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0300000030

第30章 旷世的西部高地(1)

西部散文一片明朗高远的天宇

——为《中国西部散文》(上下)而作

是高原八月初的一个傍晚,我展开来自上海的信:东方出版中心的王国伟、赵泉同志以一种雍容大度接纳了西部,我在焦急、渴望之际,看到了东方大海上驶来的帆影:

“我们对《中国西部散文》(上下卷)这一选题很感兴趣。望能尽快寄上稿件或部分稿件,先允我们审阅。”“要么不做,要么就是第一流的,高品位的。”

像川谷的风,卷走了一切沉闷,烦恼,我一下感到,多年来人生路上的漫漫长旅,我其实真正寻求和渴盼的正是这种精神上的理解……大上海,不仅有第一流的商品,也有第一流的文品、人品!

在这之前,我曾奔走京都,并向京、津、沪几家大出版社发出了“致出版家”一笺,(同时附《中国西部散文》目录)在信笺里我写到:

《中国西部散文》(上下卷),精选西部当代九十多位作家二百余篇散文。它是迄今最厚重最全面最权威的一个西部散文选本,也是我们知道的迄今出版界从未涉足的一个选本。它第一次将一个完整的西部散文阵容全方位地摆在你的面前。

编选历经两年风雨酷暑。

中国西部,广袤、博大、浑厚、凝重。中国西部,神奇、浪漫、粗犷、壮美。《中国西部散文》(上下卷)——当代中国西部散文崭新的高度!它强烈凸现西部人文精神,大自然本质,凸现西部民族生存意识、生命意识和生命体验,凸现西部的阳刚大气、豪宕正气。入选者全部为西部作家,包括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及四川西北部、陕西西北部、内蒙古中西部。这里有周涛、马丽华、刘成章、杨闻宇、许淇、朱奇、冯剑华等一批当代散文界活跃的名家代表作,也有马步升、叶舟、燎原、高旭帆、宁肯、孤岛、秦巴子等一批新秀之力作,还有阿来(藏)、次多(藏)、斯琴毕力格(蒙)、叶尔克西·库尔班别科娃(哈)、艾合买提·伊敏(维)、傅查新昌(锡伯)等18位少数民族作家的名篇。

只有张承志一人系域外作家,选他,是因为他的骨头和灵魂属于西部。

《中国西部散文》(上下卷)若能出版,对当代中国西部及整个文学界,无疑将有深远意义。也许,下一世纪或以后的人们会公正评价它:二十世纪中国散文创作真正的煌煌大卷。

人们不会忘记它的出版者!

现在这回音,并最后决定列入出版计划,使我感到幸运。想起来,当初多少有些匆忙、轻率。两年,稿约,复函,我大约看了六七百万字的西部散文作品,负荷并不轻,在繁忙的编辑杂志之余,我几乎不能再写出多少东西。姑且不说这些,倘若千辛万苦编好的书稿付之东流,我又何以面对西部,见“河西”父老!

听过类似的发问:编西部散文能赚大钱吗?这类书能炒起来么?我无可奉告。我没想过这些问题。但我知道,西部需要这样一本书。或者说应该给西部编这样一本书。这是我许久以来的夙愿。对于我,目的不是别的,而是进藏筑路大军插在冈底斯山制高点上的旗帜。

如同大家知道的,关于“西部文学”,已有当代西部小说、诗歌、音乐、美术等方面的文学艺术理论专着、选本,报刊评介文章也多。而对于西部散文创作,则几乎无人谈及。一些类似的评论、概述当代西部文学的文章,都似乎在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当代中国西部散文创作异军突起这样一个事实,一笔淡化了西部散文创作在整个西部文学中的格局。现在的两卷西部散文,是我力图弥补这一缺陷的努力,它的最大区别在于,不是深奥或浩繁的理论上的阐述,而就是裸体雕像一般的散文作品本身。人们可以通过这些第一次缀合起来的零珠散玉,透视八十年代以来西部中国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知道西部散文创作究竟走过了多少驿站,达到怎样的广度,高度。当然,这绝非全部。

关于“西部”这个地理概念,目前不尽统一。我的西部地理观与一些“西部文学”倡导者类同:从内蒙古中西部锡拉木伦河之北沿黄河而下至陕北以南,西斜宝鸡,过陇南、川西北部的阿坝甘孜地带,连接西藏东端滇西北的一条弧线。西部指与中心部位相比,政治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正在开发的地域。

我所以能编选出这厚厚两卷西部散文,是与西部四方文朋诗友的大力支持真诚帮助不可分的。至1995年二月早春发出《中国西部散文》稿约后,我就一直处在他们这样那样馈赠的鼓励之中:“西部散文,这是一个相当有份量的选题,单就表面形式与风格而言,就相当鲜明。西部人文地域色彩浓重,生命生存意味强烈。”(尚贵荣:1995年4月25日致笔者函)“我一直梦想能有这样一本书。编这样一本书,在某种程度上,当有西部散文里程碑之意义。”(马步升:1995年8月10日致笔者函)“《中国西部散文》无疑是一件大事,极有意义的事。中国西部作家的散文作品,是很有气势的。我想,西北的作家们会怀着对你的感激之情的。”(朱奇:1995年9月6日致笔者函)“《中国西部散文》我想会有魅力的。首先西部就是有魅力的。中国西部如今已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至少西藏之于我已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西部还有一些虽暂时无名但作品相当出色的人,你应该真正选编一批绝响式的散文。”(宁肯:1995年5月7日致笔者函)师永刚、姚学礼、额·巴雅尔、高旭帆、郭从远、董培勤、秦巴子、阿来、郝贵平、维色、沈苇等许多文友都写来了类似的真诚支持的信。我不能不珍惜这份真诚。林染、张央、色波、东虹、孤岛、次多、杨闻宇、朱奇、苏胜才、森涛等熟识的陌生的文友,都先后推荐了各地一批散文作家。哈达奇·刚寄来他亲自翻译的两位用蒙语写作的作家之作,次多寄来他翻译的藏族散文。

本集所选西部作家,大致分五大年龄层:出生于二十年代的一批,如李若冰、张央、吴淮生。出生于三十年代的一批,如朱奇、许淇、刘成章、莫·阿斯尔等。出生于四十年代的一批,如郭雨桥、高耀山、杨闻宇、周涛、林染等人。“老三届”知识青年一代,如张承志、次多、史小溪、高旭帆、冯剑华、马丽华、燎原、宁肯等。出生于六十年代的“晚生代”,如叶舟、唯色、秦巴子、傅查新昌、叶尔克西·库尔班别科娃、马步升、厚夫等……

从所了解的情况看,西部散文家大多受到过良好的文化教育,具有较好的艺术气质和精神品格。以四五十年代出生的两批人为例,直接上过大专大学者分别占百分之五十二和六十三。六十年代的一批比例更高,达百分之八十六。他们已成为当代西部散文的中坚力量。

本选集中,大多篇什之后署了写作年月或发表年月,这是我费了颇多周折索到的。我想这可以作为阅读原文的一个参考因素。同时写作年月可看出一个作家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创作和审美追求。也可给那些对西部文学一贯倾注热情的研究者提供一点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代散文的创作长河中,曾出现过几种带有广泛影响的理论主张,其中包括“形散神不散论”。该理论的提出者正是该书序言者肖云儒同志。由肖云儒写序,也许更富意味。因为时过境迁,已是三十年前的事了,时代毕竟进入了改革开放的九十年代,文学艺术在尝试一次旷代的突破和超越。肖云儒同志本人,多年来积极倡导“西部文学”,研究西部文学,为繁荣西部文学创作做出卓越成绩。西部的散文界不会忘记他对西部散文的那些美好评价和祝愿的。

中国西部,一块悍野、刚劲的能锻铸出无数英雄豪杰的土地。

西部有黄河与长江同源的巴颜喀拉山,万里长城西陲雄关嘉峪关、玉门关、阳关,号称“天沙”的腾格里大沙漠,苍莽的“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西部有“万山之宗”帕米尔高原,锦绣地毯一样辽阔的果洛草原,美丽富饶的银川河套平原,盛产葡萄、哈蜜瓜的吐鲁番盆地。西部有开启鸿蒙的“人文初祖”黄陵,张骞出使西域翻过的葱岭,文成公主经过的日月山,成吉思汗的马队踩过的额尔齐斯冰河……悠悠羌笛、沉沉马头琴、优美的康定民歌、纯朴的陕北信天游浸润的西部;巩乃斯汗血马、朔方双峰驼、青藏野牦牛奔驰的西部;秦直大道、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敦煌、延安灿烂辉煌交织的西部;大宛、大月、乌孙、车城、楼兰、于阗、龟兹、莎车、疏勒、大夏、土谷浑、吐蕃、回鹘、黑水、五凉、西夏,古都遗址巍峨苍凉的西部……

——长江黄河,大漠戈壁,平谷沃野,草原牧场,冰川雪峰,飞瀑玉泉,穹庐云月,塞关狼烟,名刹古寺,王陵圣墓。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西部,巍巍乎,大也!苍苍乎,邃也!

假如我们沿着历史的足迹去搜寻,中国西部各民族及其文化有着今天的人们难以置信的联系。仅就西部之东的边缘地带陕北高原,据考证资料,从殷周至宋元的三十多个世纪里,先后出现过猃狁、鬼方、土方、狺言、戎、狄、楼烦、匈奴、羌、氐、鲜卑、柔然、突厥、稽胡、党项、吐谷浑、女真、蒙古、高丽,以及来自西域的龟兹人、粟特人等二十多个北方游牧民族,与汉人错居杂处。在一次次惊心动魄的残酷战争掠夺与一代代和睦相处的联姻混血中,各民族不断交汇融合,创造了这一地域辉煌灿烂的文化经济。

西部,至今生活群聚着汉、蒙、回、藏、维吾尔、哈萨克、东乡、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俄罗斯、土、羌、撒拉、锡伯、达斡尔、保安、裕固、塔塔尔、门巴、珞巴、纳西(包括纳西族的支系摩梭人),此外还有分布在西藏边远地区、未被确定族性的夏尔巴人、僜人等二十多个民族。

一个民族最初的强悍是同大气磅礴的自然环境相关的。一个民族最初的文化是从这特定的地域氛围、时代意识和多种色彩的生活风情中产生的。回味一下汉魏六朝兴盛时期,那些带有浓郁鲜明民歌味的杰作吧:《敕勒川》,一曲天簌,千古雄奇。《木兰诗》,八分豪气,一身英武。与它同期的南方《西洲曲》等民歌迥然相异。南方文化,向来以阴柔之美取胜,绮丽精致,蕴藉多姿。西北文化则历来富于阳刚之美,雄浑朴实,开阔壮大。它的英雄性格、风骨和优秀品质,正是中华民族固有精神的集中表现。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多少戎马武夫,飘然文客,志士仁人把抒怀言志、贯虹载道的诗句和心声,永远留在了那万山之宗、江河之源、塞关之巅……

那是华夏民族之大音!

多少世纪,这里的文化、文明失落、沉寂了,如同永久荒芜了的丝绸之路。

一直到本世纪五六十年代,西部的散文仍然没有产生类似于西部诗歌那样的出类拔萃之作,例如青海诗人昌耀的《青海的高车》等诗篇,像那些优秀的前驱者一样,保持一种窒息中的自觉和清醒,而达到诗歌的一个历史高度。

五六十年代,西部两位最著名的散文家当数新疆浪迹的碧野和青海寻觅的李若冰,他们可以称为西部现代散文的开拓者。他们分别以自己的《天山景物记》和《柴达木手记》而拉开了西部散文的风景。但毋容置言,就整个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而言,只是在一条狭窄、封闭、单一的地带上穿行,有着明显的时代迹痕,在“工具论”、“政治轻骑兵”等概念化创作思想下,一片莺歌燕舞、歌功颂德的散文。那些新闻报导式的、表象的、浅显的、低劣的、无个性的、僵化概念化的、被阉割了“自我”的、丧失主体人格的颂歌、赞歌,被当作散文充斥报刊,累赘连篇地纳入版本。西部散文家在当时尚没有形成阵容,更不会独辟蹊径,有自己的大作为。

进入新时期,在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新形势下,文学逐渐摆脱了旧有艺术模式的困扰,散文创作开始萌动,裂变,觉醒,发起自己勇敢的冲击。有人把1977—1986年间的散文基本思想内涵和价值取向定为从政治反思到文化反思,从八十年代中期迄今,散文才突破思维、心理定势,开始全面觉醒,这里包括与古典传统文化、五四现代散文的接轨、递进、交叉、演化,包括着偏离、迷失、回归、探索。当代散文在东方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思潮相撞击、冲突、交流、融合中不可逆转地一步步趋向散文艺术本身,触角伸入到最接近散文艺术精神的那部分根和内核,呈现出多元、多极、多样、全方位的变革发展局面。

西部散文创作与当代散文发展同步运转,历经这一切,并取得巨大成就。脱颖而出的一代西部散文家,在二十多年的寻找,发现,突围中,最终走向了一个广阔世界。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西部散文。

当然,一方面散文在嬗变,突破,同时也面临空前的挑战。在滚滚冲击而来的物欲、拜金、商潮面前,一些人的理想、信念、尊严失落了,不是超然物外的形而上思考,而是堕入形而下的浮躁。如《楚辞·卜居》所载:“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一股魏晋衰落时期盛行的“绮靡”文风,泛滥于散文界河。那些“小女人散文”,矫媚、轻浮、浅薄、嗲声嗲气、搔首弄姿,热衷于杯水风波,咀嚼令人厌倦的庸俗、乏味、无聊的生活琐事。那些“小男人散文”,在“大众”、“平民”的幌子下,油头粉面,虚情假意,无事调侃,玩世不恭,表现出小市民的粗鄙低级趣味。那些“消闲散文”,以散文的名义,弱化人格,引人玩物丧志,远离尘世。古董字画,气功卜卦,斗蝈蝈,搓麻将,猫咪,叭儿,流露着无忧无虑或萎靡颓废的准绅士心态和“八旗贵族子弟”的骄奢慵懒。更有那些渲染浮艳色情的“性感散文”,铜臭斑驳的“商品包装散文”,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的“快餐散文”,使散文彻底远离了历史、文化、哲学和美学的河床。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格外看重正在崛起的中国西部散文。西部散文家有一种耐得寂寞,耐得孤独的秉性;有一种“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品格。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天风海涛般的浩博之气和扫荡暮霭的锋芒,看到了我们期待已久的、充满华夏男子血性的西部精神,看到了西部的大自然本质、本色,人类更多的真诚和可贵的东西。北宋诗人黄庭坚在《登快阁》中曾写道:“落木千山天远在,澄江一道月分明。”西部当代散文,以自己独具的新鲜哲学意识,强烈生命意识,以大象、大气、大度、大观、大略的境界和展示的力量之美,以自己的崇高、宏大、雄沉、凝重、粗犷、壮阔,构建起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西部艺术散文之塔,在东方黎明的地平线上隆起一片明朗高远的天宇。

《玄说》曰: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

瑞典皇家文学诺贝尔颁奖词中赞扬法国诗人、散文家圣约翰·佩斯的作品是“把韵文和散文汇成了一条圣河。”

新时期以来,特别是八十年代下半期以来西部涌现出的一批优秀散文作品,体现出强烈的现代意识和西部传统意识,体现出对人类生存的真诚忧虑和终极性的关怀精神。被西部散文家着意营造的:长城线上风剥雨蚀的烽火墩台,龟裂干渴凝固滞重的旱原,夏季里任性的长风秋季里萧瑟的冷雨,永远大度、大气永远开阔的塞外漠野,莽莽万山之脊向四野铺展的黄铜阳光,苍苍古道挂霜冻雪般幽峭的岩画,十三世纪帖木尔大帝一路向西骄纵的征服,本世纪西部开垦者们在塔里木河岸猎猎招展的旌旗……我们都无不感到那种关注人类生存,礼赞人的尊严、崇高和纯洁品格的生命之大音,感到西部那种越来越范围广阔的文化交融,同时感到本土地域文化生命源远流淌的圣河。

同类推荐
  • 幸福时分

    幸福时分

    本书收录书有密码、一本为所有人而又不为任何人的书、书痴、读书如旅行、读书是心生命成长的需要、快乐推敲、善写源于多读、思想的碎片等作品。
  • 好一束美丽的红杜鹃

    好一束美丽的红杜鹃

    “以咋该咋派文学”的派性宗旨是:客家人写的和写客家人的文学作品,主要包括散文、小说。所有述写客家人生活的文学作品,都可以装进这个箩筐,不论他是客家人还是非客家人。
  • 女囚档案

    女囚档案

    想要作品好看,足够的文字功夫也是必不可少的。尽管生活远比虚构的故事精彩,但具体到某个案例中,能够把案件故事讲述得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并且讲出点社会意义或者人性特点,这就犹如戴着镣铐跳舞,还要舞出精彩来。深入的采访、独特的角度、深厚的文字功底,是一个纪实作家必备的素质。来自真实的震撼,加上理性的法律思考和人文关怀,正是丁一鹤这套图书的突出特点。本书解密中国女囚鲜为人知的隐秘生活。
  • 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

    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

    我为什么会研究起五四来?这的确是个需要追问的问题。虽然说,我这个人研究历史,或者说琢磨历史,没有科班出身的人那么多界限。经常在晚清和民国之间跳来跳去,东捞一把,西摸一下。如果有条件,古代史我也敢碰。像我这种野路子出来的人,没有家法,也就没有限制,也不想有限制。但是,对于五四,我却一直没有热情,相关的史料也摸过一点,但兴趣就是提不起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着一个成见,认为五四跟太平天国一样,下手的人太多,大鱼早都捞没了。
  • 红消香断:李家宁品《红楼》

    红消香断:李家宁品《红楼》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爱恨晴雯、神秘妙玉、知心紫鹃、花香袭人、淡定岫烟、诗意死亡、豪放宝琴、清醒鸳鸯等。
热门推荐
  • 太平圣惠方

    太平圣惠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那年我们分开

    那年我们分开

    留学一条无法回归的路。那条路上有我们的爱情,生活,学业。我们精心的酝酿着,却始终走不过最终的命运的归宿。
  • 快穿之神使追妻记

    快穿之神使追妻记

    宠文1V1“为了维护位面稳定,你将被本系统强制抹杀.〞顾子沐自被某系统强制抹杀后,驯服男主,征服位面最强者,走向巅峰成为了她的目标.从此穿梭在各个位面,在这条不归路上愈走愈远,却惊奇发现,身边不知从何开始竟一直跟着一个强大且神秘如斯却总爱黏着她的男人……
  • 太极图说述解

    太极图说述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请废八股折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

    请废八股折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睽车志

    睽车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华神话故事

    中华神话故事

    《中华神话故事》从盘古开天辟地到东周前期这一段历史时期中,选出了三十个神话人物,来展示中华远古神话的一些状况。在编写《中华神话故事》的过程中,作者尽量忠实于神话的原始面貌,不徒逞臆想,不横添枝叶,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只是在文字上做一些渲染。
  • 齐天大圣之大闹天宫

    齐天大圣之大闹天宫

    《西游记》想必大家都看过吧?反正我是看过无数遍了,国产电视剧那叫一个经典,当然了新版本人并不感冒,至于原因嘛,不用说大家也应该清楚。另外《西游记》原著我也看过一两遍,可以说它是陪伴着所有70后,80后,90后,甚至00后一起成长的,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把西游记倒过来看会怎样呢?我想很多人都没有试过吧?那么现在我就鼓起勇气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下。不过在此声明,希望看的时候千万不要喝水或者吃东西哦!
  • 商末志

    商末志

    商末周初,一行踪诡异的少年修士混迹在仙、人二界,不断与人结缘、解缘,并进入了封神的大战场,助周伐纣,而帝辛却是他的好友。
  • 王妃嫁到:王爷请躺好

    王妃嫁到:王爷请躺好

    一朝穿越,成了穷的响叮当的病秧子,后来又因为一只鸡被卖给了当朝最冷酷,最无情,最无理取闹的某王爷。以为她逆来顺受,呵呵哒,做梦!她意千寻可是全天下最腹黑无耻无下限的21世纪首席心理医师。区区一个古代王爷,能奈何得了她。闻言,某王爷含笑,“你腹黑我阴险,绝配!”她冷笑连连,“我们配不配,练过才知道!”“那王妃上榻吧!”“王爷还请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