难发现田园之美景,嗅到泥土之芳香,听见山鸟之妙音,悟出宁静之意境,顿感村居之超然,甚至可以发觉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实现“城在园中”、“园在城中”、“自然和谐”之目标,完全是建立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之上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古代的田园诗也是我们在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建设中应当发掘的重要宝藏。

2010年国庆

① 本笔记篇名“山水有清音”引自晋代左思《招隐二首》;“十里稻花香”引自清代曹雪芹《红楼梦》。

② 宋·苏轼《减字木兰花》。

③ 唐·杜甫《春望》。

④ 唐·孟郊《看花》。

⑤ 宋·郑思肖《送友人归》。

⑥ 宋·朱淑真《秋夜牵情》。

⑦ 明·袁宏道《小竹林腊梅盛开兼赠主人》。

⑧ 南朝·齐·谢朓《咏竹》。

⑨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⑩ 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鱼玄机《感怀寄人》。

宋·方回《寄题九仙俞君竹屋》。

宋·王淇《梅》。

元·黄溍《题赵公画兰竹》。

唐·杜甫《客堂》。

唐·刘禹锡《令狐相公见示赠竹二十韵仍命继和》。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庭院深深深几许 琴棋书画妆銮并

——民居建筑的文学意境与文人居家的生活情趣①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

“结宇依青嶂,开轩对翠畴。”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公馆似仙家,池清竹径斜。”

“临水朱门花一径,尽日鸟啼人静。”

“近水人家小结庐,轩窗潇洒胜幽居。”

“灼灼桃花朱户底,青青梅子粉墙头。”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画栋朱栏照城郭,丹楼碧瓦樱红霓。”

这些诗词,堪称描写古代民居之佳句,它们犹如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向人们展示出了中国民居建筑如歌如诗的文学意境。

与华丽雄奇的西方建筑相比,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似乎显得过于平淡简朴。但是,庭院、公馆、庐宇、楼阁、轩廊、垂檐及门、窗、墙这些普通的建筑名词一旦融入诗句,再加上“画阁”、“画栋”、“朱楼”、“丹楼”、“碧瓦”、“曲阑”的点缀及“红桃”、“柳绿”、“青嶂”、“翠畴”、“近水”、“清池”、“竹径”、“花径”、“乌啼”等自然环境的陪衬,中国传统民居的诗情画意便呈现眼前。细细品味,往往还有一种西方建筑所难具有的淡雅之意境。究其原因,就在于几千年来的中华文化,深深地蕴藏在传统民居及居住者的生活方式之中。

古代的栖居诗,大都是文人逸士对自己和所看到的居室及居住方式的记录与描写。即使属于民歌,也都是经文人整理才得以流传。我们阅读古诗,其实就是宋人陆九渊和陈造所说的,“谈山水之胜,诵高人逸士之文”②、“吾宗大雅士,为学先究本。楼居盘礴地,超然寄妙蕴”③。因此,笔者认为,要读懂这些栖居诗,就有必要首先认识筹建并使用这些住宅及居住环境的“高人”,了解什么叫“逸士”与“雅士”,并明白其“楼居”中寄寓着怎样的“妙蕴”,即弄清他们生活在什么样的文化之中。

古人对“士”的解释是:“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士,通谓丈夫也”④。孔子曰“士志于道”(《论语·里仁》),曾参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逸”,即安闲、飘逸、超群脱俗;“雅”,即正的、合乎规范的,高尚的、不庸俗的。因此,“逸士”、“雅士”即志向远大、注重人品、讲究气节、不贪慕虚名利禄、清高脱俗且懂得生活的知识分子,也就是今人常说的“文人志士”。客观地讲,中国古代民众所创造的屋居形式、居住观念与生活方式,主要是靠历代文人的记载、总结、传播、发展而得以流传千年的。而且许多文人宅院与私家园林,本身就是由有这方面爱好和专业知识的文人自行策划并指导能工巧匠们研究、设计而共同创造的(正如白居易在《春葺新居》一诗中所写的“况兹是我宅,葺艺固其宜。平旦领仆使,乘春亲指挥”)。所以,它饱含着文人雅士的思想境界与审美趣味。从这个角度讲,可以说,传统的居住文化的精华所在,即文人志士对居住环境及生活方式之追求。

一、庭院深深——中国民居的突出特征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这是宋代欧阳修咏庭院的千古名句。宋词中类似的佳句还有李清照的“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柳永的“帘垂深院冷萧萧,花外漏声遥”、程垓的“小院深深门几许。画帘香一缕。独立晚庭凝伫”、晏殊的“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何梦桂的“竹院深深深几许。深处人闲,谁识闲中趣”等。这类咏庭院的诗词很多,仅本书附录中就搜集了两百多首,其中,最值得品味的,无疑是宋词之中的“庭院”词,可以说“庭院”词最能体现出词的意境,也是庭院的意境所在。

所谓“庭院”,古人的解释是“庭者,堂阶前也”,“院者,周垣也”(《玉篇》),“堂下至门谓之庭”(《玉海》),“宫宅有垣墙者曰院”(《增韵》)。由此得知,“庭院”即是以房屋、回廊、门楼及墙垣围合在堂前的空间,它是由外界进入厅堂的过渡空间,也是一个对外封闭、对内开放的内向型的建筑空间。它多用于居住者种植花木与娱乐休闲,故常被看成是“园林的微缩”,即唐代元稹《春诗》所言“洞房闲窈窕,庭院独葱茏”。综上所述,“庭院”构成了中国古代以院落空间为建筑核心的基本概念,进而导致了中国古代以房屋围绕院落向心而筑的基本建筑模式。从居住的民族特征来看,庭院是一家一户的、内敛性的私密空间,有一种“外人非请莫入”的排他性。这与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内敛、沉静、含蓄的民族个性有关,与欧洲的广场和开放式的院宅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形成了独具东方情调的中国庭院文化。这正是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古代建筑史·绪论》中总结的,“庭院式的组群是中国建筑中的一个突出的特征”。也许正因如此,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将“家”称为“家庭”和“家园”,也就是说,如果只有“家”却没有“庭”(或“园”),则是不够完整的。而这种“家”与“庭”的“私密幽静”特征在以下描写庭院高墙、重门的诗句中便有明显的体现:

丰屋中栉比,高墙外回环。累累六七堂,栋宇相连延。

(唐·白居易《伤宅》)

落日平田何处村,竹墙缭绕是高门。

(宋·林亦之《林校尉绍老挽词三首》)

春意已无多,斜日满帘飞燕。不见,不见。门掩落花庭院。

(宋·李之义《如梦令》)

门掩梨花闲庭院,粉墙儿高似青天。

(元·关汉卿《中吕·普天乐·崔张十六事·普救姻缘》)

绿阴如染净无尘,日长庭院掩重门。

(元·赵雍《浣溪沙》)

永日绿阴庭院静,最怜紫燕翩翩。

(元·程文海《临江仙》)

午风庭院,人试薄罗裳。数尽落红飞絮,摘青梅,煮酒初尝。

(宋·何梦桂《满庭芳》)

这种关在“高墙”、“重门”之内,围在居室建筑之间,藏在树木幽竹之下的庭院,不仅成了居住者可以自由地“试薄罗裳”,并可对外讲“不见,不见”的私密空间,还使居住者获得了“庭院静”、“净无尘”的居家环境,甚至成为逸士们大隐于市之佳处。这正如白居易在《玩新庭树,因咏所怀》一诗中所写道的:

蔼蔼四月初,新树叶成阴。

动摇风景丽,盖覆庭院深。

……

偶得幽闲境,遂忘尘俗心。

始知真隐者,不必在山林。

“庭院”能使人获得“幽闲”、“忘尘”的感受,不仅在于它具有封闭与半封闭的建筑形式,隔断或弱化了外界的干扰,更在于它的建筑思想来源于以太极为中心的圆道观念的周易文化,遵循了“致虚极,守静笃”的老子思想,同时又体现了以“宁静致远”为美德的中国传统观念。因此,研究中国居住文化的专家们认为,庭院是中国古代家庭血缘、伦理常识和道德规范的集合体,也是中国古代艺术、美学思想的凝固物,是中华文化的立体结晶。这些观点,我们都可以从古人的庭院诗中感受得到。同时,从下面这些庭院诗还可以看出,除了前面谈到的“私密幽静”、“遵循伦理”之外,中国庭院至少还有“尊天亲地”和“宅园相连”这两个显著特点。

正阳和气万类繁,君王道合天地尊。

(北朝·周·庾信《周五声调曲·征调曲》)

天地有大德,好生恰民心。

(宋·曹勋《山居杂诗九十首》)

天地有英气,钟秀在人间。

(宋·熊以宁《水调歌头》)

心潜天地笑藏春,月佩云衿绝一尘。

(宋·白玉蟾《徐处士写予真》)

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宋·李清照《浣溪沙》)

小春庭院绕天香。仙风珊珊来自、五云乡。

(宋·陈克《南歌子》)

沈沈庭院。独坐黄昏谁是伴。风过南墙。似觉天宫暗递香。

(宋·姚述尧《减字木兰花》)

上述诗词告诉我们,中国古人一直遵循着《礼记》关于“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取法于天”和“是以尊天而亲地也”的古训,并将屈原的“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的理想融入了居住文化之中。因此,看似封闭的庭院建筑,却通过围在居室建筑之中的“庭院”及其中的竹木与天地相通。这种有天有地的住宅,可汲取天地之灵气,做到“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实现“人宅相扶,感通天地”(南北朝·王征《黄帝宅经·序》)。对于住宅须“尊天亲地”,《荀子集解·致士》和张衡的《论衡·自然》的观点是:“无土则人不能安居”,“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中国风水典籍《八宅明镜》甚至还说:“阳宅若得下乘地之贵气,上得天之旺气,必然富贵双全,福祚绵长。”虽然风水学中确有一些迷信成分,但“尊天亲地”的居住观念,既符合“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老子思想,也与现代人关于“须注重日照、通风等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认识有许多相通之处。所以,林语堂先生赞曰:“宅中有园,园里有屋,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不亦快哉。”⑤正因如此,庭院建筑在中国能数千年经久不息,即使是在居住形式改变,住宅向空中发展的今天,庭院式的别墅仍是深受欢迎,成为了房地产市场最珍贵的“稀缺产品”。

中国建筑界的泰斗梁思成先生讲过,“庭院方式有其大优点,就是使庭院和花园成为房屋的一部分”⑥,园艺家们还告诉我们,“庭院是园林的微缩”。所以,古代文人将庭院中的私家小园林称作“壶中天地”,或亲手设计、制作,或以绝妙的诗文赞美、传播,从而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整套的构园传统与审美趣味,成为中国居住文化中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以下这些庭院诗可以告诉我们,庭院就是住宅与私家小园林的结合,庭院也就是居室的延伸。

阴合园林禽语乐,风和庭院絮飞迟。

(宋·张耒《书壁》)

梅雨园林江橘绿,竹风庭院海榴红。

(宋·方回《四月二十九日早起行园》)

红杏园林初过雨,绿杨庭院欲生烟。

(宋·虞俦《清明》)

新荷池沼,绿槐庭院。檐外雨声初断。

(宋·戴复古《鹊桥仙》)

萱草栏干,榴花庭院。悄无人语重帘卷。

(宋·晁端礼《踏莎行》)

子规啼尽断肠声,秋千庭院,红旗彩索,淡烟疏雨。

(宋·杜安世《浪淘沙》)

蝶舞回风莺度曲,暖响笙箫庭院。

(宋·黄人杰《念奴娇》)

此院好弹秋思处,终须一夜抱琴来。

(唐·白居易《杨家南亭》)

松竹林中读书处,一图风景属三家。

(宋·陆文圭《柳城春色图》)

乱泉声里谁通屐,黄叶林间自著书。

(清·王苹《南园》)

上述诗词中的“竹风庭院”、“绿杨庭院”、“绿槐庭院”、“榴花庭院”,展示了私家小院生意盎然的自然之美,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而其中的“秋千庭院”、“笙箫庭院”、“悄无人语”、“抱琴”、“读书”、“著书”等,不仅说明“庭院”已成为露天的厅堂,实现了室内环境的向外延伸,而且体现出文人逸士在壶中天地之中修身养性的写意与洒脱。这就是说,“庭院”对中国士人而言,不仅仅是居住的建筑、人文的环境,而且是感情的容器、精神的家园。也就是说,庭院是将生活艺术化的空间所在,它显示了居住者的灵气与个性,表达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与审美趣味。

读了这些庭院诗,不禁使我想起了眭谦先生在《四面围合》一书中关于“庭院情结”的这么一段论述——“人们对庭院的钟情是历史形成的,庭院代表的不仅是一种居住形式,更是一种魂牵梦萦的中国情结。因为这种庭院情结,承载了中国居住文明最精彩的篇章。因为这种庭院情结,早已在中国人心中烙下了难以割舍的居住情怀”。我非常欣赏眭谦先生的这一观点,并认为从商周有了庭院的有关记载开始,中国庭院建筑已有了30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寄寓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士人的哲思与情怀,且已成为了中国民居的灵魂。我想,如果可以用文学体裁来比拟中国古代住宅,那么,王侯、将相的宫邸可以看做是华丽铺张的洋洋大赋,布满城郭的里巷可以喻为跌宕起伏的行行美文,散落在郊野乡间的村舍则似朴实清新的首首小诗,而文人雅士的庭院则应当看成是韵味隽永的阙阙古词,格外具有值得人们认真品味的深邃意境,甚至可以说,这是中国古代文人在追求诗意栖居之中,最为理想的屋居形式。

同类推荐
  • 文艺学导论(第四版)

    文艺学导论(第四版)

    文艺学是人文科学中的一门学科,这个学科的名称,是上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传入的。因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类的文学活动,有人提议将它改称为文学学,但这三个字中却有两个相重,不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也有人沿袭古代文论用语,称之为诗学,但在现代人的心目中,诗学已不是文学理论的同义词,而是指专门研究诗歌的学问,容易引起误解,所以人们仍称它为文艺学。何况,文学和艺术原是相通的,它们有许多共同的规律,所谓“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冶,即此之谓也,因此,研究文学现象的文艺学,同时也必然包含许多艺术学原理。
  • 萧红作品集(4)(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萧红作品集(4)(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非虚构的我

    非虚构的我

    《非虚构的我》是麦家对自己的人生的一次回顾和总结。他将自己的身世,经历,亲人,挚友,好恶,困惑,恐惧,念想……一一如实道来,毫不躲闪。
  • 古代情诗名篇五百首

    古代情诗名篇五百首

    中国古典诗歌内容丰富,蔚为大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情诗(词、曲)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情诗名篇五百首》从中国古代的名家情诗中,精选五百余首,对于各位作者的生平做了简要介绍,同时对于诗歌也进行了解析,帮助读者对历代名家情诗进行鉴赏。
  • 心灵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心灵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热门推荐
  • 邪王独宠:腹黑小萌妃

    邪王独宠:腹黑小萌妃

    简介:天劫的渡败,滋润五十年。沉睡间灵魂被带异界,奇附在黑道“杀神”身上,目睹着因她带给她的灾难。重生之夕,阴阳差错,肉身被她所占,事物也因天劫发生了变化,泪浓“三片瓣”一个恨她入骨,一个被无意禁锢。夺回肉身,解救卜神,化解矛盾……解决一切阻碍时,身后有一妖孽保护她、温暖她、宠她无度,敢为她打破天间规律,也愿为她坠落成魔……
  • 苦虐恋爱复仇史

    苦虐恋爱复仇史

    一百度的爱情太过炽烈,而八十六度却刚刚好,面对重重阻碍,他们都不曾放开彼此的手,不顾一切的想要在一起。
  • 泪兮三公主的复仇之恋

    泪兮三公主的复仇之恋

    哪怕世界落幕,我也会陪在你身边,因为没有人,可以从我身边抢走你
  • 遥望你的星光

    遥望你的星光

    房间内某男步步靠近某女,脸上带着邪恶的笑“这里就我们两个人,你说我要干什么呢?”某女吞了吞口水“你,你别乱来,我上有老下没小,你不要干坏事哦!”某男忍不住笑出了声“白痴,我以为你胆子多大呢。想不到,哈哈,不过如此吗。”某女愤怒之下准备回击,手却被他制住。他在她耳边轻轻吐气“你别想逃出我的压迫,本少爷,赖上你了....”
  • 梦幻兰古利萨

    梦幻兰古利萨

    游戏宅男穿越去了兰古利萨II的世界副官利亚特的崛起史黄震如此说道:"干掉艾尔文!!"新书《超神觉醒》已经上传,书号3175456,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至于这一本继续龟速修改中,再慢我也不会停的。
  • 云逸漫天

    云逸漫天

    自小受尽歧视,十五岁离家闯荡。短短四年,成为最年轻董事,展现出的商业天赋无人能敌。将以前那些瞧不起他的人踩在脚底下的时候指日可待!然而却还是遭遇暗算命丧黄泉。醒来,他成为了一只“傻”妖,身份经历扑朔迷离,而世界,已不是原来的世界。古灵精怪的山野医女说:“我的药不是白用的,你等着补偿我吧!”那慵懒高贵的红衣少年说:“小云!你放心!哥哥我一定会好好照顾你的!”云抚抽了抽嘴角,穿越至此,身边怎尽是些奇葩的人?
  • 傲笑天地间

    傲笑天地间

    四地域,六遗族。八天宗,九神谷。战天抗魔,枭雄争。琥珀长剑,血染如何?琥珀色眼眸,热血之心,大道向前,血染又如何。争夺,杀戮,在强者的世界里,没有弱者的席位。度与劫,丹田为度,丹灵为劫,斗气炼度,灵气渡劫。生与死,情与恨,泪与笑,一杯酒。异灵,狂魔,凡人,天神天陨,血誓,遗迹,有缘人丹药,鬼精,神魄,魔血,焠体炼魂爱,狠,情,仇,断人肠侠,义,恩,蝉,笑人生。
  • 斗龙战士之冰晶祝福

    斗龙战士之冰晶祝福

    这是本人最喜爱的动漫所改编的小说,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小甜哦!
  • 未来投资人

    未来投资人

    因为一次奇怪的面试回到了十年前,从此我便开始了我未来投资人的精彩人生。搞娱乐?拍电影?那都属于小儿科。投资小米?京东?房地产?那才能有多少钱!咱干的是拯救世界,买断全世界的买卖。美联储,共济会,干到最后也只过发现原来最大的敌人还是我自己!书友群:515613198(新建的,帮忙充充人气!)
  • 游在异世

    游在异世

    惊醒之时发现自己身处冷兵器战场,被人救下发现忘记身世来历。这个世界的他应该以何种身份何种方式生存下去,又怎么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