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0800000030

第30章 君子满朝堂(7)

张说也是个优秀的人,两人谁也不让谁,勾心斗角之事时有发生。传说,姚崇临死之前,还告诫自己的儿子说:“张说和我嫌隙已经很深了。我死之后,出于礼节,他一定会来吊丧。你们把我平时收藏的珍宝器皿拿给他看,他最喜爱这类东西,如果他连看都不看一眼,那你们就要作好准备,很可能会有灭门之灾;如果他看这些东西,就表示你们暂时是安全的。接着,你们把这些东西送给他,请他为我撰写神道碑。他收了东西自然会办事,你们将他撰写好的碑文马上誊写报呈皇上,并准备好石头,立即刻制。他没有我反应快,过些天一定会反悔。如果他派人来要回碑文,你们就说已经报请皇上批准,再拿刊刻好的碑拿给他看。”姚崇死后,张说果然来吊丧,看到姚崇生前所收藏的物品,爱不释手。姚崇的子侄们见到这种情形,不得不佩服尸骨未寒的姚崇。他们按照姚崇生前的遗嘱办理,得到了张说撰写的碑文,并使他索回碑文的行动落空。张说又气又笑,不无佩服地说:“死了的姚崇都能算计活着的张说啊!”

公元721年,七十二岁的姚崇去世了。这时候正是开元盛世,国家经济状况很好,因此官员们流行厚葬。姚崇却对这一现象很反感。他在去世之前就告诫子孙要节俭,并将这个定为家法。姚崇的人生就此谢幕,而关于姚崇的传说却一直流传着。

姚崇之贤

武则天启用姚崇,功不仅在当朝,也为玄宗提供了最为得力的人才。

佛教在唐朝十分盛行,武则天后期对道教情有独钟,使得道教成为唐代又一大教。那时上自皇家,下至富户,无不利用宗教大捞特捞一番。但宗教盛行也引起许多的社会弊端。

姚崇对这一现象强烈不满。武则天时期,男宠张易之要把十名有名望的京城佛教高僧调往定州私建新寺,高僧们不愿意去,便向朝廷请求留在京城。姚崇接受了他们的请求,让他们踏踏实实地在京城待着。张易之一再坚持要调他们走,姚崇拿定了主意,就是不肯。结果,得罪了张易之。不久就被武则天调出京城,派往灵武做灵武道大总管。

中宗时期,公主、外戚有度民为僧、为尼的权力,有的人还私造寺庙。基于此,出家人便增加了。当时有一个对寺庙很有利的规定,但凡出家人都可以免除赋税。于是一些富户强丁,纷纷出家。姚崇在做了玄宗的宰相之后,提出要改变这种状况。他的理由是:对佛教的信仰,不在于外在的形式,而在于内心的虔诚;以前一些信仰佛教的帝王权贵,都没有什么好果子吃;如果真是大慈大悲,做出来的事就要有利于百姓。百姓安乐才是佛教的要旨,何必妄度坏人为僧尼,反而破坏了佛法呢?玄宗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就命令相关部门,暗中调查,经过一番查证后,让一万二千多名冒充以及滥度的僧尼还俗务农。

姚崇至死还反对这种宗教流弊。他在遗嘱里猛烈地抨击佛教,无情地揭露那种把佛教传说当成既成事实的无知行径,对于抄经写像、倾家荡产、为死人造像追福等愚昧风俗也严厉批评,他说这些都是“损众生之不足,厚豪僧之有余”。他还嘲笑那些所谓的饱学之士,也跟风追捧,成了上述种种怪现象的俘虏。姚崇认为宗教活动对百姓没有好处。他让他的子侄们多加小心,谨防上当。如果自己去世,办理丧事时,不能完全摆脱旧有习俗的束缚,在斋祭、布施等各方面,只做敷衍即可,不可铺张浪费。他也谈到了道教,提出道教只是叫人修身养性,不参与各种不必要的竞争的。后来由于受到佛教的影响才走了样。姚崇对宗教的否定态度已经接近朴素的无神论了。

姚崇还是个不护短的人,对自己的儿孙也不偏袒。魏知古是经姚崇引荐成为宰相的名臣,后来被调任到东都洛阳管理吏部事务。姚崇的两个儿子在东都洛阳做官,知道魏知古是姚崇提拔过的人,就想要走魏知古的后门,谋取私利。魏知古将这件事告诉了玄宗,玄宗便找来姚崇闲谈。玄宗有意无意地问道:“你儿子们的才能和品德怎样?现在都在做什么官?”姚崇知道自己儿子的品行,也猜到玄宗话里有话,于是坦白地对玄宗说:“我有三个儿子,两个在东都洛阳,人有些贪婪,做事思虑不周,一定会走魏知古的后门。不过,我还没有来得及问他们这些事。”玄宗还以为姚崇要为自己儿子遮掩,没想到姚崇竟然如此坦白,玄宗很是高兴。他接着问姚崇:“这些情况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姚崇说:“魏知古在低位之时,我曾经保护、提拔过他;我那两个不争气的儿子,认为魏知古一定会因为感激我而宽容他们的行为,所以定会去找魏知古。”玄宗听后,越发觉得姚崇为人正直、高尚,魏知古反而显得有些没气量,玄宗要罢魏知古的官。姚崇忙跪地请求玄宗说:“我的儿子胡闹,犯了法,皇上你赦免他们的罪就已经是万幸了,倘若因为这个罢了魏知古的官,天下人一定会认为你是出于对我的感情才这样做的,这样会毁了皇上的声誉啊!”但玄宗认定了的事,不容易改变,魏知古最终被左迁为工部尚书。有人说,这正是姚崇工于心计的表现。其实也不尽然,他要护短皇帝会给他几分薄面,他若实话实说,保不准皇帝会觉得魏知古所说属实,把他儿子治罪,所以姚崇向玄宗坦白初衷是公大于私的。

姚崇是个脚踏实地的实干派,有着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公元716年,山东闹蝗灾,百姓们迷信宗教,不但不敢捕杀,反而在天地旁设了祭台,焚香祷告,眼睁睁地看着蝗虫吃掉庄稼。姚崇将此事上奏朝廷。他引用《诗经》以及汉光武帝的诏书,证明蝗虫是可以捕杀的。蝗虫之所以捕杀不尽是因为人力不足,只要同心协力就可以将它们消灭。他说:“蝗虫是怕人的,所以容易赶跑;庄稼地有主人,主人一定会卖力气救助;蝗虫是会飞的,在黑夜里看见火,一定会飞过来。我们在田里点上火,火边挖好坑,一边烧一边埋,一定可以消灭。”玄宗疑虑地说:“蝗是天灾,是因为不休德政造成的,你要求捕杀,这不是违反天道么?”姚崇则说:“古人就曾经捕杀过蝗虫,皇上这只是随后的为民除害的行为。这是国家大事,请皇上你考虑清楚啊。”玄宗就被说服了。但这件事却引起了朝廷的争议,朝廷内外都说蝗虫不能捕杀,玄宗便对大家说:“我和宰相已经商量过了,灭蝗一事已经定了,谁要是再反对,马上处死!”紧接着派遣御史分道督促,指挥百姓灭蝗。结果成效非常显著,庄稼也获得了好收成。

第二年,山东蝗灾又起。姚崇依照先前的做法,派人到各地督促捕杀。朝廷上议论纷纷,觉得老天在报复先前的灭蝗之举,人们都说蝗虫捕杀不得。玄宗也开始犹豫起来,便找来姚崇和他商量。姚崇说:“这些读死书的人就知道照本宣科,根本不懂变通的道理。凡事都有违反传统的时候,有时要逆流而上才是好办法。”接着他列举了历史上反复出现过的蝗灾,后果都很可怕。他分析当前的形势:“现在山东到处是蝗虫,如果田里没有收成,人们就要迁移,社会就会出现不安定因素,国家就难以保住了。即使现在我们无法根除蝗虫,总好过泛滥成灾。皇上你厌恶杀戮,恐怕感到为难,请允许我下文处理吧。如果我除不了蝗虫,您可以削除我的一切官爵。”姚崇又一次说服了玄宗。

当时的汴州刺史倪若水是个死脑筋,就是不肯执行命令。他说:“蝗灾是天降的灾祸,要以仁德感动天。”姚崇知道后差点没气疯了,怒气冲冲地写信给他说:“古时,有好太守的州郡,蝗虫就不会侵犯。如果修德能够免灾的话,那么蝗灾的出现就是太守无德造成的!现在你眼睁睁地看着蝗虫毁掉庄稼却坐视不管,你于心何忍呐!如果因为这件事引起灾荒,我看你拿什么保住性命!你不要有所迟疑,否则后果自负!”倪若水见信傻了眼,他嗅出了信里的味道:不是说蝗虫是因为无德造成的嘛,那你就是无德之人。你要是治不好蝗灾,就让你好看。倪若水只好执行命令,焚埋蝗虫。他所捕杀的蝗虫共达十四万石,投入汴河的不计其数。

朝中的另一个宰相卢怀慎也反对捕杀蝗虫,说辞也不过是天所不容之类的话。姚崇力排众议,坚持进行灭蝗虫的行动。所以,尽管这一时期连年发生蝗灾,却并没有造成严重的饥荒。

姚崇的灭蝗行动,不仅要冲破朝廷上下的阻力。还要面对来自朝廷之外的非议。与姚崇同一时代的张鹫在他所写的《朝野佥载》中对姚崇大加攻击,他也说蝗虫“埋一石则十石生,卵大如黍米,厚半寸盖地;上天要是不灵,则不至生蝗,上天要是降灾,蝗会越埋越多;对于蝗灾,应该修德慎刑,以报答上苍的惩罚。”为什么不修福以免灾,而要逞杀以消祸呢!虽然还是老一套的论调,但也足见姚崇在当时要面临怎样的阻力才能将灭蝗行动进行下去。在那个思想还处于蒙昧状态下的封建社会里,想要实事求是地做一点儿事情,还真是不容易。姚崇不迷信鬼神,敢于冲破阻力,坚持灭蝗的意志和行动,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么?

因为姚崇的坚持,灭蝗行动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但是姚崇并没有因此而获得奖赏,相反在这之后不久就从宰相的宝座上跌了下来。这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时间拉得过长,成效不显著。另一个原因是,上至玄宗,下至百姓,内心里还是对灭蝗有抵触心理。玄宗即使知道灭蝗有些成效,也不愿意褒奖姚崇,他不仅要安抚他自己,还要安抚天下的人。姚崇手下犯了事,玄宗要惩办他,姚崇想帮他过关。正好在这个时候,京师大赦,玄宗特意交代不可赦免此人的罪。机智的姚崇马上意识到玄宗此举的不同寻常。他的目的已经不在犯人本身,而是针对自己来的。于是请求辞去宰相职务,推荐宋璟为宰相。后来的宋璟又成为一代贤相。

玄宗决定到东都洛阳去,此行的目的不仅是巡行这么简单,关中收成不好,粮运就要增加,皇帝到东都后可以减少这方面的运输支出。就在玄宗想要赶赴洛阳的时候,太庙的房屋突然倒塌了,太庙倒了,在当时非同小可,说明老祖宗对你有意见了。玄宗心里直发毛,于是召见宰相宋璟、苏颐,询问他们其中的道理。他们对玄宗说,太上皇去世还不到一年,三年的丧服未满,不适合巡幸;但凡天降灾祸,都是上天在发出警告,皇上还是按照礼制办事才好,这样才是对上天的回复,就不要去东都了。玄宗很想到东都去,没有人支持是不能成行的。这个时候玄宗想起了不信邪的姚崇。于是把已经告退的姚崇找来,问他说:“我刚要从京城赶往洛阳,太庙却无缘无故地坍塌了,这是不是神灵在警告我不要去洛阳了呢?”姚崇回答说:“太庙殿原本是前秦苻坚时建造的,隋文帝创建新都后,把北周宇文氏殿移到了这里,修成了这个庙。我们使用的只是隋朝的旧殿,长时间风吹雨淋,自然会有腐损,所以它的倒塌并不奇怪。”玄宗点头称是,姚崇接着说:“高山含有朽土,都免不了要崩塌,时间长了的木头,自然会烂。这次太庙倒塌刚好和皇上想要赶往东都的时间碰到一起,这不是因为皇上要出行才使太庙倒塌。更可况四海之内都是皇上的家,去哪里都一样。东西两京,相距不远,关中收成不好,增加粮运,百姓辛苦,皇上出于爱护百姓的心理到东都去,并非没有道理。现在东都的各个部门都已经准备就绪,如果不去就会失信于天下。”玄宗听了感动得差点儿流出眼泪来,真是知己啊!姚崇还建议太宗把神主移到太极殿,重建太庙。玄宗高高兴兴地接受了姚崇的建议,接着赶往洛阳。

公元721年,姚崇去世,去世前姚崇立下遗嘱,告诫自己的子孙,要适可而止。自己做宰相,经过了惊涛骇浪,能从高位退下来,老于田间是感到满足的。人终有一死,这是自然规律,谁也逃避不了。接着,他又把事先分配好的家业,分给子侄。子侄们有些奇怪,没见过这样分家产的。姚崇跟他们解释说:“我见过不少达官贵人,他们死后,子孙因为失去了荫庇,渐渐地贫困下来。紧接着便产生了互相争夺的现象,最后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这不仅让他们本人失去体面,也让自己的祖先蒙羞。不管孰是孰非,都会被人耻笑。另外,田地是公有的,就会互相推诿不进行管理,最后导致荒芜。我现在把它们分好了给你们,以后就不会因为这个发生争端了。”子侄们愈加感慨姚崇的先见之明,姚崇还要子侄们薄葬自己,不搞封建迷信活动,古人能达到姚崇这种思想水准的并不多。

姚崇最为贤德的是能着眼于现状,务实肯干。姚崇曾经问过自己的属下:“你们说,我作为一个宰相,能和历史上的谁相提并论呢?”属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怎么回答好。姚崇见没人答话,便笑着说:“能跟管仲、乐毅相比么?”下属说:“管仲、乐毅的政论虽然不能施行到后世,至少他们可以施行到死。你的政令不断更改,恐怕赶不上他们吧!”姚崇不甘心,追问道:“那么到底可以和谁相比呢?”下属答道:“你可以算是救时的宰相。”姚崇听后竟然很高兴,认为这是很高的评价了,救时的宰相也不容易做啊!

同类推荐
  • 名臣的智慧

    名臣的智慧

    《名臣的智慧》讲述了中国古代名臣谋略的故事,全书共分五章,内容包括:名扬天下、感动天下、震撼天下、引导天下、恩赐天下。《名臣的智慧》是由长安出版社出版。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2)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人生长恨水长东:我的历史偶像李煜

    人生长恨水长东:我的历史偶像李煜

    生于七夕夜,长于帝王家。本该风流才子游戏人间,却偏偏注定身穿龙袍头戴金冠。本该诗词歌赋美酒佳人,却偏偏沦为亡国之君王朝易变。若单单身为文人,倒也好。若只是作为帝王,也不错。偏偏二者并存,注定了一个人的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不该带着文人性情,生于这最是残酷的帝王家,长于这烽烟乱世。江山犹是,可惜不再是自己的江山。昔人非,却偏偏只能自尝其果。
  • 20位商业巨子之财富人生

    20位商业巨子之财富人生

    生活中,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人生焕发出美丽的光辉,没有人不渴望成为生活中的强者,没有人会拒绝生活中种种美好的情感,更不会有人喜欢失败与悲伤。如何赢得一个成功的人生,创造生命的最大价值呢?让许多成功人士现身说法,为我们勾画了种种成功的模式,告诉我们如何来赢得财富,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生命的本身潜藏着的是什么样的力量等等。
  • 梦归田园:孟浩然传

    梦归田园:孟浩然传

    孟浩然身怀仕途报国之心,情系山水田园之美。然文人功业的失意、家庭生活的磨难、求仕与归隐的矛盾,终使一个才华横溢、耿介清高的诗人落寞而终。作者依据史料和传主诗作,详尽描述了孟浩然的人生际遇、思想变化与命运轨迹;他与王维、李白、张九龄、王昌龄等人的酬唱交往,与时代背景、国家隆衰形成内在参照,体现了大唐盛世的时代精神。——文史专家何西来孟浩然一生浩情在胸,可惜大梦难成,总在落寞孤寂的路上。作者深切地感受到传主的不幸与无奈,用心地在这不幸中检视他杰出的山水诗创作,并在其人生与诗歌的不断缠绕中书写其丰富的精神世界。作品结构严谨,感情充沛,语言质朴,颇具诗意蕴含和感染力量。
热门推荐
  • 超级星舰分身

    超级星舰分身

    江辰被雷劈了。不过他没穿越,没重生,也没获得超能力,只是与一艘超级文明的无主星舰意识相连,这艘超级星舰以及上面的所有设备,都成了他的分身!星舰主机能往脑子里下载东西?那好,先来个27国语言,兴许用得着。——对了,百科全书和维基词条也顺便存上吧!湮灭引擎?人工重力?超距传送?曲率驱动?——貌似太高端了些,放出去会挑起世界大战的。不过厕所变压器那两块超导材料不错,拿去造个新型磁悬浮秒杀新干线吧!(提示:托卡马克也能用哦!)咦?这颗小行星怎么亮晶晶的?——原来都是裸钻啊!那边还有一颗,黄金的?顺手开采一下好了。对了,听说美帝无人机又来监视我国南海?哎呦不错哦,够胆哦!——被UFO打下来不知道五角大楼什么心情?算了,不玩了。那边外星舰队来了,我还得保卫地球呢!
  • 恶魔王子与小笨猪

    恶魔王子与小笨猪

    契子喜欢你没道理,可是喜欢一头笨的要命的‘猪’,那就是遭到世界的奇遇,哎!也不知道,月老这个天杀的,竟然让帅哥和笨‘猪’配在一起,也是老糊涂咯,月老无意搭错线,却成一个爆喜剧,那也就难怪了,‘猪’和帅哥到底会有什么结果呢?就让我们踏上他们的爱的旅途,一起去探索吧!go-->
  • 妖王之宠:陌上璃沫可安宁

    妖王之宠:陌上璃沫可安宁

    一朝惨遭穿越定律,变成一条供人膜拜的锦鲤就不说啥了,以为可以好吃懒做听人祷告,扑扑鱼鳍,却没想到爱上一个人会牵扯出六界千万年前的悲恋。一见钟情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丫男人心海底针,各路男人都有神秘身份,猜猜猜,猜不透。她只想好好谈个恋爱么,前有知天命的师兄死命拦啊拦,就是不让她去追男人,后有小姐妹顶替位置抢啊抢,愣是把备胎抢走了。难道当条鱼就这么不安生么?好歹她堂堂碧水潭大仙,怎么可以被一帮小妖精们隔三差五搅一顿?!王爷是她的!小和尚是她的!还有那个什么什么妖后魔尊也是她的!都立正!站好!不许动!!
  • 一世互道

    一世互道

    一世轮回,一世棋子。一手握轮回,一手掌天道破命,而立更高的存在,更强的力量命运剑,时空盾,立道枪,乾坤盘,四方锤最强之兵器,谁主沉浮亲人为何背板,爱人为何疏离,为何突然冒出的世家又是如此的冷漠,背后隐藏着什么?这一切,能否挽回。最强的体质,看其如何破魔胎,战最强的存在,挑各方来犯之人,如何独登其顶。当即将封神登仙之时,那突兀冒出来的是什么?
  • 战厨

    战厨

    厨神星影在一次厨房爆炸事件中死去。可当他觉得自己死了的时候,自己的意识又回来了!睁开了眼,看到的却是一个“食界”!一个以厨力为尊的世界!
  • 霸天帝业

    霸天帝业

    世间有神他算一尊,有魔他算一座。郭天万年前因渡劫而死,万年后又一天才诞生…………
  • 护美邪神

    护美邪神

    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一个号称死神的男人,带着百人的死亡之谜,九死一生回归都市寻仇,却与一对极品双胞胎合租,复仇的人生,热血的青春,神一样的男人,踏上杀手之王的巅峰人生!
  • 那一年,你未娶我未嫁

    那一年,你未娶我未嫁

    第一年见到他,他只是个小乞丐,站在她家的门口,哆哆嗦嗦的将手中的碗伸向她,她看着可怜,就将他带回了家,陪他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冬季,在炉火旁为他跳着才学会的舞蹈,那年,她6岁,而他10岁,十年以后,她是宰相之女,而他,是当朝天子,十年之别,问君是否记得,那年冬天……那一年,你未娶我未嫁。
  • 剑桥家训全集

    剑桥家训全集

    剑桥八百年的教育智慧,滋养着一代代的杰出人物。但是,有一个课堂比剑桥更深刻地影响着它的学生,那就是家庭;有一些老师比剑桥的教育家们更注重引导学生走向成功,那就是父母、家长的言传身教决定着孩子的一生,在这个特殊的教育澡堂上,老师们更需要学习教育的方法,更需要吸取剑桥的教育精华。本书365个教子故事,365堂人生之课,和孩子一起,共同体味来自剑桥的最真实感悟,携手走向成功的未来。
  • 游戏宅异界行

    游戏宅异界行

    一个失恋的苦逼宅被雷劈到异界重生后的救世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