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0100000022

第22章 饮食部(分)

安步可以当车,晚食可以当肉。

安步当车:安,安详从容,不慌不忙。步,步行。当,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权当是乘车。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得其乐。

晚食当肉:饿了再吃,味道就像吃肉一样。后泛指不热衷于名利。

《战国策?齐策四?齐宣王见颜斶》:“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大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得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净贞正以自虞。”

(子鱼注:制,同“製”,今简化作“制”,截断。破,破损。“非弗宝贵矣,然大璞不完”,比喻贤人出来做官,身份虽似提高,但却失去了他的本色。推选,推举选拔。禄,被任用得到禄位。然而形神不全,可**神与本质已被伤害。清净,远避尘世干扰。贞正,保持纯洁正直的节操。自虞,自乐。

战国时,齐国有位高士,名叫颜斶【chu,四声】。齐宣王慕他的名,把他召进宫来。颜斶随随便便地走进宫内,来到殿前的阶梯处,见宣王正等待他拜见,就停住脚步,不再行进。宣王见了很奇怪,就呼唤说:“颜斶,走过来!”不料颜斶还是一步不动,呼唤宣王说:“大王,走过来!”宣王听了很不高兴,左右的大臣见颜斶目无君主口出狂言,都说:“大王是君主,你是臣民,大王可以叫你过来,你也叫大王过来,怎么行呢?”颜斶说:“我如果走到大王面去,说明我羡慕他的权势,如果大王走过来,说明他礼贤下士。与其让我羡慕大王权势,还不如让大玉礼贤下士的好。”齐宣王恼怒他说:“到底是君王贵,还是士人尊贵?”颜斶不假思索他说:“当然是士人尊贵,君王并不尊贵!”宣王说:“你说这话有根据吗?”颜斶神色自若他说:“当然有。从前秦国进攻齐国的时候,秦王曾经下过一道命令:有谁敢在高士柳下季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砍柴的,格杀勿论!他还下了一道命令:有谁能砍下齐王的脑袋,封他为万户侯,赏金干镒,由此看来,一个活着的君主的头,竟然连一个死的士人坟墓都不如啊!”齐宣王无言以对,满脸不高兴。大臣们忙来解围:“颜斶,过来!颜斶,过来!我们大王拥有千乘之国,东西南北谁不服?大王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老百姓没有不俯首听命的。你们士人大卑了!”颜斶驳斥道:“你们说得不对!从前大禹的时候,诸侯有万国之多,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尊重士人。到了商汤时代,诸侯有三千之多。如今,称孤道寡的才二十四个。由此看来,重视士人与否是得失的关键。从古到今,没有能以不务实事而成名于天下的。所以君父要以不经常向人请教为羞耻,以不向地位低的人学习而惭愧。”宣王听到这里,才觉得自己理亏,说:“我是自讨没趣。听了您的一番高论,才知道了小人的行径。希望您接受我为您的学生,今后您就住在我这里,我保证您饮食有肉吃,出门必有车乘,您夫人和子女个个会衣着华丽。”颜斶却辞谢说:“玉,原来产于山中,如果一经匠人加工,就会破坏,虽然仍然宝贵,但毕竟失去了本来的面貌。士人生在穷乡僻壤,如果选拔上来,就会享有利禄,不是说他不能高贵显达,但他外来的风貌和内心世界会遭到破坏。所以我情愿希望大王让我回去,每天晚点吃饭,也像吃肉那样香,安稳而慢慢地走路,足以当作乘车,平安度日,并不比权贵差。清静无为,纯正自守,乐在其中。命我讲话的是您大王,而尽忠直言的是我颜斶。”颜斶说罢,向宣王拜了两拜,就告辞前去。)

饮食贫难,曰半菽不饱;厚恩图报,曰每饭不忘。

菽:豆类的统称。

半菽:食物中掺杂一半豆子。指吃食贫乏,生活困苦。

每饭不忘:指时刻不忘。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袪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於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

谢扰人曰兵厨之扰;谦待薄曰草具之陈。

兵厨之扰:晋代人阮籍嗜酒,当时步兵校尉一职出现空缺,听说那儿的厨房里存着三百斛酒,于是阮籍就申请当步兵校尉。

《晋书?阮籍传》:“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酒数百斛,阮籍乃求为。”

草具:粗劣的食物。草,粗糙,不细致。后也用于待客时的谦词。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眜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钟离眜等。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汉王为太牢具,举进。见楚使,即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进楚使。楚使归,具以报项王。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子鱼注:宣言,扬言,宣扬。裂地,分割土地。太牢具,丰盛的宴席。古代宴会并用牛羊豕三牲者称为太牢,这是待客的最尊敬的礼数。详,通“佯”,假装。更,换。恶草具,粗劣的食物。疽,音jū,痈疽,一种毒疮。

刘邦被项羽困于荥阳,刘邦请求割荥阳城求和而不得,就给了陈平四万斤黄金用以施反间计,从而离间了项羽的大将钟离昧和谋士范增。

陈平用大量黄金在楚军中放手进行离间活动后,便在诸将中扬言:钟离眜等人在项王部下为将,功劳很多,但始终不能分封土地而称王,他们想和汉联合在一起,灭掉项氏,分他的土地,各自为王。项王听了,果然心怀猜忌,对钟离眜等不信任起来。在起了疑心之后,项王派使者到汉王那里。汉王让人备了丰盛的宴席送进去,见到楚国使者,就假装惊讶道:“我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却原来是项王的使者!”又把宴席撤走,换上粗劣的饭菜送进来给楚王使者。楚王使者回去,把情况统统报告项王。项王果然对亚父大起疑心。亚父想赶快把荥阳城攻下来,项王不信任他,不肯接受他的建议。亚父听到项王对他有怀疑,就生气地说:“天下的事大局已定了,君王您自己干吧!愿您赏还我这把老骨头,让我回家!”他回去还没到彭城,就因背上痈疽发作而死了。)

白饭青刍,待仆马之厚;饮金爨玉,谢款客之隆。

白饭青刍:白饭供客,青草喂马。比喻主人招待周到。

《晋书?陶侃传》:“陶侃,字士行,本鄱阳人也。吴平,徙家庐江之寻阳。父丹,吴扬武将军。侃早孤贫,为县吏。鄱阳孝廉范逵尝过侃,时仓卒无以待宾,其母乃截发得双髲,以易酒肴,乐饮极欢,虽仆从亦过所望。”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bi,四声)。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剉诸荐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无所乏。”

(子鱼注:陶侃从小就有远大志向,家境却非常贫寒,和母亲湛氏住在一起。同郡人范逵一向很有名望,被荐举为孝廉。范逵到陶侃家找地方住宿。当时,冰雪满地已有多日,陶侃家徒四壁,空无所有,而陆逵的车马仆人又很多。陶侃的母亲湛氏对陶侃说:“你尽管到外边把客人留住,我自己来想办法。”湛氏的头发长得拖到地上,她剪下做了两条假发,用真发换来几担米,又把每间屋子里的柱子砍削一半当柴烧,把草垫子都铡碎用来作马的草料。到傍晚,便摆上了精美的食品,随从的人都没有感到有什么欠缺。)

唐?杜甫《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诗》:“为君沽酒满眼酤,与奴白饭马青刍。”

爨:cuan,四声,烧火做饭。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

饮金爨玉:如金玉般贵重的美食。

明?张岱《夜航船?日用部?饮食?炊金爨玉》:“骆宾王谓盛馔为炊金爨玉,言饮食之美,如金玉之贵重也。”

家贫待客,但知抹月披风;冬月邀宾,乃曰敲冰煮茗。

抹月披风:应为“抹月批风”。抹,细切。批,薄切。用风月当菜肴。指吟啸风月,清高自赏。

北宋?苏轼《和何长官六言次韵》:“作邑君真伯厚,去官我岂曼容。一廛愿托仁政,六字难赓变风。五噫已出东洛,三复愿比南容。学道未从潘盎,南海谓狂为盎。石渠何须反顾,水驿幸足相容。长江大欲见庇,探支八月凉风。清风初号地籁,明月自写天容。贫家何以娱客,但知抹月批风。青山自是绝色,无人谁与为容。说向市朝公子,何殊马耳东风。”

敲冰煮茗:唐代人王休冬天取冰煮茶款待客人。

明?张岱《夜航船?日用部?饮食?敲冰煮茗》:“(白居易)《六帖》:王休居太白山,每冬月取冰煮茗,待宾客。”

君侧元臣,若作酒醴之麴糵;朝中冢宰,若作和羹之盐梅。

元臣:大臣。

麴:qu,一声,同“曲”,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

糵:nie,四声,酿酒的酒曲。

君......麴糵:君主身边的大臣,其作用就像酿酒时用的酒曲。

和羹:调和羹汤。

朝......盐梅:朝廷上的冢宰,其作用就像调味用的盐和梅。

《左传?昭公二十年》:“齐侯至自田,晏子侍遄台。子犹驰而造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火单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巨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子鱼注:齐侯从打猎的地方回来,晏婴在遄台随侍,梁丘据驱车来到。齐侯说:“唯有梁丘据跟我协调啊!”晏婴说:“他只不过相同而已,那里称得上协调呢!”齐侯说:“协调跟相同不一样嘛?”眼影说:“不一样。协调好像做羹汤,用水火醋酱盐梅等来烹调鱼和肉,用柴禾烧煮,厨工加以调和,使味道适中。味道太淡就多放点调料,味道太浓就加点水,以达到让君子食用的时候,能够做到心中平静。君臣之间也是这样。国君认为对的,其中也有不对的,臣下指出不对的部分而使对的更加完善;国君认为不对的,而其中有对的,臣下指出对的部分而去掉不对的部分,因此政事平和而不违背礼仪,使百姓没有争夺之心。”)

宰肉甚均,陈平见重于父老;戛羹示尽,邱嫂心厌乎汉高。

宰肉甚均:西汉时人陈平在乡中主持分配祭祀用的肉时非常平均,深得乡中父老的信任。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丞相世家》:“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子鱼注:里,古代乡以下的行政基层单位。据《太平御览》卷五三二所引蔡邕《陈留东昏库上里社碑》,陈平所居之里为库上里。社,土地神,此指祭祀社神。宰,此指主持切割分配祭肉的人。孺子,对年少者的通称。)

戛羹示尽:jia,二声,刮。刘邦贫微的时候,曾经为了躲避官吏,经常带客人到大嫂家去吃饭。大嫂讨厌刘邦来白吃白喝,当刘邦带客人们来到时,大嫂便假装羹已吃光,用勺刮锅嘎嘎作响,结果客人们因此都离去了。事后刘邦发觉锅中还有羹,为此而怨恨大嫂。

西汉?司马迁《史记?楚元王世家》:“高祖兄弟四人,长兄伯,伯蚤卒。始高祖微时,尝辟事,时时与宾客过巨嫂食。嫂厌叔,叔与客来,嫂详为羹尽,栎釜,宾客以故去。已而视釜中尚有羹,高祖由此怨其嫂。及高祖为帝,封昆弟,而伯子独不得封。太上皇以为言,高祖曰:‘某非忘封之也,为其母不长者耳。’于是乃封其子信为羹颉侯。而王次兄仲于代。”(子鱼注:辟,通“避”,躲避。“辟事”,指犯有过失而躲避。巨嫂,指大嫂,长嫂。详,通“佯”,假装。栎釜,用勺刮锅,表示锅中空空,已无剩羹。太上皇,指汉高祖父亲刘太公。汉高祖六年,尊太公为太上皇。此本秦制,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天下后,追尊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后为历代沿袭。羹颉侯,高祖七年封,高祖因怨恨大嫂刮锅欺骗他,故以“羹颉”为爵名。“颉”,音jiá,刮的意思。一说当作“颉羹侯”。)

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汉六年,既废楚王信,分其地为二国,立贾为荆王,交为楚王,王薛郡、东海、彭城三十六县,先有功也。后封次兄仲为代王,长子肥为齐王。初,高祖微时,常避事,时时与宾客过其丘嫂食。嫂厌叔与客来,阳为羹尽,轑釜,客以故去。已而视鉴中有羹,繇是怨嫂。及立齐、代王,而伯子独不得侯。太上皇以为言,高祖曰:‘某非敢忘封之也,为其母不长者。’七年十月,封其子信为羹颉侯。”

毕卓为吏部而盗酒,逸兴太豪;越王爱士卒而投醪,战气百倍。

毕卓:晋代时人,担任吏部郎时,邻居家酿酒他去偷喝,结果喝醉后睡在了酒瓮旁。

《晋书?毕卓传》:“毕卓字茂世,新蔡鲖阳人也。......太兴末,为吏部郎,常饮酒废职。比舍郎酿熟,卓因醉夜至其甕间盗饮之,为掌酒者所缚,明旦视之,乃毕吏部也,遽释其缚。卓遂引主人宴于甕侧,致醉而去。卓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

醪:lao,二声,醇酒。

越王......投醪:越王勾践曾把就倒在河上游,让士兵迎着河水喝酒,士兵因此感动,士气大振。

惩羹吹齑,谓人惩前警后;酒囊饭袋,谓人少学多餐。

惩羹吹齑:羹,用肉、菜等煮成的热汤。齑,ji,一声,细切的冷食肉菜。人被滚汤烫过,以后吃冷菜也要吹一下。比喻受到过教训,遇事过分小心。

先秦?屈原《楚辞?九章?惜诵》:“惩於羹者而吹齑兮,何不变此志也?”

酒囊饭袋:只会吃喝,不会做事。讥讽无能的人。

明?张岱《夜航船?日用部?饮食?酒囊饭袋》:“《荆湖近事》:‘马氏奢僭,诸院王子,仆从赫;文武之道,未尝留意。时谓之酒囊饭袋。’”

隐逸之士,漱石枕流;沉湎之夫,藉糟枕麴。

漱石枕流:旧时指隐居生活。孙子荆年轻时想要隐居,告诉王武子他就要“枕石漱流”,一时口误说成了“漱石枕流”,王武子说流水可枕,石头可以漱口吗?孙子荆说枕流水是想要洗干净自己的耳朵,漱石头是想要磨练自己的牙齿。

《晋书?孙楚传》:“孙楚,字子荆,太原中都人也。......初,楚与同郡王济友善,济为本州大中正,访问铨邑人品状,至楚,济曰:‘此人非卿所能目,吾自为之。’乃状楚曰:‘天才英博,亮拔不群。’楚少时欲隐居,谓济曰:‘当欲枕石漱流。’误云‘漱石枕流’。济曰:‘流非可枕,石非可漱。’楚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厉其齿。’楚少所推服,惟雅敬济。”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沉湎之夫,藉糟枕麴:沉湎于酒的人,靠着酒糟、枕着酒曲。

昏庸桀纣,胡为酒池肉林;苦学仲淹,唯有断齑画粥。

酒池肉林:夏桀和商纣分别是夏朝和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十分荒淫,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原指荒淫腐化、极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极多。

(子鱼注:商代晚期的帝王,多是淫暴之主,一味追求享受安乐。商代的贵族也多酗酒,据现代人分析推测,由于当时的盛酒器具和饮酒器具多为青铜器,其中含有锡,溶于酒中,使商朝的人饮后中毒,身体状况日益下降。商末帝纣,却是一个好色好酒的人,《史记?殷本纪》称:“(纣)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后人常用“酒池肉林”形容生活奢侈,纵欲无度。商纣的暴政,加上酗酒,最终导致商代的灭亡。周代在商人的聚集地曾发布严历的禁酒令。)

范仲淹(公元989——公元1052年):字希文,和包拯同朝,为北宋名臣,政治家,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的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卒谥文正。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子鱼注:范仲淹,字希文,苏州人。他的曾祖父范梦龄,曾任吴琥国中吴节度判官【苏州钱粮判官】,祖父范赞时,曾任吴越国秘书监。父亲范墉,任职于吴越王幕府,后随吴越王钱一同投宋,端拱初年【988年】赴徐州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徐州军事长官的秘书】。端拱二年八月二日,范仲淹生于徐州,990年父亲不幸逝世,范家失去了生活来源,范仲淹之母谢氏贫而无依,只好带着尚在襁褓中的仲淹改家山东淄州长山县一户姓朱的人家。从此,范仲淹改姓名叫朱说(音“悦”),在朱家长大成人。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朱家是长山的富户,但他为了励志,21岁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读书,经常一个人伴灯苦读,每到东方欲晓,僧人们都起床了,他才和衣而卧。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上一点儿韭菜末,再加点盐,就算是一顿饭。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

断齑画粥:断,切断。齑,酱菜或腌菜之类。指食物粗简微薄。形容贫苦力学。

北宋?释文莹《湘山野录》:“范仲淹少贫,读书长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两块,断齑数十茎啖之,如此者三年。”

明?张岱《夜航船?日用部?饮食?齑赋》:“范文正公少时作《齑赋》,其警句云:‘陶家瓮内,腌成碧、绿、青、黄;措大口中,嚼出宫、商、角、徵。’盖亲处贫困,故深得齑之趣味云。”

同类推荐
  • 回到大秦只为商鞅

    回到大秦只为商鞅

    本作品是以穿越的形式重现商鞅变法的历史过程。文中戏言爱情、战争、变法、人性。主人公为法律学院的女生,在图书馆看书途中,偶然打开一本馆藏版《商君书》被带回先秦时代,遇到商鞅。并以现代的法律思想引导商鞅,陪伴他走过漫长的征程,取得秦孝公的信任,实施变法。最后两人相恋,但因知道历史无法改变,促成商鞅与秦孝公妹妹的婚姻,自己默默守候。最后在商鞅车裂之时,因巨大的痛苦自殒穿越时空回到图书馆。书架对面站着的竟然是少年商鞅的摸样。故事中有法学生对于法律的崇拜,也有对商鞅变法的想象。
  • 龙钟

    龙钟

    架空的历史,龙文化的诠释,战争视角下的人性反思,让你领略龙之国的荣辱兴衰与历史演进。这,是一个民族的史诗。
  • 唐朝大皇帝

    唐朝大皇帝

    这不是一个争霸的时代,这也不是一个苟活的时代。
  • 闲品吴越春秋事

    闲品吴越春秋事

    本书通过春秋逐鹿、吴国兴起、豫章之战、吴楚决战、子胥复仇、卧薪尝胆等内容,讲述了吴越时期的人和事。
  • 男人大逆袭

    男人大逆袭

    讲述一个男人顶着天,立着地,维护世界和平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凶悍兽王:美味小茶娘

    凶悍兽王:美味小茶娘

    ——————————————————————————————————————————————————————————————————————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假面骑士龙帝seed太阳

    假面骑士龙帝seed太阳

    在宇宙的深处,一个不知名的星球中爆发了一场战争,导致许许多多的平行宇宙融合在一起,在大战之后,出现了………………
  • 如履薄冰

    如履薄冰

    市委书记赵荣昌到省城开会,滞留未归,传闻四起。时省城发生一起意外大案,省公安部门突查某夜总会,有若干嫖娼官员被现场查获,包括常务副省长之秘书。夜总会老板有强力政商背景,事后突然被拘,后传是中央部门督办的大案,常务副省长因之落马,成为轰动一时的"123夜总会案"。赵荣昌与副省长关系特殊,被认为卷入其案。一周之后,赵突然全身而返,绝口不谈自己如何,全力推动当地一个铁路改线工程,争取将铁路线延伸至船山半岛对岸。巿长黄仁德与赵本有分歧,赵与之深谈,黄态度一变,尽力相助。项目获得转机之际,黄被上级人员约谈,了解夜总会案的相关情况,黄留下辞呈和说明,突然失踪不见,后发现已出逃境外……
  • 灵神乾坤

    灵神乾坤

    上古年间,时空裂缝现,一批生灵通过裂缝,入侵焚天大陆,一时间,生灵涂炭,为抵抗异域,无数强者组成联盟,上古圣域,众神齐出,以焚天神剑,将异域生尽数斩杀,并将时空裂缝封印,众神消亡殆尽,神剑断为四截,化为四股灵气,最后一位残存的神,以自身三魂,将其中三股灵气封印在三把兵器里面,而后,大陆破碎,形成无数纵横交错的位面和大陆,三把兵器和最后一股灵气消失在空间涡流之中。而主人翁所处的大千世界便是由此而来。大千世界,神魔对立,苍梧之渊,四凶问世。鬼界冥王,雷泽雷帝,神山灵王,天宫神王,镇守混沌四灵。魔帝之灵,修罗之门,时空裂缝,暗流汹涌。一少年,一龙,崛起于灵界,游走与大千世界,演绎精彩绝伦的传奇之路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乱楚演义

    乱楚演义

    楚将祚沦,东岛兴兵。虽有悍将猛士,智人奇才,只可叹挽狂澜非易事,扶大厦更甭想。那些个乱世儿女各怀奇志,或藏于深山,或隐于朝庙,或折冲于杯俎之间,杀敌于千里之外。增删几次,批阅N载,只为写出一部乱世奇史。这正是:大楚兴盛藏危卵,东洲作乱梦难还痴男憨女飘零世,秦晋泫然盼月圆。本书主角:萧卫、张翾、柳文华、矢破敌……那个啥,说多了可都成路人啦。我不管,哼。。。有人问我了,有美女帅哥木有?当然是有哒,就是不给你,哼哼。。。不准卖萌。。。Ps.因为章节名最多二十个字,所以把回目的完整版放在作品相关里了。
  • 长夜将尽

    长夜将尽

    《长夜将尽》取材自真实经历,描写主角在船难丧亲之后孤绝伤痛的生活处境。“我站在Tronsmo书店门口,前额抵着门的玻璃,一边伸出脚去踢门。他们得放我进去……那是早晨,太阳照在我的脖子上,暖烘烘的,但我不敢转身。”当阿维德·杨森酒醉迷路街头,内疚与悲痛再次撞上心头。四年前,一场渡轮大火让他失去了父母和两个弟弟,而他,也本该在那艘船上。从那时起,活着仿佛变成一种惩罚。他的车、婚姻、与女儿的关系、与邻居妻子的出轨行为,一切都一团糟。时间也从那时开始静止,甚至倒退,阿维德不断的跌入往事与回忆中,又不停的被各种外界的声音吵醒。他不断向痛靠近,逼视生命的伤口,终于找到重新与世界对话的可能。
  • 天狱飘渺

    天狱飘渺

    “天狱是什么?”元无极道。“它无限大,它无限小,它无处不在。”混沌之灵道。“你等于什么都没说。”元无极道。“它原本就不可言说。”混沌之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