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5400000015

第15章 他鲁人的婚姻形态——社会概况(3)

终身过“尼査马”生活者到了中年之后,男子则无依无靠,妇女则儿女成群而没有丈夫,生活都比较困难。现在生产队中五保户、困难户多是他们,人数较多,竟成为社会一项沉重的负担。

与“尼查马”习俗有关的是他鲁人在几代之前还保存类似节日放纵(festivaldissolution)之俗。据云,当时每到六七月间大家要去东山采火草,供一年织布之用。每个男子只带自己“查马”前往,而不带自己的妻子,自己的妻子又随他人前往。到山上之后,男采女剥,在野外过宿吃饭,要历二十几天才回。回转村时,则有人敲锣锅盖,喊道:“从今日起不能乱来了,照老样子过日子。”以后各回己家,采来的火草男女各半。平时在父前不得调笑妇女,兄前不得调笑其妹,这时亦可无所顾忌,父兄见之亦只能回转身去,不能干涉。这使我们想起古罗马的“沙特恩”节。加利福尼亚一印第安人、许多印度部落及非洲部落亦流行类似习俗。

近几十年来此俗亦不行,然采火草照旧进行,多带正式妻子前往,无妻亦有带“查马”者。火草采得回家剥皮,故只需七八天的时间。

四“尼木勒”——正式婚姻关系

他鲁人除去非正式婚姻关系外,一般人都有一个固定的正式配偶。这种婚姻关系称为“尼木勒”,意义和我们的结婚略同。男方称为“抄波”,女方称为“抄母”,和我们概念中的“丈夫”“妻子”也一致。

这种正式婚姻之缔结全凭自愿,只有极少数由父母包办(如姑表婚多属此类)。凡父母包办者往往不能持久,很容易离婚:

〔例29〕易水数不住村王少清,曾由父母包办与妻xxx结婚,内心彼此不满,表面和气,各人自搞“尼查马”,互不干涉。共生二子一女,子已娶妻。1946年左右少清突然抛开子女财产,去上易黑姆王寡妇家上门。今王寡妇已死,少清尚存。

他鲁人十五六岁时开始寻找“查马”和“查波”,过自由性生活,要到25岁后才考虑正式结婚。这时他(她)们已有许多异性朋友,正式配偶一般即在其中选择。选择的标准是:(1)人品要好,有残疾者很难找到配偶。(2)要能劳动,男子会做多种农活,女方除农活外,还要会织麻布,不会织麻布者终身找不到正式配偶的。此外,经济条件也要考虑,如妇女婚前所生子女太多,男子怕负担太重,一般不愿娶她,但这不起主要作用。至于年龄悬殊,过去是否正式结过婚等等,均不在考虑之列。不仅丈夫可以大于妻子,而且妻子大于丈夫者比比皆是:

〔例30〕兰遮村的兰观云,1945年娶妻,时年60岁,其妻时年20余岁。

〔例31〕兰遮村的兰锡贞,今年33岁,其妻今年41岁。

〔例32〕兰遮村的兰正芳夫妇,1942年死,死时正芳60岁,其妻74岁。

有时年龄相差很大的配偶,却可相处很好。

选择好合意的配偶后,要告诉父母,请“录锡”烧羊膀,卜问婚姻是否合适。

烧羊膀巧婚姻能否成功的关键。如卦兆不吉,即使两人情投意合,已有数年“尼查马”关系,甚至已生了几个孩子,也要立即打消正式结婚念头,各自再找配偶。

如烧羊膀大吉大利,男方就立即请人去女方家说亲,女方父母没有不同意的,因为这里婚姻真正做到全凭当事人的意志而定。然后“吃订茶”(亦称“办茶”),算是订婚,不久即可结婚。

他鲁人一般实行夫方居住,结婚之日清晨男方请一亲戚(多为与新郎平辈之女性,如嫂嫂之类)前往女方,送上一些把粑,并接新娘。新娘带上自己的应用衣物和织麻布全套工具,如在家已有子女,则还带上小孩和迎亲者一起到男方家,而女方一到男家居住,即算结婚开始。富裕者也有杀猪杀羊宴请亲友的,这时亲友亦要送礼,女方亲友多送木柜,男方亲友送鞋。其受汉族影响较深者还要拜祖宗。但一般人是不请客的,凡不请客迎亲者就说“某某家想请姑娘帮忙做活”,女方即不会拒绝。现烧羊膀已不举行,结婚仍不请客送礼,过程极为简单。下面是我们调查期间所见一例:

〔例33〕庄上村的兰正高,20余岁,1962年9月底为了打谷方便,和生产队同伴们住在田边,是时和易水姑娘王xx认识,三四天后发生关系。10月7日王XX和兰正高同到庄上居住,按照惯例这日即算正式结婚。次日兰正高和姑娘同回易水,将衣物及织布机背来庄上。王XX在家已生三子,幼子亦一并带来,其余两子尚留易水,据说不久即将接来。

总之,他鲁人结婚没有陪嫁,没有聘礼,也没有繁縟的礼节。这是他们婚姻原始朴素纯洁的一面。

结婚容易,离婚更易,这是他鲁人婚姻形态另一特点。它使得“尼木勒”关系具有极不固定的性质。

他鲁人离婚极为普遍,离过婚的人比没有离过婚的人要多得多。以兰遮村为例,已结婚的成年男子19人,其中17人离过婚。很多他鲁人离婚不止一次。

〔例34〕朱本着村之兰陈保母5年轾时嫁庄上陈四诗波5生一子名兰发贵。后离婚,嫁莨莪人海可阳。不久又离婚,嫁大厂海“大厂爬”(绰号h三年后又离。1945年左右,陈四保母已60余岁,又嫁朱本着村之兰“滑匠”(绰号),其时“滑匠”55岁,现“滑匠”已死,陈四保母尚健在。总计起来,她一生嫁四次,离三次,每改嫁一次,发贵即随母搬家改姓。最后一次嫁“滑匠”,发贵已20佘岁,现姓兰,即从新父“滑匠”之姓。

〔例35〕朱本着村兰廷高,第一次娶兰遮村之兰xx,生一子二女,1922年离婚.—两年后又娶易水兰xx,带一女儿来,又新生一子,1928年左右易水兰xx死,其子亦早夭,带来之女儿回外婆家。1930年,又娶双河之兰xx,未生子女,1931年离。1932年又讨易水另一兰XX,嫁过人,带一子来,又新生一子,名正发。1961年廷高死。妻兰XX及正发现在。总计廷高一生共结婚四次,离婚两次。

〔例36〕兰遮村之兰“屁匠”(绰号),年轻时娶花椒树兰xx为妻,不久离婚。后娶庄上之王XX,生四子一女。1926年,“屁匠”已57岁,其妻56岁,长子已娶媳并生一女,“屁匠”突然要求离婚,妻不愿,但“屁匠”坚持,其妻乃带领子女媳妇及孙女,赶着牲口,一齐回转娘家,另嫁易水兰顺木(绰号“兰达”)。“屁匠”则另娶双海xx(时已50余岁)为妻,一年后又离,娶双河罗xx(亦有50佘岁),一两年后又离,而将第一次结婚的妻子花椒树的兰xx接回。其时“屁匠”及其妻均已过60岁。现“屁匠”已死。总计“屁匠”一生共结婚五次,离婚四次。

〔例37〕数不住村王正华,绰号“落左”,1939年娶易水王发珍之妹,后离婚。1951年又娶易水王荣富之女,当年即离婚,1953年另娶易水王云才之女,生一子,1958年又离,子随母去。总计正华一生共结婚三次,离婚三次。

〔例38〕耍撇村段明宗,第一次娶上易黑姆的王xx(是明宗表妹,“老母猪后面捉仔”),王xx在家已生一子,一并带来,后离婚,母子均回娘家。第二次娶数不住村王xx,生四子一女,因子女多生活困难,争吵不休,又离,子女均随母去。1948年左右又娶云山熊xx,因不能生育,1958年又离。1960年又娶上易黑姆,带一子来。总计明宗一生共结婚四次,离婚三次。

离婚原因是:(1)父母包办,原来即非自愿。(2)婚后一方搞“尼查马”而被发觉。(3)男子离家外出时间太长。(4)妇女不能生育。(5)缺粮少盐,生活困难而夫妻口角。实际上,离婚理由可以多种多样,有些理由在我们看来不成其为理由:

〔例39〕上易黑姆兰国珍夫妇,结婚已十七八年,并无不和。1958年妻病,国珍因家中无人照料,好意地背她去娘家暂住。其妻竟因此生气,病好亦不回,现已离婚。

〔例40〕数不住村王正礼夫妇,结婚已有数年,生二子,均死。1962年其妻突然提出离婚,理由是“嫁后常生病,生娃儿活不成,大概这门亲事不合适”。现她已回娘家,实际上已离婚。

〔例41〕衣阮毕村的罗xx,1962年8月才娶兰遮兰xx为妻,三天后其妻突然回娘家,宣告离婚,据她自己说仅仅因为“怕和罗xx在一起”。

总之,他鲁人和很多原始民族一样,任何细故均可成为离婚理由。一个克洛一印第安人(Crow—Indians)仅仅为表示自己对神的坚定信仰,在节宴时可随意离去自己的妻子,这是民族学上众所周知的例证。他鲁人虽还不到这种程度,但离婚之随便令人瞩目。我们在他鲁人之中既能见到结婚几天即宣告离婚的年轻夫妇,又能见到儿女成群而又离婚另找配偶的老翁和老妪(如上述例29之王少清、例31之陈保母、例36之兰“屁匠”、例38之段明宗)。他鲁人不仅男子可以随时提出离婚之要求,妇女也可提出离婚。只要有一方提出,无论结婚多久有无子女,离婚之理由是否正当,另一方想不离也不行。

离婚手续极为简单。夫妻感情破裂,女方一般是先回娘家,一方提出离婚,对方立即同意,告诉“老民”,送点酒钱给“老民”(过去规定是三两六钱银子、一斤酒),亦可不送。如一方提出另一方不愿者,则由“老民”仲裁,赔偿一些东西。若坚持不赔则“老民”及另一方亦无可奈何。很少有人因离婚而诉诸社会习惯以外的政治机构。现在他们离婚仍不经过法院,只是有时为了转户口关系而不得不告诉干部而已。据云过去离婚还有刻木为凭之事,离后又要反悔者要把木刻“吃下去”,近几十年已无实行者。事实上,他鲁人离婚也并不需要什么凭证,因为离婚后妇女即回娘家,像未嫁时一样过自由性生活。男子也另有了“查马”,他们又可以重新结婚。总之,他鲁人离婚极其容易,在他鲁语中,离婚叫“皮”,而丢失一件东两也叫“皮”,在他们看來离去配偶不过和丢失一件东西一样。这样的离婚和我们概念中的“离婚”是略有不同的,他们真正做到婚姻关系继续与否,实以当事者个人意志为转移。关于他鲁人离婚之容易,可以我们调査期间目睹的两起事例为证:

〔例42〕兰遮村兰锡确,1957年娶兰映开之女兰xx为妻,结婚时未办任何手续。生一子,兰xx婚前已生一子,一并带来。起初感情甚好,后因锡确懒惰,生活困难,1961年开始因口粮问题夫妻开始发生口角,妻即背小孩及衣物回娘家不归。1962年某日,锡确见映开突然不喊“阿布”(父亲),原来锡确已要娶双河xxx为妻了,称谓之改变即表示双方正式离婚。映开对此事也无意见,和锡确谈话如常,唯不再以翁婿相待而已。

〔例43〕衣阮毕村罗绍西,1957年娶双河陈任弟为妻,1962年2月突然关系破裂,任弟携属自己衣物回家不归,未办任何手续,即算离婚。我们调查期间,见任弟家人来大队部代她转户口关系。闻两人不久即将各自结婚。

他鲁人离婚一般不受约束,但在现实生活中,也逐渐形成一种反对离婚的“公共的感情”。有人要离婚,亲友得知一般要加以调解,说:“牙齿和舌头生在一起,没有不碰的时候。”或者这样说讨十个婆娘还不是两条腿的?”经过调解,偶尔也有打消离异之念的。但如调解无效,则亲友对双方都不能干涉。这和易洛魁人离婚情况大体一样(参见摩尔根《古代社会》第三编第四章)。总之,社会舆论虽开始有一种反映离婚的倾向,但还没有形成一种压力,使离婚者有所顾忌。当前对离婚者仍无任何约束,故离婚人数并未有减少。

离婚后子女一般随母离开父亲的住宅,即使已经成人,甚至娶妻生子者亦是如此(见例36兰“屁匠”之事)。即使男方要留,妇女及子女亦多不愿。妇女带领子女回娘家,无论娘家经济多么困难,房屋多么狭窄,甚至父母已死,兄弟或侄儿亦不能拒绝。因为按古老的习惯法,妇女是本族的人,是不能不接纳的。离婚后子女从母方之姓,若母亲再嫁则从新父之姓。离婚回家再嫁妇女的子女,却可留在娘家,这时便继续从母方之姓,或做舅父之养子。

关于离婚后财产之处理,凡妇女带来的衣物及织布机要全部带回;凡结婚期间置备的财产,是男女双方劳动的积累,原则上要男女平分。但土地照例全归男方,虽子女已成人,父母离婚后也不能继承任何土地。现在自留地上庄稼常成为离婚双方争执的对象。

五婚姻关系不固定的社会影响

他鲁人缔结正式婚姻关系全出自愿,没有包办婚姻,金钱在选择配偶时不起重要作用。他们结婚仪式简单,离婚自由,因此在他鲁人之中找不到同床异梦或貌合神离的夫妻,他们婚姻关系确实“没有显著道德的矛盾”。凡此均显示了他鲁人婚姻制度原始、朴素、纯洁的性质。但由于在正式婚姻关系之外大量存在非正式婚姻关系,加以离婚过于频繁,使得他鲁人婚姻关系极不稳固。这样的婚姻留下许多不良影响,据我们粗略观察,约有以下诸端:

第一,由于夫妻关系不固定,对子女的抚养不能不受到影响,加之早婚和过度的性生活,对子女体质亦可能有不良影响,使得这里死亡率极高。关于这方面确切数字未能作出统计,但在调查中常见一个家庭中儿童生得很多也死得多的情况:

〔例44〕庄上村兰开发,妻兰xx,均已40余岁,共生五子,四子夭折,现存一子,才5岁,还是先天性瘫痪。

〔例45〕兰遮村兰正清,妻陈xx,两人都是33岁,已生过8个小孩,均夭亡,最近又生一子,尚未满月。

由于儿童死亡率较高,使他鲁人总的人口增长率是有限的。以他鲁大队1962年上半年为例,共出生13人(男6,女7),死亡11人(男4,女7)。当然要进行这方时的研究,需要作出逐年的精确的统计。

第二,这种婚姻对后代智力和体质有何不良影响,尚有待医学家和遗传学家作测验和研究。我们调査后的印象是他鲁人地区白痴、哑巴、瘫子及其他残疾者远较其他地区为多。第三,由于性生活的混乱,梅毒等性病流行。

第四,由于性生活的混乱及轻易离婚,给妇女带来很大的痛苦。在他鲁人社会中,常见一个妇女带领一群儿女,无主要劳动力,生活非常困难。

第五,由于氏族纽带已经瓦解,而个体家庭又不稳定,离婚和终身只有“尼查马”关系者到了年老便无依无靠。这些寡妇鍊夫常靠救济为生,成为社会一个沉重的负担。

六家庭及其不稳固性

他鲁人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是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包括非亲生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儿子娶妻后与父母一起生活的主干家庭也有存在,但几代共居或几个兄弟结婚后仍然不分家的现象很少。

家庭行一夫一妻的单偶制多,虽然习惯法允许男子多妻,特别在妻子不能生育的时候,但实际生活中多妻很罕见。因为离婚自由,妻子不育则男子即可提出离婚;加之,他鲁人经济一般比较困难,人口太多男子负担不起。

同类推荐
  • 世界著名战地记者经典报道

    世界著名战地记者经典报道

    战地记者,又称“随军记者”,是新闻工作者中的一种职业分工。战地记者同样也包括文字记者、画家、摄影摄像记者。他们根据亲身经历和见闻所采写的战地现场新闻或目击新闻就是战地报道。
  • 广播剧编导教程

    广播剧编导教程

    广播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也是一门具有想象力的艺术。它通过声音塑造艺术形象,营造场景,激发听觉美感。《广播剧编导教程》系统地论述了广播剧这门艺术的发生、发展以及创作过程。同时,结合长期教学方法与教学实践的摸索,《广播剧编导教程》尤其从广播剧的编剧、导演、制作三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并配以思考问题和获奖作品分析,是。‘本较为完善的广播剧创作类教材。
  • 最草根生活

    最草根生活

    本书是一部反映中国平民阶层生存状态的纪实力作。以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时期为时代大背景,展示了一些特殊人群的生活经历,他们身处社会底层,历经动荡曲折,遭遇种种不幸,然而他们处惊不乱,依照自己的生活态度坦然面对世态万象,作为“小人物”艰难而韧性地活在这个巨变的大世界。
  • 未完成的历史:中国新闻改革前沿

    未完成的历史:中国新闻改革前沿

    市场的深入和成熟的过程也是市场规模扩张和范围分化的过程。随着企业数量的增长和产品供应量的丰富,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激活了企业间竞争,进一步刺激和加速了企业间的分工,迫使企业从无差异市场转向差异性目标市场,不少企业进而选择范围更小的集中性目标市场,它们不再追求在整体市场上取得较小占有率而是在一个或几个小市场上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
  • 胡适讲国学

    胡适讲国学

    胡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其对国学的通彻见解,让他人恐之不及。《大师讲国学文库:胡适讲国学》全面收录了胡适先生精华的国学理论,结集了多篇胡适先生在国学领域的不同文章,其内容更是涉及诸子百家、文学等多个领域,为读者更好地了解国学理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参考。
热门推荐
  • 无限终始

    无限终始

    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饕餮!色欲!一切生命所拥有的罪恶,在此不断的绽放、尽情的演绎!所谓的进化、难道是用无尽的丑陋人性堆积而成?!一次莫名的实验、一缕诡异的牵引、来自地狱的聚会。一切如梦似幻般的感觉,却真实的存在着。(你...明白生命的意义吗?想知道生命...为何存在吗?!)彷徨的生命啊!挣扎、绝望、恐惧!将融入灵魂最深处;死亡...将无处不在!进化?还是堕落?!一切终将回到原点,仅存的一丝曙光,在这无尽的黑暗中...萧云:“我所求的,只是自己存在的意义,为此,我可以不择手段!”林枫:“我存在的意义,就在你这里,我,就是你的影子!”吴汶:“只要能好好的活着,我是无所谓啦。”
  • 冲灵九天

    冲灵九天

    九天位面,万族林立,强者为尊。成神成佛成魔成圣,皆在一念之间。少年陈冲,从五灵大陆破天而出,战神、败佛、夺魔、灭圣!从此,踏天而行。
  • 篮球火

    篮球火

    一怒舍命为伊人!曾经校园的第一篮球倒扣王者,叶凡!落魄之后,他又有什么样的奇遇?经历?请随主人公叶凡一起走进他的世界吧!
  • 凡蜕仙

    凡蜕仙

    楚国出凡人,凡人誓争仙,誓言显傲骨,成道终明悟,仙人亦如此。楚!凡!誓!成!仙!
  • 半夜归家路

    半夜归家路

    短篇鬼故事别看,看了后悔序言:比起我将要写的故事的恐怖,我写的恐怖无距离系列只好说是传奇故事而已。不过我现在脑海里浮现出的东西,把我自己也吓住了。我现在一个人在宾馆,想想还是明天白天太阳盛的时候写把。再友情提示一下,我底下要展现的恐怖有可能超出了人的承受极限,所以,心理能力不是太好的朋友看到序言就好了,别继续看下去。
  • 通世大师

    通世大师

    京都少理寺神探受伤失去记忆,重归江湖后发现当世早已物是人非。破诡案,寻记忆,揭示密谋颠覆世界的阴谋诡计,与暗中黑手作斗争,查询当世常理无法解释的怪事!通世大师到底是谁,他到底再计划着什么?
  • 妖娆入骨

    妖娆入骨

    看过了繁花美景,看过了人心险恶。却发现什么都抵不过你的一笑。那是我一种追求的美好。“我好像看到她了,依旧还是在那个花丛中。”“我好像看到他了,依旧还是在那个下雪天。”
  • 小三上位记:老公,别跑

    小三上位记:老公,别跑

    第一次见到萧慏陌的时候,秦小三心脏骤然停止了三秒钟,她就知道自己完了,这个男人绝对是上天派来终结她的。只是没想到这个男人就像块铁板,踢断了腿,人家丁点反应都没有。可是老师说做人要有耐心,滴水穿石,她是听话的好学生,正起劲的时候,人家淡淡一句有喜欢的人了!秦小三蔫了,妈的,她是秦小三,不是小三儿!天下何处无鲜花,何必单恋一枝草,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男人遍地都是,还愁找不到男人吗?勾勾手指,抛个媚眼,帅哥不是挺多的嘛,可是某男却怒了,"秦小三儿,就这点能耐?"
  • 生死召唤

    生死召唤

    主人公只是一个16岁的孩子,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另一个世界中,有幸结识了许许多多的朋友,满腔热血的游历大陆,但有一个魔妄图毁灭这一切,于是,战争不可避免的爆发了,最后,他发现,这一切的一切,早已注定…………
  • 樱花书签

    樱花书签

    我主动来找你是因为我太喜欢你我已经不主动找你因为你每一句回复都敷衍得那么不走心不是不喜欢你了只是不敢再那样喜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