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0300000009

第9章 山高水远(2)

孤峙于嘉峪塬上,三面临戎的灰黄色的关楼却悄无声息,漠漠平沙在铅灰色的天穹下四面辐射开去,一种铅灰色的肃穆,如重重又重重难以数清的帷幕静垂大地,夹着晚来天欲雪的沉重。远远地,几匹痩驼啃着枯黄的塞草,在沙上悠悠晃晃,逆着西沉的夕阳看去,如黑黑的剪影,那牧驼的人也如一剪影,使人怀疑那是从帷幕深处走出的历史中诱敌的兵士,一场刀光剑影,血溅枯沙的恶战爆发在即……

这儿是古战场,数百年前英雄系马磨剑之处,单于烈火照狼山,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地方。

我们的旅行车,便是从这冥冥中仍回响着铜的嘶鸣、铁的冷嘯的古战场穿行而过,几个小时,行尽我从小学课本上知道嘉峪关后的二十余年的梦寐,停在关下。

双脚踏踏实实地踏上嘉峪关的土地,我深深感到一九八六年九月里的一天,我出现在这儿纯属偶然。不论过去与未来,这一瞬间和另一瞬间都有许多选择,但偶然不容选择。偶然没有过去与未来之分,它永远是现在时。

现在的关门大开。

大开的关门也仍是关门,尽管再无士卒把守,我的思想,仍然已中重重埋伏——

罗城,瓮城,内城,道道城墙边的埋伏者中,必有一人是我未知姓名的祖先。他来自关内何处?他知道他出现在这儿也是纯属偶然吗?偶然构成人的命运。他到这儿来了,他执行了命令,他进入了阵地。通往敌楼的马道上,他和他的同伴们的脚步明明灭灭……

我轻轻移动的双脚,每一步都出其不意,踏在数不清的看不见的手上。

汉代,在这儿设有玉石障;五代,这里设有天门关。而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征虏大将军冯胜置关首筑土城算起,至今也已有六百多年了。数百年风雨,数百次血战,城墙和箭垛仍十分坚固。传说,修筑城墙用的黄土经过认真地筛选后,还要放在青石板上让烈日烤干,以免草籽发芽。夯筑墙身时,更在黄土中掺入麻丝、灰浆和糯米汁,以增强黏结能力。验收也异常严格:在距墙一定距离处以箭射墙,如果箭头没入墙中,便要返工重筑。终于,城墙坚固,箭头触壁落地,攻打关城的时间之纵队,也在相持中与戍守者一起风化为蕭粉,散成沙丘一片了。

唯有关城无恙,挂过号角的铁钉还在那儿,被黄昏和望归的靴子磨平的石级还在那儿,甚至,当年构筑关城,经过精心计算,完工时仅仅多出的一块砖,也仍毫无变动地,还待在西瓮城“会极”门楼后边的狭窄檐台之上……

既往的一切,都如这块可望而不可即的砖了:多余而必须。既在当初的那儿又不在当初的那儿。呈锁的形状却根本不是锁,没有钥匙开启也无须钥匙开启。

这块砖就是历史。

历史就是人们所记得的东西。

人们记得它首先必须看到它,而能看到的砖或文字都是一种障碍,它们使让我此刻立足的嘉峪关,已绝对不是历史深处那个真正的嘉峪关了。真正的历史深处的那个嘉峪关,是卡夫卡的城堡,谁都听说过,但谁都无法进入。它永远属于几百年前的那些戍守者,他们明明灭灭的脚步在我身前身后杂沓,甚至就从我身躯中穿行而过,而相互毫无知觉——对于他们,对于历史,我们是不存在者。历史是他们的,只有当代史才允许我们侧身其间。在我无法参与的那么多为历史所忽略了的夜晚,瓮城积雪盈尺,戍守者们于怔忡中冻醒,寒风扑打关门,宇墙上传来冻脆的刁斗声……春来了,而这里仍然是塞草未青,白发的戍卒于关楼的墙角下以两石相击,然后流泪听击石后发出的啾瞅燕鸣——那是关中春暧的燕鸣,那是家乡吴语般的燕鸣啊!

如今,“击石燕鸣”作为一景传下来了,那些为历史所忽略的夜与昼则永远地遗失了。

历史忽略那些昼与夜,是因为那些日子里没有发生值得记载的战事,但那些H子这儿有活生生的人,有比在紧张激烈的战斗中可能更为丰富更为立体的人在。忽略了人的历史,分明有几分假了,历史深处的嘉峪关因这遗失,更分明有几分虚幻了。

权且把它当做布景吧。

我和同行的几位诗人分别照了几张相。

离去的时候,车出关门,我回头隔着玻璃望了一眼,蓦然发现关门外的斜坡上立有一方石碑。莫非是战死在这儿的古代将士的墓碑?

——不是。那是附近的一个大队书记。死去快三十年了。墓碑上刻有“烈士”二字。

陪同我们前来的家在酒泉的诗人林染这样说。

我再次回了一下头,嘉峪关已远,那块石碑更是虚渺不见了。

我闭上眼睛。我这次偶然的嘉峪关之行到此为止。

我的确到了嘉峪关。

我确实没有到过嘉峪关。

这两种说法都对。

鸣沙山的黄昏

金黄色的暄软的沙子,在我眼睛中铺展开去,然后堆积成波浪般凝固的山脉。这使我立刻醒悟,我就是为它而来的。

我清楚地知道,敦煌县城就在身后,不过几分钟的路程,但就是这些细密平展的沙子,在这儿堆积了千万年的天空下的沙子,将敦煌县城猛地一下子推远了,我,站在一个陌生世界的入口。

四周静悄悄的。几匹骆驼卧在九月的沙梁上,红色的披毡格外醒目。一个脸色黝黑的干痩汉子,斜倚在一匹骆驼的腹部,用我听不懂的方言悠悠地唱着“花儿”。

那声音干干的。

我掏出鸣沙山地形图看了看。其实我早已知道,没有任何文字能告诉我这些沙子所暗示的一切。

那个汉子显然不是导游。

我弯腰脱下皮鞋,将两根鞋带连在一起,往肩上一甩,两只皮鞋便一只胸前一只胸后地挂着,如同一个流浪汉,抬起赤脚踏进了沙子。我的目标是走完面前这段约五百多米的沙原,攀登伫立在那儿的鸣沙山主峰。黄昏从脚底开始了。

我来得很迟。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我总是一个迟到者。清晨从玉门油田出发,旅行车在戈壁上颠簸了将近一个白天,才将我们卸在敦煌这块小小绿洲的边缘。

沙子带着太阳的余温,温柔地抚摸我的足心。沙漠中阳光特有的那种呛人的陌生气息迎面扑来,一会儿,我便唇干舌燥了,感到一种孤独跋涉中无水可解的干渴。悬停在鸣沙山顶如一彤红圆盘的落日,使我想起这儿微带咸涩的苹果,而那滋味又在舌尖上感到了。我舔了舔,是干裂的嘴唇渗出的血。

登山的路径是鸣沙山的东北坡。为数不多的游人中开始有人将鞋包等物全埋进沙里,以便轻装登山。霎时,这里那里,沙上顿时出现了一个个圆圆的“衣冠冢”,我犹豫了一下。仍背着包和鞋登山了。

落日仍诱人地停在那儿,仿佛登到山顶便能将它攥进手心。但这只是一个错觉。落日是名副其实的“UFO”。所有引人产生错觉的东西都是“UFO”。但它毕竟诱人。我便是靠不断抬头汲取它的诱惑,一步一步登上山顶的——

自欺欺人有时也是人生的一种必需。它培养错觉,而错觉给人以生活的力量和勇气。

这是一个十足荒谬的悖论。

旅游也是一个悖论:本是为了休憩,悦身娱心,但旅游者们却拼命探险寻幽,比待在家里更加疲累甚至危险万分。

鸣沙山的存在也是一个悖论:全是极细极轻的流沙,全无任何物质黏合,却凭空堆起这样一脉几座山峰,并任千万年风雨吹打,也不曾消失,不曾痩削,不曾移位。也许,这就叫做理性的世界存在于非理性之中,逻辑在理性之外无能为力吧?攀登途中,我眼睁睁望着黄昏在我脚底随着细沙不断向山下滑去,不能止住。

天地间更静了。一种金黄的肃穆的静。远处寸草不生的青灰色祁连山脉,越发显得沉抑。在这无可言喻的至静中,每粒细沙都是一个词,它们在黄昏中不断向我低语。这是一种天籁,我几乎无法用心灵听懂。想想看:它们已成千年乱糟糟在这儿堆积,没有词组,更不遵循句法。它们说话只是它们要说,并不是说给我们听的;它们的话语也不是我们人类的话语。我们真正能够揣测能够听懂的,只是它们从来不曾说出的那些话,而这也完全只是因为我们人类的历史与它们有点类似。

我敬畏这些拒绝词组和句法的细沙。

我怀着这样的想法在山顶坐了一会儿。待夕阳和我的想法一起沉落到暮色中去,便从西南坡下山了,出乎意料的是,西南坡的沙子竟全然不似来时的东北坡,热得足以能烫熟鸡蛋!我来不及穿上皮鞋,急中生智,猛冲几步后便双脚同时拔起向空中一翘,重重跌坐在沙坡上,整个人形成一个“v”字,鸣沙山强迫我为它做出的表示胜利的手势——

是的,胜利的是鸣沙山这些金黄色的细沙。一代又一代中外登临者何其多也,但这儿不是泰山石级,登临者即使以前赴后继的集体的力量,也仍一个脚印也不会留下。这些细小的沙子谁也无法对抗。

沿着月牙泉绕道从山洼里回到出发处,有两个姑娘赤着脚一跛一跛地在前面走着,争着互相埋怨:她们再也找不到登山前埋下的鞋和包了。埋怨了一会儿之后,她们忽然住了声,对视一眼,忽地开怀大笑起来。是啊,何必埋怨呢?谁不是两手空空从这儿离去!

远处,敦煌县城的灯光已亮起来了,黄黄的,如同无边无际黄色的暄软细沙……

平原之旅

平原总使我产生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我丢失了什么?我不知道。我默默看着车窗外无穷无尽向后退去的大地,那一览无余的辽阔,在蒙蒙细雨中如烟如雾,能看清的,只是车窗边的那些景物:在连续阴雨中倒伏的油菜、麦子,路基下青草碧绿的荒滩,圩堤锁住的曲曲折折的河流,因叶片的积聚而不停地下着它自己制造的雨的意大利杨树——那是第二次的雨,下在我陌生的这片土地上……

还有间或出现的池塘。塘水几乎与地面相齐,有的长着蒲草,有的生长着荷叶——这都是南方的水生植物,但它们却在这淮北平原上出现,使初夏的淮北宛若江南。

它们当然不是枳。

我也不是。但我怅然若失的感觉随着列车的奔驰,随着我眺望的持续,越来越强烈了——我所看见的这些东西,不能填满因火车的加速而迎面扑来的无边辽阔,辽阔就是空虚,它展开的,也仅仅是虚空。

能够目空无物的,只有辽阔。

人总是关注身边之物,或许就是潜意识地要避免抬头看见辽阔,尤其是像大平原这样一览无余的辽阔。只有很少的时候才例外地要看看辽阔,辛辛苦苦地攀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但那是因为有“众山”,视野里有起伏的众山,辽阔就变成“天高气爽”,可以供人欣赏了——山对于人是一种安慰,这一点,在行走于山间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它把所有的存在之物都变成了你身边的东西,以一次只允许你看见一部分的方法,将无限变成了无数个有限。可以观看的总是有限而非无限。这就是天下多名山,却没听说有“名平原”的原因。

平原上没有风景,无限空阔的天穹下,只有一茬一茬的存在之物,以及生死歌哭的人的历史。这些历史与一个又一个地名联系在一起,在淮北,它们是宿州、蚌埠、徐州、垓下等等。但能看见的,只是平原,不是历史。我现在看见的是平原上的一个老妇人,站在被列车挡住的路口,茫然地望着疾驰而过的火车,微微张开了嘴,一头白发在火车制造的风中纷乱飞舞——仅仅只是一瞬间的一瞥,但这由无边暗黄的麦子和油菜烘托出来的陌生的形象,长时间地在我眼前迭现,像一张不知年代的发黄的照片,没有历史:此前的历史不属于它,此后的也与它无关,而它自己也没有,它不过是一瞬。那老妇人也许已经活过了几个朝代,但她所有的,只是她活过来的故事,那些故事,虽然是她个人的历史,却不会被人称为历史。也就是说,她注定了不能进入她个人之外的历史。个人之外的历史也是一种极其辽阔的东西,与平原,与笼罩平原的天穹,极为相似,允许众多的人从其中走过,却并不保留他们的任何痕迹,就像阴天不保留任何事物的影子。

我也是其中之一?

我的想象力总是在平原面前显得贫乏,软弱无力。这显然与我不曾在平原长久地生活毫无关系。平原所谓“坦荡如砥”,一望无际没有起伏变化的“坦荡如砥”,是单一、单调的同义词,我的想象力因此失去了用武之地。“这是你不能想象的地方/这是那最终将打败你的地方/那‘为何’一词绉缩又倒空自己/之处”。写出这诗句的加拿大诗人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看来在加拿大也发现了这样的平原的存在。

但我热爱平原,平原让我知道我是谁,让我怅然若失——谁要是不曾有丢失了什么的感觉,谁就不会在生命中醒来,看见那与我们已经取得的事物相对照的虚无的一切。

一个地方

望江,长江中游北岸一块狭长地域的名称。对于中国来说,它是隶属安徽的一个县,但对于我,它首先是一个地方——

“我们思索——喝着冷水/水看着天——/天是家,宇宙是一个地方。”美国诗人威廉·斯塔福德的这几行诗,说出的正是我想说的话:望江,正是宇宙这个地方中一个“水看着天”的地方。我四岁时就有这种感觉了,我的身体周围都是水,河流的水,湖泊的水,长江在夏季漫溢过来与几个湖泊混为一体的水,也是从四岁开始,身体周围都是水的我,便也像水一样随水在水上流动,整整流动了二十年,喝着冷水,水看着天,我看着水中的天——我的父亲是渔民,我十三岁时也成了正式的渔民。

渔民这个词意味着什么?许多年后,我才猛然领悟,“渔民”首先意味着的并不是鱼,甚至也不是捕鱼的动作,而是水和岸。渔民的身边总是水,远离他的总是岸,即使那岸近在咫尺也仍然是远离,一天之中,甚或一个月几个月之中,他只能偶尔登岸,在岸上——有时仅仅只是在潮湿的岸边停留片刻。没有谁强迫他留在水上,不准他登岸,他也没有强迫自己,他完全是自觉自愿,日复一日地仅仅几乎无意识地望望远方的岸,而有时连望一眼岸都不可能:岸太遥远了,它消失在无边无际的水的涌动之中,水的尽头是与水相接的天空,仿佛根本没有岸,从来就没有岸,波浪直接涌到了天上……

但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觉自愿,一种意识到自己如果要活下去,就只能在这他出生之前就已经指定了的水域中劳作的自觉与自愿。认识到这一点,便有了活着就是充当人质的感觉,水声便苍茫起来——滑稽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仍能极其警觉地听到那苍茫水声中游鱼偶尔跃出水面的泼刺声……

“被指定”必然妨碍美感。美的感觉注定属于那些偶然进入的人。鲍照是凭他那封《登大雷岸与妹书》而能被确认的偶然进入者之一。

公元439年,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六年,东海人鲍照,在严霜惨切悲风断肌的一个秋日的黄昏,泊舟于那时名叫大雷的望江江岸。登岸“东顾五洲之隔,西眺九派之分,窥地门之绝景,望天际之孤云”,“腾波触天,高浪长惊”,孤鹤寒嘯,风吹雷霆,顿然唤起心中隐伏已久的“长图大念”——他感受的已不仅是美,而且是壮美了。而夕阳沉影,水雾夜色将合,“樵苏一叹,舟子再泣”,鲍照忽然又有“念天地之悠悠”的怆然之感,竟“不可说也”,匆匆结束了他的偶然登岸,也结束了他写给妹妹的这封书信。

同类推荐
  • 没有黑暗就没有光

    没有黑暗就没有光

    其实你始终相信梦想,虽然你常说你不信了;其实你始终相信爱情,虽然你常说等不到了;其实你明知道下句台词是什么,但你一样会被感动;其实你始终爱着这个世界,虽然你常说世界很令你失望之极。总有一天我们信仰的会失效,热爱的会消失,但永远记得,无论黑夜多么漫长不堪,黎明始终会如期而至。绝望的时候抬头看,希望的光一直在头上。也许我们都像本书中故事里的主人公一样被理想和现实生活所累, 但我们深信这些都是一点点黑暗,那些被贱卖的、被毁却的、被否定的理想,终将被我们一一实现。
  • 剑男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剑男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当一个人从扮繁复杂的异乡回到故乡,故乡是不需要辨别的。故乡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深切记忆,一个人回到故乡,他就是回到母亲的怀抱,他就可以宠辱皆忘,直至消失在与故乡无边的融人中。与物欲横流,人情淡漠的他乡相比。只有故乡才是我们皓首单衣仍不忘返回的最后归宿,只有故乡,才能让一个游予在他的怀中快乐地哭泣。
  • 时间的弧度

    时间的弧度

    他用诗行圈起了一道道的生活藩篱而蒙养着自己高尚的品格,他的诗情充满一种自然的力量,渐渐地在这沉寂之中喷溅而出,格外引人注目。
  • 写作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写作指南(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讲述写作技巧:取材、立意、构思、布局、语言、修改、文面、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
热门推荐
  • 农门有女:将军,菜被拱了

    农门有女:将军,菜被拱了

    她,双十年华,还没开始看世间美好之物,就葬送在一次意外之中。再次醒来,她不再平凡。她发誓这一世要活的更精彩。她成了农家女,想法子挣钱,养家,只为能改善如今的生活。祖母的刁难,亲戚之间的摩擦,娘亲的为难,爹的招兵书,还有将军男神的套路……然,她不过是上门讨论菜地被后山的野猪拱了的问题。如此几次,怎么的自己也成了菜地,还让他给拱了?某女泪奔......,将军,说好的高冷呢?说好的矜持呢?怎么的能这么随便的耕地呢?不知道此地有主了吗?喂!喂!怎么还来?
  • 中国古代饮茶艺术

    中国古代饮茶艺术

    生活也是艺术。我国古代经过精细加工的茶和以茶为对象的出神入化的品饮活动,既能给人以特上的享受,又能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是二者的高度统一。所以,它是我国人民生活中一种颇有典型意义而又独具特征和魅力的生活艺术。
  • 红颜烬浮生

    红颜烬浮生

    为爱疯魔。究竟你爱的是我,还是她?一步一步,我到底是谁。血海深仇,我到底该不该报?友情?爱情?还是亲情?知道真相的我究竟何去何从?
  • 大唐闲王

    大唐闲王

    一位现代青年,带着空间穿越到唐朝倒霉王爷李佑的身上……
  • 绝品家丁

    绝品家丁

    这年头流行穿越,程小羽也随大流穿了,人家非富即贵,他却比叫化子还穷,为了混口饭,不得不卖身为奴,为了保护年青漂亮的女主人,他神挡杀神,鬼挡诛鬼。
  • 零度震荡

    零度震荡

    孤立无援之时,你是否愿意依旧屹立在那里?水面冰封之时,震荡的余波会带来些什么?ps:本作的类型是科幻+军事+特殊能力+改造,因为限制没法添那么多标签与合适的类型......
  • 你不可不知的人脉投资课

    你不可不知的人脉投资课

    本书内容包括:投资不如投人、魅力赢得人脉、赢在第一印象、积累人脉资本、经营人脉网络、拓展人脉方略、轻松维护人脉、谨慎人脉沼泽等。
  • 原来我爱你——后知后觉

    原来我爱你——后知后觉

    两个人的故事演变成我一个人的等候——原来时间可以改变一切
  • 繁星璀璨因你夺目

    繁星璀璨因你夺目

    潇语雅乐是S.Y国际珠宝创始人,同时也是X.Y集团董事长千金,从小跟随父母打拼,经历大起大落家庭环境,了解人情世故,善解人意,大方漂亮,公元2110年与TL集团总裁温霆宇结为夫妻,事业蒸蒸日上,历尽坎坷…一次次偶然的机会,仿佛上天的安排,让她一次次获得新的重生。璀璨繁星只因你。漫天星光照远方!
  • 天庭外卖

    天庭外卖

    一次闪电,让他偶然间连接到了天庭WIFI,并且还自动安装了一个“天庭外卖”的软件。“龙宫海鲜坊”“太上老君药膳”“牛魔王串吧”“土地公特产屋”一个个眼花缭乱的店铺出现在他的手机上面.....恩,这很天庭,对了,你们那招不招配送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