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8000000061

第61章 幼学琼林(4)

熙宁三舍人,乃一朝硕彦;庆历四谏士,实千古良臣。

宰相必用读书人,舍窦可象谁当鼎轴;状元曾为渴睡汉,惟吕文穆乃占魁名。

谁云公种生公?或谓相门有相。

【译文】

汉代人喜欢称颂鲍永和鲍恢,他们以正直的名声得到士大夫的敬仰;唐代的岑仪、岑仲翔、岑仲休兄弟三人都在江东地区当县令,都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受到老百姓的歌颂。

说到兄弟俩都有很高的政治才能,得推南朝先后任南郡太守的刘之遴和刘之享;说到父子两人都善于治理县事,得推南朝先后任过山阴县令的傅增佑和傅琰。

唐人崔谟任秦州太守时政令简略刑罚清明,被称为“太平官府”;五代人裴侠做官政绩突出道德高尚,入朝时皇帝说谁认为自己可与裴侠相比就跟他站在一起,大臣们无人敢去,于是得个“独立使君”的外号。

后魏尚书袁翻学问博大精深,可称得上是魏朝的杜预;宋代宰相寇准功勋巨大事业辉煌,真算得是宋朝的谢安。

宋神宗熙宁年间的李大临、宋敏求、苏仲等三个舍人,因为反对任命李定为御史而被同时免职,被称为朝中的优秀人物;宋仁宗庆历年间的欧阳修、余靖、王素、蔡襄等四人都是忠于职守的谏官,实在是千古少有的忠良大臣。

“宰相一定要用读书人”,“除了窦可象以外还有谁更适合作宰相?”这两句话都是宋太祖赵匡胤说的;宋人吕蒙正早年被胡旦称为“渴睡汉”,后来他却中了状元当上宰相,死后得谥号为“文穆”。

谁说三公的儿子也一定能当上三公?也有人说宰相的后代一定会出宰相。

武职

韩柳欧苏,固文人之最著;起翦颇牧,乃武将之多奇。

范仲淹胸中具数万甲兵;楚项羽江东有八千子弟。

孙膑吴起,将略堪夸;穰苴尉缭,兵机莫测。

姜太公有六韬;黄石公有三略。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毛遂讥众,碌碌无奇。

大将曰干城;武士曰武弁。

【译文】

唐代的翰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当然是文人中最著名的了;战国时秦国大将白起、王翦和赵国大将廉颇、李牧,则是武将中建立奇功最多的。

宋代大臣范仲淹带兵有方、足智多谋,西夏人说他胸中有几万兵马,不敢入侵;西楚霸王项羽起兵反秦时,手下有八千江东的家乡子弟兵。

战国时的名将孙膑和吴起,他们的作战谋略值得夸赞;春秋人司马穰苴和战国人尉缭都著有兵书,里面论及的兵法高深难测。

周朝的姜太公著有《六韬》;秦朝的黄石公著有《三略》;这两部书都是古代著名的兵法书。

汉代名将韩信对皇帝刘邦说自己带兵是部队越多越顺手;战国赵人毛遂随平原君赵胜出使楚国,立下功劳后,讥笑其他十九名随行人员是碌碌无为吃白饭的人。

大将又称为“干城”(意思是国家的盾牌和城墙);武士又叫“武弁”(“弁”本指武士的皮帽)。

都督称为大镇国;总兵称为大总戎。都阃即是都司;参戎即是参将。千户有户侯之仰;百户有百宰之称。

以车为户曰辕门;显揭战功曰露布。

下杀上谓之弑;上伐下谓之征。

交锋为对垒;求和曰求成。

战胜而回谓之凯旋;战败而走谓之奔北。

为君泄恨曰敌忾;为国救难曰勤王。

胆破心寒,比敌人慑伏之状;风声鹤唳,惊士卒败北之魂。

汉冯异当论功,独立大树下,不夸己绩;汉文帝尝劳军,亲幸细柳营,按辔徐行。

【译文】

都督的别名为“大镇国”;总兵又被称为“大总戎”。“都阃”是都指挥使司的别称;“参戎”就是参将。指挥千人的军官千户被尊称为“户侯”;指挥百人的军官百户别名“百宰”。

用战车的车辕相对翘起做成军营大门,这叫“辕门”;公开报告胜利消息的战报叫“露布”。

下级杀上级叫“弑”;上级出兵征讨下级叫“征”。

两军对阵交战称“对垒”;请求停战和好叫“求成”。

战胜而归,叫做“凯旋”;战败逃跑叫做“奔北”。

替君王发泄对敌人的仇恨叫“敌忾”;拯救处于危难之中的国家和君王叫“勤王”。

胆吓破,心发冷,这是形容敌人害怕得龟缩着不敢动的样子;“风声鹤唳”这成语意思是由于太过惊荒而把风声和鹤叫都当成了追兵(这是前秦苻坚的部队被东晋军队打败逃跑时的错觉)。

东汉大将冯异在将军们争论谁的功劳大时,总是一个人默默地站在大树下,从不夸耀自己的功绩,于是得个“大树将军”的美称;汉文帝刘恒曾亲自到驻扎在细柳营的名将周亚夫军中慰劳部队,遵守军中纪律勒住马慢慢走。

苻坚自夸将广,投鞭可以断流;毛遂自荐才奇,处囊便当脱颖。

羞与哙等伍,韩信降作淮阴;无面见江东,项羽羞归故里。

韩信受胯下之辱;张良有进履之谦。

卫青为牧猪之奴;樊哙为屠狗之辈。

求士莫求全,毋以二卵弃干城之将;用人如用木,毋以寸朽弃连抱之材。

总之,君子之身,可大可小;丈夫之志,能屈能伸。

自古英雄,难以枚举;欲详将略,须读《武经》。

【译文】

前秦国王苻坚率领八十万军队征伐东晋,部下有人提醒他说长江难越,他自夸说凭我这么多将士,只需将马鞭子投进长江便可阻断水流,结果被晋军打败;战国人毛遂向平原君赵胜推荐自己才高,自比作锥子,只要放在袋子里就会立即露出尖锋来。

汉朝初年楚王韩信被皇帝刘邦逮捕并降为淮阴侯,与他先前的部将舞阳侯樊哙等平起平坐,他感到十分羞耻,称病不朝;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战败之后不肯逃回家乡江东,说没脸见家乡父老,拔剑自刎。

汉代名将韩信年轻时曾受一个无赖侮辱,逼他从大腿中间钻过去;汉代开国功臣张良早年曾遇到仙人黄石公,黄石公故意把鞋子丢到桥下叫张良去捡,张良忍耐性子捡来跪着给老头穿上,黄石公就把兵书传给他。

汉朝大将卫青少年时曾是平阳公主家放猪的奴隶;汉朝开国功臣樊哙年轻时曾以杀狗卖肉为职业。

对有才能的人不必要求他们完美无缺,不要像春秋时的卫侯那样因为荀燮曾白吃百姓两个鸡蛋就抛弃他,尽管他有大将之才也不用;使用人才也和使用木材同一个道理,不能因为有寸把长的腐烂地方而丢弃需几个人才能合抱的木材。

总而言之,有德有才的君子,能干大事也能干小事;志向高远的大丈夫能够适应环境控制自己,可以暂时屈服也可以一遇机会就出人头地。

古代的英雄豪杰极多,难以一一列举;想要详细了解将军们指挥作战的策略,就必须熟读兵书大全《武经七书》。

书曰桓桓武士;诗云矫矫虎臣。

黄驺少年,登先陷阵;白马长史,殿后摧锋。

天子遣赵将军,真得御边之策;路人问霍去病,速收绝漠之勋。

北狄势方强,娄师德八遇八克;南蛮心未服,诸葛亮七纵七擒。

卫将军一举而朔庭空,仗剑洗刘家日月;薛总管三箭而天山定,弯弓造李氏乾坤。

【译文】

《尚书》上说的“桓桓武士”,《诗经》上说的“矫矫虎臣”,都是赞美威武勇猛的武将的话。

唐代勇将裴杲年轻时常骑一匹黄马作战,总是率先杀入敌阵;汉末长史公孙瓒作战时常骑一匹白马,在部队后撤时他总担任后卫压住追兵的锋芒。

汉代大将赵充国受汉宣帝刘询派遣去平定反叛的羌人,他亲自深入边塞了解情况然后才定下破敌的良策;梁朝大将曹景宗打败北魏军回朝,在皇帝为他举行的庆功宴上作了一首诗,把自己比作在沙漠中屡次击败匈奴建立大功的汉朝名将霍去病。

唐代大臣娄师德在西北吐蕃人势力正强大的时候,八次击败他们;三国蜀国丞相诸葛亮七擒孟获,终于使他口服心服不再反。

汉朝大将卫青一举攻入北方大漠,扫平匈奴王庭,以宝剑洗刷了刘家帝后所蒙受的耻辱;唐代大将薛仁贵任大总管时,以三箭射杀突厥首领,平定天山,消除心腹大患,仗着硬弓重新建造李家皇帝的天下。

韩信用木罂渡军,机谋叵测;田单以火牛出阵,势焰莫当。

大史慈乃猿臂英雄;班定远实虎头豪杰。

力能迈众,敬德避矟而复夺矟;胆略过人,张辽出阵而复入阵。

狄天使可例云长;高敖曹堪比项籍。

紫髯会稽,振耀吴军武烈;黄须骁骑,奋扬曹氏威声。

鸦军雷军雁子军,鬼神褫魄;飞将锐将熊虎将,草木知名。

圻父王之爪牙,诗旨真可味也;将军国之心膂,人言其不谬乎。

【译文】

汉朝名将韩信用罐子和木头做成木排将军队渡过黄河,出其不意地打败魏豹,这样的机智和谋略难以测度;战国齐国大将田单用火牛阵攻打燕军,那火焰和气势无人敢当。

三国吴国将军太史慈善于射箭,是个英雄人物;汉代平定西域的豪杰班超长得虎头虎脑,因军功得封为定远侯。

唐代猛将尉迟恭字敬德,勇力无人可比,能空手与手持长矛的敌将搏斗并夺取敌将的长矛;三国魏国大将张辽胆量和武艺都超群出众,在万马军中杀进杀出,如入无人之境。

宋代名将狄青被西夏人称为“天使”,皇帝把他比作三国时的蜀国勇将关羽;北朝猛将高昂字敖曹,他的勇猛简直可与西楚霸王项籍相比。

三国吴国皇帝孙权早年继承父兄事业统管吴地,被称为“孙会稽”,他长着一脸紫色大胡子,他的威武刚烈使得吴军名声大振;汉朝末年大军阀曹操的儿子曹彰官封骁骑将军,他生有一脸黄胡须,以他的骁勇将曹家的威风和声名发扬光大。

唐朝末年李克用的“鸦儿军”、唐人郑畋的“雷军”和五代朱瑾的“雁子军”,这些军队就连鬼神见了也要吓掉魂魄;汉代名将李广号称“飞将”,唐代名将马瞞号称“锐将”,三国蜀国名将关羽和张飞号称“熊虎将”,就连草木都知道他们的大名。

《诗经》上说的“圻父王之爪牙”(意思是“大司马是国王的战士”),这诗句中的含义值得回味啊;人们说将军是国家的心脏和脊梁骨,这话是不错的吧。

卷二

祖孙父子

何谓五伦?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妇;何谓九族?高曾祖考己身子孙曾玄。

始祖曰鼻祖;远孙曰耳孙。

父子创造曰肯构肯堂;父子俱贤曰是父是子。

祖称王父;父曰严君。

父母俱存谓之椿萱并茂;子孙发达谓之兰桂腾芳。

桥木高而仰,似父之道;梓木低而俯,如子之卑。

【译文】

什么叫“五伦”?就是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兄弟之间、朋友之间和夫妇之间的伦常关系;什么叫“九族”?就是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身、儿子、孙子、曾孙、玄孙这九代人的总称。

最早的祖先称为“鼻祖”;年代相隔太远的子孙称为“耳孙”

父亲开创事业而儿子能继承发展,这叫“肯构肯堂”(意思是父亲打好屋基儿子建房);父子都是德才兼备的人,这叫“是父是子”(意思是有这样的父亲才有这样的儿子)。

祖父称为“王父”;父亲叫做“严君”。

父母都健在,叫做“椿萱并茂”;子孙众多而且都成才,叫做“兰桂腾芳”。

桥木高大挺拔,气势就像父亲的威严,所以用它来比喻父亲;梓木矮小,枝叶低伏,样子像儿子面对父亲时的卑恭,所以用它来比喻儿子。

不痴不聋,不作阿家阿翁;得亲顺亲,方可为人为子。

盖父愆名为干蛊;育义子乃曰螟蛉。

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羡孙权之语;生子须如李亚子,朱温叹存勖之词。

菽水承欢,贫士养亲之乐;义方是训,父亲教子之严。

绍箕裘,子承父业;恢先绪,子振家声。

具庆下,父母俱存,重庆下,祖父俱在。燕翼贻谋,乃称裕后之祖;克绳祖武,是称象贤之子。

【译文】

不装痴呆不装耳聋,就做不得婆婆和公公,这是唐代宗李豫安慰亲家郭子仪的话;得到父母的欢心而孝顺父母,才能真正地做一个人和做一个合格的儿子。

掩盖父亲的过失,这叫做“干蛊”(意思是能纠正父亲的过失并干出父亲所不能干好的事);收养的儿子,就如土蜂将螟蛉虫当做自己的儿子一样,所以称这种假子叫“螟蛉子”。

“生儿子要生像孙仲谋那样的”,这是汉末军阀曹操羡慕他的对手孙权的话;“生儿子应该生像李亚子那样的”,这是唐末军阀朱温称叹他的对手李存勖的话。

贫穷的士人即使只能用豆子和水这样的淡薄食物奉养父母,只要能得到父母的欢心,就是莫大的快乐;父亲对儿子要求严格,主要表现在要用正当做人的道理教育他们。

“绍箕裘”这话意思本是指铁匠和弓匠的儿子也学得父亲的手艺,后来用来泛指儿子能继承父亲的事业;“恢先绪”意思是弘扬祖先的事业,是称赞儿孙能发扬振起家族的美好名声。

父母都健在,称为“具庆下”;祖父母和父母都健在,称为“重庆下”。

“燕翼贻谋”,是称赞像燕子用翅膀庇护小燕那样善于为子孙着想的祖先;“克绳祖武”,是称赞能够紧跟祖先的步伐,学习、继承祖先美德和事业的子孙。

称人有令子,曰麟趾呈祥;称宦有贤郎,曰凤毛济美。弑父自立,隋杨广之天性何存?杀子媚君,齐易牙之人心奚在?

分甘以娱目,王羲之弄孙自乐;问安惟点颔,郭子仪厥孙最多。

和丸教子,仲郢母之贤;戏彩娱亲,老莱子之孝。

毛义捧檄,为亲之存;伯俞泣杖,因母之老。

【译文】

称赞他人有好儿子,就说是“麟趾呈祥”;称赞官宦人家的子弟贤能,就说是“凤毛济美”。

杀掉父亲自己当皇帝,干这事的隋炀帝杨广的人性在哪里?齐国的易牙为了向国君献媚讨好竟杀掉自己的儿子,蒸给齐桓公吃,他哪里还有人心?

晋人王羲之晚年喜欢带着孙子们游玩,和孙子们分吃甜美食物,从中自得其乐;唐人郭子仪孙子太多,他没法全部认识,孙子们来向他问安磕头,他只好含糊地点点头而已。

唐人柳仲郢的母亲十分贤德,她常做熊胆丸让儿子在读书时服用以提神而勤苦用功;春秋楚国的老莱子是个大孝子,七十几岁时还穿着花衣服手拿玩具在地上打滚来使父母开心。

汉人毛义拿到做官的委任状时高兴万分,这是因为当了官他就有钱来奉养母亲了;汉人韩伯俞在母亲用棍子打他时痛哭,这是因为他感觉到母亲已经衰老,打得不如先前痛了。

慈母望子,倚门倚闾;游子思亲,陟岵陟屺。

爱无差等,曰兄子如邻子;分有相同,曰吾翁即若翁。

长男为主器;令子可克家。

子光前曰充闾;子过父曰跨灶。

宁馨英畏,皆是羡人之儿;国器掌珠,悉是称人之子。

可爱者子孙之多,若螽斯之蛰蛰;堪羡者后人之盛,如瓜瓞之绵绵。

【译文】

慈祥的母亲在儿子出门后总是靠在自家或者里巷的门边,盼望着儿子归来;出门在外的儿子思念父母,就登上高山远望家乡。

对哥哥的儿子和邻人的儿子一样爱护亲热,这叫爱护人不分亲疏,一视同仁;汉高祖刘邦在老对手项羽威胁说要煮死他的父亲时说:“我与你曾约为兄弟,我父亲就是你父亲,你硬要煮死你父亲,就请分给我一碗肉尝尝。”这叫做不是兄弟但名分相同。

长子主管祭器,所以又称为“主器”;有才能的儿子能够成就家业光大门庭。

儿子能将父辈的事业和荣誉发扬光大,这叫“充闾”,意思是给家门增光彩;儿子的成就和名声超过父亲,这叫“跨灶”,意思是就像千里马奔跑起来后蹄超过前蹄先落地一样。

“宁馨”和“英畏”,都是对别人儿子的美称;“国器”和“掌珠”,也是称颂他人儿子的用词。

子孙多得像聚集的螽斯,这是最令人喜爱的事;后代兴旺发达像绵绵不绝的大瓜小瓜,这是最值得羡慕的事。

经遗世训,韦玄成乐有贤父兄;书擅时名,王羲之却是佳子弟。

敬则应得鸣鼓角,母觇子荣;宗武更勿带罗囊,父规儿怠。

宋之问能分父绝,作述重光;狄兼谟绰有祖风,后先辉映。

焚裘伏剑,罗母与陵母俱贤;跃鲤杀鸡,姜生与茅生并孝。

灵运子孙多是凤,岂是阿私;僧虔后嗣半为龙,原非自侈。

【译文】

同类推荐
  • 哲学九讲

    哲学九讲

    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人们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对各种知识的概括学习和总结从而更好的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哲学通常是研究根本问题的,这就需要对表面的问题进行批判的反思,通过这种反思更清楚的认识世界、了解人生。
  •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当代阐释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当代阐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人类思维水平发展的龙头代表,明确指出了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在哲学体系中的客观地位。这是建立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根基,也是掌握辩证方法的控制原点。
  • 简单逻辑学

    简单逻辑学

    通俗易懂的逻辑学入门读本。轻松搞定逻辑学中的概念、思维定式和规则。容易操作掌握的逻辑使用法则,不论演讲、谈判、说话、办事,都能让你做到条理、清 楚、不让人误会和不解!这是一本涵盖正式及非正式逻辑谬误的难得好书,快速提升你的推理能力,学会用清醒的头脑辨别真假,让思考变得简单,让行动变得快捷。
  • 道德经批判

    道德经批判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道学经典《道德经》的批判,告诉人们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尤其不能借之来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在肯定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要看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的伟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今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创造明天。
  •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看哪,这人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看哪,这人

    本书是尼采的自述,内容包括:我为何如此智慧、我为何如此明澈、我为何写出如此卓越的著作、悲剧之产生、非时之思想、白天之曙晓——关于将伦理作为成见之思考、超善恶之外——未来哲学之序曲、为甚么我便是命运等。
热门推荐
  • 回到唐朝之红尘作伴

    回到唐朝之红尘作伴

    她,误打误撞回到唐朝,什么都不会的她会有什么样的奇遇?又该怎样在完全陌生的朝代生活?又会遇到什么人?且让我们拭目以待一个菜鸟的精彩唐朝生活!
  • 虚仙引

    虚仙引

    转阳之阴藏于九,九为数之极,取六爻三三衍生之数,易有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有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八卦而变六十四爻,从此周而复始变化无穷。这一世,上一生,谁又能说的清呢?话说自打盘古开天辟地,金圣仙从仙人之境扁入红尘化为凡人,斗战仙者悟道成功修成大法,历史的鸿辰已经悠悠过去数十万载,这些都是有史料记载的,还有很多没有被流传下来的,都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鸿辰中。
  • 灵魂鬼修

    灵魂鬼修

    曾经的书呆子,在同学的设计下意外死亡,然而身虽死,但灵魂未灭,灵魂修炼重塑肉身,再次回到人间,新的人生即将开启。。。。。
  • 末道娘化途

    末道娘化途

    “末日,本事科幻中的故事。而今天……它,降临了。”末日一到,世界皆变。“变就变呗!可我多年的基友竟是妹子!”末日一到,法则皆变。“的确是变了,可这路上的触手怪是怎么回事!为何我老是遇到基佬啊!”还有一点,末日,一切皆有可能。“好吧我承认,你特么末日啊,老子堂堂大男子汉怎么会变得性别不分啊!”
  • 绵亿

    绵亿

    睁开眼睛看着这个陌生的世界,王杰已经全蒙了!自己可是生在21世纪的“三好三无”青年啊!怎么变成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了?难道自己也玩穿越了?看着眼前这个穿戴华贵、相貌英俊的男人,大概他就是自己的老爹,绝对的亲王级别!没错,他就是大清朝清高宗乾隆皇帝的儿子,五阿哥荣亲王爱新觉罗·永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到最后,终究还是你

    到最后,终究还是你

    缘分就像磁铁,吸引两条平行线相交。经过荆棘和坎坷,最终,我们还是在一起了——白马王子,终是你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校花的贴身保镖续集

    校花的贴身保镖续集

    看过校花的贴身保镖的都知道!我就只写在国内的,不写国外的望大家理解哦!
  • 千辰雪

    千辰雪

    雪落入掌心,冰冷得可以感觉到锥心的疼。雪不是在伤害别人。只是,她在伤害自己的同时,没有顾及别人而已……
  • 别离,时空恋

    别离,时空恋

    这世界其实存在着很多空间,但却因为某种物质的存在保持着个个空间的平衡,也许这个空间中的你和她幸福美满,也许在另一个时空中你和她却形同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