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3400000153

第153章 张英家训(3)

这中间在兴盛衰败的关头,没有一个确定的时间,大概在三四十岁这段时间里,观察胡须头发可以发现。如果衰老迟缓,那么寿命就长;如果衰老急速,那么寿命就短。一个人的身体不可能不衰老,衰老先从上身而到下身的寿命一般就长,所以古人以早脱头顶毛发为寿命长的征状。衰老先从下身而往上身的寿命一般就短,所以胡须头发依然如故,而腿脚虚软的人难以医治。

大凡人们的家境兴衰也是这样。

其家境兴衰增减,一定没有不偏不倚、不盛不衰的道理。如同一棵树上所开的花,开到极盛的时候,便是摇落枯竭的时候,于是人们对它加以多方面的保护,让树顺其自然生长,特别害怕它迅速开放,哪里敢提高温度催长,逼迫它迅速开花的呢?……我曾经观察草木生长的习性,了解到它们也是符合自然圆转的规律的,梅树深冬开花,深冬便是它的春天;桃李春天开花,即以春为春;石榴、荷花夏天开花,夏天便是它们的春季;菊花、桂花、芙蓉花则在秋天开花,秋天便是它们的春季。观察它们的枝节含苞待放的地方,浑然与自然的创造化育之理相符合。所以说,反复观察体验天地万物也是有情感呀。

【评析】

张英在篇中以自然界万事万物为例子,阐述了一个人、一个家庭盛极必衰的客观道理。一切都应当听其自然,一切私欲之心不可有,急功近利之念不可存。已经得到应该珍惜,尚未得到不必急躁强求。这里仍然讲的是修身养性的大问题。

诗文流芳千古者更可珍重

【原文】

人往往于古人片纸只字,珍如拱璧[1],其好之者,索价千金。观其落笔神采,洵可宝矣[2]。然自予观之,此特一时笔墨之趣所寄耳。若古人终身精神识见,尽在其文集中,乃其呕心刿肺而出之者[3]。如白香山[4]、苏长公之诗数千首[5],陆放翁之诗八十五卷[6],其人自少至老,仕宦之所历,游迹之所至,悲喜之情,怫愉之色[7],以至容貌謦咳[8],饮食起居,交游酬酢[9],无一不寓其中,较之偶尔落笔,其可宝不且万倍哉?予怪世人于古人诗文集不知爱,而宝其片纸只字,为大惑也。

余昔在龙眠,苦于无客为伴,日则步屧于空潭碧涧[10],长松茂竹之侧,夕则掩关读苏陆诗[11],以二鼓为度[12],烧烛焚香煮茶,延两君子于坐[13],与之相对,如见其容貌须眉然。诗云:

“架头苏陆有遗书,特地携来共索居,日与两君同卧起,人间何容得胜渠。”良非解嘲语也[14]。

——节录自《聪训斋语》卷一

【注释】

[1]拱璧:泛称珍贵之物。

[2]洵:诚然;实在。

[3]刿(gu佻):伤;割。

[4]白香山:指唐代诗人白居易。

[5]苏长公:指宋代诗人苏轼。

[6]陆放翁:指宋代诗人陆游。

[7]怫愉:心情不舒畅。

[8]謦(q佾ng)咳:轻声咳嗽。

[9]酬酢:交际往来。

[10]步屧(xi侉):步行。

[11]苏陆:指宋代诗人苏轼、陆游。

[12]二鼓:二更。

[13]延两君子:聘请苏轼和陆游两人。

[14]解嘲:用言语或行动来掩盖或粉饰被别人嘲笑的事情。

【译文】

人们往往把古人的片纸只字看作为珍贵物品,那些喜好的人去购买时,卖主要价千金之多。观察字的落笔神采,实在可以看作为珍贵物品,然而自我看来,这只是作者一时笔墨的兴趣所寄托的物品。如果古人终身精神识见,完全融合于文集之中,才算得上是作者呕心伤肺而写出来的东西。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和宋代诗人苏轼的诗数千首,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八十五卷,他从少到老,读书做官所经历的,足迹所到的地方,悲喜之情,不悦的神色,以至于容貌咳嗽,饮食起居,交际往来,无一不包含这里面,比起那些偶尔落笔的片纸只字,它的价值,难道不胜过万倍吗?我奇怪世上的人对于古人诗文集子不知爱惜,而去珍惜那些片纸只字,这是很不让人理解的事情。

我从前在龙眠时,苦于没有客人作伴,每天白天就步行于空潭碧涧、长松茂竹的旁边,晚上就关起门阅读苏轼和陆游的诗文到二更为止,点着蜡烛、焚着线香、煮着茶叶,仿佛聘请苏、陆二人与我同坐一室,与他们相对而谈,如见到了他们的容貌表情一般。从而作诗说:“我的书架上头存有苏轼和陆游的遗书,特地请他们二人来我这里共同居住,整天与他们同睡同起,人世间怎么还能有比这个更好的所在呢?”

这的确不是自我解嘲的话。

【评析】

张英在篇中提出了一个较为重要的学术问题,即对于古人一时兴作之片纸只字,不值得太看重。关键的是要珍惜那些将作者的思想感情与现实结合一体的不朽之作,特别是系统的传世诗文集。因为这些诗文集使后人读起来受益非浅,可以使人心绪安宁,使人精神振奋。这是张英对中国传统文学精华所持的基本态度。

道德、文章、经济、福命必具才可享山林之乐

【原文】

予尝言享山林之乐者,必具四者,而后能长享其乐,实有其乐,是以古今来不易见也。四者维何?曰道德、曰文章、曰经济、曰福命。所谓道德者,性情不乖戾[1],不忮刻[2],不偏狭,不暴躁,不移情于纷华[3],不生嗔于冷暖[4]。居家则肃雍简静,足以见信于妻孥[5];居乡则厚重谦和,足以取重于邻里;居身则恬淡寡营[6],足以不愧于衾影[7]。无怍于人[8],无羡于五八八世[9],无争于人,无憾于己,然后天地容其隐逸[10],鬼神许其安享,无心意颠倒之病,无取舍转徙之烦[11],此非道德而何哉?佳山胜水,茂林修竹,全恃我之情性识见取之。不然,一见而悦,数见而厌心生矣。或吟咏古人之篇章,或抒写性灵之所见,一字一句可千秋。……淡泊而可免饥寒,徒步而不致委顿。良辰美景,而匏樽不空[12];岁时伏腊,而鸡豚可办。……从来爱闲之人类不得闲,得闲之人类不爱闲。

公卿将相,时至则为之,独是山林清福,为造物之所深吝。试观宇庙间,几人解脱?书卷之中,亦不多得。置身在穷达毁誉之外,名利之所不能奔走,世味之所不能缚束。室有莱妻,而无交谪之言;田有伏腊,而无乞米之苦,白香山所谓事了心了[13],此非福命而何哉?四者有一不具,不足以享山林清福。故举世聪明才智之士,非无一知半见;略知山林趣味,而究竟不能身入其中,职此之故也。

——节录自《聪训斋语》卷一

【注释】

[1]乖戾(l佻):性情、言语、行为不合情理。

[2]忮刻:嫉妒刻薄。

[3]纷华:繁华富丽。

[4]嗔(ch佶n):生气;对人不满。

[5]孥(n俨):儿女。

[6]恬(ti佗n):恬静;坦然。

[7]衾(q侃n)影:在私生活中无丧德败行之事。

[8]无怍(zu侔):无愧。

[9]羡:羡慕。

[10]隐逸:隐居。

[11]徙(x佾):迁移。

[12]匏(p佗o)樽:葫芦做的酒樽,泛指饮器。

[13]白香山:指唐代诗人白居易。

【译文】

我曾说享受山林之乐的人,必须具备四个条件,然后才能长时间享受其中的快乐,实实在在享受快乐,所以这是古往今来不容易见到的。这四个方面指的是什么?

即道德、文章、经济、福分。什么叫道德?指的就是性情没有不合情理的,不嫉妒刻薄,不偏激不狭窄,不暴躁,不移情于繁华富丽,不埋怨贫富冷暖饥饱。居住生活做到肃雍简静,完全可以相信妻子儿女;居住乡里做到厚重谦和,完全可以在邻里乡亲间受到尊重;自身处世做到恬静淡泊寡欲,完全可以在私生活方面做到无丧德败行的事。无愧于别人,不羡慕于当世,不与别人相争,对自己不遗憾,天地也容其隐居安逸,鬼神也允许其平安享乐,没有心意颠倒错乱的毛病,没有取舍转离迁移的烦恼,这不是道德的内容又是什么?佳山胜水,茂林修竹,全凭自己的情感兴趣、知识见解而吸取。否则,一次见到心里欣喜,见的次数多了就会产生厌恶之心。

或者吟咏古人书籍中的篇章,或者抒写性情灵感所见所闻的东西,一字一句可以流芳百世,千秋不朽。……淡泊名利而可以避免饥寒之苦,徒步行走而不至于枯萎停顿。良辰美景而饮器不空,每逢夏天的伏日和冬天的腊日按风俗习惯可以随时置办鸡和小猪。……从来爱清闲的人,一般都得不到清闲;获得清闲的人,一般都不喜欢清闲。公卿将相这类官位时候到了可以得到,唯独山林清福,为大自然所深刻吝惜的。试看宇宙间,有几人能够解脱的?

在书卷之中,也是不多得的。如果一个人置身于穷达毁誉之外,那么对于名利就不会去奔走钻营,也不会受到世情束缚。家有贤妻而无互相埋怨责难,田有四时八节的辛勤耕耘而没有向人乞借之苦,唐代诗人白居易所说的事了心了,这不是一个人的福命又是什么?这四个方面的条件如果有一个方面不具备,就不足以享受山林清福。所以有举世聪明才智的人,并不是没有一知半见,稍知山林趣味而最终不能置身其中,就是这个原因。

【评析】

张英在篇中阐述了修养生息不是孤立的事情,即使是有幸享受山林之乐,但也离不开自身素质的高尚,单独的清闲是不存在的。

应力求节省以济贫穷之人

【原文】

予性不爱观剧,在京师一席之费[1],动逾数十金[2],徒有应酬之劳而无酣适之趣[3]。不若以其费济困赈急,为人我利溥也[4]。予六旬之期,老妻礼佛时[5],忽念诞日例当设梨园[6],宴亲友,吾家既不为此,胡不将此费制绵衣裤百领[7],以施道路饥寒之人乎?次日为余言笑而许之。予意欲归里时,仿陆梭山居家之法,以一岁之费,分为十二股,一月用一分,每日于食用节省,月晦之日[8],则总一月之所馀,别作一封,以应贫寒之急。能多作好事一两件,其乐逾于日享大烹之奉多矣[9],但在勉力而行之。

——节录自《聪训斋语》卷一

【注释】

[1]京师:指京城。

[2]逾:超过。

[3]酣适:尽兴舒适。

[4]溥:同“普”。普遍,广大。

[5]礼佛:敬神拜佛。

[6]梨园:戏院;戏班。

[7]胡不:何不。

[8]陆俊山:即南宋学者陆九韶。

[9]晦:夏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10]大烹:丰厚的食物。

【译文】

我的本性不喜爱看戏剧,在京城一桌酒席的费用,动不动就超过几十金,只有应酬的劳累,没有尽兴舒适的趣味。不如把这笔费用拿去救济贫困急难的人,做到别人和我共分享其利好得多。

我在六十岁生日到来之时,老妻在敬神拜佛时,忽然想到诞辰之时例当雇请戏班唱戏,设宴款待亲戚朋友,我们家既然不注重这方面,何不把这笔费用拿来做成丝棉衣裤一百件,施舍给行走在道路上的忍饥挨寒的人们?第二天老妻认为我的话说得在理,笑而赞同不请戏班唱戏。我想在辞官归乡时,依照陆梭山居家的方法,以一年的费用分为十二股,一月用一股,每天于食用方面尽力节省,月末那一天,就总计一月所剩余的钱财,另外放在一处保存,用来接济贫寒的人所急需。能够多做一两件好事,其乐趣比每天享受丰厚食物多得多,只在于尽力去做了。

【评析】

篇中体现了张英力求节俭、不奢侈浪费的基本观点。反映了他怜惜贫苦的人,严于律己的襟怀。这不仅在封建社会难能可贵,在今天也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安分知命可以避灾

【原文】

《论语》云[1]:“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考亭注[2]:“不知命则见利必趋,见害必避,而无以为君子。”予少奉教于姚端恪公,服膺斯语,每遇疑难踌躇之事[3],辄依据此言[4],稍有把握。古人言居易以俟命[5],又言行法以俟命。人生祸福荣辱得丧,自有一定命数,确不可移。审此则利可趋而有不必趋之利,害宜避而有不能避之害。利害之见既除,而为君子之道始出。此为字甚有力,既知利害有一定,则落得做好人也。权势之人,岂必与之相抗以取害?到难于相从处,亦要内不失己,果谦和以谢之,宛转以避之,彼亦未必决能祸我。

此亦命数宜然,又安知委曲从彼之祸,不更烈于此也。使我为州县官,决不用官银媚上官,安知用官银之祸不甚于上官之失欢也。昔者米脂令萧君[6],掘李贼之祖坟,贼破京师后[7],获萧君置军中,欲甘心焉。挟至山西,以二十人守之,萧君夜遁[8],后复为州守[9],自着《虎吻余生》记其事。李贼杀人数十万,究不能杀一萧君,生死有命,宁不信然耶?予官京师日久,每见人之数应为此官,而其时本无此一缺[10],有人焉竭力经营,干办停当,而此人无端值之,或反为此人所不欲,且滋诟詈[11],如此者不一而足。此亦举世之人共知之,而当局往往迷而不悟。其中之求速反迟,将求得反失,彼人为此人而谋,此事因彼事而坏,颠倒错乱,不可究诘[12]。人能耳目闻见之事,平心体察,亦可消许多妄念也。

——节录自《聪训斋语》卷一

【注释】

[1]《论语》:书名。主要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

[2]考亭:指宋代思想家朱熹,曾寓居考亭。

[3]踌躇(ch佼uch俨):得意;犹豫。

[4]辄(zh佴):总是;就。

[5]俟(s佻):等待。

[6]米脂令:陕西米脂县知县。

[7]京师:指京城。

[8]遁:逃走。

[9]州守:州官。

[10]缺:官职空缺。

[11]诟詈(g侔ul佻):辱骂。

[12]究诘(ji佴):追问究竟。

【译文】

《论语》一书中说:“不知命就不能成为正人君子。”宋代思想家朱熹对这句话解释说:“不知命见到利益必然会追逐,见到祸害必然迅速避开,从而不能做一个正人君子。”

我少年时受教于姚端恪公,忠心信服这句话,每当遇到疑难犹豫的事,总是依据这句话来把握事情。古人说安于平易以等待天命的安排,又说执行法度、法则以等待天命的安排。又说做与不做也凭借天命。人生祸福荣辱得失,自然有一定命运,这是不可改变的。知道了这个道理之后就会做到见利可求,而又不必追求;祸害应当避开,但还有不能避开的祸害。

有关利害的见识已经明白了,那么为正人君子的方法就开始产生。这个“为”字很有力量,既然知道利害得失自有定数,那么也就可以落得做一个好人了。有权有势的人,难道一定要与他相抗衡以致招来祸害吗?到了难于相随的时候,也要做到内心不丢失自己,果真能做到谦和以相迎谢,婉转迂回以避开,别人也未必一定要加害于自己。这也是命运决定的缘故,又怎么知道委曲屈从别人的祸害,不比与他相抗所招致的祸害更严重呢!

假使我作为州县官吏,一定不会用官府的钱财去献媚取悦于上级。又哪里知道用官府的钱财献媚带来的祸害,不比不献媚而使上级对自己的不满所招的祸害更严重呢?过去陕西米脂县知县萧某曾经派人掘开李自成的祖坟,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占京城之后,捕获了萧某关押在军中,萧某甘心等死。

李自成把他押解到山西,派二十人加以看守,但萧某趁夜色逃跑,后来又当了州官,写了《虎吻余生》一书记述他所亲身经历的事。李自成杀人几十万,终究没能杀掉萧某,可见生死有命,对此难道还不信吗?我在京城当官的时间很长,往往见到别人数说某某人应当当这个官,而当时本来就没有这个空缺的官位,于是有人竭尽全力奔走筹划,事情办妥之后,而这个人根本不适合这个官职,或者反而这个人所不想干的,而且招到这个人的辱骂,诸如此类的事情是很多的。

这也是众所周知的,而当事人却往往执迷不悟。这其中的求速反迟,求得反失,那个人为这个人谋划,这件事因那件事而破坏,颠倒错乱,不可追问究竟。如果人人能够将听到见到的事,都加以平心体察一番,也可消除许多非分之想。

【评析】

同类推荐
  • 世界上最神奇的十大教育法

    世界上最神奇的十大教育法

    一个浓缩的家庭教育智慧读本,一本马上能用得上的家庭教育对策。优化你的教育方法=优化孩子的人生,重塑你的教育理念=重塑孩子的未来。本书提炼整理出世界上最著名、最有效的十大教育法。结合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并根据许多家长头脑中客观存在的误区提出相关建议,寻求解决之道。
  • 培养完美女孩的12堂课

    培养完美女孩的12堂课

    对女孩来说,尊贵的气度,仿佛一个充满无限魅力的巨大磁场,一举手一投足彰显的都是足以征服世界的高贵和富足。本书旨在告诉家长不仅仅要给予女孩充足的物质生活,更要花费许多的心思和爱,用现代化的教育方法,让女儿拥有优秀的品质,成为一个独立而优雅的高贵公主。
  • 怎样帮助学习困难的孩子

    怎样帮助学习困难的孩子

    本书共分五章,分别论述儿童学习困难的原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导致的学习困难的纠正,以及精神和心理障碍导致的学习困难的影响及纠正,为学习困难的孩子提供了正确的方式与方法。
  • 虎妈猫爸之爱的教育

    虎妈猫爸之爱的教育

    虎妈猫爸之爱的教育》是由国内知名的优胜教育集团,携手年度大戏《虎妈猫爸》制作组、数位北京市重点中小学校长,以及国内知名儿童心理专家、资深教育媒体人,通力打造的一部旨在引起父母共鸣与反思的教育类图书,引导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用心倾听,用爱关怀”。书中用13个真实的案例还原家庭教育现场,涵盖隔代教育的利与弊、中西方教育理念冲突、孩子上学择校择师等现实教育问题、现代儿童易发的心理问题、家庭环境对孩子教育的影响、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如何爱孩子和如何教孩子去爱等,并为家长们提供自身的经验分享和切实可行的方法指导。本书内容扎实,案例鲜活,文笔生动,方法高效,实为近年来不可多得的家庭教育经典之作。
  • 培养杰出男孩的100个细节

    培养杰出男孩的100个细节

    本书是中国父母成功培养男孩的家庭教育实用指导图书。内容包括:了解男孩的特殊成长规律,与男孩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培养男孩坚强、自信、勇敢、负责等优秀品质,引导男孩顺利度过青春期等。
热门推荐
  • 冰山少爷强吻黑道帮主

    冰山少爷强吻黑道帮主

    【本书全本免费】她是亚洲排行第二集团的夏氏千金夏以沫,外貌可是倾城倾国的在外人面前是完美无瑕、无可挑剔;性格冷但在自己死党面前总是那么逗逼,在哥哥面前性格更是温顺,对哥哥言听计从。他是亚洲排行第一集团的凌氏少爷凌雨轩,有这天下美男没有的恶魔般精致容貌,可性格却比冰山还冷。对家人也是不苟言笑。但他自从遇见以沫以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假面夫君

    假面夫君

    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一个戴着银色面具的男子将她救起。看着那双冰冷的眼神和薄唇,她感觉自己全身发抖,但却又无法逃开.一路走来,原来他是一位复仇的王。一路跟随,她最终成了他的妃,唯一的,且是仅有的。因为没有女人敢接近他,而他亦是不喜欢任何女人的靠近。“别碰它,你会后悔”他是她的丈夫,但是她却从来都知道他长什么样子。他冷漠,淡然,残酷,但却有不失那悲天悯人之心。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何那么反反复复?
  • 师承何处

    师承何处

    一个少年,一次穿越。一把幽冥剑,一部残决功法。一段追寻师傅足迹的艰辛故事。成就了他的王者之路。
  • 最是幸福遇上你

    最是幸福遇上你

    情侣在相爱的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一起到老。只不过很可惜,大部分情侣最后都被时光冲散,陪伴着自己老去的只有回忆。不知奚白是幸运还是悲哀,长得不是很帅,和其他男生相比也算不上特别优秀,可是从高中到大学,却总是有女生莫名其妙的喜欢他,每个阶段他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但到最后都没能有好的结局。大学毕业后的他陷入了人生低谷,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了流浪歌手林裕姝,两人机缘巧合成了好朋友,林裕姝带他走出低谷的阴暗,一起踏上追梦的旅途,他以为这次会有一个好的结局,却没料到……
  • 天涯海浪情

    天涯海浪情

    她,本该生活在富贵的家庭中;他,本应过着平平凡凡的生活;可是,因为炎日中的大海,他们的生活交错在了一起,走上了一段注定不平凡的爱情之路……
  • 双瞳觉醒

    双瞳觉醒

    这是一个神奇的大陆,魔兽,佣兵,天材地宝等等等等........主角因为一次和朋友的探险偶然穿越到了这个地方,一个个纷争的故事,一段段感情的纠葛,一条条修炼的道路,一道道刻骨的伤痕。看主角怎样一步一步走向那未知的前方......
  • 吸血鬼校草守护日记

    吸血鬼校草守护日记

    传说,美人鱼以腰部为界,上半身是女人,下半身是披着鳞片的漂亮的鱼尾,整个躯体,既富有诱惑力,又便于迅速逃遁。她们没有灵魂,像海水一样无情;声音通常像其外表一样,具有欺骗性;一身兼有诱惑、虚荣、美丽、残忍和绝望的爱情等多种特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花开半夏不倾城

    花开半夏不倾城

    她13岁,长在农村,面临被养父卖掉的危险,他20岁,已经学成归来,接受公司。命运的齿轮就这么把不相干的两个人绑在一起,然后,再没分开……
  • 学与教的变革

    学与教的变革

    本书是《当代课程与教学新视界》丛书之一,内容涉及作者多年来结合先进的教育理论进行探索的主题,主要有脑科学指导下的教学原理,珠心算实验的理论与实践,小班化教学,成功智力理论的应用,教育叙事的方法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