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11100000022

第22章 002变法自古不易成 法成身死泪满襟

第二日清晨,在简陋朴实的朝堂上,孝公清了清嗓子,说道:“吾决意变法,但又恐有人不能理解这里面的急迫和必然,所以特地将你们都请来,讨论一番。”说完,目光示意卫鞅,卫鞅点头,面对着初次蒙面的满朝大小官员,不卑不亢道:“行动犹豫不决,就不会搞出名堂,办事犹豫不决就不会成功。况且超出常人的行为,本来就常被世俗非议;有独道见解的人,一定会被一般人嘲笑。愚蠢的人事成之后都弄不明白,聪明的人事先就能预见将要发生的事情。不能和百姓谋划新事物的创始而可以和他们共享成功的欢乐。探讨最高道德的人不与世俗合流,成就大业的人不与一般人共谋。因此,圣人只要能够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沿用旧的成法;只要能够利于百姓,就不必遵循旧的礼制。”孝公说:“讲的好。”甘龙说:“不是这样。圣人不改变民俗而施以教化,聪明的人不改变成法而治理国家。顺应民风民俗而施教化,不费力就能成功;沿袭成法而治理国家,官吏习惯而百姓安定。”卫鞅说:“甘龙所说的,是世俗的说法啊。一般人安于旧有的习俗,而读书人拘泥于书本上的见闻。这两种人奉公守法还可以,但不能和他们谈论成法以外的改革。三代礼制不同而都能统一天下,五伯法制不一而都能各霸一方。聪明的人制定法度,愚蠢的人被法度制约;贤能的人变更礼制,寻常的人被礼制约束。”杜挚说:“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能改变成法;没有十倍的功效,就不能更换旧器。仿效成法没有过失,遵循旧礼不会出偏差。”卫鞅说:“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有利于国家就不仿效旧法度。所以汤武不沿袭旧法度而能王天下,夏殷不更换旧礼制而灭亡。反对旧法的人不能非难,而沿袭旧礼的人不值得赞扬。”孝公说:“讲的好。”

于是任命卫鞅为左庶长,终于制定了变更成法的命令。下令把十家编成一什,五家编成一伍,互相监视检举,一家犯法,十家连带治罪。不告发奸恶的处以拦腰斩断的刑罚,告发奸恶的与斩敌首级的同样受赏,隐藏奸恶的人与投降敌人同样的惩罚。一家有两个以上的壮丁不分居的,赋税加倍。有军功的人,各按标准升爵受赏;为私事斗殴的,按情节轻重分别处以大小不同的刑罚。致力于农业生产,让粮食丰收、布帛增产的免除自身的劳役或赋税。因从事工商业及懒惰而贫穷的,把他们的妻子全都没收为官奴。王族里没有军功的,不能列入家族的名册。明确尊卑爵位等级,各按等级差别占有土地、房产,家臣奴婢的衣裳、服饰,按各家爵位等级决定。有军功的显赫荣耀,没有军功的即使很富有也不能显荣。

新法准备就绪后,还没公布,恐怕百姓不相信,卫鞅决定先为公府立信。

他派下属在国都后边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贴出告示,说招募百姓中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有人搬了赏给十金。百姓觉得这件事很奇怪,开始以为是卖木头,现在看看不像,没人敢动。又宣布“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十金”。还是没有人上前,最后赏金加到二十金,仍然没有人上前,毕竟,谁也不相信会有这么好的事情,把木头搬走就给这么多钱,谁信呢?正在此时,一队甲士护卫着一辆牛车驶到木栅栏外。车上跳下三个人,为首的是左庶长卫鞅,紧跟的是卫鞅新提拔的变法中坚栎阳令王轼,最后是一个捧着木盘的书吏。人们见此阵势,知道是大官来到,不敢再肆意哄笑,渐渐安静下来。进入官坊栅栏,原先的黑衣吏向卫鞅低语几句,卫鞅看看王轼,王轼点点头,踏上石礅高声道:“秦国父老兄弟、列国客商们:我是栎阳令王轼,为昭国府信誉,目下,扛这根木椽的赏金增加到三十金,无论谁扛到北门,即刻领赏,绝不食言!诸位看,这便是赏金。”回身一指书吏捧着的木盘,揭去红布的木盘中码着一排金钱,在阳光下灿灿生光,耀人耳目。

人群一片哄哄嗡嗡的低声议论。有人说:“这个栎阳令,是刚上任的吧,前任哪里去了,他的话能信么?”有人说:“如何不能信?人家是大官啊。”有人便冷冷笑道:“大官?国君都朝三暮四不算数,他说了能算?”有人附和道:“对啊,前年说不征兵了,到最后还不是把年轻人都带走了。”

眼见议论纷纷,却是无人上前,卫鞅清了清嗓子,高声道:“诸位民众,我是左庶长卫鞅,总领国政。以往公府号令多有反复,庶民国人不相信官府,是以秦国的事情办不好。从今日开始,公府说话一定算数,一是一,二是二,决不更改!为表公府诚意,今日徙木立信,谁将这木头搬走,谁就能得到五十金。”终于,一个瘦小的少年挤出人群,问道:“把木头搬到城门口,真的给钱么?“一边的卫士道:“公府说话算话,不会跟百姓耍无赖。”卫鞅与王轼均微笑点头,少年人听了咧嘴一笑,把木头扛到了城门外,书吏果然将赏钱给了这少年。群众一阵愕然,继而欢声如雷,卫鞅看着沸腾的场面,眼角略微湿润,喃喃道:“群众如此欢腾,可见以前公府的诚信有多么的差,今日有我卫鞅在,一定不辜负百姓的信赖。”这就是公府“徙木立信”的典故。

事后就颁布了新法。新法在民间施行了整一年,秦国老百姓到国都说新法不方便的人数以千计。正当这时,太子触犯了新法。卫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推行,是因为上层人触犯它。”将依新法处罚太子。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又不能施以刑罚,于是就处罚了监督他行为的老师公子虔,以墨刑处罚了给他传授知识的老师公孙贾,这是新法立信之后更为重要的立威!

第二天,秦国人就都遵照新法执行了。

新法推行了十年,秦国百姓都非常高兴,路上没有人拾别人丢的东西为己有,山林里也没了盗贼,家家富裕充足。人民勇于为国家打仗,不敢为私利争斗,乡村、城镇社会秩序安定。当初说新法不方便的秦国百姓又有来说法令方便的,卫鞅说:“这都是扰乱教化的人”,于是把他们全部迁到边疆去。此后,百姓再没人敢议论新法了。

于是卫鞅被任命为大良造。率领着军队围攻魏国安邑,使他们屈服投降。过了三年,秦国在咸阳建筑宫廷城阙,把国都从雍地迁到咸阳。下令禁止百姓父子兄弟同居一室。把零星的乡镇村庄合并成县,设置了县令、县丞,总共合并划分为三十一个县。废除井田重新划分田塍的界线,鼓励开垦荒地,而使赋税平衡。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制度。施行了四年,公子虔又犯了新法,被判处劓刑。过了五年,秦国富强,周天子把祭肉赐给秦孝公,各国诸侯都来祝贺。

第二年,齐国军队在马陵打败魏军,俘虏了魏国的太子申,射杀将军庞涓。下一年,卫鞅劝孝公说:“秦和魏的关系,就象人得了心腹疾病,不是魏兼并了秦国,就是秦国吞并了魏国。为什么要这样说呢?魏国地处山岭险要的西部,建都安邑,与秦国以黄河为界而独立据有崤山以东的地利。形势有利就向西进犯秦国,没利时就向东扩展领地。如今凭借大王圣明贤能,秦国才繁荣昌盛。而魏国往年被齐国打得大败,诸侯们都背叛了他,可以趁此良机攻打魏国。魏国抵挡不住秦国,必然要向东撤退。一向东撤退,秦国就占据了黄河和崤山险固的地势,向东就可以控制各国诸侯,这可是统一天下的帝王伟业啊!”

孝公认为说得对。就派卫鞅率领军队攻打魏国。魏国派公子卬领兵迎击。两军相拒对峙,卫鞅派人给魏将公子卬送来一封信,写道:“我当初与公子真诚相处,推心置腹,如今你我成了敌对两国的将领,不忍心相互攻击,可以与公子当面相见,订立盟约,痛痛快快地喝几杯然后各自撤兵,让秦魏两国相安无事。”魏公子卬机智百变,但是他怎么也没想到当年的好友会欺骗自己,所以未加思考就答应了。会盟结束,喝酒,而卫鞅埋伏下的士兵突然袭击并俘虏了魏公子卬,趁机攻打他的军队,彻底打垮了魏军后,押着公子卬班师回国。

卫鞅将公子卬引见给孝公,孝公久闻其名,立即重用。公子卬初始不肯侍秦,但听说魏惠王杀了他家人满门之后,不由得悲怒交加,前期的如此君臣情谊,竟然抵不过一场战败,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这魏王未免将胜负看的太重了。一切因由起始,都是卫鞅的欺骗,虽说兵不厌诈,但是这种情况下的诈术,未免令人觉得凉薄,是以,公子卬虽然与卫鞅同朝共事了,关系却反而形如路人。公子卬留在了秦国,并且改名魏章,征战伐魏。魏惠王的军队多次被他带兵击溃,国内空虚,一天比一天消弱,害怕了,就派使者割让河西地区奉献给秦国做为媾和的条件。

魏国就离开安邑,迁都大梁。梁惠王后悔地说:“我真后悔当初没采纳公叔座的意见啊!不用也要杀了卫鞅。”卫鞅打败魏军回来以后,秦孝公把于、商十五个邑封给了他,封号叫做商君。

商君出任秦相十年,新法触动了旧贵族与守旧势力的利益,很多皇亲国戚都怨恨他,其中最恨他的恐怕是两次被新法刑罚的公子虔,和太子赢驷。

赵良经推荐来见商君。商君和气的道:“我能见到你,是通过孟兰皋的介绍,朋友的朋友就也是朋友,对么?”赵良回答道:“不敢。”商鞅道:“你名声在外,如今又有人如此推荐你,可见你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那么你看看,我对秦国的治理如何?”赵良见商君面有得色,说道:“能够听从别人的意见虽然做聪,但能够自我省察更重要,虞舜曾说过:‘自我谦虚的人被人尊重。”商鞅说:“当初,秦国的习俗和戎狄一样,父子不分开,男女老少同居一室。如今我改变了秦国的教化,使他们男女有别,分居而住,大造宫廷城阙,把秦国营建的像鲁国、魏国一样。您看我治理秦国,与五羖大夫比,谁更有才干?”

赵良道:“那五羖大夫,是楚国偏僻的乡下人。他出任秦相六七年,向东讨伐过郑国,三次拥立晋国的国君,一次出兵救楚。在境内施行德化。巴国前来纳贡;施德政于诸侯,四方少数民族前来朝见。五羖大夫出任秦相,劳累不坐车,酷暑炎热不打伞,走遍国中,不用随从的车辆,不带武装防卫,他的功名载于史册,藏于府库,他的德行施教于后代。五羖夫死时,秦国不论男女都痛哭流涕,这就是五羖大夫的德行啊。如今您得以见秦王,靠的是秦王宠臣景监推荐介绍,这就说不上什么名声了。身为秦国国相不为百姓造福而大规模地营建咸阳城,这就说不上为国家建立功业了。惩治太子的师傅,用严刑酷法残害百姓,这是积累怨恨、聚积祸患啊。您又在商于封地南面称君,天天用新法来逼迫秦国的贵族子弟。公子虔闭门不出已经八年了,您又杀死祝欢而用墨刑惩处公孙贾。这几件事,都不是得人心的呀。您一出门,后边跟着数以十计的车辆,车上都是顶盔贯甲的卫士,身强力壮的人做贴身警卫,持矛操戟的人紧靠您的车子奔随。这些防卫缺少一样,您必定不敢出门。如果商君想安度晚年,那么,为什么不把商于十五邑封地交还秦国,到偏僻荒远的地方浇园自耕,劝秦王重用那些隐居山林的贤才,赡养老人,抚育孤儿,使父兄相互敬重,依功序爵,尊崇有德之士,这样才可以稍保平安。您还要贪图商于的富有,以独揽秦国的政教为荣宠,聚集百姓的怨恨,秦王一旦舍弃宾客而不能当朝,商君就灾难到头了。”

但商君听完默默不语,这个赵良算什么名士,无非是一个反对变法的迂腐之士,时至如今,还想着百里子时代的王道之法,真是愚不可及!心中喃喃道:“我一心推行法制,只要秦国真的强大了,我的理想便也就是实现了,只要新法不废,秦国强大,一切都值了,至于权位和性命,何足道哉?”五个月之后,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公子虔一班人告发商君要造反,派人去逮捕商君。

守旧势力此时全部小丑般粉墨登场,来围攻商君,另外山东六国也均前来威胁,要求必杀商君,一时间国内、国外人情汹汹,大有混乱一触即发之象,商君一心谋国,竟然没有预料身后之事,孝公一死,无人进行维护,当下被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处死,遭受车裂酷刑。

守旧势力终于扳倒了商君,正在欢呼庆祝的时候,深受新法带来好处的民众却暴怒了,起先反对新法的百姓都切实得到了新法带来的好处,从以前对商君的怨恨变成了怀念,不顾朝廷的反对,公开祭奠商君,秦国的统治者,刚刚继位的赢驷,也就是秦惠文王,也深知新法的重要性,为了维护新法,顺应百姓的呼声,稳定因为商君死而导致的更加动荡的秦国局面,终于,他发动了雷霆般的攻势,一举将反对新法,诬陷商君的以甘龙、杜挚为首的守旧势力全部铲除肃清,商君新法依旧如旧的推行深入。

新法在秦国的上上下下都扎了根,彻底的改变了秦国落后的习俗,落后的生产,落后的农业,落后的军事,一举使得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新法带来的变化有目共睹,百姓看得到,从反对到拥护,统治者更加明了,三十年河西的屈辱,三十年河东的扬眉吐气,让秦国的统治者们更加的珍重新法,怀念商君,一直到秦始皇时代,商君都是他们最尊重的人。关外的诸侯们也看得到,从他们的恐惧到,执意威胁秦国,逼死商君就能看得出来,他们对商君有多么的忌惮。

一个白身布衣,当年不受魏惠文王和庞涓的重视,孤独的来到了贫穷的秦国,当他跨过函谷关的一瞬间,谁能想得到,这么一个人将对这个落后的国家有多大的贡献,对这个国家有多么的重要,一个人能改变战国后期整个的格局走向,这是一个人才能带来的最令人不可思议的后果,得人者得天下,诚不欺人也。三十年不到的变法,可以令一个人人瞧不起的落后弱国,一下子变成了天下最强的国家,这新法的威力何其的强大?

商君变法,是战国时代最彻底,最成功的变法!他的变法果然使得秦国变成了真正的强大,中期到后期,关东六国都曾兴盛强大过,但是毫无例外的都很快衰落了下去,只有秦国,一直强大如斯,强大到扫灭六国,一统天下。

我们总是喜欢把这些功劳归结到秦始皇有多么的伟大,其实,真正给秦统一六国,一统天下打下基础的是商君的新法。

司马迁对商君的态度有些偏激,诚然,司马迁是儒家的史官,对于商君和商君的新法,并不能够客观的评价。就如同我们现代的某些人一样,总是在商君的法制的严苛上找突破口,并且给商君安上刻薄寡恩的负面形象,其实,反过来说,我们如今的法制能做到商君时代的水平么?恐怕只是仰望而已吧?商君的新法可以惩罚太子的老师,可以流放太子,上刑皇亲,我们的呢?总有人拿出商君的一条法令来进行毁谤,那就是如果有人往街道上倒灰,就要刺面、割去鼻子,这确实是严重了点,但是我们想想,法律的本身是什么?是阻止,而不是惩罚,如果没有一个人倒灰,是不是没有一个人被刑罚呢?如果像我们现在的这样,罚款500,有钱人岂不随便倒,而且还助长了贪污,因为犯罪的成本太低,谁都可以去犯罪,根本起不到震慑的作用,无法阻止,法律就已经没用了。话说自从商君法规定后,秦国街道整洁干净,再也没有人乱倒垃圾,我想问,没有一个人被割掉鼻子,它究竟严酷在哪里呢?

同类推荐
  • 春秋七霸

    春秋七霸

    春秋是中国历史中最精彩的片段,是一个诸侯割据的时代也是一个开创的时代。是一个从天子到诸侯国君到卿大夫不断受到挑战受到打压的时代。由于割据造成不断的争斗,由于争斗又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郑齐楚晋秦吴越,七个国家的崛起衰落共同组成了一个叫做春秋的时代。郑庄公敢偷割周天子的麦子,齐桓公会被饿死无人收尸,是什么造成了晋国的分裂,楚庄王做了什么给楚国留下后患,伍子胥是怎么回事。这部书都会一一道来。喜欢的可以加群探讨274855166
  • 子长县军事志(公元前627年—公元2005年)

    子长县军事志(公元前627年—公元2005年)

    本书分军事环境军事组织兵事战役中央红军在瓦窑堡的军事活动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后勤工作兵役民从武装等11章。
  • 旌旗展天下

    旌旗展天下

    这是一个平行的世界,这也是一个混乱的时代!在这里不是生就是死!!生存有多种方式,你会选择哪一种去生存?死亡有多种方式,你会选择哪一种去死?且看生活在这个时代原锦衣玉食现如草芥一般的少年墨云他是如何做的选择。PS:新人新书期间,每天一更,时间在上午的10点30分。
  • 纪良城

    纪良城

    历史古城,掀起腥风血雨。这不是真的城池,却又是真的历史。
  • 半星演义

    半星演义

    古老的半星大陆,尹、虎、詹、苏四国鼎力。而今詹国宦官当道,导致詹国日渐式微,群雄并起。因父亲遭山贼袭击而去世,独子齐明武继承威虎团,却遭官府与小人陷害,故而不得不举起反旗,开始了与各路英雄的争霸之路。神秘莫测的诺正卿,文武双全的邢彦,撒豆成兵的公良星宇,忠勇顽劣的余金荣。。。各路豪杰共同演绎乱世豪情。
热门推荐
  • 蔷薇芝恋

    蔷薇芝恋

    他们从小一起长大、一起生活,他们有着相同的记忆和相同的生活,他们用一种奇特的方法表达着自己对对方的心意;他们的爱是禁忌,是不被世人承认的,但他们依然深爱着对方,直到永远;她曾经笑着对他说:“哥,等那盆蔷薇花结果的时候我们就结婚好不好?”然而,她却永远都没有等到那一天的到来就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此间,愿他们的故事可以在你的心底留下一点点小小的感动,哪怕只是一点点就足够了!
  • 花千骨之流光情劫永不分离

    花千骨之流光情劫永不分离

    瑶池初见他是高高在上的长留上仙而她偷偷混入变作小虫趴在树上却被风吹落于他的酒盏之中“不小心掉下来了吗?”他的笑淡然而又慈悲那是她此生唯一一次见到还是对着一条小虫一年之约拼尽全力只为了有一天能叫他一声师父。“师父,你为什么收我为徒?”他不语只是将宫铃赠予她轻抚她的头。那漫天绯色中白得尘埃不染的身影每日站在露风石上俯瞰千山。她发誓说再也不会让他寂寞了。可是绝情殿上的朝夕相伴默然相守终于还是走到了尽头。为了救他她违背师命犯下弥天大错然而...“错了就是错了。”他克制住内心澎湃汹涌的深情表面淡漠依旧十七根销魂钉还有高高举起的断念剑。剑断念人断情读者交流群594858396
  • 反派女配逆天修仙:追妻成瘾

    反派女配逆天修仙:追妻成瘾

    有空间,有法宝,有气运,有师傅。就这样,还混了一个身死道消!楼弯弯死不瞑目。然后发现她所处的世界,不过是一本小说,而她不过是个女配,还是个促进男女主感情,为男女主提供无边机遇的反派女配。于是,她悟了。一朝重生,回到起点。她才发现,她到底错过了什么?执剑,修仙,问心,寻道,这一世,她只为她自己,只为爱她的人肆意!然后她发现。女主,男主,不过如是!
  • 阿莎

    阿莎

    阿莎逃出白露宫才知道世界有那么大。她想逃出被父母莫名其妙定下的命运,她想逃离那个丑的吓人的邻国王子。意外来到传说中的米蒂里欧,这个除了知识什么都不会的小公主开始了自己的成长。阿莎回到了白露宫,因为她明白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她想要逃离米蒂里欧里那个魅力十足的格兰纳特,想要拯救身边正在失去的人,想要从国家与爱人的无限纠结中脱身。阿莎是希望。“阿莎,你是白莱拉的希望。”“阿莎,你是我的希望。”
  • 超级进化

    超级进化

    当进化失去了时间的局限,当基因成为了生命的主宰。当代码成为了异能的阶梯,当异化生物蜕变出智能。。。。。。异能九阶,1-3阶:身体域4-6阶:脑域7-9阶:神秘域秦龙,最高契合度,获得了双核进化。于是,他成为了超级进化者。他有诸多称号:黑道之王,盗梦者,暗夜瞳孔,杀手之王,掌控者,战争之王,都市猎人,时空旅行者。他在全球十大死亡禁区穿梭,百慕达、幽灵岛、地狱之门,尼斯湖他发现了史前文明,探访到浩瀚的星空。他颠覆了跨越全球的最大异能集团———天网。他建立了一个新的异能者秩序。
  • 九劫神脉

    九劫神脉

    青云大路,强者如云。少年不狂,生于世族,却命途坎坷,立志逆天而改命。然而,漫漫征途,他又该如何挣脱这天地囚笼,成就逆天之路……
  • 无阻惊魂

    无阻惊魂

    深入巫族探险,杀戮,血腥,残忍的地方。处处充满恐怖与陷阱。
  • EXO之刑事重案组

    EXO之刑事重案组

    她叫林心,在这个重案组里,谁和谁最后能走到一起呢?
  • 独占:盛世名宠

    独占:盛世名宠

    “你有两个选择,要么救,要么死。”第一次见面,他把枪抵在她的脑袋上如是说。“先生您真会开玩笑,这不就一个选择吗……来,我给您上药……”从那之后,她的生活天翻地覆,他让她丢了工作,用尽手段打压,结果只是因为,“我需要一个女人。”他眼神冰冷,居高临下看着走投无路的她“顾先生想要女人有的是人前仆后继,轮不到我自荐枕席。”那人嘴角噙着一抹蚀骨的弧度,傲慢又狂绢的抬起她的下巴,“不试试看怎么知道轮不轮得到你?”
  • 山海轶闻

    山海轶闻

    修行就像是爬山。那是一座高耸如云,看不到山顶的山。你需要做的是,对它畏惧并用谦卑的身份不断攀登。然后有一天你会发现,站在山顶时,这个世间的一切都将臣服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