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6400000013

第13章 俭省不如套利,用赚钱的方法消费(3)

但这个35元的价差,并不是张五常让渡给我的,而是那些以每盆80元、60元买花的主儿让渡给我的。我以小搏大、以少搏多地只花5元赚来的35元,说到底,不是张五常倒贴给我,而是花高价的买花人倒贴给我的。也因此,我这5元成了一根小小的杠杆,撬动的回报7倍于5元。单纯的省钱,是你不买年桔,缩减消费照样过年。就像不穿鞋照样走路的非洲人一样,消费低下,无钱可花。但套利式消费不是这样。套利消费是舍小本求大利,是扩大消费、增加消费。如果我用1盆的成本价,买了8盆年桔回家过年,是不是花小钱撬动了大消费?

由此来看,套利消费也即俭约消费,不仅是省了钱,还是赚了钱。节俭与理财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缩减开支节流,是减少消费;后者是开源创收,是扩大消费。所以,盘算省钱不如盘算赚钱。套利与节俭,对于消费者来说,表面上都是省了钱。内在的区别,却在于消费本身的有或无、多与少。

必需品买最好的,非必需品买最少的必需品买最好的,并不吝啬钱;非必需品买最少的,绝不浪费钱。

--英国谚语

尽管除夕夜买年桔我讨了便宜,尽管我认为鲜花装点是过年的必要消费,但我并不认为,年桔是个必要消费。年桔可称为国内的圣诞树,每年春节用年桔来扮靓门面的年俗,快从岭南传染至全国了。你还别说,对于拜金主义加攀比面子来说,年桔还真是个画饼充饥的好道具:硕果满树,似乎收获满树金灿灿的金豆子甚至金元宝到家了,感觉这一年下来,真没白干哇!然而,这年俗我干过几回,再也不愿干了。为什么?因为搬回家一看,原来满树硕果全是被铁丝和尼龙线架空出来的,比龚自珍贬斥为病梅的人工畸形盆景还扭曲,还虚假。

成语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指的就是用来装面子的年桔。不信你尝尝,年桔全是酸苦涩麻的。烂熟至陆续跌落一地,不但一个也不能吃,还垃圾不断,难以收拾。剩下的枯枝大,盆也大,没处保管,没处回收,扔了还连累保洁员。从那以后,我过年只买生机盎然的鲜花,再也不买虚假发财的年桔了。

中国家庭并非日常必需的鲜花装点,对于英国家庭却是日常必需。远离网络的老人每日读报,对于每天上网的你,读报就并非必需。你每天必看电视节目,但对于久违了任何电视节目的我,看电视已并非必需。我每天晨练、饭后散步必需或“驴友”远足必需的那双气垫鞋,对于只喜欢穿高跟鞋逛街的新潮女孩就不必需。女孩婚后有了小孩,孩子的奶粉、尿布,变得比她自己的新潮鞋子更加必需。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糖尿病患者的降糖针、降糖药,对于不患这两种病的人,就不必需。

由此可见,必要消费,就是能够满足最大价值、最大效用的消费。但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追求,不同的效用满足。比如,自来水喝不成了,我认为改喝洁净的桶装水是必要消费。而你可能认为,茶叶才是必要消费,茶味可以掩盖自来水的异味。对于奉行健康至上的我来说,吸烟、酗酒是高投入、负产出的赔本消费,从来都敬而远之。而对于不得不依赖烟酒刺激感官的人来说,烟酒可能是与食物、睡眠同等重要的必要消费。世界各国都对烟酒消费课以重税,理由是,嗜烟嗜酒是不良消费,甚至是堕落消费、罪恶消费。

烟酒在国内能大行其道,成为市价远超出市值的奢侈消费,在于烟酒能够充当社交润滑剂、市场交易媒介。

人生1/3的时间在床上度过,因此,人的身心健康依赖高品质的深度睡眠与舒适睡眠。也因此,我把床品、卧具的更新当成必要消费。卧室像厨房、浴室一样,都是私密空间,少有外人能看得见。卧房、厨房、浴室都不是面子消费,没必要像客厅那样装阔。多数家庭只拿客厅当橱窗装阔,厨房、浴室、卧室则一塌糊涂。就像多数城市只拿中心区的广场、步行街当橱窗装阔,而穷街陋巷里路不平、灯不亮一样。你如果愿意把钱花在换好材质、更新工艺的床垫、枕垫等卧具上,使自己黎明即起,精神爽朗,那么,在我看来,就比只花钱在穿给别人看的服饰上更实惠,更有效用价值。

人的健康,依赖多样化而富有营养的食物。食物多样化,莫过于你左一口、右一口地广谱地吃。你看到领导总是红光满面,却不知道高层的保健食谱不仅是一口蹄、一口海鱼、一口鲜蘑、一口鲜虾之类。仅每天要吃够24种主食,一口红薯、一口玉米、一口红枣、一口核桃、一口红豆、一口黑米等等,你我就很难做得到。

看重面子消费的人,往往只看重服饰。而懂得健康价值的人,格外看重有氧的室外运动,也看重食物品质。所以,必要消费与不必要消费,没有统一尺度,全随每个人不同的价值追求与效用满足而定。每个人的需求取向与强度不同,所产生有先有后、孰轻孰重的有取有舍,就是机会成本,需要消费者理性选择。但总体而言,花钱能否最少,效用能否最大,是检验消费必要还是不必要的通用标准。物超所值、物尽其用是必要消费,物有不值、物不尽用是不必要消费。

高价买房,是当下最大的不必要消费。为什么?因为它物有不值,物不尽用。炒来炒去,不为居住,只为赚钱。房子全空置在那里,都老化变旧了,哪儿来的物超所值,物尽其用呢?

凡属必要消费,你不应放弃。但不必要的消费,你不应奢求。这样做了,就是你在俭约消费、理性消费。生活中,“钱不够花”的资源稀缺,与“不会花钱”的资源错配往往结伴而行。因乱花钱而导致钱不够花的例子,俯拾皆是。

营养充足的多样化食物、便利舒适的居室与充足睡眠、室外运动与休假,都有益于身心健康,都属于必要消费。而嗜烟嗜酒的病态消费、显富摆阔的虚荣消费、贪图便利的懒惰消费、得不偿失的冲动消费、争强好胜的攀比消费,都属于不必要消费。

国内市场的无效性,促成了经济人理性的低下,也加剧了市场行为的乖张虚妄。粗制滥造的浪费、挥金如土的靡费,比比皆是。与发达国家的市场相比,一清一浊,泾渭分明。有剑桥经济学家说,“像印度、中国这样人口爆炸的国度,借助工业化与都市化也能养活巨量人口,但生态环境会退化得像个’人口饲养场‘,使人丧失了生活在自然中的许多乐趣。”人均资源稀缺的日本,彻底挖掘出人力资源来代替,是资源替代战略的典范。如今,满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继日本之后,中国人均资源的稀缺已经到了全球夺冠的地步。生态环境严重萎缩、恶化,资源基座过于狭小的国家,本应成为依赖科技、效率与人力资本节能减排、低耗高效的国家,如今却成了比生态、资源富足的国家更加榨取生态、浪费资源的国家。

举目国内市场,你满眼可见折损的投资、虚妄的消费。见缝插针地建楼,见缝插针地停车,把楼高车快当成了现代化的中国人,正在饱尝着投资亢进与消费亢进的苦果。即便是日常消费,你走进超市,也不难看到充斥着虚妄。根本没有多少营养的膨化食品塞满了货架,功效可疑的洗脚盆、按摩床、理疗垫之类质次价高的商品挤满了空间。

理性消费,对于中国人格外重要。为什么?因为中国人缺乏悲天、悯人、惜物的宗教信仰,也缺乏理性算计的价值观。物不尽用的虚妄消费,随便在哪个餐馆的餐桌上、泔水桶里,你能看不见?物有不值的沉重负累,随便谁家的犄角旮旯里,花了钱就舍不得扔的阳台堆砌物上,你能看不见?“物质的需求起因于必需,也应当止步于必需”(德谟克里特语)。这是说理性消费的本质是必要消费。什么叫必要消费?就是消费的发生或不发生、消费的多与少,皆应由消费的必要性来决定。

消费的必要性原则,类似于舞台布景道具的那个著名原则:“如果开幕时墙上挂有一杆枪,那么,闭幕前你必须扣动扳机开火!”由此可见,物尽其用、物超所值,代表了理性消费的本质。

英国学者对英国人消费习惯的评价是:必需品买最好的,并不吝啬钱;非必需品买最少的,绝不浪费钱。不可避免的花费,用他们的话说,叫“说给钱就给钱”。而可有可无、可大可小的花费,用同类的话说,叫做“耗费心思比耗费钱麻烦”。你看,英国人并不是一味省钱,而是区别对待必要消费与不必要消费。必需品要最好的,而不是要最低廉的。非必需品要最少的,而不是要最贵的。

什么叫必需品买最好的?比如买药吧。能不吃药你尽量别吃,但必须吃药时,你别捡便宜的买。那些世界大药厂的药虽贵些,但更安全。我理解的必需品不吝啬钱,就是凡直接作用于身体的消费品,都很重要。内服的如食品饮料,外用的如服装鞋帽、床品、洗浴用品等,都不要图便宜用劣质货。但牙膏与剃须刀之类,便宜的也不比昂贵的品质差多少。

什么叫非必需品买最少的?比如买房、买车吧。房子、车子虽是必需品,但有一个也就够了。频频换房、频频换车是浪费钱,频频换手机、换电脑、换电器也是胡花钱。当电器的品质提高后,为了延长保修期,你多花的钱就不必要了。当电器的功能扩展得太多时,为了繁杂功能多花的钱,你白花了不说,还徒费你的心思琢磨那些不常用的功能,也不划算。至于买一柜子鞋、衣服,再花上半天心思在换哪一件上,在我看来,更是在浪费钱,也是在浪费比钱更重要的智慧与精力。

国内外两相对照,国内消费常常剑走偏锋。一端是不要最好、只要最贵的面子消费与攀比消费,另一端则是必要消费压缩成了最廉消费、最少消费。一味省钱,省成了消极消费或放弃消费,消费者也就否定了必要消费,异化为低消费者、无消费者。

理性奢侈消费,提升生活品质今天的奢侈品就是明天的必需品,这就是经济历史的发展规律。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

一般人理解的奢侈品,是指狭义的如香水、珠宝、钟表、服饰、红酒、礼物、家私等奢侈品。到底什么是奢侈?“奢侈是任何超出必要开支的花费”(桑巴特语)。因而,广义的奢侈消费,是指并非十分必要的消费。

我跟学生是这么解释奢侈的:你邀了饥肠辘辘的女同学下课后约会。第一时间,送给她充饥的馒头。当然了,这是必要消费。虽然这时,一个馒头比一枝玫瑰花实用,但却显得你不够浪漫。如果当时你不送充饥的馒头,只送一枝不那么必要的玫瑰,就是你懂浪漫,但是你在奢侈消费。

所以,别以为奢侈消费就是Chanel香水和LV包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奢侈消费。一枝玫瑰,是一个穷学生的奢侈消费。“饭后一根烟,赛过活神仙”,是每一个嗜烟人的奢侈消费。对于一个乞丐,吸烟、喝酒是不是奢侈消费?你会觉得是。但我问你:乞丐怎么就无权抽烟、喝酒呢?我再问你:乞丐养狗,是不是奢侈消费?你的回答很肯定--他们连自己都养不活呢,还要养狗?但在国外的大街上,到处可见流浪汉养狗。

如何缩减开支以应对通胀?专家的理财建议里,就有一条是放弃养狗。但养过狗的人都知道,他们不是猎人在养捕猎助手,也不是乡下人在养看家护院的报警器。大多数人养狗是因为爱怜,养的是精神伴侣。养狗人恨不得颠倒过来,自己啃骨头,给狗吃肉。因而,他养狗根本不计成本,怎么会为缩减开支而放弃养狗?可见,养狗本身就是个精神消费。乞丐养狗,能不是奢侈消费?能没有“超出必要开支的花费”?

所以说,乞丐也有奢侈消费,任何人都有奢侈消费。******说,印度的乞丐还要饭,而中国的乞丐要钱不要饭。为什么要钱不要饭?因为中国的乞丐大多不是真正的乞丐。当然了,要钱不要饭,相当于商人交易时不要实物要变现,要的是灵活偏好。就如各地的“发廊妹”、“站街女”,大多是要快乐、灵活地赚钱,不愿被绑在流水线上辛苦赚钱--经济学家眼里的性服务业,不是不务正业,而是拾遗补缺。

我猜,唐诗里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说的是腊月年关的情景:节令虽然滴水成冰,但没有冰箱保鲜,家里贮肉过多,难免会变质。这么解读痛贬贫富悬殊的名句,与此诗激起的“民愤”相比,显得我很冷血。你能看得出来,我是故意这么说的。说唐代“朱门酒肉臭”是因为没有冰箱,跟说周扒皮、黄世仁、南霸天、刘文彩也享用不上今天平民享用的席梦思、坐便器、气垫鞋,是一个意思。什么意思?是说我们对富人的嫉恨应当稀释,还是说奢侈品是个历史进步?没错,我说的,涵盖了这两个意思。

《秋菊打官司》写秋菊进城时,手里第一次握上了易拉罐装的饮料,舍不得打开,或打开了舍不得喝。饮料对于秋菊来说算是奢侈品,现在别说饮料,用剃须泡沫刮脸,用洗面奶洗脸,也不能算是奢侈消费了。前边说过,我1993年花65000元买的“砖头”,还不如今天城里拾荒人的手机好用。

30年前,县委书记坐“帆布篷”,地委书记才坐“两头平”。如今,工薪族买轿车,也不一定非选“两头平”,更不会选“帆布篷”。今天的大众必需品,以前就是少数人的奢侈品。当年握个大哥大令人艳羡,我才会不惜65000元买个“砖头”。

今天平民用的燃气灶、暖气片和淋浴器,那是30年前高干家里也不多见的奢侈品。

因此,我坚信今天的“豪门奢侈”,必定是明天稀松平常的大众消费。所以,你不必不忿别人订婚送轿车、结婚出国度蜜月,那其实是你对明天的渴求。市场更新、社会进步、全民生活水准次第提高,不但归功于奢侈先行的带动,而且,简直就是靠消费差别和贫富不均驱动的。对于消费差异驱动进步的道理,米塞斯的阐述是:“人类的进步大都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即从一小部分人偏离大多数人的思想和生活习惯开始,直到他们的行为最终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和接受,从而形成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更新。”梦想飞行的莱特兄弟曾多么异想天开,被常人所耻笑--凡人飞天,在昨天不但是奢侈,根本就是做梦。但在今天,再胆怯的人,也不至于不敢登上飞机了。无须职业司机而自己驾车?昨天你也难以想象。而如今,驾校就靠一茬又一茬学车的白领、蓝领们赚钱了。

由此可见,一定意义上,奢侈消费就是指高端消费、舒适消费、精神消费、超前消费。这类消费品之所以必要,在于它能引领消费进步,带动大众生活品质的提升。

前边我们说过“傅立叶变态心理综合征”,是说“仇富”心理之下,“见不得别人家的米汤起皮”--用“红眼”看世界,见不得别人家熬的粥比自己家的稠。以偏见与妒忌心理看待消费差异,难免会见不得奢侈消费,把奢侈消费与攀比消费、炫耀消费、奢靡消费画上等号。

同类推荐
  • 廉政微阅读

    廉政微阅读

    该书是给喜欢廉政文化的人们茶余饭后或工作间隙随便翻到哪一页,都能津津有味地读下去的口袋书。虽只是人类廉政文化整体的一鳞半爪,但却是精粹所在。全书分为“清廉为官”、“清白传家”、“廉史留痕”等 16 辑,每辑由若干则短文组成。篇幅短小而信息量大,语言简洁而活泼,让读者在轻松之中领悟廉政文化的精妙。
  • 喝茶聊天经济学

    喝茶聊天经济学

    经济学不是繁冗的公式,不是枯燥的定理,它的存在是基于对现实的思考。《喝茶聊天经济学》不是感性的第六感判断,对于生活中的种种事情,《喝茶聊天经济学》用理性的思考和详实数据告诉你什么是正确答案。《喝茶聊天经济学》会告诉大家什么才是经济学,什么才是经济学的思考方式。它既生动有趣,又简洁明了,向大家说明了一个个现实问题的来龙去脉。读完本书,每位读者都会更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学是如何一点一滴地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 我们身边的经济学

    我们身边的经济学

    本羽荟萃了古今中外经济学家的思想和智慧,是读者的一次思想盛宴。不仅把中外经济学家的思想精华原汁原味地调理出来,如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思想,弗里德曼的货币论,马歇尔的外部性思想,“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的经济人假设,“籴甚贵,伤民”的生产悖论等。更重要的是把这些经济学智慧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解决我们身边的实际问题。
  • 强国之路20年

    强国之路20年

    本文为著名作者刘战英所著的社会理论专著,刘书林,清华大学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主任。
  • 财富的规则

    财富的规则

    《财富的规则》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政治是分配财富、经济是创造财富;第二章历史不可重现、人性亘古不变;第三章增长不等于发展;第四章财富不等于幸福;第五章一切从“头”开始;第六章资本主义精神:新教伦理;第七章勤俭与奢靡: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第八章公平与效率: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第九章市场的帝王:诚信法则;第十章树与草:人治与法制;第十一章消费商品化;第十二章商品的品牌等。
热门推荐
  • TFBOYS幸福就像猫追尾巴

    TFBOYS幸福就像猫追尾巴

    从前有一只小猫它对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感兴趣。有一天,他在在镜子中看见自己身后竟有一条毛茸茸的东西,于是它就一直追啊追,明明看起来很近的东西实际很远。这就像我们之间的爱情追不上。夏季的初遇,去一场美梦,让她们遇上了自己的信仰。后来,朱钰可以为的爱情,在背叛和误会中消磨殆尽。朱钰可和姜希玲的友情,却以姜希玲的永别收场骑士般守护自己公主的易辰,最终等到自己一生的最爱。似火艳丽的李橙最终也如流星般划过。爱情,到底是毁灭还是救赎?
  • 夺命空间

    夺命空间

    如果你即将死亡,却获得了一个延续生命的机会……你会勇敢面对那些出现在你梦魇中的恐怖吗?夺取恐惧的时间!延续你的生命!
  • 天涯白马

    天涯白马

    那极远的地方叫做天涯,那天涯长着萋萋的芳草。少年和白马从此远去,走的是无尽的生命的路途。
  • 蟾蜍怒放

    蟾蜍怒放

    本文包含作者的八篇短篇小说,作者笔锋细腻,并没有阐述太多的思想,而是将他所见所闻所想平实的呈现出来,其中内里的情感与批判,都需要读者慢慢体会。
  • 网游之神之传承

    网游之神之传承

    一个贵族公子,经历着比普通人更悲惨的生活:女友被别人抢走,兄弟背叛……但是,他不会退缩,只会向前,哪怕在痛苦中生活!随着《圣域》的到来,他成功逆袭,夺回了属于他的一切。他,就是凌家大少凌云!
  • 以我之言,许你之诺

    以我之言,许你之诺

    一个英俊挺拔,一个笑靥如花,这一幕,许妍看着看着就哭了,心想自己真的该放手了。谢谢你还在这里,谢谢你还喜欢这般愚钝的我“许妍,做我女朋友好吗?”“什么?”看着呆呆的许妍,韩一诺内心有点崩溃,他在告白哎。“韩太太,在我出国之前也是毕业之际,正好我也到了法定年龄,要不先把婚结一下吧”许妍惊恐的看着某人,结婚?这么早?不要。唉,诱骗没成功,某人只好想想其他办法了。
  • 本宫不走寻常路(完)

    本宫不走寻常路(完)

    正妃之位?靠,她才不稀罕,八人大桥来抬,帅哥来迎亲,丫的,打的就是想把她中途秒掉的龌龊思想吧,她才不坐以待毙,赶紧卷钱逃跑方是上策,只是总遇上‘程咬金’阻碍了她的伟大计划,最后私款还被上缴,没事没事,她是谁,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穿越人,她什么都没有,但绝对有小强打不死精神。逃,是必须的!!
  • 我家有只精灵

    我家有只精灵

    看了66的书,有感而发。主角配角均有作者身边的朋友亲人客串,包括宠物狗巧克力和茉莉还有可可,柯南等等。写哪算哪,不要鄙视我。第一次是很重要滴。就写作者的宅女生活和奇怪的梦。OK?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香蕊林的秋日私语

    香蕊林的秋日私语

    一个悠闲舒适的乡下小镇,有着大片美丽的花海,有着神秘的香蕊林,有着最美丽的秋天,这里即将上演一场唯美浪漫的爱情故事。可是爱情是不是真的得到了祝福,相爱的人是不是真的能在一起?也许相爱也需要一定的缘分,也许相守也需要一定的幸运,也许遇见并不是缘分正确的选择,也许相爱并不是幸运给的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