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0100000020

第20章 饮食部(分)

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羹藜含糗,难语太牢之滋。

甘脆肥脓:甘,香甜美味的食物。脆,食物脆嫩、松脆。肥,肥美的肉肴。脓,通“醲”,味厚的酒。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齐桓晋文之事》:“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

西汉?枚乘《七发》:“出舆入辇,命曰鵰痿之机。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皓齿娥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

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美味的食物不符合古代节俭的思想,故刺之为“腐肠之药”。

羹藜含糗:也作“羹藜唅糗”。藜,野菜。含,食。糗,干粮、炒熟的米麦等粮食。泛指饮食粗劣。

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荷旃被毳者,难与道纯绵之丽密;羹藜唅糗者,不足与论太牢之滋味。”

隋?王通《中说?王道》:“越公以《食经》遗子,子不受,曰:‘羹藜含糗,无所用也。’”

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i,三声,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东汉?班固《白虎通义?卷三?社稷?上论社稷所用牲》:“祭社稷以三牲何?重功故也。《尚书》曰:‘乃社于新邑,羊一、牛一、豕一。’《王制》曰:‘天子社稷皆大牢,诸侯社稷皆少牢。’宗庙俱大牢,社稷独少牢何?宗庙大牢,所以广孝道也。”

明?张岱《夜航船?四灵部?走兽?牛羊犬豕别名》:“《礼记》:牛曰太牢。羊曰少牢。又牛曰‘一元大武’。羊曰‘柔毛’,又曰‘长髯主簿’。豕曰‘刚鬣’,又云‘乌喙将军’。韩卢,六国时韩氏之黑犬。楚犷、宋猎,皆良犬也。又曰:‘大夫之家,无故不杀犬豕。’家豹、乌圆,皆猫之美誉。”

御食曰珍馐,白米曰玉粒。

御食:御,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食,食物。

珍馐:珍,精美的食物。馐,美味的食品。珍贵而美味的食物。

明?张岱《夜航船?日用部?饮食?八珍》:“龙肝、凤髓、豹胎、猩唇、鲤尾、炙、熊掌、驼峰。”

白米:碾净了糠的大米(区别于“糙米”),有时也泛指大米。

玉粒:像玉一样珍贵的粮食。

(子鱼注:珍馐,也作“珍羞”,原是美食的意思,也可解释为美色,也可指比较美好、比较漂亮的东西。珍,更多的是山珍的意味,是山林野兽或者果蔬制作的食物,而馐却没有这些意思,泛指美味,二者结合代指珍奇名贵的食物。唐代李白《行路难》中也有:“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此外,民间还流传着“八大珍馐”,即丝子杂烩、炒肉、酌蒸肉、虎皮丸子、块子杂烩、浑煎鸡、清蒸丸子、银丝肚。)

好酒曰青州从事,次酒曰平原督邮。

青州从事:质量上乘的好酒。

平原督邮:质量较差的酒。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脐’,‘督邮’言在‘鬲上住’。”

明?张岱《夜航船?日用部?饮食?青州从事》:“《世说》:桓温主簿善别酒,好者谓青州从事,盖青州有齐郡,言饮好酒直至腹脐也。晋者谓平原督邮。盖平原有鬲县,言恶酒饮至膈上住也。”

《东坡诗话》:“时有人馈(苏)东坡美酒六瓶。甫至阶前,失手跌碎。其人大惊,东坡笑曰:‘余沥犹可压惊也。’因并破瓶内酒赏之,而作诗曰:‘主人惠我以佳酿,未至阶时喷鼻馨。不意青州六从事,翻成乌有一先生。’”

(子鱼注:三国人物喝酒时,往往要“煮酒”或者“温酒”,说明喝的肯定不是酒精度高用蒸馏法制成的白酒,而是酒精度相对较低的米酒。因为如果白酒加热喝,由于酒精的沸点比水低,会先于水而挥发,喝起来就没有酒的味道了。在汉代,由于技术的原因,酒精度高的白酒还没有发明,因此,一般的用黍或者大米酿成的酒没有采用蒸馏的方法,所以酒精度不超过三十度。

最初之时,由于酿造技术落后,人们喝的是浊酒。所谓浊酒,是指将一定的粮食例如麦、黍、秫、稻、曲、糵等加热煮熟后,加上酒药【酒曲】,短暂发酵而酿成,这样酿出来的酒其酒精浓度很低,所谓“酿之一宿而成体,有酒味而已”。至今江南民间的很多地方还保持有这样的酿造风俗。同时,酒中的酒糟也未滤除,所以,早期人们不说喝酒而说吃酒,就是因为不仅喝酒,还要吃酒糟。

最初的浊酒由于含有杂质会略显浑浊,但仍是无色液体。在发酵的过程中,由于尚未撇出酒糟,酒面上会浮起一层淡绿色糟沫。这种淡绿色泡沫很细碎,《释名》曰:“酒有沉齐,浮蚁在上,沉沉然如萍之多者。”就是说酒上的这层浮沫。这本是酒在酿造过程中一个很自然的现象,但是因为爱酒,文人墨客们爱屋及乌,开始用一些美好的词汇形容这种浮沫,称其为“绿蚁”或“浮蚁”,并逐渐演变成为对酒的昵称。南朝谢朓在《郡卧病呈沈尚书诗》中就有“嘉鲂聊可荐,绿蚁方独持”之句,可见,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称呼酒为“绿蚁”。当然,最著名的还是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宋人杨万里在形容水质清澈时用到的诗句是:“水色本正白,积深自成绿。”在人们的视觉中,本来无色透明的水,由于量大而往往呈现出青绿色。因此,人们在形容水时往往会想到绿色,如“青山绿水”、“碧水蓝天”、“碧海青天”等等。同样,酒亦是无色透明物体,并且就是由水与粮食酿造而成,因此也很容易被人附会成绿色。同时,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绿代表着纯洁、清爽,是一种基于生命张力的颜色。因此,在中国传统修辞习惯中,绿色常常用来形容干净、明朗、清澈之物。《水经注?赣水》“清潭远涨,绿波凝净”就是以“绿波”来形容水之清澈。酒本身不仅是透明的,而且,还有极大的药用价值,善加使用,能够有效保养自身,也有生命的张力蕴含其中。因此,人们昵称酒为“绿酒”亦自然不过。)

(子鱼注:水浒英雄们喝的是什么酒呢?从《水浒传》中看,提到的酒有“白酒”、“清酒”、“浑酒”、“老酒”、“水酒”五种。可以肯定地说,这些酒的度数都不高。这与当时的酿造工艺、水平有关,大多是榨制的。何以为证呢?《水浒》“鲁智深大闹五台山”一回里就有答案。鲁智深第二次下山打了禅杖后,到处买酒喝,人家都不卖,然后看见“远远地杏花深处,市梢尽头,一家挑出个草帚儿来。智深走到那里看时,却是个傍村小酒店”,这里有八句诗描写这小酒店,其中两句曰:“破瓮榨成黄米酒,柴门挑出布青帘。”榨制酒是让原料发酵后榨成,水分含量高,酒的度数相应就低,实际上是水里多了几分酒味,绝不像现在的酒,是经过糖化发酵,利用蒸馏方法制成。蒸馏过程中,绝大部分的水被蒸发,剩下的是酒之精华——酒精了,其纯度自然高。如果武松、鲁智深喝的是这种酒,早就酒精中毒了,那还闹什么五台山、打什么虎?特别是武松,喝那十八碗,如果是纯度高的酒,上山后必然醉倒,早成了老虎的口中餐了。)

鲁酒、茅柴,皆为薄酒;龙团、雀舌,尽是香茗。

鲁酒:春秋时,楚国大会诸侯,鲁国献的酒味道不好。

明?张岱《夜航船?日用部?饮食?鲁酒》:“楚会诸侯,鲁赵皆献酒于楚王。主酒吏求酒于赵,赵不与,吏怒,乃以赵厚酒易鲁薄酒献之,楚王以赵酒薄,遂围邯郸。故曰:‘鲁酒薄而邯郸围。’”

茅柴:指酒的味道就像茅柴烧过的一样。

薄酒:味淡的酒,常用作待客时的谦词。

(子鱼注:酒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主要饮料,亦是饮食文化生活的必需品。

元代酒类很多。除中国传统酒类之外,还有葡萄酒等元代从西域传至中国的新酒,比如,阿剌吉酒【烧酒之意。本阿拉伯-波斯烧酒,元初通过蒙古人传至中国】、羊羔酒【亦称羊羔,是汉族传统美酒】、米酒【亦称白酒】、泥头酒【宋元时期用泥巴封口的坛装酒】、茅紫酒【宋元时期茅紫是并非香浓美酒,而是味苦性烈,苦硬酸辣烈性酒,是民间廉价酒】等。

到了明代,又有有烧酒、白酒、火酒,不过这三种都属于同物的异名,主要供下层劳动者零星市沽,饮少易醉,节费省时。而当时最主要的市卖名酒,则是金华酒和麻姑酒。金华酒也名东阳酒。

东阳酒和麻姑酒,在明代都是全国性的名酒,明人认为,入药用东阳酒最佳。此酒酿成后清香四溢,色复金黄,饮之至醉,不头痛,不口干,不作泻。建昌府治南城县,县西南有麻姑山,麻姑酒即因以山泉酿酒而得名,“其水秤之重于他水,邻邑所造俱不然,皆水土之美也”。

——以上皆摘选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的《中国全史》)

龙团、雀舌:古代茶叶的名称。

明?张岱《夜航船?日用部?饮食?龙凤团》:“古人以茶为团饼,上印龙凤文,供御者以金妆龙凤,凡八饼重一斤。庆历间,蔡君谟始造小片,凡二十片重一斤。天子每南郊致祭,中书、枢密院各赐一饼,宫人镂金其上。”

(子鱼注:我国是最早发现茶、饮用茶的国家,茶是我国各民族的传统饮料。由于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在我国,茶叶只能产于江淮和长江以南地区。茶不仅能够解渴,还有提神、消食、解酒、清热等多种作用。饮茶是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宋代人更是普遍喜欢饮茶,饮茶习俗较唐代也有了许多新的内容。

宋苏东坡有一首诗追述茶的历史,谓:“名从姬旦始,渐播《桐君录》。赋咏谁最先,厥传惟杜育。唐人未知好,论著始于陆。常、李亦清流,当年慕高躅。遂使天下士,嗜此偶于俗,豈但中土珍,兼之异邦鬻。”

茶的名称最早见于《尔雅》,《尔雅?释木》中有“槚,苦荼也”,后来许慎解释“苦荼”为“苦茶”。传说《尔雅》为周公开始作。后来《桐君药录》一书中写到茶,说“巴东有真香茗茶,煎饮,令人不眠”。到了晋朝,有个名叫杜育【应为“毓”】的人,写了《荈赋》咏茶。唐朝人陆羽写了《茶经》三卷,造茶具24种,使唐代人对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唐代的常建开始蒸焙茶叶,谓之‘研膏茶’,唐李德裕对茶也有特殊的爱好,常、李爱茶可谓是清流高雅之士。由于以上这几位的推崇茶道,才使天下的人对茶产生了嗜好,并使饮茶形成了社会风气,各少数民族也争相买茶饮用。

苏东坡在东京时,曾亲见贵族豪门之人对宋代贡品茶的珍爱,他们已经吃腻了精细的高贵饮食,有机会屡次品尝贡品茶小龙团,他们非常喜欢这些贡茶,以至视珠宝美玉为粪土。那些团凤茶和葵花形制的茶,都是宋代官府特别的茶,也有玉石鱼目混杂的情形,但那些高官和贵族都以这些茶为骄傲,并十分珍惜,经常拿在手里欣赏或放在箱柜中封好。虽然他们没有说唐朝最高级的“日注茶”属于下等,但是完全可以知道他们对草茶第一品的双井草茶的鄙视态度。苏东坡的诗说明茶叶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及宋人对茶的珍爱,以及宋代贡品茶取代唐代一品茶的情景。

宋代茶有团茶、草茶,团茶以建州小龙团为第一,草茶以江西宁州双井茶为第一。建州茶在唐代还默默无闻,南唐始建北苑。后建州茶也叫北苑茶。陆羽的《茶经》中,建茶没有入品,到了宋代却大放异彩。据宋代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八所载,北宋丁谓主管福建漕司,监制御茶,进贡龙凤团。以后蔡君谟知建州又择茶中最精者制小龙团进贡。

宋代茶叶的制作也十分讲究。首先是采茶,各种茶摘采的节气与时间不同。有些茶要在惊蛰之前采摘,有的茶专在打雷时采摘。采茶中还有一旗一枪之说,一芽带一叶,叫做一旗一枪,芽为枪,叶为旗。其次就要温火烘烤茶,烘烤茶用竹器,外面用蒲叶包裹,收藏茶叶,最适合用嫩蒲叶,茶性喜温火慢慢烤干,所以收藏茶叶的人把茶叶用蒲叶裹严放到烤茶的竹制焙笼中,两三天烤一次,用火常如体温,三火前的茶最好。宋代僧人善于制茶,僧人所居多深山幽谷,南方气候温湿,适于种茶,种茶颇多,经验丰富。

宋代沿习了唐代煎茶的习惯。煎茶用水极有讲究。宋人认为水质十分重要,茶水的优劣,除取决于茶叶外,还取决于煎茶的水质。煎,实际就是煮,煮茶要注意火候,煮茶还要注意火力。宋代煎茶与唐不同,不放姜盐,只有个别地区【比如四川】还保留着这种习俗。茶煎出为白色。

宋代除煎茶外,还有点茶,点茶类似于今天的泡茶。点茶可谓宋人的创造。宋人还有斗茶的习俗,斗茶是比较茶的优劣,是一种评选鉴别茶的活动。《嘉佑杂志》记载,苏才翁与蔡君谟斗茶,蔡用惠山水,苏茶失败。后苏改用竹沥水煎,终于取胜。宋人认为好茶为白色,所以煎好的茶,上面有一层雪似的泡沫,斗茶时要比泡沫溶化在茶杯上留下水痕的早晚,“水痕先者为负”。宋代茶具喜用定窑兔毛花。

宋人常以喝茶为聚会,称之为茶会。茶会中还有一种叫做茶令的游戏,与酒令相仿。宋人喜喝茶,茶坊遍布于市。宋代茶肆布置高雅,大茶坊多张挂名人书画。茶楼还是人们聚会的场所,人们以茶相聚,联络感情或谈生意。

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卷二又提到了元人饮用的传统的和新发展的茶品种,如金子茶、范殿帅茶、紫笋雀舌茶、川茶、藤茶、夸茶、枸杞茶、香茶、玉磨茶、炒茶、兰膏、酥签等。此外,忽思慧《饮膳正要》中所列茶叶有些是北方本土产的茶种,如温桑茶、女须儿、西番茶等。元时的“西番”指的是今西藏和四川西部广大地区。酥油是藏族人民喜爱的奶制品,可见西番茶和藏族的关系极密切。

元时朝野饮用茶叶名目繁多。而且在宫廷中泡茶之水也很讲究。大都之西山“玉泉水,甘美味胜诸泉”。是乃宫廷点茶之水上乘。自至大初邹店井华水最贵重,是元武宗之后诸皇帝时期宫廷主要点茶之御水。

到了明代,市民日常生活中,以“茶”命名的饮料,则名目繁多,粗略地罗列计有:胡桃松子泡茶、福仁泡茶、果仁泡茶、蜜饯金橙子茶、盐笋芝麻木樨泡茶、梅桂泼卤瓜仁泡茶、木樨金灯茶、木樨青樨茶、熏豆子茶、咸樱桃茶、桂花木樨茶、八宝青豆木樨泡茶、瓜仁栗丝盐笋芝麻玫瑰香茶、姜茶、土豆泡茶、芫荽芝麻茶等等。后人颇难相象用茶水去冲泡这么多异味杂食。今人所谓的“面茶”,实为面糊,杏仁茶实为杏仁汤,均是有茶名而无茶实,都可以是流汁、半流汁食品的泛称。明人的生活习惯则与此相异,凡带“茶”字的饮料实实在在,名符其实都是用茶水冲泡调制的。

明人认为云茶有真香,有真味,有正色,烹点之际不宜以珍果香草夺之。夺其香者为松子、柑、橙、木香、梅花、茉莉、蔷薇、木樨等物;夺其味者为番桃、杨梅之类。凡是饮用佳茶,“去果方觉清绝,杂之则无辨矣”。可谓与今人的观感不谋而合。可这在当时只是某些高雅之士旨在纠俗的意见,正说明当时一般民人通行的吃茶之法是既加香又加果。至于茶中用盐、用姜,这种古传的习尚,早在唐宋时即已盛行。

明人饮用的还别有一种“香茶”,它并不是用香花薰制的茶叶【即今称之“花茶”】,而是将茶叶末加香料、药材等压制成小饼状,然后将它作为饭后含嚼之用,具有香口解秽的功效。享用这种香茶,颇似现代的嚼口香糖,只不过它是带苦味的。而这种“香茶”,在明代还系杭州的名特产品,后来则似已失传。由此可知,明代北方城市的市民的日常饮料确有它独特的饮用之法,颇具时代特色。

——以上皆摘选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的《中国全史》)

同类推荐
  • 众仆之仆

    众仆之仆

    1478年4月26日,朱利亚诺.德.美第奇在帕奇家族的叛乱中身受19刀而死,他的双生遗腹子于1478年5月26日出生。三日后受洗礼,女孩继承了老科西莫妻子的名字,被命名为康斯特娜。男孩则被命名为朱利奥,即朱利奥.迪.朱利亚诺.德.美第奇。后为克莱芒七世,美第奇家族的第二位教皇。
  • 伪劣皇帝创盛世

    伪劣皇帝创盛世

    一个现代人穿越到古代,被一个太监遇上,从而做了皇帝,却没想到这个江山已经是危如累卵。他一步步谋划控制局面,暗自积攒力量扳倒权臣,又励精图治,灭藩王,开创盛世。治理国家,使国家富强,百姓安乐。游历江湖,使武林平静,红颜倾心。儿女也情长,英雄不气短。红颜非祸水,社稷稳如山!-----------------有权谋,有斗智,有发明。
  • 斯道绵绵

    斯道绵绵

    荒漠草原,几不逢人,风餐露宿,饱经艰辛的旅蒙商与愚忠朝廷却刚直不阿、勤勉为民的戴彰勋,加上抗垦造反、转战千里的陶克陶胡竟然和这古城搅在了一起。最终,谁是胜者?旅蒙商?戴彰勋?陶克陶胡?——著者
  • 文明帝国

    文明帝国

    一个史前发达文明的机械设计工程师,却在后世一个偏远的小部落中复活。没有金手指的他,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钢铁狂潮,引领了原始社会工业大革命,促进了三流部落的迅速崛起,建立全新的人类文明……形形色色的部落人种,不可思议的原始社会,与众不同的发展进程,新奇有趣的钢铁机器,啼笑皆非的文明冲突。一切尽在《文明帝国》…….Q群:29513599
  • 洗冤逸事集

    洗冤逸事集

    被视作灾星的宋慈某日打更的时候偶然发现一宗命案,殊不知这宗命案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的法医生涯就此开启了……
热门推荐
  • 重生成为富二代

    重生成为富二代

    陈文重生了,回到了自己十六岁的时候。本以为自己会像小说中的主角那样,靠着先知先觉以及抄袭前人的智慧,慢慢发展,最后变成一个有钱人,谁知道……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本来只是个工厂小工人的老爸会突然变成一个身价数百亿的大房地产商的?还有,自己那个家庭主妇的妈妈,怎么一夜之间就成了一个拥有数家大型医院和美容院的集团董事长了?这还让自己怎么发展?怎么奋斗?既然这样,干脆就乖乖做个富二代好了。没事唱唱歌,写写小说,拍拍电影,泡泡妞……小日子过得也是有滋有味啊!
  • 隐藏的危机

    隐藏的危机

    这是一篇关于网球王子中,龙马和樱乃的故事。情节复杂,是小烟的处女座,YY成分比较大啦。相遇的时候,他还只是个淡漠的小小少年,光芒十足的网球王子。她亦只是个平平凡凡的女孩,但是拥有一颗真心,爱着那个男孩。姻缘转圜,他们,终究走错了方向。是命运的安排吗?再见面,她成了足以匹配他的网球公主,而他们之间的故事,是否会未完待续?一切都在风烟殇的《隐藏的危机》,敬请期待吧~
  • 最强男技师

    最强男技师

    打工的时候,遇到了曾经追求我的丑比。多年不见,她俨然变成了一位白富美,可我却还是个吊丝。最糟糕的是阴差阳错之下,我成了她手下的男技师……
  • 独踏天下

    独踏天下

    莫名其妙回到十年前,开始又一次圣战之旅。不为称王称霸,只为逍遥天下。游戏人生,独踏天下。
  • 绽放的幽灵之花

    绽放的幽灵之花

    一个平凡的学生,却有一种特殊的力量,当他再一次看到自己的力量时,一切发生了变化。就在那一刻,星空之花得以绽放,他在那个梦幻绚丽的世界中又将会遇到什么?
  • 血色迷宫——罪

    血色迷宫——罪

    因为父亲被人杀害所以选择了警察这个职业,但慢慢喜欢上了这个职业,因为职业关系让她变得不爱笑了。不久单位给他调来了一个助手,叫薛子昂,是他的好搭档。当她渐渐忘记了父亲的案子·忘记仇恨时,一件连环杀人案又勾起了父亲的案件,看着一具具冰冷的尸体而她却毫无头绪,十分失落,但她相信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只要一件件认真查找一定会有破绽的......
  • 文昌杂录

    文昌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尽门

    无尽门

    某镖局小姐有钱任性。开局一条蛇,装备爆人品,随身携带最强王者,一年升到九十九级,秒杀各种奇葩BOSS的封神之路。打怪升级有男主,感情非主线慎入。起始坐标宋东京,细节不可考,勿纠结。
  • 这个男人来自于地球

    这个男人来自于地球

    冰封的世界,黑色的城墙。七王的国度,人神的斗争!他高高在上,他掌控苍生!我来自地球,我游走在这冰雪之中,史诗由我铸造,辉煌尽诛剑下。再问天地,谁主浮沉?群号:530395156
  • 校草爱上痞丫头

    校草爱上痞丫头

    她是Z市各大高中人人后怕的女痞子,打架、旷课、挑衅老师、调戏校草,但是校草可不是你想调戏就能调戏的,这不,就调戏出事了,意外招惹上英格兰斯和艾尔诺奇俩大校草,自此之后她的生活与美男交织,冷漠校草、邪魅王子、霸道帅哥、优雅学弟……唔,我到底该选择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