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0800000029

第29章 君子满朝堂(6)

姚崇入朝为官,负责理案刑狱,这个时候正是武则天热火朝天地任用酷吏办案时期,他秉公执法,解救了许多遭诬陷的人,引起朝野注目,官职连连晋升。公元698年,姚崇被武则天破格提拔为尚书,兼相王李旦府长史。五年后,姚崇因为得罪了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被派往边境做安抚大使去了。在临行前,姚崇推荐张柬之出任宰相。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重,姚崇从边关回京,张柬之与其密谋杀死张昌宗兄弟,姚崇知道“二张”的恶劣,认为铲除“二张”是非常必要的。张柬之还要逼武则天让位给太子李显,姚崇却不愿意参与这件事。在张柬之逼宫的时候,姚崇没有参加。李显复位后,任用姚崇、张柬之为宰相,还加封姚崇为梁县侯。此后,姚崇被贬亳州。接着又发生了张柬之被杀、武三思和韦后掌权,太子杀死武三思,韦后和安乐公主合力毒死中宗,掌握朝中大权;李隆基杀死韦后拥立李旦继位等宫廷政变。姚崇却因为人在地方幸免于难。

张柬之等人在一举铲除“二张”之后,武则天被迫退位,迁到上阳宫居住。扬眉吐气的中宗带着文武百官前去请安,很多大臣都是礼仪性地问武则天好,接着便相互庆贺起来。只有姚崇不合时宜地痛哭流涕。张柬之、桓彦范等人吃了一惊,在新主子面前对着旧主子哭,这是干什么呀?张柬之对他说:“姚公啊,今天是什么日子,不是哭的时候吧?你恐怕要惹出祸端来了。”姚崇却很坦然地说:“我侍奉武皇帝已经有些年头了,突然间要离开她,总会有所触动。这是发自内心的感情,实在控制不住啊!我参加你们组织的诛杀凶逆的举动,是尽做臣子的义务,不敢说有什么功劳;今天因为与旧主子告别而伤感,也是做臣子应有的节操,如果因此获罪,我也心甘情愿。”这事儿很快被中宗知道了。中宗老大的不高兴,姚崇我白白让你做丞相了,既然你不愿意在我身边,那就打发你到亳州去得了。姚崇就这样被贬到亳州做刺史去了。有人说,姚崇有先见之明,他预见到武皇帝退位,朝中必定会出现大的波动,甚至是一场恶斗。为了不致陷入更深的旋涡,于是想出了这个既有人情味,又能保全自己的脱身之计。我们不能排除姚崇有这种判断力,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他的表现也同样是出于对武则天深厚的感情。

之所以这样说还要从姚崇与武则天的交往来看。

姚崇承袭了父亲身上的武将气质,为人豪迈,崇尚气节。进入仕途后,因为才华出众,青云直上。武则天时,被提拔为夏官郎中(兵部的高级官员)。就是这时,东北的契丹族不断侵扰中原,武则天不断地派兵抵御,就是没打出几个漂亮仗。因为派兵次数比较多,所以兵部军事繁忙。姚崇的才干在这个时候才充分地发挥出来了,纷繁复杂的军务,到了他的手里,便被处理得干净利落,井井有条。兵部统属于中央,姚崇的能力很快被武则天发觉了。武则天爱才是出了名的,她十分赏识姚崇的才干,马上让他做兵部侍郎。这种知遇之恩,姚崇铭记于心。主管领导对下属的器重,往往会更大程度地激发下属的工作热情。武则天的赏识,让姚崇卯足了干劲,他的才干进一步被激发出来。他在做宰相的时候,经常兼任兵部尚书,所以对兵部之事了如指掌;边防哨卡、军营分布、兵器储备、兵员情况全都装在他心里。每每奏报都分析得鞭辟入里,武则天大为叹服。

姚崇被任命为侍郎后,可以直接参与朝政的议论。公元697年,武则天对大臣们说:“之前,周兴、来俊臣等人审理案件,朝中的大臣多被牵连其中,以谋反罪居多。国家法律摆在这儿,我怎能带头违反呢?我也曾怀疑其中有冤情,是滥用刑罚造成的,所以才派近臣到监狱中去审问。结果呈上来给我看的,都是他们手写的状纸,且都是自己认的罪,我这才不怀疑了。自从周兴、来俊臣死后,我再没听说有谋反的事情了。那么,之前所杀的人中,是不是有被冤枉的呢?”姚崇因为做过刑部的官员,办案公道,救过不少人,所以对这方面情况比较熟悉。他在朝廷为官也有些年头,对武则天较为了解,他知道武则天重用过一些酷吏滥杀无辜,却没有被人控制。一些正直之臣还在主管刑法,在这个问题上是能够听得进去意见的。他针对武则天所提出的问题,坦诚而直率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自垂拱以来,很多人被告得家破人亡,这些人基本上都是被冤枉的。告密的人因为诬告别人而立功,天下的人都开始用这样的方式编造别人的罪行,这种情况比汉朝的党锢之争还要严重。被皇上派到监狱中查问的人,连自保都不能做到,又怎么敢替人申辩呢?而被审问的人如果要翻案,又惧怕遭受那些人的毒手。现在老天保佑,皇上你醒悟过来了,杀死了这批小人,使朝廷得以安宁。我用我以及我全家百余口的性命担保,现在朝野官员没有一个谋反的。皇上你以后要是再收到类似的奏报,请将它们收存起来,不要追究。倘若以后有证据证明有人谋反,我情愿担当知而不告之罪。”这话说得已经相当严厉了,批评和建议都有,一般的皇帝很难忍受大臣的当面斥责。唐朝之所以出现盛世局面,与统治者的广开言路是不无关系的。武则天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表现得很高兴。她有些欣慰地说:“之前的宰相任由事态发展,结果害我成为滥行刑罚的君主。你的说法,很符合我的心意。”接着赐给他千两银。从此,姚崇和武则天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一年后,姚崇被任命为宰相,后来就有了被张易之陷害遭贬之事。公元705年神龙政变以后,中宗继位。五年后,中宗暴毙,睿宗李旦继位。因为姚崇曾做过相王(李旦)府的长史,所以,相王李旦继承皇位后,马上提升姚崇做了宰相。而此时,太平公主在朝中颇有势力,不断干预朝政。太平公主是睿宗李旦的妹妹,武则天的亲生女儿,无论是长相还是性格都很像武则天,一直受到武则天的器重和宠爱。太平公主也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女子,希望跟武则天走同样的路,过过皇帝瘾。为了防患于未然,姚崇与宋璟联名上奏,建议把太平公主迁往洛阳居住,并将手握重兵的几个王派到地方上去当刺史。脑袋短路的睿宗,竟然把姚崇等人的话转告给了太平公主。太平公主听了气得直哆嗦,太子李隆基为了保存实力,便主动指控姚崇等人故意挑拨皇上与兄妹之间的关系,应该给予惩罚。于是,姚崇被贬为地方刺史。从姚崇被封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到被贬为刺史,在职不到一年。这是他第二次出任宰相。

随着太平公主势力的膨胀,她的揽权活动也越来越猖獗。李隆基见形势越发严峻,便瞒着睿宗,把太平公主和她的党羽一起铲除了。公元713年,玄宗到新丰进行军事检阅。参加的军队有二十万人,因为人数众多,安排失当,旗帜连出五十多里。军容不整,秩序紊乱。玄宗看后,差点儿没气断了气。这带的是什么兵?这样的军队上战场,不是给人家送战利品去了么?于是招姚崇赶往行宫。按照当时的传统,皇帝出巡,方圆三百里内的州郡大大小小的官员都要到皇帝的行宫去朝见。当时姚崇是同州刺史,又得到玄宗的秘密召唤,所以马不停蹄地前往玄宗的行宫。姚崇到的时候,玄宗正在打猎。玄宗问他擅不擅长打猎之事,姚崇从小就懂骑射,自然实话实说,于是,玄宗让他参加打猎队伍。姚崇在猎场上驰骋自如,速度与力度掌握得很好,玄宗看后大加赞赏。狩猎后,玄宗咨询他国家大事,他同样对答如流。玄宗越听越觉得姚崇是个人才,不由得称赞道:“你是治世能人,不应该只做小小的刺史,应该做我的宰相,”

姚崇了解玄宗的为人,他胸襟开阔,善于纳谏。又是刚刚上任,必定要燃起几把火来。姚崇猜透了玄宗想要革旧立新的心理。便故意激了他一下,没有叩头谢恩。玄宗感到诧异,这样的好事,要是换作别人早就乐颠颠地“谢皇上,谢皇上”了,可是这位姚大人,还真是与众不同,好像我给他个烫手的山芋似的。于是便问:“姚爱卿,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啊?”姚崇故意在玄宗面前走了好几圈,而后停下来看着玄宗的眼睛说:“我有十点建议要上奏,如果皇上觉得为难,那么我这个宰相就不能做了。”玄宗心想,好你个姚崇还跟我讲起条件来了。有个性,我喜欢。但凡有些气量的领导都能接受下属的傲慢,因为领导知道,你再傲慢也是为我做事的,并且这事对我很重要。玄宗就让姚崇说说看。

姚崇便逐一讲出十条建议,征询玄宗的意见。大意是:一,从玄宗你当皇帝后,朝廷用严刑峻法来治理天下,我请求皇上,用仁德来治理国家,可否?玄宗听后哈哈大笑说:“这有何难?我倒是衷心希望你这么做。你接着说第二点。”姚崇见玄宗答应得如此痛快便放开了胆,接着说出了自己的第二点建议。姚崇说:“朝廷自从在青海被吐蕃战败以后,就没有后悔之意;我请求皇上国家在十年内不在边疆打仗可以吗?”玄宗沉思了一下说:“朕能办到,你的第三点建议是什么?”姚崇从容地说:“自从武则天太后临朝称制以来,宦官们往往代表朝廷发言。我请求皇上不要再让宦官干预朝政!”玄宗眉头舒展说:“这个问题我也考虑很久了,是该撤了这股歪风了。”玄宗又问姚崇第四点建议。姚崇说:“自从武氏诸亲占据朝中重要位置以后,又一连发生了很多事。韦皇后被贬为庶人,安乐公主、太平公主干涉朝政,导致官场秩序混乱;我请求以后不要让国戚担任国家重要机关的领导人,以前巧立名目任命的官吏一律撤销不算,不知皇上你意下如何?”玄宗高兴起来:“我早就想这么做了,爱卿你的建议正合朕的心意。你接着往下说!”姚崇见玄宗越发来了兴致,自己也跟着激动起来,便慷慨激昂地说:“近些年来,奸佞的小人触犯王法,都是因为得到宠臣的庇护而免遭惩罚;我请求皇上严肃法治,皇上觉得呢?”玄宗更加拍手称是:“对于这种现象,我也是深恶痛绝的。”接着,姚崇又从朝臣贪污腐败;先皇劳民伤财营造寺院;君臣之礼;广开言路;将外戚专权名列史册几方面向玄宗征求意见。玄宗听完后,久久不能平静。这样的真知灼见,让经历过唐宫一系列变故的玄宗深有感触,于是第二天便正式任命姚崇为宰相。这是姚崇第三次做宰相。

姚崇当上宰相后,带头裁减冗员,整顿吏治,注重才能,使玄宗统治前期的官场高效、清明。姚崇对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得心应手。他和庐怀慎都是玄宗的宰相,姚崇儿子死后,请了十天假,积压了一大堆政务。庐怀慎力不从心,慌了手脚,于是跑到玄宗那里作检讨。玄宗说:“我把天下大事都委托给姚崇管理了,你只管坐镇就好了。”意思就是说,你不用担心。十天后,姚崇上班,很快裁决了这批积压下来的政务,可见姚崇是做官的天才。

姚崇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虽然总是起起落落,但每次都能全身而退,这多半归功于他对人性的把握和事件发展的判断力。就在玄宗要提拔姚崇为宰相的时候,现任宰相张说知道了这件事。他忌惮姚崇的才能,便指使其他人弹劾姚崇。玄宗信任姚崇,没有接受弹劾的建议。张说不死心还派人向玄宗建议姚崇去做河东总管,玄宗自然不肯,还差点把提建议的人给杀了。姚崇当上宰相后,张说慌了手脚,于是想找玄宗的弟弟岐王做靠山。姚崇知道这件事后,知道张说不会善罢甘休,便抢先一步告了张说一状。

这一天,玄宗上完了朝,群臣们都已离去,只有姚崇装作脚生了病一瘸一拐地往外走。玄宗看见姚崇这个样子自然要关心一下,于是问他是怎么回事。姚崇说:“我的脚坏了。”玄宗便问他是不是很疼。姚崇回答说:“臣的痛苦不在脚上,臣的忧虑在心里。”玄宗听他话里有话便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岐王是皇上的弟弟,张说是辅佐大臣。他们秘密乘车出门,可能会有事情发生啊!我很担心这件事。”玄宗明白姚崇所指,便把张说贬为相州刺史,管理地方去了。

同类推荐
  • 战神粟裕

    战神粟裕

    大将粟裕对战场有种天才般的敏锐感知,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堪称一代战神。他运兵奇巧、用势奇险、胃口奇大、胆识奇绝,达到兵家""上兵若水""的最高境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 一以贯之戴立宁的经历与坚持

    一以贯之戴立宁的经历与坚持

    个人有幸亲身参与了那个属于台湾曾经伟大的年代;目睹了台湾“经济奇迹”的起落。成功需要太多条件的配合和累积;环环相扣,步步演绎,成败得失,往往只是一线之差、一墙之隔。30年前,台湾在搞经济,大陆在文化革命;10年前,大陆开始搞经济,台湾却在文化革命。20年的间隔,许多台湾曾经发生的事, 如今在大陆又一一地重显身影。经济奇迹,那曾经是台湾的骄傲;骄傲的背后,也曾有不堪语外的辛酸。成功需要很多的条件配合,台湾成功的经验未必能够复制;但是,失败的因子只要一端,失败的经验绝对值得警惕。由于个人曾经亲身经历了这些成败得失,或许可以为这得来不易的警惕,添加一份活生生、血淋淋的批注。
  • 中国古代圣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圣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所谓圣人是指品德智慧极高的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如孔子在汉以后被封建统治者推崇为圣人。中华文明史上曾产生过许多杰出的圣贤,其作为、其思想、其成就一直对后世有着重大影响,不仅为华夏各民族所尊崇,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亦有重要地位。所编《中国古代圣人传》一书,旨在为进一步传播、交流、弘扬华夏文明做贡献。
  • 普利策(名人传记丛书)

    普利策(名人传记丛书)

    他出生在匈牙利一个小镇,17岁时偷渡到美国参军。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当上了记者,并创办了《圣路易斯快邮报》和《纽约世界报》等报纸,被誉为“报业大王”。本书生动而详实地讲述了普利策从一个联军士兵到报业大王的传奇人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普利策非凡的勇气、崇高的信念、创新的思想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 点评李小龙

    点评李小龙

    本书抛开传记体的束缚,以独特的评论形式再现了李小龙传奇的一生,对他的身世、事业、爱情做了全面的点评,对他对武术和武学理论的贡献进行了介绍,展现了他为追求理想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同时也表现了中国武术走向国际的艰辛和气节。
热门推荐
  • 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妃常了得—奈何妖妃

    妃常了得—奈何妖妃

    她是他的王妃,他是她的挚爱。她是他的苦难,他是她的执着。她是他的故事,他是她的传说。”王妃,王来了。““什么,狼来了。”“是王来了!”“那可比狼更可怕,快闪。”
  • 孔子

    孔子

    本书取材于《史记?孔子世家》、《论语》以及战国秦汉时代所流传的孔子传说事迹,大的事件基本上有出处,事件年代根据《孔子年谱》。作者将史料融会贯通,完成了这部接近百万字的巨著,殊为不易。儒家的理想就是要让世界变得和谐。和谐是万物存在的根本,天和则清,地和则宁,人和则安,心和则美。儒家和谐世界的心愿因此成为人类共同的希望之光。拍摄孔子,就是要重燃人类和谐精神的火种,把珍藏在华夏儿女胸中的和谐美德重新唤醒。
  • 凰火降世

    凰火降世

    一次叛乱,身份一落千丈;一次放逐,带来脱离困境的希望;她自尸山血海中走出,来到学院;一次相遇,足以融化冰山。
  • 花开凌世

    花开凌世

    她出生乱世,却有个纵横沙场的伯父和决政朝堂的父亲;她是名副其实的相府千金,却因为家族的叛乱谋反一生漂泊;她爱的人亲手将她的父亲伯父送上了断头台,爱她的人一个个为她而伤,为她而死...
  • 星宇幻想K

    星宇幻想K

    是命运的推崇,还是隐秘的选择。现实的逼迫,血的洗礼。我只去做选择,而不被选择作者群477056805一金幻想
  • 恨天游

    恨天游

    纵横亘古,诸事皆有缘法!凡人仰观苍天,无明日月潜息、四时更替,幽冥之间,万物已循因缘。蜉蝣朝生暮死,却也想偷天改命。凡人逆天修道,突破百年枷锁,逍遥于天地之间。
  • 错缘之云殇

    错缘之云殇

    一壁江山,一袖红颜,帝王面前,孰进孰远?他,是她的情劫,而她,却只是他的人生中的匆匆过客。说爱她的,是他;最终害她命丧黄泉的,还是他。经年之后,人们餐后茶余谈论。有人羡艳,说她是他的红颜知己;有人嘲弄,道是帝王无情,奈何?还有人感叹,说她不过只是那个王朝的牺牲品……
  • 佛说应法经

    佛说应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晨白

    青晨白

    很久很久以前,瑞拉大陆上,为了表示对瑞拉女神最崇高的敬意,虔诚的人类筑起了一座宏伟的高塔。瑞拉女神为人们的虔诚所动,便在洛瑞萨高塔的顶端打开一扇通往异世的大门---青棱之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